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存讲义在和变化1
高中化学讲义《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一)》
138有机合成碳链的变化官能团的变化有机合成的思路碳链的增加碳链的缩短碳链成环由环成链加成、加聚、缩聚、酯化及其他水解、裂化裂解环酯、环醚、环肽水解反应、环烯的氧化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除官能团位置和数目的变化官能团的保护官能团的衍变羟基、双键、卤素原子羟基、双键、卤素原子、醛基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多通过卤素原子的取代与消去板块一 有机合成的思路1. 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2.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3. 有机合成的重要方法:逆合成分析法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 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板块二 有机合成的技巧一、 碳骨架的变化1. 有机合成中的增减碳链的反应:通过观察分子式变化,尤其是碳数的变化,可以推断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 (1)C 数不变,则只是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睛 知识网络第24讲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合成如:CH2=CH2→CH3CH2OH →CH3CHO→CH3COOH(2)增长碳链的反应:①酯化反应②加聚反应③缩聚反应(3)减短碳链的反应:①水解反应:酯的水解,糖类、蛋白质的水解;②裂化和裂解反应;2.链状变环状:不饱和有机物之间的加成,同一分子中或不同分子中两个官能团互相反应结合成环状结构。
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3.环状变链状:酯及多肽的水解、环烯的氧化等。
二、官能团的变化1.官能团的引入: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可谓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只要能得到卤代烃,就可能得到诸如含有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物质。
此外,由于卤代烃可以和醇类相互转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能引入羟基,也和引入卤原子的效果一样,其他有机物都可以信手拈来。
同时引入羟基和引入双键往往是改变碳原子骨架的捷径,因此官能团的引入着重总结羟基、卤原子、双键的引入。
有机化学讲义
可加用括号表示基团的连H接H,以H 使H其进一步简化。
(4)骨H 架H式H—H—H省略凯库H勒–式C–中C的–CH–C–H
H–C–C–C–C–C–H HHHHH
H HH H–C–H
H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3 C–C–C–C
CH3(CH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H3 C–C–C–C–C
CH3
弯曲键没有实现最大重叠,弯曲程度越大,稳定性 越差。弯曲键的结合力小于σ键大于π键。
600 109.50
1040
对环烷烃稳定性的解释——拜尔张力学说(1885年)
① 以正四面体角109.50成键,是最稳定的结构。 ②假设成环C原子共平面。那么,环的几何角和 109.50相差越大,则环越不稳定。 ③由于这种角度差而产生的复原力称作——角张力
一、杂化轨道理论
原子轨道:s
p
d
f
杂化——在成键过程中,能量相近的几个不同类型的
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新轨道的过程。 ①杂化轨道的
s轨道 p轨道
sp杂化轨道 形状不同于原
1 +3
杂化 4 sp3
轨道
1 +2 1 +1
杂化 3 sp2 杂化 2 sp
②杂化轨道的 数量和原轨道 总数相等
2s
2p
杂化
sps杂ps2p杂化3杂化化2p2p
①协加均同成裂反:A应·:C·=XB+C A–BAH· –+HBX·自-由AC基-BC- X–A活+泼B ②异裂 A ·H· BX A+ + B-正过离渡子态、负离子 中间体
分由消步自除反由:-应基C:引-①发C的X-反+ 应A––—HBX—自由CX基=+反CA应+ B+ HX
探索物质的变化复习讲义
探索物质的变化的复习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3.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溶液为蓝色用途(1)可以用CuSo4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碱=盐+水3HCl+Al(OH)3=AlCl3+3H2O 2HCl+MG(OH)2=MgCl2+2H2OHCl+NaOH=NaCl+H2O(3)酸+盐=新酸+新盐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2气体(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5.酸的个性:(1)盐酸(HCl)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2)硫酸(H2SO4)A.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可发现很热.C.浓硫酸有脱水性,当滴在纸上时,会使纸变黑(化学性质)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用它来用干燥剂(物理性质)E .检验稀硫酸(或-24SO )——取少量待检液体取于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溶液和稀3HNO ,有白色沉淀产生(3)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4)硝酸(3HNO ) A .挥发性; B .腐蚀性; C.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OH )化合物叫做碱.2.碱的性质:(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2)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O H NaCl HCl NaOH 2+=+ O H SO Na SO H NaOH 2424222+=+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C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22)(CO OH Ca +(4)碱+盐=新碱+新盐实验一:氯化铜溶液(蓝色)氢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Cl OH Cu NaOH CuCl 2)(222+↓==+实验二:氯化铁溶液(黄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Cl OH Fe NaOH FeCl 3)(333+↓=+3.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NaOH )A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B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密封保存.C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E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已变质:↑++==+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b.加入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Cl CaCO CaCl CO Na 23232+↓==+c.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OH CaCO OH Ca CO Na 2)(3232+↓==+F 、氢氧化钠变质后除杂方法:)(32CO Na NaOH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N a O HC a C O OH Ca CO Na 2)(3232+↓==+ G 、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氢气和氧气,不能干燥2CO 和2SO(2)氢氧化钙[]2)(OH CaA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B 、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C 、O H CaCl HCl OH Ca 22222)(+==+ O H CaSO SO H OH Ca 244222)(+==+(3)鉴别2)(OH Ca 和NaOH 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2CO 气体(或各滴入32CO Na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2)(OH Ca ,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一、盐的概念—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合的化合物.1、几种常见的盐:(1)俗名:纯碱或苏打 (2)结晶水合物:O H CO Na 23210⋅(3)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 (4)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显碱性2.碳酸钙(3CaCO )(1)是大理石、石灰石、贝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3CaCO 是一种难溶的盐;(3)O H CaCO CO H OH Ca 233222)(+↓==+(4)碳酸盐的检验:加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食盐(NaCl )(1)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2)33NaNO AgCl AgNO NaCl +↓==+三、盐水性质(1)盐+酸==新盐+新酸(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易分解↑++==22334CO O H NH HCO NH四、盐的制取1.酸、碱、盐的溶解性:-OH 只有+K 、+Na 、+4NH 、+2Ca 、+2Ba 溶. -3NO :全溶:-Cl 只有AgCl 不溶 -24SO :只有4BaSO 不溶 -32CO :只有+K 、+Na 、+4NH 溶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手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中的一种。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讲义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讲义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从我们吃的食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到我们穿的衣物所用的纤维,再到药物、塑料等等,都包含着有机化合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通常不被视为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们的分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包含着不同的官能团和原子组合。
