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为 了 满 足 《建 震 设 计 规 范》
(GB50011- 2001)中“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
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结构
从小震作用下的弹性状态逐步随着地震作用的
增大而进入弹塑性状态,即结构在(设防烈度地
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并采用适当的抗
震措施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对结构进行罕遇
-10-
建筑工程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刘 闻 张伟健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摘 要“: 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设计师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是建筑现代化所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从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两方面论述“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的体现,并提出一些设想。
关 键 词 :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自然环境;减少污染
Sd 为横坐标的新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即为静
由结构的性能点,可得相应结构的顶点位
力弹塑性分析法中的地震作用需求谱。
移,相应的结构各层变形即反映结构在罕遇地
2.2 建立能力谱
震下各层的位移。计算结构层间位移角,与规范
在等效于地震作用的某种水平力作用下, 要求对比,判断结构是否满足分析,直 结构塑性铰的分布,判断结构薄弱层所在。
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与反应谱
法类似,本质上是一种用静力来模拟地震力的
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结构计算模型上施
加按某种规则分布的水平侧向力 (例如按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出的水平地震力),单调加
载并逐级加大;一旦有构件开裂(或屈服)则修
改其刚度(或使其退出工作),进而修改结构总
刚度矩阵,进行下一步计算,依次循环直到结构
科技论坛
浅析静力弹塑性(p u sh o ver)分析
肖喆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55)
摘 要:介绍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某高层住宅进行大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结 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结构安全。
关 键 词 :超高层;抗震性能;静力弹塑性
3.1 计算假定 本工程为简化模型,节省计算时间,模型中 采用了刚性楼板假定,这一模型已能满足计算 精度要求。 在计算构件塑性铰特性时,采用了 Midas 软件按中国规范所作的计算配筋结果并按构造 加强措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构件塑性铰均采 用 Midas 软件内置的 FEMA 模型,该模型参数 与美国 FEMA273 和 ATC40 参数取值保持一 致。塑性铰分布位置: 所有框架梁两端均添加 M- M 弯曲铰和剪 力铰; 所有框架柱和剪力墙两 (下转 260 页)
噪、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建筑与 然。
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
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设计还要
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
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
注意建筑使用的长期特性,在使用周期中,建筑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 思。
功能应有其可变性和对未来的适应性。
产生重大的影响。
e.转换梁承载力分析
3.3 Pushover 分析结果
以 H 轴交 1~6 轴的 1400×2000 转换梁
结构的安全评估将从结构整体性能和构件 为例,由 Pushover 的结果数据查得,在相应方向
塑性变形程度两个方面来考察。整体性能的情 的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 (相应于性能点处),转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 落,都可作为研究对象。
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
概念和理性思考开始在全世界推开,作为一种
中国的发展现状已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挑 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
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 战: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已 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
住区是研究的焦点。绿色建筑体系是从可持续 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 构、材料、设备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设计,以达到
发展的角度来定义的人类住区模式,是人类经 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上接 10 页) 端均添加 P- M- M 轴 力 - 弯 曲相关铰;
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
21 世纪是经济、社会、技术快速发展的时
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 代,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它要求建筑师以全
人类聚居学发展至今,可持续发展的人类 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 新的设计手法,依托科学技术对建筑的形式、结
发展程度来评估。
面筋面积 140cm2,及箍筋面积 13.7cm2,故其不
a.性能控制点处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数据见 会发生屈服。经验算,其他转换梁也可以满足在
表 1。
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出现屈服或强度破坏。
b.Pushover 分析所得各种性能曲线
此推断,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
Pushover 分析所得的双向顶点位移-基底 能满足“不倒塌,重要构件不发生严重损坏”的
持续发展的特性,一是表现在建筑与环境协调 污染随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
问题上,着眼于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造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实行新的、有利于社 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
福于后代的长远考虑。如节能、节水、节材、减 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 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才能得
