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

215
49.79
216
17.56
82
19.87
87
25.74
160
1650.29
3837
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四.线网的基本结构
典型路网结构的基本特点
网格式
✓ 路网线路分布比较均匀,客流吸引范围比例较高 ✓ 线路按纵横两个走向,乘客容易辨识方向 ✓ 换乘站较多,纵横线路间的换乘方便,路网连通
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分类
中心城区 规 划 范 围
周边郊区
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二.线网规划的原则
线网布设要与城市主客流方向相一致 规划线路要尽量沿道路主干道布设
规划线路要尽量经过或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 线网规划要考虑资源共享
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三.线网规模的确定
7.经济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挖掘交通潜力,有步骤、有目 的地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轨道交 通网络,而不能不顾经济实力盲目发展。
2.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概述 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内容
规 划 流 程
2.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ຫໍສະໝຸດ 述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内容
1.社会经济调查
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线网规划
规划、决策人员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未来各个 时期,包括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不断发展的 过程,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科学合
理的规划方案与实施计划的全过程
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一.线网规划的分类
分类
规 划 对 象
路网规划
确定路网的基本结构、总体规模及主要站点、 枢纽的布局形态,同时给出路网的可实施性论 证,以期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网络,使其 能够起到客流组织的主导作用并与城市总体的 发展与形态的合理演化相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第一章: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基于轨道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中最繁忙、最常见、最容易被预测的交通方式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涉及到多种科学技术,包括城市交通、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它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持,还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是指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行性研究,以及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计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入口。
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可以确定轨道交通通行的路线和站点。
市场需求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公共交通使用率、交通工具使用量以及可能引起的变化因素。
2.2 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流量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研究交通流量,可以确定轨道交通的运营能力。
交通流量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就业、劳动力、居住和出行模式等。
2.3 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环境评价,可以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并考虑如何减少这种影响。
环境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噪声、排放、震动和土地使用。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指将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到城市之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建设目标和路线选择建设目标和路线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方面。
目标和路线选择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交通流量状况进行选择。
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满足市民对交通的需求。
3.2 土地开发和用地选择土地开发和用地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方面。
土地开发和用地选择应该考虑到城市土地资源的保护。
合理开发土地,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空间。
3.3 技术选型和施工组织技术选型和施工组织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方面。
技术选型应该根据目标和路线进行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本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
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⑶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 京张铁路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
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
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2.2地铁1。
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2。
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3。
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
8m)。
2.3轻轨1。
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2.轻轨的特点:(与地铁相比)①运量较小②编组车辆少③运营线路短④行驶速度慢⑤行车间隔略长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方案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提高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减少居民出行时间和成本。