其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多样,这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再者,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易燃,这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有关。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理解其性质和反应的关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碳。
碳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14 位,它的最外层有 4 个电子。
这种电子结构使得碳能够形成 4 个共价键,从而与其他原子连接形成各种各样的分子。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双键和三键连接。
单键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如在烷烃中,碳原子之间都是单键连接。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则会使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烯烃中的双键使得它们具有加成反应的性质。
除了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也是常见的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
氢原子通常与碳原子形成单键,氧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如醇中的羟基)或双键(如羰基),氮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硫原子也能参与形成各种化学键。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为了清晰地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科学家们发展出了多种表示方法。
结构式是一种常见的表示方法,它用线条表示化学键,将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
例如,甲烷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H—C—H ,其中“—”代表单键。
还有结构简式,它省略了一些化学键的表示,使得式子更加简洁。
比如,乙烷可以表示为 CH₃—CH₃。
电子式则侧重于表示原子的外层电子分布情况,对于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很有帮助。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讲义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讲义一、引言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我们吃的食物到穿的衣物,从使用的药物到工业生产中的材料,都离不开有机化合物。
要深入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结构。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通常被归类为无机物。
碳在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这使得碳能够构建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分子。
三、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它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而是通过与其他原子共用电子对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碳原子不仅能与氢、氧、氮、硫等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还能彼此之间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是由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如乙烷中的碳碳单键;双键是由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如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三键则是由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如乙炔中的碳碳三键。
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1、结构式用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共价键,将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
例如,甲烷的结构式为:H|H—C—H|H2、结构简式为了书写方便,将结构式中的一些共价键省略,例如,乙烷的结构简式可以写为 CH₃CH₃。
3、键线式只用键线来表示碳骨架,省略碳原子和氢原子。
例如,丙烷的键线式可以表示为:\/CH₃—CH₂—CH₃五、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现象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可以分为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1、构造异构(1)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2)位置异构:官能团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比如 1-丙醇和 2-丙醇。
(3)官能团异构: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官能团不同。
例如,乙醇和二甲醚。
2、立体异构(1)顺反异构:当双键或环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时产生的异构现象。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讲义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讲义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从我们吃的食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到我们穿的衣物,如棉花、聚酯纤维,再到各种药物、塑料、燃料等等,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的范畴。
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通常不被归为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包括:大多易燃、熔点和沸点相对较低、一般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化合物时,具有独特的成键方式。
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它既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也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例如,在甲烷(CH₄)中,碳原子与 4 个氢原子分别形成单键;在乙烯(C₂H₄)中,碳原子之间形成双键;在乙炔(C₂H₂)中,碳原子之间形成三键。
这种成键的多样性,为有机化合物的丰富结构和多样性质奠定了基础。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为了清晰准确地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我们有多种方法。
结构式,它能清楚地展示出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和共价键的类型。
结构简式,是将结构式中的一些共价键省略,比如将碳氢键省略。
键线式,只用线段来表示碳碳键,省略碳原子和氢原子。
3、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分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等。
比如,正丁烷和异丁烷是碳链异构;1-丁烯和 2-丁烯是位置异构;乙醇和二甲醚则是官能团异构。
同分异构体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变得极为丰富。
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醇、醛、羧酸等易溶于水,而随着碳链的增长,溶解性逐渐降低。
