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触角能再生吗

合集下载

原来这“没壳的蜗牛”是蛞蝓,可要小心了【蔬菜卫士报590】

原来这“没壳的蜗牛”是蛞蝓,可要小心了【蔬菜卫士报590】

原来这“没壳的蜗牛”是蛞蝓,可要小心了【蔬菜卫士报590】野蛞菜田中出现了许多“没壳的蜗牛”,其危害棚内的叶菜及黄瓜幼苗十分严重,造成严重的损失。

菜农所称呼的“没壳的蜗牛”实际上,为野蛞蝓,是为害叶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野蛞蝓,又称软蛭、鼻涕虫、野蜗牛等,是一种软体动物,属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野蛞蝓在为害叶菜类蔬菜时,常将叶片啃食为孔洞状,排出的粪便不仅污染蔬菜叶面,而且很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菜叶腐烂,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价值。

一、危害症状野蛞蝓主要取食蔬菜叶片成孔洞,以幼苗、嫩叶和嫩茎受害最为严重。

常将幼嫩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咬断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同时排泄粪便、分泌黏液污染蔬菜,使病菌类易繁殖侵入而致菜叶腐烂。

另外,蛞蝓爬过时,在植株的茎杆和叶片上会留下光亮的透明黏液带,减弱叶片气孔的透水透气性,影响光照,不利植物的光合作用。

且其爬过后留下的黏液风干后会形成一道白色痕迹,影响蔬菜的外观品质,降低商品性。

二、形态特征及繁殖习性1形态特征成体野蛞蝓呈长梭形,身体柔软无外壳,有2对黑色触角,伸直时3~6厘米,体宽0.4~0.6厘米,体表呈黑色或暗灰色,有褐色或灰红色花纹。

2生活习性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也可同体受精繁殖。

野蛞蝓一般在下半夜产卵,卵椭圆形,成堆产于湿土中,初呈白色透明状,内有卵核,接近孵化时颜色加深。

刚孵化出的幼体为淡褐色,体形与成体相同。

野蛞蝓怕光,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从傍晚开始活动,晚上22:00~23:00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缝或隐蔽处。

耐饥饿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阴暗潮湿时大发生。

3不同蔬菜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不同蔬菜(甘蓝、油菜、花椰菜、小白菜、大白菜)对野蛞蝓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

其中,甘蓝的营养成分最适于野蛞蝓的生长发育,成活率也均高于其他蔬菜。

大白菜对野蛞蝓的产卵有利,但其营养条件不适于其生长发育,对野蛞蝓的整个种群数量有压低作用。

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

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
殖后代。
蜜蜂
01
蜜蜂是昆虫中的一种, 属于膜翅目。
02
蜜蜂的体型较小,通常 呈黑色或棕色,有细长 的触角和翅膀。
03
蜜蜂以花蜜为食,它们 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会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04
蜜蜂的巢穴是由蜂蜡制 成的,它们在巢穴中生 产蜂蜜和蜜蜂幼虫。
蚊子
蚊子是昆虫中的一种,属于双翅目。
蚊子以人类的血液为食,它们在叮咬 人类时会传播疾病,如登革热、疟疾 等。
蚊子的体型较小,通常呈黑色或棕色, 头部有刺吸式口器。
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有 机物为食,经过多次蜕皮后变成蛹, 最终变成成虫。
02 软体动物
蜗牛
蜗牛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代表动物,它们通常具有螺 旋状的壳。
蜗牛依靠腹足在地面或植物上爬行,其腹足可以分泌粘 液,使它们在移动时减少摩擦力。
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上面长有眼睛和口器。 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可以进行自体受精。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目 录
• 昆虫类动物 • 软体动物 • 节肢动物 • 棘皮动物 • 线形动物
01 昆虫类动物
蝴蝶
01
02
03
04
蝴蝶是昆虫中的一种,属于鳞 翅目。
蝴蝶的翅膀通常色彩鲜艳,上 面覆盖着鳞片,可以起到保护
作用。
蝴蝶的幼虫是毛毛虫,它们通 常生活在植物上,以植物的叶
子为食。
蝴蝶的成虫以花蜜为食,它们 在花丛中飞翔,寻找食物和繁
海胆
总结词
海胆是一种球形或心脏形的棘皮动物,它们有尖刺的外壳,可以在各种海洋环境 中生存。
详细描述
海胆是滤食性动物,通过吸取海水中的微小生物来获取营养。它们的骨骼是由一 种叫做"石灰质"的物质构成,非常坚硬。海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同时也是一些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部分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部分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质量调研(问卷)一、填空题:10分1. 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答案】①. 宽度②. 厚度【解析】【详解】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把钢材或铝材做成“V““L““U““T“”或“工”字字形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2. 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这一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答案】①. 奥斯特②. 磁性【解析】【详解】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并于这年的7月21日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电的冲突对磁的作用的一些实验》,9月4日刚刚回国的法国科学家阿拉果立即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这一实验。

