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汇总

合集下载

音乐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紫竹调》

音乐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紫竹调》

音乐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紫竹调》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紫竹调》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唱、奏、舞等实践活动,掌握《紫竹调》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江南风格民歌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紫竹调》是一首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民歌,具有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

2.2 歌词解析分析《紫竹调》的歌词,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3 音乐特点探讨《紫竹调》的节奏、音阶、调式等音乐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紫竹调》的资料,准备教学乐器和音响设备。

3.2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紫竹调》音频,引导学生进入江南水乡的氛围。

3.3 教学实践分组进行唱、奏、舞等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4 总结与反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所学内容。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音响资料收集《紫竹调》的各种演唱版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5.2 乐谱资料提供《紫竹调》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奏。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紫竹调》的信息和背景知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江南特色的教学情境。

6.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6.3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6.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紫竹调》的音乐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听唱法让学生多听多唱,熟悉《紫竹调》的旋律和歌词。

教资考试音乐教案万能模板小学

教资考试音乐教案万能模板小学

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歌曲《小小画家》的旋律,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并能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歌曲《小小画家》的旋律和节奏。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创作。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描绘画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画家是如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2. 提问:你们知道画家是如何画出美丽的画面的吗?引出音乐《小小画家》。

二、初步感知1. 教师播放歌曲《小小画家》,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歌曲中画家是如何用画笔描绘美丽画面的?歌曲中的节奏是怎样的?三、学唱歌曲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小小画家》,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四、节奏练习1. 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互相纠正。

五、音乐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小小画家》的旋律,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互相分享创作成果。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歌曲《小小画家》的旋律和节奏。

2. 在音乐创作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教资面试教案音乐万能模板

小学教资面试教案音乐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知识与技能】1. 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节拍、音高、音色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节奏和节拍的掌握。

2. 歌曲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难点】1. 将音乐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唱、演奏相结合。

2.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为什么?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一首新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1. 节奏与节拍- 教师讲解节奏和节拍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简单的节奏和节拍。

2. 歌曲学习- 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学生跟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手鼓、沙锤等)。

- 小组成员共同演奏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4. 音乐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节奏和节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演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以上模板,您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资音乐教案模板

教资音乐教案模板

教资音乐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针对中学生,具备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具备音乐教育专业背景,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音乐表演能力。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如音名、音高、音值、节奏等;(2)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3)提高乐器演奏技巧,具备合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创新能力;(2)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3)组织音乐会、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观;(2)尊重音乐艺术,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人文素养;(3)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2)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3)乐器演奏技巧的提高。

2、教学难点:(1)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2)音乐风格的辨识与理解;(3)合奏中的协调与配合。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或音乐故事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 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新知讲授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结合乐谱和实际演奏示范。

-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比较不同作品,让学生理解音乐要素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奏的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3、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探讨音乐作品中的难点和特色。

- 教师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 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共同提高。

教资音乐考试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音乐考试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曲《童年》的背景和创作意义,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童年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童年》,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1. 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型,正确演唱歌曲。

2. 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录音机、磁带。

2. 歌曲乐谱、字卡、节奏卡。

3. 学生自备乐器(如吉他、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歌曲《童年》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歌曲《童年》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强调节奏型和音准,让学生跟唱。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节奏练习1. 教师出示节奏卡,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拍手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型,进行简单的节奏编创。

四、音乐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歌曲中的角色,感受童年的快乐。

2. 学生分组,用自备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童年》,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同时,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教资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教资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歌曲《XXX》的基本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XXX》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以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XXX》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歌曲《XXX》的创作背景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歌曲《XXX》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三)教学新授1.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XXX》,引导学生跟随示范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2.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四)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XXX》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五)音乐表现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XXX》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音色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XXX》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演唱歌曲《XXX》,并思考如何将歌曲融入自己的生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等。

2. 演唱水平:评估学生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拍、旋律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拍、旋律、和声等。

2. 音乐欣赏: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3. 音乐创作:创作简单的旋律、歌词、曲式等。

4. 音乐表演:学习合唱、独奏、合奏等表演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音乐创作与表演。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音乐创作的创新能力,音乐表演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分析音乐作品。

2. 实践法: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

3. 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创新。

4. 合作学习: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音乐欣赏或趣味音乐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音乐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课堂讲解与实践: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听力训练,演唱、演奏实践。

