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策略
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策略
1. 重读: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对文章中的概念和信息进行反复理解,从而有效的掌握文章主旨。
2. 标记: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在文章中重要的段落或是重要的信息加上标记,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3. 思考: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断地思考,反思文章,展开自己头脑中的设想,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提问: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反复的提问,遇到文章中的问题,思考有哪些可能性,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5. 抓要点: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努力抓住每一点文章的要点信息,建立文章的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记住文章。
6. 拓展:在阅读文章时,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文章中提及的信息进行思考拓展,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掌握文章。
精读课中“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指导策略
精读课中“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指导策略精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课型,在精读课中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阅读顺序的多角度阅读顺序有以下三种:(1)循序阅读;(2) 变序阅读;(三)以点带面。
根据课文特点和个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
1 、循序阅读所谓循序阅读,指的是按文章的叙述顺序沿着作者的思路去读。
阅读时,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深入地阅读。
每篇课文都可以用循序阅读的方法。
2、变序阅读所谓变序阅读,就是不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而是先抓住文章结尾或文中的重点部分,如,重点段、过渡句阅读理解,然后在其的牵动下,理解全篇。
变序阅读,从重点的地方突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也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如,《一夜的工作》,可以先理解课文结尾部分,特别是点题的句子:“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然后联系上文思考: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我”有什么感受?《赵州桥》一文的教学,可以先抓住“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过渡句,然后分别找出写“坚固”和“美观”的部分加以领会。
3、以点带面所谓以点带面,就是抓住文中可以拎起全文的关键词句,把全文的主要内容串起来,把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抓住。
如,《桃花心木》一文,通读全文以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个词语最重要?找到“不确定”这个词语以后,再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不确定” ?应该怎么做?(老天爷下雨“不确定”,给树苗浇水也应该没有规律;遇到的生活“不确定”,要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从而凸现阅读重点,丰富阅读经验。
二、阅读方法的多角度1、朗读涵泳所谓朗读涵泳,就是动情朗读和揣摩体味。
朗读,能得语言的声韵之味,情趣之味;揣摩,能得语言的思辨之味,体会到语言的表达之美。
如,《向往奥运》文中激情飞扬,应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奥运精神的向往。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发展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
首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
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
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排列的重组、创新。
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了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
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
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建立开放型师生关系。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5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5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课文,揣摩本文中人物的心理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及模式建构4页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及模式建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在呼唤创造性的今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拟就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及模式建构,谈一点研究心得。
(一)个性化阅读的基本策略任何的事情若想成功,就必须寻找到合宜的策略。
要想实现个性化阅读,课堂上教师就要告别过去那种习惯了的教学策略,采用适宜学生张扬个性的教学策略,去解放学生的手、口、脑,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唯有如此,阅读才能成为浸入学生心灵的思维活动,才能内化为他们言语生命的一部分,才能从中看到一个大写的“人”字。
针对个性化阅读的特征,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1、引导批注阅读,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
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
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
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
比如:当学生读完一遍课文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现在的看法和当初是否一样,为什么会产生差异。
在不断地反省自问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就会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3、注重延时评价。
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单元教学策略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单元教学策略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阅读理解、创意表达、审美鉴赏等方面。
2. 整合教学资源:将相关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等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源库。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资源情况,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意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鼓励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绘画等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6.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7. 及时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整体性:大单元教学策略强调整体性,要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
