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鉴赏课程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赏析教案

初中美术赏析教案

初中美术赏析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赏析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增强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升情感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美术作品的主题分析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

2. 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简要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2. 学生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作品的特点、形式、色彩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题、形式、情感等。

3.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对其他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四、学生自主鉴赏(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进行鉴赏。

2. 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分析作品的特点、主题和情感。

3. 学生将自己的鉴赏心得与其他同学分享。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美术作品的资料,深入了解美术流派和艺术家。

2. 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提升艺术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的特点、主题和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初中赏析课教案美术

初中赏析课教案美术

初中赏析课教案美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2. 学会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艺术素养。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观察和欣赏美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2.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3.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及作品4. 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能力。

难点:1.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2. 如何分析和评价印象派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3. 代表画家及作品:介绍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画家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印象派绘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和分析更多的印象派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方面的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

美术鉴赏教案初中

美术鉴赏教案初中

美术鉴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

2. 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对古代绘画作品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代绘画作品的初步感受和认识。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教师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教师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代表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

三、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学会观察和理解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和分析心得。

四、实践(10分钟)1. 学生选择一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将自己的欣赏和分析心得写在笔记本上。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欣赏和分析更多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美术初中鉴赏课教案

美术初中鉴赏课教案

美术初中鉴赏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美术鉴赏课课程类型:鉴赏课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培养图像识读能力。

2. 能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包括线条、色彩、材质、空间与作品的内容要素包括题材、主题和情境进行分析探究。

3. 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4. 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性。

教学重点:1. 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2. 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性。

教学难点:1. 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作品能给观者不同的感受。

二、探究发现(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线条、色彩、材质、空间。

2.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题材、主题、情境。

三、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分析其表现技法、风格和文化特点。

2. 欣赏西方绘画作品,分析其表现技法、风格和文化特点。

四、实践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幅喜欢的美术作品,分析其形式要素和内容要素。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感受。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美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和课件。

2. 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分析和评价的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元素组成,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通过欣赏和分析中西方美术作品,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并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性。

在实践与评价环节,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美术鉴赏教案模板初中

美术鉴赏教案模板初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线条、色彩、构图、材质等。

- 掌握中外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 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 培养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艺术兴趣。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 培养学生尊重艺术、尊重他人观点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艺术价值。

- 中外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2. 难点:- 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授:- 介绍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线条、色彩、构图、材质等。

- 介绍中外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如写实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等。

- 分析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 让学生尝试创作美术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4. 讨论交流:-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鉴赏能力。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

-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中的表现。

2. 结果性评价:- 评价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艺术价值的能力。

- 评价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美术鉴赏》教材。

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

3. 课外资源:美术馆、博物馆、网络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初中生的美术鉴赏教育

初中生的美术鉴赏教育
1.教学重点:
(1)美术基本术语的掌握:如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这些是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基础。
(2)美术作品风格和流派的识别: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等,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3)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
3.美术作品风格和流派:
-古典主义:强调理性、秩序、和谐,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个性、自由,代表人物如德拉克罗瓦、特纳等。
-印象派:强调光影、色彩、瞬间,代表人物如莫奈、雷诺阿等。
4.美术作品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世纪美术:宗教影响下的艺术创作,如教堂壁画、雕塑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美术鉴赏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美术鉴赏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5.美术作品的表达技巧和创作方法:讲解油画、水彩画、素描等不同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6.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要素,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形式美。
7.美术作品的内容主题: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8.美术鉴赏的步骤:包括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等步骤,指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美术鉴赏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初中生美术名画赏析教案

初中生美术名画赏析教案

初中生美术名画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著名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世界著名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2.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名画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绘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目的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绘画作品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画家是谁?二、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名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包括画家的背景、作品的风格、主题等。

3. 学生认真观察和聆听,记录下关键信息。

三、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2.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创作与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根据欣赏的名画作品,进行创作和实践。

2. 学生可以选用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2.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增加对绘画艺术的了解和体验。

2. 邀请艺术家或艺术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绘画艺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世界著名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美术欣赏授课年级:初中年级课时安排: 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基本特点及代表作品。

- 学会运用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和分析。

-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尊重艺术、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主题:中国传统绘画欣赏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

- 欣赏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3. 课堂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 总结:- 总结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及代表作品。

- 强调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主题:外国绘画欣赏教学重点:- 了解外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 欣赏和分析外国绘画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外国绘画的代表性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外国绘画的基本特点,如写实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等。

