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合集下载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饶”“瑰”“澎湃”等10个生字,会写“蓝”“透”“耀”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景色”等14个词语;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会作者按总述—分述的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课文,想象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学会作者按总述—分述的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沙群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2. 课文内容: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南海水域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方面展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字典、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西沙群岛美丽风光的短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重点生字词。

4. 朗读课文: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指导并评价。

5.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并分享讨论成果。

7.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2. 内容: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3. 结构:总述—分述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0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会读15个生字词,掌握“富饶、海参、威武”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海底水产的丰富和海底世界的美丽。

3、懂得课文第三自然段是用并列式结构来写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生字词“富饶、海参、划过来、威武”,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2、难点: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海底水产的丰富(下限要求);能看图或录像介绍西沙群岛的水产资源(上限要求)。

三、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感知导入看录像导入,简介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揭示课题,学习生字“饶”。

(二)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三)初读课文1、分小组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2、反馈汇报⑴出示生字,解决字音。

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反馈,板: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再读课文重点读2-5段,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确定学习内容2、自主体会学习①西沙群岛的海底都有些什么?它们各是怎么样的?请自由读读,想想,划划,找出重点词语体会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②反馈,师随机点拨,生读中感悟。

③引读:海底的水产真是太丰富了,海底的岩石上有……,有的像……,有的像……。

海参……。

大龙虾……。

一群群的鱼……,有的……,有的……,有的……,……。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

3、情境训练①提出训练要求:为图片和录像作解说。

②看图试说,渗透“并列式结构”。

③请生合作,配录像解说。

(六)课堂练习学习生字词“富饶、划过来、威武”,提示字形难点,练习书写。

(七)总结下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②检查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四、课后拓展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如:《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阅读,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学会使用总分结构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3. 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了解。

4. 总分结构写作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总分结构写作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总分结构写作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深入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西沙群岛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 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进行朗读练习。

5.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解答、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写作方法学习:学习总分结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7. 总结与反思:总结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2. 内容: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写作方法学习。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画。

3. 运用总分结构,写一段关于西沙群岛的介绍。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增强对祖国领土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中心句来概括段落大意。

(3)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介绍我国南海上的西沙群岛,描绘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 课文结构:共五个自然段,分别从地理位置、海岛风光、海底世界、岛上的鸟粪和渔民生活等方面介绍西沙群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2)如何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我国南海上的美丽岛屿,引导学生关注西沙群岛。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圈出生字、新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用关键词和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海洋文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6. 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本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西沙群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激趣导入和多媒体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识字教学1.教师出示生字“参、虾、岩、厚”等,让学生自己掌握认识和理解方法,例如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

2.教师出示生字“优、淡”等,让学生掌握写字技巧,例如通过模仿、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3.教师出示词语“位于、部分”等,让学生理解其意义,例如通过联想、举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

三、整合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和与其他文章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这种写作方法的优点和运用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富饶的西沙群岛》和《香港,璀璨的明珠》两篇文章,总结归纳它们的共同点,例如都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都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等,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比较能力。

四、读写结合1.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作者生动具体的写作手法,例如形象比喻、细节描写等,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和学生自己的创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例如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就其中某一段进行写作练,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本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和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研究目标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兴趣。

设计意图:本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结,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效果。

看地图和观看视频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体验。

通过图片的引领,学生仿佛置身于海边。

在课前对西沙群岛有了了解后,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因此研究起来会更加轻松。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饶”“瑰”“磷”“滩”等生字,会写“蓝”“透”“耀”等生字新词;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三、四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生字词:饶、瑰、磷、滩、蓝、透、耀等。

3.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进行词语搭配练习,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4. 品读感悟: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2. 板书内容:-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生物:瑰丽无比- 海岛上的鸟:鸟的天下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富饶”一词造句,会区别“宝贵”与“珍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篇写景的散文。

文章描绘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西沙群岛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用“富饶”一词造句,区别“宝贵”与“珍贵”。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交流分享: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布置作业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 用“富饶”一词造句。

3. 区别“宝贵”与“珍贵”。

4. 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西沙群岛风景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饶”“瑰”等10个生字,会写“蓝”“透”等13个生字,理解“富饶”“瑰丽”等词语的意思;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自主探究,学生能够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增强海洋国土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学习书写生字。

3. 内容理解: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4. 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西沙群岛的美景,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物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和视频)- 生字卡片- 课文插图- 学生自备学习用品(如字典、笔记本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 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学习书写生字。

- 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3.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描述西沙群岛的美景。

