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4191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f.png)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其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接诊与病史采集1.医生应亲自接待并询问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
2.详细了解患者的生理周期,初潮、经期、周期长短、经量、痛经等情况。
3.对于怀孕患者,需详细询问孕龄、孕程、胎动、羊水情况等相关信息。
二、体格检查1.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两部分。
2.全身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对其他系统的检查。
3.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的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乙肝五项等。
2.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妊娠相关指标、性激素、乳腺彩超、细菌培养等。
3.超声检查是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四、内窥镜检查1.能够通过阴道或宫腔内镜直接观察宫颈、子宫腔等部位,并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2.内窥镜检查常用于宫颈病变、宫腔息肉、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常见手术操作包括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剖腹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
2.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及术前准备工作。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无菌操作。
六、妇科治疗常规1.适当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症状治疗。
2.对于一些妇科常见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可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3.诸如宫颈锥切术、宫内节育器放置等治疗措施,则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
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诊疗,注意文明执业,关注患者的隐私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也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诊疗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bd7726b27d3240c8447efb4.png)
滴虫阴道炎诊治规范1.病史采集白带增多,呈灰黄色泡沫状,外阴骚痒,蚁走感或灼热感。
可伴排尿痛及性交痛。
2.体格检查阴道粘膜充血,易出血,可见散在性红色点状丘疹。
以穹窿部最明显。
3.实验室检查取阴道分泌物置生理盐水悬液找阴道毛滴虫。
4.鉴别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及阴道分泌物的检查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阴道炎相鉴别。
5.治疗原则1.灭滴灵0.2g/次,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反复发作者夫妇双方同时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
2.灭滴虫栓每晚塞阴道1粒,10天为1个疗程。
3.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次/日,20分钟/次。
4.用0.5%~1%醋酸冲洗阴道后上灭滴灵200mg,每晚塞阴道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苦参30g,蛇床子30g,黄柏15g,白癣皮30g,水煎后薰洗外阴。
6.第一疗程结束后于下次月经净后复查滴虫,如阴性再巩固1个疗程,经净后连续检查3个月。
孕妇以局部治疗为主。
早产的临床诊治规范【病史采集】1.孕妇一般情况,孕妇年龄过小(<18岁),过大(>40岁),体重过轻(<45Kg),身材过矮(<150cm);有吸烟、酗酒习惯者;营养状况及有无精神创伤;2.过去曾有流产、早产史者;3.子宫畸形包括双子宫、双角子宫及纵隔子宫;宫颈内口松弛与子宫肌瘤等;4.胎儿、胎盘因素:双胎、羊水过多、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血型不合、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5.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严重贫血、慢性肾炎、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性传播疾病等;6.孕妇患有妊高征等产科疾病以及合并有内、外科疾病,因病情需要必须提前终止妊娠者。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注意身高、体重及甲状腺情况;2.产科检查:宫高、腹围、骨盆测量、胎方位、胎心音、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尤其注意有无宫缩,其强度、规律性、持续时间以及有无伴随宫颈管短缩及进行性扩张。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f3f06cbbb4cf7ec4afed019.png)
产科诊疗常规
一、早孕检查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常规双合诊。
筛选高危,排除生殖道畸形。
二、产科检查及接待等操作前常规排除膀胱充盈,必要时忆尿。
三、每次产前检查均需常规测血压、体重,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应辅助检查,筛选高危,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或转诊。
四、产前检查及临产住院均需行母乳喂养宣传及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产后半小时进行母婴皮
肤接触早吸允。
五、临产后尽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阴道检查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针及剖宫
产指针。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c2fa1f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6.png)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XXXXXX医院二OO九年八月修订目录第一章产科疾病•1、产前检查12、正常分娩23、难产处理5(1)产力异常5〔附〕子宫收缩环6(2)骨产道异常6(3)胎位及胎儿异常7①枕后位(枕横位)7②颜面位8・③臀位8④横位•⑤巨大胎儿。
