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华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3、产品革新策略
华为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第三第四代的电信通讯设备和解决方案。在无线电,微电子,通讯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4、产品发明策略
在1995年华为就开始跟踪国际上3G技术的走向,而在当时国内并不多少人看好3G领域且当时国内还未发放3G的牌照。华为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巨大的人才、资金等进行3G的研发。
而今天华为3G已经走在领导的先进行列。它的产品发明和技术创新是无法阻挡的。除了现在时兴的3G技术,到现在云计算。可以看出华为的技术和产品发明的是正确的。 5、市场转移策略
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将现有产品投放到别的企业尚未进入的刚开始形成的处女市场。华为的数据通讯产品从个人到家庭、再扩大到企业、政府。从国内到俄罗斯,(2000年左右当时俄罗斯市场普遍不被看好,各通讯巨头纷纷推出),泰国,越南,南非等地。华为的产品市场不断的转移和扩大。
价格优势上差异化产品,华为还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投资、参股合作或被对方参股,在资本层面上与合作对象相互融合,为买方提供超值服务。
竞争策略
1、市场发展策略
国内:从深圳开始,从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扩展,华为进行了市场开发、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潜在客户、增加新的销售渠道。华为的市场发展战略主要得益于华为产品在价格上、产品质量上和服务上的优势,使得华为的产品在全国得到认可;
华为在原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单一产品基础上,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1996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1997 推出GSM设备。逐步研发了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GSM设备,,一直到现在的云计算。它的产品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的。

华为法律诉讼案例分析(3篇)

华为法律诉讼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提供无线、固定、云、管等综合信息解决方案。

近年来,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法律诉讼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一起华为的法律诉讼案例,以探讨华为在法律诉讼中的应对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案件概述2019年,美国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以侵犯其知识产权为由,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华为侵犯了其多项专利。

原告要求华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巨额经济损失。

此案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华为近年来面临的重要法律诉讼之一。

三、案件分析1. 原告的诉讼理由原告认为,华为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未经其许可,使用了其多项专利技术,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具体来说,原告指控华为侵犯了以下专利:(1)专利A: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提高通信效率和稳定性。

(2)专利B:一种数据传输技术,用于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3)专利C:一种网络优化技术,用于提高网络性能。

2. 华为的答辩策略面对原告的指控,华为采取了以下答辩策略:(1)否认侵权:华为表示,其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并未使用原告所指控的专利技术,也未侵犯原告的知识产权。

(2)证据反驳:华为提交了相关证据,证明其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独立研发了相关技术,并未使用原告的专利。

(3)抗辩理由:华为提出,即使其产品中存在与原告专利相似的技术,但根据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华为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3. 案件审理过程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原告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华为侵犯了其专利。

华为则通过证据反驳和抗辩理由,力图证明其并未侵权。

经过长时间的审理,法院最终作出判决。

法院认为,华为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并未使用原告所指控的专利技术,也未侵犯原告的知识产权。

因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四、案例分析1. 华为在法律诉讼中的应对策略(1)积极应对:华为在面对法律诉讼时,积极应对,迅速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研究,制定应对策略。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

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一.综述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

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

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小灵通与3G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

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都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的技术在行业内赢得了赞誉。

本文将从华为的创新文化、战略布局和创新案例分析等方面,探寻华为在创新领域的成功之道。

1. 创新文化华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首先,华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了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

其次,华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此外,华为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自研优先、产学研结合、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战略布局华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坚持以技术引领产业变革。

首先,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领先地位的巩固。

其次,华为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通过与全球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伙伴的合作,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共享,为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此外,华为注重市场洞察和用户需求的把握,致力于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3. 创新案例分析3.1 5G技术创新作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领域的推动者,华为一直致力于5G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应用。

华为通过持续投入巨额研发经费,推动了5G技术的突破和标准的制定。

同时,华为与全球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推动了5G技术的商用化进程。

华为的5G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等,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3.2 人工智能创新华为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推动了智能化的发展。

华为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华为云、智能手机等。

此外,华为还注重与全球研究机构和开发者的合作,构建了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3.3 生态合作创新华为积极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与全球各类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华为案例分析范文

