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绵阳一诊答案语文答案1023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35分)(一)(9分,每小题3分)1.B(除了“官府的赏赐”还有“官员赞助”)2.C(“都用了比喻论证”错)3.A(A“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原文无据)(二)(14分)4.(3分)C(没有外貌描写)5.(5分)✍交待“偷鸡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遭遇水灾,全镇困顿;✍推动情节发展:正是由于几乎家家缺吃少穿,才会发生“偷鸡事件”;✍为张爷误会“我们家”埋下伏笔:初来乍到的外来户且生活艰辛;④从侧面交待父亲坚持“自证清白”的原因:投奔同乡且立足未稳;⑤用生存的艰难衬托出我们家对家风的坚持:再困难的生活,人也不会堕落。
(每点1分,答到4点给满分)6.(6分)对家族整体层面的影响:✍“偷鸡事件”中坚持自证清白,赢得张爷及乡邻的信任,让大伯三兄弟找到工作;✍大伯三兄弟在纸厂任劳任怨,在黑龙江扎下了根;对家族个体成员的影响:✍父亲为了保护家族名声,坚持自证清白;✍大伯极力保护祖辈牌位与堂号,并将堂号刺在胸口;✍“敦本堂”早已在我心中生根,为官多年,一尘不染。
(对家族整体和个体的影响各3分)(三)(12分)7.(3分)D(“我们不能够在加权后进行平均数的统计”错,原文的意思是不能过度加权)8.(5分)BC(A.“首次使用”错,上个世界90年代王兆鹏就用数据给唐诗宋词排名次D.“侧重点应该放在西部地区”于原文无据E.“利用大数据是行业发展的前提”过于绝对。
)9.(4分)✍依托大数据,对社会各行业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研究,合作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大数据隐藏的烟幕弹仔细辨别,不能盲目相信“伪大数据”。
(每点2分)二、(35分)(一)(19分)10.(3分)A11.(3分)A (左迁为贬官)12.(3分)D(“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错)13.(1分)当时皇太子杨勇对时政非常了解,皇帝想提高东宫官吏的声望,就常让朝1分,大意1分)(2)(5分)太子因为苏孝慈的离开,(心中)很不平,在言语、表情上也有所表露,苏孝慈就是如此的被太子倚重。
2017广州一模语文试卷包含答案精校版,推荐文档
2017 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本试卷 10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
王阳明说“君子之学,谁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
“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
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
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
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思到孟子。
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
“议论削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
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
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此理塞宇宙”。
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
成都市锦江区初2017届语文“一诊”考试题(附答案)
锦江区初2017届语文“一诊”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100分)一、二(24分,每空3分)1—8:BDAC ABAC三、(6分)9、(1)(2分,任意一句正确计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1虫声新透绿窗纱○2鬓微霜○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4分,每句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四、(10分)10、(3分)示例:人生的努力很重要,但选择往往更重要。
11、(4分,每点1分)示例:首先,提出“选择要正视自己的条件,准确定位”的分论点(1分);接着,列举一位缺少音乐天赋的青年执意参加藏歌比赛最终失败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观点(1分);再引用沃维纳格的话,阐述我们应如何准确定位(1分);最后得出“量体裁衣,度腹吃药”是成功的选择这一结论。
(1分)12.(3分。
观点清晰、紧扣文本1分,事例阐述能够结合观点1分,语言表达有条理1分)示例一:闻一多的事例证明选择具有不二性。
(1分)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但闻一多将精力集中于唐诗研究,心无旁骛、持续努力,最终结出了《唐诗杂论》的硕果。
(2分)示例二:闻一多的事例证明选择必须把方向找对。
(1分)尽管中华文化史浩如烟海,唐诗却是其中无可置疑的文化高峰。
闻一多既有勇攀高峰的精神,又有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因而最后结出了《唐诗杂论》的硕果。
(2分)示例三:“杨家茶汤”的成功证明选择要正视自己的条件,准确定位。
(1分)杨七手艺高,杨巴口才好,二人根据自己不同优势准确定位,才能让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变得远近闻名。
(2分)五、13.(60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B卷(50分)一、(4分)1.(2分)“尽”是走完的意思,写出了行程的艰辛(1分),流露出了诗人快达到目的地的轻松愉悦心情。
(1分)2.(2分)示例:(手法1分,“开朗(轻松)”、“思乡”各0.5分)示例1:直抒胸臆。
高2017届语文成都一诊考试试卷 和答案
