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农药用聚羧酸系分散剂研究应用现状

农药用聚羧酸系分散剂研究应用现状

多 的 活 性 基 团 , 且 极 性 较 强 , 靠 这 些 活 性 基 并 依
团, 主链 可 以 “ 固” 农 药 颗 粒上 , 锚 在 侧链 具 有 亲水 性 , 以伸 展 在水 中, 颗粒 表 面形 成 庞大 的立 体 可 在 吸 附 结 构, 生 空 间位 阻 效 应, 而 使 农 药颗 粒 分 产 从
附 层 , 而产 生 空 间位 阻 效应 。聚 羧 酸系 分 散剂 分 从 子 骨 架 由主链 和 较 多 的支 链 组 成 , 链 上 含 有 较 主
对 比例 、 主链 和 接 枝 侧链 长 度 以及 接 枝 数 量 的多
少 , 其 达 到结 构 平衡 , 使 可显 著 提 高分 散 性 。 23聚羧 酸 系分散 剂 合成 方 法 . 从 目前 文 献 报 道 ,聚 羧 酸 系 分 散 剂 合 成 方 法
原 药 颗粒 间聚结 合 并 变 大 , 至 结 块 。而聚 羧 酸 系 甚
分 散 剂 具 有 独 特 的分 子 结 构 和 功 能 ,可 以显 著 提
高 其抗 聚 结 稳定 性 , 用 机理 包 括 以下 几 方 面 : 作
1 空 间 位 阻效应 )
的存 在 , 起 到 了一 定 的立 体 稳 定 作 用 , 防发 生 也 以
合 成 链 烯 基 大分 子 单 体 物 质 ; ) 小 分 子 单 体 ( 2将 甲 基1 烯 酸等 和聚 氧 乙烯 基 物 质经 共 聚 反 应得 所 需 丙 性 能 的 产 品 。该 合成 工 艺 的前 提是 合 成 大单 体 , 中
间分 离 纯化 过 程 比较 繁琐 , 成本 较 高 。 232聚合 后 功 能化 法 .. 聚 合 后 功 能 化 法 是 利 用 现 有 聚 合 物 进 行 改 性 , 用 已知 分 子量 的 聚羧 酸 聚 合 物 , 化 作 用 下 采 催

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 -回复

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 -回复

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回复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相关问题,并深入探讨其性质、工艺、应用等方面。

第一步:了解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是一类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的表面活性剂,常见的化学名称为聚羧酸聚乙二醇酯钠盐。

它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将固体粒子分散到液相中,并防止其重新聚集,从而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和品质。

第二步:探究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工艺生产过程。

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工艺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预处理、缩聚反应、中和、脱盐和纯化等环节。

首先,选取合适的原料,通常选择羧酸单体和乙氧基化聚乙二醇作为主要原料。

然后,进行预处理,如脱水、烘干等,以提高原料的纯度和干燥性。

接下来,将原料进行缩聚反应,聚合成聚羧酸聚乙二醇酯。

然后,通过与碱反应,中和成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

最后,进行脱盐和纯化处理,得到最终产品。

第三步:详细介绍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在各行业的应用。

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在颜料、涂料、油墨、胶黏剂、陶瓷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颜料和涂料行业中,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能够有效地将颜料颗粒分散到液相中,提高颜料的分散性和色彩稳定性。

在油墨行业中,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能够提高油墨的流动性和均匀性,增强打印效果。

在胶黏剂行业中,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能够提高胶黏剂的粘度和流变性,提高胶黏剂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陶瓷行业中,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能够提高陶瓷浆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降低成型过程中的粘度,提高成品的质量和强度。

第四步:探讨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随着各个工业领域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的提高,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作为一种优秀的分散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制备工艺越来越先进,产品的性能也不断改善。

未来,随着各行业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第3 9卷 第 3 期
2 0 1 4年 3月
上 海 化 工
S h a n g h a i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聚羧酸 系海师范大学生环学 院
摘 要
任 天瑞
2 0 0 2 3 4 )
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 上海
具 有 良好 的分 散性 能 。在 总结之 前实 验 方法 的基 础 上 合 成 出 9种 不 同结构 的聚羧 酸盐类 分 散剂 ,研 究 其 理 化性 质 , 为其应 用 提供有 价值 的理论 支持 。
1 . 2 . 2 聚合 物 分散剂 物理 化学 参数 测定 与计算 采 用 乳化 法 l l l 1 测 定分 散 剂 的亲 水 亲油 平衡 值 ( H L B值 ) ; 通 过 白金 板 法 测 定 分 散 剂 的 临界 胶 束
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1 . 2 聚合 物分 散剂 的制 备与 表征
1 . 2 . 1 共 聚物 分散 剂 的制备
通过水相 自由基聚合方法 I a r ] ,合成所要求的 9 种 分 散剂 。将 聚合物 分散 剂纯 化 、冷冻 干燥 后做 核
磁、 红 外表 征 。
乙酯为单体的共聚物分散剂 和以丙烯酸 、 乙烯基磺 酸钠及丙烯酸羟丙酯为单体 的共聚物分散剂嘲 , 用于 农药莠去津 ; 以苯乙烯 、 甲基丙烯酸 、 丙烯酸羟丙酯 为单 体 的共 聚物 分 散剂 , 用 于 农 药 吡蚜 酮 , 发 现 都
第 3 9卷
1 3 J 义 ' . n 噬 l h Z t t ;  ̄ 水悬 浮剂 的制 备与 性能评 价
M [ a
。 、 … 。… . 、 ,