4. 课堂互动: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分享成果,互相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6.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2. 终结性评价:课后布置音乐作品欣赏、创作或表演任务,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提升。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教学目标的音乐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扩音器等,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资科目音乐教案范文模板

教资科目音乐教案范文模板

教资科目音乐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2)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3)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2)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3)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欣赏。

2.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2.讲授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

(1)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音高等;(2)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

3.音乐作品欣赏。

(1)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欣赏并分析;(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音乐表演和创作。

(1)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2)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5.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示范、练习、欣赏、表演和创作等,全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不高、表演和创作能力有待提升等。

因此,下节课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笔试初中音乐教案

教师资格笔试初中音乐教案

教师资格笔试初中音乐教案【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歌曲《茉莉花》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能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茉莉花》,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词曲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歌曲《茉莉花》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能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理解和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及其运用,能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乐谱、打击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茉莉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歌曲《茉莉花》的背景、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

2. 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3. 教师分析歌曲中的装饰音,如颤音、滑音等,并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茉莉花》编配伴奏。

2. 各组轮流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创造环节1. 学生根据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进行即兴创作,可以改变节奏、旋律,或者添加歌词。

2. 学生表演自己的创作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歌曲《茉莉花》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如在演唱、创作过程中的喜悦与困难。

3.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歌曲《茉莉花》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待改进。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

2. 音乐欣赏:经典名曲、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技能: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

4. 音乐创作:作曲、编曲、即兴演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概念、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2. 示范法:播放经典乐曲、示范舞蹈动作和器乐演奏。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活动。

4. 互动法:分组讨论、合作创作、表演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唱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放松身心。

2. 讲解新课:介绍本节课的音乐基本概念、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合作创作、表演展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音乐基本概念,掌握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基础知识。

2. 欣赏一首经典名曲,分析其音乐特点和魅力。

3. 练习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技能,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4. 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或乐曲,培养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技能展示:评估学生在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4. 创作成果:评价学生音乐创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5.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扩音器等,保证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3. 乐器:钢琴、吉他、鼓等,让学生体验不同乐器的魅力。

4. 视频资料:经典音乐片段、音乐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学习。

教资面试音乐教案

教资面试音乐教案

教资面试音乐教案教学目标【唱歌课】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逐渐形成__________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__________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简单的__________型。

用__________等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用__________的声音/情绪演唱歌曲。

【欣赏课】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__________的活动中了解__________,并通过对__________的了解和对其作品的听赏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赏__________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__________的表现力,了解/提高__________。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听赏__________片段时,能了解__________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接触常用的__________,体验__________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唱歌课】教学重点:学唱歌曲《__________》,用__________的情绪进行演唱,并能达到背唱的效果。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__________节奏型的唱法。

(双声部的配合演唱)【欣赏课】教学重点:了解音乐家__________的生平及主要作品,通过聆听作品选段能初步感受到___________乐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音乐,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__________内容,感受作品的音乐__________(情绪/力度等)的特色。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律动教学法等教学准备钢琴、碰铃、木鱼等教学过程环节一:发声练习教师弹奏练声曲:________。

学生跟唱。

环节二:导入教师讲故事/播放视频/聆听相关音乐__________,同时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__________。

引出课题。

环节三:新授1.整体感知学生初次聆听、体会歌曲情感。

小学教资教案音乐万能模板

小学教资教案音乐万能模板

【课题】:音乐欣赏《童年回忆》【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童年回忆》,让学生感受到童年时光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学会用简单的音乐符号记录歌曲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用音乐符号记录歌曲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符号和演唱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用具】:1. 多媒体设备2. 录音机3. 音乐符号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童年回忆》,引导学生聆听,提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让我们回忆起美好的童年时光。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包括旋律、节奏、歌词等。

2. 教师展示音乐符号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用音乐符号记录歌曲节奏。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用音乐符号记录歌曲《童年回忆》的节奏。

2.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学生尝试用简单的乐器演奏歌曲《童年回忆》的节奏。

四、演唱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童年回忆》,注意歌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符号和演唱在表现歌曲情感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音乐符号记录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的节奏。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童年回忆》,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