2、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3、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引导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
4、减少交通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1、整体性原则规划应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出发,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适应性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能够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变化。
3、便捷性原则线路布局应尽量覆盖城市的主要客流集散点,如商业中心、居住区、学校、医院等,方便居民出行。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环保性原则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走向和施工方式,减少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一)交通需求预测通过对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土地利用等数据的分析,运用交通模型预测未来城市的交通需求,包括出行总量、出行分布、出行方式等,为线路规划提供依据。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现状、公共交通运营情况、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轨道交通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三)相关规划研究收集和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了解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区域,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提供指导。
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主要内容(一)线路走向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客流分布等因素,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和路径。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城市的规模、城市交通需求、城市财力因
素、居民出行特征、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和国家政策等。其
中,城市发展的规模又包含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城市 经济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四个方面。
城市交通 需求
城市人 口 城市规模 形态及布 局 城市面 积 城市轨道 交通线网 规模
规模是从交通系统供给的角度来说的,从一个侧面体现系统所能 提供的服务水平。它主要以线网密度和系统能力输出来反映,其中系
统能力输出又与系统的运营管理密切相关。 大
路 网 密 度 小 小 系统能力 大 从系统能力和线网密度来
中等规模1 小规模
大规模 中等规模2
看有四种性质的规模度量
规模的合理性关系到建设 投资、客流强度,也关系到理 想的服务水平的设定、建设用 地的长远控制。
14)考虑运营上的配合。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
1.在选择了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后,拟定线网规模。
2.建立城市的初始研究对象交通路网。该路网的线路包含主要的道路 及现有的轨道交通线路。
3.交通路网客流特征分析。
4.轨道交通初始线网方案设计。 5.线网方案分析、评价、比选和筛选。
6.线网方案更新优化。
7.线路规划以及站场设计
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 要换乘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规划、 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 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案例:天津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框架
1. 线网规模
根据规划,线网规划远景年为2030年,将最终建成9条线路,总长262.9公里。规 划2020年线网规模为6条线路,总长193.1公里。在中心城区基本骨架基础上建设5号线, 全部建成1号线、2号线和4号线。 2.2015年城市快轨交通线网 2015年前计划建设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中心城区段线路,总长 58.1公里。 1号线:自姚家至南关岭,线路全长约27.4公里,地下部分北起南关岭,南至河口。 2号线:自胜达至张家,全长35.4公里,地下部分北起哈大客运专线南关岭站,东至东 海公园。 4号线:自辛寨子至旅顺,全长58.4公里,地下部分自后盐至辛寨子。 3.中远期规划包括: 5号线:为贯穿中心城区东南部南北向骨干线,北起大连火车站站北广场,沿解放路至 虎滩新区。 旅顺南线:连接了中心城区和旅顺口区(南线),线路东起1号线河口站,终点旅顺开 发区。 金州西线及机场支线:通过1号线向北延伸连接了中心城区和金州区。线路起于1号线的 姚家站,至终点金海岸;机场支线从毛茔子向西至终点新机场站。 金州东线及金州联络线:连接金港区与金州区组团,起于开发区站,至终点九里;金州 联络线起点位于该线东山路站与砬河路站之间,向西到达新机场。 发展线:规划在金渤海岸预留至石河方向的发展线;在九里预留了向三十里堡方向的发 展线;在小窑湾预留了向登沙河方向的发展线。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是指由市政府组织建设、拥有和经营的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城市快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为城市开展公共交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条市政府负责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便捷和高效。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四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应符合国家和省级规划要求,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市政府负责编制和审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第五条市政府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协调推进,共同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效能。
第六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标准,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第三章运营管理第八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运营资质,依法进行运营活动。
市政府应当建立运营机构的培训、考核和监督机制,确保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
第九条市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票价政策,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票价,并依法进行调整。
第十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制度,确保运营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市政府应当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运营安全。
