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浙教版
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知识点自然界中充满了许多有趣且丰富的科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课程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生物多样性1. 物种的多样性:物种是指能够繁殖后代,并且后代之间具有遗传相似性的个体。
地球上生物物种众多,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2. 物种的适应性: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适应性强的物种能够在环境变化中生存和繁衍。
3. 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生命周期等特征进行分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分类单位。
4. 生物圈的平衡: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维持着平衡。
二、物质的运动和变化1. 常见状态的变化:物质可以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常见的状态,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物质的热传导: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热能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3.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其他物质中,形成溶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4.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原有物质消失,生成新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电与磁的关系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所带的一种属性,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电场。
2.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输过程,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电流强度的大小由电流的数量和流动速度决定。
3.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物质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场,磁力是磁场对物质施加的力。
磁场可以由电流和磁体产生。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的互利共生:不同物种之间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相互提供利益并促进彼此的生存和繁衍。
2. 生物的资源利用: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包括食物、水、空气等,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责任,通过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化学】中考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理化学知识点梳理
中考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理化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
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
CuSO4·5H2O====== CuSO4+5H2O ; CuSO4+5H2O===== CuSO4·5H2O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第2节酸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 H2SO4 ====2 H++ SO42— HNO3===== H++ NO3—3、常见的酸:盐酸 HCI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醋酸CH3COOH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一、酸的通性1、酸使指示剂变色;2、酸 + 碱 ===== 盐 + 水3HCl+ Al(OH)3 ====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2SO4 +2 NaOH==== Na2SO4 + H2O1、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取CO2)HCl + AgNO3 ==== AgCl ↓ + H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H2SO4 + BaCl2 ==== BaSO4 ↓ + 2HCl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2、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6HCl+ Fe2O3 ====2 FeCl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3、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Zn + H2SO4==== ZnSO4 + H2↑(实验室用于制H2)二、酸的个性1、盐酸HCl: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XXX是一所值得信赖的专业化、个性化辅导学校。
在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中,我们研究到了物质的变化。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其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所不同。
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而物理变化只是形态、状态的改变。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为了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包括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以硫酸铜晶体的变化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发现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状态变化等现象,从而分析硫酸铜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化学反应、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根据物质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推断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通过寻找未知物质和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方法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实验,观察反应后液体是否呈现出紫红色,这可以利用硫酸铜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现出蓝色,这一性质可以用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者作为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探究物质的变化,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并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在应用方面,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证明某种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可以喝牛奶、蛋清或豆浆来解毒,也可以利用硫酸铜来消灭病菌。
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酸碱指示剂是在酸或碱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六篇】