拙 羽

农药新剂型——水分散粒剂的研究进展和建议

农药新剂型——水分散粒剂的研究进展和建议

( 倒入水 中能迅速崩解 , 良好的分散性 ; 2) 有 ( 优 良的悬浮性 , 3) 只需稍 加搅 拌 即可形成 均匀悬浮液 , 其悬浮率可高达 9 %; 0
( 良好的再分散性 , 4) 未使用完的悬浮液再次使用时只要
号可选择使用 , 像木质素磺酸盐类 , 国外以挪威鲍利葛公司和美
酯、 O— O嵌段共聚物和聚羧酸盐等。 目前最主要使用的分散 E P
1 水 分散 粒剂 的特点
水分散粒剂除具有一般粒 剂的性质之外 , 还具有其本身的
特点 : (1) 效 成 分 含 量高 , 有 相对 密 度 大 , 积 小 , 装 、 存 、 体 包 贮 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剂是木质素磺酸盐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木质素磺酸盐在水
国 Me d e ta o a w s c 公司产品为最好 , v 可是价格较贵。 润湿剂 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颗粒被水润湿和渗透 的速度。 常 用润湿剂有 : 十二烷基硫 酸钠 、 脂肪醇乙氧基化 物 、 烷基酚乙氧 基化物 、 萘磺 酸盐 和十八烷基丁二酸钠等 。 崩解剂 的主要作用是加快颗粒 在水 中崩解速度H 。颗粒 吸 水后膨胀变 大 , 或膨 胀成 弯 曲形状并伸直 , 直至 WG颗粒被分 散成较小的碎 片。各种无机 电解质都有此效果 ,例如硫胺、 食
9 %; 润 湿 剂 1 5 ;分 散剂 和粘 结 剂 5 2 %; 崩 解 剂 0 %~ % %~ 0
为安全 、 环保和替代可湿性粉剂 、 水悬浮 剂而大规模 发展起来
的农药新剂型 。随着农药新 助剂 的不 断开发 , 造粒工艺技术和 设备 的不断进步 , 现在已有数百种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农药水 分散粒剂产 品。wG的农药 市场份额 迅速增 加 , 在美 国登记 的 剂型产 品中近 2 %是 WG剂型 ,而英 国和其他欧洲发达 国家 0

ZETA电位法探索聚羧酸盐分散剂在农药水分散粒剂中的最佳用量

ZETA电位法探索聚羧酸盐分散剂在农药水分散粒剂中的最佳用量
关键词:水分散 性粒 剂;苯磺 隆;二 氯喹啉 酸;G 分散 剂 Y
中 图 分类 号 :T 5 . 5 Q4 04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2 42 0 )60 1.2 6 15 8(0 80 —0 00
Ex o a i h l tv l pl r ton t eRea i ey Cap l s g fPo y a b na e Dipe s ntb e ab eDo a eo l c r o t s r a e Us d i t a e s r il a n heW t r Dipe sb e Gr nul t t Po e i m e e ewih Zea t nto t r
QI o ・ a , I a — e g G n N Y u s n L n c n , AO Na h H h
( e ̄ l eer ntu fC iaC e cl c neadT cn lg , e igG a dAgo h m C .Ld, eig C n a R sa hIstt o hn h mi i c n eh oo y B in rn rC e o, t.B in c ie aS e j j
表面 的量增 加 , 段和官能 团能够充分伸 展和 电离 , 链
1 . 实验 方 法 2
1 . Z t 电位 测定 .1 e 2 a
从而导致 zt e a电位的下降;当分散剂在被分散粒子 达到饱 和吸 附时 ,继 续增加分 散剂用量 ,相 当于在 体系 中引入电解 质 ,此时粒子表面 的扩 散层被 压缩 ,
o i r a t a d f lr . h c ec a g f h at l u f c t eap tn i me e , n x mi ete rs l b o n f s s n sn l s C e k t h r eo ep ri e s ra e wi az t oe t d p e ie h t c h o tr a de a n e ut y d ig h at s o u p n r e tg ft ec re p n ig wae ip r il r n l. h e u t n iae t a e p n e d s g f t n s s d p c n e o o r s o d n t r s sb eg a ue T er s l i dc t t e i gt o a eo e e e a h d e h k h d s e s n , u p n re t g f ewae i e s l g a u e xr mu wh n i t tn il t e la t S a i ra t s s d p c n eo tr s ri er n l t e t p e e a h t d p b g a e m e sz a p e t s, O we c t e o aa t e h n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高分子分散剂属于均聚物或共聚物,通常在分散体系中可以起到空间稳定作用,有的带电高分子还可以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因而高分子分散剂比无机、有机小分子分散剂更为有效。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具有长碳链,较多活性吸附点以及能起到空间排斥作用的支链,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对悬浮体系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