从此,电和磁的实验引起了法国和英国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丹麦科学家奥斯特为人类使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3. 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答案】生物【解析】【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太阳的光合作用生长之后,因为地壳变化而深埋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因此这些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4. 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藻类和()植物,能自己进行()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答案】①. 苔藓类②. 光合作用【解析】【详解】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5. 2019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

【答案】多样性【解析】【详解】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保护地草莓蛞蝓综合防治技术

保护地草莓蛞蝓综合防治技术

本栏编辑 王金英 (guaguocai@)林木果树蛞蝓又名鼻涕虫、野蜗牛、托盘虫等,属于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分布面积很广,近年在华北地区保护地作物上频繁危害,严重影响了保护地作物的产量以及商品品质。

针对保护地草莓田出现蛞蝓危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效果很好。

一、蛞蝓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2~0.25厘米,柔软无外壳,一对触角。

具有暗灰色、灰红色、黄白色等各种颜色。

卵椭圆形,直径0.2厘米,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期,颜色加深,幼体淡褐色,形同成体。

二、蛞蝓的生活习性蛞蝓从北到南一年发生1~3代。

以成体或者幼体在作物根部潮湿的土壤中越冬,在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的保护地内,可常年危害,炎热的夏季活动较弱。

蛞蝓雌雄同体,受精分为两种方式:同体、异体,受精卵散产在潮湿、隐秘的土壤缝隙中,卵期16~17天,卵孵化至成熟约55天,完成一代约250天,有世代重叠现象。

蛞蝓畏光怕热,夏季一般早晚或夜间危害,阴雨天活动最盛。

春秋两季全天危害。

蛞蝓食性杂,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豆科、棉、麻和烟草等多种作物。

三、对草莓的危害1.直接危害。

蛞蝓取食草莓后,直接造成草莓组织的机械损伤,导致叶片或花瓣的残缺、孔洞,严重者草莓根系被咬断,幼苗被吃光。

蛞蝓在草莓叶片爬行过后,留下黏液,附在草莓叶片表面,直接影响草莓叶片的透水、透气性以及光合作用,致使草莓果实小,畸形果多。

蛞蝓取食幼果后,致使果实出现带状痕迹,其分泌液干燥后留下一条白带,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同时造成草莓产量降低。

2.引发病害。

草莓被蛞蝓危害后引起的伤口,极易引起各种真菌、细菌病害,如:灰霉病、软腐病、疫病等的侵染及危害。

草莓生长势变弱,同时综合抗性降低。

四、综合防治技术1.深耕。

草莓栽植前进行一次深耕,将田间杂草清除出田园。

暴晒10~15天后,再进行田间操作,以起到杀灭隐藏在土壤缝隙蛞蝓虫卵的效果。

2.施肥。

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蛞蝓详解

蛞蝓详解

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又称水蜒蚰。

俗称鼻涕虫或黏黏虫。

寄主草莓、甘蓝、花椰菜、白菜、瓢儿白、菠菜、莴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蓝、百合、豆类等农作物及杂草。

为害特点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草萄果实,影响商品价值。

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

形态特征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

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

口腔内有角质齿舌。

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

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

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

崎钝。

粘液无色。

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

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

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生活习性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

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

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

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

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一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

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

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另外,蛞蝓还具有药用价值:释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

蛞蝓的防治方法

蛞蝓的防治方法

动物生产 542023.10蛞蝓的防治方法史湘华(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蛞蝓是异鳃总目蛞蝓科雌雄同体动物,体表湿润有黏液,别名鼻涕虫;因外形像去壳的蜗牛,也叫软体蜗牛;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经、消肿、化痰的功效,中医上称陵蠡、土蜗、附蜗、蜒蚰、托胎虫、蛞蜗等。

蛞蝓爬行缓慢,却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农作物“害虫”,北方温室中危害严重,有时一夜之间就将嫩苗啃食殆尽。

蛞蝓不属于昆虫,一般的杀虫剂对它无效,所以必须针对它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蛞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强光连续照射2 h~3 h就能死亡。

