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完整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知识、表达思想、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权益。
1.2 知识产权的分类1.2.1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享有的独占权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2.2 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品标识的专有使用权,包括商标、服务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1.2.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作品的独占使用权,包括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著作权以及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2.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企业经营中具有商业价值并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
第二章专利权2.1 专利权的定义和特点2.1.1 专利权的定义专利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对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的独占权利。
2.1.2 专利权的特点专利权是具有地域性、时间限制性和排他性的特点。
2.2 专利权的申请与获得2.2.1 专利申请的条件专利申请必须满足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要求。
2.2.2 专利权的获得专利权的获得需要通过专利申请、审查和授权等程序。
2.3 专利权的保护与维权2.3.1 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保护包括专利权的使用、转让和许可等方式。
2.3.2 专利权的维权专利权的维权包括诉讼、仲裁和行政措施等途径。
第三章商标权3.1 商标权的定义和特点3.1.1 商标权的定义商标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对商品标识的专有使用权。
3.1.2 商标权的特点商标权是具有地域性、时间限制性和排他性的特点。
3.2 商标权的注册与保护3.2.1 商标注册的条件商标注册必须满足可区别性、未注册权利和不违反公序良俗的要求。
3.2.2 商标权的保护商标权的保护包括商标的使用、维权和监督等方式。
第四章著作权4.1 著作权的定义和特点4.1.1 著作权的定义著作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对作品的独占使用权。
4.1.2 著作权的特点著作权是具有性、表现性和独创性的特点。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Word版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Word版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第一章:知识产权法的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意义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1.1.2 知识产权的分类1.1.3 知识产权的意义和价值1.2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2.1 合理保护1.2.2 公平使用1.2.3 激励创新1.2.4 促进技术进步1.3 知识产权法的国际趋势1.3.1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1.3.2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特点1.3.3 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第二章:专利法2.1 专利法的基本概念2.1.1 专利的定义和分类2.1.2 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2.1.3 专利侵权行为和责任2.2 专利申请和审查2.2.1 专利申请的条件和程序2.2.2 专利审查的原则和方法2.2.3 专利申请的撤回和无效宣告2.3 专利权的限制和合理使用2.3.1 补偿制度和授权许可2.3.2 专利权的限制和反垄断法的关系 2.3.3 开放式创新和专利防守策略第三章:商标法3.1 商标法的基本概念3.1.1 商标的定义和分类3.1.2 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3.1.3 商标侵权行为和责任3.2 商标注册和审查3.2.1 商标注册的条件和程序3.2.2 商标审查的原则和要求3.2.3 商标的异议和无效宣告3.3 商标的使用和管理3.3.1 商标的使用要求和保护期限 3.3.2 商标的许可和转让3.3.3 商标的监督和管理措施第四章:著作权法4.1 著作权法的基本概念4.1.1 著作权的定义和保护对象 4.1.2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4.1.3 著作权侵权行为和责任4.2 著作权的申请和登记4.2.1 著作权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4.2.2 著作权登记的作用和效力4.2.3 著作权的终止和解除4.3 著作权的使用和许可4.3.1 著作权的使用范围和限制4.3.2 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4.3.3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社会公益第五章:法律保护措施5.1 反不正当竞争法5.1.1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5.1.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和处罚 5.1.3 不正当竞争纠纷的解决途径5.2 网络侵权与维权5.2.1 网络侵权行为的种类和特点5.2.2 网络侵权的预防和维权措施5.2.3 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和追责途径5.3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5.3.1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机构5.3.2 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处理程序5.3.3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指独立的技术创新成果,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1.2 知识产权的分类及相关法律1.2.1 著作权1.2.2 商标权1.2.3 发明专利1.2.4 实用新型专利1.2.5 外观设计专利1.2.6 商业秘密保护1.3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合作第二章著作权法2.1 著作权的基本概念2.2 著作权权利与限制2.2.1 保护作品的权利2.2.2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2.3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2.3.1 著作权的创作和登记2.3.2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2.4 著作权的权利认定和维权途径2.4.1 著作权的权利认定2.4.2 著作权的维权途径2.4.2.1 协商解决2.4.2.2 仲裁或诉讼解决第三章商标法3.1 商标的定义和种类3.2 商标的注册和保护3.2.1 商标的申请和注册程序3.2.2 商标的权利保护3.3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和维权途径3.3.1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3.3.2 商标维权途径3.3.2.1 行政救济3.3.2.2 诉讼救济第四章专利法4.1 专利的定义和种类4.2 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保护4.2.1 发明专利的申请程序4.2.2 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4.3 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4.3.1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和保护4.3.2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和保护4.4 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和维权途径4.4.1 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4.4.2 专利维权途径4.4.2.1 专利授权许可4.4.2.2 专利权诉讼第五章商业秘密保护5.1 商业秘密的定义和范围5.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5.2.1 保密协议5.2.2 内部保密制度5.3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认定和维权途径5.3.1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认定5.3.2 商业秘密维权途径5.3.2.1 议和和调解5.3.2.2 诉讼解决附件:附件1:著作权申请表格附件2:商标注册申请表格附件3:专利申请表格附件4:商业秘密保密协议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法笔记