第四章监管与执法第十二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管机构,负责对运营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市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第十四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诉举报制度,做好公众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和参与,及时处理投诉和举报事项。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如何合理、科学地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成了城市规划者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规划线路需求在城市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流、物流及贸易流通,需要各种交通工具来满足需求。
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城市交通的堵塞问题,使得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输能够顺畅而快捷地运行,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是受欢迎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因为它可以在城市中迅速而有效地运输人们。
因此,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必须考虑市民的需求,并尽力满足。
二、线路规划设计大城市的地铁系统需要高技术的工程设计、极致的安全水平以及人性化服务。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中,必须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经济性、现有交通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线路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根据不同的城市情况,设计出适合的轨道交通线路。
例如,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必须考虑新建地铁线路或改造旧有轨道线路的情况,以及交通拥堵问题。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的任务和效率。
第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性必须是高效的,以保证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正常运作。
而这就需要强大的管理工作。
第二,经济效益必须是有效的,以保证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持续地发展。
第三,安全审查必须是完整的,以保证轨道交通系统不会造成任何公共安全问题。
第四,系统的能源效率必须是高的,以控制能源的浪费,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必须要得到保证。
在中,必须要考虑到运载能力、列车速度及运行强度方面的安全性。
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和建造需要促进安全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民众的体验和使用的舒适度。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建设中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安全性规范和标准,并实现城市之间的交通连接和互联互通。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课件

10
●渡线 渡线一般用以连接两相反方向的平行轨道,使得
列车得以掉头、倒车,甚至驶入对向轨道以避开障 碍物。
11
●停车线 停车线一般设置在端点站,专门用于停车,也可
进行少量检修作业。
12
●车辆段出入线 车辆段,在轨道交通沿线适当的位置设置,保证
运行列车的停放和检修。 车辆段与正线连接的线路为车辆段出入线。
市道路、周围建筑、公交的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道和出入口不应有影响乘客紧急疏散的障碍物。
车站设计要尽量兼顾过街人行通道的要求 。 (10)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车站需解决好通风、 照明、卫生等问题,以提供乘客安全、快捷和舒
适的乘降环境。在经济条件许可下,也应尽量从
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来考虑设计标准。
(11)车站考虑防灾设计,确保车站的安全性
端站与中间站或中间站与中间站之间进行列车折返调头 ,在这些地方需要为列车设置折返线。
6
●折返线 (1)尽头式折返线
7
●折返线
(2)贯通式折返线
8
●折返线 (3)混合式折返线
9
●渡线 渡线(crossover),又称作横渡线、过渡线、
转辙 段,是指在上下行正线之间(或其他平行线路之 间)设置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 的目的。
36
1.城市轨道交通限界的基本概念 限界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运
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是一种 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 的空间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空间。
37
1.城市轨道交通限界的基本概念 限界越大,安全度越高,但工
程量及工程投资也随之增加。隧 道的大小和桥梁的宽窄,都是根 据限界来确定的。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
2、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引导城市结构发展,其原理就 是:通过大幅度提高交通供给,引导周围土地高 强度利用。一般整个过程分四个阶段;团状开发 —波浪状开发—带状开发—面状开发。
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发展影响范围一般规律图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主讲:付凯欣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
一般认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交通 系统范畴,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也应归于城市 交通规划的一个分支。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的在于了解城市现有的 交通形态和土地使用状况,根据城市未来发展, 模拟反映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状况,预测交通需求 ,设计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既能满足居民出行 要求,又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减少城市发 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市场 经济规律,规划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客流发展趋势和不同交通方式在城市中 的发展比例,同时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合 理规划路网,确定轨道交通发展规模并制定相应 的实施对策以及交通政策。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