在熔沸点方面,一般来说,同类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对于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讲义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知识要点】一些简单的有机物1.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2.沼气的产生及成分(1)沼气的产生: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2)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思考:根据你所了解的沼气和它的用途,你能推测沼气的化学性质吗?3.简单的有机物(1)甲烷实验: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对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丁烷除了甲烷气体外,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也是一种简单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4H10(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体,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气化成气体).(3)乙炔乙炔气体(C2H2)也是一种简单有机物,它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生产中可利用这个反应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思考:你能写出丁烷气体和乙块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4.常见有机物的用途注意:由于大部分有机物易挥发,易燃烧,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1.糖类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合成人体的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思考:你知道哪些糖类物质?有白砂糖、红糖、冰糖、巧克力等.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在1.2万至100万之间.3.脂肪脂肪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它从外界进入体内,经过酶的作用,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同的能量,另外一部分被人体吸收后又转化为脂肪贮存在皮下,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4.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相互转化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是: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再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自然界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就是这样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不断地变化和相互转化着的【经典例题】例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的是()A.石灰石 B.干冰 C.天然气 D.木炭粉例2.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即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在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的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B C D化学式CH4(甲烷)C2H6(乙烷)C4H10(丁烷)C6H14(已烷)沸点/℃-164 -88 -0.5 69例3.某气体可能由CO、H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该气体的组成,将气体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把烧杯迅速倒传过来,并注入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可能组成是.例4.在全球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入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例5.2004年诺贝尔文化学奖授予发现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机理的三位科学家,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酸基本物质之一.B.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 在胃肠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CO,血红蛋白质结合CO后很难再与O2结合D.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能催化多种反应.例6.菜市场每天都有鸡蛋、瘦肉、菠菜、白菜、大米、面粉、食用油等食物,请你按下表分别选择比较理想的一种食物填入表中,并回答问题:营养素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C 食物名称(1)如果某人经常便秘,根据各种食物的作用,他应该当多吃(从上述食物中选一种)。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点教案讲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解析)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考向一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1.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I、III、IV、V代表不同生物类群,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I、II、III、IV、V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该生态系统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联系是I→II→III→IVC.经过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会重新经过①过程进入生物群落D.碳元素在I、II、III、IV、V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题图:I是生产者,II是初级消费者,III是次级消费者,IV是三级消费者,V 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各生物的呼吸作用。
由上分析可知,图中I是生产者,II、III、IV是消费者,V是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链,该生态系统构成的捕食关系是I→II→III→IV,B正确;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重复利用,C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故选C。
技法提炼对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识别(1)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2)将上图换成字母,如下面三种变式图,据图判断A、B、C、D各代表哪种成分。
《认识有机化合物》 讲义
《认识有机化合物》讲义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从我们吃的食物,如米饭、蔬菜、肉类,到穿的衣物,如棉花、丝绸、化纤,再到使用的各种塑料制品、药品、燃料等等,都包含着有机化合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要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
碳元素在有机化合物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碳原子具有独特的成键能力,它能够与其他碳原子形成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还能与氢、氧、氮、硫、磷等多种元素的原子结合,从而形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结构复杂多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非常复杂多样。
由于碳原子能够形成长链、支链、环状等不同的结构,再加上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和位置的不同,使得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据估计,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数量已经超过了数千万种。
2、易燃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易燃的特点。
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含有碳、氢等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溶解性差异大有机化合物在溶解性方面差异很大。
有些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如乙醇、乙酸等;而有些则难溶于水,如苯、四氯化碳等。
这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极性有关。
4、反应速率较慢与无机化合物相比,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通常较慢。
这是因为有机反应往往涉及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需要较高的能量和特定的反应条件。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照碳骨架分类(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例如,正丁烷、丙烯等。
(2)环状化合物:碳原子连接成环。
又可以分为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和芳香族化合物(如苯)。
2、按照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1)羟基(OH):存在于醇类和酚类化合物中,如乙醇(C₂H₅OH)、苯酚(C₆H₅OH)。
(2)羧基(COOH):羧酸的官能团,如乙酸(CH₃COOH)。
12植物生理学课件讲义_第九章
9、关于植物衰老的原因有哪些假说及主要观点?