序言:一•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主要内容民法的客体:智慧产品知识产权€民法(一)基本制度1•主体制度主要解决权利的归属问题(权利的取得&主体的确认)2•客体制度智慧成果以及相关工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能否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3.权项制度(核心)主要解决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的权利体系一个客体可以包括N种权利4•利用制度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用(利用&管理)But管理受我国行政体系约束,主要由行政部门管理应当由个人管理or集体管理5•保护制度救济问题国内保护&国外保护(1 )侵权的构成要件(哪些行为构成侵权)(2)保护的具体法律后果,保护的方式(程序&实体)(二)具体内容①著作权法律保护②专利权法律保护③商标权法律保护④商号权法律保护⑤产地的标记权⑥商业秘密权⑦反不正当竞争⑧新型的知识产权(集成电路的簿图设计、网络著作等)二.有关法律法规&参考书(略).研习的方法(一)技术性的成分很多T了解基本的概念(二)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T了解实际中的案件&纠纷(三)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其他法律制度衔接起来(尤其是民法)第一章概论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一)知识产权的含义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区别:智力成果:智力一一精神属性。
即不是创造过程,也不是智力本身。
无法表现。
.••用成果这种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知识产品:(不科学,到底是知识还是产品)Maybe所保护的智力成果的客体(二)特征1•无体财产权财产:有体(具有三维性)&无体(非物质)无体财产可以通过客观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1)无体性:由智慧成果决定:涉及文化、科技、商业表现为信息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永久存续(2)物质载体的表现是智力成果受保护的条件之一(3)无限制的复制&重复使用(4)具有广泛的传播性(5)同时被多数人使用(同时还不影响权利人的使用).••侵权很难发现2•内容具有财产权&人身权的双重属性(除商标权)或曰“一体两权”(1)或曰:著作权更多的侧重于人身权由两大法系的不同理解造成德:著作权与作者人身密不可分英美:财产权。
知识产权法笔记
知识产权法笔记第一编:总论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一)概念1、由来: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我国1986年《民法通那么》2、界定方式列举式与归纳式3、知识产权是人们关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制造的功效和经营治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3、相近概念(1)无形财产权(1875年德国学者科拉提出)(2)无体财产权(3)聪慧财产权、智力功效权(4)信息产权(二)范围(1)狭义的知识产权:高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
(2)广义的知识产权:高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类权利。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项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以下项目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演出艺术家的演出和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科学发觉;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效劳标记和商号和标记;制止不合法竞争;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基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
《知识产权协定》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与相关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商业秘密权等七个方面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是因为它所反映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因此具有了民事权利最大体的特点。
1、知识产权是关于私人利益方面的权利。
(私益)2、知识产权是关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
3、知识产权是私法上确信的权利。
4、“劳动价值学说”一样适用于知识产权(二)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的无形财产权。
(1)无形财产权是指权利客体的无形性或非物质性,而非权利的无形性。
(2)注意区分权利、权利客体和权利客体之载体。
三、知识产权的特点(一)专有性第一,独占性,即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爱惜,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利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知识产权法笔记1
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总论)一, 概念——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其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记并得解除他人干涉的一种垄断性民事财产权。
(知识产权——支配权确定权对世权)二, 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1知识产权原则上是财产权, 只在著作权有所例外。
2知识产权是支配权和对世权, 这一点使得知识产权与物权相同而与债权相区分。
三, 特征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这是知识产权区分于物权的缘由所在。
详细而言,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 专利权的客体是独创创建, 而商标权的客体则是商标。
2专有性, 又称之为垄断性, 即同一智力成果或者商业标记上只能有一个知识产权。
例如两个以上的人作出同一种独创只能授予一个人以专利权;两个人就同一类产品就相同或相类似的标记申请注册商标的, 商标局只能为其中一个人注册而不能为两个人均进行注册。
3地域性。
地域性的含义有二:其一, 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 这种地域性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爱护而渐渐消逝;其二是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是与地域相联系的。
即知识产权的授权和转让必需明确地域范围, 仅授权某些地域范围内行使知识产权, 则被授权人超出此地域范围行使该项知识产权即为侵权行为。
4时间性。
全部的知识产权都有确定的时间限制, 过了这一时间该知识产权爱护的智力成果就进入公共领域由全人类共享, 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加以运用。
不过商标权的时间性纯粹是基于管理上的须要而设, 商标全部人可以不断地续展。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范围一, 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司法考试考的就是狭义上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的知识产权仅包括: 著作权, 专利权和商标权。
专利权和商标权合称为工业产权。