华为案例分析范文

华为案例分析范文
华为成立于1987年,凭借独特的核心技术和全球性的营销策略,华
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供应商,该公司的新产品
和服务在全球超过170个国家使用。

此外,华为还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
了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网络解决方案。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品牌优势,它利用品牌把握住了市场份额、客
户忠诚度、商业机会和市场机遇,以及获得收入和利润增长,同时在技术
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获得更好的实现全球化的市场建设。

首先,华
为有效地把握住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如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它在研发投
入和质量控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使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其次,它在服务方面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它不断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提供
更好的客户服务,这也是它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获取成功的重要原因。

此外,华为还采取了营销策略,从而赢得了客户的支持,同时还采取了产品改进
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此外,华为在企业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深深坚持“创新”
的价值观,努力提高技术革新能力,努力创新,时刻谨记“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尊重客户的需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华为,世界财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26年的艰苦奋斗,以1000倍的速度飞速扩张,年营业收入400亿美元,15万人的团队,他们敏锐执着、富有激情、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到底凭的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篇1GSM:华为与跨国运营商MTN在非洲的广泛合作作为跨国运营商的MTN,是南部非洲地区的主流运营商,服务于南部非洲6个国家:南非、尼日利亚、乌干达、喀麦隆、卢旺达等。

至2003年底,MTN的GSM网络用户已经超过950万。

华为与MTN合作地区已经覆盖尼日利亚、乌干达。

成为MTN第二大设备供应商,规模将近200万无线用户。

建设尼日利亚M900/M1800双频网,网络覆盖首都地区,包括阿布贾、卡诺、卡杜纳,实现超高密度城区覆盖,高速公路覆盖、卫星传输、广覆盖等。

泰国AIS GSM网络在反复比较设备性能、成本和售后服务后,泰国最大的运营商AIS 选择华为公司作为设备供应商之一。

至2003年泰国AIS网上华为GSM设备容量已经超过100万用户,覆盖泰国全境,成为网上主导厂商之一。

包括泰国多个世界级风景区:清迈、芭缇雅、普吉。

建设AIS 900/1800双频网,凭借卓越开放的接口与众多厂家合作。

华为GPRS设备也在AIS网络成功应用,并于其他厂家设备实现平滑对接,用户总量达到140万,AIS全部移动智能网设备为华为提供,智能网用户超过1400万。

2002年,泰国AIS华为GSM/DCS双频网络获得“AIS网络最佳质量奖”。

华为移动通信设备运行稳定,快速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在泰国以及周边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CDMA:华为公司CDMA服务于葡萄牙Inquam是跨国移动运营商,总部设在英国,Inquam在英国、罗马尼亚、法国、葡萄牙、摩洛哥等国家运营网络。

Inquam采用华为公司CDMA450设备建设覆盖葡萄牙全国的移动网络,网络容量达30万用户,提供PTT,基于gpsOne定位等特色业务,直接支持EV-DO。

华为企业案例分析

华为企业案例分析
2欧美成熟市场的挑战 1)市场更加成熟规范 2)陌生的文化带来的不适应
…客户关系 品牌建设
…竞争对手 营销… 队伍
解决方案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定位 ※充分运用事件营

客户关系方 面扬长避短
※结合欧美文化 和市场特点
※争取成为客户 长期合作伙伴。
※发掘价值顾客
竞合并存的 竞争关系
※侧面进攻为主
※与对手的集成 商或分销商合作, 实现捆绑、搭配 销售
03~07
08~11
华为的发展史
88~90 92~98
99~02 03~07
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 分别于01年和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 认证; 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01年 以7.5亿美元的价 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在美国设 立四个研发中心,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2 年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如何走出困境
问题
1“中国功夫”能否继续奏效
2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
3国内国外两条战线的协同问题 4.营销成本居高不下 5.海外人员管理控制不足
华为

6.缺乏高素质的国际营销人才
威胁
–…
1国内和国际竞争对手双重打压
1)西方强大竞争对手 ①从新闻舆论上施加压力 ②直接以专利为武器 2)国际市场上来自国内厂商
10路由器路由器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狼性文化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艰苦奋斗一张床垫半个家华为人是携着这样一张张床垫走过8年创业的艰辛与卓越华为公司提倡思想上艰苦奋斗思想上的艰苦奋斗除了横向的比较外还应该与自己纵向比较13华为的发展史华为的发展史889088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华为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中国科技巨头。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华为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市场定位、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和有效的管理等。

