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第五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合集下载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金字塔原理》
原理定义
任何事情都可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
论据本身也可是个分论点四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时间步骤
第一-第二-第三空间结构北京-上海-广州重要程度
最重要-次重要-次要
SCQA 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S 情景C
冲突Q 疑问A
回答
序言的顺序
标准式S→C→Q 开门见山式
Q→S→C 突出忧虑式C→S→Q 突出信心式
Q→S→C
原则介绍
TOPS 原则
T
有的放矢O
贯穿整体P 掷地有声S
言之有据
MECE 原则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实现
鱼骨图
分解找到所有问题
找到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头脑风暴
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
作者:[美] 巴巴拉·明托。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经典大全-mindgcn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经典大全-mindgcn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三种困境,语句组织是其中之一。
问题表现
问题类型
解决办法
影 响 写 作 及 思 想 表 达 的 三 大 原 因
用词不够准确
风格问题
语句不够简洁
基本语言训练
结构不够清晰
语句组织问题
使用金字塔结构
是指在表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 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 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搭配, 组合的方式;建筑上受力的构件。
1961年
巴巴拉 ·明托成为哈佛商学院录取的第一批女学员之一;
1963年
成为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在写作方面的长处很快得 到赏识;
1966年
被派往伦敦,负责提高麦肯锡欧洲员工的写作能力;
1973年
出版 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
2
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
子结构二: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15
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
纵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 极大的兴趣了解我们的思维脉络。
猪应当被当 作宠物来养 猪可以培育 出很多品种
为什么?
为什么?
猪很漂亮
哪些品种? 具有典型英 国特征
猪很肥
种类
尺寸
性格
糖 盘子 袋鼠 汽油 自行车 大象 牙膏
8
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
大脑处理信息的特征:
大脑最多仅记忆7个思想
因此需要将过多的思想分类和分组
经过分组的思想之间需要建立逻辑关系
可选择的逻辑关系有向上、向下和横向三种
9

金字塔原理第五章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第五章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第五章读后感读了《金字塔原理》的第五章,感觉就像是在思维的迷宫里找到了一条清晰的出路。

这一章所讲的内容,让我对思考和表达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第五章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构建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和枯燥,但实际上,它就像是给了我一把解开思维谜题的钥匙。

以前,我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别人听着费劲,我自己也觉得没能把心里想的完全表达清楚。

就拿我上次参加的一个项目策划会来说吧,那可真是一场混乱的“思维灾难”。

当时,我们要为一个新产品制定推广方案。

我心里有很多想法,比如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举办线下体验活动,与相关品牌合作等等。

可当我站起来发言时,我是这样说的:“嗯,我觉得吧,咱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些帖子,现在大家不都爱刷手机嘛。

然后呢,线下活动也不错,可以让人们直接感受产品。

还有啊,找别的品牌合作,能扩大影响力。

” 说完,我看到同事们一脸迷茫的表情,老板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会后,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说:“你这想法是有,但是说得太乱了,让人抓不住重点。

” 那时候,我还觉得有点委屈,我明明说了那么多,怎么就不行呢?读了这一章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我当时的表达完全没有遵循任何逻辑结构,就是一堆零散的点子堆积在一起。

如果我能运用书中的演绎推理或者归纳推理,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

比如说,用归纳推理,我可以先总结出我的核心观点:“为了有效推广新产品,我们可以从线上、线下和合作三个方面入手。

” 然后再分别阐述每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线上方面,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发布吸引人的图片、视频和文案,吸引用户关注;线下方面,举办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合作方面,与相关品牌合作,互相借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 这样一来,是不是清晰明了多了?再想想,如果用演绎推理呢。

我可以先提出一个一般性的原理:“成功的产品推广需要覆盖广泛的受众并建立深度的品牌认知。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脑图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脑图