司法考试中所考查的知识产权主要是狭义上的知识产权, 因此我们下文的讲解将全部围绕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即著作权, 专利权和商标权)而绽开。
二, 广义上的知识产权(略)第三节知识产权立法一, 国内法(了解)——(一)著作权法 (二)专利法(三)商标法二, 国际公约(一)《爱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 巴黎公约——爱护工业产权(商标+专利)《爱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是于1883年正式通过, 我国则是于1985年3月19日正式成为巴黎公约成员国。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1. 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2. 知识产权的分类2.1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新发明、新型和外观设计所享有的独占权,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2.2 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标的使用和保护的权利,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
2.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文字、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
2.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企业的商业信息,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市场秘密等,需要采取保密措施。
3. 知识产权的保护3.1 国内保护针对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或著作权等方式获得法律保护。
3.2 国际保护针对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通过国际专利合作组织(WIPO)等国际组织进行申请和保护。
4. 知识产权的侵权与维权4.1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包括盗版、仿冒、滥用商业秘密等,需要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
4.2 知识产权的维权方式知识产权的维权方式包括提起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保护自己的权益。
5. 相关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专利申请书范本附件2:商标注册申请表范本附件3:版权登记申请表范本6.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2. 盗版:未经授权复制和传播他人的作品,侵犯著作权。
3. 仿冒:制造和销售与他人商标相似的商品或服务,违反商标法。
4. 商业秘密保护法: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对泄露商业秘密行为进行惩罚。
7. 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如下:1. 复制品审查难题:如何判断一件商品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可以借助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2. 跨国维权问题: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以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加强国际合作。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目录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种类1.1 知识产权的概念1.2 知识产权的种类1.2.1 专利权1.2.2 商标权1.2.3 著作权1.2.4 商业秘密第二章专利权的获取和保护2.1 专利权的获取2.1.1 专利申请2.1.2 专利审查2.1.3 专利授权2.2 专利权的保护2.2.1 专利权的行使2.2.2 侵权处理第三章商标权的获取和保护3.1 商标权的获取3.1.1 商标申请3.1.2 商标审查3.1.3 商标注册3.2 商标权的保护3.2.1 商标维权3.2.2 商标侵权第四章著作权的获取和保护4.1 著作权的获取4.1.1 著作权登记4.1.2 著作权认定4.2 著作权的保护4.2.1 著作权行使4.2.2 著作权侵权第五章商业秘密的保护5.1 商业秘密的界定和特征5.2 商业秘密的保护5.2.1 商业秘密合同5.2.2 商业秘密诉讼第六章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6.1 知识产权的运用方式6.1.1 许可6.1.2 转让6.2 知识产权的管理6.2.1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6.2.2 知识产权的评估与交易第七章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7.1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7.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构7.3 国际知识产权合作结语本文档是以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专题讲座为基础,对知识产权法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的模板范本。
文档包括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种类、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商业秘密的获取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在注释方面,本文档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科学研究和文化创造等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
2、专利权:指对发明者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应用而赋予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3、商标权:指对商标的注册人所享有的使用商标的专有权利。
4、著作权:指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等所享有的法定权利。
5、商业秘密:指企业与个人在经营活动中所拥有的不为公众所知的商业信息,具有保密性和商业价值。
知识产权法 笔记
知识产权法笔记知识产权法,这可真是个重要又神秘的领域啊!就好像一座藏满宝藏的大山,等着我们去探索挖掘。
你想想,假如你辛苦创作的一首歌曲,被别人随意拿去用还不打招呼,你气不气?又或者你发明了一个超厉害的小玩意儿,结果被别人抄袭生产拿去赚钱,你恼不恼?这时候,知识产权法就像一位超级英雄,站出来保护你的心血和成果。
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等。
先说著作权法,这就好比给你的文字、画作、音乐作品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别人要是想借用,那得经过你的同意,不然就是侵权。
这和你自己的小房间一样,没你的允许,别人可不能随便进来乱翻乱动。
专利法呢,就像是给你的发明创造颁发了一张独一无二的通行证。
别人要是敢仿照你的发明,那就是违法。
比如说,你发明了一个能自动洗碗还能打扫厨房的机器人,多牛啊!要是没有专利法保护,别人马上复制出来卖,那你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商标法也很重要啊!商标就像是一个企业或者产品的名字和脸面。
大家一看到那个商标,就知道是哪家的东西。
如果有人故意用和你相似的商标来误导消费者,那可不行。
这就好比有人故意打扮得和你一模一样,还到处说自己是你,多让人闹心!学习知识产权法的时候,可别死记硬背,得像破案一样,理清里面的头绪。
比如说,一个案例中,有人抄袭了别人的小说,我们就得分析这到底是侵犯了著作权的哪一部分,是复制权?还是改编权?再比如,一家公司的商标被别人恶意抢注了,我们就得想想怎么运用商标法来帮这家公司找回公道。
这过程是不是有点像在迷宫里找出口,得细心,还得有耐心。
而且,知识产权法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着时代在发展。
以前可能没想到的新的创作形式、发明,现在都得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新变化,法律也得跟上脚步。
总之,知识产权法是我们创新和创作的保护神,咱们得好好了解它,学会用它来守护自己的智慧成果,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劳动和创造。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知识产权法笔记(个人总结_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总论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特定化的识别性标记等知识财产所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或精神权利。
