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平衡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力的平衡》力与运动PPT课件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3、测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为什么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重力)
4、竖直上抛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试分析物体在上升及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合力最大的位置。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静止悬挂的电灯.(电灯受的拉力F与重力G二力平衡)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杯子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G二力平衡)
匀速运动的拖车.拖车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G二力平衡、牵引力F与阻力f二力平衡
二、下列四图哪些反映了二力平衡?
乙、丙
请再举出更多的二力平衡的例子
支持力N
重力G
G=N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
3、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
生活中的现象
二、二力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条件
2、二力平衡的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
受平衡力
不受力
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1)静止悬挂的电灯.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3)匀速运动的拖车.
3、测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为什么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重力)
4、竖直上抛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试分析物体在上升及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合力最大的位置。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静止悬挂的电灯.(电灯受的拉力F与重力G二力平衡)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杯子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G二力平衡)
匀速运动的拖车.拖车受的支持力N与重力G二力平衡、牵引力F与阻力f二力平衡
二、下列四图哪些反映了二力平衡?
乙、丙
请再举出更多的二力平衡的例子
支持力N
重力G
G=N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
3、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
生活中的现象
二、二力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条件
2、二力平衡的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
受平衡力
不受力
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1)静止悬挂的电灯.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3)匀速运动的拖车.
共点力的平衡ppt课件

A.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F的大小一定大于F1、F2中的最大者 C.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D.F的大小不能小于F 、F 中的最小者
2.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 N,如果要 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 N,这两个力之 间的夹角应为( C ) A.300 B.600
思考与讨论:位移的合成方法
三角形定则
x1
· x2 B
x
平行四边形定则
x1
x2
x
x2
两个力的合成是否也满足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呢?
丁
Fˊ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可分别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结论: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F与两个分
力F1、F2有什么 关系呢?
③实验探究: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 橡皮条1根、细绳套2个、钩码若干、滑轮2个、铅笔、
三角板。 实验步骤:
④以F1、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则F1、F2之间的 对角线就是理论合力Fˊ(图丁)。 ⑤比较实际合力F和理论合力Fˊ(图丁)。
⑥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个互成 角度的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丁)。
连,那么由第一个力的始端到
最后一个力的末端的有向线段
F4
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思考2:
⑺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讨论1: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合力随夹角如何变化?
①合力最大: F=F1+F2(夹角为0, 即方向相同) ②合力最小: F=︱F1 - F2︱(夹角为180,即方向相反) ③合力的大小范围: ︱F1 - F2︱ ≤ F ≤ F1 + F2 F ④合力可能大于、等于、小于任一分力
2.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 N,如果要 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 N,这两个力之 间的夹角应为( C ) A.300 B.600
思考与讨论:位移的合成方法
三角形定则
x1
· x2 B
x
平行四边形定则
x1
x2
x
x2
两个力的合成是否也满足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呢?
丁
Fˊ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可分别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结论: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F与两个分
力F1、F2有什么 关系呢?
③实验探究: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 橡皮条1根、细绳套2个、钩码若干、滑轮2个、铅笔、
三角板。 实验步骤:
④以F1、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则F1、F2之间的 对角线就是理论合力Fˊ(图丁)。 ⑤比较实际合力F和理论合力Fˊ(图丁)。
⑥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个互成 角度的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丁)。
连,那么由第一个力的始端到
最后一个力的末端的有向线段
F4
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思考2:
⑺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讨论1: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合力随夹角如何变化?
①合力最大: F=F1+F2(夹角为0, 即方向相同) ②合力最小: F=︱F1 - F2︱(夹角为180,即方向相反) ③合力的大小范围: ︱F1 - F2︱ ≤ F ≤ F1 + F2 F ④合力可能大于、等于、小于任一分力
7.3力的平衡课件1 沪科版

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作用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效果互相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的几个力为平衡力. 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1
F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画出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 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 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静 止 悬 挂 的 电 灯
F
G
N
G
N f F
G
作用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效果互相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的几个力为平衡力. 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1
F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画出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 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 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静 止 悬 挂 的 电 灯
F
G
N
G
N f F
G
机械基础教材第一章力系与平衡知识ppt课件

