肠杆菌科沙门菌属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可以引起人体和动物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病症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动物体内,可以通过感染食物、水源、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传播。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及早发现和控制沙门氏菌污染,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检测方法。
1. 分类: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中的一种细菌。
根据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和酵素特性,可以将其分为超过2500种不同的血清型。
2.形态特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杆状,大小约为0.7-1.5微米。
在染色过程中,菌体呈现出粗糙的外表。
沙门氏菌有时可以长出长鞭毛,使其具有活跃的运动能力。
3.生长特性:沙门氏菌是嗜好性厌氧菌,但也可以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但也可以在20-45℃范围内生长。
沙门氏菌可以在多种细菌培养基上繁殖。
它主要利用碳源进行代谢,产生酸和气体。
5.病症: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包括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
在部分情况下,沙门氏菌可以引发严重的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肾脏感染等。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1.传统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检测沙门氏菌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样品接种到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孵育。
菌落形成后,可以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
然后,通过血清试验、生化特性测试等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鉴定。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PCR可以对沙门氏菌的特异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从而快速而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
另外,核酸杂交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也可以用来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和鉴定。
3.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抗原或抗体,可以快速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课件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的诊断方法
血液培养
通过抽取患者血液进行 培养,可以检测出肠杆
菌科伤寒沙门菌。
粪便培养
通过采集患者粪便进行 培养,可以检测出肠杆
菌科伤寒沙门菌。
尿液培养
通过采集患者尿液进行 培养,可以检测出肠杆
菌科伤寒沙门菌。
骨髓培养
通过抽取患者骨髓进行 培养,可以检测出肠杆
菌科伤寒沙门菌。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的误诊与鉴别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杆菌科伤寒 沙门菌的转录组进行分析,揭示了其 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模式, 为理解其致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免疫逃避机制
研究发现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 免疫攻击,如产生抗原变异、抑制吞噬等,为开发新型疫苗 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思路。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是治疗肠杆菌 科伤寒沙门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
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
支持性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支持性治疗也是必要的,包括补 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支持等。
并发症处理
对于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 的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等, 需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爆发,保障 公众健康。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的监测与预警
01
监测肠杆菌科伤寒沙门 菌的传播和流行情况, 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02
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的监 测,及时发现污染源和 传播途径。
03
对疑似肠杆菌科伤寒沙 门菌感染的患者进行隔 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 散。
第9 10 11章肠杆菌科、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
大肠菌群: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 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 及肠杆菌属等。 1ml饮用水:细菌总数<100个 1L饮用水:大肠菌群数<3个 100ml饮料:大肠菌群数<5个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所致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故又统称为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 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一、种类
1、致病菌 2、机会致病菌 3、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二、共性
1、形态与结构 ❖ 都是形态相类似的G—杆菌 ❖ 大多都有鞭毛(除痢疾杆菌外),大多都有菌
❖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 微需氧菌,需5%~10%的CO2和5%O2,营养要求 高,还需一定湿度,培养3—6天可见细小、 针尖状、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生化反应 ❖ 不活泼,不分解糖类 ❖ 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 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产氨,是鉴定
该细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致病性
(Escherichia)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2、培养
普通平板培养 基上形成圆形, 凸起,灰白色的 S型菌落
SS琼脂平板、 麦康凯琼脂平板 中形成红色菌落
3、生化反应
❖ 可分解多种糖,并且产酸产气
(注:只有肠道的非致病菌才能分解乳糖且产酸 产气)
霍乱肠毒素(外毒素) 口腔
沙门菌属
MIU试验
• 为动力、吲哚及脲酶复合试验 • 原理:培养基为含尿素、蛋白胨的半固体
培养基,指示剂为酚红。具色氨酸酶的细 菌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加入吲哚试剂 后,培养基上层的吲哚会变红;具脲酶的 细菌能分解尿素产氨,使整个培养基变碱 呈红色;有动力的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 作用:常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
IMVIC试验
• I:吲哚(indol)试验 • M: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 V:V.P(Voges-Proskauer)试验 • C:柠檬酸(citrate utilization)实验(枸橼酸
盐) • 作用:这4个试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
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
• (四)抗原构造
• 沙门菌的抗原结构较复杂,主要包括菌体O 抗原,鞭毛H抗原,少数的菌种有表面Vi抗 原,均具有分类鉴定的意义。
.
