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
小学二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装满昆⾍的⾐袋》写的是法国昆⾍学家法布尔⼩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装满昆⾍的⼝袋》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装满昆⾍的⼝袋》原⽂ 法布尔从⼩就对⼤⾃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论是蝴蝶、⾍⼦还是鱼虾,都会引起他强烈的好奇⼼。
⼀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很着急。
“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妈妈⼀看,⼉⼦的⼿⾥拿着⼀只全⾝翠绿、触⾓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经常传出⼀种动听的声⾳,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放鸭⼦的时候,经常⼀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物世界。
有⼀次,他发现了⼀只全⾝碧蓝,⽐樱桃核还要⼩的甲⾍。
他⼩⼼翼翼地把甲⾍拾起来,放进⼀个空蜗⽜壳⾥,还拣了好多贝壳和彩⾊的⽯⼦,把两个⼝袋塞得⿎⿎的。
爸爸看见了,怒⽓冲冲地吼着:“叫你放鸭⼦,你倒好,只顾⾃⼰玩,拣⽯头⼲什么,只能撑破⾐袋。
⽼捉⾍⼦,⼿不中毒才怪呢。
快把这些玩意⼉扔了!” 听了爸爸的责骂,法布尔只好恋恋不舍地把⼼爱的宝贝扔了。
在扔那只⼩甲⾍时,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泪:“⼩甲⾍啊,⼩甲⾍,你先委屈⼀夜,明天早晨我⼀定来看你。
” 法布尔就是这样迷恋昆⾍。
正是这种强烈的举,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后来,法布尔成了的昆⾍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记》。
在后⼈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袋⿎得⾼⾼的,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
【篇⼆】⼩学⼆年级语⽂《装满昆⾍的⼝袋》教案 ⼀、教学⽬标 1、运⽤学过的识字⽅法⾃学⽣字;认识12个⽣字和1个多⾳字,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按笔画笔顺把字写好。
4、引导学⽣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从⼩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课⽂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的着迷; 2、抓住描写法布尔对昆⾍⾮常着迷的词句进⾏品读;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材料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材料一、说教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 主要表达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溢了新奇, 在一天黄昏, 他单独找寻纺织娘, 遗忘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 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视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 父亲的责骂也没有变更他对昆虫的痴迷。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 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特别着迷的两件事。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 一个痴迷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所以, 在教学中我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晰文章到底写了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着迷的哪几件事, 然后再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去阅读、发觉文章的美和营造气氛, 使学生和我一起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魄力。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须要两个课时完成, 今日我讲的是其次课时的教学设想。
依据上面的状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从小养成擅长视察、擅长发觉的好习惯, 造就酷爱自然、酷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详细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3、学会搜集资料, 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长, 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从课文的详细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自身的阅读体验, 在本课教学中, 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阅读爱好法。
让学生遵照找重点句个人体会全班沟通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在文中相识人物从课外学问中相识人物两个方法学习全文。
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想象, 在开心的气氛下全面地相识法布尔, 从而造就酷爱自然、酷爱科学的志趣。
三、说教学过程:在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一个词语痴迷, 围围着课文中的两件事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装满昆虫的口袋》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装满昆虫的口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2. 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二、教学准备教材:《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工具:白板、粉笔、多媒体设备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爱好吗?你们最喜欢的爱好是什么?b. 教师分享自己的爱好: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捉昆虫,我的口袋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装满昆虫口袋的故事。
2. 初读课文a. 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
3. 学习课文a.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好奇心。
b. 学习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昆虫的特点、分类等。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a.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b.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装满昆虫口袋的?2. 深入学习课文a. 分析课文细节,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b. 学生尝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昆虫,用细节描写的方式来描述这个昆虫。
b. 各组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然界,发现更多的昆虫奥秘。
四、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特别是自己对昆虫的喜爱和好奇心。
2. 观察家里的宠物昆虫,用细节描写的方式来描述它们。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昆虫记》。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2)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昆虫记》。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本中关于昆虫生活的细节。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昆虫的世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昆虫记》简介。
2. 学生准备《昆虫记》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介绍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昆虫记》。
(2)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记》的了解和阅读体会。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自己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