首先,华为成功的关键是其坚持市场定位。

在成立初期,华为专注于低价策略,主要服务于中国境内的市场需求。

这使得华为能够以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迅速赢得了市场份额。

随着公司不断增长,华为逐渐调整了其定位,从低价竞争转向高价值创造。

华为开始提供更高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积极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其次,华为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和创新,并继续投入大量资源来推动科技进步。

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通信服务。

同时,华为还加大了在5G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并与全球领先的公司合作进行联合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

第三,华为的国际化战略也为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华为通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加了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的研发和销售机构,与世界各地的客户合作,推动了产品的全球化。

华为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技术优势,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并成为全球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最后,华为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其有效的管理。

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强调创新、卓越和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

华为注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培训,积极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公司还采用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以便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并迅速采取行动。

这种高效的管理使华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取得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华为的成功案例可以归结为市场定位的准确、技术创新的推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和有效的管理。

华为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也树立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美好形象。

华为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特别是在全球化和技术创新方面。

第三组:华为案例分析

第三组:华为案例分析

制作人:刘茂仪陈琳李凤梅目录1.公司简介2.公司优势3.困境4.解决方法及发展方向5.总结与思考一、简介: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

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2、标识: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识蓬勃向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积极进取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创造一种和谐的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稳健成长。

3、发展历程:a.1987,公司成立b.1989,自主开发新产品c.1992,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d.1997年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并推广到全国主要城市e. 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了专利。

成立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6月通过了CMM4级认证f.1999、2000年分别在班加罗尔、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g.2001年加入电信联盟,2002年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h.2007年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i.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并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J.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K.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l.2012年,全球最薄智能手机华为Ascend P1 S 发布4.地址:深圳总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二.公司优势,1.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国内国际市场广阔。

2.PCT国际专利的申请超过了日本的大户松下和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专利申请世界之最。

3.实施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监控,开始公司公司全球化的财务监控和管理。

4. 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

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华为公司案例分析(最新)

华为公司案例分析(最新)
• 除了在价格优势上差异化产品,华为还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投资、参股 合作或被对方参股,在资本层面上与合作对象相互融合,为买方提供 超值服务。
• (四)集中化战略
• 集中化战略是指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 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者地域性市 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 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 略。
• 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 所,61000多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6年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 9000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 、优质的服务。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1个 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核心网(IMS, Mobil e Softswitch )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 (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路板
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
桌面云
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荣耀等中高端旗舰产品在发达国家热

2013年 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 保财经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 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创新中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白 皮书,积极构建5G全球生态圈,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开展紧密的联合研究; 华为对构建无线未来技术发展、行业标准和产业链积极贡献力量。 400G路由器商用方案得到49个客户的认可并规模投入商用;此外,华为还 率先发布了骨干路由器1T路由线卡,以及40T超大容量的波分样机和全光交 换网络AOSN新架构。 持续领跑全球LTE商用部署,已经进入了全球100多个首都城市,覆盖九大 金融中心。 发布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 换机S12700,满足云计算、BYOD、SDN、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 应用的需求。 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践言(Make it Possible)持续聚焦精品战略,其中 旗舰机型华为Ascend P6实现了品牌利润双赢,智能手机业务获得历史性 突破,进入全球TOP3,华为手机品牌知名度全球同比增长110%。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华为成功案例分析篇3短短5年,华为手机已成为新领军,国产第一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突破1.08亿部,成为首个跻身亿部俱乐部的国产品牌,也成为中国首个跻身全球手机第一阵营的品牌,与三星、苹果并列的三巨头。

2011—2014,小米用4年登上巅峰但短短1年后,华为手机取代小米成为新领军且两者差距从1.227倍扩大到近3倍2011—2014年,中国手机出尽风头的企业是小米,凭借多年的IT行业积累,和做互联网投资的积累,雷军率先把握手机换代的行业先机、并率先引入苹果的营销推广模式、然后通过价格策略,迅速获得了一飞冲天的业绩,2011—2014年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四年时间骤升到6112万台,创造了一个惊人的业绩,也登上了它的巅峰时刻。