食性广,食量大,咬食蔬菜、花卉、蘑菇、果实等,咬断根茎造成植物萎蔫,咬食果实和花部造成腐烂或品质下降。

蛞蝓在夜间或阴雨天活动,傍晚出动,夜晚10时~11时为活动高峰期,清晨前潜入作物根部湿土中或潮湿阴暗的地方隐藏,也是其产卵和孵化的地方。

土壤湿度20%~30%,气温11.5 ~18.5 ℃时最有利其生长发育,在食物短缺或不良条件下能长时间蛰伏。

以幼体或成虫体在湿润土壤中越冬。

蛞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防治蛞蝓的方法。

铺稻壳:栽培面积较大时,在垄沟或穴盘下方铺稻壳可有效防止蛞蝓危害。

水稻的颖壳上面带有倒锯齿的针状茸毛,对于蛞蝓柔软的身体来说这是致命的。

高垄栽培草莓或其他作物时,在垄沟里撒上稻壳,既能防治蛞蝓,又能蓄热提高地温,还降低温室湿度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诱捕或诱杀:将装有啤酒、牛奶或麻酱的瓶子埋于地下,瓶口略露出地面,可诱捕或诱杀蛞蝓。

蛞蝓食用玉米面会腹胀而死,将玉米面撒于地面用菜叶覆盖,诱杀效果较好。

趋避法:蛞蝓讨厌生姜气味,田里撒生姜粉就会远离。

对葱姜蒜、薄荷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较抵制,可在田地周围栽植这些作物,有一定防治效果。

撒石灰:蛞蝓爬过的地方有时会有涎线痕迹,在爬行路线上撒石灰、草木灰、食盐等都能将其杀死。

氨水喷洒:将氨水和水以1:6的比例混匀,喷洒。

蛞蝓

蛞蝓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种植前对栽培地块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废料,枯枝落叶等杂物,可以减轻蛞蝓对作物的伤害。其中,有 机肥要充分腐熟,才有利于消除蛞蝓滋生的环境条件;降雨后要立即疏通清理排水沟,防止雨水积聚,保持栽培 地块干燥。田间要利用雨后蛞蝓出土活动的习性,抓紧锄草松土,使部分卵块暴露于日光下自动破裂。在多年重 茬栽培的地块要采取水旱轮作,切断害虫来源。为了减少虫源,还可以在中耕松土后,使用高温闷棚或强光曝晒。 高温闷棚主要利用夏季高温来杀灭害虫,棚内气温达70℃以上,能够有效杀灭蛞蝓以及其他害虫,高温闷棚效果 好、成本低,对环境也非常友好。
蛞蝓是属于杂食性的动物,许多植物的叶花、果实、幼芽、茎、根等都可作为它们的食物。蛞蝓能食几十种 植物。常食黄瓜、番茄、柿椒、白茱、油菜、菠菜、苋菜、马铃薯、蚕豆、豌豆、小麦、玉米、棉花、烟草等植 物。特别喜食幼嫩多汁的植物。但对多毛的植物如冬瓜叶、萝卜叶、茄子叶一般不食用,对具有挥发性气味的葱 蒜韭菜、番茄叶等有趋避性。除绿色植物外,蛞蝓还喜食菌类和地衣。蛞蝓在饥饿的情况下也会取食腐烂的叶片, 甚至取食自己的粪便和卵粒或纸张等。
生长发育
蛞蝓的生殖系统是由两性腺、两性管、输精卵管、受精囊、生殖腔、子宫交接器等部分组成,其中乳白色的 两性腺负责形成卵子和精子。两性腺在体后部,从两性腺向前分出细长螺旋状的两性管。在体前三分之一处两性 管变粗成输精卵管。宽大的雌性管和狭窄的雄性管通过输精卵管的皱褶程度所区别。雌性管经子宫最后终止于生 殖腔中。不同种的蛞蝓输精管最后终止的地方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蛞蝓都是异体受精、卵产于体外,如野蛞 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也可同体受精繁殖),5~7月大量产卵于3~4cm深的湿度大、有隐蔽的土块缝隙内。卵 期 16~17 d,自孵化至成体性成熟约55 d。蛞蝓的精子要比卵子成熟早,当精子由两性腺排出时,卵细胞才开始 在两性腺成熟。因为不同种的蛞蝓成熟时期不同,而蛞蝓一般在夜间或黄昏进行交配,所以交配所需要的时间, 不同的种或是同一种蛞蝓均有差异。一般从几分钟至2~3小时之间。蛞蝓每次产卵的数目在20~90个左右。每个体 的产卵量,平均为425.8粒,产卵期平均160多天,每隔1~2天产卵一次。卵产于湿度充分,有阴蔽的泥土缝隙内, 每处产卵数可达十余粒,每次产1~32粒,随着体型增小产卵量由多到少,而当体长达28毫米时产卵最多。