- 分析外国绘画的代表作品,如《蒙娜丽莎》、《自由引导人民》等。

3. 课堂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喜欢的外国绘画作品。

-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 总结:- 总结外国绘画的基本特点及代表作品。

- 强调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中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美术欣赏课程

提高中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美术欣赏课程

提高中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美术欣赏课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等,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美术作品。

2. 学生能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流派和代表作品,认识美术发展的多样性。

3. 学生能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从形式、内容、创作背景等方面评价美术作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形式,分享自己的艺术鉴赏观点,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将艺术鉴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增强对美术作品的尊重和珍惜。

2. 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情感,提高生活品质。

3. 学生在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时,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旨在提高中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培养审美情感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美术作品基本元素分析: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等基本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表现,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析美术作品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色彩: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搭配与调和。

- 线条:线条的分类、线条在作品中的表现力。

- 形状:形状的分类、形状的构成与变化。

- 空间:空间的表现手法、空间感的营造。

2. 美术流派及代表作品欣赏:介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美术:山水画、工笔画等。

- 西方古典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等。

- 现代美术: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

- 当代美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

3. 美术鉴赏方法与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从形式、内容、创作背景等方面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初中课本教案

美术鉴赏初中课本教案

美术鉴赏初中课本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和方法。

2. 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价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相关美术作品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的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二、什么是美术鉴赏(10分钟)1. 教师介绍美术鉴赏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和方法。

三、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分析、评价和理解。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美术作品,学习如何评价和理解作品。

四、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油画、水彩画、雕塑等。

2. 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作品,注意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价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和心得。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分析。

2. 学生完成作业,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价值。

作业布置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初中美术欣赏类教案

初中美术欣赏类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理解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2. 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3. 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

2. 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绘画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3.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三、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反映社会风貌、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等。

2. 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历史记录、审美享受、教育启示等。

3.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研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绘画艺术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作品时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美术鉴赏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美术鉴赏课程教案模板

年级:七年级科目: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 美术鉴赏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2.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美术鉴赏教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等。

2. 举例说明美术鉴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欣赏画作、设计服装等。

三、美术作品欣赏1.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总结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

四、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若干幅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鉴赏任务,并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美术鉴赏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美术鉴赏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美术鉴赏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博物馆,现场进行美术鉴赏。

2. 学生分组观察作品,进行讨论和分析。

3.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美术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作品评价1. 学生分享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鉴赏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鉴赏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美术鉴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美术鉴赏的感悟,表达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作品欣赏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术鉴赏初中教案

美术鉴赏初中教案

美术鉴赏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欣赏的方法,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2. 民间美术的分类3. 欣赏方法和审美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欣赏的方法,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民间美术。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

2. 学生听讲并记录,提问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三、欣赏环节(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欣赏的方法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创作,可以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模仿或创新。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对民间美术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择一幅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2. 完成一份关于民间美术的调研报告,包括作品的类型、特点、创作手法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欣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运用欣赏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体验了民间美术的魅力。

初中鉴赏教案美术

初中鉴赏教案美术

初中鉴赏教案美术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字的起源和发展,理解美术字的美学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字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字作品。

教学重点:1. 美术字的起源和发展2. 美术字的美学价值3. 美术字的欣赏和创作教学难点:1. 美术字的基本笔画和组合规律2. 美术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美术字作品,包括古代碑帖、现代创意美术字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墨水、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美术字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术字的美。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字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美术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古代碑帖和现代创意美术字的特点。

2. 分析美术字的美学价值,包括线条、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美感。

三、欣赏(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美术字作品,引导学生从线条、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交流对美术字的认识。

四、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作美术字作品。

2.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题材进行创作。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字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学生互相欣赏、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美术字欣赏和创作进行总结,强调美术字的美学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字,让学生了解了美术字的起源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创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字作品。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欣赏环节,部分学生对美术字的美学价值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赏析课教案初中

美术赏析课教案初中

美术赏析课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了解现代派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派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现代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现代派艺术的特点。

3. 现代派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

教学难点:1. 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具体作品中的表现。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派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现代派艺术的作品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现代派艺术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二、讲解现代派艺术的特点(15分钟)1. 教师讲解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如:追求创新、突破传统、注重个性表达等。