但是,当走向巅峰的时候,也是危险开始的时候!2013—2014年,已经在小米的浮华之下,危机已经显现,因为华为在这两年完成了3个突破:第一个突破,用荣耀产品实现了运营推广的演练,成功完成B2B 向B2C传播推广转型;第二个突破,用华为P6(Ascend P6)成功打开中端市场,并一下子为华为赢得了良好口碑,拉开了此前与小米同样位于中低端形象的距离;第三个突破,用华为Mate7成功打开中高端市场,再次将华为的口碑大幅拉升,与小米的形象也再次拉开!这三个突破,对于华为与小米的竞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完成了华为手机营销推广转型;另一方面,华为完成了产品线的突破,成功实现覆盖中低端、中端、中高端三个市场。

前者让华为在营销推广上追上了小米,而后者则开始大幅拉开与小米的距离(小米更多集中于中低端和低端市场)。

客观说,在营销推广上,小米与华为差距不大,甚至是小米的推广在国内手机行业都是领先的,但在产品上,两者拉开了差距,华为不仅在中低端取得不错业绩,而且在中端及中高端市场突破,后者是小米想突破却没有成功的,也让两者的差距拉开了!毕竟比小米在产品线上多了一个多市场空间。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华为“辞职门”事件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1日,中国将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

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7年10月,一则《华为公司对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即将开始买断工龄》的消息传遍中国,给本来对新劳动合同法十分敏感的劳资双方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

进入十月底以后,随着各大媒体对此事的纷纷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斥资十亿鼓励5100名员工主动辞职事件的各项细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据经过证实的报道,目前在华为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的所有员工(包括总裁任正非)需要在2008年元旦以前上交一份千字辞职报告,向公司提出主动辞职,达成自愿离职共识后,员工统一离职五天,并在此后的六个月之内通过竞聘决定是否重新上岗,重新上岗后员工职位和薪水不变。

所有离职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相应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年限),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

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年度奖金月均摊值。

也就是说,以一位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年终奖6万元来算,他最终得到的补偿金额为(8+1)×(2+6/12)=22.5万元。

在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华为会为离职员工停交一个月的社保,而由员工自行交付。

而员工所持股票则依照离职前签订的协议由华为公司保留6个月,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

离职员工重新上岗之后,华为将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打乱重排。

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长达一个多月的“集体辞职事件”已经结束。

据透露,有100多人没有得到华为的续约。

面对华为的这一“辞职门”事件,社会上广泛认为这是为了规避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

然而对此,华为也有它自己的解释:这样的人力资源调整是为了破除工号文化的积习,提升企业活力。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Part 2
华为的竞争优势及其构建
华为的优势
• 客户关系
– 良好的客户关系为华为赢得很大市场
• 优秀人才
– 销售人才开拓广大市场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使得企业凝聚力强
• 技术创新
– 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华为的优势显著,但须保持才能维持。
华为竞争优势的构建
• 战略资源的投入
压强原则 客户难题是战略投资的方向
The End
• 核心:客户关系之上
华为市场开拓战略
•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从跨国公司无暇顾及的县城做起
• 撒网开花策略
——华为与各地用户组建了很多合资公司
在华为已发展到如今的程度,华为始 终保持客户至上这一核心,对国内市场而 言,原先市场开拓策略已取得良好效果。 而针对国外市场,则需根据不同的市场背 景采取不同的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华为——土狼向狮子的演进
目录
Part 1 华为市场开拓战略
Part 2
华为自身竞争优势及其构建
Part 3
华为如何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Part 4
华为如何成为狮子?
Part 1
华为市场开拓战略
华为市场开拓战略
• 发展背景
自身:企业刚起步,管理尚未完善,实力较弱,任正非 企业管理个人色彩浓重 行业:通信行业蓬勃发展,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实力强 劲,本土手机企业虽实力微弱但数量众多 社会:人际之间人情关系较重,大部分资源掌握在政府 手中
关系资本是第一战略资源
• 核心能力的形成
实用的产品技术与强大的营销能力
• 客户价值的产生
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理解价值的创造
根据以上分析,华为正是按照“战略资 源-核心能力-客户价值-市场地位”之逻辑关 系,为自己赢得相对优势的市场地位。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华为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推动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华为的企业背景、战略决策、国际化经验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华为进行深入分析。