【导语:】本篇⽂章是为您整理的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六篇】,欢迎⼤家查阅。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7ADCBCDB 8⾼ 9固体由蓝⾊变⽩⾊⽔珠化学加热能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10观察实验颜⾊沉淀 11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12⽩⾊,固体,易溶于⽔等 13D 14加⼊⽩⾊的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有⽔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7ADDCBAD 8⾃由移动离⼦氢氧根 9HCIH2SO4HNO3BACI2CUSO4AGNO3CACO3AGNO3CACO3FE2O3 10(1).玫瑰(2)红 11B 12(1)阳离⼦都是H+H2SO4--2H++SO42- (2)920 (3)40.82克22.18毫升 (⼆)1红2红⽆HCI+NAOH=NACI+H2O 3产⽣⽓泡CACO3+2HCI=CACI2+H2O+CO2燃着的⽊条熄灭 4逐渐消失黄6HCI+FE2O3=2FECI3+3H2O 2HCI+FE=FECI2+H2 5(1)H2SO4+ZN=ZNSO4+H2 (2)3HCI+2ALOH3=ALCL2+H2 6-8DCC 9(1)C(2)CO2 1096% 11(1)CUCUOCUSO4 (2)2CU+O2=2CU0H2SO4+CUO=CUSO4+H2O (三)1挥发减少 2浓硫酸⽔⽔浓硫酸酸液飞溅吸⽔ 3⼲布拭去⼤量⽔冲洗 4(1)与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NA2CO3+2HCI=2NACL+H2O+CO2 5-8DACD 9(1)挥发氧化氢 (2)红⽩AGNO3+HCI=AGCI2+HNO3 10酸根离⼦(1)NA+SO42-CL-(2)①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1-5CCDCC 6⼄甲和丁红 7化学⽅程式略.碱能与酸反应化学⽅程式略 8酸性 9略 10略产⽣的⽓体使瓶内压强增⼤⽽压出了蛋 11D 12(1)略 (2)氧离⼦氢氧根离⼦ (⼆)1-5CCCBD 6烧碱NAOH⼲燥腐蚀 7黄蓝⾊絮状沉淀红褐⾊絮状沉淀化学⽅程式略 8略 9⽩⾊浑浊,逐渐⿎起来 ⽅程式略⽩ 10(1)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加酚酞试液也不变⾊(2)答案恰当均可 (三)1-6BCBCBB 7(2)玻璃棒标准⽐⾊卡酸性弱酸性 (3)熟⽯灰 8它会与空⽓中的CO2反应⽽变质 (1)稀盐酸有⽓泡产⽣化学⽅程式略 (2)如加⼊适量的⽯灰⽔⽕过滤化学⽅程式略 9(1)4千克(2)73.8元 第4节⼏种重要的盐 (⼀)1-6DDACDC 7硝酸根溶液稀硝酸⽩⾊沉淀氯化银沉淀氯离⼦ 8硫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铜硝酸钡硝酸铝氯化钾氯化铁氯化铜 9如⽤硝酸银溶液,测密度等 10右因为易风化,⽽NAOH固体易潮解 11(1)氯化钠的熔点和沸点⽐亚硝酸钠⾼ (2)亚硝酸呈碱性,⽽⾷盐呈中性亚硝酸钠能跟稀盐酸作⽤,⽽⾷盐却不能 (3)酚酞试液红⾊(其他答案均可) 12略了.. (⼆)1-8DAACDBDB 9(1)可溶 (2)如NACI,BACO3 (3)略 10(1)不正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2)①紫⾊⽯蕊试液②PH试纸 11(1)钾(2)87% (3)不符合 第5节寻找⾦属变化的规律 (⼀)1-3DAC 4延展导热 5导电性 6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 7如航空材料、化⼯医疗器材等 8略吧.. (⼆)1-3DCB 4...略置换反应 ...略置换反应 ...略复分解反应 5氧化铝氧化酸性或碱性 6镁锌铁铜....化学⽅程式略 7(1)银丝表⾯⽆现象,铁丝表⾯变红⾊...略 (2)活动性铁>铜>银 8D 9因为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从⽽降低药效...略 10如稀盐酸...铁... 11(1)铜铝(2)⾦属活动性的不同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1-3DDB 4碳元素碳酸碳酸盐CHON挥发燃烧着⽕或爆炸 5糖类蛋⽩质脂肪 6有机物:BCDE⽆机物:AFG 7沼⽓...略纯度 8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它的相对分⼦量为425.5 9(1)有机(2)红(3)CL(4)化学 10(1)排⽔法(2)A 11(1)物理⼆氧化碳和⽔⼆氧化硫 (2)如开发氢能源等. 复习题1-5BCCCB 6-10CDABC 11-15ABAAA 16-17AB 18蓝...略 19烧碱、⽕碱、苛性钠NAOH潮解...略 20...略 21(1)碱酸(2)红⾊刚好消失(3)...略 22(1)A(2)不能 23(1)②(2)②...略复分解反应 24(1)⼄丙甲丁 (2)表⾯积 25(1)增⼤反应物的接触⾯积,加快与胃酸 的作⽤ (2)氢氧化铝的含量为214毫克,没有达到标准。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 + 碱—-—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4、金属氧化物 +酸——-—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5、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 FeSO4 +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②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 AgCl↓ + HNO3 (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或两种离子都有 )7、酸的个性1)浓盐酸(HCl)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闻到刺激性气味。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电子课本
一、科学知识1、物质的性质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有形状、大小、重量、密度、比重、折射率、比热容等。
2、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存在。
固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大,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不易改变。
液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小,因此液体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易于流动。
气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小,因此气体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容易扩散。
3、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组成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新物质形成;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组成的原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等发生变化。
4、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是指由碳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复杂的结构;无机物质是指不含碳原子的物质,具有简单的结构。
5、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
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二、物理知识1、力的种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能量,它可以分为推力、拉力、磁力、引力和弹力等。
推力是指物体之间的推拉作用,拉力是指物体之间的拉拽作用,磁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磁场作用,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弹力是指物体之间的弹性作用。
2、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指物体内部的力,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外力是指物体外部的力,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特性力具有方向性和大小性。
方向性是指力的作用方向,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直线方向或曲线方向;大小性是指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大小来表示,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或其他单位来表示。
4、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5、力的运动力的运动是指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状态。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三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常见的有机材料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和小组探究讨论了解有机物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有机合成材料,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有机物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及常见的有机材料难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过渡】有机物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自我更新,你能说出人体中含有的最根本有机物吗?〔二〕新课教学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学生活动】主要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教师讲解】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
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根本物质脂肪主要起到贮存能量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详细学习一下。
1.糖类:消耗能量主要来源。
〔习惯上称碳水化合物〕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
思考:你知道哪些糖类物质?〔单糖、葡萄糖、多糖、乳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C6H12O6〕一些食物,如面条、面包、米饭等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这些糖类在人体内降解后会生成葡萄糖。
思考:如何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淀粉的检验方法:淀粉遇碘呈蓝色,用于淀粉的检验。
2.蛋白质:生物体根本物质。
组成:由C H O N四种元素组成。
是一类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量约~100万之间。