2. 教师通过具体作品分析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在作品中的表现。

三、欣赏现代派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15分钟)1. 教师展示现代派艺术代表人物的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莫奈的《睡莲》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四、实践活动:创作现代派艺术作品(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运用现代派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现代派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现代派艺术的作品和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2. 完成一幅现代派艺术作品的欣赏感悟日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现代派艺术的起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学生在欣赏现代派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运用现代派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现代派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美术教案鉴赏

初中美术教案鉴赏

初中美术教案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

2. 分析现代派绘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2. 现代派绘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欣赏和分析现代派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现代派绘画作品,让学生猜测作者和作品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现代派绘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如:抽象、夸张、变形等。

2. 教师通过展示多幅现代派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这些特点和手法。

三、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现代派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特点和手法。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四、实践(15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一幅现代派绘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现代派绘画作品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一艺术流派。

通过讲解和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特点和手法,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美术教案赏析名画初中

美术教案赏析名画初中

教案名称:《赏析名画——初中生美术欣赏教学》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赏析名画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欣赏和分析名画,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独立欣赏名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3. 通过欣赏名画,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样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

2. 分析名画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3. 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题材等方面欣赏名画,提高审美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名画创作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

2. 示范法:教师展示名画作品,分析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名画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名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题材、色彩、线条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教师讲解画家的生平事迹、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

3. 欣赏名画: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名画,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名画创作实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名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初中美术教案鉴赏模板

初中美术教案鉴赏模板

---一、课程名称:《美术作品的鉴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包括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并学会分析探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1. 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

2. 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中西方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风格与文化上的差异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鉴赏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美术作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4.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

2. 介绍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 观察法: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作品的细节。

- 分析法:分析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等。

- 比较法: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

- 想象法: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发挥想象力。

3.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如中外名画、雕塑、建筑等。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如形式美、内容美、文化价值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四)实践环节1. 教师提供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练习。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创作,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美术教案鉴赏初中

美术教案鉴赏初中

美术教案鉴赏初中教学对象: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时长: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

2. 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1. 印象派绘画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对印象派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以便于记录和绘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品,如《睡莲》、《日出·印象》等,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印象派绘画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和艺术特点。

解释印象派绘画的名字由来,强调画家们追求光与色的变化,表现瞬间的印象。

介绍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并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品。

阐述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如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简约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挑选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并绘制简要的构图草图。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分析,选择一个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改进绘画技巧。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印象派绘画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美术教案赏析名画初中

美术教案赏析名画初中

美术教案赏析名画初中课程类型:美术欣赏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空》这幅名画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梵高、创作时间、画面内容等。

2. 培养学生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通过欣赏《星空》,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梵高和《星空》的背景知识。

2. 分析《星空》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笔触特点等。

教学难点:1. 分析《星空》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星空》的图片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梵高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对梵高产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星空》这幅画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欣赏《星空》(15分钟)1. 展示《星空》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画面之美。

2. 详细介绍《星空》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构图、色彩运用、笔触特点等。

3. 分析《星空》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如梵高独特的旋涡状笔触、鲜艳的色彩等。

三、讨论与交流(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星空》的欣赏感受和认识。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星空》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四、创作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感受,尝试仿画《星空》中的某一部分,如旋涡状的星空、星星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如旋涡状笔触、鲜艳的色彩等,进行创作。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赏析梵高的名画《星空》,使学生了解了梵高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提高了学生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尝试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说课模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第___课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美术鉴赏知识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课本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以及为学生在以后的美术欣赏和生活中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然后是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了解问题,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获得鉴赏要素,扬长补短,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最后是情感目标:通过从现实的身边的美的事物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陆续授课过程中反复提出来突出重点。

难点:,通过对范例的讲解来突出难点。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我鉴赏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鉴赏活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首先说说教法: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是应着重采用教学过程中反复提示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美术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比较轻松的方式,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都可以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在的对美的认知,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交流,启发学生从教条的书本知识上升到自我欣赏的境界。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美术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再次说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这句话在美术学习上也同样适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老师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这样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学生生理上表现为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关联性和参与性不强,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然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联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互动及强烈参与的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艺术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作品范例。

在讲范例时,不仅在于怎样理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理解,而及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观点和想法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

课后交流使学生能巩固并且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艺术欣赏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美术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术思想方法在艺术欣赏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作品范例,适当对范例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在板书设计方面,因为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鲜明、条理、重点突出,这是我板书的原则。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最后我一点是我对本节课后评价及反思,本节课我一再坚持我一贯坚持的德育为先,学生为主体,学法为中心的这样一个原则。