2. 强调实践性:大单元教学策略要注重实践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大单元教学策略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4. 不断反思和改进:大单元教学策略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要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文言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文言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为提高文言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语文学习强调“核心素养”“多角度阅读”“创意阅读”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文言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关注课内外阅读内容的衔接、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借助多媒体辅助性资料,从而让学生深入其中,主动探寻文言散文的价值,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散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散文阅读教学;课内外阅读衔接;探究性问题设计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追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作为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的文言散文,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编新教材也选用了很多经典篇目,但由于缺乏整体性的教学规划,再加上文言散文自身“小众化”的特点,导致教师只关注背诵、翻译,学生也不能将学习到的文言散文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为改变这种状况,本研究以研究者所在中学高一到高三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每个年级每个班随机抽取10名同学参与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从学生文言散文阅读倾向性、文言散文阅读难度、兴趣,教师对文言散文阅读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
具体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调研结果显示:(1)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散文阅读的兴趣不大。
很多学生在文言散文阅读的学习中往往关注其字词释义、阅读题目训练等方面,很少是抱着对其文学审美价值探寻的角度去阅读,阅读的兴趣不足。
(2)教师找不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问题。
教师对文言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创新不够,往往采取传统的教读法,一味关注背诵、翻译,却忽略了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使得语文文言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枯燥乏味,失去了吸引力。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摘要: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倡导教学有效性,要求语文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规律,看教师所组织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是否有效益,是否有效率的“三有”教学活动,体现出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语文知识,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通过质量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领悟到语文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让学生的引导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探讨。
一、语文教师落实好引导教学的目标,是阅读教学的先决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与做法:1.语文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的学习活动之前,要精心准备好教案,才能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基本知识的情况,以及学生对阅读能力的情况等都得了如指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许多学生有不同的情况,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些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定位,学生阅读知识哪些应该作为重点来学习,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做到了有的放矢。
2.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及课本,整合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标准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行动准则,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达到的目标。
探析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
探析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初中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过渡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语文科目中的阅读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虽然很多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但是,在当下以传统理念为主的教育环境下,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低、质量不高。
标签: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1 引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和多方面能力提高的方法,应当给予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高度关注,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了个性化阅读,这种基于学生个性特长的阅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2.1建立现代化阅读理念,帮助学生个性发展德国教育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阅读应当是个性的、私人的行为,不同的人在阅读中根据自身个性差异,会得到不同的感受,产生多样的阅读体验。
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建立现代化的阅读理念,了解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提升教学能力、树立个性化教学准则、挖掘个性化教学方针等,突出对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创设。
首先,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展开备课工作,课标提倡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地进行阅读,为此教师应当深化理解文本内涵,从多个角度挖掘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再与学生的个性结合,催化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然后是从心而发理解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用自己的情感与态度对学生耳濡目染,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产生阅读情感。
随后,教师还需要转换传统教学语言,在教学语言中导入更多情感色彩,将文字内容变得更加真切、真挚,如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音乐、朗诵等配合,创设更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共情。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全面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增强阅读的兴趣。
此外,应该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的内容更加广泛。
2.读书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预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发掘学生的先验知识和经验,引发学生对阅读目的和阅读场景的思考。
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封面、标题、插画或故事梗概等预测故事主题和情节,增强学生的阅读目的性和预测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注重多维度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本,逐步领悟故事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同时,多维度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4.组织阅读分享讨论和创意写作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阅读分享,激发学生表达和思考能力。
同时,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增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活动设计:1.课前热身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猜测,启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思考和预测能力。
例如,让学生猜测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命运、遭遇等,继而进入故事世界,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2.整齐有序的阅读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整齐有序的阅读故事,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同时,要激励学生多层次阅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悟故事情感和主题。