1、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运量大、 干扰小、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 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具有 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解决大中城市交通拥堵、 高峰时段客流量大等问题,比其他的公共交通方 式更具有先进性。
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步骤 (3)线路的封闭程度 客流规模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其线路是采用全封闭、半封 闭或不封闭。一般单向客流高峰小时1.6万人以上,必须采用 全封闭;1.6万人以下者,还须确定封闭比例。1万人以下的线 路,可选用不封闭的有轨电车。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未来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未来规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导致城市的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尤其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可靠、环保舒适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规划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其前身是城市有轨电车。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伦敦、柏林等城市就已经开始了有轨电车的运营。
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交通状况的恶化,有轨电车的运营成本和效率逐渐趋于极限。
20世纪50年代,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应运而生,武汉作为中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在1984年开通的第一条地铁线,也是中国的第一条地铁线,标志着中国地铁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之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平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模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大中城市,并逐步向小城市延伸。
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47个城市开通地铁,地铁里程已超过76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铁运营体系。
不仅如此,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在不断加速。
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将会更加智能化。
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将提升列车的运行效率、放大各个站台的信息、增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的功能。
2、高效能: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更加高效、节能、环保。
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将帮助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绿色出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交通效率。
3、多样化: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向多元化发展。
地铁覆盖面广、速度高、服务细化,此外,轻轨、有轨电车、城市通勤铁路等也会有所扩展。
另外,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租赁电单车、电动汽车等电动出行方式作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补充,多样化的交通方式让市民可以选择更贴符自己需求的出行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复习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论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成本低、节约能源、乘坐舒适方便以及能缓解地面交通拥挤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常称为“绿色交通”。
2、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可以分为: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其他);轨道交通(轻轨、地铁、市郊铁路、其他);辅助公交(旅游车、单位客车);特殊公交(轮渡、索道)准公共交通:出租小汽车、合乘小汽车私人交通:自行车、步行、小汽车、摩托车3、轨道交通的分类一: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1)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的乘客,一般站距较长,对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到周围卫星城的作用十分明显。
运量每小时可达60000—80000人次。
(2)地铁铁路:地铁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0000—70000人次。
(3)轻轨交通:是指以有轨电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每小时单向载客运量10000—30000人次。
(4)独轨交通:是车辆或列车在单一轨道梁上运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每小时单向5000—20000人次。
(5)自动导向系统(AGT):是一种通过非驱动的专用轨道引导列车运行的轨道交通。
(6)有轨电车:最大小时流量15000人次(7)磁悬浮列车: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轨面上,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运行。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

• 设备,折返线既可供列车折返,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修 • 缺点:列车走行距离较长。 • ⑵站前折返
(a)终点站站前折返时的交叉渡线折返
(b)中间站站前折返时的单渡线折返
• 优点:列车走行距离较站后折返短,在进行折返作业时, 乘客同时上下车从而缩短停站时间;列车正线以及站线长 度缩短,有利于车站造价的节省。
• ②正线交接班有关规定 • ◆驾驶员在正线交接班时应提前20min至有关地点出勤, 出勤方式按部门制订的相应规定执行; • ◆驾驶员在途中交接班时必须向接班人员说明列车的运行 技术状态及有关行车注意事项,并填写在驾驶员报单上,内 容包括制动性能、故障情况、线路情况、当前有效调度命令 及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必须交接的情况。
3.1 客流计划
1 客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某个方 向上通过的乘客人数。 客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变化。 ⑴一日内各小时的客流变化 ⑵一周内每日客流的变化 ⑶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的变化 ⑷各条线路客流的不均衡 ⑸各个方向客流的不均衡 各个方向客流的不均衡系数如下公式所示。