・••10⑥无脑儿10⑦脑积水114、妊娠病理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2)过期妊娠14(3)双胎15(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15(5)死胎17(6)羊水过少17(7)羊水过多18(8)前置胎盘18(9)胎盘早期剥离20(10)早产21(11)前次剖宫产22(12)疤痕子宫225、妊娠合并症22(1)妊娠合并贫血22(2)妊娠合并心脏病24(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26(4)围产期心肌病26(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7(6)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7(7)妊娠合并慢性肾炎28(8)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29(9)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29(10)妊娠合并急腹症30①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②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0・③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31・④妊娠期急腹症手术应注意的问题32-6、产科手术32(1)剖宫产.・.・・32(2)会阴切开缝合术34(3)产钳术35(4)胎头吸引术37(5)外倒转术38(6)臀位助产术39(7)臀位牵引术39(8)宫颈探查术39(9)人工剥离胎盘术39(10)清宫术39(11)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40-(12)引产术407、分娩期并发症42(1)先兆子宫破裂42(2)子宫破裂42(3)产后出血(PPH)43(4)胎膜早破45(5)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466)羊水栓塞46・8、产后疾病48(1)晚期产后出血48(2)产褥感染48(3)会阴阴道炎48(4)................................................................................................................................... 子宫内膜炎48(5) ..................................................................................................................................... 产后尿储留49(6)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炎49(7)败血症49(8) ..................................................................................................................................... 乳胀与乳头毅裂509、产科危重病人抢救(MICU)50(1)心跳骤停、心肺复苏50(2)产科抢救51(3)呼吸衰竭抢救51(4)产科休克抢救52(5)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与处理53(6)急性子宫内翻症58第二章妇科疾病60-1、外阴病变60(1)外阴痰痒症60(2)硬化性萎缩性苔鲜60(3)增生性营养障碍60(4)前庭大腺炎61(5)外阴溃疡61(6)外阴仓U伤612、女性生殖器炎症61(1)滴虫性阴道炎61(2)霉菌性阴道炎62(3)老年性阴道炎62(4)非特异性阴道炎62(5)子宫颈炎62①急性子宫颈炎84-②慢性子宫颈炎62-(6)子宫内膜炎63(7)盆腔炎64①急性盆腔炎64-②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64・3、早、中期妊娠疾病65(1)流产65①先兆流产65•②不全流产66・③完全流产66④习惯性流产66(2)妊娠剧吐66(3)异位妊娠664、妇科肿瘤67(1)外阴癌67(2)子宫颈癌68(3)子宫肌瘤69(4)子宫内膜癌70(5)卵巢肿瘤71(6)滋养细胞肿瘤72(7)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725、内分泌疾病73(1)功能性子宫出血病73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74②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74(2)经前期紧张综合症75(3)子宫内膜异位症75(4)子宫腺肌病766、损伤性疾病76(1)尿瘩76(2)直肠阴道痰76(3)子宫脱垂77(4)陈旧性会阴m度撕裂777、女性生殖器官畸形78(1)先天性无阴道78(2)阴道横隔78(3)阴道纵隔或斜隔78(4)子宫发育异常78第三章生殖健康科及计划生育疾病79・1、计划生育手术常规79(1)宫内节育器放置常规79(2)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83(3)输卵管结扎术常规84(4)负压吸宫术常规86(5)钳刮术常规.87(6)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常规88(7)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引产常规89(8)水囊引产常规91(9)经腹剖宫取胎术92-2、复杂计划生育并发症处理常规93(1)终止妊娠并发症93(2)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963、输卵管吻合术(再通术)974、清宫术985、输卵管通液术996、女性不孕症1007、高泌乳素血症及闭经泌乳综合征1018、多囊卵巢综合征1039、闭经10510、淋病10711、尖锐湿疵108第四章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08 1、内窥镜检查108(1)腹腔镜108①检查性腹腔镜108②手术性腹腔镜109(2)宫腔镜检查111(3)阴道镜检查111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133、宫颈活检1134、宫颈粘液检查1135、取内膜术1146、诊断性刮宫1147、后弯隆穿刺术1158、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159、宫颈息肉摘除术11610、激光治疗117。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ab00d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c.png)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一、规章制度1. 人员与职责产科门诊由高年资产科医生及护士专门负责围产保健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医疗、各种卡片管理、孕妇随诊、产后随访、宣教及围产统计工作。
2. 产科门诊分类产科门诊设有产前检查、产科初诊、产科复诊、高危门诊、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后随诊。
3. 检查时间分产前检查、产前初诊和产前复诊三个部分。
4. 产前讨论每月末,由门诊及产科病房医师共同对下月预产期内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病历进行讨论,提出诊断、治疗意见,并对分娩方式提出建议或做出决定。
5. 宣教制度孕期进行两次产前讲座,产后进行一次产后访视和一次产后讲座。
6. 病历管理制度产前检查、分娩、产后随访等病历应完整、清晰,便于查阅。
7. 信息安全制度保护患者隐私,严格遵守信息安全制度。
8. 值班制度产科门诊医生和护士应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9. 急救制度产科门诊应制定急救预案,医生和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10. 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产科门诊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诊疗常规1. 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应在妊娠5-6周开始,包括一般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等。
2. 产科初诊产科初诊应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和初步诊断。
3. 产科复诊产科复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4. 高危门诊高危门诊应对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5. 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前咨询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产前诊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6. 产后随诊产后随诊应包括产后一般情况、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新生儿情况等。