包括:(1)著作权(包括邻接权、数据库、民间文学艺术等);(2)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3)识别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地理标志权、域名权、特殊标志权);(4)反不正当竞争权等。
2.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此外还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1)非物质性,指知识产权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即客体的非物质性,其表现为:①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无形性决定了知识产权具有分身术,可能出现货许三家或一女两嫁,有形财产所有人不可能将其财产权标的同时卖给两个分别独立的买主;②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因其公开性,他人擅自使用无法适用恢复原状诉民事责任形式;③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不可能有因实物形态消费而导致其本身消灭,它的存在仅会因期间届满而进入公有领域;④无形性特点决定了知识产权是一种在政治中才显示出来的权利,易于被侵犯,给予较严格的保护手段;同时使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在同类场合的性质区别开,避免混淆,易于纠纷解决。
(2)专有性或独占性——针对同一个客体或对象而言,指除知识产权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规定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
表现:①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②知识产权具有绝对排他效力,即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存在;③专有性把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中的知识产品区别开来。
(3)地域性,指知识产权依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又只在其依法产生专有权的国家境内有效,在其他国家均不受法律保护,即不发生域外效力,这一点有别于有形财产权。
有形物国际上奉行涉外物权平权原则,通过权利推定保护。
知识产权类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知识产权法是调整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等无形财产权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核心是保护创新和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在学习知识产权法的过程中,我阅读了《知识产权法》一书,以下是我对书中内容的摘抄和总结。
二、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 法律保护原则: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法律保护原则,即国家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禁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2. 公平原则:知识产权法强调公平原则,即知识产权的取得、使用、转让和保护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3. 激励创新原则:知识产权法鼓励创新,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4. 国际保护原则:知识产权法强调国际保护,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三、知识产权的种类1.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独占实施权的权利。
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2. 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品或服务上的标识享有独占使用权的权利。
商标权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
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独占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翻译、改编、汇编等权利。
4.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植物新品种享有独占实施权的权利。
5.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独占实施权的权利。
四、知识产权的保护1. 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专利申请和授权: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
(2)专利权的行使:专利权人有权依法行使专利权,包括实施、许可、转让等。
(3)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期限届满或者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专利权终止。
2. 商标权的保护:商标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商标注册: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
(2)商标的禁止使用: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3)商标的撤销:商标局依法撤销违反商标法规定的商标。
知识产权法笔记
知识产权法笔记(1)第一编绪论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
●广义的知识产权。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界定的范围。
●关贸《知识产权协议》草案划定的范围。
●狭义的知识产权(三个组成部分;文学产权及其构成,工业产权及其构成)。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客体的非物质性,特点体现3项)。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国家授予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及部分权利的特殊性。
●知识产权同所有权的独占或排他效力的区别(4)。
三、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知识产权法。
●英国第一部专利法、著作权法,法国第一部商标法。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包括的法律制度(著作权,专利权,工业版权,商标权,商号权,产地标记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第二编著作权第一章著作权概述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及其演变著作权。
●版权制度的产生(起源于我国宋朝,威尼斯的的政府授权)。
●世界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娜法》。
第二节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标的不同,权利的完整性不同)。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保护对象,保护条件,权利产生程序,适用领域)。
▼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权利属性,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权利的取得方式)。
第三节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大清著作权律》(1 910年,我国第一部)。
《民法通则》。
《中国著作权法》(1990年)。
第四节▼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保护作者权益原则,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
第二章著作权主体第一节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著作权主体(我国规定的范围)。
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二者的区别)。