3.小组讨论和分享4.创意写作四、教学评价: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评价教师应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注重评价学生整个阅读和学习过程,注重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以此激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进取。
2.注重能力评价,同时考虑学生差异性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让教师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学习新课标体会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学习新课标
体会
阅读教学中的多角度,旨在以多样的阅读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
读品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其中“阅读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以过时的识记式阅
读教学指导,而是以活跃的互动式阅读教学,以弹性、灵活多变的课
堂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以适当的角度来深入思考和体验读物,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纵深阅读,也叫追问式阅读,让学生以“为什么”的追问思维,在
一段话内深入、全面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和
趣味感受,促进学生对文本建立深度概念和事件因果关系。
二是素养阅读,也叫价值观阅读,指的是把阅读学习链接到学生的价
值观,加深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感悟来自书面语言
的真理,思考人类的哲学逻辑,体验文学的情感美感,学习社会的文
明伦理,有的放矢的训练学生识别价值观的标准和主流,重塑自身的
价值观念。
三是创意阅读,要求学生深度领会诗文中作者思想表达,揣摩作者、
人物心理,学习古典诗文精神和文化,遛狗是玩乐,汤唯处处透露着,以及把学习的诗文名句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等,让学生形成对诗文的
创意典型联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运用多种多样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在发散与思维中领略诗文精神,以及用真实、喜悦的心情见证学习中的成长,使阅读教学更加充实、有趣。
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类型之一,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之下积极主动地在阅读材料中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独特的感受语言、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创造性阅读强调个性化的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与分享,是在教师的指下,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
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也是最困难的一种形式,其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直以来,教材即知识的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教学,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只有转变教材观,教材方能发挥特有的功能,才能使教师在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都可根据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的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几次大地震的场面,以场面的悲壮,让学生体会平凡之中情感的伟大。
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地内心体验,把教师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与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质疑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型材料独特的个性,并拥有了创新的成果。
1、为学生预留质疑的时间。
在教学中,我总是在出示课题时就课题提问,让学生谈谈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
在课文结束时留出时间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中随时提出自己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给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2、给学生示范质疑。
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也随之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有意识的为学生质疑做好范例,保证提问效果,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但是问题并不是随处而设,应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点、模糊点、高潮点、疑难点、情感点等有利于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点适时而问。
“多角度、有创意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教学策略新课标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多角度、有创意”的教学引导。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创意解读”和创意教学设计,是促成学生“多角度、创意阅读”的重要条件。
笔者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揣摩名师课例,对如何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做了一番思考。
一、四两拨千斤课文《郑成功》第二自然段中有一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无疑,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出的那句话充分体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是本段教学的重点。
不过,笔者在备课时考虑到,“慷慨激昂”这个词,感情色彩浓烈,理解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这句话。
如果教学中仅仅关注这句话,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是,笔者仔细揣摩了这几段对话。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郑成功该不会不知道吧!)卫兵说:“是大海。
”(这不是白问了吗?)“大海那边呢?”(郑成功真的不知道?)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表现出卫兵说话时的语气强烈,情感真挚。
哦,明白了,郑成功一再追问,并非自己不知道,更不是明知故问,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身边的卫兵亲口说出这句充满感情的话语。
原来,郑成功不仅要让自己牢牢记住“宝岛台湾”,他还要让身边的每一位战士都知道,他更要激起他身边每一位战士的斗志,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同仇敌忾,立志收复台湾。
)笔者抛出问题:“难道郑成功自己不知道宝岛台湾在哪里吗?他为什么要‘明知故问’?”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学生豁然开朗,从几句简单直白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郑成功的良苦用心。
紧接着,设计练习——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___________(谁)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答案丰富多彩:对自己说,对身边的卫兵说,对所有的战士说,对台湾人民说,对荷兰侵略者说……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
《风筝》
《风筝》湖南常德鼎城区大龙站镇中学胡贤君一、总体构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教育。
教学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感悟、体验、讨论、交流。
资源与教具:CAI 辅助教学(二)教学思路: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
利用已学知识,理清线索,了解记叙文六要素。
这篇散文思想深刻,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在情境剧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解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意图。
二、过程设计(一)教法:利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再现情境。
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表达。
(二)教学流程及学法导入:听歌激情:播放歌曲《三月三》。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学法: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字词的注解,然后抢答竞赛。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 学法:合作讨论,交流。