• 缺点:出发列车豫到达列车存在敌对进路;因列车进站或 • 出站侧向通过道岔,列车速度受到限制、影响乘坐的舒适 感;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站台秩序会受到影响。 • ⑶混合交叉
混合折返示意图
• 三 列车停站设计 • 1 站站停车
即:列车在全线所有车站均停车,如下图所示。
停车站
• 此停车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 优点:线路上开行列车种类简单、乘客无须换乘,运 营组织也简单等。 • 缺点:在跨区段、长距离出行乘客比例较大时,站站 停车在车辆运用与服务水平方面均未达到最佳状态。
⑶ 列车收车工作 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接车作业 列 车 收 车 工 作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三章-车站

二、车站平面布置
车站布置的原则是力求紧凑,能设于地面的
设备,尽量设于地面,以降低造价。 车站原则
上由站台、站房、站前小广场、垂直交通及跨线
设备等组成。其中站台是最基本的部分,不论车
站的类型、性质有何不同.都必须设置。其余3
部分,一般情况都设置,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其中的某些部分可能
16
高架站的跨线设施如在高架桥上再设 天桥,对于乘客来说会加重负担,安全感 差,又占用较多高架站台面积,增加高架 站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造价,也影响景 观。因此,通常应该尽量利用高架桥面以 下的结构空间解决跨线功能,也可以在解 决高架站的垂直交通时,同时解决跨线问 题。但要注意避开道路的交会路口,以满 足道路上空的限高要求。
9
2.站台长度
站台长度由车辆编组的计算长度决定。考虑到 停车位置的不准确和车站值班员、司机确定信号 的需要,一般需预留4m左右。
10
3.站台宽度
确定站台宽度的主要依据是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在 高峰小时内车站汇集了全日乘客人数的10%~15%。在高 峰小时内客流也不均匀。
11
12
4.站台高度
站台高度指站台到轨顶面的高度,与车型有关。 站台与车箱地板面同高,称为高站台;站台比车 厢地板面低 一 、二个台阶,称低站台:我国生 产的轻轨样车,车厢地板面到轨顶面的高度为 950mm,车辆第一踏面距轨面650mm,所以站台高度 900mm为高站台,650mm或400mm为低站台。采用高 站台时,考虑到出于车辆弹簧的挠度,在最大乘 车效率时,车厢地板下沉的范围在l0mm以内.故 高站台高度宜低于车厢地板面50~100mm为宜。
19
地下铁道车站的出入口及通道的数目 和宽度应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条件和客流量 确定,并考虑紧急情况下,站台的乘客和 停在列车内的乘客必须在6分钟内全部疏散 出地下站并上到地面。 出入口及通道宽度 应根据高峰小时客流量计算确定,采用宽 度一般不小于2m,最小不得小于1.5m。地 下通道净高一般为2.5m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作业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作业练习答案第一章绪论和城市轨道交通概念与基本特征1.轨道交通:是以轨道作为导向的公共交通系统。
2.简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磁浮铁路等。
3.城市产生交通拥挤的原因。
产生交通拥挤的原因主要有:(1)城市化进度的加快。
由于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造成城市人口剧增,人口出行数量与交通流量也随之大大增长。
(2)城市内部的专门化。
这反映在人们为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活动而出行。
这些活动尽管是相互独立的,但人们必须要为之而旅行。
(3)供需的时间匹配问题。
大部分城市运输设备的运输供给能力很大,但相对固定,而交通需求是每天每时变化的,这导致了高峰期的交通问题。
(4)供给对需求的刺激。
城市运输能力的增长具有自败性,即运输能力富裕所产生的交通服务的改善将导致更多的需求,从而使系统重新处于拥挤状态。
4.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有哪些?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他们有何优势?答题要点: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磁浮铁路、机场联络铁路、轻快电车等。
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其优势主要有:(1)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了高密度的运转方式,列车发车间隔时间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车辆数多,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单向高峰小时运输能力:轻轨铁路为1万到4万人,地铁为4万到6万人,市郊铁路可达6万到8万人。
(2)有较高的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于在专用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既不会产生拥堵现象,也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按图行车,具有可靠的准时性。
(3)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没有平交道口,全封闭、全立交,不受行人和其他交通工具干扰,有较高的安全性。
(4)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轨道比道路平坦,行车平稳。
有的车辆、车站装有空调、导向设施等设施,乘车条件优越,舒适性较好。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第三章

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 乘客情况抽样调查是指用乘客情况样本来近似地代替总体
客流情况的调查方式。乘客情况抽样调查通常采用问卷的方式 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乘客构成情况和乘客乘车情况两个方 面。
进行乘客情况抽样调查时,必须首先确定抽样方法和抽样 数,以确保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实用意义。表3-1为美国交通部 规定的家访出行调查抽样率。
(三)城市形态和土地布局
1.星形结构
星形结构(见图3-3)轨道线网的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 中心,且有多条线路(至少3条)与换乘站相连,所以能显 著改善市中心的拥堵情况,减少市中心与城市周围地区之 间的交通阻力,突出市中心的重要地位。
图3-3 星形结构
2.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见图3-4)的轨道线网可引导城市呈带状中 心结构发展。树状结构轨道线网的车站设置比较紧密,换 乘站之间的线路客流量较高,车站周围开发的土地很容易 连成一片,从而在市中心形成一段密集的城市开发带,引 导城市形成密集的带状中心。
3.可持续性原则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用最少的 资源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 用的相互影响,处理好满足需求与引导发展的之间的关系。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建 设必要性分析、客流分析预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系 统选型、车辆与联络线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建设时机分析和用 地控制规划等。
(2)断面客流量。包括分时与全日各断面客流量,分时与 全日最大断面客流量,以及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3)乘客构成。包括全线持不同票种乘客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 车站分别按年龄、家庭住址和出行目的等统计的乘客人数及其 所占百分比,从不同距离、以不同方式、需不同时间到达车站 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PPT

