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发展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市发展分析报告

李华忠

2014/3/28

摘要:河源市源城区“两江四岸”地区将成为河源市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发展潜力大。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合理开发自然景区,有望带动房价上涨。

目录

一、城市区位优势 (2)

二、城市规划 (2)

三、城市经济现状(2013年) (3)

四、房地产基本情况(2013年) (5)

五、河源未来发展分析 (8)

(一)从新的房地产发展点来看 (8)

(二)从政府规划分析 (9)

河源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辖内有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2012年常住人口95万户,366.8万人,汉族人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畲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其中汉族人里大部分为客家人。总面积约15642平方千米,农用地共1410861.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20%;建设用地面积为85409.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6%;其他用地共67926.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4%。

一、城市区位优势

河源市是广东省连接江西、湖南的重要通道和粤东北山区的核心城市,地处在珠三角向泛珠三角过渡的衔接地带,是南来北往极其重要的交通要地。市域现有及规划主干线将形成“三纵四横三连一环”架构,现有粤赣高速公路、河梅高速公路,国道G105、G205,省道S227、S230、S339、S341、S242,规划新建广大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揭茂高速公路和东环高速公路;此外,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穿城而过,规划还将兴建龙柳铁路、龙川至汕尾铁路,以及河源至惠州的城际轻轨等。

二、城市规划

根据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将河源城市性质定位为:环珠三角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客家文化中心与生态旅游城市;粤闽赣交通枢纽和粤东北商贸物流中心。

规划河源中心城区形成“一带、两轴、两心、四廊、六组团”的“舒展的紧凑型”带型组团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带:(蓝色部分)以东江作

为城市发展的纽带,主要突出东

江水带的景观功能和服务功能,

沿岸线组织各城市功能,形成两

江四岸的城市总体规划。

两轴:(紫色部分)以河源大

道和东环路作为城市拓展的主

要轴线,将各片区整合成带型城

市发展带。

两心:(红色圈内)包括城市

中心区和高新区中心。

四廊:(蓝色箭头)在各个城

市片区之间预留由水体、绿带构

成的四条生态廊道。避免城市连片发展。四条生态廊道由北至南依次是木京—洋潭生态廊道、石峡生态廊道、柏埔河生态廊道、埔前河生态廊道。

六组团:(黄色圈内)从北至南逐步形成先塘-木京组团、观塘-洋潭组团、白田组团、临江组团、埔前组团、古竹组团6个城市功能组团。

三、城市经济现状(2013年)

(一)经济稳中向好,发展速度逐季加快。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0.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增速分别比全国(7.7%)、全省(8.5%)快4.3和3.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8位。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分别增长10.5%、10.8%和1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337.11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0.15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48.7:38.6调整为12.2: 49.6:38.2,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增速比上年加快1.6

个百分点。林业、渔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林业总产值18.95亿元,渔业总产值4.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90元,比上年增长13.1%。

(三)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园区经济提速增效。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4.21亿元,增长17.3%,增速比全省快8.6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8位。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全市“一区六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0.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增速同比提高14.7个百分点;实现入库税收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增速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六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共实现工业增加

值99.52亿元,增长40.2%,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张,工业投资大幅回升。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10位。其中工业投资113.72亿元,增长36.1%,增幅比上年提高48.4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50.9、56.6和36.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9.18亿元,增长32.9%,增幅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92.42万平方米,增长50.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88.11亿元,增长75.5%。

(五)内需稳定增长,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61亿元,增长13.0%。从消费行业分类看,零售业占主导地位,实现零售额212.53亿元,同比增长13.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的九成,增幅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0.4个百分点。从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金银珠宝类、汽车类、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是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的主要推手,同比分别增长103.8%、34.7%和20.1%。

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共接待旅游者人数1908.42万人次,增长15.6%,实现旅游总收入152.75亿元,增长15.4%。

四、房地产基本情况(201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