聚羧酸类分散剂与传统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分散剂相比有以下特点:①聚羧酸类分散剂对悬浮体系中的离子,pH值以及温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稳定性高,不易出现沉降和絮凝;②聚羧酸类分散剂提高了固体颗粒的含量,显著降低分散体系粘度,在高固含量下具有较好流动性,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设备磨损;③原材料选择范围广,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共聚单体,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可设计性强,易形成系列化产品。

聚羧酸类分散剂采用不同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而成,其代表产物繁多,但结构遵循一定规则,即在重复单元的末端或中间位置带有EO,-COOH,-COO-,-SO3-等活性基团。

聚羧酸类分散剂在分子主链或侧链上引入强极性基团: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基等使分子具有梳形结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0000-100000,比较集中于5000左右。

疏水基分子量控制在5000-7000左右,疏水链过长,无法完全吸附于颗粒表面而成环或与相邻颗粒表面结合,导致粒子间桥连絮凝;亲水基分子量控制在3000-5000左右,亲水链过长,分散剂易从农药颗粒表面脱落,且亲水链间易发生缠结导致絮凝。

聚羧酸类分散剂链段中亲水部分比例要适宜,一般为20%-40%,如果比例过低,分散剂无法完全溶解,分散效果下降;比例过高,则分散剂溶剂化过强,分散剂与粒子间结合力相对削弱而脱落。

聚羧酸类分散剂分子所带官能团如羧基、磺酸基、聚氧乙烯基的数量、主链聚合度以及侧链链长等影响分散剂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性。

分子聚合度(相对分子量)的大小与羧基的含量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农药剂型中水分散粒剂(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剂型代码WG)是指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液的粒状制剂。

该剂型兼具可湿性粉剂(WP)的物理稳定性和悬浮剂(SC)的高悬浮分散性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剂型。

农药分散剂是水分散粒剂(WG)的关键组分之一,它吸附于油冰界面或固体粒子表面,阻碍和防止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分散。

传统的农药分散剂一般是具有多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新型的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是一种高分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与传统的农药分散剂相比,它不含萘、甲醛等有害物质,可减少环境污染;在低掺量条件下赋予农药高分散性与稳定性。

国内这类农药分散剂目前主要靠进口。

1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概况1.1 分散剂聚羧酸盐的一般合成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是带有羧基、磺酸基、氨基以及含有聚氧乙烯侧链等的大分子化合物。

是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共聚原理合成的具有梳型结构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烯酸羟乙酯等。

在聚合过程中可采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水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等;链转移剂有:3一巯基丙酸、巯基乙酸、巯基乙醇及异丙醇等。

1.2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的国外开发概况目前,国外公司在国内销售的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主要是亨斯曼(HUNTSMAN)公司的TER- SPERSE 2700和索尔维(SOLVAY)旗下的罗地亚(Rhodia)公司的GEROPON T/368]。

1.2.1 亨斯曼(HUNTSMAN)公司的TER- SPERSE 2700设在上海的亨斯曼功能化学品农化部曾专门撰文介绍TERSP ERSE 2700。

指出,目前在农药水分散颗粒剂中应用较多的聚合型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盐,而TERSPERSE 2700作为此类阴离子聚丙烯酸盐类分散剂的杰出品种,受到广大剂型开发工作者及生产厂商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国内外聚羧酸外加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国内外聚羧酸外加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国内外聚羧酸外加剂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褚阳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混凝土外加剂会议上,我国科研机构和外加剂公司20人参加。

根据会议文献资料显示,当今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未来聚羧酸产品的发展趋势为低掺量、高效能、多功能化,能适应多变化成分的水泥和掺合料,能抵抗高含泥量砂石和水泥中的过量的硫酸盐的吸附。

国外聚羧酸外加剂仍然以聚酯型为主,日本近年的聚羧酸减水剂的重大发展为强制所有外加剂和混凝土减缩剂复合使用,日本土木协会提出了新的规范,对每个等级的混凝土提出了控制混凝土收缩的指标。

针对混凝土泌水问题,市场上推出了混凝土增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土耳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引进中国的聚醚一步法合成技术。