真蜗虫超级再生能力 横切竖割完美再复制

真蜗虫超级再生能力 横切竖割完美再复制

真蜗虫超级再生能力横切竖割完美再复制真蜗虫其貌不扬,但天赋异禀:腰斩再生,一刀下去,尾巴那半长出一个新脑袋,脑袋那半长出一个新尾巴,(你也可以竖着切,一样镜像再生给你两条完整蜗虫)这是一种强大的进化优势被吃掉一部分还能长回来,但不是所有类似物种都有像真蜗虫这样逆天的再生能力,有些蜗虫只有带着头部的那部分,才能长出尾巴,但是尾巴那部分,是长不出脑袋的,这叫有限再生。

现在科学家就用这些物种,来研究组织是怎么再生失去的部分的。

一开始,再生的过程都有着差不多的步骤,不管是丢了条腿的两栖动物,或者脑袋不见了的蜗虫。

当伤口愈合的时候,创伤表面有一种叫做芽基的细胞,这些芽基细胞是一种没有特定功能的干细胞,他们可以不断分裂再生,发展成为各种需要换掉再生的器官(肌肉,神经细胞)。

当再生过程完成,芽基细胞逐渐撤退,留下新的组织。

在一组相关论文里,首先研究了一些蜗虫属物种的有限再生的过程,论文作者首先确认了所有的普通的伤口愈合过程是一样的,所以,对于脑部再生的神奇支出,一定发生在这个过程的后期。

研究人员在另外一份论文中,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筛选大量DNA 序列,提出理论),但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如果再生过程没有发生,是因为芽基干细胞没有得到正确的信号,来告诉它们什么器官需要再造。

比如,有一个信号(连接素Wnt/?-catenin),告诉干细胞去再早一个新尾巴,另外一个信号(酪氨酸激酶信号)告诉干细胞们,脑袋不见了速速再造。

在一篇论文中提到,这个发现支持了一个世纪以前,基因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亨特摩根的假说,他认为蜗虫属依靠脑袋没了造脑袋和屁股没了造屁股的不同组合,来重新再造出正确的组织。

缺少再生能力,可能是因为一些信号没有正确的传达,或者信号错误造成的。

在一些案例中,研究人员可以控制信号,以操控再生的过程。

比如,如果施加的分子信号正确,就能让一种不可能再生出头部的蜗虫,朝着不同的方向,长出两个脑袋,两个尾巴也可以做到。

蛞蝓(悬哒虫)

蛞蝓(悬哒虫)

蛞蝓‎学名‎Agri‎o lima‎x agr‎e stis‎Linn‎a 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又称水蜒‎蚰。

俗称‎鼻涕虫或黏‎黏虫。

‎寄主草莓‎、甘蓝、花‎椰菜、白菜‎、瓢儿白、‎菠菜、莴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蓝、百合‎、豆类等农‎作物及杂草‎。

为害‎特点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草萄果实‎,影响商品‎价值。

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

形态‎特征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

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 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

口‎腔内有角质‎齿舌。

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

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

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

‎崎钝。

粘液‎无色。

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

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

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生活习‎性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

‎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

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

‎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

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一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

‎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

野蛞蝓的防治

野蛞蝓的防治

野蛞蝓的防治野蛞蝓又名“无壳蜒蚰螺”、“鼻涕虫”、“软蛭”,属蛞蝓科无脊椎动物。

野蛞蝓食性较杂,危害多种蔬菜、花卉及经济作物。

野蛞蝓可以在温室内越冬并持续危害。

成体和幼体均能刮食植物叶肉,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可造成严重损失。

野蛞蝓尤喜食非洲菊,苗期和产花期危害较重。

严重时,被害叶片象筛网一样,尤以嫩叶受害最重。

此外,它还取食花莛,使花莛易折;取食嫩蕾基部,使花蕾掉落;取食花瓣,造成花形不周正。

在其它花卉如马蹄莲、一串红、满天星上也有发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形态特征野蛞蝓一生经历成体、幼体和卵三种虫态。

