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全面版
合集下载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PPt课件

对外开放格局的未来展望
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格局将继续扩大,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
技术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对外开放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技术如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将为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机会。
区域合作深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推动对外开放格 局向更高层次发展。
开法律法规 体系,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公平竞争环境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行 政垄断和地区封锁。
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
CHAPTER 0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与挑战
对外开放格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助于吸引 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 进国内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进
加强国际合作
01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
优化营商环境
02
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
性,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
培育新动能
03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动
能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THANKS FOR WATCHING
意义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可 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
对外开放的历程与现状
历程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 外开放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从 一般加工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逐 步推进过程。
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 大货物出口国。
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格局将继续扩大,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
技术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对外开放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技术如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将为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机会。
区域合作深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推动对外开放格 局向更高层次发展。
开法律法规 体系,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公平竞争环境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行 政垄断和地区封锁。
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
CHAPTER 0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与挑战
对外开放格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有助于吸引 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 进国内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进
加强国际合作
01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
优化营商环境
02
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
性,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
培育新动能
03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动
能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THANKS FOR WATCHING
意义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可 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
对外开放的历程与现状
历程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 外开放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从 一般加工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逐 步推进过程。
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 大货物出口国。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岳麓必修2)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 1969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及 外交政策均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78年,伴随着改革 开放,思想得到解放,经济领域开始适当引进外资,邓小平 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符合 我国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D三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选C。
生活水平 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 思潮
1.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相比,最本质
的不同是
()
A.前者是主动自强的开放,后者是被迫屈辱的开放
B.前者是经济目的,后者是政治目的
C.前者是全方位的开放,后者是部分开放
D.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开放,后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开放
解析:注意两次开放的本质不同,旧中国处于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开放是被迫的,而当今的开放是在坚 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开放,是主动融入全球化大 潮,A项从属于D项。 答案:D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1)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 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 际竞争。 (3)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 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 (5)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知预习·巧设计
第 四
第 20
单课
元
名师课堂 ·一点通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课堂小结·建通史 创新演练·大冲关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的方针。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

第一件:《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 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 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二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对外开放的本质有何不同?
⑴近代的开放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平等基础上 的被迫开放。 ⑵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 然选择,是平等互利原则下的主动开放 。
4、对比近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 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树立开放意识。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年) 二、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1984年)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1988年) 五、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引领沿江港口城市开放(1990年) 六、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 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做法:⑴70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 ⑵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2001年,加入WTO。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我国 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 体系,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学习目标二: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原因,理解经济特区的权限和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对外开放的本质有何不同?
⑴近代的开放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平等基础上 的被迫开放。 ⑵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 然选择,是平等互利原则下的主动开放 。
4、对比近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 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树立开放意识。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年) 二、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1984年)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1988年) 五、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引领沿江港口城市开放(1990年) 六、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 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做法:⑴70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 ⑵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2001年,加入WTO。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我国 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 体系,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学习目标二: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原因,理解经济特区的权限和历史意义。
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自主预习
1 2 3 4 5
合作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特区的设立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 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 志。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使特 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等。 (2)标志: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目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利用上海这 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经济。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合作探究
知识点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经过 (1)“复关” ①背景: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②主要活动: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会议。 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12月,中国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目前我国实行的招商引资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的 资本输出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利润不同 B.目的不同 C.利息不同 D.数额不同 解析近代资本输出的目的是攫取利益,是一种经济侵略,而今天 我们招商引资则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一种 措施。目的不同是最主要的因素,故选B项。 答案B
自主预习
知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 (2)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 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3)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自主思考阅读教材第93页“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中国入世议 定书上签字”图片,思考:中国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教学课件

国内方面:
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 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 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1.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概念: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在 这些区域范围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各 种优惠的办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收外商兴办企业 和其他事业,以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的 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 殊渠道。我国创办的特区是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 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而不是单一的出口加工区;是经济特区 而不是政治特区,只是在经济上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 措施去吸引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原则不同:今天的开放是平等互利为原则;旧中国的开放 是不平等的。
目的不同:当今开放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在旧中国是被 迫开放。
内容不同:当今对外开放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 资,扩大对外贸易;旧中国则是成为列强经济 掠夺的场地。
结果不同:当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旧中国的开放丧失主权, 严重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浦东开发十五年来,经济实力显著 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2%, 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1790亿元,约 占全市的1/4;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 4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 约占全市的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总量的42.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2004年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约 占全市的1/2。目前,浦东的整体经 济实力已相当于15年前的整个上海 市。
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优秀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 史料导入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1)分析史料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近代有何 不同。
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 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
内 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 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
容 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 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
等
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近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 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
影 响
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1)全方位:指的是对世界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发展程度的所有国 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 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2)多层次:就是根据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 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 内的开放。 (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 、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知道经济特区 的含义 2.我国在深圳等 地建立经济特区 的原因 3.对外开放格局 的特点 4.我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的原因 和影响
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41页PPT资料