4. 朗读展示:(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2)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生命、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2)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2. 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或开展户外昆虫观察活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朗读、讨论、课后感悟等。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关注彼此的学习进步和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昆虫特点的认识。
2.教学难点:2.1对昆虫特点的深入理解。
2.2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
1.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的了解。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3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与运用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3.3教师选取部分句子进行讲解,巩固生字词。
4.昆虫特点的认识4.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昆虫图片,发现昆虫的特点。
4.3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5.科学知识的学习5.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昆虫的发育过程、昆虫的分类等。
5.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6.情感教育6.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物,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6.2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生物的感悟。
7.课堂小结7.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课后作业8.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8.2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认识昆虫特点,学习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背景《装满昆虫的口袋》是一本启发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并加深对昆虫了解的图书。
这本图书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与精美的插图,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这本图书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态度。
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身体结构和分类特点;2.探索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3.认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培养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关注和保护自然界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与分类•昆虫的身体结构,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昆虫的分类特征,包括有翅和无翅两类。
2. 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昆虫的栖息地,如森林、草地、水域等;•昆虫的食物来源和食性;•昆虫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胚胎生和卵胎生;•昆虫的迁徙行为,如蝗虫的迁徙。
3.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昆虫作为食物链的环节,如昆虫是鸟类和蝙蝠等动物的重要食物;•昆虫的传粉作用,如蜜蜂传播花粉;•昆虫的分解作用,如蜘蛛捕食其他昆虫。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让学生们观察一些常见的昆虫标本,比如蚂蚁、蝴蝶、蜜蜂等,并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
活动二:昆虫的分类游戏将学生分为几组,让每组选取一种昆虫进行分类,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分类特征,判断这种昆虫是否有翅。
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昆虫的分类知识。
活动三: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校园或花园中,让他们观察昆虫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
鼓励学生观察昆虫的行为,例如蚂蚁搬运食物、蜜蜂采蜜等,并帮助他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四:昆虫的作用探索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作用的理解。
可以通过媒体资料或故事情节,丰富学生对昆虫作用的了解。
活动五:制作昆虫图鉴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昆虫,制作昆虫图鉴。
他们可以使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将自己所研究的昆虫的形象绘制在纸上,并添加相应的注释,展示给同学们。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专题研讨与集体备课
【教案设计】教材名称: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昆虫及其特征。
2.培养学生发现和观察昆虫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昆虫,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料:1.《读本》《装满昆虫的口袋》2.昆虫标本,放大镜、收纳盒、相机、相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装满昆虫的口袋》这本书的内容,并出示一些昆虫标本进行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教师通过图片、标本、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种类,让学生分组观察、辨认、分类不同的昆虫。
三、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去学校周边的树林、花园等采集昆虫,用放大镜、放大镜镜灯、触角放大鏡等工具,观察昆虫的不同部位特征,并记录下来。
学生把采集的昆虫分门、纲、目、科、属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每个小组选出一种昆虫,对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述,并拍照记录下来。
四、汇报、分享和总结(2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采集到的昆虫,并分享照片和观察的结果。
教师对图片进行展示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五、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几只昆虫,让学生分别发言,描述昆虫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寻找和采集昆虫,并记录下自己观察发现到的特征和分类。
在下一堂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采集到的昆虫和观察的结果。
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教学,学生通过场地教学采集昆虫,观察昆虫的不同特征,从而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特征。
通过小组学习和分享,学生学会合作和发现问题的方法,让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的定期交流,也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和自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装满昆虫的口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1.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2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1.2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1.2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昆虫特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昆虫。