●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的区别(●保护条件不同,●作品首次发表的规定不同,●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起算不同)。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和●部分的著作权主体。
第二节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及其须具备条件。
●作者的权利是第一位的。
知识产权法笔记
知识产权法笔记一.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主要内容民法的客体:智慧产品知识产权∈民法(一)基本制度1.主体制度主要解决权利的归属问题(权利的取得&主体的确认)2.客体制度智慧成果以及相关工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能否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3.权项制度(核心)主要解决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的权利体系一个客体可以包括N种权利4.利用制度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用(利用&管理)But管理受我国行政体系约束,主要由行政部门管理应当由个人管理or集体管理5.保护制度救济问题国内保护&国外保护(1)侵权的构成要件(哪些行为构成侵权)(2)保护的具体法律后果,保护的方式(程序&实体)(二)具体内容①著作权法律保护②专利权法律保护③商标权法律保护④商号权法律保护⑤产地的标记权⑦反不正当竞争⑧新型的知识产权(集成电路的簿图设计、网络著作等)二.有关法律法规&参考书(略)三.研习的方法(一)技术性的成分很多→了解基本的概念(二)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了解实际中的案件&纠纷(三)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其他法律制度衔接起来(尤其是民法)第一章概论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一)知识产权的含义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区别:智力成果:智力——精神属性。
即不是创造过程,也不是智力本身。
无法表现。
∴用成果这种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知识产品:(不科学,到底是知识还是产品)Maybe所保护的智力成果的客体(二)特征1.无体财产权财产:有体(具有三维性)&无体(非物质)无体财产可以通过客观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知识产权法学笔记_文档下载https:///b16140440bbaabe16154fed90.html。
知识产权法完整笔记
1.一编:总论(选、简)一、知识产权一、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最早见于17世纪法国卡普夫,后为比利时皮卡第所发展)广义:著作权、邻接权(或相关权)、商标权(包括服务标志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包括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新植物品种权等各种权利。
狭义:即传统意义上的。
著作权(包括邻接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部分。
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与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有专利权和商标权。
二、性质与特征一、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即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或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也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知识产权的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的有形而言的。
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形态,具体表现为: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基于上述特征,国家有必要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以知产,并对这种权利实行有别于传统财产权制度的法律保护。
二、特征: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征:1、专有性: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
同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不过,由于知识产品是精神领域的产品,知识产权的效力内容不同于所有权的效力内容。
2、地域性:知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地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该处的地域既可是一个国家,也可是一个地区。
3、时间性: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的权利,其时间性的特点表现: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从本质上看,只有客体的非物质性才是知产所属权利的共同法律特征。
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
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第一编著作权法第一章著作权制度概述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版权与著作权系同一语。
版权。
作者权。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无传播即无权利”。
著作权法律制度随传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并进一步发展。
(二)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三、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一)我国近现代著作权法律制度1910 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二)建国后著作权制度的发展1990 年9 月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经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1 年6 月 1 日正式实施,同年 6 月3 日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四、中国现行著作权法渊源1. 《著作权法》及其附属法律2. 其他基本法律3. 司法解释4. 国际条约五、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一)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1. 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而所有权的客体是有形物体。
2. 著作权对象利用的特殊性。
所有权只能对有形物体进行物质上的利用,而作品则具有上演、广播、发行等特殊利用方式。
3. 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
对于所有权不能就同一内容数次处分,而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却可以处分多次。
4. 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所有权存续是永久的,只要原物不灭失,所有权就将永远存在。
5. 著作权具有人身依附性,而所有权则表现为单独的财产权性质。
(二)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1.取得保护的方式不同。
著作权是实行自动保护原则,而商标权实行的是注册原则。
2.受保护的条件不同。
作品只要是各自独立完成,不论它们之间是否相同、类似,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商标权则不同,凡与已注册的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标识,依照各国的商标法往往不能取得专用权。
著作权和商标权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交叉关系,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学习笔记
无效制度
申请 决定 诉讼 后果 追溯力
强制许可制度
公 益性 强制 许可 重 大进 步强 制许可
许 可限制
保护制度
保护范围
现有技术抗辩 赔偿数额
保护制度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善意侵权
审理制度