7. 产后访视产后访视应在产后3-7天进行,了解患者产后恢复情况和新生儿护理知识。
8. 产后讲座产后讲座应包括产后恢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知识。
9. 急救处理产科门诊应熟练掌握急救处理技能,对突发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产科门诊诊疗常规
![产科门诊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fe50923a1c7aa00b42acb82.png)
产科门诊诊断惯例1、人员与职责:产科门诊由高年财产科医生及护士特意负责围产保健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包含医疗、各样卡片管理、孕妇随诊、产后随访、宣教及围产统计工作。
2、产科门诊分类:产科门诊设有产前检查、产科初诊、产科复诊、高危门诊、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后随诊。
3、检查时间:分产前检查、产前初诊和产前复诊三个部分。
⑴、查尿hCG(+)或血B—hCG>20mIU/ml,一定妊娠诊断,并确立愿意持续妊娠,要求在本院产检并临盆者,进行产前检查。
⑵、达成产前检查者,进行产前初诊检查,包含建卡、填写产科专用表格、全面查体并查对预产期。
⑶、达成产前初诊者进入复诊阶段,正常状况下,妊娠28周从前每4周随诊一次,妊娠28—36周时期每2周随诊一次,36周此后至住院每周随诊一次。
⑷、产后检查在产后42—50天进行。
4、产前议论:每个月底,由门诊及产科病房医师共同对下月预产期内伴有归并症或并发症的病历进行议论,提出诊断、治疗建议,并对临盆方式提出建议或做出决定。
5、宣教制度:孕期进行两次产前宣教,第一次于产前初检时,介绍孕妇须知并解答有关问题,第二次于妊娠36周左右进行,介绍产妇须知、如临产、临盆、产褥以及重生儿护理和饲养等问题。
建议妊娠糖尿病或孕前糖尿病患者听一次妊娠期营养指导课。
产前检查一、概论:1、查尿hCG(+)或血B—hCG>20mIU/ml,一定妊娠诊断,并确立愿意持续妊娠,要求在本院产检并临盆者,进行产前检查。
2、丈量基础血压和体重。
3、认真咨询月经史、既往史、家族史。
4、对早孕有其余归并症者,应请有关科室会诊,确立可否持续妊娠,并议论妊娠过程中归并症的办理,如不宜持续妊娠,应将持续妊娠的风险向孕妇交代清楚,由其在知情赞同的原则上决定能否停止妊娠。
5、在妊娠11—13+6周左右作超声检查,丈量胎儿CRL以查对孕周,进出量NT值进行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早孕超声筛查。
NT≥3mm者转诊至产前咨询门诊。
6、妊娠11—13+6周超声检查正常者,持续产前检查。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543e0c4b52acfc788ebc94c.png)
产科诊疗常规前置胎盘概述:是妊娠28 周后胎盘覆盖于子宫下端或子宫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1症状:妊娠晚期无诱因反复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
2体征:一般情况与出血量相关,因子宫下端有胎盘占据,影响先露入盆,先露部高浮,易并发胎位异常。
临产时检查宫缩为阵发性,间歇期子宫完全松弛。
3超声可明确看到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确定前置胎盘的诊断和类型。
二、治疗方案及原则: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1期待疗法:在保证孕妇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住院,绝对卧床休息纠正贫血,如失血过多可输血。
孕28-34 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孕34-35 周,出血量<200ml ,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反复出血或出血时间长,应给予止血药、抗生素预防感染。
2终止妊娠:如无活动性出血,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周已超过36-37 周;一次性阴道出血>200ml 。
剖宫产:中央性前置胎盘大量或反复出血,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最为迅速。
阴道分娩:凡部分性前置胎盘或边缘性前置胎盘,临产后胎膜自行破裂,无活动性出血者,在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情况下,可经阴道分娩。
胎盘早剥一、定义:妊娠20 周后至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完全地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二、诊断要点:1病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羊水过多及多胎妊娠等。
2临床表现1)轻型:常为显性型或混合型。
a)有少量阴道出血,有腹痛但轻微。
b)血压无改变,腹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胎心率正常。
c)产后胎盘检查可见胎盘母体面凝血块压迹。
2)重型:常见于隐性型a)发病突然,腹痛明显。
b)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细速而呈休克状态。
c)阴道出血少或无出血,外出血与休克不成比例。
d)腹部检查:腹部呈板状,子宫强直收缩,压痛,胎位扪不清,胎心听不清。
e)若行破膜可见羊水呈血性,少数患者尿少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表现。
妇产科诊疗常规pdf
![妇产科诊疗常规pdf](https://img.taocdn.com/s3/m/0a111c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b.png)
妇产科诊疗常规一、妇产科诊疗常规概述妇产科诊疗常规是对妇产科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等操作的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通过对各项诊疗常规的规范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诊疗质量,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二、孕前咨询与检查1.孕前咨询:对有怀孕计划的夫妇进行全面的孕前咨询,包括生育知识、遗传咨询、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准备等方面。
2.孕前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夫妇双方的健康状况,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孕期监护与保健1.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应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监测胎儿和母体的健康状况。
2.孕期营养指导:提供孕期营养指导,确保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3.孕期心理保健: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孕妇应对孕期压力。
四、常见妊娠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血压,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预防子痫的发生。
2.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筛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3.早产:评估早产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处理早产症状,确保母婴安全。