• 1.菌体抗原(O抗原) •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耐热,它刺激机体产
生的抗体以IgM为主,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 现颗粒状凝集。 • 是沙门菌分群的依据,每个沙门菌的血清 型可具有一种或树种O抗原,将具有共同O 抗原成分的归为一个群。临床上常见的是 A~F群。
.
• 在SS平板上形成中心为黑褐色的菌落
.
• 在HE琼脂平板上菌落呈蓝色或蓝绿色,大 部分菌落中央呈黑色。
• 在XLD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红色或中央黑色 • 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
.
• (三)生化特性
• 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除伤寒 沙门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余沙门菌均产酸 产气;
•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亚利桑那菌除外); • 不分解尿素; • 大多可产生H2S; • 动力阳性; • IMVIC试验结果为++--,MIU试验为+--。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 流行病学
$
• 传播途径:
• 1.患病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 2.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 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 道感染健畜。 • 3.交配或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 可能。 • 4.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 • 5.人类感染一般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特 别是污染的食物。
$
沙门氏菌属
$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 的菌属,它是一大群在形态、生化学及血 清学相关的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 菌,大多数为沙门氏菌。所以,沙门氏菌 对于食物卫生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沙门氏菌
$
沙门氏菌属 (Salmonella)是一 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 物肠道内,生化反应 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 兰氏阴性杆菌,有的 专对人类致病,有的 只对动物致病,也有 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
$
$
以抗体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显著特异性,来进行细菌的 鉴别和血清学定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细 菌菌体或鞭毛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使得人 们可以建立一些快速方法来检测以食品为载体的 病原。 已经建立的沙门氏菌免疫学检测方法有许多种, 大致可分为以酶标抗体(ELISA),荧光抗体染色(免 疫荧光法),同位素标记抗体(放射免疫试验)为基 础的方法及其它多种以抗体为基础,利用乳胶凝 集、免疫传感器、免疫扩散及免疫色谱技术的方 法。但常规中最广泛采用的是以双位点ELISA技术 即夹心ELISA为基础的方法。
沙门氏菌 - 流行病学
$
• 易感动物: • 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 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 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 在猪,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 1一4月龄者发生较多。在牛,以出生30一 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感染的孕畜多数 发生流产。 • 传染源: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 源。
肠道杆菌——沙门菌属
玛丽·梅伦以“伤寒玛丽”的绰号名留 医学史。
最后,当地的卫生官员带着一辆救护车和5名警察找上门。
• 传染源reservoir:病人或带菌者 • 传染途径transmission:粪-口途径
• 致病机理pathogenesis:
腹泻 ,肠 出血 ,肠 穿孔
集合淋巴结溃疡 和炎症
胆汁
胆囊炎或带 胆囊 菌状态
伤寒沙门菌 小肠
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
胸导管 初次菌血症
发热、 肾和其 他器官 感染
胆汁 菌血症
肝、脾、骨髓中 的巨噬细胞内
繁殖
病菌
胃
小肠粘膜上皮,巨噬C吞噬
第1周
淋 巴 管
肠壁、肠系膜淋巴结
胸
发热、全身不适
导
乏力,血培(+)
管
出现抗体
血流(第①次菌血症bacteriomia)
肝脾肿大
全身、器官和组织
沙门菌属Salmonella
是一大群形态、生化性状及抗原构 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种类
• 多数 对动物致病(动物病原菌) • 少数 对人类致病(如伤寒杆菌、甲、
乙、丙型副伤寒杆菌) • 有些对人和动物均致病 (如猪霍乱杆菌)
学习要点
1.掌握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肠热症)、 肥达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判断。
• 据说玛丽因为认定自己不是传染源才重新去做 厨师的,毕竟做厨师挣的钱要多得多。但无论 如何,公众对玛丽的同情心这次却消失了。
• 玛丽自觉理亏,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小岛上。医 生对隔离中的玛丽使用了可以治疗伤寒病的所 有药物,但伤寒病菌仍一直顽强地存在于她的 体内。
• 玛丽渐渐了解了一些传染病的知识,积极配合 医院的工作,甚至成了医院实验室的义工。
沙门菌属医学课件教学课件
抗病毒治疗:针对沙门菌属感染的抗病毒药物也在研究中,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
支持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是沙门菌属感染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必要 的护理和支持,帮助患者度过感
染期。
补液治疗:沙门菌属感染常常引 起腹泻和呕吐,导致体液丢失, 需要进行补液治疗,补充水分和