教师资格证教案万能模板—音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学生能够运用音乐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和表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2)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节奏、音符等;2. 音乐欣赏: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音乐创作: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 音乐表演:学习各种音乐表演技巧,进行小组或个人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音乐表演技巧的学习;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理论;2. 实践法:通过聆听、分析、演唱、演奏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通过音乐欣赏或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知识讲解: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3. 实践环节:进行音乐创作、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2. 音乐作品: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作品,从创意、技巧、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3. 课后反馈: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教师资格证音乐精品教案

2024年教师资格证音乐精品教案

标题:探究音乐元素,音符的持续时间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元素中的音符的持续时间;2.能够辨认和区分不同的音符类型;3.能够正确演奏不同音符的持续时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不同类型的音符的名称和持续时间;2.辨认和演奏不同音符的持续时间。

三、教学准备:1.教师:黑板、粉笔、教学投影仪;2.学生:音乐乐谱、乐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入课题,向学生解释音符代表了音乐中的音高和持续时间。

2.播放一段简易的乐曲,要求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节奏。

步骤二:学习音符持续时间(15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的音符类型: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2.教师逐个介绍每种音符的名称和持续时间,并通过音乐示范进行演示。

3.请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由教师逐组指定其中一种音符类型,要求学生正确演奏出指定音符的持续时间。

步骤三:理解音符的连音(15分钟)1.教师解释音符连音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连接在一起演奏,它们的持续时间合并为一个整体。

2.通过示范,让学生听一段连音乐曲,并让他们尝试模仿演奏出连音的效果。

步骤四:练习音符的演奏(30分钟)1.教师准备一段简单的乐曲,并将其拆分为几个小节。

2.教师逐步教学乐曲,让学生掌握每个小节的音符名称、持续时间和演奏方法。

3.学生一起合奏乐曲,并由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音符的持续时间和连音的概念,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和复述。

2.展示一些不同类型音符组成的乐曲,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音符持续时间的变化。

3.提醒学生在日常练习中注意音符的持续时间,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演奏技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符的持续时间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正确演奏不同类型的音符。

同时,通过练习乐曲的合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音乐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资笔试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笔试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幽静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对比与实践中,了解《彩云追月》的曲式结构和每部分音乐所表现的美丽画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彩云追月》旋律的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特点,以及笛子、二胡、萧、琵琶乐器的音色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特点,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笛子、二胡、萧、琵琶。

2. 教学难点:根据乐曲的主题旋律创编诗词进行演唱。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演唱,引导学生学习。

2. 讲授法:讲解乐曲背景、曲式结构、音乐特点等知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音乐特点。

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创编诗词演唱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彩云追月》乐曲,引导学生聆听,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这是一首什么样类型的乐曲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民乐合奏。

3. 导出本节课课题:《彩云追月》。

(二)教授新课1. 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乐曲,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思考:乐曲中有哪几种主奏乐器?(2)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乐曲中有笛子、二胡、萧、琵琶等。

2. 欣赏分析(1)教师范唱,学生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曲式结构是什么呢?(2)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乐曲采用变奏曲式。

3.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彩云追月》旋律的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特点。

(2)讲解笛子、二胡、萧、琵琶等乐器的音色特点。

(三)创编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乐曲的主题旋律创编诗词。

2. 各组展示创编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民族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

教资面试音乐教案初中

教资面试音乐教案初中

教资面试音乐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茉莉花》,了解其曲式结构,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过程与方法】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茉莉花》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女生独唱与合唱的音色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而感知中国民歌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茉莉花》。

【难点】演唱歌曲时音乐记号的处理,特别是休止符的运用。

三、教学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老师播放不同地域的《茉莉花》版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对茉莉花有什么印象?茉莉花在中国音乐中有什么特殊的地位?(二)新课学习1. 老师播放《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

2. 老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构成。

(三)学唱歌曲1. 老师讲解歌曲的音阶,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音阶。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进行女生独唱与合唱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分辨两种演唱方式的音色特点。

(四)音乐活动1.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为歌曲编写新的歌词,或者创作与《茉莉花》主题相关的歌曲。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演唱和分享。

(五)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茉莉花》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茉莉花》的曲式结构和演唱技巧掌握较好,但在音乐创作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茉莉花》,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情感表达,能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

小学教资音乐万能教案模板

小学教资音乐万能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歌曲《欢快的旋律》的旋律和节奏。

2.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模仿、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歌曲。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 掌握歌曲《欢快的旋律》的旋律和节奏。