五、产科手术与分娩处理1.剖宫产术:对于难产或胎儿窘迫等紧急情况,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帮助胎儿娩出。
2.会阴切开术:对于产道狭窄或胎儿窘迫等情况,进行会阴切开术以扩大产道。
3.产钳术:对于胎儿窘迫或胎位异常等情况,使用产钳协助胎儿娩出。
4.人工破膜术:在必要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破膜以促进产程进展。
5.产后出血处理:对于产后出血等紧急情况,迅速采取止血措施,保护产妇生命安全。
6.新生儿处理:对新生儿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包括清理呼吸道、保暖、预防感染等措施。
六、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子宫肌瘤:通过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妇产科诊疗常规(带目录)
![妇产科诊疗常规(带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871b7fe7c1cfad6195fa7a4.png)
妇产科诊疗常规目录第一部分妇科诊疗常规 (1)第一节流产 (1)第二节异位妊娠 (2)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3)滴虫性阴道炎 (3)霉菌性阴道炎 (4)老年性阴道炎 (5)慢性宫颈炎 (5)急性盆腔炎 (6)慢性盆腔炎及亚急性盆腔炎 (7)第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8)第五节闭经 (10)第六节女性生殖系肿瘤 (12)子宫肌瘤 (12)宫颈癌 (13)子宫内膜癌 (15)卵巢肿瘤 (17)第七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2)良性葡萄胎 (22)绒毛膜癌 (23)第八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25)第九节子宫脱垂 (26)第二部分产科诊疗常规 (28)第一节孕产期管理 (28)产科门诊常规 (28)产科接诊(急诊) (29)产科入院常规 (29)临产 (29)临近分娩 (29)足月新生儿入室工作常规 (29)第二节分娩及产褥 (30)分娩处理 (30)产褥期观察及处理 (32)第三节病理妊娠 (33)早产 (33)多胎妊娠 (34)羊水过多 (34)羊水过少 (3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6)死胎 (38)ABO溶血症 (38)胎膜早破 (39)过期妊娠 (41)前置胎盘 (42)胎盘早期剥离 (4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44)第四节妊娠合并症 (47)妊娠合并心脏病 (47)妊娠合并慢性原发性高血压 (4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 (50)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5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51)妊娠合并贫血 (51)妊娠合并糖尿病 (53)妊娠合并肝炎 (54)第五节异常分娩 (55)产道异常 (55)骨盆异常 (56)头位难产 (56)臀位 (58)产力异常 (59)试产 (61)第六节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 (62)脐带脱垂 (62)子宫破裂 (63)胎儿窘迫 (64)产后出血 (6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66)胎盘滞留 (67)产科休克 (68)羊水栓塞 (69)产褥感染 (70)第八节产科特殊检查 (71)妊娠早期绒毛活检 (71)羊膜腔穿刺抽羊水产前诊断 (72)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 (73)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 (74)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 (75)绒毛直接制备染色体 (76)胎心率电子监护 (77)产科B超检查 (79)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80)催产素引产常规 (81)第一部分妇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流产【病史采集】1.育龄妇女,有停经、早孕反应,注意有无反复流产史。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438b0e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3.png)
产科诊疗常规2)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补充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纠正贫血,如失血过多可输血。
2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定胎儿和孕妇的状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1)轻型胎盘早剥,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宫缩抑制剂、止血药等。
2)重型胎盘早剥,应及时终止妊娠,采用剖宫产或宫颈口扩张术等手术方法。
3手术治疗应在孕妇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以减少胎儿和孕妇的风险。
总之,对于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孕妇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对于先兆早产或早产临产,应采取以下措施:给予宫颈扩张药物,如米索前列醇,以延缓早产进程;给予胎肺成熟素,以促进胎儿肺部发育;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控制宫缩,避免过度刺激子宫;监测胎心变化和宫缩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有必要,进行剖宫产手术。
3)对于不可免早产,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以保证母婴安全。
四、早产后的处理:1)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2)预防早产后出血和感染;3)注意妇女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4)对于多次早产的孕妇,应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和治疗,以降低再次早产的风险。
五、预防早产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2)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贫血和营养不良;3)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4)如有必要,进行宫颈埋箍手术或宫颈缝合术,以预防早产。
妊娠晚期引产的禁忌症包括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包括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或前置血管、胎位异常、胎儿不能耐受分娩负荷、脐先露或脐带隐性脱垂、孕妇不能耐受分娩负荷、软产道异常、宫颈浸润癌、某些生殖感染性疾病和骨盆异常。
相对禁忌症包括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臀位、羊水过多、双胎或多胎妊娠、经产妇分娩次数≥5次者和孕妇心脏病或重度高血压。
羊水过多是指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
产科B超检查诊疗常规
![产科B超检查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cc997e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f.png)
产科B超检查诊疗常规
超声检查可确定妊娠,估算胎龄,观察胚胎结构及发育情况。
【适应症】
1.闭经6周至12周。
2.月经不规律。
3.查尿HCG阳性。
4.有不良早孕史者。
【检查方法】