2.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和喜爱。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讨论交流2.教师选取几组进行汇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朗读课文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昆虫特点。
三、写作练习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教师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朗读、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写作练习,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_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
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装满昆虫的口袋》
2023-11-09•简介•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目录•艺术特色•读者评价与反馈•相关文化产品与衍生品01简介•亨利·卡特琳(Henri Coutet)是一位法国昆虫学家和作家,生于1860年,逝世于1917年。
他一生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并创作了多部关于昆虫的作品。
•《装满昆虫的口袋》是亨利·卡特琳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首次发表在1907年。
这部作品描述了两个孩子对昆虫的痴迷和探索,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观察和收藏昆虫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写作背景•《装满昆虫的口袋》被视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它不仅让孩子们对昆虫产生了兴趣,还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
这部作品也成为了法国儿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至今。
作品影响与地位02故事情节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田野、河流和森林的小村庄,主人公名叫小法布尔,他对昆虫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故事背景小法布尔在捕捉昆虫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装满昆虫的口袋,这引发了他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发现兴趣小法布尔开始在田野、花园和森林中观察和捕捉各种昆虫,他用自己的小手、网兜和小玻璃瓶收集各种各样的昆虫。
探索与观察小法布尔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和生命周期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好奇心和兴趣进一步增强。
兴趣的进一步发展人物关系小法布尔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充满好奇心、热爱自然的小男孩。
法布尔爸爸对小法布尔的爱好持支持态度,帮助他在自然中寻找乐趣。
法布尔妈妈对小法布尔的爱好起初有些担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理解并支持他。
高潮小法布尔在森林中找到了一个巨大的蝴蝶,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蝴蝶,这让他兴奋不已。
然而,当他试图捕捉这只蝴蝶时,它飞走了,让他感到非常失落。
结局尽管失去了那只巨大的蝴蝶,但小法布尔对自然和昆虫的兴趣依然浓厚。
他继续在田野、花园和森林中探索,发现了更多有趣的昆虫和自然现象。
他的口袋里装满了各种昆虫,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教育技术与课堂实践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教育技术与课堂实践一、教学背景分析《装满昆虫的口袋》是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大胆挖掘、观察昆虫的过程,以及他和朋友们发现的各种有趣的昆虫知识。
如何教授这篇文章,引起学生对自然、对昆虫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将采用教育技术,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阅读理解能力:教育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文章的大意和故事情节,形成对昆虫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阅读能力。
2.实践能力:教育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昆虫知识、发现规律、整合知识,进而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尊重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命的理念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分析1.文章梗概及文化背景:通过教材中对《装满昆虫的口袋》的介绍,了解文章大意及文化背景。
2.词语解释: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生词和互联网查询相关的词汇,进行讨论和比较。
3.昆虫学基础知识: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研究昆虫皮肤、头局、触须等昆虫的外部特征及其功能,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4.种类鉴定: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和实物观察,学会独立分辨不同种类的昆虫。
5.生命规律:通过实践探究,学生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如蜕皮、变态等。
四、教学策略1.整体课堂教学法表现。
2.情境化教学法。
3.合作学习法。
4.探究学习法。
5.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五、细节执行1.先介绍文化背景,引入主题。
2.利用教育科技手段,选择生动有趣的昆虫图片放在课堂前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昆虫科考活动,让学生亲手挖掘昆虫,并在同学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剪下、收集昆虫,并就观察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4.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在视频和图片中寻找答案。
5.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装满昆虫的口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研究其中感兴趣的一部分知识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报告。
装满昆虫的口袋
“迷恋“是分别贯穿这两个故事的起因络。
表现了法布尔忘我、勇敢、执着及对昆虫的无限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迷恋”一词,表现了人物精神。
一个场景是,傍晚,法布尔父母在田野里着急地寻找法布尔;一个场景是:在父母寻找法布尔时,而他正在花丛里为抓到的会唱歌的“纺织娘”而欢喜。
第一组画面:着急与欢喜。
第二个故事中描述了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一个场景是当他带着昆虫回家时父亲对他的训斥。
第二组画面:欢喜与训斥。
总结
全文围绕一个关键词:迷恋,组成了两幅画面,人物精神全部浓缩在里面。拎起了“迷恋”,全文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文章,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昆虫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章:导入1. 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些昆虫,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 提问:“你们对昆虫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阅读理解1. 分组朗读课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2. 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如:“法布尔为什么喜欢昆虫?”“法布尔是如何收集昆虫的?”等,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第三章:讨论与思考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昆虫和自然环境?”第四章: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寻找和观察昆虫。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察成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分享。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1.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章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深入学习昆虫文化1.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昆虫的文化意义,例如昆虫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艺术、文学中的表现。