我认为,我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做到美育、做到德育、而且要坚持做到素质教育中德育为先,这样的原则。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我所有内容,由于经验不够,教案准备的不是很详细全面,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进行批评指正。

谢谢!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

著录过程是认真观察、理解、研究作品与作者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熟悉该美术门类艺术特点的过程。

本教科书每课都有一些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品评,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不同门类美术作品的参照。

第二、三、四课属于工艺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玉器、彩陶、瓷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1课时)1.从石器制造的发展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对物质材料形体、质感、色彩,以及对称、秩序感等造型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将玉材从石头中区分开来,是人类审美认识上一个重要的发展。

2.古代对玉的材料之美的欣赏与加工,不同时代体现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原始社会后期和夏商周时代,玉器被赋予特殊的社会意义,成为贵族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而汉代以后,特别被人们所看重的是它的珍宝性。

3.对玉的审美在中国文化中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根据与玉有关的故事、词汇体会包含玉器在内的各类工艺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相关链接:现代玉石、牙骨雕刻。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1课时)1.原始社会彩陶与素陶两方面的艺术成就。

彩陶的主要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作品。

素陶的主要代表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与白陶器。

原始社会陶器制作已充分掌握了工艺美术造型与装饰的规律。

2.中国古代瓷器制造对世界文化有重要影响。

古代瓷器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青瓷、青花瓷和彩瓷的作品上。

3.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工艺)(选修)》第十课,陶瓷造型工艺制作,可以使学生从陶瓷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理解陶瓷艺术作品设计、制作的特点,从中体会工艺美术的一般规律。

相关链接:中国现代陶瓷作品。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器艺术》(1课时)1.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商后期至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都达到很高的成就,而又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

2.青铜器艺术的成就具体体现于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青铜器中的礼器是奴隶主贵族政权、军权、神权和财富的象征。

青铜器中的铭文(金文)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3.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青铜器种类和代表性作品,对其造型和装饰作出初步的分析。

第五、六课属于古代建筑。

课程涉及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两方面内容。

具体介绍的北京故宫、天坛、苏州园林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1课时)1.北京明清故宫紫禁城为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宫殿建筑群,是明清皇室绝对王权的体现。

以三大殿为主体的紫禁城也是北京城市的中心。

2.北京天坛是坛庙建筑的代表,其主要建筑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年殿运用多种象征手法体现祭天的功能,造型瑰丽而崇高。

应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加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相关链接: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建筑类型;②故宫与北京城市布局的关系。

③中国现代建筑。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1课时)1.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有北京的北海和颐和园。

私家园林的主要代表是苏州园林。

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造园经验,其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为明代计成《园冶》。

中国园林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园林设计多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表现效果,而在现代园林管理中往往由于对古代园林设计思想缺乏理解而损害了园林景观。

需要结合当地园林环境建设,启发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点。

相关链接:①现当代建筑;②民居。

第七、八、九课属于雕塑艺术,中国古代雕塑主要有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建筑雕塑、肖像雕塑,以及各种民俗性雕塑等。

在近世,传统雕塑艺术的传承发生中断,现当代雕塑是在接受西方雕塑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1课时)1.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

地上纪念性雕塑多为石雕,雕刻手法比较概括,突出其在广场上的观瞻效果。

2.俑类作品有陶、木、石、铜等各种材质,除秦始皇陵兵马俑外,一般形体较小,对现实生活有多方面的反映,形象比较生动。

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比较这两类雕塑作品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加深对雕塑语言的理解。

第八课《妙相庄严──宗教雕塑》(1课时)1.宗教雕塑包括佛教、道教等不同内容,而起主导作用的是佛教雕塑。

2.宗教雕塑的遗存主要有:石窟寺雕塑。

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最为杰出的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群。

石窟寺将建筑、雕塑、壁画综合为一体,修建年代多延续很久,清楚地反映了艺术发展阶段性变化。

20世纪前期,一些著名的石窟寺雕塑曾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劫掠、破坏。

3.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夹芝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

4.中国宗教雕塑的作者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

在教学中需要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

第九课《与时俱进──现代雕塑》(1课时)1.包括大型纪念性雕塑在内的城市环境雕塑,由于设置于广场环境,要求雕塑语言概括,形式感强、能够适应从多角度去观赏。

大型雕塑与环境的配合,和谐十分重要。

2.架上雕塑: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欣赏,体会它们与大型雕塑在取材、表现和艺术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再就是体会不同材料的作品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