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确认方案
纯化水验证方案

纯化水验证方案概述纯化水(Purified Water)是一种通过去除杂质和微生物来得到高纯度水的过程。
在实验室、医疗设备、制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中,纯化水被广泛使用。
为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控制。
本文档将介绍纯化水验证的方案,包括验证目的、验证方法和验证参数等内容,以确保纯化水质量的稳定性和符合相关标准。
验证目的纯化水验证的目的是确定纯化水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和规定的要求。
通过验证,可以评估纯化水的质量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验证目的包括:1.纯化水符合质量标准:验证纯化水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如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中国药典(CP)等。
2.检测系统的有效性:验证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是否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和微生物。
3.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纯化水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以确保纯化水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验证方法纯化水验证通常包括几个步骤:预验证、操作性验证和性能验证。
预验证预验证是为了确认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是否符合预期,在正式验证之前进行。
预验证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设计评估:评估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并确认其是否满足要求。
例如,评估纯化水系统的材料选择、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等。
2.设备和材料验证:验证纯化水系统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并与供应商确认其可靠性和性能。
3.环境条件评估:评估纯化水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操作性验证操作性验证是为了确认纯化水系统在正常操作下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性验证涉及以下方面:1.标定和验证仪器:校准和验证用于监测纯化水系统性能的仪器,如电导率计、溶解氧仪等。
2.操作规程验证:验证纯化水系统的操作规程是否能够实现所需的水质和流程。
3.反渗透膜验证:验证反渗透膜的清洗、消毒和更换程序,并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性能验证性能验证是为了评估纯化水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滤膜法微生物检测: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
样品中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
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滤膜法的优点:- 与直接法比较,可以检测大量的样品- 浓缩效应使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作为检测的永久记录存档- 可见的菌落和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操作具体一点就是: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灭菌好的l生理盐水中,再接种到平皿中,制成10级、100级、1000级稀释倍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稀释培养皿,即可用平皿法检测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摘要:目的探讨平皿法检查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同时时纯化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壹并作出比较。
结果平皿法操作简便,菌落清晰.准确可靠。
结论平皿法检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是可行的,尤其适用药厂、医院开展此项检验。
关键词;纯化水;微生物限度;平皿法;薄膜过滤法纯化水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纯化水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其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
并规定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过100个。
由于此法操作较繁,滤膜较小(直径只有50mm),菌落多时清晰度欠佳,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笔者采用平皿法进行比较,该法操作简便,菌落清晰,计数准确,效果较为理想。
1 材料和仪器1.1 样品来源 19批纯化水系辖区内7家制药厂生产的为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用送样检品。
其中用盐水瓶盛装的12个批次,三角烧瓶盛装的7个批次。
1.2 培养基和仪器设备1.2.1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050401,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批号050202,蛋白胨批号050523均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生产。
中国药典2020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

中国药典2020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概述
2.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标准
3.微生物检查的方法
4.微生物检查的注意事项
5.总结
正文
1.概述
在中国药典 2020 版二部中,对于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纯化水是制药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水源,其微生物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对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2.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标准
根据中国药典 2020 版二部的规定,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需要符合以下标准:
- 菌落总数:≤10cfu/ml
-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 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
- 霉菌和酵母:≤1cfu/ml
3.微生物检查的方法
微生物检查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 菌落计数法:通过在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形成的菌落数来计算菌落总数。
