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图文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PPT课件(部编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PPT课件(部编版)
富饶的西沙群岛
18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你知道这些优美的景色是哪里的吗?
第一课时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
初读课文
富饶
瑰丽
优美
ráo
yōu
yán
ɡuī
岩石
栖息

威武

粪便
fèn
祖辈
bèi
shēn
海参
拼音开关
学认字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
18
海里必不可少的就是鱼了,西沙群岛的鱼都有哪些特点呢?读一读第4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自读提示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总写
特点1:多
特点2:美
海底的生物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拟人
蠕动
海参
外形
行动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完成本课练习。
1.在身边找一处美景,进行实地观察,并用 几句话记录观察结果。
课后作业
总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
分述
总结——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富饶的西沙群岛
热爱祖国
结构梳理
一、“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B
A.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和水各占一半
B.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突出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美丽
富饶
南海上的一群岛屿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4年)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4年)

三上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课前解析】关注主旨:《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了全文。

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与开头互相呼应。

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关键句来描写的。

关注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及其富有儿童情趣。

关注配图: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1.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任务情境同学们,在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叫做西沙群岛,看!多美的景色啊!(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美景图)最近,西沙旅行社决定招募一批小导游,成为小导游的同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还可以获得“金牌导游”的荣誉称号呢,只有认真学习,对西沙群岛了如指掌的同学才能正式成为小导游,有信心试一试么?二、我为西沙群岛做代言【任务一:群岛位置我知道】1.通过预习,你知道西沙群岛在哪吗?(1)指名谈: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优美”、“瑰丽”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朗读感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2. 相关知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激发学生对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5.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西沙群岛的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2. 揭示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3.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总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二部分:分述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第三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4.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5.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用“优美”、“瑰丽”造句。

3. 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富饶的西沙群岛》,题目的中心词西沙群岛,即描写表现的对象是西沙群岛。

然而,文中的题眼是富饶,从四个方面或详或略,或明或隐地突出西沙群岛的富饶。

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4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2、课件播放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点探究1、凸显重点。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2、自主感悟。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3.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并结合实物模型或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4.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提出保护措施和建议。
突破策略: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这些生态系统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④西沙群岛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
-西沙群岛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问题。
-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请简要描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答案: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由多个岛屿、珊瑚礁、沙洲组成。它是我国最大的岛礁群,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
反思改进措施
教学特色创新:
1.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本节课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了学习兴趣。
2.采用合作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存在主,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够吸引学生。
3.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西沙群岛的珊瑚礁和海草床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4.西沙群岛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西沙群岛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问题,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逻辑关系
①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3.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情感。

1. 语言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3.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并关注我国的西沙群岛,增强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

4. 审美情感:通过欣赏课文的生动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丰富物产的认识。

(2)语言能力的提升: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如“富饶”、“五光十色”、“祖国的宝岛”等。

(3)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培养:通过课文描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欣赏美丽的西沙群岛。

(4)审美情感的培养: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描述的理解:学生对于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难以理解课文的描述。

(2)词汇和句型的掌握: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和句型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如“五光十色”、“祖国的宝岛”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3)想象力的发挥:学生可能难以通过课文描述想象出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西沙群岛的有趣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作文题:请以“我心中的西沙群岛”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
7. 翻译题: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
答案:西沙群岛位于南海,是我国的四大群岛之一。
8. 应用题: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西沙群岛位于南海,是我国的四大群岛之一。西沙群岛地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题。
-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案例研究:教师提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描绘的文章比较感兴趣,他们善于观察细节,对于美丽的自然景色容易产生共鸣。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在学习风格方面,他们喜欢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学习,希望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地理概念感到困惑,例如“珊瑚礁”、“鱼类”等。此外,对于文章中描绘的美景,学生可能难以想象和理解,需要通过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材料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描绘景色和表达感情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例来帮助他们掌握。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查找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生态知识。