沙门菌属医学课件教学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6
目录
• 沙门菌属概述 • 沙门菌属感染的临床表现 • 沙门菌属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沙门菌属感染的治疗 • 沙门菌属感染的预防宣传教育 • 沙门菌属感染研究进展
01
沙门菌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沙门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 ,属于肠杆菌科。
预防措施
重点宣传勤洗手、保持食物清洁、避免与可能携带沙门菌属的动物 接触等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宣传教育途径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学校教育
将沙门菌属感染的预防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 育课程,提高青少年群体的防范意识。
社交媒体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内容,扩大宣传 覆盖面,提高传播效率。
新药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 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粘附 等过程,以及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等。
疫苗研究进展
疫苗研制
针对沙门菌属感染,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型疫苗 ,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疫苗种类
目前已有多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多价 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效果评估
疫苗的有效性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评估,以 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肠杆菌科细菌归纳总结
肠杆菌科细菌归纳总结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包括了许多与人类和动物相关的致病菌,同时也包括了许多与环境和食品卫生相关的菌株。
肠杆菌科细菌的特点是在普通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气体,并且在革兰染色中呈现棒状。
1.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属,常见的菌株包括粪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黄色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等。
这些菌株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以及人及动物的肠道中,有些种类具备耐药性,并且可能引发医院感染。
2. 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大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属,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它一般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
此外,某些大肠杆菌菌株还产生毒素,如致命的肠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
3. 鲍曼不动杆菌属(Klebsiella)鲍曼不动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属,常见的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
这类菌株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可以引起肺炎、尿路感染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而产超强粘多糖的黏质性肺炎克雷伯菌更是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医疗环境中的重要威胁之一。
4.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类重要致病菌,它包括众多血清型,其中一些血清型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沙门氏菌感染。
这些菌株主要存在于动物及其产品中,比如家禽、牛奶和蛋等。
如果不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人体感染引起胃肠炎等症状。
5. 艰难梭菌属(Clostridium)虽然肠杆菌科主要是指肠道相关的菌属,但在其中也包括一些与人体肠道无关或者少数与肠道关联不紧密的菌株。
艰难梭菌属是其中之一,该属的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肠杆菌科专业知识讲解
(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5)肠集聚性大肠杆菌(EAEC)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肠毒素(enterotoxin)--腹泻
1.不耐热: 肠粘膜细胞内cAMP
发烧、呕吐、腹痛、水样泄
肠热症后,能取得牢固免 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极少 发生再感染。
因沙门菌为胞内寄生菌
(一)标本 1.败血症: 取血 2.胃肠炎: 取粪便、呕吐物或 可疑食物 3.肠热症: 因病程不同采用 不同标本
3.肠热症取材时间:
第1周取外周血 第2周后来取粪便、尿液 第1~3周取骨髓液
由个别沙门菌产生 作用类似ETEC
1.肠热症:伤寒 副伤寒
2.胃肠炎(食物中毒) 3.败血症:肠道症状常缺乏 4. 无症状带菌者:肠热症
带菌率1%~5% 部位:胆囊
口
细菌
小肠
肠壁淋巴组织
潜伏期1-2W
吞噬细胞 中繁殖
肠系膜 淋巴结
第1次菌血症
第2次菌血症
患者全身疼痛 不适、发烧
临床症状明 血
显,经典
(二) 分离培养和鉴定: 直接接种于选择培养基,
取可疑菌落进一步做生化反应 和血清学鉴定。
(三)血清学诊疗—肥达试验 (Widal test)
1.含义 2.成果判断 (1)正常值; (2)动态观察 (3)O与H抗体旳诊疗意义 (4)其他 (四)伤寒带菌者旳检出----检测
Vi抗体进行筛选(≥1:10)
(1)急性细菌性菌痢 急性中毒性菌痢
(2)慢性细菌性痢疾
免疫性(immunity)
第十章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护理学
Thomson’s theories on typhoid, a major killer, were derided.
