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学位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论文题目关于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的研究
———以四个行政村的比较为例
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摘要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以三伏潭镇四个抽样村(夏市村、三伏潭村、康王村、沟二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伏潭镇农村人口的流动现状,发现农村在社会分层,横向流动和流动方式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以人口社会学推拉理论为指导,从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两个角度探寻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最后结合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和三伏潭镇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发挥人才交流网和劳务中介的就业引导作用;建设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和休闲场所,和谐农村生活;抓好长期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利用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为建设新农村储备资源。总的来说,就是让村民发展和农村发展得到双赢。
关键词人口流动流动现状社会分层横向流动流动方式流动探因
发展模式
目录
1. 引言 (3)
2. 三伏潭镇四个行政村的人口流动现状 (5)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5)
2.2 三伏潭镇概况 (5)
2.3 社会分层与农村人口流动 (6)
2.3.1 四个村的总体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产生差异的原因 (7)
2.4 农村人口的横向流动 (8)
2.4.1 四个村外出务工者横向流动的共性分析 (9)
2.5 农村人口的流动方式 (10)
2.5.1 从年龄和婚育状况对上述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11)
3. 基于推-拉视角的农村人口流动探因 (11)
3.1农村推力增加 (11)
3.2 城市拉力加大 (12)
4 三伏潭镇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对当地农村和村民发展道路的启示 (13)
4.1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13)
4.2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 (14)
4.2.1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保障农村稳定和繁荣。 (14)
4.2.1.1社会学分层理论对构建三伏潭镇农村合理社会分层的启示 (14)
4.2.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6)
4.2.3 抓好长期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17)
4.2.4培育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增设农村休闲场所。 (18)
4.2.5 有效利用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储备力量 (19)
5.结语 (20)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年,中国社会最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流动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普遍趋势,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建国以来的70多年间,人口流动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的蜕变期。
1950年代初,为了实现经济上赶超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为了配合此战略的顺利施行,防止农村人口转移,内生了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和把城乡人口隔离开的户籍管理制度。当时不仅以寻求异地就业为目的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几乎不存在,而且农民就业领域的变动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从此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离土不离乡”。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环境,要生存不仅需改革经营机制,也要提高技术水平。而技术进步的代价就是资本投入相对增加,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放慢。“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受到挑战。
既然留在家乡不能得到就业机会,农民只好把发展方向伸到更远更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城市。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将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城市放在优先发展位置,金融财政和其他资源都向这些地区倾斜,从而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平衡。为寻求更高的收入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千千万万的农民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涌向城市,汇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候鸟大军。因此,“离土又离乡”成为了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劳动力为什么流动,流向哪里,是遵循一定的信号,有目的、合规律的选择行为。然而,不同地域的农村,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人口流动的特征会有所不同,对此,学者们进行了许多的探讨,也对不同地方的农村人口流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当代学者方晓义、林丹华、李晓铭等对北京和南京两座城市4301人进行调查,提出了农村人口流动模式的两个主要指标:一是流动时间,二是流动城市。
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相对于流动人口的年龄来说,他们的流动时间越长,更换城市也就比较频繁。俞国、陆亚玲、俞富坤从对扬州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中提出农村的人口流动是呈现双向流动与地域性组合等特点,流动人口存在素质较低的缺陷。周捷对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研究,总结出农村流动人口的群体七个特征,分别是(一)来自较贫困地区,务农收入较低,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二)男性居多,女性少,而且未婚多于已婚;(三)年龄趋势递减;(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五)社会网络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六)大多在建筑业、纺织业和三产就业;(七)移而不迁,流动胜大。
本课题在前人对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基础上,以三伏潭镇为研究地域,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三伏潭镇34个行政村中抽出四个村作为研究代表,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法分别对这四个村(夏市村、三伏潭村、康王村、沟二村)的农村流动人口状况进行调查,从社会分层、横向流动和流动方式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四个村人口流动状况的共性和差异,以人口社会学推拉理论为指导,探寻人口流动的原因,最后结合三伏潭镇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三伏潭镇农村和村民的发展模式。
2. 仙桃市三伏潭镇四个行政村的人口流动现状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在人口流动的定义解释上,学者盛朗(1992年)认为人口流动是指不改变户口关系而离开户籍所在地跨地域活动的人口。周冰(2004年)则表示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从事务工、经商、旅游等活动的人员。王积超(2006年)把人口流动的概念广泛化,一方面包括了中国社会现实情况下两种不同情形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的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另一方面还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移动的同时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含义。
上述学者对人口流动的定义,在概念内涵上基本一致,差异在于概念的外延以及确定概念的出发点不同。笔者更认同狭义的人口流动,认为农村人口流动是指农民不改变户口关系,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到外地从事务工、经商、读书等活动,短期内又返回原户籍所在地的人口,而本文着重指离家外出打工一段时间(一年以内)又返乡的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