二、是本次会议报道的新的大单体新品种为VPEG。

该大单体的聚合方法为在30℃以下和马来酸酐聚合。

小分子磷酸型聚羧酸,双磷酸盐作为吸附螯合基团,链接着聚乙二醇,该产品为法国Chryso SA 公司持专利,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

三、是由于混凝土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天然的砂已经消耗殆尽,人工砂的大量使用,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高含泥量是大家面临的技术难题。

聚羧酸减水剂对砂石中泥的强烈吸附,对泥的吸附量为290毫克/克,传统外加剂(如萘系,脂肪族等)的对泥吸附量为40毫克/克,所以在高含泥砂石的应用场合,萘系等传统外加剂具有一定的优势。

研究指出聚乙二醇(2000),可以部分缓解聚羧酸对泥的吸附,可以作为泥吸附的牺牲剂使用,国内的初步评价结果已被肯定。

钾离子也可以被泥吸附。

另有报道,丙烯酸羟烷基酯加入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也可以减少聚羧酸减水剂对泥的敏感性。

四、是德国Plank研究小组,肯定了IPEG(国内TPEG 501)是最好的聚羧酸减水剂,并和APEG、MPEG 类羧酸进行了对比。

IPEG微观结构为星状聚合物,具有柔性链段微观结构,对水泥吸附量少,MPEG酯类减水剂为梳型结构,APEG为捧状刚性结构,水泥吸附量高。

一种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是一种常用的农药辅助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


下是关于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的详细描述:
1. 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是一种由聚羧酸盐类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甲酯等)制备而成的农药辅助剂。

2. 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能够使农药颗粒均匀分散于农药溶
液中,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效果。

3. 制备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的方法包括溶剂法、溶胶-凝胶法、乳液法等。

4. 在溶剂法中,首先将聚羧酸盐类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其溶液加入到
农药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最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农用分散剂。

5. 在溶胶-凝胶法中,首先将聚羧酸盐类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将其溶液加入到
农药溶液中,并通过凝胶化反应形成分散剂。

6. 在乳液法中,首先将聚羧酸盐类聚合物溶解于水相中,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乳
化剂,并通过高速搅拌将油相加入乳液中,最后通过乳化和脱水得到农用分散剂。

7. 制备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聚合物和合适的制备方法,以保
证分散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

8. 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在农洗剂、水剂农药、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制剂中广泛应用,能够提高农药的分散稳定性和附着性能。

9. 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和人体无毒
无害。

10. 聚羧酸盐类农用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分散剂的性能和
应用领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分类:表面活性剂| 标签:羧酸农药颗粒甲醛高分子2014-02-25 22:53阅读(33)评论(0)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高分子分散剂属于均聚物或共聚物,通常在分散体系中可以起到空间稳定作用,有的带电高分子还可以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因而高分子分散剂比无机、有机小分子分散剂更为有效。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具有长碳链,较多活性吸附点以及能起到空间排斥作用的支链,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对悬浮体系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与传统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分散剂相比有以下特点:①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对悬浮体系中的离子,pH值以及温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稳定性高,不易出现沉降和絮凝;②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提高了固体颗粒的含量,显著降低分散体系粘度,在高固含量下具有较好流动性,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设备磨损;③ 原材料选择范围广,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共聚单体,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可设计性强,易形成系列化产品。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采用不同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而成,其代表产物繁多,但结构遵循一定规则,即在重复单元的末端或中间位置带有EO,-COOH,-COO-,-SO3-等活性基团。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在分子主链或侧链上引入强极性基团: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基等使分子具有梳形结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0000-100000,比较集中于5000左右。

疏水基分子量控制在5000-7000左右,疏水链过长,无法完全吸附于颗粒表面而成环或与相邻颗粒表面结合,导致粒子间桥连絮凝;亲水基分子量控制在3000-5000左右,亲水链过长,分散剂易从农药颗粒表面脱落,且亲水链间易发生缠结导致絮凝。

聚羧酸类分散剂链段中亲水部分比例要适宜,一般为20%-40%,如果比例过低,分散剂无法完全溶解,分散效果下降;比例过高,则分散剂溶剂化过强,分散剂与粒子间结合力相对削弱而脱落。

聚羧酸类分散剂分子所带官能团如羧基、磺酸基、聚氧乙烯基的数量、主链聚合度以及侧链链长等影响分散剂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性。