- 试管法:将纯化水分别注入试管,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 薄膜过滤法:将纯化水通过薄膜过滤器,然后将滤膜在培养基上培养,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4.微生物检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微生物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采样:采样时应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培养条件:培养时应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时间。
- 结果判断:判断结果时应以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霉菌酵母的检出情况为主要依据。
5.总结
中国药典 2020 版二部对纯化水的微生物检查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微生物检查的方法有多种,但都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和合适的培养条件。
01-1纯化水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确认方案检品名称纯化水操作规程编号TS-41-1006方案编号TS-55-003-YF版本01安徽百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018年验证立项申请表编号:SMP-07-001-a 立项部门质量部申请日期年月日立项题目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确认要求完成日期年月日验证原因确认该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纯化水微生物检验类别同步验证验证要求目的纯化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标准收载在《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
为保证生产出的成品符合检验标准的要求,确认该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检验。
现对质量标准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立项部门负责人签名:质量部意见签名年月日生产部意见签名年月日验证管理小组意见签名年月日验证组长意见签名年月日指定编制验证文件部门及人员编制验证文件要求严格按照验证的规范要求组织编制。
验证完成要求通过试验数据结果,比较实验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验证小组签名年月日备注验证方案审批表编号:SMP-07-001-b 审批程序部门负责人签名日期备注起草化验室年月日审核质量部年月日化验室年月日验证管理部门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批准经审核,纯化水检验方法确认方案符合要求(是□否□),是□否□准予按照此确认方案实施。
验证组长:日期:年月日备注安徽百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确认方案题目纯化水检验方法确认方案编码TS-55-003-YF页码第1 页/共页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目录1.验证目的2.验证原理3.风险评估及重点确认内容4.验证人员5.相关文件6..验证内容7.异常情况处理程序8.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9.文件修订变更历史1. 验证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验证,通过验证确认检测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本公司所用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的测定。
2. 验证原理通过试验数据结果,比较实验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015版中国药典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2015版中国药典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方案1. 审批起草人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2. 目录1. 审批............................................................................................................... . (1)2. 目录............................................................................................................... . (2)3. 目的............................................................................................................... . (3)4. 范围............................................................................................................... . (3)5. 职责............................................................................................................... . (3)6. 执行程序............................................................................................................... .. (4)7. 描述............................................................................................................... . (4)8. 方法验证............................................................................................................... .. (4)8.1.8.2.8.3.8.4.8.5.8.6.8.7.8.8.8.9.8.10.8.11. 人员培训............................................................................................................... ...................................4 文件确认............................................................................................................... ...................................5 仪器确认............................................................................................................... ...................................5 供试品确认............................................................................................................... ...............................6 培养基及缓冲液确认............................................................................................................... ...............6 菌种确认............................................................................................................... ...................................7 培养基............................................................................................................... .......................................7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1AVP MLT PW 00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验证报告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验证报告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下面表格的签署表明该文件已经被审核和批准。