成体体长20至25毫米,身体在爬行时可长达30至36毫米,体宽4至6毫米。

身体柔软而无外壳,全体呈灰色。

头前端有两对能伸缩的触角。

生活习性野蛞蝓一年发生一代。

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四季均可繁殖危害。

春秋是危害盛期。

成体交配后2至3天即可产卵。

卵多产在土壤孔隙或落叶下。

每天产一堆。

每头成体可产卵3至4堆,每堆约10粒。

卵期为16至17天。

成体产卵期长达160天左右。

完成一代约250天。

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的湿土下越冬。

野蛞蝓怕光,在强烈日光下经2至3小时即被晒死。

因此在夜间出来活动取食,日出后找阴湿处隐蔽。

野蛞蝓耐饥力很强,在恶劣条件下能较长时间地不吃不动。

防治方法用一般杀虫剂防治效果不好,其抗药力很强。

笔者曾用百灵3号、辛硫磷等药剂试验,防效不明显。

例如用500倍辛硫磷乳油灌根,可以把野蛞蝓从隐蔽的土隙中驱逐出来,但当虫体接触药液后,立即卷缩在一起并分泌一层厚厚的粘液来抵御药液。

经过短时间停留,虫体从粘液中爬出,不受丝毫伤害。

把成体浸泡在500倍辛硫磷溶液中10分钟后仍然未死。

因此,防治应首先从栽培措施入手,清洁田园,实行夏秋倒茬。

翻耕土地时,在蛞蝓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生石灰粉,能减少野蛞蝓的孳生。

这一方法虽对减少虫口密度不十分明显,但能有效地阻止野蛞蝓的扩散蔓延。

另外在轮作期间,干旱也可抑制野蛞蝓的发生。

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大全

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大全

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大全1、蜥蜴:失去尾巴后,可以再生尾巴。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爬行动物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它们整个身体的肢体的再生。

众所周知,蜥蜴和蝾螈在受到威胁时可能会脱落尾巴,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大约60天的时间里,通过干细胞的再利用过程,这些爬行动物将其整个细胞机制发挥作用,以恢复自身。

科学家们一直都在研究这些动物,以找到从这些细胞中恢复器官的关键。

2、蝙蝠:有些可以使翅膀再生。

蝙蝠的翅膀有一层薄薄的薄膜,这给了它们稳定性和推进力,使它们成为唯一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

然而,该物种的许多个体在膜上受到损伤,包括出现孔洞。

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以了解气候和飞行本身如何影响该膜的再生,但事实是尽管受到破坏,它仍可以再生,尽管过程耗时很长,而且很多次,成年蝙蝠无法做到。

3、涡虫:无限的干细胞再生能力。

在淡水中发现的这种蠕虫具有无限量地从干细胞再生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称其为“理论上永生的生物”。

干细胞负责伤口的生长和恢复,例如,当我们切割、跌倒或生长时产生的伤口。

然而,当它们被激活时,它们就会磨损,并失去分裂的能力,如果它被切成碎片,每一块都会产生一个新的个体。

4、斑马鱼:可使心脏再生。

当哺乳动物发生严重的心脏病发作时,数百万个细胞死亡且无法恢复,从而使器官部分变弱和受损。

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斑马鱼身上,不管它失去了多少细胞,斑马鱼都能让心脏恢复工作。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在研究这种能力是否能够应用于人类身上了。

5、丝带蠕虫:可以从一小块组织中完全再生。

即使将其切成两半,这种特征性的蠕虫也可以再生。

即使它们的头被切断,有一些丝带蠕虫也可以再生。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种习得的技能是后来才出现的,而不是最初认为的原始技能。

6、鲨鱼:无限地再生牙齿。

鲨鱼不会死于口腔问题,这是肯定的。

它一生中的狩猎能力保持不变,他能够失去多达30000颗牙齿直到死亡,并且嘴中多达3000颗牙齿分布在多行中。

7、墨西哥钝口螈:有能力几乎完全重建。

为什么一些动物可以恢复断裂的身体部分

为什么一些动物可以恢复断裂的身体部分

为什么一些动物可以恢复断裂的身体部分?
一些动物,如章鱼和壁虎,可以恢复断裂的身体部分,这主要归功于它们的特殊生理和生物化学特征。

1. 再生能力:一些动物具有再生能力,可以在受伤后恢复失去的身体部分。

例如,章鱼的触须可以在切断后重新生长,而壁虎的脚趾可以在断裂后再生。

2. 生物化学特征:一些动物体内含有特殊的生物化学物质,如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细胞和组织结构:具有再生能力的动物通常具有特殊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例如,章鱼的触须具有丰富的细胞类型和细胞外基质,这有助于触须的再生。

4. 免疫系统:一些具有再生能力的动物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和清除受损组织,为再生创造条件。