聚羧酸系减水剂活性大单体合成的研究进展

聚羧酸系减水剂活性大单体合成的研究进展
用 .从 而 推 动 了混 凝 土 质 量 向高 性 能 化 方 向发 展 。
2 聚羧酸系减水剂 的合成方法
聚 羧 酸 系 减 水 剂 的 合 成 方 法 主 要 包 括 :活 性 单 体 共 聚
法 、聚 合 后 功 能 化 法 和 原 位 聚 合 与 接 枝 法 三 种 。其 中 活
性 单 体 共 聚 法 是 目前 制 备 聚 羧 酸 系 减 水 剂 使 用 最 为广 泛 的
单 体 .并 以 此 大 单 体 与 甲 基 丙 烯 酸 和 甲基 烯 丙 基 磺 酸 钠 通 过 活 性 单 体 共 聚 法 制 备 了 聚 羧 酸 系 减 水 剂 .具 有 良好 的分
聚羧 酸系减 水剂 的作用 机理是 在于其 呈梳形 结构分 子 的主链 中含 有羧 基 ( 或磺酸基 ) 和/ 等阴离子基 团 .吸 附在水
杨 勇 , 周栋 梁 , 冉千平’, 昌文 , 一缪 。 刘加平 。
(. 性 能 土 木材 料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江 苏 南 京 2 0 0 ;2 江苏 博特 新材 料 有 限 公 司 , 江苏 南京 2 0 0 ;3 江苏 省 建 1高 10 8 . 10 8 筑 科 学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江 苏 南京 2 0 0 ) 10 8
泥 颗粒 表 面 后 ,使 其 表 面 的 水 化 物 部 分 正 电 荷 被 有 效 中 和
散 性和保塑 性 。马保 国等 首先制 备了马来 酸双聚 乙二醇单 甲醚 酯大单体 ,然后 将此 大单体 与甲基丙烯 酸进行 共聚 ,
制 备 了性 能 较 好 的 聚 羧 酸 系 减 水 剂 。
为带 水 剂 .08 的 氢 醌 作 为 阻聚 剂 . 1 % 的对 甲苯 磺 酸 为 .% . 5 催 化 剂 ,1 0 下 酯 化 8h 2。 C .效 果 最 佳 。靳 林 等【 以马 来 酸酐

擎宇化工专注绿色助剂和精准服务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擎宇化工专注绿色助剂和精准服务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成功企业谋略-%擎宇化工:专注绿色助剂和精准服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如何减量增效及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一直是全 球农化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另外,受国内农药化肥 负增长政策、种植模式变化、施药技术变革等因素 的影响,农用助剂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并进入快速增 长期。

为此,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助剂公司参与进来。

作为一家具有创新基因的技术驱动型企业,擎宇化 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众脱颖而出,堪称业界黑马。

我们坚信并更加期待擎宇化工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与 创新边界,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赋能。

近日,走进江苏擎宇化工,采访了擎宇总工秦 敦忠博士,在其带领下参观了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的创新农化实验室及生产基地,零距离领略了擎宇 卓越的客户服务理念、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其快 速成长背后的低调务实及创新合作精神。

秦博士表示,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可 重复利用的绿色材料为原料,合成可生物降解的农 药助剂;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价值共创服务理念,研发中心己实现客户制剂加工模拟和室内生测模拟,能够向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公司基于可控聚合技术 制备的系列化高分子聚羧酸盐分散剂、以植物油为 原料的聚醚多元醇酯和增强药物体内传递的桶混助 剂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将持续致力于绿色助剂 和精准服务,让药效更好表达。

专注农化助剂13年助力药效更好表达“为客户提供绿色助剂和精准服务,让药效更 好表达!成为值得尊重的农用助剂企业!”是擎宇 化工在助剂行业的使命及愿景。

大多数成功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聚焦的价值主张。

擎宇化工自从2008年 成立伊始,就将目光锁定在“农化助剂”这一品类,13年初心不改,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农 药配方助剂和桶混助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 高新技术企业,并将其业务逐步拓展到东南亚、南 亚、中东、澳洲、东欧和部分南美地区等国际市场。

为全球600多家客户提供绿色助剂和精准服务。

目前,虽然公司产品己覆盖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桶混兼容剂,但是随着 助剂新品的不断丰富,公司客户群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的产能及各方面 资源均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预计2022年公司产能将 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年产能有望超过10万吨。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高分子分散剂属于均聚物或共聚物,通常在分散体系中可以起到空间稳定作用,有的带电高分子还可以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因而高分子分散剂比无机、有机小分子分散剂更为有效。

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具有长碳链,较多活性吸附点以及能起到空间排斥作用的支链,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对悬浮体系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

聚羧酸类分散剂与传统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分散剂相比有以下特点:①聚羧酸类分散剂对悬浮体系中的离子,pH值以及温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稳定性高,不易出现沉降和絮凝;②聚羧酸类分散剂提高了固体颗粒的含量,显著降低分散体系粘度,在高固含量下具有较好流动性,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设备磨损;③原材料选择范围广,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共聚单体,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可设计性强,易形成系列化产品。

聚羧酸类分散剂采用不同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而成,其代表产物繁多,但结构遵循一定规则,即在重复单元的末端或中间位置带有EO,-COOH,-COO-,-SO3-等活性基团。