一、企业背景华为成立于1987年,创立者任正非先生以及创始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将华为打造成了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并且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

华为的使命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和联接的世界。

目前,华为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科研人员和客户。

二、战略决策华为一直以来注重技术创新和战略决策的灵活性。

在公司创立之初,华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华为开始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创新和全球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华为在市场上积极寻求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与全球领先运营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增长。

三、国际化经验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国际化经验。

首先,华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投资大量的资源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

其次,华为注重与市场的紧密合作,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客户服务网络。

此外,华为还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来分担风险和获得本地资源。

这些经验使得华为能够迅速融入不同的文化和市场,快速适应并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四、创新能力华为一直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

公司拥有自己的创新研究机构,并且与全球顶级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外,华为通过建立开放创新平台,积极与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促进技术互通和共享。

华为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创造性解决方案。

总结:华为作为中国的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自主创新、灵活的战略决策、国际化经验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华为不断推动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并走向世界。

华为文化案例分析

华为文化案例分析

华为文化案例分析第一篇:华为文化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华为企业文化分析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

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作为最重要的团队精神之一,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

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狼能够在比自己凶猛强壮的动物面前获得最终的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团结。

即使再强大的动物恐怕也很难招架得了一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狼群的攻击。

所以说,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

华为打造自己的营销铁军五招第一招:塑造“狼性”与“做实”企业文化华为是一个巨大的集体,目前员工8.3万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43%,而且素质非常之高,85%以上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

21年来,华为取得的业绩是骄人的,在中国企业史上可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

华为需要依赖一种精神把这样的一个巨大而高素质的团队团结起来,而且使企业充满活力。

华为找到的因素就是团队精神——狼性。

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

华为非常崇尚“狼”,而狼有三种特性:其一,有良好的嗅觉;其二,反应敏捷;其三,发现猎物集体攻击。

华为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华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

现代社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留给了企业,企业只有解决好了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华为对狼性的执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互助网络,任何问题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

不然就会暴露出矩阵式管理最大的弱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

而华为销售人员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让客户惊叹,让对手心寒,因为华为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只要四天的时间。

案例分析--华为

案例分析--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以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使命。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 GPRS/GSM,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TD-SCDMA 和WiMAX)、核心网(IMS,Mobile Softswitch,NGN)网络(FTTX,xDSL,光网络,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mobile data service,Boss)、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使华为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0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

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3.Opportunities(机会) 有条件让步, 有条件让步,一箭双雕 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引导客户 因势利导,扩大客户需求 因势利导, 抓住客户主要需求, 抓住客户主要需求,迅速切入
4.Threats(威胁) A主要竞争对手。
B作为一个 城市的本地网,一般 情况下只可能使用一种机型,而 且省会城市的设备选型情况会直 接影响到以后其它城市的设备选 型
一,SORT 1,Strengths(优势) A设备功能比较强, 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2.Weaknesses(劣势) A电信本地网的建设,铁通在这方面的基础 完全是空白。B由于电信行业的特点,对设备 供应商来讲,这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销售项目, 而且直接影响到其将来市场战略格局的划分。 C华为公司的设备在J省铁通以往只有少量的 应用,客户的反映一般。D价格相对较贵,而 且客户 关系十分薄弱,平时与客户几乎没有 交往,甚至不知道客户的工作地点在哪里。 分析:这都是华为的劣势所在。
华为
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公司概况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 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 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 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 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 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 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 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 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 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 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 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 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 董事长:孙亚芳 董事长:孙亚芳
发展历程
• 以下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0位商界领袖”榜单:
任正非:华为需要被世界正确认识

精选-华为案例分析

精选-华为案例分析

精选-华为案例分析华为案例分析(1)华为成功的根本原因:华为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它的狼性管理⽂化。

狼性性管理核⼼:⽣存第⼀,永远的危机与⽃争意识规则第⼀,永远的服从与执⾏意识团队第⼀,永远的合作与⼤局意识忠诚第⼀,永远的牺牲与感恩意识(2)华为的企业特征1,华为是⼀个经济组织。