1.检查前1h饮水500~800ml,待膀胱适度充盈后检查。
2.探头频率
3.0~5.0KHz。
受检查者取平卧位,在下腹部行纵、横、斜向扫查。
【检查内容】
1.子宫体位置、形态、子宫肌壁回声。
2.子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妊娠囊大小、形态,囊内有无胚芽,测量胚胎头臀长度(CRL),观察有无胎心搏动。
3.子宫及双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
【注意事项】
1.应多方向扫查确定有无妊娠囊。
2.妊娠囊或胚胎大小与闭经时间不符者,应提出复查。
3.闭经5~6周如宫内膜较厚(未见胎囊),可观察一周后复查。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89f371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c.png)
产科诊疗常规
1、坚持首科首诊负责制,严格值班交接制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2、及时询问病史,按规定书写病历,及时审签病历,按时归档。
3、执行查房制度,住院医师每日不少于二次,主治医师每日不少于一次,科主任、主任医师每周1-2次,并做好三级查房记录。
4、遇有疑难病例及时认真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5、科主任、主治医师、床位医师对疑难病例及有关手术必须进行讨论,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6、遇有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按会诊制度执行)。
7、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参加危重病人抢救,重大抢救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分工协作,抢救及时,做好有关记录。
8、严格操作规程,执行查对制度,以防差错事故发生。
9、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10、做好门急诊工作,定期安排人员上门诊,解决门诊疑难病例。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4b43249f524ccbff021849e.png)
第二篇产科诊疗常规第一章产科第一节孕产期管理产科门诊常规一、产前检查(一)产科初诊在妊娠16-20用进行,填写产科专用表格,体查,产科情况及规定的化验。
(二)产科复诊在正常情况下,妊娠28周以前每4周随诊一次;妊娠28-36周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28—36周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后每周检查—次,并教导孕妇自数胎动。
(三)产后检查在产后42天进行。
(四)产科初诊时发现骨盆异常或属高危妊娠应转高危妊娠门诊。
(五)在产检时发现有异常,估计有难产的可能性时.要对孕妇分娩力式提出意见,以便作好思想准备并与家属商量.(六)建立围产卡并详细填写每次检查情况。
二、产前初诊及复诊(一)产科初诊应在16—20周开始.(二)按产科初诊表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及产科情况的检查。
(三)查血、尿、白带常规,血清转胺酶,乙肝三对及丙肝,血型、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血AFP,β—HCG,孕妇查G—6PD及血红蛋白全套分析。
(四)产检过程最好作两次B超检查,第一次在16—18周,第二次在30-32周。
(五)发现有妊娠期并发症或有内外科合并症者,应转高危妊娠门诊。
(六)如发现血型不和可开中药退黄汤药服。
(七)每两周检查尿常规一次,如有高血压及水肿则每次(每周)验尿常规.(八)如发现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或听胎心音有异常,应立即进行胎心监护NST,如有必要收住院治疗。
产科接诊(急诊)一、凡在本院作产前检查者,均应持有准生证,围产保健卡、产前检查表,接诊时注意产前检查表内特注并发症及合并症.二、测血压、磅体重、量腹围及宫高,检查胎位、胎心,胎先露及先露高低,初产妇者测量骨盆。
三、如为先兆临产或临产.除外前置胎盘部应进行肛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有无胎膜破裂。
四、疑有胎膜早破,应用PH'试纸检本,确定胎膜已破应收住院处理。
五、如阴通有多于月经量的血液出,应收住院观察及进一步处理.并作B超检查除外前置胎盘。
六、无异常情况的先兆临产孕妇.可暂观察至正式临产时收入院。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fe096a0be1e650e53ea99c6.png)
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异位妊娠【诊断标准】 1、多数有停经、早孕反应及多年不孕史和盆腔炎病史。
2、有少量阴道流血或有时阴道排出脱膜管型。
3、下腹部隐痛或突然下腹部剧痛腹痛后肛门坠感。
4、多伴有头晕、眼花或晕厥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有时可见贫血貌。
5、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一侧明显且有反跳痛内出血者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6、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子宫稍大、软有时大小触不清有压痛了宫一侧可摸到不规则、压痛明显的包块。
7、阴道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可抽出不疑固或陈旧性血液。
8、尿妊娩试验多为阳性。
【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Hb、RBC。
2、后穹窿或腹腔穿刺。
3、尿妊娩试验或血HCG测定。
4、B超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治疗原则】 1、手术。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诊断标准】 1、病史:有本病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别应询问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2 、高血压:至少出现两次以上血压升高(≥140/90mmHg),其间隔时间≥6小时方能确诊。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不作为诊断依据须密切观察。
3、尿蛋白:应留取24小时尿作定量检查也可取中段尿测定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造成误诊。
4、水肿:一般为凹陷性水肿自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延伸经体息后不缓解。
水肿局限于膝以下为“+”延及大腿为“++”延及外阴及腹壁为“+++”同时应注意体重异常增加若孕妇体重突然增加0.5kg以上或每月增加2.7kg以上表明有隐性水肿存在。
5、辅助检查: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测定尿液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粘度凝血功能根据病情轻重可多次检查。
2、肝肾功能测定:肝细胞功能受损可致ALTAST升高。
3、尿液检查:测尿比重尿常规4、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观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是子痫前期~子痫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妇产科常规诊疗
![妇产科常规诊疗](https://img.taocdn.com/s3/m/1a252916b52acfc789ebc9fc.png)
妇产科疾病诊疗常规产科疾病诊疗常规第一章产科门诊常规一、早孕诊断(一)自觉症状1. 停经 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规则的月经停止 应考虑妊娠之可能。
2. 消化系统 妊娠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 可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