聚羧酸类分散剂在分子主链或侧链上引入强极性基团: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基等使分子具有梳形结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0000-100000,比较集中于5000左右。

疏水基分子量控制在5000-7000左右,疏水链过长,无法完全吸附于颗粒表面而成环或与相邻颗粒表面结合,导致粒子间桥连絮凝;亲水基分子量控制在3000-5000左右,亲水链过长,分散剂易从农药颗粒表面脱落,且亲水链间易发生缠结导致絮凝。

聚羧酸类分散剂链段中亲水部分比例要适宜,一般为20%-40%,如果比例过低,分散剂无法完全溶解,分散效果下降;比例过高,则分散剂溶剂化过强,分散剂与粒子间结合力相对削弱而脱落。

聚羧酸类分散剂分子所带官能团如羧基、磺酸基、聚氧乙烯基的数量、主链聚合度以及侧链链长等影响分散剂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性。

分子聚合度(相对分子量)的大小与羧基的含量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国内外农药剂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国内外农药剂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国内外农药剂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近年来,农药剂型的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一些进展。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液体、固体、粉状、泡腾剂等,它影响着农药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国内外农药剂型研究的一些进展和发展方向:
1. 新型剂型的研究: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剂型。

例如,研发出了水分散颗粒剂、微胶囊剂、纳米制剂等新型剂型,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 控释剂型的研究:为了提高农药的持效性和减少频繁喷药的次数,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控释剂型。

控释剂型可以使农药缓慢释放,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减少农药对环境的积累。

3. 精准投放技术的研究:精准投放技术可以帮助农药剂型更好地达到作用目标。

例如,利用GPS和无人机等技术进行农药的精准喷洒,减少了农药的浪费和对非靶生物的伤害。

4. 绿色剂型的研究:绿色剂型是指对环境友好、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剂型。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加绿色的农药剂型,如生物农药剂型、微生物制剂型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复合剂型的研究:复合剂型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可以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以及开发更加理想的复合剂型。

综上所述,国内外农药剂型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进展,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型剂型、控释剂型、精准投放技术、绿色剂型和复合剂型的研究方面。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研究

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研究

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研究发布时间:2022-03-30T11:36:24.118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5期作者:刘艳秋[导读]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聚羧酸盐分散剂了。

我国在2006年,才将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作为农药环保型专用助剂进行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示范。

因此,推广应用聚羧酸盐分散剂也是提高我国农药助剂质量的必然要求。

聚羧酸盐分散剂分子是人们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合成出的“梳状”或“树枝状”的高聚物。

聚羧酸盐分散剂是由一系类含有羧基、磺酸基、聚氧烷基的不饱和单体打开双键链接而成。

“梳柄”即就是不饱和单体打开双键链接而成的分子主链,一系类含有羧基、磺酸基、聚氧烷基的分子侧链即是“梳齿”。

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可以通过控制其分子量、亲水亲油基来控制其结构、性质,进而制备出分散性优异的分散剂[1]。

合成高分子聚羧酸盐的方法四种包括悬浮聚合、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

现有文献技术中最多的是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有许多优点,水溶液聚合是用水作溶剂,聚合热易扩散,避免局部过热,温度可控,避免发生凝胶,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等优点。

但是溶液聚合还存在着聚合速率慢,产物分子量较低,分子量分布不均匀等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2]。

乳液聚合也是水做溶剂,与溶液聚合不同的是加入乳化剂,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聚合。

乳液聚合会增加单体聚合的几率,聚合物的分子量会比溶液聚合分子量大。

本论文选择乳液聚合来合成聚羧酸盐。

1. 试验部分 1.1试验原材料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马来酸酐,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自制单酯大分子单体SE(含有苯环)、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AMPS)、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亚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1.2 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在反应瓶中加入单体、或链转移剂或乳化剂、或引发剂,然后加入蒸馏水使该体系中的含固量为10-50%,搅拌加热至50-100℃;b) 往步骤a)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剩余的单体和滴加剩余引发剂溶液,引发剂溶液在1-8h内滴加完毕,然后保温反应1-8h;c) 将步骤b)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用碱调节体系pH值至6-8;加入蒸馏水使该体系中的含固量为3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农药剂型中水分散粒剂(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剂型代码WG)是指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液的粒状制剂。

该剂型兼具可湿性粉剂(WP)的物理稳定性和悬浮剂(SC)的高悬浮分散性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剂型。

农药分散剂是水分散粒剂(WG)的关键组分之一,它吸附于油冰界面或固体粒子表面,阻碍和防止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分散。

传统的农药分散剂一般是具有多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新型的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是一种高分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与传统的农药分散剂相比,它不含萘、甲醛等有害物质,可减少环境污染;在低掺量条件下赋予农药高分散性与稳定性。