它存在的⽬的是为了盈利2,华为也是⼀个经济法⼈。

它是⼀个民营企业。

3,华为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

(3)华为的⽬标短期:圈块肥⽥,为了企业赢得⾼利润。

我们追求在⼀定利润率⽔平上的成长的最⼤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于⾏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业中主要竞争对⼿的增长速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吸引最优秀的⼈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电⼦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

中期;把⾃⼰的主要资源放在市场和研发上。

以取得企业⾼额的利润和庞⼤的市场。

⽤低价,良好的客户服务和⾼效的研发快速占领市场。

庞⼤的营销队伍确⽴了华为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我们追求在⼀定利润率⽔平上的成长的最⼤化。

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于⾏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业中主要竞争对⼿的增长速度,以增强企业的实⼒,吸引最优秀的⼈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电⼦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

长期: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富最⼤化。

华为积极吸收⼈才,并且对⼈才进⾏培训。

并且更多的将研发成果表现在⼯程设计,⼯程实现发⾯的技术进步上。

他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是要使⾃⼰变得更优秀。

因此,⾼层领导必须警惕长期⾼速增长有可能给公司组织造成的紧张、脆弱和隐藏的缺点,必须对成长进⾏有效的管理。

在促进公司迅速成为⼀个⼤规模企业的同时,必须以更⼤的管理努⼒,促使公司更加灵活和更为有效。

始终保持造势与务实的协调发展(4)华为体现的企业功能1,推动技术进步。

华为从有到⽆,从⼩到⼤,靠的就是技术。

华为将⾃⼰46%的⼈⼒集中在研发中,成为⼀个知识密集型企业。

华为的组织文化案例分析5则范文

华为的组织文化案例分析5则范文

华为的组织文化案例分析5则范文第一篇:华为的组织文化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华为之困• 2003年春。

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华为,这个以三流产品卖出一流的市场,从一个注册资本2万元的小型交换机代理商,发展成为一面总资产上百亿的民族工业的旗帜,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在华为的当家人任正非发出《华为的冬天》的预言之后,这个冬天终于选择了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降临。

这个冬天对于华为来说是漫长的,没有看到尽头的。

有人这样评价:“任正非对华为的冬天来临的感觉虽然敏锐,但是他不知道冬天为什么会来;他知道春天会来,但是只会准备棉衣,而不知道怎样创造春天。

”• 2003年1月1日,一位前华为员工曾透露,华为已对其庞大的员工队伍进行了大规模裁退,“今年估计裁了几千人,其中市场人员占20%左右。

这包括华为鼓励离开公司自己去创业的,比如部分有能力的中层;也有实行…末位淘汰制‟被刷下的;另有相当部分属于见势不妙主动走的”。

• 早在去年,华为冬天的预兆已经出现,2002年,华为的销售额为221亿元,尽管在2002年度电子百强排名中名列第七,但与2001年、2000年相比,其翻番式的增长势头已经不见踪影,2002年华为的裁员指标上升到15%,大量的人才流失。

• 曾创造“神话”、“奇迹”的华为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走进了冬天,而漫漫长冬何时才是尽头,是什么成为了阻挡华为重返“春天”的绊脚石呢?接班人之困• 如教父“维托·科莱昂”式的低调,他从不会在镜头里露脸,任正非就是这样一个从两万元注册资本小厂的老板到15年后中国电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真正教父的知名大人物。

• 人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唯一的简单信息来源于他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之中,他出身于一个乡村教育家庭,居七兄妹之长,1982年从四川某部队转业到深圳,在南油工作两年后,开过电子公司,也受过骗,在无处就业的情况下被迫创建华为。

• 他是一个极富鼓动性的老板,涉猎甚广,且熟读毛选,言谈逻辑严密、出口成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公司的案例分析--全球化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模式动态演进研究中国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拥有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二是构建全球先进制造模式。

运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 对华为公司构建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先进制造模式动态演进的路径进行了实地调查。

研究表明: 华为公司的制造模式经过“以产品开发为龙头” 、“集成产品开发的流程体系”、“价值链的模块化”、“全球价值网络的构建”, 即“点”、“线”、“面”、“网”四个阶段最后形成全球价值网络, 并由此带来华为公司竞争优势的不断增强。