3、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 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尽可能
的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4、线路应贯通市中心 为了加强中心城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线路
应贯通市中心。 5 、线路尽量沿城市道路干线走向布设 一方面便于吸引沿线地面交通量,另一方面便于施
工。
• 6、 力争多设换乘点
• 尽量使得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间的乘客出行至多换 乘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
• 7、 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 理等制约条件
• 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 。
• 8 、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
• 减少拆迁、噪音、振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
• 9、 规划线路时要考虑车辆段、停车 场的位置和连接两线路之间的联络线 。
• 10 、在现阶段规划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时,规划线路应涉及城市开发区及新 的规划区域。
• 这种方法抓住了各种规划因素的核心—客流
OD调查
• 交通现状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 OD)数据是需求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基 础资料,它通常需要通过抽样调查获得 。OD调查的费用与规模成正比。 OD调查的方式:口头调查方式简单方便 ;调查问卷的方式可以获得出行者更多 的信息,诸如收入、年龄、职业、对服 务属性的选择等。
实施规划
• 实施规划是轨道交通是否具备可操作 性的关键,集中体现轨道交通的专业 性,主要研究内容是工程条件、建设 顺序、附属设施的规划。
3.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
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 轨道网规划要在确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网的
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 配置作出规划,轨道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 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规模的控制、基建工程和设备采用等诸多方面提供参考
3.2.1客流调查
客流调查涉及客流调查的内容、地点和时间的确定,调
查表格的设计,调查设备的选用和调查方式的选择,以及调
查资料汇总整理、指标计算与结果分析等多方面问题。
备、建多大规模的轨道交通网,这些都与客流量有非常紧密
的关系。
3.2客流调查与预测
对客流特征的分析调查及其趋势的预测是做好城市轨道交
通线网规划和组织客运的基础。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
中,为了掌握客流现状与变化规律,就要经常进行各种形式 的客流调查。客流是动态变化的,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进
行调查、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客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
3.2.1客流调查
1、客流调查的种类
(1)全面客流调查
全面客流调查是对全线客流的综合调查,通常也包括乘客情 况抽样调查。这种类型的客流调查时间长、工作量大,需要
较多的调查人员。但通过调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
和分析,能对客流现状及出行规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3.2.1客流调查
1、客流调查的种类
3.1.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1)有利于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处 理好满足需求与引导发展的关系。
从国外经验看,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时有两种选择可供
参考
“SOD”(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客
流追随型:对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相对合
统的运输能力、车辆选项及编组、设备的容量、车站规模及
工程投资等。
3.2.2客运量预测
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意义
预测结果也影响线路的走向、形式和造价。客流预测数值过
高,将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在车型、列车编组、列车数量、站 台长度等方面规模过大,修建标准过高,引起建设投资费用
的巨大浪费;若客流预测数值过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
3.2.1客流调查
1、客流调查的种类
(3)断面客流调查
断面客流调查是一种经常性的客流抽样调查,根据需要,可 选择一个或几个断面进行调查,一般是对最大客流断面进行
调查,调查人员用直接观察法调查车辆内的乘客人数。
3.2.1客流调查
1、客流调查的种类
(4)节假日客流调查
节假日客流调查是一种专题性客流调查,重点对春节、元旦 、国庆节、双休日和若干民间节日期间的客流进行调查。调
全日各站换乘人数,各站与全线高峰小时乘客人数,各站与
全线全日乘客人数,高峰小时人数占全日乘客人数的比例。 (2)断面客流量:包括分时与全日各断面客流量,分时与全
日最大断面客流量,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3)乘坐站数与平均乘距:包括本线乘客乘坐不同站数的人 数及所占百分比,跨线乘客乘坐不同站数的人数及所占百分 比;平均乘车距离包括年龄(老、中、青)比例,性别比例 ,居住地,出行目的。
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城市背景研究、线网构架的
研究和实施规划的研究。城市背景研究层面包括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线网构架研 究包括合理规模研究、线网方案的构思、线网方 案客流预测、线网方案的综合评价;实施规划研
究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等。
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步骤
(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用样本来近似地代替总体的调查方式,这样做 有利于减少客流调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乘客情况抽样调
查通常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乘客构成情况
和乘客乘车情况两方面。
3.2.1客流调查
1、客流调查的种类
乘客构成情况调查一般在车站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
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和出行目的(工作、学习、购物、游 览、就医、访友、其他)等。该项调查的时间可选择在客流
(1)确立线路走向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只能确定线路走向和各线路的车场用地。
(2)确立线路规模