修订历史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目录1.确认结论 (4)1.1过程描述 (4)1.2分析方法确认结论 (5)2.测试数据表及附件 (6)2.1测试数据表 (6)2.2附件 (7)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1.确认结论1.1过程描述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1.2分析方法确认结论通过验证,该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纯化水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适用□不适用评价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2.测试数据表及附件2.1测试数据表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AVR-MLT-PW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版本号:00 2.2附件。
制剂车间纯化水验证方案

01
02
03
原水箱
容量为50立方米,用于储 存原水。
砂滤器
采用直径为2.0米,过滤面 积为10平方米的过滤器。
碳滤器
采用直径为1.5米,过滤面 积为8平方米的过滤器。
主要设备参数
超滤装置
采用膜孔径为0.01微米的超滤膜,膜面积为50平 方米。
04
02
验证计划
验证时间安排
验证时间
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验证周期
每季度进行一次
验证时长
每次验证周期为一周,包括准备、实施和报告撰写阶 段
验证人员及职责
验证负责人
负责整个验证过程的组织、 协调和监督
验证实施人员
负责具体验证工作的实施, 包括设备安装、操作、数据 记录等
质量保证人员
负责对验证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验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 准
验证设备及试剂
纯化水制备设备:用 于制备纯化水
试剂:用于纯化水的 检测,包括标准溶液 、化学试剂等
检测设备:用于检测 纯化水的各项指标, 如电导率、pH值、 微生物等
03
纯化水系统介绍
工艺流程
原水进入原水箱,经过砂滤器、碳滤器过滤后进入超滤装置,超滤装置出水进入 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系统出水经过阴阳混床和抛光混床处理后进入纯化水箱,最 后经由纯化水循环泵供给制剂车间使用。
按照企业或行业规定的报告格式,编写纯化水 验证报告。
报告内容
包括验证目的、方案概述、数据汇总与分析、 合格标准判定、结论与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提交
将验证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领导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后续改进。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产品名称:纯化水验证类型:验证部门:质量部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适用范围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5、验证项目6、验证内容7、验证总结论8、偏差处理情况9、再验证周期10、结果审批及综合评价11、参考文献验证方案签字表1、概述纯化水作为我公司的一种用于产品生产的原辅料及清洁用水,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应对纯化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确认,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的要求,重新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试验,以确认改产品在该试验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验证目的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试验,在现有检验程序、检测条件及培养条件下,通过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纯化水需氧菌总数的测定;3、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 QC 实验室,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适用性的验证。
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5、验证项目及描述5.1项目:需氧菌总数检查方法的验证5.2 描述取三个不同批号的纯化水用薄膜过滤法检测微生物限度,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检查方法是否有影响,通过验证来确认薄膜过滤法适合于纯化水需氧菌总数的测定。
三次试验中,稀释剂对照回收率应在 50%~200%范围内,试验组回收率也应在 50%~200%范围内。
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验证时,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灭菌消毒、灭菌,确保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6、验证内容:6.1 人员培训、仪器设备、培养基、菌种及相关文件的确认6.1.1人员培训6.1.2验证用仪器设备的确认6.1.3相关文件确认6.1.4 试验用菌株的确认6.1.5培养基及冲洗液的确认6.2试验步骤6.2.1.菌液的制备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工作用菌种挑取少量培养物接种至1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纯化水微生物方法学验证方案(09年03月)

该方案制定参与人:目录1. 引言 (01)2. 验证小组及各部门职责 (01)3. 检验依据 (01)4. 验证准备 (01)5. 操作方法 (02)6. 结果判断 (04)7. 结果统计 (04)8. 结果评定与结论 (04)附表1:设备确认记录 (05)附表2:试验器材确认记录 (05)附表3:试验用菌种确认记录 (06)附表4:培养基确认记录 (06)附表5:试剂确认记录 (07)附表6:器皿确认记录 (07)附表7: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计数验证结果原始记录 (08)1.1概述不同检品、不同的仪器或材料等均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当检品有抑菌性时,会掩盖检品已受污染的事实或造成低于实际污染水平的检测结果;选用不适当的培养基,其促生长能力不符合要求,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
为了使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对检品的具体检验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其对检品的适用性。