10、导致脱落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11、植物器官脱落时的生物化学变化是什么?
12、脱落与植物激素的关系如何?
纤维素酶,果胶酶,过氧化物酶
(三)影响脱落的内外因素 1.植物激素与脱落:IAA、ABA、ETH 2.外界条件 光、温度、水分、氧气、矿质营养 (四)脱落的调控 1.应用生长调节剂 2.改善肥水条件 3.基因工程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思考题
呼吸骤变、单性结实、休眠、衰老、脱落
二、简答题
1、种子成熟时会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2)脂肪的变化:油料种子,由糖类转为脂肪→油 脂; 脂肪种子或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脂肪代谢有 以下特点: 1)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脂肪含量不断提高, 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应降低,因此脂肪是由碳水化 合物转化而来的。 2)油料种子在成熟初期形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 随着种子成熟,游离脂肪酸用于合成脂肪,使种 子的酸价(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 毫克数)逐渐降低。 3)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碘价(指100克油脂所能 吸收碘的克数)逐渐升高,即在种子成熟初期先 合成饱和脂肪酸,然后在去饱和酶的作用下转化 为不饱和脂肪酸。
桃、苹果、李、杏、芒果、番茄、西瓜、白兰 瓜、哈密瓜、无花果、香蕉等。 (2)非跃变型果实:不发生跃变;
又可分为呼吸渐减型和呼吸后期上升型。 呼吸渐减型: 指果实在成熟期,呼吸强度 一直在稳定地下降着,其间没有明显的升高期, 如草莓、葡萄、柑桔、樱桃、黄瓜等。
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
在乙烯生成的特性和对乙烯的反应方面也有重要的区别。 变型果实中乙烯生成有两个调节系统。系统Ⅰ负责呼吸 跃变前果实中低速率的基础乙烯生成;系统Ⅱ负责呼吸 跃变时乙烯的自我催化释放,其乙烯释放效率很高。 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只有系统Ⅰ,缺乏系统Ⅱ,乙 烯生成速率低而平衡。 两种类型果实对乙烯反应的区别在于:对于跃变型果实, 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起作用,诱导呼吸上升;同时启动 系统Ⅱ,形成乙烯自我催化,促进乙烯大量释放,但不 改变呼吸跃变顶峰的高度,且与处理用乙烯浓度关系不 大,其反应是不可逆的。对于非跃变型果实外源乙烯在 整个成熟期间都能促进呼吸作用增强,且与处理乙烯的 浓度密切相关,其反应是可逆的。同时,外源乙烯不能 促进内源乙烯增加。
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2023全国乙,T11、T27;2023新课标卷,T27;2023北京,T18;2023辽宁,T16;2023上海,T39;2022全国乙,T26;2022全国甲,T27;2022广东,T19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并描述典型的实验现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在复杂情境中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陌生反应或陌生物质的性质;从氧化还原反应等角度完成对陌生物质性质的探究;在物质分离、检验、制备等任务中创造性地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建立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和物质用途之间的联系命题分析预测1.近年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常考不衰”,尤其是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对信息的加工提取能力和推理能力。
2.预计2025年高考仍会结合工艺流程题、实验题等,考查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生要引起重视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2.“五步骤”配平法(建构模型)实例:配平Mn O4-+Cl-+H+⃗⃗⃗ Mn2++Cl2↑+H2O3.其他常见的配平方法(1)设价配平法适用范围:复杂氧化还原反应,如一种反应物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或几种物质中的不同元素经化合价变化后存在于同一种产物中。
技巧:设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为零,然后按“五步骤”配平法配平。
实例:配平Fe3C+HNO3⃗⃗⃗ Fe(NO3)3+CO2↑+NO2↑+H2O3Fe→3F+3e3+,失9e-C→C+4O2,失4e-}共失13e-×1(2)待定“系数”法适用范围: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技巧:将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设为x、y、z…,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列等式,联立各等式得出化学计量数之比。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讲义
课题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教学目标知道一些简单有机物的性质,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的循环。
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会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
重点、难点会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了解对生命活动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考点及考试要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有机物中的元素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对我们学习生物中的消化与吸收有帮助教学内容知识框架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1.有机物的概念。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2.甲烷(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实验]:甲烷的可燃性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 其他有机物(1) 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2) 乙炔C2H2,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 + 5O2 === 4CO2 + 2H2O4.有机物的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5.有机物的用途。
《认识有机化学》 讲义
《认识有机化学》讲义一、什么是有机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到衣物的纤维材料,从药物的有效成分到塑料制品,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机化学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学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通常不被归为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
它涵盖了从最简单的甲烷、乙烯等小分子,到复杂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通过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开发新的药物、设计高性能的材料,以及解决能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碳的特性碳是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它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碳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这使得它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学键,从而构建出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
2、结构的多样性由于碳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可以呈现出直链、支链、环状等多种结构。
这种结构的多样性导致了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丰富性。
3、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具有相同分子式的有机化合物,可能由于原子连接顺序或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₄H₁₀,但结构不同,性质也有所差异。
