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辈群体 1.定义: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同侪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 爱好、态度、情感、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 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征:
一是组合的情感性; 二是地位的平等性; 三是方式的自由性; 四是结构的简单性; 五是互动的多面性; 六是群体的可塑性。
二、社会化的理论

1.社会学的心理学派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研究了 社会化,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 过程。
如美国的库利提出“镜中我”理论,认为人是通过 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而形成自我,也就是借助他 人的言谈举止来完成自身的社会化;社会学家米德 提出“概念化他人”理论,即人不断地把别人的态 度内化,并学习按照社会上一般人的期待来判断和 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第八章 学生个体社会化


本章简介:
本章首先讨论社会化的一般概念,然后分别探讨家庭、 同辈群体、学校与大众传媒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优势 所在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意义


1.社会化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生来虽然具有一些本能,这些本能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但 是仅靠这点本能不可能满足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需要。
五、社会化的过程


1.社会化的阶段。 2.社会化的执行者。 3.社会化的方式。 4.社会化的途径。
第二节 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一、家庭社会化的意义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摇篮。 家庭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儿童时期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二、家庭社会化的特点


1.社会化时间的早期性与长期性。 2.社会化执行者的自觉性与权威性。 3.社会化内容的全面性与综合性。 4.社会化方式的自然性和反复性。
社会化与学校教育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



3.价值导向出现偏差,使儿童对各种社会角色 缺乏正确认识。
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或高级人 才,他们不顾由于社会合理分工的需要,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 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的事实,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向子女灌 输强烈的“贵贱”意识。当小孩不认真读书时,有些家长还用 “长大了扫垃圾”、“种田”等语言吓唬孩子,使许多儿童从 小就滋生了鄙薄社会服务性工作和农业劳动的思想,开口便要 当官、工程师、企业家或音乐家。

二、同辈群体的影响

1.同辈群体为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架起桥梁。 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但仅仅在家庭范围内是不能完成社会化 的,必须通过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与交往。 2.同辈群体为儿童与青少年自我表现提供舞台。 社会个体从很小就开始有了满足情感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要求, 这是个体发展的内部动力。 3.同辈群体为塑造新一代社会角色开辟道路。 社会既要稳定,又要发展。因此,要求年轻一代既要能继承传 统的文化价值规范,又要能突破和超越原有的价值规范。 4.不良同辈群体为正常社会化制造障碍。 正常社会化是按照社会确认的文化价值规范改造人的自然性, 发展人的社会性,使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而不正常社会化 则是违背社会确认的文化价值规范,按照偏离社会规范要求的 方向,强化人的原始行为或鼓励人的越轨行为。


3.社会学的结构功能学派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研究 了社会化,认为社会化是根据社会结构稳定与发展的 需要来培养个体的同质性与差异性的过程,学习和扮 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
涂尔干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 方面以强迫的方式让儿童接受社会事实,即接受现存社会的价 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使他们具有充分的同质性,以保持社会结 构的稳定;另一方面是根据社会分工的要求,对个体实施专门 化教育,使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结 构中的一个专门器官,以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因此,教育是 最有效的社会化手段。帕森斯进一步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即社 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 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 并学会如何顺利完成角色义务,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 构。



2.促进家庭的民主化建设。 (1)实行家庭日常生活的民主化。
父母应走近孩子,给他们以最需要的温暖,倾听孩 子的心声,给子女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并允许他 们争辩、反驳。


(2)实行家庭管理上的民主化。
父母不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而是平心静气,提 出合理要求;儿女尊重父母,但不盲从,而是在理 解的基础上去执行。

二、同辈群体的影响



1.同辈群体为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架起桥梁。 2.同辈群体为儿童与青少年自我表现提供舞 台。 3.同辈群体为塑造新一代社会角色开辟道路。 4.不良同辈群体为正常社会化制造障碍。
三、对待同辈群体的策略

1.加强分析研究。
2.注重教育引导。


3.实行有效控制。
第四节 学校的社会化功能





(3)共生效应;
即在知识、能力与个性方面能起到相互感染、相互吸引与相 互促进的作用。


(4)助力与抑制效应。
即由于同辈群体的影响,使个体的行为带有很大的情感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或抑制。

4.同辈群体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同辈群体通过这些效应把分散的个体行为转变 为较一致的群体行为,进而通过这些效应使群 体行为影响个人。


(4)要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 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变“独”为“群”,为促进其正常社会化创造 良好的条件。
第三节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功能
一、同辈群体的特征

(一)群体
பைடு நூலகம்

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 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
三、社会化的机制