总之,一些动物可以恢复断裂的身体部分,这主要归功
于它们的特殊生理和生物化学特征,如再生能力、生物化学特征、细胞和组织结构以及免疫系统等。

这些特征使得这些动物能够在受伤后迅速恢复,提高生存能力。

蛞蝓触角能再生吗

蛞蝓触角能再生吗

蛞蝓触角能再生吗立题原因蛞蝓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

它们长着一对触角,喜欢吃鲜嫩的菜叶。

我们知道,不少动物具有再生能力,例如:断成两截的蚯蚓会长成两条蚯蚓,壁虎的尾巴断掉后还会长出新尾巴,金鱼的鳍也能再生。

于是我就思考:蛞蝓的触角是不是也有再生能力呢?经过五个月的实验,我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实验过程我从菜园里、水沟边捉来几十只蛞蝓,养在水槽里,喂它们吃新鲜菜叶。

几天后,它们适应了人工喂养的环境,我们就从中选出三只健壮的,分别养在塑料盒里,在盒子上贴上标签:1号蛞蝓是对照组,2号蛞蝓剪去一根触角,3号蛞蝓的两根触角都剪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隔两天清洗塑料盒,换入新鲜菜叶,并记录蛞蝓的状态。

根据它们在菜叶上吃过的孔洞,可以判断它们的进食情况。

我还定期称量它们的体重。

在实验开始后第十天,2号和3号蛞蝓都不如以前活跃,尤其是2号,它进食也比3号少,它的触角已经长出1毫米。

3号的触角长出1.5毫米。

一个月后,2号的触角长到2毫米长,3号的触角长到3毫米。

两个月后,2号和3号触角长度分别是3毫米和5毫米长。

分析结果在整个实验期间,1号蛞蝓生长良好,活动正常,食欲也很好,体重增加了0.2克。

2号蛞蝓的食欲较差,只吃嫩叶,主要在夜间活动;它的触角恢复较慢,新长的触角比原来的细,颜色也比较浅。

3号蛞蝓恢复较快,新长出的触角同样较细、颜色较浅。

2号、3号的体重都没有增加。

我认为,剪去触角对蛞蝓的生活有明显影响,但失去触角后还可以再生。

3号蛞蝓由于两根触角都被剪去,身体仍能保持对称,所以它的情况比不对称切除的2号要好。

六下12《夜晚的实验》

六下12《夜晚的实验》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2 夜晚的实验教学目标:1.会写“蝙、蝠、碍”等3个生字。

理解“敏锐、敏捷、薄膜、洞察、领域、恩惠”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文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4.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5.初步体会写实验过程的方法,仿写一次小实验。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同位互读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让学生给课文分段,小组交流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旨在提升学生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朗读、浏览、批注、联系上下文、汇报交流等多种形式,体会斯帕拉捷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还要让学生知道引号的用法。

4.在读写训练环节,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教与学的准备:教师:设计预习单,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料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做《人类的“老师”》,课文讲述了人类根据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

此外,人类还模仿鲸鱼的“流线体”减少了轮船、汽车遇到的阻力,提高了速度……(课件出示仿生学的图片)这都是仿生学的例子。

蛞蝓

蛞蝓

蛞蝓蛞蝓(kuoyu)(Limax)无脊椎动物,腹足纲,蛞蝓科。

俗称“鼻涕虫”,陆生,像去壳的蜗牛。

位于体背前端有1块退化的石灰质的壳,常被体背上的外套膜包被而成内壳。

体灰色、黄褐色或红褐色,有不明显的暗带纹或斑点。

触角2对,眼位于大触角顶端。

肺孔(呼吸孔)位于外套膜后缘右侧。

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

我国常见的是黄蛞蝓(Limaxflavus),活动时体长可达12厘米。

体黄褐色或深橙色,有分散的淡黄色斑点。

生活在阴暗潮湿、多腐殖质处,畏光怕热,昼伏在石块落叶下,夜晚及雨天外出活动。

有时在室内厨房也有发现。

常危害园中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

雌雄同体,异体交配,有时也可自体受精繁殖。

卵生。

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可立即独立活动取食。

杂食性,喜食幼嫩多汁植物和地衣、菌类等。

蛞蝓防治方法蛞蝓属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农户称粘线虫、鼻涕虫。

在宣威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蔬菜及瓜类、玉米、烟草、大豆、韭菜、花卉等多种作物和食用菌。

由于为害面积不大,近几年没有引起重视。

今年常有农户询问蔬菜上鼻涕虫防治方法,蛞蝓有逐渐加重为害的趋势。

蛞蝓一年繁殖2—5代。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

蛞蝓夜间活动,白天潜伏。

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20%一30%对其有利。

气温高于25℃,即迁移至土缝或土块下停止活动。

特点: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5月份,雨水较多,田间湿度较大,蛞蝓将会加重为害。