此外尚可能有食物的嗜好改变。
3. 尿频 系早孕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
(二)妇科检查1 阴道粘膜柔软呈紫蓝色。
2 宫颈充血、变软 是紫蓝色。
3 子宫饱满 前后径增宽呈球形。
孕8周左右宫颈与宫体之间的子宫峡部十分柔软。
4 子宫增大且软 妊娠12周时可在脐耻连线中点触及宫底。
(三)辅助诊断1 妊娠试验 妊娠免疫试验是目前首选的方法 常用方法为尿酶免疫试验及血p—HCG 测定。
2 B型超声检查 妊娠6周即可测及孕囊及胚胎原始心管搏动。
二、围生期保健围生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产后以保护母婴安全 提高孕产质量为目的 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预防保健工作。
主要是针对影响孕产质量的各种因素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运用围生医学发展的监护技术对胎儿的生长和健康进行监测 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发生率为具体目标 对母子实行统一规范管理。
从孕12周开始 每4周检查一次 孕32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 孕36周后每1周检查一次。
通过规定的产前检查 加强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的监测 及早发现并防治妊娠并发症及并发症 对不宜妊娠、分娩者应于孕3月前终止妊娠。
(一)孕早期保健1 详细了解病史 尤其既往妊娠、分娩史 全面的体格检查 了解心、肺、肝、肾情况及全身骨骼形态 了解乳房发育及乳头有无凹陷。
2 推算预产期 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 月份数减3或加9 日期数加7。
3 了解有无有关妊娠的危险因素 如TORCH系列感染、接触x射线、服用易致胎儿畸形药物、接触有害物质及妊娠并发症 以确定能否继续妊娠。
4 了解早孕妊娠反应情况 必要时输液补充营养。
5 查血、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HBV、AFP等。
6 卫生宣教及营养指导。
(二)孕中期保健 定期产前检查要求城市不少于8次 农村不少于5次。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a8236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4.png)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妇产科门诊诊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妇产科门诊的所有医护人员。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内容包括门诊诊疗常规、医疗质量管理、患者权益保护等。
第四条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不得有违规操作。
第二章门诊诊疗常规第五条医护人员在门诊工作期间,应当穿戴整洁,不得随意离岗和串岗。
第六条医护人员应当认真执行医嘱,不得私自更改或停止治疗方案。
第七条门诊医生应当认真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详细检查,确诊后及时给予治疗方案。
第八条医护人员要认真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
第九条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密要求,不得擅自泄露患者信息。
第十条医护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患者要友善、耐心、细致。
第十一条医护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来上班,不得早退、迟到。
第十二条医护人员要保持健康状态,不得在患者面前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妇产科门诊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监管。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门诊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医疗水平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障门诊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第四章患者权益保护第十七条医院应当严格执行患者权益法律法规,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第十九条患者有权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医院不得强制患者接受治疗。
第二十条患者有权拒绝治疗或要求转院,医院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意见建议。
第二十二条医院应当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第二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本医院所有。
产科的诊疗常规
![产科的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237b2154b35eefdc9d33313.png)
妇产科的诊疗常规产褥感染诊疗常规【病史采集】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
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
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
恶露增多有臭味。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
方法有:(1)病原体培养;(2)分泌物涂片检查;(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
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2. 抗生素的应用,最好是根据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剂量宜大。
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
3. 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加用肝素治疗。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c5770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f.png)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完整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健康和妊娠、分娩等相关问题的医学科目。
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医务人员在妇产科诊疗工作中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诊疗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性。
以下是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诊疗常规1.病史采集: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家族史、病史等相关信息,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生殖器检查、腹部检查等,以帮助了解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3.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4.诊断:医务人员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治疗:根据病情和诊断结果,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二、技术操作规程1.妇科检查:主要包括采集阴道分泌物、宫颈涂片、阴道镜检查等,用于了解妇科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2.生殖器检查:主要包括子宫大小和位置、附件检查、阴道检查等,用于了解生殖器疾病的性质和范围。