1.1OverviewDifferent samples, equipment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as well as inappropriate media that the Growth-promoting capacity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test results, when the samples ha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it will cover up the fact that inspected products have been contaminated or cause the pollution levels lower than the actual; To make the results of bioburden test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the methods need to be validated ,ensuring its applicability1.2 目的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确认方案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确认方案目录1. 介绍 (4)2. 目的 (4)3. 适用范围 (4)4. 职责 (4)4.1验证小组职责 (4)4.2工程部职责 (4)4.3质量中心职责 (4)4.4验证办公室职责 (4)4.5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 (4)5. 缩略语 (4)6. 法规指南 (6)6.1法规 (6)6.2指南 (6)7. 参考文件 (6)8. 方法描述 (7)8.1测定方法描述 (7)8.2规程 (7)8.3可接受标准 (7)9. 验证设计 (8)9.1验证不确定性控制措施 (8)9.2潜在风险清单 (8)9.3试验设计 (9)10. 文件管理规范 (10)11. 测试项目列表 (12)12. 测试描述和可接受标准 (13)12.1人员确认 (13)12.2仪器/设备确认和校准确认 (13)12.3文件确认 (13)12.4培养基/试剂确认 (14)12.5样品确认 (14)12.6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验证 (15)13. 偏差处理 (16)14. 变更控制 (16)15. 验证报告 (16)16. 附件清单 (16)17. 支持性附件清单 (16)18. 测试报告 (17)1.介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来源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本方案的目的是建立文件记录证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在本公司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适用性和可重现性,方法能够提供一致、可信和准确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数据。
2.目的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A0/QC03/038)进行方法确认。
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3.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放行测定。
4.职责4.1验证小组职责✓对照品/试剂/物料/样品确认✓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最终报告的编写✓偏差报告的编写4.2工程部职责✓提供在方案执行中所需仪器的校准证书✓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3质量中心职责✓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4验证办公室职责✓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5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批准本方案5.缩略语6.法规指南为了编写本方案,参考了以下文件:6.1法规✓中国GMP(2010年修订)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中国药典(ChP)二部2010版6.2指南✓GMP指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20107.参考文件8.方法描述8.1测定方法描述8.1.1实验准备8.1.1.1核对待检供试品信息是否正确。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确认方案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案目录1.引言1.1概述1.2目的1.3验证小组成员1.4相关文件2..验证的准备3.验证的内容4.偏差的出现及处理5.验证评价及结论6. 再验证周期7.会审及批准1引言1.1概述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确认纯化水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确保该方法的可行性,确保制药用水的安全性,满足生产检验的要求同时保证所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1.2 目的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采用薄膜过滤法,确认该方法合于纯化水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1.3验证小组成员1.4 相关文件1.4.1 所用仪器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保养操作规程1.4.2所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
2.验证的准备2.1验证前必须对设备所用仪表进行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2.2验证试验过程中所用的标准仪器在使用前和全部过程结束以后要进行校正。
2.3验证试验所用的清洁器具和玻璃容器应按SOP程序清洁并符合要求。
3验证的内容3.1 仪器设备:3.1.1薄膜过滤器3.1 2蒸汽灭菌器3.1.3电热恒温培养箱3.1.4电热恒温干燥箱 3.1.5净化工作台3.2 验证用培养基(表1)3.3 验证用菌株(表2)3.4菌液制备3.4.1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
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在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 加入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6~10-7约为50~100cfu ∕ml 的菌悬液备用。
3.4.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4~48小时。
取经23~28℃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1ml 加入到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 ∕ml 的菌悬液备用。
3.4.3将已培养好的黑曲霉菌,将孢子洗脱。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目录A、验证方案1.概述2.适用范围3.验证目的4.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4.1 验证小组4.2 职责分工5.验证内容6.漏项与偏差及采取的纠偏措施.7.验证结论8.验证方案批准B、验证报告1.概述2.适用范围3.验证目的4.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4.1 验证小组4.2 职责分工5.确证内容6.漏项与偏差及采取的纠偏措施.7.验证结论8.最终批准9. 再验证周期与年度回顾性验证1 概述由于某些供试品抗菌活性,在建立测定方法或原测定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重现性进行验证。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
2 适用范围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的验证。