5
§1.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5.力矢量: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且作用于物体上的 力是定位矢量。
6.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线 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 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矢量的方位画出 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需要研究的物体(物体系统)。 取分离体:设想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其简图,称为 取分离体。 受力分析:分析分离体受几个外力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画受力图:在分离体上将物体所受的全部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画在 相应力的作用点上。
50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画受力图时必须清楚:
48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二、受力图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将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以相应
的主动力和约束力代替,这种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简明图形称 为受力图。
49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受力分析的方法: 解除约束定理:受约束的物体受到某些主动力的作用时,若将其全部 (或部分) 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受影 响。 解除约束后的物体称为分离体或隔离体(自由体)。
“+” —— 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力矩为正值; “-” —— 使物体顺时针旋转的力矩为负值。
【注意】由力矩的定义可知:
(1)当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力臂d=0)时,力对
点之矩等于零; (2)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对点之矩不变。
14
二、力偶 力偶实例
§1.2 力矩、力偶与力的平移
F1 F2
§1.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5.力矢量: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且作用于物体上的 力是定位矢量。
6.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线 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 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矢量的方位画出 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需要研究的物体(物体系统)。 取分离体:设想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其简图,称为 取分离体。 受力分析:分析分离体受几个外力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画受力图:在分离体上将物体所受的全部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画在 相应力的作用点上。
50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画受力图时必须清楚:
48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二、受力图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将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以相应
的主动力和约束力代替,这种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简明图形称 为受力图。
49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受力分析的方法: 解除约束定理:受约束的物体受到某些主动力的作用时,若将其全部 (或部分) 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受影 响。 解除约束后的物体称为分离体或隔离体(自由体)。
“+” —— 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力矩为正值; “-” —— 使物体顺时针旋转的力矩为负值。
【注意】由力矩的定义可知:
(1)当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力臂d=0)时,力对
点之矩等于零; (2)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对点之矩不变。
14
二、力偶 力偶实例
§1.2 力矩、力偶与力的平移
F1 F2
必修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精品PPT课件

A、B两物体的重分别为G1=10 N和G2=2 N, 用轻绳相连后跨过光滑滑轮放置,物体均静止, 试分析A、B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的大小, 说出理由。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一.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为共点力。
N
F1
F2
F1
f
F 限速 40km/s
F3
F2
G
G
❖为了明确表示物体所受的共点力,在作示意图时,可以把这 些力的作用点画到它们作用线的公共交点上。
❖在不考虑物体转动的情况下,物体可以当作质点看待,所以 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
F0
F x
F y
0 0
⑤解方程(组),必要时验证结论。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三.学以致用
1.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的作用 下,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 的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 μmg
B. μ(mg+Fsinθ)
θ
C. μ(mg-Fsinθ)
m
θ
此题答案: 向上 m (时 si n : co )M s 向下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i n : co )M s
• 如图物体 A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能静止 在斜面上,则关于 A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A ) A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 ( B ) A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 ( C ) 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 ( D ) A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正交分解法
此方法是力学解题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应注意学习。
⑴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F合= 0; ⑵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力的分解。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课件

图8-2-17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新版人教版必修1共点力平衡专题 (共27张PPT)学习PPT