在总结华为公司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制造业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 并过渡到网络分工, 产业链被空前细分。

通过这种方式, 世界先进制造企业将网络上各个环节的成本降至最低, 有效构建起了全球价值网络。

全球价值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先进制造模式, 同时也是一种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方式。

通过构建全球价值网络, 制造企业能够跨越时空界限推动价值的创造、转移和实现, 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增强竞争能力。

因此, 揭示全球价值网络的形成机制, 研究其动态演进的路径对于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20 世纪90 年代, 国外对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逐渐过渡到价值网络阶段。

Ghoshal & Bartlett 提出要将跨国企业看做一种包含总部和不同国家分支机构的全球网络组织。

Bartness & Cerny认为跨国企业要通过营建全球能力网络构筑竞争优势。

Moore & Carlos 认为大型制造公司应利用网络伙伴的力量来应对竞争。

David 等指出世界先进制造企业正在通过有效地管理和经营网络、积极创造客户价值提升自己的全球竞争能力。

Krist ien 等指出大多数跨国制造企业20%~ 50% 的资产都存在于战略联盟之中。

Michael 认为价值网络有助于增强跨国先进制造公司的竞争优势。

Wall 等明确指出跨国公司正通过构建全球价值网络构筑竞争优势。

Noori 对大型跨国制造公司价值网络的构建和网络成员的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

目前, 国内对先进制造模式构建和动态演进的研究仍停留在“点”、“线”、“面”的阶段, 对“ 网”较少涉及。

“点”, 即以产品开发为龙头, 如呼江超认为应用先进制造模式加快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 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邹元超认为今后先进制造模式必须实现零件标准化、部件标准化、产品模块化; 罗璟等认为在先进制造模式下要注重产品核心能力的培育。

“线”, 是对先进生产经营和组织管理流程化, 如张曙提出了精简化生产的典型模式——独立制造岛; 李全喜等指出了在先进制造模式下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面”, 是从模块化的角度来研究先进制造模式, 如李海舰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模块化现象,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综上所述, 多数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价值网络对于本国先进制造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实践层面; 国内的研究对于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先进制造模式的构建和动态演进的研究较少涉及, 已有的研究也只是局部和简单的生产制造网络。

随着由本地制造向全球制造的不断发展, 先进制造企业迫切须要建立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先进制造模式。

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 尚未见到大批量成熟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先进制造模式的演进路径研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更是匮乏。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 以华为公司为案例, 重点研究其构建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先进制造模式的动态演进路径, 希望能给中国制造企业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模式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华为构建先进制造模式的动态演进路径华为构建面向全球价值网络的先进制造模式的路径总体特征表现为: “点”上突破, “线”上蓄势, “面”上扩张, “网”上运营。

1. “点”上突破: 以先进制造技术产品开发为龙头华为以产品开发为龙头经历了从代理交换机销售的学习型决策逐渐发展到专注高技术龙头产品生产的领先型决策。

1987 年, 华为公司成立之初, 当时注册资金2 万元, 只有14 名员工, 主要从事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警报器、气浮仪的开发生产及有关的工程承包咨询。

当时的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几乎完全被国际跨国公司垄断。

在起初的两年时间, 华为主要代销香港的一种HAX 交换机, 靠价格差获利。

1992 年, 华为把用代理交换机挣来的全部利润都投入到半机械、半数字的入门级产品——交换机JK1000——的研发上, 销售额首次突破1 亿元。

1993 年, 华为推出2 000 门级C& C08 交换机, 1994 年又推出万门级C& C08交换机。

而在交换机产品取得优势以后, 华为又将积累的主要资金投入到以SDH 技术为核心的光网络传输产品上。

华为自主创新的交换机产品在性能价格比方面也优于国外相应产品, 获得国内用户的广泛好评, 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2. “线”上蓄势: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华为在国内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对技术的重视, 华为每年拿出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 进行产品开发。

但是, 在研发费用每年翻番增长的同时,研发的效率却逐年下降。

1997 年, 华为开始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效益递减现象。

在华为研发的CT2( 第二代无绳电话) 、DECT ( 数字增强无绳通信) 等无线产品以及A TM 交换机等尖端技术产品中, 每项投资都是数千万元, 但很多产品在开发之前就已经注定失去了商业价值。