4.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1. 生字词学习- 2. 课文内容理解- 3. 口头表达练习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并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2. 口头作业:向家人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3. 拓展作业: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 教师需关注学生在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口头表达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过程】一、课文概述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祖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课文结构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是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写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名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以及岛上是海鸟的天下。

树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岛上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三、分析讲解1、生字⑴字形:本课生字较多,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一些字的字形。

如:饶:左边为食字旁,要与浇水的浇相区别。

缨:指用线、绳等做的装饰品,与丝绸有关,所以是绞丝旁。

贵:指贵重值钱的意思,与货币金钱有关,所以是贝字旁。

⑴字音本课有一个多音字“参”,在这里读“shēn”,组成词语:海参。

⑴词语解释:海防前哨:本课指西沙群岛在海防前哨的重要地位。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爬动。

庞大:极大的意思。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绽开:裂开的意思,“像绽开的花朵”就是像开放的花朵。

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2、理解课文在学习本文时我们除了要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之外,还要初步掌握抓住词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的第2~5自然段。

⑴第2自然段默读,思考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怎么样?作者通过“深蓝、淡青、绿、淡绿、杏黄”等颜色的词语把西沙群岛海水的色彩描写的十分具体。

颜色的多正好可以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叫做“种种色彩”。

同学们抓住这段的主要词语“海水”、“种种色彩”就可以总结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为“西沙群岛的海水显出种种色彩”。

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相互 交错 各种各样
yóu dònɡ duī jī bǎo ɡuì féi liào
游动 堆积 宝贵 肥料
wù chǎn fēnɡ fù
物产 丰富
chénɡ qún jié duì
成群结队
zǔ ɡuó shì yè
祖国 事业
书写要点:看一个词,写一个词,不要一个字一 个字地看;词语中两个字笔画相差比较大的(如“宝 贵”),笔画少的字横画间距要大一点儿,笔画多的 字横画间距要小一点儿,两个字的高矮基本保持一致。
作者在写的时候抓住了珊瑚的外形,让我们感受 到了珊瑚的美丽可爱;抓住了海参、大龙虾的动作, 让我们体会到了海参、大龙虾的不同特点。
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仿照这样的句式说几句话。
复习导入
第2课时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海底有各种各 样的珊瑚,有悠闲蠕动的海参,有威武的大龙虾…… 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
仿照句式说一说。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 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 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_天__空__中__的__白__云__变__化__万__千__, 有的____像__凶__猛__的__老__虎_______, 有的____像__温__驯__的__绵__羊_______。
海参、大龙虾
多音字
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留下了 怎样的印象?
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体会海水的美丽。
读到“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时, 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作者用什么 词语概括这么美的画面?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再读第1、2句,你发现了什么?
课文表达的秘密,先总写海水五光十色,瑰丽 无比,然后具体写有哪些颜色,怎么美。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精品3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精品3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精品3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

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2、学习第2自然段:⑴ 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⑵ 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① 海水都有哪些颜色?② 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 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⑶ 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⑷ 说话训练。

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⑸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3自然段:⑴ 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⑵ 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2024年)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2024年)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饶、优”等生字,会写“富、优”等生字,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生物、海鸟”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富饶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图片欣赏等方式,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觉得西沙群岛怎么样?(美丽、富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富饶的西沙群岛,去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图片等。

(重点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西沙群岛的“富饶”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海水、海底生物、海鸟(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本学习第 2 自然段——海水指名朗读第 2 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出示描写海水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体会海水的美丽。

提问: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呈现出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景象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优、饶”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7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1. 通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难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教师播放西沙群岛图片师:观察西沙群岛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预设:辽阔的大海、美丽的海底世界。

师: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这到底是什么地方?2.揭题导入这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今天一起走进课文去学习。

(师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设计意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

图片的呈现,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标好自然段。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找一找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画一画。

2.集中识字同学们,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生字吧!(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①ráo yōu ɡuīwǔ富饶优美瑰丽威武②yán shēn fèn bèi岩石海参鸟粪祖辈③qīshè栖息建设(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预设:加一加部首识字基本字识字看图识字相近字比较(比一比)点拨: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饶、优、瑰”。

识记形声字的口诀:(出示)“基本字表音,部首表义”。

饶:“饣+尧”,“饣”与饮食有关,“尧”音节为“yao”,所以饶读“ráo”。

组词:富饶、丰饶。

出示课文句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优秀10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

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句子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复地读上几遍。