时间/步骤顺序 空间/结构顺序 程度/重要性顺序
金字塔原理
四个基本原则
பைடு நூலகம்
逻辑递进 归类分组 上下对应 结论先行
PREP模式
内部结构逻辑
纵向相关
疑问 回答式对话
what、how、why 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演绎
线性的推理过程
三段论
横向相关
归纳
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MECE 原则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没有重叠。(Mutually Exclusive )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Collectively Exhaustive)
a 说明背景
序言
b 指出冲突 c 引发疑问
d 给出答案
让内容有广度和深度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➀ 提出主题思想
➁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➂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➃ 与受众进行疑问 / 回答式对话
自上而下思考,先提出结论,然后不断提供能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紧扣读者疑 问进行回答。
➄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 / 回答式对话
➀ 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➁ 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利用 MECE 原则归类分组) ➂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先发散,后总结。用这种方式思考,不仅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培养你 的结构化思维。
➃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思考的逻辑
应用逻辑顺序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有效表达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有效表达

可编辑ppt
3
• 一. 演绎推理
1.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界定问题-预估影响-分析原因-解决方案 二. 归纳推理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重要性顺序 三. MECE原则 1.相互独立不重叠 2.完全穷尽无遗漏 四. 想成绩 讲案例 汇报工作 1.讲故事 STAR 结构 五. 想问题 讲措施 布置任务 界定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对策 先讲措施
可编辑ppt
4
• 六. 提炼概括八步骤
1. 焦点问题 2. 想得到的具体成果 3. 团队经历的体验 4. 内容介绍 5.头脑风暴6. 组织群组 7.命名群组
扣扣贰叁壹贰贰贰陆伍伍叁
• 开场四要素用演示和图表说话
一. 开场四要素 1. 背景-冲突-疑问-答案 二. 用演示说话.用图表说话 1.设计PPT逻辑结构 2.图表5种基本形式 正确选用图表 3.放大信息 强化对比
可编辑ppt
5
பைடு நூலகம்
• 三.培训开场.会议开场
1.激发听众兴趣 2.保持听众兴趣 全脑系统思维高效解决问题 一.思维导图 1.工具 二.解决问题 1.双漏斗模型 2.解决问题经典六步 三.高效会议 1.顶思考帽 四.头脑风暴 三项原则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2
• 三.思考表达要用金字塔结构
五大类28种书面表达:电子邮件、讲话稿、计划、总结、
述职报告、申请晋升、营销方案、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
报告、投研报告、培训方案、课程大纲… 四. 讲话讲课要用金字塔结构 1.组织演讲思路 2.设计课程大纲 自上而下表达自上而下思考
一. TOPS原则 1.目标明确 全面完整 简单明了 二.自上而下表达 1.结论先行 2.穷尽受众疑问 逻辑严谨 思维缜密 三. 自下而上思考 1. 自下而上总结提炼、组织素材

精美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

精美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

序言的结构
背景(Situation) 冲突(Complication) 问题(Question) 回答(Answer)
如何构建 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画出主题方框,填入你要讨论的主题 设想主要疑问 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说明背景 指出冲突 检查主要疑问与答案
自下而上法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点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得出结论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它思想不相称的思 想(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
1:比演绎推理更难,更需要创造性思维。 2:大脑首先要找到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 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纳到
同一个目标组中,说明其共性。
应用逻 辑顺序
确定前因后果关系
时间顺序 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空间顺序: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原则
尽量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
发出指示式 请求支持式 解释做法式 比较选择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而不是告诉读 者
序言的长度应该确保读者在引导读者按照你的思 路思考之前,和你站在同一位置。 一般为2-3段
序言要写多长:序言的长度应该确保 读 者在引导读者按照你的思路思考之 前, 和你站在同一位置。一般为2-3段
连续分析或序列分析: 现状(undesired result) R1 期望结果(desired result) R2
如何做到 HOW
是非分析问题的历史发展 是非分析问题的错误概念
决策树 PERT图 困扰/困惑 分析的方法
客户面临的问题
建立逻辑树 寻找解决方案 寻找各组思想的缺陷
是非问题分析
结构化分 析问题
为什么要用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 律