成都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㊀阅读题(共70分)一㊁现代文阅读(35分)㊀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 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 错误,原文没有表明是一种 对线条大量运用 的 追求 )2.C( 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 错误,原文是 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3.D( 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 分析不当)㊀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3分)C(强制因果㊂ 讲好戏剧故事 与 电影的狂热和勇敢 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5.(4分)①形象地表现李安朴素低调(做小伏低)㊁谦逊羞涩㊁温柔纯真的个性㊂(2分)②为后文进一步表现李安电影风格作铺垫㊂(1分)③增加传记的文学性,引发读者兴趣㊂(1分)(意思相近即可)6.(5分)①李安的电影作品有西方的电影元素,无论是拍西方题材还是拍东方题材的电影都给人与众不同(陌生化)的感觉;(2分)②李安极新颖极现代,主动拥抱电影新技术,灵活地运用西方的视角手法,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电影人一起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㊂(3分)(意思相近即可)㊀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4分)D㊁E(答出一项2分㊂D项 表明了人言可畏 属于臆断;E项 对补锅手艺的自信 分析错误)8.(4分)①表现儿子的孝顺㊂(1分)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㊂(1分)③推动了老罗头得知儿子收购铁锅而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㊂(2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①凸显人物形象㊂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㊁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㊂②统领全文(或:以 手艺 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㊂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㊂③暗示主题㊂小说从补锅 手艺 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㊂(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语文 一诊 考试题答案第1㊀页(共3页)二㊁古代诗文阅读(35分)㊀㊀(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3分)D11.A( 迁 指晋升或调动官职)12.(3分)B( 此举使韩世忠㊁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 分析不当,文中刘光世写书信给二帅后,才有二帅复书交欢,众战屡捷)13.(10分)(1)(5分)建炎年间诏令内侍(宦官)不许结交主兵官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置,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㊂(大意2分, 交通 预 申 翻译正确各1分) (2)(5分)陛下既然想为父兄稍受委屈,更希望能周密考虑天下治乱的关键,斟酌大众情况,选择经久可行之计施行㊂(大意2分, 少 审 酌 翻译正确各1分)㊀㊀(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5分)A㊁E(答A给2分,答E给3分㊂A项 以声写静 分析不当;E项 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15.(6分)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㊂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㊂(2分)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㊂诗人能勘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㊂(4分)(意思相近即可)㊀㊀(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6.(5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㊀㊀(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㊀㊀哀民生之多艰(答出一空1分,有错字㊁漏字㊁添字则该空不给分)第Ⅱ卷㊀表达题(共80分)三㊁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B(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㊂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㊂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㊂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㊂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㊂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㊂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的文章)18.C(A. 约 左右 重复赘余,删掉 约 或 左右 ㊂B.句式杂糅,可去掉 原因 ㊂D.语序不当,应把 世界上 放在 首个 之前)19.D20.(5分)①对话可以解决分歧(或 对话是成本最低的博弈 )(2分)②理性对话足以解决冲突问题(1分)③语言无法替代行动的较量(2分)语文 一诊 考试题答案第2㊀页(共3页)21.(6分)参考答案:门禁控制器首先要采集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未识别须请求再测;若人脸识别通过,可进入指纹信息采集;若指纹识别未通过,也须请求再测㊂若人脸识别㊁指纹识别都通过,则验证通过,打开门禁㊂(答出具体流程,内容完整,给3分;表达准确,语言连贯,给3分㊂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㊂)四㊁写作(60分)22.一等(20 16分)二等(15 11分)三等(10 6分)四等(5 0分)基础等级内容2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点深刻个别细节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略显个性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 内容 以 题意 ㊁ 中心 为重点, 表达 以 语言 ㊁ 文体 为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㊁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㊂(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 特征 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㊂发展等级分以 有文采 有创意 为重点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㊂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㊂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㊂(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 基础等级 在四等之内评分, 发展等级 不给分;如确认为 套作 ,可适当扣分㊂(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3分为止㊂(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㊂(6)文章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㊂语文 一诊 考试题答案第3㊀页(共3页)。