国内这类农药分散剂目前主要靠进口。

1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概况1.1 分散剂聚羧酸盐的一般合成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是带有羧基、磺酸基、氨基以及含有聚氧乙烯侧链等的大分子化合物。

是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共聚原理合成的具有梳型结构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烯酸羟乙酯等。

在聚合过程中可采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水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等;链转移剂有:3一巯基丙酸、巯基乙酸、巯基乙醇及异丙醇等。

1.2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的国外开发概况目前,国外公司在国内销售的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主要是亨斯曼(HUNTSMAN)公司的TER- SPERSE 2700和索尔维(SOLVAY)旗下的罗地亚(Rhodia)公司的GEROPON T/368]。

1.2.1 亨斯曼(HUNTSMAN)公司的TER- SPERSE 2700设在上海的亨斯曼功能化学品农化部曾专门撰文介绍TERSPERS E 2700。

指出,目前在农药水分散颗粒剂中应用较多的聚合型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盐,而TERSPERSE 2700作为此类阴离子聚丙烯酸盐类分散剂的杰出品种,受到广大剂型开发工作者及生产厂商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TERSPERSE2700是亨斯曼功能化学品农化部研究人员专门针对农药水分散颗粒剂型特点而开发并拥有专利的专用分散剂,其结构同样是由强疏水性骨架长链与亲水性的阴离子低分子聚合所形成的具有“梳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其结构经过骨架链长、侧链基团密度及分布等筛选优化,并经多种农药有效成分的配方验证,TERSPERSE2700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农药厂商加工水分散颗粒剂产品所广泛采用的重要品牌产品之一。

TERSPERSE 2700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疏水性的骨架长链能对农药有效成分微粒产生不可逆的充分包覆,而大量亲水性的低分子梳齿型侧链结构及其所带的电荷能在悬浮液中形成可靠的“双电层”排斥效应,从而有效地阻止颗粒间因团聚或絮凝作用而导致的沉降,并使产品获得稳定可靠的悬浮性能。

TERSPERSE 2700的基本参数:100G纯聚丙烯酸盐类,系纯白色流动性无尘粉末,为脆性固体,易于粉碎和加工。

本品溶于水(400g /L),不溶于有机溶剂。

其pH值为8.0~10.O(5%水溶液);堆积密度:0. 4g/cm3(典型值);熔点:>250℃;挥发份:<5%。

亨斯曼表面活性剂技术公司( Huntsman Sur- factants Techno logy Corporation)还特申请了两件专利(,提供了分散剂在各种农药上的应用配方。

1.2.2 罗地亚(Rhodia)公司的GEROPON T/36和GEROPON T/3 6-DF索尔维(SOLVAY)旗下的罗地亚(Rhodia)公司在其产品说明书中给出了两种聚羧酸盐分散剂 GEROPON T/36和GEROPON T/3 6-DF的技术指标,见表1。

GEROPON T/36的应用见参考文献[8]。

曾有文献披露GEROPON T /36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酸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

1.3 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的国内研究概况目前我国还没有水分散粒剂(WG)专用丙烯酸系共聚物盐产品生产,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农药制剂的开发及农药工业的发展。

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专用助剂及共性技术是我国农药剂型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虽然TERSPERSE 2700和GEROPON T/36都没有公布化学组成,只笼统地取名聚羧酸钠盐(sodium polycarboxylate),然而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报道,其化学组成有三种可能:一是丙烯酸的一元均聚物;二是丙烯酸与第二单体的二元共聚物;三是丙烯酸与第二、第三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以下分别对这三种化学组成进行讨论。

2 丙烯酸一元均聚物2.1 聚丙烯酸钠盐的分子量与用途聚丙烯酸钠是一类高分子电解质,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可用于食品、饲料、纺织、造纸、水处理、涂料、石油化工、冶金等。

聚丙烯酸钠的用途与其分子量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低分子量(500~5000)产品主要用做分散剂、水处理剂等;中等分子量(101~10G)主要用做增稠剂、黏度稳定剂、保水剂等;高分子量主要用做絮凝剂、增稠剂等。

2.2 丙烯酸类聚合物分散剂的制备制备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的实验原理符合一般自由基聚合反应规律,采用溶液聚合法,控制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用量,合成低相对分子量的聚丙烯酸。

在制成的聚丙烯酸水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获得聚丙烯酸钠盐。

制备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一般采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亚硫酸氢钠或异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单体在温度较高的水溶液中进行聚合。

聚合完成后,用氢氧化钠中和。

制备过程如下:在带有回流冷凝管和两个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链转移剂,搅拌溶解,升温至80~90℃左右,缓慢滴加丙烯酸单体和引发剂溶液。

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滴加浓氢氧化钠中和,使溶液pH值达8~10,即得到聚丙烯酸钠溶液。