思考:为什么青少年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肉、大豆、鱼肉、牛奶等?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根本物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的主要原料,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冰的熔化等)、形状改变(金属丝的弯曲)等。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生锈(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 物质的转化规律。
-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 金属(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氧化镁):2Mg +O_2{点燃}{===}2MgO。
-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钙):CaO +H_2O===Ca(OH)_2。
- 碱(如氢氧化钠)与酸(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 + H_2O。
-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 非金属(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C+O_2{点燃}{===}CO_2。
- 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碳酸):CO_2+H_2O===H_2CO_3。
- 酸(如硫酸)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盐(硫酸钾)和水:H_2SO_4+2KOH===K_2SO_4+2H_2O。
4. 常见的材料。
-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例如,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水泥等。
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玻璃具有透明、硬度大等特点;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浙教版科学目录
浙教版《科学》教科书总目录七上1 科学入门1.1科学并不神秘1.2观察和实验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4温度的测量1.5质量的测量1.6时间的测量1.7科学探究2 观察生物2.1生物与非生物2.2常见的动物2.3常见的植物2.4细胞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2.6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3 地球与宇宙3.1我们居住的地球3.2地球仪和地图3.3太阳和月球3.4观测太空3.5月相3.6日食和月食3.7探索宇宙4 物质的特性4.1熔化与凝固4.2汽化与液化4.3升华与凝华4.4物质的构成4.5物质的溶解性4.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七下1 对环境的察觉1.1感觉世界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3耳和听觉1.4光和颜色1.5光的反射和折射1.6眼和视觉1.7信息的获取和利用2 运动和力2.1运动和能的形式2.2机械运动2.3力的存在2.4力的图示2.5物体为什么会下落2.6摩擦的利和弊2.7牛顿第一定律2.8二力平衡的条件3 代代相传的生命3.1动物的生命周期3.2新生命的诞生3.3走向成熟3.4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3.5植物的一生3.6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4 不断运动的地球4.1地球的自传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4.3地球的绕日运动4.4日历上的科学4.5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4.6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八上1 生活中的水1.1水在哪里1.2水的组成1.3水的密度1.4水的压强1.5水的浮力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7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8物质在水中的结晶1.9水的利用和保护2 地球的“外衣”——大气2.1大气层2.2天气和气温2.3大气的压强2.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2.5风2.6为什么会降水2.7明天的天气怎么样2.8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9中国东部的季风雨西部的干旱气候3 生命活动的调节3.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3.2神奇的激素3.3神经调节3.4动物的行为3.5体温的控制4 电路探秘4.1电路图4.2电流的测量4.3物质的导电性4.4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4.5变阻器4.6电压的测量4.7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8电路的连接八下1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3原子结构的模型1.4组成物质的元素1.5表示元素的符号1.6表示物质的符号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空气与生命2.1空气2.2氧气和氧化2.3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2.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2.5光合作用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2.7空气污染与保护3 植物与土壤3.1土壤中有什么3.2各种各样的土壤3.3植物与土壤3.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3.6保护土壤4 电与磁4.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4.2电生磁4.3电磁铁的应用4.4电动机4.5磁生电4.6家庭用电4.7电的安全使用九上1 探索物质的变化1.1物质的变化1.2探索酸的性质1.3探索碱的性质1.4几种重要的盐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1.6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2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2物质转化的规律2.3常见的材料2.4材料的发展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1能量的相互转化3.2能量转化的量度3.3认识简单机械3.4动能和势能3.5物体的内能3.6电能的利用3.7电热器3.8核能的利用3.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4 代谢与平衡4.1食物与摄食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4.3体内物质的运输4.4能量的获得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4.6代谢的多样性九下1 演化的自然1.1宇宙的起源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1.3恒星的一生1.4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1.5生物的进化1.6进化与遗传2 生物与环境2.1种群和生物群落2.2生态系统2.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 人的健康与环境3.1健康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3.3身体的护卫3.4非传染性疾病3.5照顾好你的身体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4.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4.3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的变化详细知识点和笔记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1-1物质的变化一、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二、 。
三、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
___蓝色固体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 4 = Na 2SO 4 +Cu(OH)2↓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5、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白色固体逐渐变蓝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 、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发生化学变化;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气味, 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 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ppt(浙教版九上)PPT优选课件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同时石灰水变浑浊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3.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中若混有氧气,在点 燃时,可能会发生_爆__炸__,所以在点燃前应先
检验气体的纯度 .