2017成都 一诊 语文word版+答案
成都市高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
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
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
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戋。
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
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
它们承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现在出土的泰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
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
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
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
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
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
“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
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
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
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
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四川省德阳市2017届高三语文一诊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2017届高三语文一诊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总体上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
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
中华的先民认为这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自己发明的。
这反映出中华的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非凡事迹的文学表达。
女娲等人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
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嫘祖发明蚕桑,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定乐律等).中国的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分明是一位人间领袖的英雄事迹,哪里有丝毫的神话色彩?既然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
追求人格的完善、人伦的幸福、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
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尚书》说:“惟人,万物之灵。
”《礼记》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这些论断颇能代表古代中国人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确定。
.正因如此、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主要对象。
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他们的关怀对象都是现实的人生。
所以,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认为解决人间的实际问题才是思想家的当务之急。
一句话,中华先民的理想国就在人间。
2017珠海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原文说的“在一千多年前”苏轼的言论和“上世纪初”房龙所说的“截然相反”,“并不认同”于文无据。
2.B.【解析】B.原文表述的是“中国并不是一个“画不像”的民族,这里面有内在的思想根源,这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关”。
并不是“为了表现艺术的丰富想象力”。
3.C【解析】C.原文为“19世纪末期,西方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甚低”,选项范围扩大。
“趣味好像并不怎么高雅”与“评价甚低”程度不同。
4. C【解析】A选项不能说明他是一个自尊心强的人,只能说明他内心的害怕;B选项没有“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情节,无中生有;D选项年轻人对活着有强烈的愿望,只是后悔莫及。
5. 【解析】①从结构上看,划线段落补充的故事内容既与上文疑问相照应;又与文章开头情节相呼应;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与可读性。
(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②从内容上看,划线段落回答了能够破坏舒适与满足,甚至是整个家庭的东西就是贪欲和欺骗;正是年轻人的贪欲与被欺骗,才导致了他的生命与生活的破碎;进一步揭示了年轻人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意思相同即可。
)6. 【解析】①“苍白”写出了年轻人从六楼坠落到一楼由经历场景而回顾、拷问一生彻悟后追悔莫及的无奈;“嘲讽”既是对自己沉迷虚幻生活终究为此付出代价的自责,又是对社会上充斥的贪欲、欺骗等人性恶的批判;“笑容”写出了年轻人临终前彻悟后的释然及对结束这“生命的无意义”的绝决之心。
(每答出一点得1分)②小说通过对年轻人悲剧性的短暂一生的戏剧性刻画,既讽刺了当时社会追逐、沉迷于浮华、虚妄的现象;又批判了虚假、丑陋的人性;表达了对真善人性与真善生活的向往。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意思相同即可。
