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PPT(共31页)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第25页/共30页
要善于创设朗读情境
•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老师必须先要动情,还必须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利用情 态语言煽情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录象)、设置悬念、激发想象、角色 移位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地感受 事物,体悟情感,体验生活。
第26页/共30页
第14页/共30页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 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同时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 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第15页/共30页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1、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 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第4页/共30页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 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 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 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 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 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 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教师要以导读带讲代问,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 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学生要以读书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 悟、说、写。
要善于创设朗读情境
•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老师必须先要动情,还必须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利用情 态语言煽情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录象)、设置悬念、激发想象、角色 移位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地感受 事物,体悟情感,体验生活。
第26页/共30页
第14页/共30页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 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同时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 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第15页/共30页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1、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 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第4页/共30页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 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 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 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 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 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 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教师要以导读带讲代问,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 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学生要以读书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 悟、说、写。
小学中高年段 语文深度阅读教学 问题与策略PPT共32页
40、学而不思则罔,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小学中高年段 语文深度阅读教学 问题与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策略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32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 读教学-问题与策略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31页共33页PPT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 略31页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nk you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nk you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31页PPT共33页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 与策略31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
文背后所承载的单元目标 应用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审视一个单元甚至一册教材 单元目标宏观把握、课文微观讲解
单元整体目标与课文子目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
单元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宏观把握、整体分析, 制定单元计划;明确每节课教学目标,课文微观 讲解。(认知、方法和情感)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教学问题优化
◎深入文本
筛选信息 理解内容 分析语言
概括要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聚合焦点
主要信息 疑难内容 空白之处
(导向
激疑
开发)
◎激活思维
适度开放 讲究综合 激发兴趣
把握难度 引导探究 体现情意
◎设置梯度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3.3 发现式教学还学生体验空间
课堂课外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 深化单元阅读:围绕单元主题,促进经典阅读 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
结合
教学的模式与形式,取决于教学内容和目标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案例
案例1:《桥》
审美
妙笔:拟人、比喻,立意 蕴意:意境与意向
韵外之意
风格:作者的语言特色、作品特色
一贯风格: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 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
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 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
在精神
感悟:对于文章形式和内容的感悟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单元整体目标与课文子目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
单元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宏观把握、整体分析, 制定单元计划;明确每节课教学目标,课文微观 讲解。(认知、方法和情感)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教学问题优化
◎深入文本
筛选信息 理解内容 分析语言
概括要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聚合焦点
主要信息 疑难内容 空白之处
(导向
激疑
开发)
◎激活思维
适度开放 讲究综合 激发兴趣
把握难度 引导探究 体现情意
◎设置梯度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3.3 发现式教学还学生体验空间
课堂课外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 深化单元阅读:围绕单元主题,促进经典阅读 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
结合
教学的模式与形式,取决于教学内容和目标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案例
案例1:《桥》
审美
妙笔:拟人、比喻,立意 蕴意:意境与意向
韵外之意
风格:作者的语言特色、作品特色
一贯风格: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 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
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 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
在精神
感悟:对于文章形式和内容的感悟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
案例2:《月球之谜》3-8自然段
文中描述了哪些未解之谜?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 告诉我们什么呢?在探索中人类还有什么未解之谜呢?对于还未 揭开的谜团,人类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齐读第8自然段)
案例3:《圆明园的毁灭》
‚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呢?‛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统摄全文 激起学生欲望和认识冲突 发展学生思维 明确的 劣构的、情境的 作为学生学习的线索 有梯度的 围绕教学目标的 ……
问题的作用
理解文本的线索 阅读方法的范例 推进:造成认知冲突— —深度思维的动力
核心问题: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我‛热爱五星红旗的 ?
学生自主找相关句子 教师指名学生A回答,学生A朗读:“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
下来,再展开。” 师赶紧提问:“我”“犹豫”什么?从哪个动作中可以看出“我” 的爱国精神?