(2)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丽的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沙群岛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2)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详细介绍西沙群岛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产。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2)讨论如何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中的生字词,每个词语至少写两遍。

2. 绘制一幅关于西沙群岛的风景画,并配以简要的文字描述。

五、板书设计:1. 西沙群岛地理位置:南海中部,我国领土自然景观:海水、沙滩、岛屿、珊瑚、鱼类物产丰富:海鲜、热带水果、珍贵药材2. 修辞手法示例:比喻:珊瑚岛如同海底的明珠。

拟人:海浪欢快地拥抱着沙滩。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20201014194348)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2020101419434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接成自然段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板书:(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坐上轮船一起走进西沙,去感受西沙的水,触摸西沙的沙,俯瞰西沙的鱼,领略西沙的美。

(出示课件)二、解决字词,扫清障碍这些生词你会读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课前的学习情况。

呀?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呢?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补充课题:(富饶的)这些词语意思你都知道吗?不明白的地方举手,我们一起帮助你。

字词同学们学的很好,不知道课文读的好不好呢?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呢?其他同学认真听,在他们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边听边想边画:3、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汇报,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课件出示课文第2、3、4、5、6 自然段的开头一句。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知(一)学习第2 自然段。

1、指名读第2 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3、指名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色、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也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

让学生从中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5、本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本段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学生关注风景和物产的位置,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理清课文的内容。

(2)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说出珊瑚相关知识。

(3)读课文时,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并对它们进行归类梳理,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通过指生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对比读等多种形式读好停顿、读出语调变化、读出情感。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风景和物产。

要求:一边读一边圈画词语,并填写表格。

(2)追问:珊瑚是什么,为什么和海参、大龙虾写在一个自然段?(3)总结:课文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3.指导朗读:看到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你能读出西沙群岛的可爱和你的欣喜吗?“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

能按顺序说出风景和物产。

能说出珊瑚相关知识,明确把珊瑚和海参、大龙虾写在一个自然段的理由能加上动作、表情等读出西沙群岛的可爱活动意图说明:这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教给学生把握课文思路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字词小明星】(2星)一、我能正确地拼读,写出这些词语。

fù ráo guī lì wēi wǔ( ) ( ) ( )二、请按下列提示填写词语。

风景()美物产丰()祖祖()()千()百怪成()结对五()十()【阅读对对碰】(2星)一、课内阅读理解。

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具体介绍。

二、课外阅读拓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各样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你还能积累其他描写美好河山的美句吗?【朗诵小能手】(1星)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朗读,并动手为它配上图画吧!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美丽的海水形成的原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倾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色彩的西沙群岛。

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大家到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一番。

2.欣赏课件,师解说。

3.看得出,大家都被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深深吸引了,此时,你最想说什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打开书,齐读课题。

自由读文,提个小小的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那些风景和物产,请用△△标出来。

2.指名说,板书。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1.首先来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怎么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_勾画出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名读,评一评。

3.看课件,问:海水有那些颜色?自由说一说。

这么多颜色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指名说。

4.课文用了哪个词?板书,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说。

5.西沙群岛的海水那么美,怎么把它读出来,自由读一读。

6.分组读。

看谁读得最美。

7.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呈现出不同色彩?指名答。

四.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瞧!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

下面请选着你最喜欢的物产,用勾画出书中是怎样描写的,分小组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1.把你最喜欢的物产根据课文的描写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名读,评一评。

2.读珊瑚,海参,大龙虾时,要求边读边做动作。

3.读鱼时,看课件感受鱼多而美,从哪些词体会到鱼多而美?介绍了那几种鱼,师导读。

4.读贝壳,海龟时,引导生读出喜爱,有趣的感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三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请一名同学指出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

)2.同学们交流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并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在文中应读“shēn”,不要读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在文中应读“huÁ”,不要读成“huà”。

