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应用价值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的应用-影像基础
心肌灌注 损伤程度 损伤范围
心脏功能 LVEF EDV ESV 局部室壁运动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 局部心肌灌注(相对放射性摄取值%)
• 左心室整体功能(LVEF, EDV, ESV) • 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和室壁增厚率
– 运动异常总积分(SMS)以及异常范围
– 运动增厚率异常总积分(STS) 以及异常范围
结论:
踏车运动试验阳性; 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左室心腔不大,前壁心肌缺血。
报告医师:孙晓昕 复核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核医学检查报告单
姓名 朱国
性别 男 年龄
临床诊断 冠心病?
检查项目 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检查日期 2013-3-20,2013-3-22
59 病案号 —— 显像剂 99mTc-MIBI 检查条件 PHILIPS
CT造影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 值,但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 判断仍有一定限度。
SPECT and CTA1
n=114
PET/ CTA2 n=110
SPECT and CTA3 n=25
SPECT/ CTA4 n=37
Adapted from Dorbal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6;48:2515
•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显像 • 心脏受体显像: 心衰, MIBG • 心肌细胞凋亡显像: 99mTc-annexin V • 基因显像
molecular Imaging
常用心肌灌注显像剂
SPECT常用:99mTc-标记化合物 99mTc- MIBI 心肌灌注显像
PET常用:13N-标记化合物 13N-NH3 心肌灌注显像 15O-标记化合物 15O-H2O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联合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中的预后诊断价值
心肌灌注显像联合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中的预后诊断价值WANG JIAO;LI Jian-ming【摘要】目的:探讨SPECT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联合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在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中的预后诊断价值,明确MPI联合CTCA阳性或阴性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MPI单独分组:无缺血组(阴性组)和缺血组(阳性组).CTCA单独分组:CTCA阴性组(无狭窄)、轻度狭窄组(0<冠状动脉狭窄<50%)、中度狭窄组(50%≤冠状动脉狭窄<75%)和重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75%).纳入具备同期CTCA和MPI者联合分组:CTCA阴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各组分别分为MPI 无缺血亚组(阴性亚组)和MPI缺血亚组(阳性亚组).对比分析CTCA不同狭窄程度与MPI诊断冠心病的异同点;对各组患者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采用Fisher精确分析或卡方及卡方分割分析各组发生率差别的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结果:MPI 单独分组:MPI阳性组MACE发生率较高,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A单独分组:各组间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A 与MPI联合分组:各组间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I联合CTCA能对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准确估计预后,二者阳性或阴性匹配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CTCA有明显狭窄同时伴有MPI血流动力学异常者是MACE的强烈预测因子.【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6页(P49-53,69)【关键词】SPECT;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疾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作者】WANG JIAO;LI Jian-mi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814.420 引言冠心病是威胁现代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临床应用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临床应用摘要】心肌显像对于探测心肌梗塞、一过性心肌缺血及其它心肌疾病的诊断是一种无创性简便、灵敏的方法。
心肌SPECT显像已不只是被用于诊断冠心病,它在冬眠心肌的检测,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应用已得到临床公认。
定量分析心肌灌注SPECT显像是将来方法学上的重点研究方向。
心肌代谢、123I—MIBG等显像对预后估价、疗效判定、合理选择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适应症等是心肌SPECT的临床应用发展方向。
【关键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核心脏病学在国外目前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支,而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是核心脏病学的最主要内容,以美国为例SPECT心肌显像一直是美国最常用的冠心病诊断处理技术,它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药物和血运重建术的疗效评价、PTCA术后再狭窄和CABG术后桥血管再闭塞的诊断、临界病变功能意义的判断、存活心肌判断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推荐,仅2005年美国完成的心肌灌注显像超过1000万例。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是在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后,心肌处于静息状态时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 SPECT)扫描,能准确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我科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PECT/PET/CT显像仪为患者进行此项检查,总结如下。
1 原理静脉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后,显像剂被心肌组织所摄取,其摄取的量与所支配部位血管的血流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核医学仪器探测心肌的放射性分布来反映整个心肌的血流情况。
有两个因素影响心肌对显像剂的摄取:心肌灌注血流量和心肌活性。
心肌血流量正常同时心肌细胞存活时,心肌才能摄取显像剂。
2 心肌灌注显像的适应证(1). 冠心病的诊断;(2) 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的评估;(3). 心肌活力的估测; (4).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适应证的筛选及术后疗效的评估;(5). 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价;(6). 预后的评估或危险性分级;(7). 心肌炎及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标准
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标准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即冠脉血流储备指数(Coronary Flow Reserve, CFR),是一种评估冠状动脉血管功能的指标。
它通过对冠脉灌注的测量,反映了冠状动脉血管对心肌供血的能力。
冠状动脉血流是心肌氧合发挥的关键,CFR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心脏功能状态,特别是心血管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风险等级。