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海滩)颜色不一的贝壳千奇百怪的贝壳庞大的海龟四脚朝天的海龟(海岛)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的海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2.出示课文后面的四幅图片,用上关键句写一写。
3.指导:
第一、仔细观察图片,抓住事物主要特点。第一幅小鱼的动作
第二、用上关键句,发挥想象。
第三:可以运用比喻、夸大等修辞手法,或者排比句式。第三幅图海龟的外形
4.学生写话。
5.评价反应:选择2~3个不同的内容片段。根据三个评价标准评价:1.围绕关键句写;2.仔细观察,大胆想象;3.表达通顺、准确、生动。最多可以六颗星。
2.修改、完善课堂上的小练笔
教学反思
〔2〕西沙群岛的鱼除了数量多、种类多,还有什么特点吗?〔出示句子〕请同学读描写鱼外形的句子。
作者擅长抓住鱼外形的特点进展描写,比方这条鱼,作者这样描绘:〔生齐读〕
再如,这条_________________,还有这条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这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欣赏海底世界:大家想去看看西沙群岛海底的生物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四、学习第5自然段
看完海底世界,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岛上有什么吧?
1.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考虑: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这一段通过写哪些事物来写“鸟的天下〞的呢?
预设:海鸟、鸟蛋、鸟粪
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怪不得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六、课后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如何借助关键句去理解段落意思,抓住关键词去体会事物的特点,领略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并把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给更多人。
板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物产丰富海底生物:各具特色
鸟:各种各样
作业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教案(多篇)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激发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

思维能力: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审美创造:能用几句话描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借助关键句,理解第5自然段的意思。

关键句一般是指能够提示文章的主旨或能够集中体现段落意思的句子。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就是第5自然段的关键句。

学生借助这个关键句,就能理解第5自然段的大意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的顺序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了全文。

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与开头互相呼应。

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关键句来描写的。

关注描写: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借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等句式介绍鱼儿的美丽。

【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重点)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5.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淡、浅”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探索富饶的西沙群岛目标:1.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了解西沙群岛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3.了解西沙群岛的资源和特色产业;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感。

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你听说过西沙群岛吗?你知道它在哪里吗?2.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引发学生们对西沙群岛的好奇心。

二、学习西沙群岛(30分钟)1.介绍西沙群岛的概况:-西沙群岛是中国的一组岛屿,位于南中国海中,距离海南岛约320公里。

-西沙群岛由36个珊瑚岛屿组成,其中有7个常住岛屿,如永兴岛、大东沙岛等。

2.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西沙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雨水滋养了岛上的生物。

-西沙群岛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滩涂、浅海、深海等。

3.认识西沙群岛的物种多样性:-西沙群岛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在这里生活着众多稀有的珊瑚、鱼类、海洋植物等。

-西沙群岛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站点,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息和繁殖。

三、探索西沙群岛的资源和特色产业(30分钟)1.了解西沙群岛的资源:-西沙群岛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虾蟹等海产品。

-岛上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了解西沙群岛的特色产业:-西沙群岛发展了旅游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西沙群岛的水产品加工业也日益发展,出口各种冷冻海产品。

四、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教育(30分钟)1.讨论西沙群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西沙群岛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

-培养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2.讨论环保行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垃圾分类等。

-激发学生保护西沙群岛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环保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五、小结和拓展(10分钟)1.回顾西沙群岛的特点和资源。

2.布置作业:就你所了解的西沙群岛,写一篇关于保护西沙群岛环境的小短文。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doc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前准备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五分钟:自由朗读《美丽的西沙群岛》,读通顺、流利,想一想这首诗歌里描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景物?一句一句按次序找。

(蓝天海水沙滩珍珠珊瑚鱼绿树椰果)找的真准,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美)作者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西沙群岛的美,你发现了吗?(西沙群岛如西施)西施可是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呢。

除了美,还有什么特点?(物产丰富)是啊,你喜欢这样的西沙群岛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

一、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南海海域,在南海海域的西北部,海南岛三沙市的—西沙群岛就在这里。

(板贴:西沙群岛)群就是一群,西沙群岛是由一大群的岛屿构成,它是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读好这个地方——西沙群岛。

2.课文当中是这样向大家介绍西沙群岛的:(出示: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谁来读?3.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齐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有谁知道什么是富饶吗?谁来试着给富组个词语?(富有、丰富)“富”表示很多,饶也表示很多,那富饶连起来就表示——很多很多,读好这个词语。

(板贴:富饶的)4.为什么说西沙群岛很富饶呢?那里什么特别多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8富饶的西沙群岛(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富、饶”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会写“富、忧”等12个生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能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5.能选择一幅画,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

教师口述: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欣赏图片,互相交流。

)展示图片:教师提示: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优(2)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们一起去西沙群岛,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板书:18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齐读课题。