评析:给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思考的时间
《狼牙山五壮士》自主学习提纲
单元整体目标与课文子目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
单元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宏观把握、整体分析,
制定单元计划;明确每节课教学目标,课文微观 讲解。(认知、方法和情感) 课堂课外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 深化单元阅读:围绕单元主题,促进经典阅读 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 结合
3.1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如何寻找精略结合点?
如何准确把握课文主题?
3.1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课文与单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
妙笔:拟人、比喻,立意 蕴意:意境与意向
▪ 韵外之意
风格:作者的语言特色、作品特色
▪ 一贯风格: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 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
▪ 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 ▪ 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
在精神
感悟:对于文章形式和内容的感悟
文背后所承载的单元目标 ▪ 应用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审视一个单元甚至一册教材 ▪ 单元目标宏观把握、课文微观讲解
✓ 单元整体目标与课文子目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
单元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宏观把握、整体分析, 制定单元计划;明确每节课教学目标,课文微观 讲解。(认知、方法和情感)
▪ 精细的工笔画 ▪ 对于生命的感慨
3.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深度阅读教学策略Βιβλιοθήκη 低效的原因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到 位
教学问题的设计低效 (主问题的设计)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策略)
学生自主学习缺乏监 控和引导
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定位 主题目标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 层次感悟
发现式教学还学生体 验空间
案例2:《月球之谜》3-8自然段
▪ 文中描述了哪些未解之谜?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 告诉我们什么呢?在探索中人类还有什么未解之谜呢?对于还未 揭开的谜团,人类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齐读第8自然段)
读策略指导) ……
反思:困惑与问题
如何进行深层次阅读教学?
路在何方?
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
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到位
▪ 《月球之谜》教学目标定位为:知 道关于月球的谜
教学问题的设计低效(主问题的 设计)
▪ 问题设计抓不住教学主题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策略)
▪ 教学实施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机 会、时间
学生自主学习缺乏监控和引导
✓ 认知(理解): 事实层面信息的 理解 ✓ 审美(鉴赏与 评价):形式和 内容的审美 ✓ 创造(应用): 迁移阅读与表达 输出 ✓思维发展贯穿 于阅读整个过程
案例: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旺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 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 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 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 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 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 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 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 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 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东一穗西一串伶(l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 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 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 虬(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 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 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监控拓展阅读过程, 提高阅读质量
3.1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如何寻找精略结合点? 如何准确把握课文主题?
3.1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课文与单元的关系
▪ 鲁迅的《风筝》
✓ 多种上法:“有悔意的童年往事”,体验鲁迅的“民族魂”,理解 “风筝”的象征意义,阅读训练专题
▪ 同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可以承载不同的教学意图 ▪ 课文,只是用例而已。处于某一单元中的课文,其主题要挖掘课
课堂课外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 深化单元阅读:围绕单元主题,促进经典阅读 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
结合
教学的模式与形式,取决于教学内容和目标
3.2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
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案例
案例1:《桥》
小学中高年段
语文深度阅读教学 问题与策略
袁华莉 江西 南昌 2009.7.27
时间不够用,如何兼顾拓展与课文 精略结合点如何寻找 阅读方法单一、程式化——找寻适合自己的方
法 如何提高阅读考试成绩
……
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现象
课文主题把握不准 课文提问琐碎,没有层次 提出问题,没有给予思考时间(《一面五星红旗》) 课文讲读时间过多,拓展阅读时间少 两级分化,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策略指导、阅
▪ 拓展阅读的过程性监控
要教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
怎么教?
2.如何理解阅读教学
解读新课标
语文阅读教学要教什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
阅读教 学目标
1.实现阅读能力的 发展(阅读理解力、 阅读技能与策略等)
2.获得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习惯和能 力)
3.获得阅读体验, 打下精神的底子
教到什么程度——阅读的层次
▪ “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觉?”“村 民又是怎样的感觉?”“在村民惊慌时,谁站出来了?”“想想,老汉 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小伙子是谁?”“当你知道小伙子是老汉的 儿子后,你对老汉有什么感觉?你从‘推’字感受到了什么?”“你能 体会老汉当时的心情吗?”“老汉认为,真正的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 ”“洪水吞没了村庄,但无法吞没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