4、反应的复杂性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通常比较复杂,往往伴随着多个步骤和中间产物。
而且反应条件对反应的结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乙烷、丁烯等,它们的碳原子连接成链状。
环状化合物:又分为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和芳香化合物(如苯)。
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OH):存在于醇类化合物中,如乙醇(C₂H₅OH)。
羧基(COOH):存在于羧酸类化合物中,如乙酸(CH₃COOH)。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讲义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食品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其中有机化合物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了解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对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它们通常还含有氢、氧、氮、硫、磷等元素。
这些化合物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分子结构。
三、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双糖在消化过程中会被分解为单糖。
淀粉是植物中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在人体内经过消化酶的作用逐步分解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
然而,纤维素虽然也是多糖,但由于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对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具有重要作用。
2、油脂油脂分为脂肪和油,它们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为固态,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为液态,其中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如橄榄油中的油酸、鱼油中的 EPA 和 DHA 等。
3、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吸收利用,用于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
蛋白质在食品中的来源非常广泛,如肉类、鱼类、蛋类、豆类、奶类等。
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不同,其营养价值也有所差异。
4、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等)。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讲义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讲义一、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通常被归为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这是因为碳原子能够形成稳定的长链和环,并且可以与氢、氧、氮、硫等多种原子结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分子结构。
(一)烃类化合物烃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烷烃是饱和烃,其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
例如,甲烷(CH₄)是最简单的烷烃,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乙烷(C₂H₆)、丙烷(C₃H₈)等也是常见的烷烃。
烷烃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具有不饱和性。
乙烯(C₂H₄)是最简单的烯烃,它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
烯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炔烃含有碳碳三键,如乙炔(C₂H₂)常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芳香烃具有苯环结构,如苯(C₆H₆)。
芳香烃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但部分芳香烃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
(二)含氧有机化合物1、醇醇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产物。
乙醇(C₂H₅OH),也就是酒精,在医疗、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甲醇(CH₃OH)有毒,误饮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2、醛和酮醛的官能团是醛基(CHO),酮的官能团是羰基()。
甲醛(HCHO)常用于制作福尔马林,用于保存生物标本。
乙醛(CH₃CHO)是常见的醛类化合物。
3、羧酸羧酸含有羧基(COOH),乙酸(CH₃COOH)就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4、酯酯是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具有芳香气味。
例如,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
(三)含氮有机化合物1、胺胺类化合物含有氨基(NH₂),分为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2、酰胺酰胺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
(四)含硫有机化合物硫醇、硫醚等是常见的含硫有机化合物。
二、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物质的变化》 讲义
《物质的变化》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从四季的更替到食物的烹饪,从金属的生锈到木材的燃烧,这些都是物质变化的表现。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广泛且重要的主题,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物质变化的定义与分类物质变化指的是物质在性质、组成或形态上发生的改变。
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物质,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或大小等发生了改变。
比如水的蒸发,只是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其本质仍然是水分子,没有新物质生成。
再比如将铁块加工成铁片,只是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铁的性质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了铁锈这种新物质。
蜡烛的燃烧,不仅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
二、物理变化的常见类型1、状态的改变物质的状态通常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像冰融化成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就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变。
这种状态的改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2、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把木头锯成木板,把纸张剪成碎片,这些都是物质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物质的本质属性并未因此而改变。
3、混合物的分离通过过滤、蒸发、蒸馏等方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也是物理变化。
比如从海水中通过蒸发得到食盐,从石油中通过分馏得到各种不同的馏分。
三、化学变化的常见类型1、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会产生光和热。
例如,木材的燃烧、煤的燃烧以及天然气的燃烧等,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
2、金属的氧化和腐蚀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铜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成铜绿,这些都是金属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导致的化学变化。
3、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过程就是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