2.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或诗歌,深入理解昆虫在人类文化中的角色。
七、探索昆虫的生态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昆虫的生态习性,包括昆虫的繁殖、食物链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昆虫在校园或家庭环境中的存在和作用。
八、创意昆虫绘画1.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情感。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及教学反思【#二年级# 导语】《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记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侯对小虫子非常迷恋的两件事,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准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有着浓厚兴趣的具体故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抓住文中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强烈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兴趣是的老师。
教学重点:了解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有着浓厚兴趣的具体故事。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强烈兴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昆虫的影片)有一个人从小就对这些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把这些小虫子装在衣服的口袋里,这个人就是法布尔,(课件出示:法布尔图)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这一课,一起走进法布尔的童年生活。
(板书:装满昆虫的口袋)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1、初读课文,边读边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在读中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2、(课件出示:所有词语。
)学生自己试读所有词语3、(课件出示:单个词语)开火车来读词语。
4、(课件出示:所有生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进行评价。
5、检查认识生字情况。
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从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一)感悟理解找纺织娘的故事1、哪几个自然写了法布尔找纺织娘的事?(2、3自然段)2、指名2、3自然段,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学生读,汇报(1)第二自然段。
装满昆虫的口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 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 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 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 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
人们对法布尔的评价
◆雨果称他是:“昆虫学的荷马”。 ◆罗斯丹形容他:“像哲学家一般地
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 一般地写”。 ◆连达尔文赞他是:“无与伦比的观 察家”。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 浓厚的兴趣。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
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 ຫໍສະໝຸດ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
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 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
会唱歌的虫子 歌唱家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法布尔高兴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在这儿呢 ! 瞧,我抓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法布尔激动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在这儿呢 ! 瞧,我抓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法布尔兴奋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在这儿呢 ! 瞧,我抓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 浓厚的兴趣。
会唱歌的虫子 歌唱家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 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 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这是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歌声动听的纺织娘。
这是一只 全身翠绿 头呈三角形 前肢像大刀 的螳螂。
这是一只 眼睛鼓鼓 前腿长着锯齿 凶狠威武 的螳螂。
总结学法:
(1)自读课文,找出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 (2)点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了它们的意思; (3)学习了文章的写法,明白了观察与发现的重要性。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5篇)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5篇)《装满昆虫的口袋》及反思篇126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一课时)王玲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写本课生字,重点认写“强”、“傍”、“触”。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运用轮读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运用随文识字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并正确认识其中出现的生字“强”、“傍”、“触”。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ppt教学过程:一、主题谈话如果你看见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糖果,你会认为他——(生:贪吃)看见同学口袋里装满玩具,你会认为他——(生:贪玩)要是一个人口袋里装满昆虫,你会怎样认为呢?(生:喜欢昆虫)这个人是谁?今天我们就要去拜访这样一个喜欢昆虫的人。
师板:法布尔(抽生读好这个名字)二、介绍法布尔,出示课题(出示课件:法布尔图片)法布尔是法国的昆虫学家。
在法布尔的眼中,无论是彩色的蝴蝶、酿蜜的蜜蜂,还是吐丝结茧的蚕宝宝,闪烁的萤火虫,一直到令人讨厌的苍蝇、蚊子,所有的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身体结构,有着喜怒哀乐,还有自己特色的本领。
想知道和法布尔有关的故事吗?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很长,要读好它可不容易,小朋友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不添字、不掉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2、小朋友读书可真认真。
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吗?出示课件:强烈傍晚触角一动不动塞满拣贝壳中毒恋恋不舍忍不住沉甸甸怒气冲冲如果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吗?3、小朋友试一试,自己大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四、轮读课文,对话建构1、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生读第一自然段,正音,互评。