3.腹部检查:主要包括腹部触诊、胎儿听诊等,用于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妊娠的进展。
4.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生化等,用于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和疾病的进展。
5.尿液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尿培养、尿妊娠试验等,用于了解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和妊娠情况。
6.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彩超、核磁共振等,用于了解患者的内部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
7.胎儿监护:主要采用胎儿听诊器、心电图等技术,用于了解胎儿的心跳情况和宫内环境的变化。
8.手术操作:根据病情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妇产科手术,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子宫腔镜检查等,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是妇产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具体操作要根据相关的医疗标准和规范进行。
产科诊疗常规
![产科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d0d0d4b783e0912a2162a56.png)
第二节产褥期观察及处理概念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均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产后6周。
临床表现(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产后24小时内体温可略升高但不超过38度;产后3-4日可能会出现“泌乳热”,体温不超过39度。
心率可反应体温和血容量情况,如心率增快应注意有无感染和失血。
产后呼吸恢复为胸腹式呼吸。
产褥期血压多平稳,如血压下降要警惕产后出血。
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产后仍应监测血压,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
(2)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宫底位于脐下一指。
以后宫底高度每日下降1-2cm,产后1周子宫收缩至妊娠12周大小,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宫体,产后10天子宫降至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
(3)产后宫缩痛一般产后持续2-3天自然消失。
哺乳时反射性引起催产素分泌增加可使疼痛加重,一般无需用药,但可酌情给予镇痛剂。
(4)褥汗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产后1周可自行好转。
(5)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的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恶露分三种: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血性恶露持续约3天,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约2周后变成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产褥期处理(1)营养与饮食建议少量多餐,以清淡高蛋白质饮食为主,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2)排尿与排便产后4小时应让产妇自行排尿。
如排尿困难可采用热敷下腹部、针灸、肌注新斯的明1mg以促进排尿。
上述处理无效者可留置导尿管。
产后易发生便秘,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对便秘者可口服适量缓泻剂:乳果糖、开塞露、麻仁丸。
(3)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每日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
测量前应嘱患者排空膀胱。
每日观察记录恶露的颜色、数量和气味。
如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应及早给予宫缩剂;如合并感染,恶露有臭味、宫体有压痛,应给与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行宫腔分泌物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的诊疗常规产褥感染诊疗常规【病史采集】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
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
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
恶露增多有臭味。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
方法有:(1)病原体培养;(2)分泌物涂片检查;(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
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2. 抗生素的应用,最好是根据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剂量宜大。
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
3. 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加用肝素治疗。
如有化脓性血栓播散,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髂静脉等。
4. 严重病例引起中毒性休克、功能衰竭,应积极抢救治疗。
早产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孕妇一般情况,孕妇年龄过小(<18岁),过大(>40岁),体重过轻(<45Kg),身材过矮(<150cm);有吸烟、酗酒习惯者;营养状况及有无精神创伤;2.过去曾有流产、早产史者;3.子宫畸形包括双子宫、双角子宫及纵隔子宫;宫颈内口松弛与子宫肌瘤等4.胎儿、胎盘因素:双胎、羊水过多、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血型不合、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5.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严重贫血、慢性肾炎、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性传播疾病等;6.孕妇患有妊高征等产科疾病以及合并有内、外科疾病,因病情需要必须提前终止妊娠者。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注意身高、体重及甲状腺情况;2.产科检查:宫高、腹围、骨盆测量、胎方位、胎心音、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尤其注意有无宫缩,其强度、规律性、持续时间以及有无伴随宫颈管短缩及进行性扩张。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2.中段尿常规,必要时作中段尿培养;3.肝功能检查;4.心电图检查;5.产科B超,必要时作彩超检查;6.胎心监护仪测(≥34周);7.胎儿心电图检查(必要时);8.胎儿成熟度检查(有条件时),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羊水泡沫试验、羊水胆红素测定、羊水肌酐测定、羊水PG测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往有流产、早产或本次妊娠期有流血史的孕妇容易发生早产。