警示1::注意“死节”和“活节”问题
C.μ(mgcosθ-Fsinθ) (2)正确判断力的变化方向及方向变化的范围。
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示。
D. Fcosθ-mgsinθ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OC悬挂在支架上的O点,轻杆OB可绕B点转动,求细绳OA中张θ 力T大小和轻杆OB受力N大小。
15
4.相似三角形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正确作出力的三角形后,如能判定力的三角形与图形中已知长度的三角形 (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三角形中力的比例 关系,从而达到求未知量的目的。
题型特点:(1)三个力,(2)其中一个力为恒力,(3)另两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均发生变化,则此时用相似三角形分析。
θ
N不变,T变小 D.
隔离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斜面夹角θ,物体重力mg, 求斜面对物 μ(mgcosθ-Fsinθ)
B.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例2:半圆形支架BAD上悬着两细绳OA和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绳固定不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
体的支持力和摩大小如何变化?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专题
1
一.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延长相交于一点的 几个力称为共点力。
N
f 刹车 G
F1 限速
40km/s G
F2
F1
F3
F2
不是共点力
❖作力的示意图时,可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到它们作用线的 公共交点(重心)上。
2
二、平衡状态 (加速度a=0)
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 A.FN1和FN2 • B.FN1和FN2都减小 • C.FN1增大,FN2 • D.FN1减小,FN2增大
C.μ(mgcosθ-Fsinθ) (2)正确判断力的变化方向及方向变化的范围。
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示。
D. Fcosθ-mgsinθ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OC悬挂在支架上的O点,轻杆OB可绕B点转动,求细绳OA中张θ 力T大小和轻杆OB受力N大小。
15
4.相似三角形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正确作出力的三角形后,如能判定力的三角形与图形中已知长度的三角形 (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三角形中力的比例 关系,从而达到求未知量的目的。
题型特点:(1)三个力,(2)其中一个力为恒力,(3)另两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均发生变化,则此时用相似三角形分析。
θ
N不变,T变小 D.
隔离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斜面夹角θ,物体重力mg, 求斜面对物 μ(mgcosθ-Fsinθ)
B.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例2:半圆形支架BAD上悬着两细绳OA和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绳固定不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
体的支持力和摩大小如何变化?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专题
1
一.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延长相交于一点的 几个力称为共点力。
N
f 刹车 G
F1 限速
40km/s G
F2
F1
F3
F2
不是共点力
❖作力的示意图时,可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到它们作用线的 公共交点(重心)上。
2
二、平衡状态 (加速度a=0)
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 A.FN1和FN2 • B.FN1和FN2都减小 • C.FN1增大,FN2 • D.FN1减小,FN2增大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

Ppt
《共点力的平衡》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Hale Waihona Puke 汇报人:PPT目录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共点力平衡的概念
04
共点力平衡的实例分析
06
共点力平衡的实验验证
08
课件介绍 共点力平衡的分类 共点力平衡的应用
总结与回顾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课件目标:介 绍共点力的平 衡概念、原理
结构稳定性设计原则:介绍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问题
运动物体在运动 过程中的平衡条 件
共点力平衡的应 用实例
运动物体在运动 过程中的平衡问 题解决方法
共点力平衡的应 用范围和局限性
07
共点力平衡的实验验证
实验目的和原理
添加 标题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总结与回顾:对课件 内容进行总结,并回
顾重点知识点
作业与思考题:布置 相关作业和思考题, 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03
共点力平衡的概念
共点力的定义
共点力:作用在 物体上同一点的 力
平衡状态:物体 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共点力平衡:物 体受到的共点力 合力为零,处于 平衡状态
平衡条件:合力 矩为零
和应用
课件内容:包 括共点力的定 义、平衡条件、
应用实例等
课件特点:采 用图文结合的 方式,生动形 象地展示共点 力的平衡原理
和应用
适用对象:适 用于高中物理 教学和学习者
课件目的
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理解物体平衡状态及其条件
学会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 决实际问题
《共点力的平衡》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Hale Waihona Puke 汇报人:PPT目录01 03 05 07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共点力平衡的概念
04
共点力平衡的实例分析
06
共点力平衡的实验验证
08
课件介绍 共点力平衡的分类 共点力平衡的应用
总结与回顾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课件目标:介 绍共点力的平 衡概念、原理
结构稳定性设计原则:介绍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问题
运动物体在运动 过程中的平衡条 件
共点力平衡的应 用实例
运动物体在运动 过程中的平衡问 题解决方法
共点力平衡的应 用范围和局限性
07
共点力平衡的实验验证
实验目的和原理
添加 标题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总结与回顾:对课件 内容进行总结,并回
顾重点知识点
作业与思考题:布置 相关作业和思考题, 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03
共点力平衡的概念
共点力的定义
共点力:作用在 物体上同一点的 力
平衡状态:物体 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共点力平衡:物 体受到的共点力 合力为零,处于 平衡状态
平衡条件:合力 矩为零
和应用
课件内容:包 括共点力的定 义、平衡条件、
应用实例等
课件特点:采 用图文结合的 方式,生动形 象地展示共点 力的平衡原理
和应用
适用对象:适 用于高中物理 教学和学习者
课件目的
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理解物体平衡状态及其条件
学会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 决实际问题
共点力的平衡pp课件

