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小学校志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师宗县丹凤小学,位于师宗县城北郊山麓。历史悠久,风景奇丽。校园内古柏苍翠,焕发生机;幼树竞拔,郁郁葱葱;鲜花竞放,百花斗艳;草坪绿荫,犹如地毯。有幸登上教学楼最高层,极目远眺,纵观凤城,师署八景尽收眼底,新城风貌揽胜无余,丹凤小学是师宗县教书育人的宝地,是师宗县培育人才的基础性摇篮。受到上级党委、政府重视,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副书记王学仁、副省长王广宪等领导曾到丹凤小学视察指导。丹凤小学被曲靖市教育局定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被编入《中国学校览胜》一书。丹凤小学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嘉奖。

师宗县丹凤小学,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座落于县城东门外,时称师宗庙学。崇祯三年(1630年)改建师宗州学。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载师宗州学附府学(今泸西)。康熙十年(1671年)移建西华山麓,三十三年(1694年)建师宗学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师宗州庙学为县庙学。道光三十六年(1846年)六月,建丹凤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丹凤书院改名丹凤小学,在县城隍庙内,亦称黉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八月,经民国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特设省立师宗小学,校址在县城西北山麓文庙(孔庙)。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省立师宗小学迁入城内与县中合并,腾让步兵驻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月,省立师宗小学经省教育厅批复,移交师宗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再交丹凤镇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丹凤小学恢复上课,校址在城隍庙。1951年迁入现址,时为丹凤区中心学校。1958年10月23日,师宗、罗平、泸西县合并为师宗县,改为师宗县东风公社丹凤中心学校。1959年元月13日,泸西划归红河州的弥勒县,师宗、罗平合并为罗平县,更名师宗人民公社丹凤中心学校。1961年7月1日,师宗、罗平县分设,恢复师宗县丹凤区中心学校。1966年10月,易名师宗县东方红小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师宗县丹凤小学至今。同年被县教育局定为重点小学,1982年2月,丹凤小学划为丹凤镇辖,经费由丹凤镇划拨。1986年8月,被省教委批准定为省一级示范小学,1989年9月,县人民政府决定丹凤小学收归县教委直管,为县教委直属学校。

明、清、民国时期。一些爱国乡绅、仁人志士,爱国忧民,为了拯救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办教育、行科举、振学堂,兴科教。清道光师宗进士何桂珍为考棚书院呜盛堂撰联“论秀重升乡,万里丹山,雏凤声宜清老风;育才期报国,十年黄卷,古人道不薄今人”。激励后生奋进,深信后生定会超前人,成为国家栋梁,报效祖国,报效人民。该校先后培育了岁荐32人,乡举人6名,武举人6名,文举人29名,进士1名。民国省立师宗小学创办10年,有教师7人,先后培养初高小毕业生800余人,他们有的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献出了生命;有的成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教育落后,科技不兴,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蹂躏。因此,新中国刚刚诞生,党中央、国务院就制定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把教育事业摆到了重要地位。师宗县丹凤小学,在师宗县委、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于1950年2月开学上课,委派了校长、教导主任、专任教师6人,当年招收高级班2个班、初级班4个班,共6个班18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4亩,有办公室1间、图书室1间、教师宿舍两间、教室6个、桌凳46套、小学生文库有200多本图书。校园面积0.25亩,有运动场地一块,约1亩。由于刚刚从国民党的废墟上接收过来,国家财政经济极端困难,教师工资用大米作抵,月薪最高130市斤大米,职员月薪100市斤。1952年7月,教师全部抽去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54年11月,师宗县人民政府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丹凤小学教师和全县小学教师一道集中县城整顿,即整顿旧的教育思想,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经过学习总路线,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总结几年来的教育工作,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评选好人好事,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一定提高,认识了教师的光荣职责。在教学中彻底废除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关心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良好风气初步形成。加强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丹凤小学开始有了党的组织,在全县中心完小中率先建立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贯彻小学生守则。全校师生大张旗鼓,雷厉风行,走向街头巷尾、市场,大力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并用实际行动,捐款、捐物,节约一分钱,节约一粒粮食,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开展向伟大的国际主义英雄战士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学习,向劳动模范学习,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学中,在全县小学中率先推广普通话教学,学习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抓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三个环节,教学工作初步走上正轨,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提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开展行军教学、劳动教学。请老红军、老工人、老贫农进行回忆对比,讲家史、村史、社史、厂史。组织高年级学生和教师参加大炼钢铁、秋收秋种,师生劳动锻炼,接受传统教育,思想觉悟提高较大。由于劳动过多,打乱了教学秩序,教学计划难以完成。

1961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通过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充分调动了农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渴求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欲望逐步增强,学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后,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丹凤小学教师和全县小学教师利用暑假期间集中学习。经过逐章逐条认真学习,组织讨论,深刻领会,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明确了教育工作是一项既光荣而又耐心细致的工作,下定决心,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一辈子;明确了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务必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自我改造,使之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明确了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必须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在师生中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向王杰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崇高思想;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在校园每个角落飞扬。学英雄、树新风,做了好事不留名,好人好事大量涌现。按《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求,学校教学工作,学年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期中有检查、学期结束有报表。每月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