同时, 华为开发的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极端复杂的大型产品系统, 如C& C08 交换机、GSM、WCDMA 等, 其软件规模均超过千万行代码, 由分布在不同领域里的数千名开发人员历时两到三年方能完成, 如何快速把产品推向市场成为摆在华为面前的重要问题。

华为从IBM 公司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的流程体系( IPD) , 见图1.图1 华为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一个IPD 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独立运作的公司, 不仅有财务指标, 也有成本核算。

华为公司总共有大大小小100 多个产品线。

每个大的研发产品线都有一个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委员会, 它是由总监级或者资深的产品专家组成, 负责对旗下各个产品线的研发活动作关键环节的监控和评估, 以决定是继续还是中止某个产品的研发活动。

监控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看这个产品研发成本投入和未来市场效益的比较, 以及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可行性。

在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 华为在研发领域广泛推行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 不仅提高了通讯产品质量, 而且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IPD 使华为从技术驱动转向了市场驱动, 华为完成了从市场调研、需求分析、预研与立项、系统设计、产品开发、中间实验、制造生产、营销、销售、工程安装、培训与服务到用户信息反馈的完整流程意义上的产品线制造管理。

每一条产品线的客户经理必须对自己的产品是否响应市场需求和销售效益负责。

根据市场上搜集的客户反馈, 考虑市场空间、客户需求的重要性排序以及哪些需求会对未来的市场和产品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等问题, 在市场人员的参与下, 真正的产品概念得以形成, 同时也使华为的研发向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看齐。

3. “面”上扩张: 价值链的模块化调查显示, 华为利用IPD 模式, 构建了完整的企业价值链, 并以市场管理、流程重组、产品管理为基础构建起营销服务模块、生产制造模块、研发模块( 见图2) 。

借助模块化,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最低的模块制造商, 将附加价值低的模块外包出去, 自身则专注于核心模块, 强化其在核心模块上的控制地位, 使核心模块的附加价值持续获得提升。

图2 华为的模块化运作(1) 研发模块从1996 年开始, 华为就与国内著名高校开展合作研发。

以CDMA 技术为例, 华为和北京大学一起研究以IS95 为核心的窄带CDMA 技术。

虽然当时只是一些实验性技术的研究, 但为华为未来的CDMA 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是华为长期的技术合作伙伴。

华为在SDH 光网络技术领域的进步, 也得益于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 华为公司为了掌握和使用先进的技术, 减少研发投入和时间, 先后与TI 、摩托罗拉、英特尔、Agere、微软、NEC 等建立联盟关系。

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 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杭州、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 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 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

印度所、南京所、中央软件部和上海研究所等通过CMM5 级国际认证, 表明华为的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公司还与全球前50 位电信运营商中的36 家展开技术合作, 建立了近20 个联合创新中心。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 华为仍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09 年研发费用达到133.4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7.4%。

(2) 生产运营模块过去, 华为是包揽生产的全过程, 产品价值链是在企业不同车间内部完成。

随着企业的发展,华为开始采取比较优势的原则, 将产品价值链的不同功能分解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 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由多个企业合作完成的, 所参与的企业遍布各地。

1999 年, 经过IBM 专家的论证,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和领先市场的优势。

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只要牢牢把握住核心竞争力, 其余非核心部分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让专业公司分包。

华为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来的生产部、计划部、采购部、进出口部、外协合作部、发货部、仓储部统统合并, 成立“供应链管理部”。

供应链管理成为华为公司降低成本、库存, 提高供货质量、供货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2000 年, 华为公司通过业务外包, 进一步将非核心业务砍掉。

这一次主要涉及公司的生产环节, 包括制造、组装、包装、发货和物流。

在深圳市就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分包商专门为华为服务。

这样做不仅发挥了专业分工的优势, 而且降低了成本, 减少了管理难度, 提高了华为供应链的竞争力。

现在的华为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和一周内交货的快速反应能力。

由于非核心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外包具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华为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全球范围将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予以外包, 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呈蛛网状的全球生产网络。

在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中, 华为公司居于核心的地位, 诸多分包商环绕在其周围, 提供最终产品生产所需零部件或进行某一生产工序的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