最新思维导图讲解ppt课件

最新思维导图讲解ppt课件
13
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则详解(2)
技法——发挥联想
要在分支模式的内外进行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使用多种色彩 使用代码
14
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则详解(3)
技法——清晰明白
使用大的白纸,不带格子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印刷体都要写在线条上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一样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边界要能“接受”分支轮廓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些 让纸横放在桌前
3
3. 在绘制过程中使用颜色。
为什么? 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颜色能给 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 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而且,它很有趣!
4
4. 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 把主要分支和二极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极 分支和二极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 推。
为什么?因为,如你所知,你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如果你把分 支连接起来,你会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许多东西。把主要分支连接起来 ,同时也创建了你思维的基本结构。这和自然界中大树的形状极为相似 ,树枝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假如大树的主干和主要分支、或 主要分支和更小的分支以及分支末梢之 间有断裂,那么它就会出现问题 !如果你的思维导图没有连线,一切(特别是你的记忆和学习过程)都 会崩溃。连接起来!
对事实的评论
启示和评论 (因此…)
41
归纳法的结构(归纳推理)
中心思想 主要论据
42
思维导图——写作演讲的利器
思路更清晰 论证更严密 举例更丰富 结论更考虑 写作速度大提高
43
思维导图用于时间管理
44
时间管理的本质
45
思维导图用于计划(第二代时间管理)
46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

《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

金字塔原理表达的逻辑
第1章:为何用金字塔结构
原因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交流方便
如何做
归类分组,塔建金字塔
找出逻辑,抽象概括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第2章:金子塔内部结构
纵向关系疑问/回答对话模式
横向关系(第5章)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序言的结构(第4章)背景一冲突一疑问一回答第3章: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思考的逻辑
应用逻辑顺序(第6章)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概括各组思想(第7章)
概括一组行动
概括一组信息
寻找共同点同一主题,行动,对象,观点
解决问题的逻辑
界定问题(第8章)
设想问题的产生领域
困扰/困惑
现状R1
目标R2
答案
疑问
结构化分析问题(第9章)
界定问题
设计并使用诊断框架
假设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
收集信息,以证明或排除所作假设
演示的逻辑
书面(第10章)
ppt演示(第11章)
字里行间(第12章)。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高效沟通》ppt课件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高效沟通》ppt课件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高效沟通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翻译者翻译者首选讲师首选讲师年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年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场场万人受益万人受益1理》翻译者 首选讲师 19年管理咨询和培训经验 1000场10万人受益
.
.
.
.
课程大纲
11..逻金辑清字晰塔的结金字构塔逻结辑构清晰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 逻辑清晰的四个原则 2.纵向:自上而下表达 自下而上思考 3.横向:演绎归纳推理 讲案例STAR 4.开场四要素 用演示说话
.
.
.
.
.
.
.
.
.
.
.
课程大纲
1.金字塔结构逻辑清晰
22..纵纵向向::自自上上而下而表下达表自达下而自上下思考而上思考
自上而下表达 自下而上思考 总结概括要点 提炼思想精华
.
.
.
.
课程大纲
1.金字塔结构逻辑清晰 2.纵向:自上而下表达 自下而上思考 3.横向:演绎归纳推理 讲案例STAR
4.开场四要素 用演示说话
开场四要素 用演示说话 用图表说话
.
.
.
.
.
.
.
.
.
.
.
汪洱
wanger8@ wanger8@ 8610-64213903 13301281248
3.横向:演绎归纳推理 讲案例STAR 4.开场四要素 用演示说话
.
.
.
.
.
.
.
.
.
.
.
课程大纲
1.金字塔结构逻辑清晰 2.纵向:自上而下表达 自下而上思考
3.横向:演绎归纳推理 讲案例STAR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MECE原则 讲案例STAR结构

《金字塔原理——内训师逻辑表达模型》

《金字塔原理——内训师逻辑表达模型》

金字塔原理——内训师逻辑表达模型课程背景:当今企业内部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何将已有的内部经验显性传播与留存?如何提升企业内部培训质量,让学员参与其中,真的做到学以致用?企业内训时如何做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至关重要,使用金字塔结构思考、表达、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性、条理性,准确高效阐述思想。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每个人希望达到的境界,金字塔原理是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有效方法、训练思考、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