明知有关产品系专门用于实施专利的材料等,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将该 产品提供给他人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明知有关产品、方法被授予专利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积极诱导他人 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 利侵权产品,且举证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
权利归属:
软件著作权
合理使用 相似开发 用户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免责规则
信息网络传播权
删除规则
避风港原则 数字化规则
第二节 邻接权
出版者权利义务
出版者的权利义务
图书出版者
报社、期刊社
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表演者的权利义务
表 演者 的义务
表 演者 的权利
保护期不受限制。
保护期为 50 年,截止于该表演 发生 后 第 50 年 的12 月 31 日。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义务
广 播 电台、电视台的义务
广 播 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
53.W 研究所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发动机,在我国和《巴黎公约》成员国 L国均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并分别给予甲公司在我国、乙公司在 L 国的独 占实施许可。下列哪一行为在我国构成对该专利的侵权?(2016 年·卷三·16题·单选)53 A.在 L 国购买由乙公司制造销售的该发动机,进口至我国销售 B.在我国购买由甲公司制造销售的该发动机,将发动机改进性能后销售 C.在我国未经甲公司许可制造该发动机,用于各种新型汽车的碰撞实验,以测试车身的防撞性能 D.在 L 国未经乙公司许可制造该发动机,安装在 L 国客运公司汽车上, 该客车曾临时通过我国境内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一、引言二、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分类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出的独创性作品或技术,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
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版权版权是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占权,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
著作权是作品创作人对其作品享有的以经济权利和非经济权利为内容的个人权利。
邻接权则是指对与作品有关的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的经济权益保护。
2.2 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标的独占使用权。
商标是以图形、文字、颜色等形式来表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
商标权保护的对象是商标的独立身份和特性。
2.3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发明创造的独占权。
专利权是一种法定的独占权,是给予发明人或其他人利用其得到的技术进步而获得的权利。
2.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经过保密的商业信息,包括技术、工艺、设计、客户信息等。
商业秘密保护的对象是商业信息的机密性。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法律保护和技术保护两种。
3.1 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指通过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来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包括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可以获得与其知识产权相关的权利,并对侵权行为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3.2 技术保护技术保护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技术保护主要包括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防伪技术等。
通过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作品不被非法复制、篡改或侵权使用。
四、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主要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来实现。
4.1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指由多个国家组成,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为目标的国际机构。
其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该组织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合作。
4.2 国际公约国际公约是指多个国家签订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的法律文件。
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笔记
知识产权法教程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知识与财产波斯纳认为法律上的财产应符合:价值,排他性,可转让性。
劳动产品不是财产,拥有价值也不一定是财产,拥有价值并且可人为控制也不一定是财产。
发明创造、文艺作品等由信息构成的成果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律上的财产,是出于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保护某些特定利益的公共政策需要。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概念: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自己特定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等享有的权利。
【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享有的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标志等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首先,知识产权的客体不是有形物质,而是智力成果或商誉等非物质性客体,区别于物权。
其次,只有符合知识产权法规定的特定形态和特征的知识形态才可能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
再次,知识产权的客体并不一定与智力创造有关,比如把自然界的图案作为商标。
】范围: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以及新型知识产权。
第三节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概念:知识产权的特征是指知识产权相对于物权而言所具有的特征。
一、特征:(一)客体具有非物质性【作品、发明创造、外观设计和商标标识等。
】;获得了物质载体并不等于享有物质载体所承载的客体的知识产权。
(二)专有性,是指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法律特别规定,他人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即独占性和排他性。
】(三)地域性,是指除非有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的特别规定,否则知识产权的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必须分别向对方的国家重新申请。
(四)时间性,是指有多数种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期是有限的,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保护了。
【对于商业标记、商业秘密等非智力创造成果或非公开性信息而言,由于其原本就不是他人进行创作或创造活动的基础,或者原本就不能为公众所获得,所以可以一直进行保护,但对于注册商标需要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续展才能获得持续的保护。
】二、性质:知识产权调整的关系主要是民事主体之间等价有偿的财产关系,权利的行使主要取决于民事主体之间的意思自治,所以知识产权是私权。