)7.A、C【解析】A.本文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第二段开始是新闻主体。
C.对各方代表性语言不仅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四川省成都市高2017届语文成都一诊考试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2014级成都一诊语文答案1.D2.C3.A4.B5.作用一,吸引读者兴趣,作用二,生动的细节描写,描绘出了李安朴实的形象,突出了他不慕名利从容大气的品质,作用三,开篇对李安朴素形象的描写与后文中他的才华横溢形成鲜明对比,使他的形象更加生动6.原因一,李安擅用西方的视角与技术。
原因二,李安的作品不是单纯传统的东方艺术文化,而是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熏陶,原因三,李安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的西方元素7. BD8.(1)内容上,既表达了治疗老罗头病因的办法,表达了儿子的孝心,也为他后面的遭遇做了铺垫,使文章连贯合理,耐人体味。
(2)结构上,承上启下,既表达了上文病因的救治方法,又为流言风语导致老罗头死亡埋下了伏笔。
9.(1)手艺是文章的脉络,围绕老罗头补锅的事情进行讲述,贯穿整个文章,使文章内容紧密。
(2)用手艺,表达了时代变迁下,补锅这门手艺即将淡出历史舞台,从一个侧面表达出更深的涵义。
(3)手艺一词,从深度上可以扩展到很多,在历史潮流下淹没的技艺,不只是补锅,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消散的思考。
10.D 11.A 12.D13翻译(1)建炎年间,皇帝下令内侍不能与外面掌握兵权的大臣交往良好以及干涉朝廷政治,违反了的人用军法来处置,严格申明执行这个禁令。
(2)陛下既然打算亲自做稍加委屈,更愿意审查思考天下治理混乱的原因,根据众人的情况来斟酌,选择其中能够持久可行的策略而执行14.BE15.这首诗,词语通俗,内容平凡,写天气好的一天朋友们聚会活动,欢笑饮酒,在墓地的柏树下,奇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本诗欢乐平常的事,作者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奇在表现诗人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1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7.A 18.C 19.D20.①对话是成本最低的博弈②理性对话能够解决冲突问题③语言无法替代行为的较量21.首先,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在识别如果不能识别需要重复图像采集,然后识别成功后进行指纹信息采集,在识别,如果指纹信息识别需重新进行指纹采集,最后,识别过后,那么验证通过。
2017年语文全国一卷答案
2017年语文全国一卷答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届一诊语文试题含答案剖析
普高2017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1段.①明代的科举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兴起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文体的做法。
②《明史·选举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
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③由于八股文成为官方所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而一般文士如果想通过科举这一关,跻身仕宦的行列,势必要对这种应试程文苦苦研习。
④这就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
2段.①从表现特点来说,明代兴起的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它的对偶性。
②明成化以前,八股文的句式基本上还是“或对或散,初无定式”,显得比较自由。
③成化以后,句式趋于严格化,八股对偶结构越来越明显。
④应该说,对偶句式并不是八股文的独创,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早在先秦诗文中就已应用。
⑤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一种以偶句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即骈文。
⑥唐宋时代,骈文的句式更趋严整。
⑦八股文的成熟,与它吸取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显然是分不开的。
⑧明代洪武至成化、弘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出现了一些创作名家,如王鏊、钱福。
⑨尤其是王鏊,为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被人推崇,他的名篇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破题简洁明了,议论平缓不迫,层层展开,结构紧凑,对偶工整,比较典型地体现出八股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3段.①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八股文的创作走向兴盛,在众多的作者当中,较有名气的则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
②除此之外,如茅坤、瞿景淳也是当时八股文制作的大家。
2017年青海省一模试卷语文
2017年青海省一模试卷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汉字的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喑哑(yīnɡ)不逊(xùn)触(cù)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样子)心里感到悲伤。
B.行辈(hánɡ)一抔(póu)凑(còu)合:将就C.撅断(juě)褴褛(lǔ)低眉顺(shùn)眼:形容心情惆怅的样子。
D.鸡肋(li)庇护(bì)情有可圆(yuán):在情理上说得过去。
解析:这是对字音字形及词语理解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解析:此题是对成语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答案:A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2分)()A.当我匆忙走进校园的时候,我看见同学们正在花坛边踢毽子、跳绳。
B.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