课程模型:课程收益:▲学习金字塔原理,分为4个逻辑,突出重点,逻辑清晰▲全脑思维,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使用金字塔4个原则,搭建逻辑清晰的公文框架结构▲组织素材、重点突出、逻辑清晰、通俗易懂▲让学员上台演练,真正做到培训后改变,成为标准内训师▲用金字塔原理现场制作PPT,梳理课程结构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业内部培训师、需要实施内部培训与辅导的员工及各层级管理者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角色扮演+小组发表+情景模拟+实操演练课程大纲第一讲:表达的逻辑互动游戏:数字迷踪引出成人学习表达逻辑图小组绘图:你所认为的金子塔结构图(为课程结束再次绘图做比较)一、为何用金字塔结构,从成人表达逻辑讲起1.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表单工具:共性事物图、联想组织图2. 神奇数字“7”3. 归类分组搭建金字塔案例展示:各项目之间逻辑关系的金字塔结构4. 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5.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6.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二、金字塔内部结构1. 主题之间纵向的关系表单工具:疑问/回答式对话结构图表2.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案例: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的推论3. 序言的结构案例:商业报告中的序言前后比较的思考三、如何构建金字塔1. 自上而下法模型:自上而下构建金子塔模型案例:答非所问的例子(学习本章节之后修改案例制作金字塔结构)1)画出主题方框2)设想主要疑问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现场绘图:按流程一步一步用自上而下法绘制金字塔结构图2. 自下而上法案例分析:混乱工作思路总结步骤1:列出所有要点现场练习:从案例中列举所有要点步骤2:找出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现场练习:从案例中找出逻辑关系,绘图步骤3:得出结论最后修改案例:混乱工作思路变为结论清晰案例3. 注意事项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2)序言先写背景,为起点3)思考序言4)历史背景放到序言里5)归纳推理法四、写序言1. 讲故事序言案例展示:典型的起始句2. SCQA基本结构(背景、冲突、疑问、答案)每个结构都有案例展示1)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2)开门见上式:答案-背景-冲突3)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4)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3. 关键句要点(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案列:营销中望、闻、问、切大法4. 序言长度5. 常见模式1)发出指示式案例展示:SCQ法2)请求支持式案例:财务申请案例3)解释做法式案例:饮料公司大客户备忘录4)比较选择式现场练习:比较选择式小组模拟:现场制作序言,每种模式按小组模拟五、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1. 区别:两个图表比较2. 演绎推理步骤案例:线性演绎、连环式演绎图表1)出现问题或存在的现象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3)解决问题的方案3. 归纳推理步骤三个图表展示:共同点思想组织在一起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2)剔除异己第二讲:思考的逻辑模型:某5A级景区企业文化图谱进行分析,引出下文一、应用逻辑顺序(三大顺序)引导:大脑的归纳分组分析活动1)确定前后因果关系工具表单:确定前后因果关系图2)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分组成整体工具表单:整体部分表3)将类似事物按重要性归为一组工具表单:将类似事物按重要性归为一组结论:三个工具表单引导出三大逻辑顺序顺序之一:时间顺序1. 根据结果寻找原因案例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曲线2. 揭示隐含的逻辑思路顺序之二:结构顺序1. 创建逻辑结构案例:轮胎橡胶公司组织结构图现场绘图:利用结构顺序2. 描述逻辑结构案例:沙漠地图绘制3. 修改逻辑结构案例:市政府组织架构图(前后比较)4. 用结构顺序概念检查思路图表工具:标准的投资回报率树形图顺序之三:程序顺序1. 创建适当的分组2. 识别、调整不适当的分组现场绘图二、概括各组思想1.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对比案例:一组对话的对比三个金字塔模型讲解,得出结论:未提炼概括和提炼概括区别以及如何提炼2.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第一章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1、如果运用金字塔结构,使得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觉得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

2、人脑具有对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特点,符合金字塔结构。

3、运用金字塔结构,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你的思维的抽象程度会提高一层。

4、运用金字塔结构中自上而下的表达,结论先行,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这样可以使读者用最少的脑力理解你表达的思想。

5、运用金字塔结构自下而上的思考,总结概括,即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类分租、抽象概况,这样可以正确地构建文章的结构。