早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则宫缩并常伴有少许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发展为规律宫缩与足月产相似,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钟以上,伴以宫颈未缩短缩以及进行性扩张时,可诊断为早产临产。
诊断早产应与妊娠期出现的生理性子宫收缩相区别,生理性子宫收缩一般为不规则无痛感,且不伴以宫颈管消失等改变。
【治疗原则】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应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维持。
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应尽力设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1.一般治疗:戒烟,禁性交,精神安慰,增加营养,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吸氧等。
2.抑制宫缩药物:(1)羟苄羟麻黄碱:150mg溶于5%葡萄糖500ml,稀释为0.3mg/ml溶液静脉滴注,保持0.15~0.35mg/min滴速,待宫缩抑制后至少维持滴注12小时,再改为口吸10mg每日3次;(2)硫酸舒喘灵:每次2.4~4.8mg舌下含服,每6~8小时重复使用一次;用药时注意心率。
(3)硫酸镁:先用负荷剂量2.5g,溶于1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时间不能小于5分钟,然后再用15g溶于10%葡萄糖1000ml滴注,滴速在1.5g/每小时,直至抑制宫缩后继续滴注2小时。
3.镇静剂使用:镇静剂并不能有效地抑制宫缩,却能抑制新生儿呼吸,故临产后忌用。
若孕妇精神紧张时,可作为辅助用药。
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分娩前给孕妇地塞米松10mg肌注或静注连用3天或羊膜内注入均可;5.产时处理:临产后慎用吗啡、度冷丁等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药物,产程中应给孕妇氧气吸入,分娩时可行会阴切开以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必要时可行剖宫产。
【疗效及出院标准】经治疗停药3天,无宫缩、胎儿情况良好,仍未到预产期,可出院转产科高危门诊随过期妊娠【病史采集】1.详细询问月经史、月经周期、平时月经变异情况;2.早孕反应及胎动出现时间;3.是否用过避孕药;4.了解妊娠早期妇科检查情况;5.以往妊娠有无过期,家族中有无过期妊娠。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2.产科检查、宫高、腹围、骨盆测定、胎方位、胎心音、胎心率、宫缩、胎先露、胎膜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2.中段尿常规;3.肝功能;4.心电图;5.产科B超,彩色B超;6.胎心监护仪监测;7.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有条件时);8.胎儿胎盘功能测定(有条件时),血、尿雌三醇测定,尿雌三醇/肌酐比值,胎盘生乳素测定;9.胎儿成熟度检查(有条件时),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羊水肌酐测定、羊水泡沫试验、羊水脂肪细胞检查;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必要时);11.胎儿头皮血pH值或胎儿脐血pH值测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首先确定是否过期妊娠,然后了解胎盘功能情况,最后了解宫颈成熟度。
1.确定妊娠是否过期(1)最重要的是准确月经史,月经周期,再配合早孕反应(孕6周)出现时间,胎动时间(18~20周),早孕妇科检查当时子宫大小来估计预产期。
(2)非孕期持续测量基础体温者,可根据基础体温上升的排卵期推算预产期;夫妇两地分居者可根据探亲日期推算预产期;(3)B型超声波检查,早孕期测定妊娠囊直径,孕中期测定胎儿坐高,孕晚期测定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羊水量的变化推算预产期;(4)子宫符合孕足月大,宫颈已成熟,羊水量渐减少,孕妇体重不再增加或稍减轻,应视为过期妊娠。
2.确定有无胎盘功能减退,可通过下列检查得知(1)胎动计数,12小时内<10次或逐渐下降,超过50%而不能恢复,提示胎儿缺氧;(2)B超及彩色B超检查,B超可观察胎动、胎儿肌张力、呼吸运动及羊水量等,彩超可测定胎儿脐血流情况,来判断胎盘功能与胎儿安危;(3)胎儿监护仪监测,无应激试验(NST),每周1~2次NST无反应,需做宫缩应激试验或OCT,OCT出现胎心晚期减速者提示胎儿缺氧;(4)阴道细胞涂片,中层细胞消失以表层细胞为主;(5)孕妇尿雌三醇(E3)含量及尿雌三醇肌酐(E/C)比值测定,持续低值,表示胎盘功能不全,如下降>5%提示胎儿窘迫;(6)胎儿心电图检查;(7)了解羊水量及性状,用羊膜镜或人工破膜方法;(8)羊水脂肪细胞计数>5%提示过期妊娠;(9)胎儿头皮血pH测定,PH值<7.25应考虑终止妊娠;(10)胎盘生乳素测定。
(11)了解宫颈成熟度,能对预测引产是否成功起重要作用,一般采用Bishaop 评分法。
【治疗原则】一般认为过期妊娠首先需鉴定是否确定过期,然后参照胎儿胎盘功能及宫颈成熟度决定处理。
1.有产科并发症和其它高危因素者,如流产、死产死胎、糖尿病、妊高征、小样儿、难产及新生儿死亡者,应在42周内给予引产,结束妊娠;2.已过预产期者,应在42周内引产,结束妊娠;3.妊娠确已过期或有胎盘功能减退者,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胎盘功能及产科情况考虑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4.引产方法(1)口服催产乳;(2)催产素滴注引产;(3)人工破膜引产;(4)硫酸普拉酮钠引产;(5)米索前列醇口服或阴道放药引产;(6)卡孕栓塞肛促宫颈成熟引产;(7)引产失败改剖宫产。
5.产时处理(1)产程图监护产程,注意宫缩、胎心率、先露下降等情况;(2)产程中使用胎心电子监护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急措施;(3)产程中做好抢救胎儿的一切准备;(4)左侧卧位;(5)吸氧;(6)静脉滴注葡萄糖液;(7)注意羊水情况;(8)必要时助产缩短第二产程;(9)避免产伤;(10)预防胎粪吸入综合征;6.过熟儿处理(1)葡萄糖使用;(2)碳酸氢钠使用;(3)抗生素使用;【疗效及出院标准】1.有引产指症者,产后伤口愈合良好后出院;2.经纠正预产期后,未达足月者,胎儿情况良好,可出院转产科高危门诊随诊。
胎膜早破【病史采集】首先确定妊娠、计算预产期。
1.有无不良分娩史;2.阴道流液的时间、性状、颜色、量、流水发生在有规律宫缩前后;3.治疗过程;4.有无外因,如外伤、性生活、阴道检查、剧烈咳嗽、排便用力等;5.近期是否有细菌、病毒感染、如发烧、阴道炎等。
【体格检查】1.测宫高、腹围,确定胎方位,听胎心;2.孕妇平卧时,向下推动宫底,可见液体自阴道口流出;3.阴道检查,后穹窿有无液池形成、液体中可见胎脂样物或液体自宫口流出。
【辅助检查】1.阴道液体酸碱度检查;2.羊水内容物检查:取后穹窿液少许均匀涂在玻片上,镜下寻找胎脂、毳毛、胎儿上皮细胞等;3.羊水结晶检查:吸取后穹窿液镜检,见羊齿状或金鱼草样透明结晶及少许十字形的晶体;4.B超检查:B超检查羊水平段降低,甚可见羊水过少,另B超协助判断胎龄,胎盘成熟度及胎儿有无畸形。
【诊断及鉴别诊断】1.临床表现:(1)孕妇突感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量时多时少,持续不断;(2)向上推动先露部时有羊水流出,流液应与尿失禁、阴道炎溢液相鉴别。
2.实验室检查:(1)阴道液检测pH≥7.0,胎膜早破可能性大;(2)阴道液干燥片检查有羊齿状结晶;(3)后穹窿液镜检有胎脂、毳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1)胎膜早破孕妇应立即住院待产,注意胎心音变化。
胎先露未衔接者,绝对卧床体息,防止脐带脱垂;(2)保持外阴清洁,禁肛查或阴道检查;(3)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及血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