伤寒表现:
持续高热泳衣 伤寒病容 玫瑰疹 肝脾肿大 相对缓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
伤寒沙门菌
肠壁淋巴组织(吞噬细胞) ↓
血液(第一次菌血症) ↓
肠杆菌科
概述
一、肠杆菌科重要菌属及代表菌种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
甲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 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氏菌
概述
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与结构:革兰阴性短杆菌, 无芽胞,多数有 周鞭毛,致病菌大都有菌毛。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肥达反应的结果判断
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病 史,以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
肥达试验(Widal test)
鞭毛凝集
四、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提高人群免疫力
减毒口服活疫苗是研究方向。 不同地区伤寒沙门菌有其不同 耐药谱。常用喹诺酮类等治疗。
伤寒沙门菌
伤寒
俗称肠热病、大热病,是由 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传染性强,夏秋季多见。
中医的“伤寒”
我国古代医学将多种急性发热 的疾病统称为伤寒。东汉张仲景著 有《伤寒论》。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 有周鞭毛及菌毛。
一、生物学性状
2. 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 3. 血清学反应:主要有O和 H两种抗原。伤寒沙门菌还有Vi 抗原(包膜抗原)。对沙门菌属 的型和亚型鉴定有重要意义。
病情共同点:发病初起时多在 38℃左右,但4~5d后持续高热; 食欲缺乏;相对缓脉(体温增高, 脉搏不增加);脾脏肿大;皮肤玫 瑰疹。白细胞减少。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要点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要点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杆菌科。
它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沙门氏菌有两个主要的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和Salmonella bongori,其中Salmonellaenterica是最常见的感染人类的菌株。
首先,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杆状形态,通常为直杆状。
它是兼性厌氧菌,可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生长。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科,因此具有外膜、细胞壁和细胞膜等典型的细胞结构。
其次,沙门氏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的生境中存活和繁殖。
它可以在动物消化系统中生长,因此通过食物、水源或其他途径传播给人类。
沙门氏菌还可以在动物皮肤、血液等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
沙门氏菌还能产生多种毒性产物,包括细胞毛、猪流感毒素、产碱酯酶、核磷酸腺苷酸二磷酸酶等。
这些毒性产物能够破坏宿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宿主感染。
另外,沙门氏菌还具有抗药性。
由于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的压力下,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
它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如β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四环素酰移酶等。
鉴定沙门氏菌的主要要点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形态学鉴定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
沙门氏菌的菌落形态多呈灰白色或深红色。
菌体形态为短杆状或长杆状。
生理生化特性包括对营养源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生成。
沙门氏菌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等碳源进行发酵,并产生气体。
它能够降解胆红素,产生硫代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耐久表型的产生。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利用PCR技术针对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进行检测。
这些特异性基因包括invA基因、hilA基因等。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沙门氏菌。
总体而言,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致病能力。
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可以准确鉴定沙门氏菌。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课件
餐饮服务环节
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管理, 确保餐饮服务符合卫生标准,防 止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污染和
传播。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1 2