第二章金字塔内部的结构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首先你必须梳理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1、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2、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关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再理清思路的同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

你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横向关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

保证符合逻辑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和演绎关系。

序言的结构:为了保证你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的序言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这一问题。

第三章如何构建金字塔首先构建金字塔的重要意义是在你懂得写什么,但却无法表达时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构建出文章框架。

1、自上而下法:第一,提出主题思想;第二,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第三,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第四,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第五,与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2、自下而上法:第一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第二找出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得出结论。

其次,初学者需注意事项分为六点,其中序言应当将文章的背景及历史背景作为起点重点,想好文章思想将序言当做因果关系中的“因”抛出来使自己理清思路,这就体现出我们一定要先搭好结构,尝试自上而下法抓住中心最后,在关键句层次上归纳推理法比演绎论证法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

金字塔原理演示的逻辑ppt课件.pptx

金字塔原理演示的逻辑ppt课件.pptx
管理,实行持续改进
背景(S)=TQM是20世纪80年代热门管理工具 ,被用于削减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 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更大利润。
冲突(C)=多数大企业已经采用某种形式的 TQM,但并不都取得预期收益。在市场上居于 领先地位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或增加 市场份额,获利丰厚。
疑问(Q)=原因何在?领先企业在哪些方面做 得更好?
7
数字编号法
•优点:方便准确查找到任一话题或建议。 •缺点:分散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关注;
修改/删除段落时需重新编号,麻烦。
•任何一种编号体系都应该呈现文章中思想的实际层次 •不需编号:序言、总结性概括、连接性评论或次要论点的 引言所在的段落 •最好与多级标题法连用
8
数字编号法

1.没有任何其他动物能像狗一样为主人不惜牺牲生命 1.1其他动物在危险来临时会跑开 1.1.1狗会留下来 1.1.1.1即使留下意味着死亡
不断瞄准竞 争对手
采用基于行 为管理,行 出真实成本
调整全面质量管 理,使其更好地 为相关战略服务
承上启下
方法:从金字塔结构的前一部分挑选一个词 、一句话或总结其中心思想,把它用在下一 部分的起始句中。
里兹-赖恩饭店的集 团所有权是确保单 个宾馆和饭店成功
的重要手段
但是松散的组织结构 妨碍它充分利用这一 共同所有权
①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② 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 ③ 文字应尽量简短 ④ 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 ⑤ 字号应足够大 ⑥ 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 ⑦ 逐级展开呈现,提高趣味性
清楚你要演示的内容

提高设备 效率的途径
改进设备 改进员工 改进监督
改造一些设备 增加维护次数 进行更彻底维护 调整速度 改进甄选流程 改进培训 降低流失率 改变激励机制 培训监督人员 增加监督人员 进行更周密的计划 更明确地提出目标

HRBP高效思维——金字塔原则

HRBP高效思维——金字塔原则

HRBP高效思维——金字塔原则知识点1、什么是金字塔原理2、如何应用金字塔原理?——问题诊断框架3、理顺整体逻辑的方法4、其他应用都知道HRBP的核心工作是为业务提出解方案,而给出解决方案的前提条件是能明确知道业务部门的需求。

如何快速的识别业务需求呢?该具有何种思维才能发现业务的需求呢?——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

出自Barbara Minto的《金字塔原则》,它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也可以用于结构化的写作过程。

简单点说,金字塔原理就是要先表明中心思想,再说论点、论据,然后层层延伸,状如金字塔。

如下图:将产生问题的假设原因按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分类列出,然后逐项展开分析,筛选最有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所在。

利用同样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思维框架展开方法,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式。

1.演绎/归纳推理法演绎和归纳推理是你在搭某一个结构时需要二选一的一种搭建方式。

先来说演绎推理。

通过一系列事实(当然有些时候也可能是非事实)来推导出一个结论。

它的搭建方式就是:因为——所以归纳推理就像是你收纳你的东西,衣服和衣服放在一起,日用品和日用品放在一起。

体现在框架结构上就是把同属性的放在某一个子框架。

横向的子框架“级别”要是一样的,比如地球和银河系就不是一个“级别”,同一“级别”的应该是金星、火星。

它的搭建方式是:从大到小不停分类。

一般会把演绎推理用于说明论点,归纳推理用于论据排列。

2.MECE原则MECE原则它主要用于检查同级的框架结构分类是否正确,有没有重叠。

(如图)它的意思就是:确保各部分相互独立,相互排斥,没有重叠;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无遗漏。