通过对每条线路的客流预测,定量地确定各条线路单向高峰 小时客流量,就可确定每条线路的规模。规模确定以后就可 以确定该条线路属于高容量、大容量、中容量、还是小容量 的轨道交通。
工具相配合,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
(3)组建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或 新区开发的先导和依托点。
3.1.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2、经济性原则
(1)用最少的轨道交通总里程吸引最大的出行量;
(2)最先修建的线路是最需要的线路; (3)与城市建设计划和旧城改造计划相结合,以保证城 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连续性,工程技术上 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4)与城市的地质、地貌和地形相联系,以降低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造价,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高架或地面形 式。
过小,将导致设施需要很快扩建,从而造成更大的资金投入 。
3.2.2客运量预测
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意义
总之,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若客流预测结果偏大、
客流不足,将造成运营费用和维修费的不合理且居高不下, 造成运营企业长期亏损,需要政府巨额的财政补贴;若客流
预测的结果偏小,则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拥挤,服务质量下降
经济规律,规划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客流发展趋势和不同交通方式在城市中
的发展比例,同时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合 理规划路网,确定轨道交通发展规模并制定相应 的实施对策以及交通政策。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引导城市结构发展,其原理就
是:通过大幅度提高交通供给,引导周围土地高
强度利用。一般整个过程分四个阶段;团状开发
—波浪状开发—带状开发—面状开发。
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发展影响范围一般规律图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
3、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3)环境:以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或完成单位运量产生
的废气、废物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少为好; (4)运效:以安全、准点、运量大、运效高的方式为宜 。
3.1.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1、功能性原则 (1)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主客流方向一致,应连接城市主 要客流发生吸引源; (2)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应与现有交通
之间的相关关系。
3.2.1客流调查
2、客流调查的统计指标
客流调查结束后,对客流调查资料应认真汇总整理,列成
表格或绘成图表,计算各项指标,并将它们与设计(预测) 数据或历年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增减的比例或原因
。城市轨道交通全面客流调查后应计算的主要指标如下:
3.2.1客流调查
(1)乘客人数:包括分时与全日各站上、下车人数,分时与
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步骤
(3)线路的封闭程度
客流规模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其线路是采用全封闭、半封 闭或不封闭。一般单向客流高峰小时1.6万人以上,必须采用
全封闭;1.6闭的有轨电车。 (4)确定线路设置方式 对于不封闭的区段,一般可采用地面线路。对于封闭线路, 要根据周围地理条件确定地下、地面高架的不同方式。
3.2.1客流调查
(4)乘客构成:全线持不同票种乘客人数及所占百分比,车
站分别按年龄、家庭住址和出行目的等统计的乘客人数及所
占百分比,从不同距离、以不同方式、需不同时间到达车站 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
(5)乘客乘车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到
达车站的方式(步行、骑车、乘公交车等)和时间,上、下 车站及换乘站,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比其他常规公共交通方式
。
3.2.2客运量预测
2、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主讲:付凯欣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
一般认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交通 系统范畴,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也应归于城市 交通规划的一个分支。
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的在于了解城市现有的
交通形态和土地使用状况,根据城市未来发展,
模拟反映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状况,预测交通需求 ,设计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既能满足居民出行 要求,又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减少城市发 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市场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
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能满足当代
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 危害。需尽可能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
(1)占地:以节约城市用地、完成单位客运量占地最少 为优; (2)能耗:以利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或完成单位运 量能耗较少为佳;
所节省的时间等。
3.2.2客运量预测
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意义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
的影响巨大,而客流量又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必要性和 可行性的重要参数。在此阶段,客流预测工作做得科学细致
,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修建方面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得到控制
。在此阶段,准确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流量,有利于克 服城市轨道交通修建可能出现与客流量有关的问题,如:系
比较正常的运营时间段。
3.2.1客流调查
1、客流调查的种类
乘客乘车情况调查的安排视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的不同
而不同。调查内容除年龄、性别和职业外,还需要包括家庭 住址和家庭收入、日均乘车次数、上车站和下车站、到达车
站的方式和所需时间、下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方式和所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