麓 版
组织成员国广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决定性的作用,中国
历 史
不加入也要受其影响。第二,入世是中国根本利益的体现。
根据世贸组织最基本的“非歧视性原则”,即任何一方给
予另一方的优惠必须无条件地给与其他成员,入世后我国
可稳定地享受任何成员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
优惠,改善外贸条件;
第四单元
入世可参与世贸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
(1)新格局: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
麓 版
经 形 成 了 从 __________ 到 ____________ , 再 到
历 史
____________ , 从 ____________ 到 ____________ 全 方 位 、
多层次的新格局。
(2) 意 义 : 它 有 力 地 推 动 了 ________ , 越 来 越 适 应 ________和________发展的________趋势。
________、________,在历史上与________有密切交往。
2 . 开 放 城 市 : ________ 年 , 进 一 步 开 放 岳
____________个沿海港口城市。
麓 版
3 . 经 济 开 放 区 : ____________________ 、
历 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1.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
客观要求。
(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岳
(3)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麓 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30张PPT)

得更多的实惠。 作为WTO的一员,也应充分享受权利。过去别
人 则 非制的常定权重规 利 要有中。则,利的我我这们们对于权已遵维维益经守护护开,中始现国中根在和国据我广在W们大国T发获O展得际规中了则贸国平和易家等规的制定权定,益规处
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正式融入世界经济)
融入世界经济,各国可以各取所需
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融入世界经济促发展
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 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 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 形成的特点。
★合作探究 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 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 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 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 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 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中国:非洲兄弟,别理他们,哥们帮你!
非洲:好啊好啊。
中国:哥们一向帮人帮到底。你看啊,矿区上游正好有条河,咱把这河
一拦,就是个大型水电站。有了电,就得把路也跟上,我们直接电气化
铁路打通矿区和港口,让资源好挖又好卖!质量你放心,我们家的中铁
和中铁建修的高铁都是世界第一,港口全球前十咱家占七个,大英帝国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 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 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 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 的扩大对问我题国、的国弱有势企产业结带构来调严整峻中的的挑失战业,和收再入就差业 问题等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人 则 非制的常定权重规 利 要有中。则,利的我我这们们对于权已遵维维益经守护护开,中始现国中根在和国据我广在W们大国T发获O展得际规中了则贸国平和易家等规的制定权定,益规处
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正式融入世界经济)
融入世界经济,各国可以各取所需
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融入世界经济促发展
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 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 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 形成的特点。
★合作探究 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 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 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 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 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 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中国:非洲兄弟,别理他们,哥们帮你!
非洲:好啊好啊。
中国:哥们一向帮人帮到底。你看啊,矿区上游正好有条河,咱把这河
一拦,就是个大型水电站。有了电,就得把路也跟上,我们直接电气化
铁路打通矿区和港口,让资源好挖又好卖!质量你放心,我们家的中铁
和中铁建修的高铁都是世界第一,港口全球前十咱家占七个,大英帝国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 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 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 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 的扩大对问我题国、的国弱有势企产业结带构来调严整峻中的的挑失战业,和收再入就差业 问题等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正式课件

丧失主权,严重阻碍我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现在的开放
在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 情况下主动开放 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引进外资、先进科技,增强我 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我国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课堂练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开放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创办 第二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第四步:沿边城镇、内地省会城市
为什么一定要对外开放?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 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 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 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 界各国的经济都在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 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
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 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对外开放的过程
1. 经济特区的创立
(1)设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岛 (2)影响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 “突破口”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2)条件:地理交通、人才资源、历史积淀
(3)影响: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全方位 宽领域
多层次
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
现在的开放
在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 情况下主动开放 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引进外资、先进科技,增强我 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我国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课堂练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开放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创办 第二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第四步:沿边城镇、内地省会城市
为什么一定要对外开放?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 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 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 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 界各国的经济都在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 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
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 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对外开放的过程
1. 经济特区的创立
(1)设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岛 (2)影响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 “突破口”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2)条件:地理交通、人才资源、历史积淀
(3)影响: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全方位 宽领域
多层次
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

东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面
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开放?
国 内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吸取建国以来的教训
国 际
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吸收新加坡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国际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内 (一)实验探索 二、对外开放的四大篇章
(一)实验探索——经济特区的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2、设立: 3、含义: 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4、目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面
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开放?
国 内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吸取建国以来的教训
国 际
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吸收新加坡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国际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内 (一)实验探索 二、对外开放的四大篇章
(一)实验探索——经济特区的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2、设立: 3、含义: 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4、目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04