3 验证目的验证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规定要求。
4 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5 验证内容5.1 品种:纯化水5.2 验证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5.3 计数方法的验证5.3.1 验证试验用菌种验证试验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 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 63 50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003〕5.3.2 菌液制备取经32.5℃培养18~24小时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液体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确认

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学验证方案(VP)文件编号:VP—JY-0026—01项目名称: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学验证目录1 引言 (4)1.1 验证实施进度计划 (4)1.2 概述 (4)2 验证所需设备清单 (4)3 验证人员、职责 (4)3.1 项目验证小组成员 (4)3。
2 验证变更 (4)3。
3 验证培训 (4)4 验证目的 (5)5 验证内容 (5)5。
1 培养基配制 (5)5.2 菌种 (5)5。
3 菌液的制备 (5)5。
4 薄膜过滤法检测微生物 (6)5。
5 结果评价 (7)6 验证过程中的偏差及处理 (7)7 验证结果的评定与结论 (7)8 附件 (8)1 引言1。
1 验证实施进度计划实施时间计划安排在年月日至年月日。
1。
2 概述通过验证以确认R2A适用于薄膜过滤法检验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
根据培养基及验证菌的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则R2A可用于薄膜过滤法检验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
2 验证所需设备清单2。
1。
XG1。
D脉动真空灭菌器2。
2. MJ—250—I型霉菌培养箱 (20~25℃)2.3. LPH—250生化培养箱 (30~35℃)2.4. WG11-230BE电热鼓风干燥箱2。
5. 微波炉3 验证人员、变更及培训3。
1 项目验证小组成员项目验证小组由中心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员、质检员、化验室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等组成,由化验室主任任项目验证组组长,验证小组成员见附表1,具体分工、职责如下:3。
2 验证变更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2),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
3.3 验证培训验证过程中,确认方案以及验证中应该掌握的技能应该进行培训,培训应遵循《员工培训管理规程》.培训情况记录于附件3。
4 验证目的与适用范围4.1 验证目的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1105项下微生物检查法的规定,验证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查方法的适用性,即确认检品、所设定的检验条件及检验程序对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无抑制作用,其方法可行有效。
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确认

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学验证方案(VP)文件编号:VP-JY-0026-01项目名称: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学验证目录1 引言 (4)1.1 验证实施进度计划 (4)1.2 概述 (4)2 验证所需设备清单 (4)3 验证人员、职责 (4)3.1 项目验证小组成员 (4)3.2 验证变更 (4)3.3 验证培训 (4)4 验证目的 (5)5 验证容 (5)5.1 培养基配制 (5)5.2 菌种 (5)5.3 菌液的制备 (5)5.4 薄膜过滤法检测微生物 (6)5.5 结果评价 (7)6 验证过程中的偏差及处理 (7)7 验证结果的评定与结论 (7)8 附件 (8)1 引言1.1 验证实施进度计划实施时间计划安排在年月日至年月日。
1.2 概述通过验证以确认R2A适用于薄膜过滤法检验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
根据培养基及验证菌的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若符合,则R2A可用于薄膜过滤法检验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
2 验证所需设备清单2.1. XG1.D脉动真空灭菌器2.2. MJ-250-I型霉菌培养箱 (20~25℃)2.3. LPH-250生化培养箱 (30~35℃)2.4. WG11-230BE电热鼓风干燥箱2.5. 微波炉3 验证人员、变更及培训3.1 项目验证小组成员项目验证小组由中心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员、质检员、化验室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等组成,由化验室主任任项目验证组组长,验证小组成员见附表1,具体分工、职责如下:3.2 验证变更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2),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
3.3 验证培训验证过程中,确认方案以及验证中应该掌握的技能应该进行培训,培训应遵循《员工培训管理规程》。
培训情况记录于附件3。
4 验证目的与适用围4.1 验证目的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1105项下微生物检查法的规定,验证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检查方法的适用性,即确认检品、所设定的检验条件及检验程序对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无抑制作用,其方法可行有效。
中国药典2020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

中国药典2020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
摘要:
一、前言
二、中国药典2020 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的标准
三、检查方法与步骤
四、结果判断与处理
五、总结
正文:
一、前言
中国药典2020 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药典2020 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中国药典2020 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的标准
根据中国药典2020 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主要包括细菌总数、霉菌总数、酵母菌总数和大肠埃希氏菌等指标。
检查要求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纯化水应符合一定的微生物学标准,以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不受污染。
三、检查方法与步骤
1.取样:从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纯化水中取样。
2.增菌:将样品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增菌培养。
3.分离:将增菌后的菌落进行分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4.鉴定:对分离后的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以鉴定菌种。