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患者管理
加强患者管理,对疑似感染肠杆菌科(沙门菌属) 的患者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REPORTING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流 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血液、粪便等标 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 ,以确诊沙门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如 PCR、基因测序等,快速 准确地检测沙门菌。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治疗方法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的感染还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外 感染。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引起的疾病类型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是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引发的症状包括 腹泻、腹痛、发热等。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还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等肠道外感染,严重时可导 致死亡。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和免疫缺陷者。
3
环境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消灭肠杆菌科( 沙门菌属)的传播途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 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疫苗接种
针对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接种沙门 菌疫苗,提高免疫力。
兽医微生物学-肠杆菌科(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
根据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DNA同源性研究 本科至少包括28个菌属,110个以上的菌种
1 .布德维斯菌 Budvicia (1)
2 .布特奥克斯菌 Buttiauxella (1)
3 .西地西菌属 Cedeccea (5)
对大肠杆菌的正确认识
1.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成员之一,
人和动物出生后数小时即可经口就进入消化道后段,大量 繁殖而定居,并终生伴随。并经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
2.某些血清型可引起畜禽疾病 3.大肠杆菌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 用作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检测指标。 4.本菌还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实 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素大肠杆
E.coli菌多,(种1血0清0
EHEC),
型
4)侵袭型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5)肠聚集型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
EAEC)
• 此外,较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还有
– 败血性大肠杆菌 (Septicaemic E.coli ,
➢1.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种, 均为菌体表面抗原。
➢是本菌血清型鉴定的物质基础。 ➢已确定的O抗原有173种,K抗原有80
种,H抗原有56种 ➢因此,自然界中存在高达数万种大肠
杆菌血清型可,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 血清型数量是有限的。
(1)菌体抗原(O抗原)
➢化学本质——脂多糖(LPS)的多糖 侧链。 ➢耐热——121 ℃加热2h不破坏其抗原 性。 ➢173种,1个菌株仅含1种。其种类以 阿拉伯数字表示,可用抗O单因子血 清做玻板或试管凝集试验鉴定之。
沙门氏菌属
分离与鉴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目前通用 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
第一,预增菌。第一步是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加含有营养素的食物样品 ,以将受损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第二,选择性富集,在含有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培养基的中间进一步富 集样品的步骤。这种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继续增殖,同时防止大多数其他 细菌的增殖。
我国沙门氏菌的现行检 验标准为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 门氏菌检验》。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S
60°C30分钟、5%石炭酸溶液及 70%的酒精溶液5分钟均可杀死
在水中能生活2-3周;在粪便中 可存活1-2个月;在冰中能存活3个 月。
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 诺明敏感
按沙门氏菌在食物内可以大量繁殖,因此进食
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类、内脏、