2. 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歌曲。

【难点】1. 在演唱过程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通过歌曲表达出欢快的情绪。

教学用具:1. 多媒体设备2. 钢琴3. 音乐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情绪。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欢快的音乐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欢快的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二、新授1. 教师播放歌曲《欢快的旋律》,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节奏是怎样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旋律轻快、活泼,节奏明快、有力。

三、学唱歌曲1. 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跟唱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编创动作。

2.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编创的动作。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了解学生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资科目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科目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难点:1.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

2. 学生能够将音乐的基本要素灵活运用到创作中。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2. 录音机、音响设备3. 五线谱纸、乐器(如吉他、口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音乐吗?音乐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传递信息。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3. 教师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音色。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带领学生演唱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简单的伴奏。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将音乐的基本要素灵活运用到创作中。

四、展示环节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基本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创作,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音乐的基本要素灵活运用到创作中,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

3. 在展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

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

教师资格证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教学中的旋律感知与创作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辨别和感知不同的旋律元素;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旋律;3. 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欣赏并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旋律元素的介绍:音高、音程、节奏、速度、音色等;2. 旋律感知训练:通过听音乐、演唱、打节拍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能力;3. 旋律创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旋律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4. 音乐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旋律元素。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音高和音程的概念;2. 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尝试辨别其中的音高和音程。

二、旋律元素介绍(10分钟)1. 通过图片、示范演奏等方式,介绍音乐中的旋律元素:音高、音程、节奏、速度和音色;2. 与学生一起分析一段简单的旋律,找出其中的旋律元素。

三、旋律感知训练(15分钟)1.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其中的旋律;2. 引导学生模仿旋律,用声音演唱出来;3. 给学生发放节拍器,让他们按照旋律的节奏打节拍。

四、旋律创作实践(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简单的音乐创作素材,如几个音符的旋律片段;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旋律元素,创作自己的旋律;3. 学生互相交流并演奏自己创作的旋律。

五、音乐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2. 引导学生聆听,让他们表达自己对旋律的感受;3. 分析旋律中的音高、音程、节奏等元素。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旋律感知和创作的重要性;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2. 节拍器;3. 音乐创作素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旋律感知训练中的参与程度和准确度;2. 评价学生的旋律创作作品,包括创意和运用旋律元素的能力;3. 收集学生对音乐欣赏与分析环节的回答和讨论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教师资格证音乐精品教案模板汇总《快乐的do re mi》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唱,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特征。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二拍强弱规律,逐步加深对自然音阶的把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掌握四二拍强弱规律,并用简单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教师创设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在树林里,在上学的路上,我们都能听到小鸟快乐、幸福的歌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小鸟在树林里快乐歌唱的歌曲《快乐的do re mi》。

(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播放多媒体歌曲视频并设问:“聆听歌曲后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欢快地)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共有几段?欣赏歌曲时你能想到什么样的画面?”(歌曲共两段,能想到阳光明媚、小鸟们快乐地唱歌等画面)3.教师伴着旋律对歌曲进行介绍。

4.多媒体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是几几拍子的?请同学们跟着你感受到的旋律强弱,来说一说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如何?请拍手感受一下?”(四二拍,强弱)(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屏幕出示教材中的发声练习旋律,学生随琴演唱,注意弹性。

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曲谱,并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时音准把握、声音的弹性。

2.学生根据大屏幕强、弱的动作,边唱边拍桌子,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3.加入歌词,学生分组组内演唱练习。

4.全班齐唱,教师纠正节奏情绪音准表情,并示范。

5.划拍完整演唱歌曲。

(三)巩固提高1.分小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

(1)选择手鼓,为歌曲伴奏。

(2)选择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2.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方向:节奏型选编、课堂乐器的编配是否合适、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能否表现音乐的情绪)。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到了欢快的音乐风格,通过欣赏、学唱这首歌,我们仿佛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看到小动物们自由自在地跳跃玩耍。

让我们一次演唱这首歌,结束这节课!四、板书设计《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感受“兴国山歌”的风格,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兴国山歌”,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难点】掌握“兴国山歌”的固定歌头部分、装饰音的演唱,及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文化。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和艺术,我们之前领略了不少地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去往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它怀抱中装着的音乐到底充满怎样的魅力,它拥有怎样的“杀手锏”,可以从那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江西赣南的兴国县,去听一听“兴国山歌”。