(2)你读懂了什么?(生板: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3)学习“强”,注意纠正“弓”字旁的写法。
(4)师生合作读好一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法布尔对昆虫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的几个小故事?(两个)师生共同梳理:第一个故事是二自然段,第二个故事是三、四自然段。
童话故事教案:《装满昆虫的口袋》
童话故事教案:《装满昆虫的口袋》。
一、故事内容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养蚂蚁的孩子,他认为自己的口袋大得可以容纳所有的昆虫,于是就把口袋装满了昆虫。
但当他要把这些昆虫赶出口袋时,却发现自己的鞋子也被昆虫咬坏了,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教学目的
通过这个故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存在的错误,从而形成正确、认真的态度。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尊重所有的生命,不可随意伤害生命。
让孩子从小开始,养成爱护生命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法: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故事的情节,呈现给孩子,让孩子通过图片感受故事内容,将故事中的细节深深印在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学识。
2、讲故事法:老师采用语言形式向学生讲解故事,注重语调、语速以及语气的运用,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叙述的主要内容。
3、角色游戏法:让学生扮演主人公,通过身体语言和语言表述来体验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寓意。
四、教学效果
通过这几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让他们对于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角色游戏法来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和行为,以此培养出孩子的同理心和爱护心。
《装满昆虫的口袋》虽然故事内容简单,但在教学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讲解和实践,能够使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地认识事物和自我,培养出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好习惯。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5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嗬(hē),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法布尔高兴极了。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1、在下面带[]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蠕](nú rú)虫[掠](lüè nüè)过[塞](sāi sè)满2、照样子仿写。
例:(漂亮)的(螺壳)()的游鱼五彩缤纷的()()的()()的()3、读画“~~~~”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法布尔的衣袋里可能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得鼓鼓囊囊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rú lüè sāi2、来回穿梭蠕虫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彩色的石子3、法布尔对昆虫非常迷恋,珍爱。
4、螺壳、甲虫、石子、贝壳、蜗牛法布尔捉的昆虫很多,他很喜爱昆虫《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答案2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guāng zé( )的小甲虫在他眼前lüè gu( )。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及原文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及原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在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流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了他无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大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不定期要小一些的甲虫。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
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着自己玩。
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
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口袋》语文教案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最终定稿)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四稿)课堂实录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李蓓蓓【教材分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
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
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
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
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
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重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能认读“莱、栖、蠕、兜、痴”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昆、纺、察、骂、毒、垃、圾、殿”等8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鸟栖虫居、痴迷、蠕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样写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对法布尔迷恋昆虫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难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法布尔的一些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出“迷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有趣的衣袋,读课题。
多奇妙的衣袋啊,再读课题。
2、这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谁的呢?(板书:法布尔)2、衣袋引入:想不想看看法布尔这个很有意思的衣袋呢?师:仔细观察他的衣袋是怎么样的?生:答师:你的小眼睛太尖了,一眼就看出这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说明他对昆虫怎么样?(相机板书:迷恋)3、师:是啊,无论是(引读)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4、点出中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法布尔,去感受他对昆虫的迷恋吧。
5、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围绕法布尔迷恋昆虫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生答板书:抓纺织娘、捉小甲虫二.品读关键词句,感悟“迷恋”。
(一)“抓纺织娘”(2-3自然段)师: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抓纺织娘”,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吧!1.齐读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迷恋昆虫呢?2.生交流,请在句子下面画上横线,词语下面打上小圆圈。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法布尔的迷恋呢?生:三天前!师: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他很迷恋昆虫呢?生答。
师引导:观察时间久、长。
再读句子。
(2)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体会呢?生:我从“终于”体会到了纺织娘不好找,法布尔找了很久。
师引导找得不容易。
齐读句子,师:用你们的朗读告诉老师,他找得不容易。
“终于”就是这个句子的关键词语,请孩子们做上符号。
(3)师: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法布尔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激动!师:他高兴、快乐地喊着妈妈:生齐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3、出示“纺织娘”图片。