C.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D.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有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解析:这是对病句辨析的考查。
C成分残缺。
答案:C4.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________,岁晏有余粮。
(2)《月夜》中另辟蹊径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极尽惆怅失望之心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概括而生动地描写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________,________。
2017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成等写作手法,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
大小、曲直、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
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
在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
“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
其实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
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筑师的设计下反而和谐共生。
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而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而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色的琉璃瓦,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异感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 3 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因此,当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在笔直的甬道不停回望,但见成贞门又与祈年殿相融为一,边走边回看,仿佛祈年殿越变越高,如升入云天。
中职语文一诊样题_看图王
机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2017届学生学业诊断考试语 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①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②第Ⅰ卷共3个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ān)埋.怨(mán)戛.然而止(jiá)绿.(lù)林好汉B.肄.业(yì)攻讦.(hàn)量.体裁衣(liàng)卷帙.浩繁(yì)C.熨.帖(yùn)熟稔.(rěn)相形见绌.(chuò)徇.私枉法(xùn)D.拓.片(tuò)不啻.(chì)噤.(jīn)若寒蝉间.不容发(ji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萌孽转基因真知卓见时事造英雄B.喋血捅娄子坐收鱼利树倒猢狲散C.震慑双刃剑茕茕孑立毕其功于一役D.针贬白内瘴陨身不恤慌慌不可终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得天独厚的旅游,成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商业运作的一大卖点。
②对于这些复杂的问题,就多数情况或者主要方面来说,我们的看法是相同的。
③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备受重视。
A.景致大致因为/从而B.景观大致由于/因而C.景致大概由于/因而D.景观大概因为/从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B.张大爷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2017杭州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杭州⼀模语⽂试卷及答案 2017年杭州市第⼀次的语⽂模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试卷都出了些什么题⽬呢?下⾯店铺给你分享2017杭州⼀模语⽂试卷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2017杭州⼀模语⽂试卷 ⼀、语⾔⽂字(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没有错误的⼀组是 A.憎恨(zēng) 卡壳(qiǎ) 摭拾(zhé) 威风凛凛(lǐn) B.桔梗(jié) 溃脓(kuì) 皴裂(jūn) 博闻强识(qiáng) C.⽑坯(pī) 恫吓(dòng) 旮旯(gā) 如鲠在喉(gěng) D.悭吝(qiān) ⼲瘪(biě) 岿然(kuī) 切肤之痛(q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他没有避讳“北漂”的经历,那时每天四处奔波,备尝艰⾟,常常遭遇挫折,但他从不⽓馁,坚持追求梦想,终于迎来了展露头⾓的机会。
B.与⼈交往时要⼼胸宽⼴,对与⾃⼰性格不合的⼈要多包容,这样才能消除歧见与隔阂,增进了解,彼此融恰相处。
C.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品味“⽆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惆怅,感受“蓦然回⾸”的怦然⼼动,体悟“执⼿相看泪眼”的缠绵绯恻。
2016年杭州市⾼三第⼀次⾼考科⽬教学质量检测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D.这部经济学家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严密,数据翔实,提⽰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活法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正确的⼀项是 A.“天下本⽆事,庸⼈⾃扰之”,仔细想⼀想,这究竟真的是过去⼈类历史所留下的阴影,还是⼈们杯⼸蛇影的⼼理在作祟呢? B.在⼊学考试中,我反复捉摸最后⼀道题的解法,但始终没有头绪,不由得有些紧张,额上沁出汗珠,握笔的⼿微微颤抖。
C.南京市出台相关规定,今后有关南京发展的重⼤决策,不能靠“拍脑袋”,要做到“⼀⾔堂”,以此强化集体审议制度。
D.想拿⾼薪就去企业当⾼管,不差钱了就去当官:这种让国企⼲部进退维⾕,毫⽆后顾之忧的机制将随着改⾰的深⼊⽽彻底改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高2017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1段.①明代的科举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兴起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文体的做法。