1
2 =
FN
G’
2
Ff
G
新知学习
两种方法的特点:
作者编号:43999
正交分解法:把物体所受的力
合成法:把物体所受的力合成为两
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
个力,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
每个方向上合力都为0。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新知学习
1.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说这个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的石头
匀速运动的电梯
物体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思考讨论1: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F1
F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
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
直方向成θ角。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则悬绳AO和水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
等于多少?
F1
F1
丙
F2
F3
F6
F2
F5
乙
F3
对于三力平衡问题,可以选择
任意的两个力进行合成。对甲:
作者编号:43999
F1
F4
甲
F3
F1
F2
F4
G
F1
cos cos
合成法
F2
F3
F2 F4 tan Gtan
面压力的大小.
相似三角形法:力的三
F
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T
N
N F G T
R Rh l
受力特点: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
《力的平衡》参考课件(共16张PPT)

一、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将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种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思考: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观察:平衡
保持平衡的杂技演员
叠放在一起的石头
匀速行驶的列车
跳伞运动员和降落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思考:杂技演员和石头各受几个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列 车和跳伞运动员各受几个力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八章 力与运动
力的平衡
1、什么叫合力?什么叫
分力?
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是怎样的?
3、二力平衡
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 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 的大小为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原 来力的方向一致。 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 的 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 力的方向一致。
二力平衡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
体处于平衡状态。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 衡,简称二力平衡。
灯泡处于什么状态?
F
---静止状态
G
吊灯
支持力 阻力 重力 牵引力
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一猜 你认为两个力在怎样的条件 下才能平衡?请根据生活经验, 谈谈你的看法。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 个力就彼此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得出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走在钢丝上的人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思考: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__止__ 或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_状态.当物体在 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它所 受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物 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 会发生改变.当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 下沉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 对非平衡力.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分析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大小
一书本质量为1Kg,静止放在水平 桌面上,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分别为 多大?几个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答:书本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G=mg=9.8N 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F浮
匀速上升的潜艇处
于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受到了向下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G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以上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这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
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几个力叫做 平衡力
物体受平衡力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受两个 力的作用。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时,就称做 二力平衡。
F
那么支持力就竖直
向上F=G=9.8N
G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 生活中的应用
f
G
四、小结
1、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4、进行实验 步骤:(1)在硬纸板对角线打两个孔, 细线一边挂两个钩码另一边挂一个钩码
(2)两个钩码向同一侧拉 (3)同样两个钩码在同一直线 上向相反方向拉 (4)把上一步实验中纸片转一 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5)把硬纸片剪开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 二力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 2、作出猜想(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 两个力的大小如何、方向如何、是否 同一物体、是否在同一直线。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设计实验 器材:铁架台、定滑轮2、细线、钩码若干。
物理方法:由于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 因此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中必须采用的方法。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观察图片分析图中物体各处于怎样的 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静 F止
的 电 G灯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观察图片分析图中物体各处于怎样的 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匀速上升的潜水艇和匀速降落的 神州飞船回收舱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走在钢丝上的人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思考: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__止__ 或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_状态.当物体在 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它所 受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物 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 会发生改变.当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 下沉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 对非平衡力.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分析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大小
一书本质量为1Kg,静止放在水平 桌面上,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分别为 多大?几个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生活 中的应用
答:书本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G=mg=9.8N 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F浮
匀速上升的潜艇处
于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受到了向下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G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以上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这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
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几个力叫做 平衡力
物体受平衡力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受两个 力的作用。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时,就称做 二力平衡。
F
那么支持力就竖直
向上F=G=9.8N
G
三、学习二力平衡后在 生活中的应用
f
G
四、小结
1、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4、进行实验 步骤:(1)在硬纸板对角线打两个孔, 细线一边挂两个钩码另一边挂一个钩码
(2)两个钩码向同一侧拉 (3)同样两个钩码在同一直线 上向相反方向拉 (4)把上一步实验中纸片转一 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5)把硬纸片剪开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 二力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 2、作出猜想(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 两个力的大小如何、方向如何、是否 同一物体、是否在同一直线。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设计实验 器材:铁架台、定滑轮2、细线、钩码若干。
物理方法:由于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 因此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中必须采用的方法。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观察图片分析图中物体各处于怎样的 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静 F止
的 电 G灯
一、什么是平衡状态、二力平衡 观察图片分析图中物体各处于怎样的 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匀速上升的潜水艇和匀速降落的 神州飞船回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