3.什么是疑问/回答式对话金字塔的每一层都是在回答其读者在上一层阅读后产生的疑问。

这种提问与回答都是逻辑递进式的。

例如第一层是“发生了什么”,第二层是“为什么会这样”,第三层是“如何避免”,第四次是“为什么你会如此建议”等等。

利用金字塔原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总结为正向和逆向两种思考框架:思考具体的问题时,将其拆解为多个不同的维度,再将每个维度进一步拆解得出最小粒度的解决方法。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
价值
任务及措施 如何做到的这些成绩
.
不足
经验
归类分组
把共同点思想归类
兄弟关系
逻辑地进
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素材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避免“缺乏思想”
5万本
100万本
工作计划
. . .

目标 子目标 阶段目标
措施 任务 阶段任务
资源 人:负责人、执行人 监督人、考评人 财、物等其它资源
.
风险
可能出现的问题 预案
工作总结
. . .
成绩 描述 对比(横向、纵向) 阶段进度
原因二
问题三
原因三
应该先告诉读者为什么要进行改革,还是 先告诉读者怎样进行改革?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
中心思想
一级思想 二级思想 三级思想
先重要后次要 先总结后具体 先结论后原因 先全局后细节 先论点后论据 先结果后过程
四个实用原则
结论先行
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放在最前面
以上统下
上对下总结概括 下对上解释支持 父子关系
金字塔原理 逻辑思维与有效表达
开篇提醒
人总善于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寻找理由
而并不善于将认为有理由的行为付诸 实施 知道≠做到
神奇的数字7
氧气 芒硝 尼龙钩 机物料 叶腊石
能源 石英粉
柴油
液化气 原料 丙酮 涂油盒
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逻辑联系
1
公共 讨论区
2 3 自己知道 4 5
别 人 知 道
6
7 8
自己不知道 9
1
2 5
3
6
别 人 不 知 道
4 7
8
9
演绎与归纳

金字塔原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原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原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金字塔原理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论证的方法,它将思想分层次,由
大而小,由总体到细节,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而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则是两种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它们在金字塔原理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在金字塔原理中,演绎推理通常用于从大的总体维度,通过逻辑
推理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

例如,如果我们要阐述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可以先从国家的整体情况入手,然后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
方面进行推演,最终得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这种方法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论证力度更加有力。

而归纳推理则相反,它通常从具体的细节出发,通过归纳的方法
得出总体的结论。

例如,如果我们要探讨某种现象的特点,可以首先
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然后通过归纳总结,得出该现象的一般
性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事物,增强文章的吸
引力和可读性。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表达目的来选择适当的推
理方式,合理运用金字塔原理,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正是这种方
法的灵活运用,使得金字塔原理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文体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绎推理与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1)
1.演绎推理(三段法) (2)
1.1.第一种模式 (2)
1.1.1.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2)
1.1.2.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 (2)
1.1.3.说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隐含意义 (2)
1.2.第二种模式 (2)
1.2.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2)
1.2.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2)
1.2.3.解决问题的方案 (2)
2.归纳推理 (3)
2.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表达该组思想所有共同点的名词 (3)
2.2.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它思想不相称的思想(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3
1.演绎推理(三段法)
1: 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形式
2: 推导过程不要超过四个步骤
3:尽量放在较低层次,减少推理过程中插入其它干扰信息。

1.1.第一种模式
1.1.1.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1.1.
2.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
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
1.1.3.说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隐含意义1.
2.第二种模式
1.2.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1.2.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1.2.3.解决问题的方案
2.归纳推理
1:比演绎推理更难,更需要创造性思维。

2:大脑首先要找到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纳到同一个目标组中,说明其共性。

2.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表达该组思想所有共同点的名词
2.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它思想不相称的思想(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