5.计数:对鉴定后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得出各种微生物的数量。
四、结果判断与处理
1.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纯化水来源或改进生产工艺等。
2.对于超标的情况,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报废不合格产品或进行重新检测等。
五、总结
中国药典2020 版二部纯化水微生物检查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纯化水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

纯化水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及报告文件编号:**VP*****-* 文件类别:验证***********公司验证方案批准验证小组人员名单目录1、引言 (5)2、验证参与部门及责任 (5)3、验证方法 (5)文件要求 (6)菌种 (6)菌液制备 (6)验证方法 (6)验证结果 (7)4、结果判断 (7)5、验证结论及评价 (8)6、验证报告批准书 (9)1.引言1.1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进行上述验证前,应首先对验证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环境进行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5-37℃。
1.2验证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纯化水的控制菌检查。
1.3验证执行的文件超净工作台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热压灭菌锅标准操作规程2. 验证参与部门及责任3.验证方法:3.1文件要求所需文件检查人:日期:3.2菌种验证试验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确认人:日期:3.3菌液制备3.3.1分别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各接种至5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在36℃±1℃培养18-24小时,取均匀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按10倍递增稀释至1:107,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100cfu的菌悬液。
其菌数在做验证试验的同时用营养琼脂平板涂布,经培养后计数确定。
AVP-MLT-PW-00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验证方案该方案确认于:下面表格的签署表明该文件已经被审核和批准。
修订历史目录1.目的 (4)2.范围 (4)3.方法说明 (4)4.法规和指南 (5)5.缩略语 (5)6.职责 (6)6.1 QC化验员 (6)6.2 QC工程师 (6)6.3质量部经理 (6)7. 分析方法验证的确认计划 (7)8.分析方法验证执行方法 (7)8.1先决条件 (7)8.2签名登记和培训 (7)8.3执行方法 (8)8.4执行记录规范 (8)8.5合格/不合格标注 (8)8.6偏差处理 (8)8.7测试的验收 (8)9.分析方法确认报告 (8)10.附录 (9)1.目的本验证方案的目的是确定所采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适合于纯化水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照此检查法和检验条件进行纯化水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范围本方案确定位于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在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民丰路268号新建质检办公楼三楼QC纯化水微生物限度分析方法的验证。
3.方法说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菌落计数及控制菌检查。
当建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
本公司对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4.法规和指南●中国药典2010年版●(SFDA) GMP(2010年修订版)5.缩略语在下面的表格中规定了本方案中使用的缩略语。
6.职责6.1 QC化验员●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负责最终验证报告的编写●按照验证方案实施验证工作●负责记录验证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整理汇总6.2 QC工程师●负责审核验证方案●负责审核验证报告●指导QC化验员按照验证方案实施验证工作6.3质量部经理●负责批准验证方案●负责批准验证报告●负责批准验证偏差的评估及所采取的措施7. 分析方法验证的确认计划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将要执行的测试。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报告方法确认方案设计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确认方案目录1. 介绍 (4)2. 目的 (4)3. 适用范围 (4)4. 职责 (4)4.1验证小组职责 (4)4.2工程部职责 (4)4.3质量中心职责 (4)4.4验证办公室职责 (4)4.5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 (5)5. 缩略语 (5)6. 法规指南 (6)6.1法规 (6)6.2指南 (6)7. 参考文件 (6)8. 方法描述 (7)8.1测定方法描述 (7)8.2规程 (7)8.3可接受标准 (7)9. 验证设计 (8)9.1验证不确定性控制措施 (8)9.2潜在风险清单 (8)9.3试验设计 (10)10. 文件管理规范 (10)11. 测试项目列表 (12)12. 测试描述和可接受标准 (13)12.1人员确认 (13)12.2仪器/设备确认和校准确认 (13)12.3文件确认 (14)12.4培养基/试剂确认 (14)12.5样品确认 (15)12.6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验证 (15)13. 偏差处理 (16)14. 变更控制 (17)15. 验证报告 (17)16. 附件清单 (17)17. 支持性附件清单 (17)18. 测试报告 (17)1.介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来源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本方案的目的是建立文件记录证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在本公司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适用性和可重现性,方法能够提供一致、可信和准确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数据。
2.目的/038)进行方法确认。
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A0/QC03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3.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放行测定。
4.职责4.1验证小组职责✓对照品/试剂/物料/样品确认✓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最终报告的编写✓偏差报告的编写4.2工程部职责✓提供在方案执行中所需仪器的校准证书✓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3质量中心职责✓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4验证办公室职责✓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5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批准本方案5.缩略语在下面的表格中规定了本方案中使用的缩略语。