采用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加机械粉碎,可得到粉末状聚丙烯酸钠分散剂。

早期的美国专利报道了类似的聚丙烯酸的合成方法,其中也有采用巯基乙醇作为链转移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采用的是30%双氧水加次磷酸钠作为引发剂。

2.3 丙烯酸聚合的引发剂用于丙烯酸水溶液聚合的水溶性引发剂主要有双氧水、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等。

其中双氧水必须与水溶性还原剂配合使用,但其活性低且不安全,除早期的聚丙烯酸合成使用外,现在已基本不用。

曾有早期文献指出,在同一聚合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引发剂比过硫酸铵所得的聚丙烯酸分子量偏高,聚合液色浅,但两者并无原则差别。

也有文献指出,过硫酸钠相比于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活性低,必须与还原剂并用。

过硫酸铵在碱性条件下会放出氨气,因此不适用于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2.4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路线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大部分的研究者是采用路线(1),也有小部分的研究者是采用路线(2)。

路线(3)和路线(4)未见报道。

2.5 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调节剂在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过程中,一般都要添加调聚剂、链转移剂或分子量调节剂。

主要有以下几种。

2.5.1 异丙醇:以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制备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是传统的、经典的的方法。

巴斯夫(BASF)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申请了专利。

该专利是这样描述制备过程的:1600kg 58%浓度的异丙醇和96kg 50%浓度的过氧化氢加入到15 m3容积的压力釜中,该压力釜装备有搅拌器、加热夹套、计量和蒸馏装置。

物料被加热至130℃,压力为0. 4MPa。

当温度升至130℃时,5000kg丙烯酸和3700kg 58%浓度的异丙醇混合物从一个压力适合的贮槽中加入压力釜中。

同时,在8h内,总量200kg 50%浓度的过氧化氢通过一个计量泵加入反应器中。

在聚合期间,反应混合物被保持在130℃,压力大约0. 4MPa。

当所有过氧化氢加入后,反应混合物保持在130℃约2h,然后卸压,在这个过程中约40%浓度的异丙醇/水混合物通过一个冷凝器被蒸出。

剩余的异丙醇/水混合物在减压下蒸出。

将5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蒸馏釜的釜液中,得到能够直接使用的聚丙烯酸钠溶液。

该溶液的p H值8.5,含有45%的聚丙烯酸钠。

该聚合物溶液是一种分散性能极好的分散剂,可应用于造纸工业中。

后期其他以异丙醇为链转移剂的制备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的文献与该专利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有3点:①不再使用压力釜,而采用常压回流反应;②引发剂不再使用过氧化氢,而采用过硫酸盐;③丙烯酸与引发剂同时滴加。

异丙醇法制备聚丙烯酸钠的优点是工艺成熟,分子量控制稳定,产品纯度高。

缺点是在生产工艺中必须要有减压蒸馏和溶剂回收系统,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在异丙醇法制备聚丙烯酸钠的文献中,提到产品应用于农药的有三篇,即作为农药造粒展开剂,粒状农药的载体等。

2.5.2 丙醇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工系的三篇论文报道了以丙醇为链转移剂制备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的方法。

最早的一篇论文只报道了某醇作为链转移剂,后两篇论文都指明链转移剂是丙醇,由此可以推断第一篇论文的某醇就是丙醇。

这三篇论文的聚合反应温度为68℃。

滴加单体丙烯酸和引发剂溶液的时间2~3h,保温反应2h。

采用的引发剂有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2.5.3 焦亚硫酸钠山东潍坊学院化学系报道了采用焦亚硫酸钠作为链转移剂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浓度0. 04%(过硫酸铵占整个体系的百分比),焦亚硫酸钠浓度为 2. 95%(焦亚硫酸钠占整个体系的百分比),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h,单体浓度为25%。

该论文指出,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可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但都是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并且要蒸馏回收大量的链转移剂,操作费时、耗能。

该实验在较低温度下以氧化还原催化剂直接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添加剂焦亚硫酸钠既是还原剂也是链转移剂,并且其反应产物作为产品的组成部分,不用分离回收。

2.5.4 次磷酸钠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们报道了采用次磷酸钠为链转移剂合成高效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的方法。

该论文采用过硫酸铵和硫代硫酸钠为复合引发剂,起始温度控制在65℃,滴加丙烯酸和复合引发剂水溶液,lh滴加完毕。

之后在65~70℃保温反应3h。

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至pH=7~8得到聚合物溶液。

该论文还指出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日用化学工业、农业、石油工业、工业循环水系统。

低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约1000~5000)主要起分散作用;中相对分子质量(约104~106)主要起增稠作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约106~107)主要起絮凝作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主要用做吸水剂;超低相对分子质量(700以下)的聚丙烯酸钠被用做高效分散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