②《明史·选举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
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③由于八股文成为官方所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而一般文士如果想通过科举这一关,跻身仕宦的行列,势必要对这种应试程文苦苦研习。
④这就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
2段.①从表现特点来说,明代兴起的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它的对偶性。
②明成化以前,八股文的句式基本上还是“或对或散,初无定式”,显得比较自由。
③成化以后,句式趋于严格化,八股对偶结构越来越明显。
④应该说,对偶句式并不是八股文的独创,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早在先秦诗文中就已应用。
⑤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一种以偶句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即骈文。
⑥唐宋时代,骈文的句式更趋严整。
⑦八股文的成熟,与它吸取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显然是分不开的。
⑧明代洪武至成化、弘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出现了一些创作名家,如王鏊、钱福。
⑨尤其是王鏊,为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被人推崇,他的名篇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破题简洁明了,议论平缓不迫,层层展开,结构紧凑,对偶工整,比较典型地体现出八股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3段.①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八股文的创作走向兴盛,在众多的作者当中,较有名气的则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
②除此之外,如茅坤、瞿景淳也是当时八股文制作的大家。
③归有光、唐顺之、茅坤等人是唐宋文风的推崇者,称“唐宋派”,他们时或将古文作法融入八股文之中,从而给八股文创作带来某些新的特点。
4段.①到了明代后期,八股文的创作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一些作家身处不断更迁的时代环境,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赵南星、汤显祖等。
②他们在八股文中往往借题议论时政,悲时悯俗,抒发个人胸襟,手法上讲究灵活多变,不是一味地刻求成式。
5段.①本来,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是无可厚非的。
②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③但从总体上来说,它在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阐述所谓圣贤的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同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委靡不振的创作风气。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节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明代的科举制度继承了唐宋的科举体制,考试的科目一样,只是考试方法有了一些变化,变成了以八股取士。
(1段)B.对偶句式在先秦诗文和南北朝的骈文中都有应用,明代成化以后对偶句式成了八股文的一个重要标签。
(2段)C.明代唐宋派作家主张回归唐宋文风,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在八股文创作中,让这一时期的八股文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3段)D.时代环境的变化让明后期的作家敢于在创作中运用灵活的手法关注现实和抒发情感,打破了八股文的写作体例。
(“打破了八股文的写作体例”错。
4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明太祖和刘基让“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并规定了科举应试的文体要求,让无数文士深陷其中。
(1段)B.明代八股文的风靡,促成了文人努力反复实践八股文的写作,以期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宦的行列。
(因果倒置)C.八股文发展到成熟的标志就是有了一套固定的写作程式,王鏊的名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堪称模板。
(1段“程文”,2段)D.八股文内容上的狭窄,形式上的古板,禁锢了文人的思维,使创作缺乏生机,影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
(2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八股文对于加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藩篱、维护孔孟之道的正统地位、统一广大士子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B.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对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C.明清文学要有大的发展,需要从代圣人立言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努力地冲破八股格式的束缚,注入新的血液。
D.只要改变八股文官方文体的属性,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变革,明清两代的文学创作就会一扫死气沉沉的局面。
(绝对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108岁国画大师晏济元: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1段.国画大师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
他和张大千齐名,一生相知相交,闯荡过上海滩。
他7岁学画,作画已有百年,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达94444元,却自认搞工业才是自己的本行。
晏济元住在江北一小区,邻居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头。