师:看,这就是那只纺织娘,这是一只_______纺织娘。
过渡:无论是花丛里的纺织娘,还是草丛里的小甲虫,法布尔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4-6段。
(出示阅读提示:1、读。
2、勾。
3、品。
)(二)“捉甲虫”(4-5自然段)教师巡视。
刚刚看了你们的勾画,我发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和词语很多很多,请你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再把补充勾画出来。
1.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
(1)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A、生:静静地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体会法布尔在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读得不好,提醒是静静地观察,再读)男生读。
(2)过渡:4—6段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他对昆虫的迷恋呢?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生:“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这句话中的哪些关键词语,让你有这样体会?生:我从“小心翼翼”一词体会到法布尔在抓甲虫时十分小心,怕弄伤了甲虫。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生读(我听到了你的小心。
)师:还有比他读得更小心的吗?生读(你读得特别轻,真是很小心!)师:全班一起读。
师;如此“小心翼翼”,真够迷恋甲虫的了!对于这个句子,你们还有别的体会吗?生1:“欣赏”一词也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甲虫,“欣赏”是指观看美的事物,法布尔把观察甲虫当作欣赏美的作品。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的你体会生:我从宝贝这个词体会到法布尔十分喜爱这只甲虫,因为只有喜欢的东西才会被称着宝贝,法布尔把还把甲虫当成了珍珠一般的宝贝。
学生个读,练读句子。
师:法布尔真的很喜欢昆虫,所以,他才如此小心,如此珍惜。
请女生读3.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
生:我从“欢欢喜喜”中体会到法布尔确实很迷恋昆虫,所以他才那么高兴。
师:的确,法布尔很高兴。
(三)补充资料,再次感受法布尔的迷恋。
师引读,师:抓到了喜爱的甲虫,法布尔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可是,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生读。
“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
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师:爸爸的训斥——生: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师:强烈的兴趣——生: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师: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走进昆虫的世界,研究了38年,写成了200多万字的《昆虫记》。
在这本书中介绍400多种昆虫,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他对昆虫深深地迷恋!在他所介绍的昆虫中,老师选取了其中的几个小片段,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他对昆虫的那份迷恋。
读《昆虫记》中表现他迷恋的句子。
请生谈感受。
——师: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什么?再齐读句子。
(四)拓展写话,回归课题。
1、师:在这份迷恋的带领下,法布尔自己的一生去观察、去发现,写成了这部影响几代人的《昆虫记》。
难怪雨果都称他为——生: “昆虫世界的荷马”师:达尔文赞誉他为——生: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师:鲁迅也夸奖他为——生: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课件出示文本: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装满了(),还装满了()。
师相机板书:强烈的兴趣、执着的精神3、师:此刻如果我们正站在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呢?想一想,再写下来。
生写(师注意提醒写字姿势)4、请4-5生汇报。
5、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这衣袋里仅仅只装满了昆虫吗?还装满了什么?生答:兴趣、迷恋、坚持6、师: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观察家法布尔,记住他那——生齐: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设计:装满昆虫的衣袋总起→着迷抓纺织娘具体→迷恋锲而不舍成就辉煌捉小甲虫总结→痴迷科学的殿堂《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两件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利用博客、网络交互功让学生开展创意阅读,延伸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2、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策略】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通过学法指导,以读促写。
2、通过博客、网络平台等多种交流方式,实现文本、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2、建立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主题博客学习网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法布尔——从直观入手,走进文本学习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
(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
(板书:科学殿堂)(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二、互助学习,初读课文——通过互助学习,扫清文字障碍1、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2、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设计理念: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直观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理解词义,便捷、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积累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初识文本内容,促进探索新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2、生默读课文后,交流反馈。
3、课件出示文本:“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理解“着迷”。
4、在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着迷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教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5、学生结合“迷”字,理清课文叙述了哪几件事?(设计理念: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本,默读课文,让学生充分阅读,沉浸文本,促使学生深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在感知文本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四、以读促学,感悟痴迷——引导品析文本,进行学法指导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画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感受深的词语美美读一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师生共读共议。
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语段:1)“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
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2)“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
“终于”说明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3)引导想象,拓展思维:法布尔在找这位“歌唱家”时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4)重点指导读法布尔对妈妈说的话,用表演朗读法来表现法布尔找到纺织娘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