主要是取食蔬菜等的幼苗、叶片和其他幼嫩器官,形成较大的缺刻和空洞,粪便污染叶片,并能分泌粘液污染蔬菜,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综防措施1、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耕翻晒地,恶化它的栖息场所,种植后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清除野蛞蝓的孽生场所。

采用地膜栽培,有利蔬菜生产,可明显减轻蛞蝓的为害。

2、在沟边,苗床或作物间于傍晚撒石灰带,每亩用生石灰7-7.5公斤。

阻止蛞蝓到墒面为害叶片。

断头重生“魔术高手海蛞蝓能做到

断头重生“魔术高手海蛞蝓能做到

断头重生“魔术高手海蛞蝓能做到生活在海里的“兔子”在講述海蛞蝓魔幻般的技能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可爱的小生物。

海蛞蝓是一种斑斓多彩、形态多样,生活在浅海的贝类。

因为海蛞蝓头上的触角长得像兔子耳朵,所以也被称为“海兔”。

海蛞蝓其实还有别的名字,比方“海牛”和“海麒麟”。

但不要被这些名字迷惑,海蛞蝓和海贝、海螺等是近亲,是软体动物中一个特殊成员。

它们的壳已经退化,少数种类只留下薄而透明的一层角质壳。

海蛞蝓的家族非常庞大,从热带到极地,从潮间带到深海都有它们的身影。

吃“草”的“海兔”会光合作用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很多“绿宝石”——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

但光合作用不是植物的专属能力,海蛞蝓在海边惬意啃食着海藻的时候,叶绿体的基因悄悄与海蛞蝓自身的基因融为了一体。

也就是说,这群可爱的“海兔”因为吃了太多“草”,自己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了!即使很长一段时间不进食,它们依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安然无恙地活着。

不仅如此,海蛞蝓在进食海藻的时候,会提取海藻中的色素,使自己的颜色变得和周围环境更为接近,再加上花纹的配合,就像穿上了“迷彩服”,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

觉得自己没救了?就再造一个身体!蜥蜴、壁虎可以断尾求生,但对海蛞蝓来说,断尾太小意思了,它可以断头重生,而且是主动断头。

科学家们发现,有两种海蛞蝓在失去包括心脏在内的大局部身体器官之后,竟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重新长出来,并再获新生。

研究人员将海蛞蝓头部与身体相连的部位拴住,阻断养分传输。

不久后,海蛞蝓的头部会主动与身体别离,并能各自独立活动。

在一周内,被别离的头部便开始再生心脏,三周后根本可以恢复原状。

而被别离的身体局部虽然无法再生出头部,但也能存活长达100多天。

断头重生可是个十分消耗力气的工程,断头后的海蛞蝓是如何生存的呢?别忘了,海蛞蝓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的身体提供养料。

海兔是什么,三个方面告诉您

海兔是什么,三个方面告诉您

海兔是什么,三个方面告诉您相信很多人对于海兔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海兔又称海蛞蝓,裸腮类。

是甲壳类的软体动物之一,海兔一般个体比较偏小,壳皮是一般呈白色,有珍珠的光泽。

一、形态特征1.海兔不是兔。

海兔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体光滑,或有许多突起。

触角分工明确,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

海兔在海底爬行时,后面那对触角分开成“八”字形、向前斜伸着,嗅四周的气味,休息时这对触角立刻并拢,笔直向上,恰似兔子的两只长耳朵。

当它不动时,活像一只蹲在地上竖着一对大耳朵的兔,因而最早被罗马人称为海兔。

后被世人所公认,海兔因而得名。

日本人称它“雨虎”。

2.海兔的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身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

海兔并非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

它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类动物。

但又与常见的腹足类动物(如鲍、田螺、蜗牛)不同:海兔没有石灰质的外壳,而是退化成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被埋在背部外套膜下,从外表根本看不到,而是在背面由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角质膜覆盖着身体(这一点和蛞蝓相同,故又名海蛞蝓),薄薄的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3.海兔的足相当宽,足叶两侧发达,足的后侧向背部延伸。

平时,海兔用足在细胞或水下爬行,并借足的运动作短距离游泳。

4.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

5.海兔还是重要的神经生理学实验动物。

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坎德尔德在《追寻记忆的痕迹: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德探索之旅》中有对海兔的详细描述,其由于海兔的巨大的、便于监测的腹神经节而选中海兔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发现了经典学习模型的细胞原理。

