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工程:德国的战后重建

世纪工程:德国的战后重建
世纪工程:德国的战后重建

世纪工程:德国的战后重建

世纪工程:德国的战后重建综合2016-05-09 09:22:57 1/1471年前的今天,德国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胜利。战争,没有胜利者,特别是战败国。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人开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而今半个多世纪之后,德国已经是现代建筑林立的一派繁荣景象。图为二战结束时的柏林。此时的德国,举国望去皆是废墟。(美联社图片) 2/141945年科隆市航摄图片。二战期间,盟军对德国的地毯式战略轰炸之惨烈已经堪与纳粹的野蛮行径相比,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德国主要城市80%以上的历史建筑在炸弹爆炸声中灰飞烟灭。(德新社图片)3/14从大教堂的高处望去满目疮痍的美因茨。被战火夷为废土的德国城市名单举不胜举,柏林、科隆、莱比锡、马格德堡、汉堡、基尔、吕贝克、明斯特、慕尼黑、法兰克福、维尔茨堡、美因茨、纽伦堡、克桑滕、沃尔姆斯、不伦瑞克、汉诺威、弗赖堡以及德累斯顿等主要城市均无一幸免。(德意志电讯社图片)

4/141943年频临毁灭的汉诺威。照片摄于该城市著名的市场教堂(Marktkirche ,”The Church on the Marketplace”,始建于14世纪。译者注)。战争结束时整个德国几乎都被埋在瓦砾之下,其中的4亿方废砖断瓦将成为日后的西德。那些在轰炸中幸存下来、摇摇欲坠的危房和其它一些建筑,不久后

也在随之而来的重建浪潮中被推倒。(德新社图片)5/14重建工作最早的任务落在Trümmerfrauen----或称“清砾妇”----身上。战争吞噬了太多德国男人的生命,以至于盟军不得不征发所有年龄间于15-50岁的妇女从事繁重的废墟清理工作。(德新社图片) 6/141946年,德国Nissenhütten,一群自前线退役的德国士兵回到临时住宅区中的家。浩劫之后的德国百废待兴,住房问题迅速凸现出来。很多无家可归的德国人不得不栖身于本图所示的应急棚屋中,另外一些人则在他们千疮百孔的住所中艰难度日。(德新社图片)7/14希特勒喜欢大林荫、高屋顶的建筑风格,他偏爱的这些设想从来没有实现。但在战后重建德国时,一些成形于纳粹时期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还是被加以吸收利用。8/141943年,空袭之后的柏林Neues博物馆一片狼藉。在重建战后德国的过程中,一场关于历史建筑重建思路的大辩论贯穿始终:是原样复建还是推陈出新?一些人则认为精确的复制等于掩饰战争发生过的痕迹,而其他人则认为所谓现代化忽视了战前德国悠久的历史传承。Neues博物馆重建工程在这两种思想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德意志电讯社)9/14早在二战中,纳粹的城市规划师们开始设想一种特定的城区分划方案,以降低德国城市对空袭战损的敏感度。现代设计师们也同样着力寻求一种新构思,以求有别于自中世纪以来一直统治着德国城市规划的陈旧思路。这些新设计的美观程度往往不尽如

人意。图中这片建于1957年的德国首批高层公寓楼(位于汉堡市格里德堡)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德新社图片)10/14战后德国的住房压力很快化为行动动力,各地的住宅区在仓促间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上世纪60年代中,西德平均每年新建57万套住房。东德在随后10年间也加快了居民住房的建设步伐,图中这座德累斯顿市中心的公寓楼便是其产物。(德新社图片) 11/14时至今日,不论是在原东德还是原西德,德国的城市景观线已经被图中这般的高层公寓楼群统治。很多原住民现在已开始怀念二战前那种邻里相闻绵密无间的宅居风格了。(德新社图片) 12/14竣工于2005年的德累斯顿圣女大教堂(Frauenkirche,”the Churchof Our Lady”)。在重建过程中一些德国城市的尺度规模已经恢复到和战前

一模一样的水平,德累斯顿是其中之第一座。这座城市的其他一些历史性建筑也已经完成重建。(德新社图片)

13/142009年,完成重建的Neues博物馆开放首日。新馆体现了新旧元素的有机综合,在保留了战争痕迹与污染的同时,向参观者展示了一幅新旧交汇、昔日废墟与现代建物并存的融和图景。(德意志电讯社)14/14法兰克福由摩天大楼构成的城市天际线。尽管目前怀念旧式城市风格已经成为一股愈演愈烈的风潮,德国的城市景观依旧没有发生大变更的可能性。当然,那些最不招人待见的建筑物还是会被推倒重建或改头换面。不过,创新与怀旧的争论依旧在继续。德

累斯顿建筑师彼得-库卡对怀旧者们自有一番说辞:“为什么我们要为那些乐见昨日重现的退休老头们亮起绿灯呢?”(德新社图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