播放情境剧一:思考:(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幺的态度?(2)从哪些神态和动作可以看出小兄弟对待放风筝的态度? 学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播放情境剧二:思考:(1)本文的记叙要素(出示课后第二大题表格),(2)“我”为什幺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在“我”的眼里弟弟应怎样做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学法:对于思考(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然后进行抢答。
对于思考(2),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情感体验: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边听边思考:(1)“我”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我”错在哪里?(2)文中讲“我”受到了惩罚,“我”受到了什幺样的惩罚?(3)读了这篇课文,你感悟到了什幺?学法:对于思考(1)、(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各抒已见。
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 词 创造性 阅读 策略 思考 认识 挖掘
创 ,利 用 阅 读 期 待 、 阅 多
征 是 独 创性 和 批 判 性 。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明确 指 出 :“ 读 是 学 生 阅 的个 性 化 行 为 ,不 应 以 教 师 的分 析 来 代 替 学 生 的 阅 读 实 践 。应 让
课改研究
lKE GAI ANJ Y I U
创造性 阅读 的教学 策略
■ 王 东 四 川 省成 都 市 双 流 县 东 升 小 学 6 0 12 0 0
摘 要 创 造性 阅读是 阅读活 动的最高形式 ,也是 阅读教 学追 求的最高 目标 。阅读教 学 中,教师要为 学生提供创造 性学 习的契
读 反思  ̄ 4 Y 等 环 节 ,拓 展 思 维 空 间 ,提 高 阅 读 质 ” nt - hE ! 。其 思 维 特 不 是 封 闭 的 环 境 ,无 论 是 教 师还 是 学 生 都 接 受 着社 会 的 影 响 ,这
学 生 在 主 动 积 极 的 思 维 和 情 感 活 动 中 ,加 深理 解 和 体 验 。 要 珍 惜 教 学 生 说 真 话 ,做 真 人 。 学 生 独 特 的 感 受 、体 验 和 理 解 。 ‘ … 阅读 教 学 的 重 点 是 培 养 学 生 探 究性 阅读 和 创 造性 阅 读 的 能 力 。 ” 创 造 性 阅 读 是 阅 读 活 动 的 最 高 形 式 ,也 是 阅 读 教 学 追 求 的 最 高 目标 。 创 造性 阅 读 有 不 同的 层 面 ,其 初 级 层面 是超 越 读 者 自 我 ,实现 信 息 的 积 累 。 其 高 级 层 面 是 对 作 者 ,对 文 本 的 超越 。 本 文 所 论 述 的 创 造性 阅 读 特 指 其 高 级 形 式 。华 东 师大 倪 文 锦 教 授 在
教学总结-指导方法、读练结合、提升阅读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策略
指导方法、读练结合、提升阅读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且“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学生在阅读中不能有效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效率低的情况,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借鉴国外阅读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成果,突破创新,选取了四种最为基本的阅读策略,编排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为核心目标的单元——阅读策略单元。
具体安排如下: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四年级上册——“提问”单元五年级上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单元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单元在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特殊单元”的编排意图,有效发挥教材“例子”的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活动中掌握一些基础的、有用的阅读策略?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师要准确、深入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把握“阅读策略”概念界定(一)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的区别“阅读策略”,首先要“经过专家经验的外化,即掌握阅读策略的人对阅读策略的概念、方法等进行讲解,再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最后把这种外化的专家经验进一步内化成学生头脑中的阅读策略”。
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就是指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目标需求等诸多因素,所选用的“调控阅读行为、程序的”恰当方式。
策略与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策略”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而“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由此可以理解为“策略”中包含并引领“方法”:“策略”指向“方针、方向”,是综合性的;“方法”指向“门路、程序”,是具体的工具。
小学语文阅读图式训练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图式训练策略摘要:为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借助图式训练实现有效教学。
小学生的阅读图式主要包括文本结构图式和阅读程序图式两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学生构建基本阅读图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够快速地激活脑海中已有的图式,并通过增生、调整和重构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优化认知结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图式;训练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要研究教学对象(学生),又要研究教学内容,使采取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从而通过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有效教学。
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语文学习规律,是选择、优化教学策略的主要途径。
认知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借助图式训练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思维训练,加速能力发展。
那么,何谓图式?小学生的阅读图式有哪些?怎样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图式训练?一、图式与阅读教学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 人脑中所保存的一切知识都能分成单元、构成“组块”和组成系统。
这些单元、“组块”和系统就是图式。
如汉语拼音学习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和两拼法、三拼法等。
图式就像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或者认知结构,其中含有许多空位,以便容纳新的知识。
新信息必须纳入个人大脑中原有的认识事物的图式,经过增生、调整、重构的过程来学习。
例如,如果学生已经形成了句子结构图式,他们在阅读中就会不断地依据脑海中的图式对句子进行自主解析。
图式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三篇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三篇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猎取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学校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学校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1阅读教学在学校语文教学中历时最长,课时最多,培育同学的阅读爱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同学把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形成阅读力量,丰富同学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世界,培育同学的文化理解力量,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学校阅读教学目标的特点(一)珍视感悟,注意熏陶阅读是同学的共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同学钻研文本,要主动乐观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遍,享受审美乐趣。
(二)以读为本,教给方法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读,通过读进展语言,进展感受、理解、观赏、评价等阅读力量,表达与沟通力量,搜集和处理信息力量,思维和审美力量,文化理解力。
所以,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同学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扫瞄。
诗文教学还应要求同学诵读,以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育语感。
关于阅读方法,第一学段提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其次、第三学段则鼓舞同学逐步就课文的表达挨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做深化的探讨。
当然,关于标点符号、修辞方法等学问,应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随文学习。