(学习生字“富、饶”,理解词语“富饶”财富充足;物产丰富。

)质疑课题:为什么西沙群岛是个富饶的地方?(学生大胆猜测。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介绍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共同称为南海四大群岛。

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四十多种,素称“鸟的天堂”。

最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四百余种。

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

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学习生字①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②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课件出示)a.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的方法步骤。

b.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③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④用部首查字法自学生字、词。

(2)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富饶风景优美瑰丽无比岩石海参龙虾划过来威武鸟粪祖祖辈辈建设(重点指导生字“饶、参、社”为翘舌音;前鼻音“岩、参、粪”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四字词语:风景优美瑰丽无比祖祖辈辈(3)(5)(6)(7)(8-11)(3)学习多音字:数(shùshǔshuò)参(cāncēnshēn)划(huáhuà)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a.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

数(shùshǔshuò)shù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如数目、数量、数词、数控等;2>几,几个,如数人、数日。

shǔ1>一个一个地计算,如不可胜数、数九;2>比较起来突出,如数得着;3>责备,列举过错,如数落;4>谈论,述说,如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屡次,如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b.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参(cāncēnshēn)cān1>加入在内,如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等;2>相间,夹杂,如参杂、参半等;3>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如参考、参照、参看、参阅、参检等;4>探究,领悟,如参悟、参透、参破、参禅等;5>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如参见、参拜等;6>弹劾,向皇帝告状,如参奏、参劾、参革。

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

2>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3>中药名——人参、党参。

cēn参差,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c.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划(huáhuà)huá1>用桨拨水使船行动,如划水、划船、划艇等;2>合算,按利益情况计较是否相宜,如划算等;3>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如划一道口子。

huà1>分开,如划界、划分、划时代意义等;2>设计,如计划、筹划、策划、出谋划策等。

②读一读:a.他朝(cháo)着朝(zhāo)阳的方向慢慢走去。

b.李晓丽和妈妈一起参(cān)加了亲戚的婚礼,宴席上的鸡丝海参(shēn)汤味道鲜美。

c.董青云计划(huà)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和爸爸一起去公园划(huá)船。

(4)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瑰丽】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12)(13)【绽开】异常美丽。

【蠕动】(草木)茂盛而繁密。

【茂密】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栖息】物产多;财富多。

【富饶】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主要描述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2)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富优浅错岩虾挺鼓数厚宝贵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本课要求写的十二个会写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

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

仔细观察课文中的生字,会发现“优”“浅”“错”“挺”要写得左窄右宽;“虾”“鼓”“数”要写得左右均衡;写“岩”的时候,“山”“要变扁,“山”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石”要变短,写在横中线的下方;“贵”字的上半部分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岩、贵”和左右结构的字“挺、鼓”,学生练写。

富:上下要写紧凑,“宀”要宽,中间一”“口”要窄,“田”稍宽扁。

优:左窄右宽。

“尤”的横稍向上倾斜,右上角有一点。

浅:右边两横稍短,都稍向上斜,斜钩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错:“昔”上边第二横和第二竖都略长,下边“日”稍扁小。

岩:“山”要扁;“石”的横略长,撇在横的靠左位置,上边不出头。

虾:“虫”的“口”略扁,中竖要长;“下”的竖要长。

挺:整体要写紧凑;中间是“廴”不是“辶”;“壬”要小。

鼓:左边横间距均匀,右边的横撇注意穿插。

(14)(15)(16-27)数:左右略窄。

“米”的下撇稍长;“攵”的撇上面不出头。

厚:“厂”的横稍短,撇伸展,“日”稍扁,“子”的横要长一些。

宝:“玉”最下边一横最长,右下角有一点。

贵:上宽下窄,下边一横要长。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既为学习课文作好准备,也加强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群岛山崖峡谷岩石珊瑚鹿角海参红缨鸟粪肥料(2)表示动作的词语:绽开分枝蠕动栖息建设(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富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瑰丽无比各种各样威武成群结队圆溜溜茂密宝贵(4)描写颜色的:五光十色深蓝淡青浅绿杏黄(5)叠词:各种各样懒洋洋飘飘摇摇圆溜溜祖祖辈辈2.练习运用:练习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说话。

六、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28)(29-3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重点)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本文描述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作者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总起美丽富饶)2.“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子?(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方法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①概念: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

②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③运用:本文再第一自然段概括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文章的中心句,只要抓住这句话,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4.再读课文,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把它圈出来。

(1)指名发言。

(2)教师评议并小结:课文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水、海底和海岛三方面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分述:海水海底海岛)三、品读释疑(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