1984 •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 年,进一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步开放_____ • (3)1985年2月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包括 闽南三角区 _____________ 、长江三角洲、 浦东 _______________ 等地。 珠江三角洲 • (4)1992年,开发上海__________ 成为经济 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 ____________ 的标志。 对外开放 • (5)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 设引起世人关注,这一地区的开发开放,可 京津冀 以有效地提升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环渤海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材料三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 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 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 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 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 • ——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 • 北京大学的演讲词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 国是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
• 点拨 (1)中国的经济特区,“特”在实行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并不是改 变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 (2)全方位是指对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发展 程度的国家的普遍开放;对外开放的范围不 仅在经济方面,也包括文化等方面。 • (3)多层次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和特点, 通过各种不同程度的开放形式,形成全国范 围的对外开放。
• 【提示】 (1)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清统 治者对工业文明缺乏正确认识。 • (2)变化: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近代经济逐渐产生;“开眼看世界”, 学习西方。 • 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发展缓慢;受控于西方列强,依赖性 强。 • (3)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课件

3/28/20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 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 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呼和浩特秦皇岛
大连
银川
天津 烟台
青岛 环渤海地区
连云港
内地省会开拉放萨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面
万县 重庆
南通 长三角 宜昌 武汉 上海
九江温州 宁波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长沙厦门 福州
沿海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瑞丽
昆明
贵阳
深圳
河口 东珠兴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经济特区
3/28/2021
北海 湛江 海南 珠三角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外国人认为,深圳和香港都是“特 区”,它们的“特别之处”是相同的, 你如何向Ta说明真实的情况?
性质:前者是社会主义中国境内的经济上
的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高度自
治的地方政权; 二者均隶属于中央政府。
3/28/2021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4个)
1)时间:1984年 2)数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意义:
(2)对世界: ①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②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 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 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 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 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呼和浩特秦皇岛
大连
银川
天津 烟台
青岛 环渤海地区
连云港
内地省会开拉放萨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面
万县 重庆
南通 长三角 宜昌 武汉 上海
九江温州 宁波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长沙厦门 福州
沿海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瑞丽
昆明
贵阳
深圳
河口 东珠兴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经济特区
3/28/2021
北海 湛江 海南 珠三角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外国人认为,深圳和香港都是“特 区”,它们的“特别之处”是相同的, 你如何向Ta说明真实的情况?
性质:前者是社会主义中国境内的经济上
的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高度自
治的地方政权; 二者均隶属于中央政府。
3/28/2021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4个)
1)时间:1984年 2)数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意义:
(2)对世界: ①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②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 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 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
内 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 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
容 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 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
等
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近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 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
影 响
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 史料导入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1)分析史料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近代有何 不同。
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 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影响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 (2)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 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3)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自主思考阅读教材第93页“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中国入世议 定书上签字”图片,思考:中国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史料导入 近年来,全球贸易开始了新一轮竞争……“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我 们不主动对接,就面临‘再次入世’的可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验 ……这是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规则的战略举措 。先行先试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推进中国的新一轮开放,提升 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这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要使命。
——据《人民日报》整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 (2)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 背景。 提示(1)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以上海 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上海浦东的 开放开发,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竞争进 一步激烈。
(2)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 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扭曲发展,具有 被动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与现代对外开放的区别
近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背 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
景 被迫开放
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 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 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解析珠海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经济迅速发展主要是由 于被划定为“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 答案B
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 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 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
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活水平
性 质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 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 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 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目前我国实行的招商引资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的 资本输出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利润不同 B.目的不同 C.利息不同 D.数额不同 解析近代资本输出的目的是攫取利益,是一种经济侵略,而今天 我们招商引资则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一种 措施。目的不同是最主要的因素,故选B项。 答案B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知道经济特区 的含义 2.我国在深圳等 地建立经济特区 的原因 3.对外开放格局 的特点 4.我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的原因 和影响
思维脉络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开放经过 (1)建立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教材图解阅读教材第91页“深圳特区夜景”图片,从中我们可以得 到哪些信息? 提示设立为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发展迅速;深圳的发展证明了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 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确定沿海开发区:继开放沿海城市之后,相继把闽南三角区、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4)对外开放走向深入 ①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②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2.意义 (1)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 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2)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3)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识点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经过 (1)“复关” ①背景: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②主要活动: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会议。 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12月,中国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1)全方位:指的是对世界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发展程度的所有国 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 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2)多层次:就是根据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 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 内的开放。 (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 、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