版中国药典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1. 审批起草人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2. 目录1.审批 (1)2.目录 (2)3.目的 (3)4.范围 (3)5.职责 (3)6.执行程序 (4)7.描述 (4)8.方法验证 (4)8.1.人员培训 (4)8.2.文件确认 (5)8.3.仪器确认 (5)8.4.供试品确认 (6)8.5.培养基及缓冲液确认 (6)8.6.菌种确认 (7)8.7.培养基 (7)8.8.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7)8.9.供试品制备 (8)8.10.试验结果 (9)8.11.验证结果分析与评价 (10)9.偏差处理 (10)10.变更控制 (10)11.附件日志 (11)12.再验证 (11)13.参考书目 (11)14.修订历史 (12)3. 目的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验证该方法适用于纯化水中需氧菌总数的测定。
4.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上海XXXX有限公司QC实验室,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薄膜过滤法)适用性的验证。
5. 职责5.1. 验证小组组成:5.2. 验证小组组长负责5.2.1. 组织起草或审核验证方案及变更申请;5.2.2. 对验证小组成员进行培训;5.2.3. 验证方案的组织实施;5.2.4. 对验证过程中的记录审核,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5.2.5. 组织验证报告的起草、汇总并参与对其进行审核及验证周期的拟定。
5.3. QA参与人员负责5.3.1. 审核验证方案、报告及报告中出现的偏差、变更;5.3.2. 参与验证方案的实施及评价;5.3.3. 对验证方案及报告进行编号并纳入验证文件系统且归档。
5.4. QC参与人员负责5.4.1. 起草验证方案;5.4.2. 已经批准的验证方案的具体实施;5.4.3. 收集测试数据,应评估数据并对测试数据做出评论;5.4.4. 参与偏差调查、变更申请等;5.4.5. 起草验证报告。
6. 执行程序6.1. 一旦方案被批准和发布,组长对本验证小组人员进行本方案的培训;6.2. 所有用于测试的仪器/仪表都必须经过校验/验证后才能用于测试;6.3. 验证小组负责核查所有完成的测试结果和附件的完整性;6.4. 测试完成后,由组长及相关部门做出确认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方法确认方案目录1. 介绍 (4)2. 目的 (4)3. 适用范围 (4)4. 职责 (4)4.1验证小组职责 (4)4.2工程部职责 (4)4.3质量中心职责 (4)4.4验证办公室职责 (4)4.5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 (5)5. 缩略语 (5)6. 法规指南 (6)6.1法规 (6)6.2指南 (6)7. 参考文件 (6)8. 方法描述 (7)8.1测定方法描述 (7)8.2规程 (7)8.3可接受标准 (7)9. 验证设计 (8)9.1验证不确定性控制措施 (8)9.2潜在风险清单 (8)9.3试验设计 (10)10. 文件管理规范 (10)11. 测试项目列表 (12)12. 测试描述和可接受标准 (13)12.1人员确认 (13)12.2仪器/设备确认和校准确认 (13)12.3文件确认 (14)12.4培养基/试剂确认 (14)12.5样品确认 (15)12.6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验证 (15)13. 偏差处理 (16)14. 变更控制 (16)15. 验证报告 (17)16. 附件清单 (17)17. 支持性附件清单 (17)18. 测试报告 (17)1.介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来源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本方案的目的是建立文件记录证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在本公司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适用性和可重现性,方法能够提供一致、可信和准确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数据。
2.目的/038)进行方法确认。
对《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A0/QC03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3.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放行测定。
4.职责4.1验证小组职责✓对照品/试剂/物料/样品确认✓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最终报告的编写✓偏差报告的编写4.2工程部职责✓提供在方案执行中所需仪器的校准证书✓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3质量中心职责✓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4验证办公室职责✓执行前审核本方案✓报告审核4.5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批准本方案5.缩略语在下面的表格中规定了本方案中使用的缩略语。
6.法规指南为了编写本方案,参考了以下文件:6.1法规✓中国GMP(2010年修订)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中国药典(ChP)二部 2010版6.2指南✓GMP指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20107.参考文件为编写本方案,参考了以下文件:8.方法描述8.1测定方法描述8.1.1实验准备8.1.1.1核对待检供试品信息是否正确。
8.1.1.2核对试验用培养基、试剂、耗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8.1.1.3核对试验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是否合格。
8.2规程8.2.1检验量:纯化水的检验量为1ml。
8.2.2供试液的制备:以原液为供试液。
8.2.3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法量取100ml无菌0.9%氯化钠溶液加到培养器中,然后取1ml纯化水加入培养器中,并减压抽滤直至抽干。
然后将培养器倒臵于洁净工作台上,使滤膜裸露,浇注温度不超过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
阴性对照试验: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00ml,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
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培养和计数:细菌培养3天,霉菌、酵母菌培养5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
8.3可接受标准纯化水每1ml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总数不得过50CFU。
9.验证设计9.1验证不确定性控制措施如果没有其它要求,下列操作和条件应被控制在要求的限度内,以控制验证不确定性。
9.2潜在风险清单在给定分析方法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方法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方法性能,方法的所有关键参数应被明确并经验证。
风险评估表达使用定性描述,如“高”“中”“低”。
一个风险的判定依靠风险优先性来定义。
A.严重性(S)对失效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描述(即使没有失效发生的大的可能性)?o低(L):预计会对产品质量无影响或很微小的影响(质量在标准之内)。
o中(M):预期对产品质量具有较小的影响。
(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o高(H):预期对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B.可能性(P)描述失效发生的可能性(依据失效来源的描述)。