2段.兰花摇曳生香。
鹤发童颜的晏老坐在窗前小桌旁,满头银丝用簪子盘成一个拳头大的发髻。
他信道教?“不,头发长了,别起来方便些。
”晏老说。
3段.“很多人都知道师傅和张大千是亲戚,穿叉叉裤时就是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师傅和张大千,一起造过假画。
”弟子黄伟笑着说。
4段.提及此事,晏老也乐了:“算起辈分,我是三儿(张大千的小名)的表叔。
三儿比我大两岁。
那时候,我们两个偶尔得点零花钱,就约着一起去买字帖或小人书。
”5段.上世纪20年代末,两人都还不到30岁,相继去了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一起,画在一起。
6段.那时上海画坛,帮派森严,排外性很强,外地画家要想崭露头角很不容易。
“得过日子啊!三儿就想到用‘假画’当敲门砖”,晏济元说,“两人分工,三儿管画画,我负责写落款,仿的是清代名家石涛的画。
”7段.当时上海有个地皮大王,酷爱石涛的画。
他的新房客厅极宽敞,但没镇宅的画幅。
张大千叫上晏济元,按客厅尺寸,仿了一张石涛的画,让画商拿去兜售,骗过众多行家,一拍即中,卖价很高。
8段.此事后来“败露”,但却传为美谈,轰动一时,张大千的画功也因此名震上海滩。
9段.“从幼年到成年,父亲与张大千相处几十年。
日本入侵中国后,父亲和张大千到处搬家,最后来到重庆,拿出80多幅山水画举办了抗日募捐画展。
”晏济元的儿子晏秉正说。
10段.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老却笑称自己是工程师。
“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用学到的机械工业知识让中国成为强大的国家。
”11段.“我年轻时看到,成都市面的商品都是外国生产的,有些茅房的卫生纸都是日本的。
我心头很气愤,决定要学工业。
”在张大千的资助下,晏济元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于1935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铁道讲习所、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学习工程术科。
12段.抗日战争爆发,晏济元回国,随着时局的动荡,颠沛流离。
13段.1949年底,重庆解放,他的所学终有了用武之地,当年12月进入中国民航重庆局所属的前进灭火机厂搞技术工作。
14段.1950年,他调至市工业局任工程师,后到重庆塑料三厂任工程师,多次被厂里返聘,直到1974年73岁时,才因病申请正式退休。
15段.“所以说嘛,画画只是我的爱好。
”晏济元说。
但在近期出炉的“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中,晏老排名第五。
16段.晏老的画展即将在本周日举办,他在画展序言中写到,“余七岁结缘绘事,至今从艺已逾百年……中国书画艺术在于心与物通,物我两忘……只有‘学古敌古,创新破新’,这样的画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书画家。
”(节选自《重庆晨报》)相关链接:①晏老喜欢大自然,他在家里种满了竹子和兰花,更喜欢登山涉水、旅游写生。
2003年,102岁的晏老登泰山,一到山脚,他就兴奋得像个小孩,马上拿出纸墨开始画画,又拿照相机不停地对着山、树猛拍,还说,“树是有风格的,山是有性格的”。
一到山顶,老人家更跟老小孩一样,激动得举起双手一阵挥舞。
(《晏老养生秘诀》)②1957年晏先生57岁时被错划为右派,1965年65岁时腿摔坏卧床长达8年,但他从不气馁,不坠青云之志,身居陋室,绘画第一。
(《走进艺术殿堂的人》)爱国主义是贯穿晏济元艺术人生的主线。
(“从小结缘绘事”“任工程师”不能表现晏济元的爱国主义)B.晏济元是一代绘画大师,但他认为搞工业才是他的本行。
他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四处求学,积极投身技术工作。
C.晏济元的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近十万元,作品价格指数排名中国第五,从一个侧面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D.晏济元即使百岁高龄还保持一颗童心,他喜欢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参悟中国书画艺术的真谛。
5.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答:①年轻时,为生计造假画反而成名;②一生热爱绘画,抗战时却以科学救国为己任;③作为一代绘画大师,坚持把工程师作为自己的本行;④历经磨难,不坠青云之志,身居陋室,潜心书画艺术;⑤善于养生,年逾百岁,登泰山童心不老。
(一点1分,答出4点即可给满分)6.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济元认为工程师才是他的本行。
请结合材料,就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5分)答:①身处国贫民弱之时,晏济元以富强国家为己任,而只把终身喜爱的绘画作为爱好,作为社会人,理应有社会担当;②做好本职工作与发展兴趣爱好并不矛盾,在需报效国家民族之时,积极投入,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则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爱好。
(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4分)北京,南京侯发山1段.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2段.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
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想住了就住下来。
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
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3段.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
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4段.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
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
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
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
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
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
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5段.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
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