社会化的主体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人格因 素。 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与社会群 体。 主体因素是社会化的内因,社会环境是社 会化的外部条件。 个人同社会的交互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环 境中文化信息与个体的生物信息的交互作 用与变换来实现的。
四、社会化的内容


1.传授与获得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 2.教导与学会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3.指导与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念。 4.培养和学会充当特定的社会角色。


2.社会学的文化学派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研究了社会化, 把社会化看成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 认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对社会现象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系统研 究,提出“文化内化”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 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以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 延续过程。



3.同辈群体特有的社会心理效应 (1)归属效应;
即个体参加某一群体后,能产生一种归属感,凡事能 以“我们的”目标为重。




(2)顺从效应;
即在群体中,存在个体顺从于群体压力的现象。这种 顺从有三种方式: 接受群体暗示而产生的无冲突顺从; 发自内心的自觉的顺从; 内心不同意而觉得应该表面赞成的顺从。


西方社会学界从三种角度对社会化问题进行 研究,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其中不乏合理因素, 对我们全面深刻了解社会化有很大的帮助。但 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西方这些理论的最大弱 点是缺乏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或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或 过分强调了主、客观某一方面的因素,以致于 把社会化看成是一个机械的、静止的、片面的 过程。





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或塑造出一代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个性; 另一方面,又可能阻碍个体的正常社会化,导致个体 产生越轨行为或犯罪行为。


从对同辈群体所在的组织与整个社会来讲,其 影响也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增进组织的稳定性与促进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是破坏组织的稳定性与造成社会动荡。

4.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社会环境在促使生物个 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中,的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不可能孤立产生,更不具有不可抗拒的强 制性,这种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


人的实践活动受主观意识支配,处于年幼阶段的个体,没有或 缺少主体意识,任何环境对其产生影响都比较容易。当发展到 一定阶段,主体意识开始形成,内心世界逐渐丰富,个体开始 认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地位、自己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不 再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其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握着自身以后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在社 会化过程中,个体不只是客体,同时也是主体。社会化过程是 个体与社会的双向运动过程。从个体社会化的方向来看,既有 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社会要求不相一致的一面。 诚然,这种不一致性并不都是消极的。 由此可见,所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因素与主体因素的交 互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获得社会生活所 需的知识技能,由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2)要高度重视与广泛开展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 为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可行性对策。

(3)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介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动员 全社会的力量开办多类型、 多层次、多形式的家长学校或父母培训中心。
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孩子,人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家 参与家庭教育改革实践的新风尚。
一、学校社会化功能的历史演进

在原始社会里,教育与社会化处于低水平的同一状态。 学校产生之初,学校教育过程开始与社会化过程有所区别,但在学校制 度化过程尚未完成以前,两种过程仍有混淆之处。


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与一般社会化有了明确区分。现代科学技术的 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 生活对个体的社会化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

四、完善我国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对策


1.实现家庭教育社会化。
(1)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树立新的子女观;


(2)家长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每个家长都要学 习一点教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会用科学的 方法教养子女; (3)学校与社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家长的教养水平建立和 健全家庭、学校与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形式,多方面开展家庭社 会化问题的研究,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步调协 调一致。


(3)逐步使家庭民主制度化。
所谓“制度化”,即父母和子女都有较强的民主意 识与责任感,主动地履行符合各自身分的责任和义 务,能更好地为家庭其他成员服务。


3.重视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
(1)要以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
独生子女问题不是独生子女本身造成的,也不是独生子女必然有的,而是后天社会 化过程中造成的,责任在家庭与社会,只要全社会都重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 “群体”有四个基本特征:
即明确的成员关系; 共同的群体意识; 持续性的互动关系; 一致行动的能力。

3.作为“集体”的主要标志是: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有一致的行动步骤。 可见,“群体”在组织严密程度上低于“集 体”。 群体有各种类型,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是对儿童 与青少年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同辈群体。


2.社会化是保证人类延续与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社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人口必须再生产,否 则社会的主体就会消亡;文化必须再生产,以使社会成员在生 活目的、价值规范方面与社会发展保持足够程度的同一性;物 质必须再生产,以确保社会成员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生活资 料和生产资料;社会秩序必须相对稳定,以保障社会主体和社 会客体拥有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三、我国家庭社会化的问题

1.“四过”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儿童生活自 理能力下降、劳动观念差。
“四过”: 一是过分宠爱; 二是过度保护; 三是过多照顾; 四是过高期望。




2.智能中心主义日益严重,忽视情感陶冶与人 格培养,使儿童中精神偏异者比例升高。
不少家长把督促孩子用功读书、获取文凭摆到不适当的地位。拔苗助长、 超负荷施教比比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