知识产权法 笔记
法定许不需经过著作权人同意,但要向其支付报而强制许可的程序较为繁琐,在向著作权权,通过强制许可证的形式获得作品使用权,《著作权法》没有规定强制许可制度,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故公约中有关强制许可的规定也著作权的保护(选、简、案)※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有侵犯著作权的事实。
、行为具有违法性。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规定了侵权行为19种表现形式,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称,在他人、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翻、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
、剽窃他人作品。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出租其、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播放、复制、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故意避开或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有关的权利人许故意删除或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有关的权利。
对著作权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民事责任:著作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对法律要求行为人对受害人承担主要以补偿责令停止侵害、消除、行政责任:1责令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非3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4罚款、5、刑事责任:对犯罪行为人判处有期徒刑或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采取、申请人应是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提出请求的前提:1要有证据证明他人正2如不损害。
3、提出请求的时间为在起诉前。
4、提出请求的对象是各级人民法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完整笔记(一)----律本自考笔记2006版一编:总论(选、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最早见于17世纪法国卡普夫,后为比利时皮卡第所发展)广义: 著作权、邻接权(或相关权)、商标权(包括服务标志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包括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新植物品种权等各种权利。
狭义: 即传统意义上的。
著作权(包括邻接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部分。
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与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有专利权和商标权。
、性质与特征、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即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或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也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知识产权的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的有形而言的。
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形态,具体表现为: 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基于上述特征,国家有必要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以知产,并对这种权利实行有别于传统财产权制度的法律保护。
、特征: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征:1、专有性: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
同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不过,由于知识产品是精神领域的产品,知识产权的效力内容不同于所有权的效力内容。
2、地域性:知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地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该处的地域既可是一个国家,也可是一个地区。
3、时间性: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的权利,其时间性的特点表现: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从本质上看,只有客体的非物质性才是知产所属权利的共同法律特征。
三、知产法概念、体系及地位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一)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一般应当包括如下法律制度:1、著作权法律制度。
2、专利权法律制度。
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
4、商标权法律制度。
5、商号权法律制度。
6、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7、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
8、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二)知识产权法的地位:知识产权法基本上采用单行法的立法体例。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
其没有独特的,仅属于它自己所有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因而不具有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
二编:著作权第一章概述(选、简)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演变和发展:(选择)1原始版权即“翻印权;是保护印刷出版商的封建特许权。
该保护制度最早起源于宋,宋曾颁布“禁擅镌”的命令。
2、15世纪末,威尼斯共和国授予印刷商冯?施贝叶为期5年的印刷出版专有权,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由统治政权颁发的保护翻印之权的特许令。
3、欧洲第一个要求享有“作者权”,亦即对印刷商无偿占有作者的精神创作成果提出抗议的是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其1525年出版《对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册子,揭露了某些印刷商盗用他的手稿,指责这些印刷商的行为与拦路抢劫的强盗毫无二致。
4、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即《安娜法》。
从主要保护印刷出版者转为主要保护作者,这可以说是著作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没有强调对作者精神权利的保护。
(其“版权”体系以保护作者利益为主,并以经济权利内容为限)5、法国1791《表演权法》,1793《作者权法》,使著作权法离开了“印刷” “出版”的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保护作者权的法律。
之后的大陆法系国家皆沿用“作者权”的概念,与英国的“版权”相对应。
(1791-1793年,法国在立法中以“作者权”的称谓代替传统的“版权”强调著作权中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内容。
)“著作权”“作者权”与“版权”的语词演进及发展映了知识产权立法史上对相关法律保护重点,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和保护形式的不同选择。
在著作权立法现代化,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 “版权”体系的英美法系国家与“作者权”体系的大陆法系国家在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方面出现整合与趋同。
《民通》及著作权法将“版权”与“著作权”用语并列对待。
、与相关权利的区别:一)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同属依法产生的绝对权利,其义务主体是除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多数人。