“瑰丽”的“瑰”正确读音应是“guī”,不要读成“guÌ”。

“富饶”的“饶”正确读音应是“rÁo”,不要读成“nÁo”。

建议: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建议:可采用识别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峡()滩()义()设()狭()摊()意()没()防()哨()饶()料()纺()稍()浇()科()3.生字中部首难确定的有:甲(查“丨”部)威(查“戈”部)武(查“一”部)必(查“心”部)将(查“”部)4.理解词义。

富饶:形容物产很多。

(饶:富足,多。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联系本文内容,指海参没有脚,靠肌肉收缩行动,因此是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庞大:极大。

本文指海龟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

威武:威风,勇猛的样子。

绽开:裂开的意思。

“像绽开的花朵”就是像开放的花朵。

栖息:本文指鸟类停留、休息。

海防前哨:课文中指西沙群岛在海防中处于前哨的重要地位。

守卫:防守保卫。

建设: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瑰丽无比:奇特的美,没有什么能相比。

千奇百怪:指贝壳的形状各式各样。

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生字、词,读书三遍。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教学设计投影出示:中国地形图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首都北京,我们南宁啊,在这!再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

他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放录像:西沙群岛师配合画面: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有的生字是认识的,有的生字是不认识的,遇到难读的生字你就多读几遍。

开始读吧!出示:海防哨所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插着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师:把你今天才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生读。

师:有些生字以前还不认识,一起读一读,注意字音。

生读。

师纠正字音。

学生连词读。

师:这些生字还要在课文里不断的见面,会越来越熟的。

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西沙群岛。

投影出示画面。

师:我们来到大海边,哇!这里的大海有蓝的,绿的,淡绿的,青的,杏黄的。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样的海水作者用了什么词来形容。

生:深蓝的,青的,绿的。

师:还有哪个词。

生:瑰丽无比。

师:这样的海水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读一读。

生读。

师:多美的海水啊!想象着,再读。

生读。

师:那就让我们到这美丽的海水里再去感受。

读,不出声。

不明白的举手老师帮助你。

生读。

师:谁来说?生: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我也想问一下。

生:表示鱼很多,水也很多。

师:你明白了吗?这鱼很多,真有点夸张,他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板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鱼多,你还能从哪看出来呀?生:各种各样的鱼数不清。

师:嗯,这海里的鱼呀可有四百多种呢!接着说。

生:鱼成群结对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师:感受到什么?生:鱼非常多。

师:从成群结对感受出鱼很多。

同学们,不同的词语同样能让我们感到鱼很多。

现在读一下我们喜欢的句子,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谁来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目录:
一、概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语教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将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二、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合作、相互的学习。

2.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读中积累语言。

3.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让学生自主学习。

另外,三年级的孩子仍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具体的物体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用多媒体为辅助,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物产的图
片,使学生在观赏中感受和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会10个生字,写会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课文词语。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丰富物产。

2.在自读中,体会课文的优美语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

透过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海底水产的丰富。

六、教学资源: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的)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
3、出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图。

师:大家看,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生字读音。

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读一读、学一学,教师教学生字和解释生词。

播放媒体资源中“学一学”,教学生字,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
播放媒体资源中“读一读”指名领读,注意正音。

开火车练读,齐读。

引导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视频,学生认真听,注意生词的读音。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在文中应读“shēn”,不要读成
“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在文中应读“huá”,不要读成
“huà”。

“瑰丽”的“瑰”正确读音应是“guī”,不要读成“guì”。

“富饶”的“饶”正确读音应是“ráo”,不要读成“náo”。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西沙群岛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回答。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呢?学生回答。

板书:海水、海底、海滩、岛上。

四、指导朗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2、全班交流。

展示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拓展阅读
:打开拓展阅读材料,阅读以下篇目。

《美丽的宝岛西沙》、《美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珊瑚镶嵌的西沙群岛》、《美丽的西沙风光》
六、写话训练
:用上本课的词语写上一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