(三)培育语感,强调积累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让同学大量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强化语言实践,厚积薄发,促进其言语阅历、学问向力量转化,形成良好语感。
语感的培育需要借助多种形式的读、思索、争论和沟通,不断提升对语文文字敏锐的感知、推断和灵敏的应对力量。
同时,积累显得特别重要,要引导同学自觉积累自己喜爱的成语、格言警句及优秀诗文。
(四)重视习惯,着眼长远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课程标准把它具化为独立阅读的习惯、借助字典词典阅读的习惯、边读边思的习惯、探究和质疑的习惯、争论沟通阅读感受心得的习惯、积累背诵精彩内容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爱惜图书的习惯等。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作者:郭莉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5期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一.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
像《丰碑》、《桂林山水》、《四个太阳》这样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一不是通过学生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体验的最好范例。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
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有所差异。
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法去体会、去解读课文。
惟妙惟肖地再现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
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教学策略
作者:严朝胜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10期
新课标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多角度、有创意”的教学引导。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创意解读”和创意教学设计,是促成学生“多角度、创意阅读”的重要条件。
笔者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揣摩名师课例,对如何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做了一番思考。
一、四两拨千斤
课文《郑成功》第二自然段中有一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无疑,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出的那句话充分体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是本段教学的重点。
不过,笔者在备课时考虑到,“慷慨激昂”这个词,感情色彩浓烈,理解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这句话。
如果教学中仅仅关注这句话,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是,笔者仔细揣摩了这几段对话。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郑成功该不会不知道吧!)卫兵说:“是大海。
”(这不是白问了吗?)“大海那边呢?”(郑成功真的不知道?)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表现出卫兵说话时的语气强烈,情感真挚。
哦,明白了,郑成功一再追问,并非自己不知道,更不是明知故问,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身边的卫兵亲口说出这句充满感情的话语。
原来,郑成功不仅要让自己牢牢记住“宝岛台湾”,他还要让身边的每一位战士都知道,他更要激起他身边每一位战士的斗志,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同仇敌忾,立志收复台湾。
)
笔者抛出问题:“难道郑成功自己不知道宝岛台湾在哪里吗?他为什么要‘明知故问’?”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学生豁然开朗,从几句简单直白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郑成功的良苦用心。
紧接着,设计练习——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___________(谁)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答案丰富多彩:对自己说,对身边的卫兵说,对所有的战士说,对台湾人民说,对荷兰侵略者说……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
本案例先从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开始,引导学生琢磨出郑成功询问卫兵的真实用意,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无声胜有声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里面饱含着肖邦的满怀悲愤,老师和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以及老师埃斯内尔的谆谆嘱托。
备课时,笔者发现在这一感人至深的送别场景中,同学们咏唱了老师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老师埃斯内尔深情嘱托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并且送给他“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品读老师埃斯内尔的话语后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了给肖邦送行,同学们咏唱了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老师深情地嘱咐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还赠送了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如果让你来写这一段,你认为该不该让肖邦说点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陷入沉思,继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达成共识——一句话也不能说。
前面大家已经知道肖邦是“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的,而他选择有着“薄薄的雾凇”的早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不辞而别,显然有他的苦衷,他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
老师和同学们的“突然”出现,还唱了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送别曲,可以想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他,老师紧紧抓住他的手嘱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深情地赠送给他特殊的礼物,更是让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溢满眼眶”,一个“再”字,体现出肖邦一直在“忍”,而如今他已忍无可忍,可是他仍然不愿意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让自己的眼泪“夺眶而出”,所以他始终“忍着”。
这时,他只能用动作回应老师的嘱托,“郑重地接过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疾驰而去”。
其实,此时此刻,肖邦的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一个“忍”字让他强压内心的情感,一言不发,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体现了他内心情感的真挚,体现了他坚毅而不服输的性格,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激活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有创意的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因文设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
课例一(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半截蜡烛》课堂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蜡烛。
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
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
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笔者点评】“改编成一部电影”,老师一个独具匠心的角色设置,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摇身一变成为“导演”,带着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特殊身份,每个学生的思维被瞬间激活,想象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画面。
这个画面,正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后的自然延伸,学生完全经历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再造文本”的全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意阅读文本的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总之,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于永正.名师课堂经典细节.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01.
(作者单位南京市板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