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是在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以量化的计算结
果来评价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是否满足 “不倒
塌,重要构件不发生严重损坏”的抗震性能目标
的具体实现手段之一。
介绍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并详
细讨论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 Pushover 分析原理
Pushover 方法是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况通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剪重比、结构顶部位 换梁较大的梁端负弯距标准值为 7590KN.m,剪
移、底部剪力、结构塑性发展的过程及塑性发展 力标准值为 5025KN,按 计 算 所 需 的 面 筋 为
的区域来评估。构件则通过构件塑性铰的变形 111.8cm2,箍筋为 2.0cm2,相应小于 SATWE 的
化,协调发展的历史,在社会进步中,人类不断 环境的住区模式,即绿色建筑体系是可持续发 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坚持总目标不变的 展的人类住区,其空间尺度根据研究范围可大 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
情况下,不断选择,修正自己的发展模式。
可小,大到整个地球—— —“地球村”,小到一个村 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
本工程采用土木建筑通用结构分析及优化 设计软件 MIDAS/Gen 进行 Pushover 推覆分析。 MIDAS/Gen 程序的特点为,除梁、柱杆件单元 外,剪力墙可由程序自动设塑性铰而不需人工 模拟为杆件单元,其塑性铰实质上也是简化为 3D 杆单元的塑性铰,该种模型已基本能满足工 程精度要求。在 MIDAS/Gen 完成整体计算和构 件设计并进行配筋赋值后,即可对同一模型进 行 Pushover 分析。
达到预定的状态(成为机构、位移超限或达到目
标位移),从而判断是否满足相应的抗震能力要
求。Pushover 方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建立结构
荷载-位移曲线,然后评估结构的抗震能力。该
方法能够很好的估计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弹塑性 变形,同时也能揭示弹性设计中存在的隐患(包 图 3 加载时性能控制点处弹塑性层间位移曲线
1“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
过历史的选择之后所倾向的人类住区模式,是 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人类的 综合了经济、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来研究 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
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进 人类的生存空间,试图寻找最适合人类及人类 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
所有框架柱和剪力墙中部均添加 shear 剪 力铰。
实际设计时,应控制框架柱和剪力墙不出 现剪力铰,否则会引起构件的脆性破坏,在程序 中设置剪力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结构抗剪的薄 弱环节,在施工图设计中予以相应加强。
3.2 加载顺序与水平作用力的竖向分布 竖向与水平荷载分三步施加于结构上,如 下所述: 第一步:施加重力荷载,荷载取值为重力 荷载代表值; 第二步:维护第一步所施加的重力荷载不 变。水平作用力值从零开始逐步增加,每次增加 一个小的增量。随着非线性静力分析的进行,监 视屋顶在水平作用力方向的水平位移。当屋顶 水平位移超过预见的水平水移值时 (本工程取 值 2.5m),非线性静力分析在人工干预下结束。 水平作用荷载需反映各层惯性力的水平 力,并尽可能地考虑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在本 工程中所采用的水平分布如下: 水平推覆力的 沿高度的分布按照弹性地震 CQC 法得到的层 地震力进行分布。反应谱分析应包括足够的振 型数以便各振型有效质量的总和不小于结构总 质量的 90%。根据 FEMA356 的建议,对基本周 期大于 1 秒的建筑,应采用这种模式。该种加载
2.4 结构性能点确定
一种可行的简化分析方法。其主要过程如下:
将结构的能力谱与规范在罕遇地震下的需
2.1 建立需求谱
求谱叠加,可计算结构的性能点。计算出能力谱
结构的地震作用需求谱实际上就是质点 曲线上每一点的阻尼比,阻尼比沿曲线由小到
的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我国规范采用地震 大变化,而需求谱则随阻尼比增加,由外到内收
概念已经为世人普遍承认,成为全球性的命题。 对有限的资源、能源形成巨大压力;城市大气、 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
新的时代,要求建筑师探求和建立一种可持续 水及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的 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
发展的建筑观并在其指导下进行设计。建筑可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
括层屈服机制、过大变形以及强度、刚度突变
结构在侧推(Pushover)过程中构件进入弹
等)。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表明,在一定适用范 塑性状态,阻尼随着增加,沿着能力谱曲线上每
围内 Pushover 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结构的 一点,都可计算该时刻下的结构阻尼比。
非线性地震反应特征,对高层建筑结构不失为
到顶点达到目标位移,从而得出基底剪力 - 结
3 工程实例
构顶点位移 Vb- Un 曲线,再将其转化为谱加
为说明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在实际
速度 - 谱位移 Sa- Sd 曲线,即为能力谱。
工程中的应用,现举以下工程实例:
2.3 计算结构阻尼比
工程概况:本工程设 2 层地下室,底板面标高
为-9.10 米;地面以上为 46 层,1~5 层为裙楼, 五层以上为 41 层住宅,层高 3.0 米,总高度为 146.85 米。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局部的剪 力墙在五层进行转换,核心筒及主要剪力墙直 接落地,最大高宽比为 5.0。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10g,场地类别为 2 类。
剪力曲线、需求能力谱曲线、性能控制点处(对 抗震设计目标。
应于结构遭受罕遇地震状态) 弹塑性层位移及
参考文献
层间位移角曲线、楼层剪力和弯距及相应柱和 [1]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北
模式至少能保证在弹性小震和塑性发展较轻的 为 4711.6KN, 较 大 方 向 的 弯 距 标 准 值 为
中震作用下,地震力的分布较为接近实际。事实 987.9KN.m,相应的剪力为 161.1kN,计算可知
上,不同的加载方式将对 Pushover 的分析结果 按构造配筋则满足要求,故其不会发生屈服。
影响系数 a 为纵坐标,结构周期 T 为横坐标的 缩。因此能力谱曲线上必有一点的谱值与该点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称为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将 同阻尼比的需求谱重合,这一点就是结构的性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横坐标 T 改为谱位移 Sd, 能点。
则以谱加速度 Sa(Sa=αg)为纵坐标,谱位移
2.5 罕遇地震下的结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