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你能设计 实验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吗?
4.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结
构里最多变的一类大分子(C、H、O、N、S、P)
2020/10/18
16
蛋白质的鉴别:
1.剪取指甲.头发或羊毛放在火焰上灼烧,能闻 到 烧焦羽毛的气味,同时看到有黑色.很脆粉末. 生成
2.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 烧棉布.烧纸 的气味.
点燃棉花纤维和羊毛后,所闻 到的气味为什么不同?
种 类 组成 主要功能
检验方法
糖 类 C.H.O
供能物质 (70%)
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 (反之用淀粉检验碘)
蛋白质
C.H.O.N
构成生物体或 细胞基本物质
灼烧闻烧焦羽毛的气 味或加硫酸铜使变性
脂 肪 C.H.O 贮能物质
6.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
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 消化吸收 . 贮存 .
这些物质的元素组成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有机化合物(有机物): 一类含碳的化合物
在你的印象中下列哪些是有机物??
甲烷.水.蛋白质.烧碱.硫酸.纤维素. 石灰.二氧化碳. 维生素.尼龙.糖.醋. 油酯.酒.尿素. 纯碱.氯气. 氨基酸. 叶绿素.淀粉.塑料.炭
2020/10/18
3
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 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 种有机物的参与。
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 糖类、蛋白质、脂__肪_等。
(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 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 料。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单糖)、果糖、蔗 糖、麦芽糖、乳糖,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 (C6H12O6)。
谢谢
(3)若A、B瓶K 质量都增加,则可燃性气体 是 CH4 。
10.燃烧8克甲烷,需标准状态下的氧气多少 升?(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
11.现有一种纯净气体4.6克,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8.8克CO2和5.4克H2O。(1)通过计算回答该物 质的元素组成。(2)各元素的质量比。(3)如 果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请判断该物质 的化学式。
(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 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 分子量约在1.2~100万之间。蛋白质由C、H、 O、N四种元素组成。
1.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 烧__焦_羽__毛___气味,同时看到_黑__烟__。 2.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_烧__焦__的__棉__布__气味
8.将常见有机物和它们的用途用直线连起来。
乙醇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氯仿
用于消毒
乙酸
作香精和黏合剂
汽油
石油产品之一
乙酸乙酯
用作食醋
9.现有可燃性气体:①氢气;②一氧化碳;③ 甲烷。现将可燃性气体燃烧后的产物先通过A 瓶(内盛浓硫酸),再通到B瓶(内盛NaOH 溶液)。发现:
(1)若A瓶质量增加,B瓶不增加,则可燃性 气体是 H2 。 (2)若A瓶质量不增加,B瓶增加,则可燃性 气体是 CO 。
点燃棉花纤维和羊毛,所闻到气味为什 么不同?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 是蛋白质
(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 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 在于体内(皮下脂肪)。
3.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 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 贮__存_、 转化 、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 现各种物质的_转__化__和_能__量___的转移。
主要物质, 脂肪 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
7.写出下列各化学方程式。
(1)乙炔(C2H2)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2C2H2 + 5O2 === 4CO2 + 2H2O
(2)丁烷(C4H10)在氧气中燃烧点燃
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3)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C2H5 O+ 3O2 === 2CO2 + 3H2O
成分是化学式为 CH4 。在天然气中混有氧气, 在点燃时,可能会发生 爆炸 ,所以在点燃前应
先 检验纯度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 CH4+2O2
点燃
=== CO2+2H2O
6.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主要是
__糖__类__、 蛋白质、_脂__肪__等。体消耗能量的
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
(1)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 通过被植物吸收,从 自然环境进入 生物圈 ,变成 有机物 。
(2)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 体通过 呼吸 作用,将 有机物 转化为无机物, 通过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 无机物,回到 自然环境 中去。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C )
A.CO
B. H2CO3
C. C2H2
D. H2O2
2.下列属于对人的生命活动关系不大的有机物是
( A)
A.乙酸 B.葡萄糖 C.蛋白质 D.脂肪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B)
A. C2H2 B.CH4
C.CH2O
4.淀粉中不含有的元素是(D )
D. CO2
A.C B.H
C.O
D.N
5.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