蛋类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门 氏菌污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第三,选择性平板分离。此步骤使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来抑制非沙门氏菌 的生长,并提供肉眼可见的沙门氏菌纯菌落的鉴定。
分离与鉴定
第四,生化筛选,消除了大部分沙门氏菌。此外,还提供了 沙门氏菌属的初步鉴定。 第五,血清学技术提供了培养菌株的鉴定。
PART04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部分
分析原因
分析近年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案例的原因,如 桂林“卤味拼盘”、南昌“冷加工糕点”、上海“一 笼小确幸”等事件,主要是未遵循良好的餐饮服 务操作规范和缺乏对微生物交叉污染的防控意 识,即没有做好原辅料充分清洁(避免污染) 、生熟接触容器分开、处理食材菜板及刀具生 熟分开、充分煮熟煮透、生熟物料避免交叉污 染、食物低温存储、食物存储后再加热等关键 要点。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章 肠杆菌科伤寒沙门菌
大肠杆菌
形态与染色:G-无芽孢杆 菌,有鞭毛、菌毛。
Escherichia coli. 革兰氏染色
大肠杆菌
生化反应:迅速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吲哚形成(I): + 甲基红反应(M): + VP反应(Vi): 枸橼酸盐利用(C):IMViC试验是卫生细菌学中常用的检测指标 抗原构造:O、 K 、 H 三种。
所致疾病: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轻度或霍乱样腹泻。
大肠杆菌
肠侵袭型大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菌(EIEC)
致病物质:
侵袭力:结肠
内毒素 所致疾病: 菌痢样腹泻,较大儿童、 成人(注意与菌痢区别)
大肠杆菌
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 粘附素(非菌毛) 十二指肠、空 肠、回肠上段
肠上皮细胞功能受损(A/E损伤) 婴儿腹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胃肠炎(食物中毒):
鼠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3、败血症 4、无症状携带者
1-5%,细菌位于胆囊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标本的采集与病程的关系:第
1周取外周血,第1-3周取骨髓液,
第2周以后取粪便和尿液。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血液和骨髓液先增菌培养,然
常见为耐药性转移。
概 述
三、致病性
大多数是正常菌群,但可转化 为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
概 述
主要由带菌者或患者的分泌物 和排泄物污染饮水及食物,经消化 道引起传染病(粪-口途径传播)。 多有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
大肠杆菌
病例
1994年5月11日,无锡市扬名豆奶厂如往 常一样,陆续向订货的26所小学发送前一 天下午生产的豆奶。上午7时半左右, 8000多包豆奶发送完毕。上午11时左右, 很多学生饮用了这批豆奶后,感到肚子不 舒服,继而恶心、呕吐、痢疾样腹泻、发 烧,先后有1300多人到医院观察治疗,其 中有40多人住院接受治疗。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形状
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有周 鞭毛,多数菌株有菌毛
一、生物学形状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菌落与志贺菌菌落相似
SS平板--无色菌落,产H2S菌株,菌落中心呈 黑色 Mac平板--无色菌落 EMB平板--无色菌落 XLD培养基—红色或中央为黑色的菌落
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
伤寒沙门和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小肠上部粘膜 固有层淋巴结
胆囊-----肠道-------粪排菌 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 肾-----尿 肝脾-----肿大 骨髓
肠系膜淋巴结
进入血液 再次进入血液
第一卫生,切断 传播途径
可进行噬菌体分型(标准的Vi噬菌体有33型)。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 伴随活菌一起存在,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带菌者
抗原变异
S-R变异 H-O变异 位相变异 V-W变异 耐药性变异
二、临床意义
1、致病物质: 侵袭力:Vi-Ag 、菌毛 内毒素 肠毒素
2、所致疾病:
•伤寒、副伤寒----肠热症 •菌血症(或败血症) •胃肠炎(食物中毒) •(无症状带菌者)
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血平板)
一、生物学形状
生化反应
1. 氧化酶 - , O/F F型
2. 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外)
3. 动力 H2S 气体 沙+ + +
志-
--
4. KIA和MIU
5.其他:如赖氨酸脱羧、鸟氨酸脱羧:+
伤寒沙门菌KIA(K A-+)MIU(+--)
沙门菌IMViC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门诊断血清的使用
一、原则: 二、步骤:
1. 定A-F群:以A-F-O多价血清确定是否在A-F六个 O群内
2. 定具体群:O2、O4、O9等 3. 定H抗原第一相:Ha、Hb、Hc等 4. 定H抗原第二相: H1、H2、H3等
注意事项
A. 沙门菌生化反应符合,而与A-F-O多价不凝 的原因及处理:
沙门菌鉴定依据
1、形态 2、肠道选择平板上无色半透明菌落 3、生化反应:KIA(K A-+)MIU(+--) 4、血清学诊断
与A-F多价O诊断血清和相应O因子血清、H因子血 清凝集
注意Vi抗原的存在;注意抗原结构相同的菌株,应 加做生化反应进行鉴别
沙门菌血清学鉴定
谢谢!