6.中国的海兔已定名的有21种。

海兔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

海兔不是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

它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类动物。

但又与常见的腹足类动物不同:没有石灰质的外壳,只有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角质膜覆盖着身体。

动物再生病例

动物再生病例

动物再生病例
人类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危险,比如一些安全事故。

如果不小心弄断了手指头,想要接回来,你就必须保证断指没有被细菌感染,而且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好的医生进行缝合。

而且能不能长好还得看点运气(如果出现坏死,那么华佗在
世也无力回天)。

让人不禁感叹:如果断掉的手指可以自己长出来就
好了!那么,大自然是否真的存在再生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十大具惊人再生能力的动物:
海蛞蝓是非常独特的生物。

它们有能力从它们所食用的藻类中偷取光合细胞(也就是叶绿体),这是一种非常不寻常且鲜为人知的现象,被称为盗食质体。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动物只有一些海洋扁虫和囊舌目海蛞蝓。

根据2021年3月8日发表在《xxx》上的一项研究,xx女子大学的生态学家发现两种海蛞蝓和在头部被砍下之后,可以重新长出身体。

海参,又名海鼠、海黄瓜,是海生的棘皮类动物,通常生活在水温
颇低的海底,平时以过滤沙子中的杂质为食,又有海中清道夫之称。

遇到危险时会吐出内脏吓阻敌人,以求自保。

海参在外界某些条件刺激下,会有自溶现象。

海参具有超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咬去一半,甚至咬断三截海参
还是可以自我修复,每段又可以长成新的个体。

这种能迅速修复自身
的功能,均源自于海参自身所含的水解蛋白(多肽)生长因子(海参素),
这一元素更有强大的修复免疫功能,能迅速提免疫令再生能力达到极致。

蚂蚱的触角能否再生

蚂蚱的触角能否再生

蚂蚱的触角被剪断之后会不会重新长出来
蚂蚱的触角被剪断之后是不会重新长出来的。

经过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发现,有些动物的肢体是可以再生的。

蚯蚓切成两半可以分别长成2个个体,螃蟹和龙虾可以再生出触须、腿,壁虎和蜥蜴可以再生出尾巴,而脊椎动物中的蝾螈可以再生出四肢。

如下图:
图示躯体前端的半侧,线条为截肢位置,红色为再生的肢体部分。

左组图:从臂区截肢,从截口处依次再生出缺失的臂区、前臂区、腕区、掌指区;右组图:从腕区截肢,从截口处再生出掌指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蛞蝓触角能再生吗
立题原因
蛞蝓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

它们长着一对触角,喜欢吃鲜嫩的菜叶。

我们知道,不少动物具有再生能力,例如:断成两截的蚯蚓会长成两条蚯蚓,壁虎的尾巴断掉后还会长出新尾巴,金鱼的鳍也能再生。

于是我就思考:蛞蝓的触角是不是也有再生能力呢?经过五个月的实验,我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实验过程
我从菜园里、水沟边捉来几十只蛞蝓,养在水槽里,喂它们吃新鲜菜叶。

几天后,它们适应了人工喂养的环境,我们就从中选出三只健壮的,分别养在塑料盒里,在盒子上贴上标签:1号蛞蝓是对照组,2号蛞蝓剪去一根触角,3号蛞蝓的两根触角都剪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隔两天清洗塑料盒,换入新鲜菜叶,并记录蛞蝓的状态。

根据它们在菜叶上吃过的孔洞,可以判断它们的进食情况。

我还定期称量它们的体重。

在实验开始后第十天,2号和3号蛞蝓都不如以前活跃,尤其是2号,它进食也比3号少,它的触角已经长出1毫米。

3号的触角长出1.5毫米。

一个月后,2号的触角长到2毫米长,3号的触角长到3毫米。

两个月后,2号和3号触角长度分别是3毫米和5毫米长。

分析结果
在整个实验期间,1号蛞蝓生长良好,活动正常,食欲也很好,体重增加了0.2克。

2号蛞蝓的食欲较差,只吃嫩叶,主要在夜间活动;它的触角恢复较慢,新长的触角比原来的细,颜色也比较浅。

3号蛞蝓恢复较快,新长出的触角同样较细、颜色较浅。

2号、3号的体重都没有增加。

我认为,剪去触角对蛞蝓的生活有明显影响,但失去触角后还可以再生。

3号蛞蝓由于两根触角都被剪去,身体仍能保持对称,所以它的
情况比不对称切除的2号要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