o低(L):产品生命周期内不可能发生。
o中(M):产品生命周期内可能会发生。
o高(H):产品生命周期内将会发生多次。
C.可检测性(D)描述故障的可检测性。
o低(L):不太可能由操作人员或设备控制系统查到。
o中(M):可由操作人员很容易地查到或具有报警。
o高(H):通过设备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并报警,可能自动采取恢复措施。
将把严重性和可能性合在一起来评价风险级别。
将采用如下方法来确定风险级别:在此步将对风险级别进行评价。
在进行评价之后,将风险级别和可检测性合并到一起来确定整体的风险优先性。
风险优先性的“高”以“H”表示,“中”以“M”表示,“低”以“L”表示。
通过如下方式对风险优先性进行评价:潜在风险和控制如下:方法的关键参数经确定并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控制,H 级因素将进行独立验证以保证方法的稳定;L 级因素将通过实验室控制措施降低风险,不再进行验证。
9.3试验设计《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A0/QC 03/038)用于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测定,方法为中国药典2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本公司拟将此方法用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测定的放行检验。
经过方法评估,方法应进行确认以保证方法在本公司微生物实验室的适用性。
根据评估结果和方法使用目的,验证性能参数设臵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验证。
10. 文件管理规范记录用笔:✓ 使用黑色签字笔记录。
签名:✓ 被授权的人员才能签署文件。
✓ 应签全名,除非文件另有规定。
✓ 签名应始终一致。
填写栏目:✓ 所有栏目必须填写。
✓ 填写内容与上面栏目相同也应重新填写。
✓ 填写栏目内容,应按照实际测试情况,对测试结果使用对勾“√”填写,只能选择一种测试结果填写。
如下:✓ 若有单个栏目不需要填入内容,则在空白处填写英文字母“不适用”的简写“N/A”,表示无此项内容。
✓若有多个栏目不需要填入内容,应用斜线划掉,斜线上方填写“N/A”,下方签名并注明日期。
如下:更改错误:✓在错误处划线,填入正确的内容,签名并注明更改日期,确保原先信息仍清晰可识别。
如:2012年01月02日修改人签名和修改日期2012年01月01日记录日期:✓年用4位数表示,日和月用2位数表示如:2012年09月01日书面语及名称:✓使用规范的书面语及名称。
文件前后名称要一致。
11.测试项目列表在下面的表格列出了本方案将要执行的测试。
12.测试描述和可接受标准12.1人员确认✓目的确认所有执行本方案的人员符合要求。
✓程序●列出所有执行本方案的人员(姓名、部门、职位)。
●在验证程序开始前,对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方案和相关技能培训,培训应该有记录。
●执行方案人员本人在签名处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本人签名以及日期。
✓可接受标准●所有执行本方案人员本人使用黑色签字笔正确书写本人签名及日期。
●所有执行本方案的人员已经过方案和相关技能培训并已记录。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1《人员确认》表内。
12.2仪器/设备确认和校准确认✓目的保证使用的仪器/设备都已经过验证和校准,并有文件记录。
✓程序●列出所有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
●在测试报告2《仪器/设备确认和校准确认》中对每一台测试所用的仪器应标识出仪器名称、编号、型号、用途、校准证明、校准日期、下次校准日期;每台设备应标识出设备名称、编号、型号、用途、验证文件编号、验证日期、下次验证日期。
✓可接受标准●测试使用仪器仪表均经过确认和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用于校准的计量标准应该能够追溯到中国国家计量基准或相当的国际标准。
●所有确认和校准有文件记录。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2《仪器/设备确认和校准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12.3文件确认✓目的确认验证相关的SOP和验证方案已经完成审批。
✓程序●在测试报告3《文件确认》中记录验证所需要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存放位臵和文件状态。
●检查本验证方案的批准状态。
✓可接受标准●文件放臵在相应操作现场适当的区域;●文件已经过批准,并且是现行版本,以保证准确性。
●本验证方案已经批准。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3《文件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12.4培养基/试剂确认✓目的确认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的适用性。
✓程序●列出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
●检查培养基的来源/批号/有效期/保存条件,非官方对照品提供检验报告单。
●检查试剂来源/批号/有效期/保存条件。
✓可接受标准所有培养基/试剂均来自批准的供应商,存放在需要的条件下,均在有效期内。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4《培养基/试剂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12.5样品确认✓目的确认验证所用样品的来源和适用性。
✓程序●检验使用样品生产信息或来源信息。
●检查样品的包装完整程度及状态。
✓可接受标准最终产品应为生产规模产品;验证前样品包装完整,样品外观符合规范。
✓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填写在测试报告 5《样品确认》表内,如有偏差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12.6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验证✓目的检查验证用纯化水对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检测无干扰。
✓程序●供试液的制备:取原液作为供试液。
●●试验组:取稀释液100ml加入培养器中,然后取纯化水1ml加入培养器中,并减压抽滤直至抽干,加入制备的50~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将培养器倒臵于洁净工作台上,使滤膜裸露,浇注温度不超过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
●菌液组:取制备的50~100CFU的试验菌,倾注培养基,冷却后至合适的温度培养。
●供试品对照组:取稀释液100ml加入培养器中,然后取纯化水1ml加入培养器中,并减压抽滤直至抽干,浇注温度不超过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
●稀释液对照组:取稀释液100ml,过滤,加入制备的50~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将培养器倒臵于洁净工作台上,使滤膜裸露,浇注温度不超过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
●上述三组试验平行做三次。
●试验组菌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稀释液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液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可接受标准●稀释液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应不低于70%。
●若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不低于70%,则可按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若任一次试验中试验组的菌回收率低于70%,应建立新的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