作 抗吞噬、抗体、补体,与毒力有关; 用 能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凝集;
可进行噬菌体分型(标准的Vi噬菌体有33型)。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 伴随活菌一起存在,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带菌者
抗原变异
S-R变异 H-O变异 位相变异 V-W变异 耐药性变异
二、临床意义
1、致病物质: 侵袭力:Vi-Ag 、菌毛 内毒素 肠毒素
• 其他
肠热症病人血清抗体出现情况
100
90
阳 80
性 70
检 出 率
60 50
40
30
20
10
12345678 发病周数
O凝集
(1:20~1:1280,效价1:80)
H凝集
(1:20~1:1280,效价1:320)
肥达反应(Widal test)
带菌者检查
从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血清中检出Vi抗体,效价≥1:10
肠杆菌科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形状
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有周 鞭毛,多数菌株有菌毛
一、生物学形状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菌落与志贺菌菌落相似
SS平板--无色菌落,产H2S菌株,菌落中心呈 黑色 Mac平板--无色菌落 EMB平板--无色菌落 XLD培养基—红色或中央为黑色的菌落
伤寒沙门菌KIA(K A-+)MIU(+--)
沙门菌IMViC试验(-+--)
一、生物学形状
抗原结构
菌体抗原O: 耐热;分群依据;刺激机体产生IgM;由数个成 分组成 ( 伤寒沙门菌和副甲、肖氏沙门菌有交叉的抗原 成分。如 12抗原)
鞭毛抗原H:成分为蛋白质;分型依据;分第1相 和第2相(第1相特异性高);刺激机体产生IgG
肠系膜淋巴结
进入血液 再次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
第二次菌血症
沙门菌感染的预防
加强饮食卫生,切断 传播途径
发现并及时隔离病人 接种伤寒和副伤寒沙
门菌疫苗进行特异性 预防
三、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 肠热症的标本采集
※发病第1~2周:血液 ※发病第2~3周:粪便、尿液 ※肠热症全程:骨髓
、
沙门菌检验程序
肠热症不同标本细菌培养情况
100 血标本 90
阳 80
性 70
检 除 率
60 50
40
30
20
10
粪便标本 尿标本
12345678
发病周数
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
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 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 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定 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 其效价的试验。
A. 1.有Vi抗原和K抗原存在 (Vi血清凝集;加热破 坏)
B. 2. Vi血清凝集为- (A-F以外的沙门菌;新种;抗 原变异;非沙门菌等)
B. 能与A-F-O多价血清凝集,但生化反应不典 型:
C.
交叉凝集;生化反应不典型
• Vi抗原
Vi抗原
本 质
酸性多糖聚合体,不耐热。
常见于新分离的伤寒、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2、所致疾病:
•伤寒、副伤寒----肠热症 •菌血症(或败血症) •胃肠炎(食物中毒) •(无症状带菌者)
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
伤寒沙门和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小肠上部粘膜 固有层淋巴结
胆囊-----肠道-------粪排菌 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 肾-----尿 肝脾-判断
• 考虑正常人群抗体水平
• 动态观察: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
• O 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特异性差 H IgG,出现迟,维持时间长,特异性强 – O高 H高 肠热症可能性大 – O低 H低 排除 – O高 H低 早期或有交叉反应的其它沙门菌感染 – O低 H高 预防接种或曾患过伤寒
沙门菌菌落
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SS)
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MAC)
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血平板)
一、生物学形状
生化反应
1. 氧化酶 - , O/F F型
2. 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外)
3. 动力 H2S 气体 沙+ + +
志-
--
4. KIA和MIU
5.其他:如赖氨酸脱羧、鸟氨酸脱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