环节二: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并提问,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节奏是自由的。

2.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环节三:新歌学唱1.练声训练,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2.跟随教师钢琴伴奏以较慢的速度学习歌曲的旋律部分。

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装饰音的演唱,短促、轻快。

3.找出旋律中的特点。

提问歌曲旋律的落差大么?主要的构成音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教师介绍三音创作。

4.带入歌词进行演唱,并注意个别字词的发音,要带入地方语言的腔调进行演唱。

5.介绍“兴国山歌”独特的固定开头,以游戏的方式单独演唱开头句,请几位同学分别演唱开头句,同学们进行讨论,你认为谁的演唱更能“先声制人”并说明理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环节四:巩固提高1.教师介绍“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知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苦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便用山歌来抒发情感。

“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兴国县共养育出五十多名将军。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4小节的三音创作,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展示,并采取生生互评的方式,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环节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同学们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又走进了客家人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独有的音乐——“兴国山歌”。

除了领略了兴国山歌的独特魅力,更是学习到了兴国山歌背后的历史发展故事,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更加关注“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的兴国,能够更加热爱美妙、独特、勇敢、坚毅的“兴国山歌”。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五、板书设计小学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感知音的高低》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引导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充分的聆听歌曲,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领悟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能够轻柔、抒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轻柔、抒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学习音高手势,通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组关于“布谷鸟”的视频,请学生们观察,从视频中你能听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布谷~布谷~)教师总结:布谷鸟是一种会唱歌的鸟类,它经常用自己美妙的声音,给人们唱出动听的歌曲,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布谷鸟给我们带来的春天的气息。

(二)感知歌曲1.初次聆听。

教师提问学生: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听起来很开心。

2.教师演唱歌曲,提问学生: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感受音乐,能够想象出布谷鸟在天空飞翔,春姑娘与它一起到来的景象。

(三)学唱歌曲1.跟随老师范唱,学生模唱3(mi)、5(sol)两音,感受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2.(1)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高中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运用分析法、小组探究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感受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音乐表现景色、表现新疆塔吉克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海浪的嬉戏》。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印象主义时期的大海,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回答。

“环行之旅还未结束,今天我们又要去往哪一站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环节二: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2.复听歌曲,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主题部分可以分为几段。

环节三:分段赏析1.教师出示作者简介及歌曲简介,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歌曲。

2.对比两段主题旋律,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不同,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3.分析歌曲如何体现新疆塔吉克族的风格特点(旋律、节奏),组织游戏拍打节奏,感受交替拍子、7/8拍的音乐特点。

4.跟随伴奏学唱歌曲音乐主题片段。

环节四:巩固提高1.结合《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的特点,欣赏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中的“春”——《祖国的春天》,感受同一声乐套曲的不同曲目有什么异同之处。

2.小组讨论,总结音乐特点和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中描绘的祖国广阔土地的美景,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环节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自然之韵”中的最后一首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同学们通过对本章节音乐的欣赏和学习,领略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欣赏了不同风景,感受到来自各地对自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程的最后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将本章中出现的几首歌曲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它们的体裁、特点及表达的内容,并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初中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毕业歌》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珍惜时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讨论、感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理解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掌握空拍和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并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演唱时注意感情的运用。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2.教师采用感受体悟法,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伴奏),让学生试唱歌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引出作者并提出《毕业歌》。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大家说的没错,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

)(二)感知歌曲1.教师介绍作者聂耳及相关作品,学生记录并认真思考记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聂耳是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作品繁多例如:《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还有《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等等都是他的作品。

) 2.教师播放音频《毕业歌》,学生初次感受歌曲,跟随音频拍手跟着打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感受歌曲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分别是什么?(进行曲速度、积极进取)4.教师领读歌词,学生齐读歌词,继续弹奏歌曲《毕业歌》,学生再次感受歌曲。

(三)深入学习1.教师弹奏歌曲《毕业歌》,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音乐节奏,学生通过聆听和哼唱旋律可以发现全曲多出现休止符,附点音符以及切分音节奏。

3.教师弹琴,学生跟随教师演唱谱子,演唱带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句子,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复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知识。

(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解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问题,学生讲解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用法和唱法。

(2)学生小组内自由演唱,解决切分音问题,学生讲解切分音的用法和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