1、标的不同: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和不动产等有形物,所表现为对有形物的支配权。
著作权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和智力活动的成果,思想或情感的一定表现,所以,著作权的独占性完全出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由于标的物本身的性质。
著与所互不排斥,两种权利可同存2、权利的完整性不同:所有权作为绝对权利,其属性最为完整,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著作权虽然也是一种绝对权利,但受到在时间、地域和权利本身的种种限制,并最后丧失,直至进入公有领域。
著作权是一种不完整的绝对权利。
二)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虽同属知识产权类型,但由于后者是工业产权的一种,必然与文学、艺术领域的著作权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区别。
1、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是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达到保护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思想、事实、方式等不是著作权保护的直接标的。
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它抛开了表达形式而直接深入到技术方案本身。
正因为如此,专利说明书作为一件文学作品,其表达形式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其中所载明的技术内容如果符合专利申请的条件并经审批授权,则会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保护条件不同:专利权要求发明创造具有首创性,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任何作品只要是独立构思和创作的,不问其思想内容与已发表的作品是否相同或相似,均可获得独立的著作权)。
3、权利产生程序不同:专利权必须采取国家行政授权的方法确定权利人。
著作权在大多数国家依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续。
4、适用领域不同: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息息相关。
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可能出现交叉。
三)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 1、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是一体两权的典型代表,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权相互平行,各自独 立;商标权则是一种纯粹的财产权,不具有人身权的内容。
标仅为财产权,著作权则包含人身与财产权。
2、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商标是以文字、图形或其组合作为区别商品的标志,只要求标识 具有可识别性,不考虑由谁创作。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任何抄袭、剽窃所得到的作品不 可能受到保护。
3、权利取得方式不同:商标权实行注册登记,著作权实行自动保护原则。
三、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910 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
1986 年《民通》明确规定保护公民与法人的著作权。
1990年9月7日《著作权法》通过, 91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2001年10月27日修订实施。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规定著作权事宜的基本法律。
2001 年,著作权修正案获得通过,涉及:明确著作权转让方式。
8、增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加大著作权的保护力度。
四、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著》 1条规定了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 作权相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评论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保护作者权益原则。
以作者权益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系统规定了著作权的归属、内容及 其侵权责任。
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
明确规定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 利,鼓励优秀作品的使用和传播。
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以协调两者利益为立法宗旨,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基础 上又规定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等制度,对该权利作了一定的限制。
1、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问题。
2、保护客体的增加及表述方式的调整。
3、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4、进一步细化了著作权人的财产权。
5、修改对著作权的权利限制。
6、完善邻接权制度。
7、9、确立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方式。
4、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我国参加了国际公约,在著作权立法中接受和遵循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并颁布了实施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著作权的主体(选、简、案)※、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亦称著作权人,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划分依据是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一般情况下为作者,特殊情况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
区别:(1)概念不同。
(2)取得方式:原不以继为存在前提,但继享有的权利却是从原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
(3)著作权是否完整:原所享有的著作权之完整性比继的权利表现得充分,因为继绝对不可能享有完整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而不能取得著作人身权。
2、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
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而分类。
区别:由于著作权法具有非常严格的地域性,因此内与外待遇差异明显。
1)保护条件不同:中国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依据著作权法直接取得保护;外国人的作品若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
2)作品首次发表的规定不同:中国作者的作品的首次发表,指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或境外发表。
对外国作者来说,其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指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或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外出版后,30 天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被视为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或外国人的作品未发表,但经授权改编,编译后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视为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
3)著作权保护期的起算不同: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著作权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