CFR的测定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类。
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可通过核素显像等手段进行,具有无创、便捷等特点,对患者无任何损害。
而有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则需要引导导管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手段进行,虽然准确性较高,但由于受限于方法的创伤性以及仪器设备和操作要求的限制,目前仅适用于一部分患者。
无创CFR的测定依赖于心肌灌注成像,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放射性示踪剂多普勒超声描记(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这些方法通过给脉注入放射性示踪剂或利用多普勒技术测量心肌血流速度,从而评估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
目前,CFR的评估标准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般认为,正常成年人的CFR值应在2.5至5之间,取决于种族、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CFR值低于警戒线(一般低于2.0),则被认为是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而CFR值越低,说明冠脉功能越差,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高。
研究表明,CFR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心肌需要更多的氧合时,血流储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CFR就会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CFR不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还与其他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密切相关。
这些疾病不仅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也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
因此,通过评估CFR,不仅可以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以帮助提早发现和干预这些潜在的疾病。
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碧玲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年(卷),期】2011(009)011
【摘要】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①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6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确诊。
②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27例血运重建术术后患者进行复查诊断。
结果:核素心肌显像检查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肌缺血程度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1.1%与82.5%。
结论:应用核素心肌显像检查诊断冠心病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率高、
漏诊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总页数】2页(P639-640)
【作者】陈碧玲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内分泌核医学科,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7.4
【相关文献】
1.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潘莲
2.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应用价值 [J], 鹿峰;鹿存芝;傅宁;王亚楠;吴倩;
3.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应用价值 [J], 鹿峰;鹿存芝;傅
宁;王亚楠;吴倩
4.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J], 陈碧玲
5.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活检术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靳玉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医学名词解释题库
核医学名词解释题库100题1.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它涉及放射性药物的应用、核素成像技术(如SPECT、PET)以及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多个领域,例如通过PET - CT检查肿瘤。
2.放射性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其中不稳定的核素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α、β、γ射线等),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像碘- 131就属于放射性核素。
3.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被特定的器官或组织摄取,通过检测其放射性来获取相关信息,例如锝[99mTc]标记的药物用于脏器显像。
4.核素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在体内的分布情况,通过显像仪器(如γ相机、SPECT、PET)获取体内脏器或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比如用SPECT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5.γ相机:是一种核医学成像设备,它可以对体内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进行探测,将射线的能量和位置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形成二维图像,用于甲状腺、骨骼等部位的显像。
6.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是在γ相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断层成像技术,它可以围绕人体旋转采集信息,通过计算机重建得到三维的断层图像,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病变位置和范围,对脏器功能的评估很有帮助。
7.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在体内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一对方向相反的γ光子,探测器探测这些光子后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出断层图像,主要用于肿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
8.PET-CT:将PET和CT两种成像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设备,它既能显示组织的功能代谢信息(PET部分),又能显示解剖结构信息(CT部分),使图像融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如在肿瘤分期中的应用。
9.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出来的射线(如β射线),对病变组织进行照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像碘- 131治疗甲亢就是典型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率为 8 1 . 2 5 % ,双源 C T冠脉成像共检出冠脉疾病 8 0例 ,诊断 符合 率为 8 3 . 3 3 % 。两种检查方法诊 断符合率 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见 表 1 ) 。
动脉平 扫 ,在 给予小 剂量 对 比剂后 ,行增强 扫描 ,在扫 描结
束后 图像 进行 冠脉成像重 建与处理 。血 管狭窄程 度超 过 5 0 %
者视 为诊 断结果 阳性 。两种检 查方法 均 由高年资 专业 技师
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1年 1 月- _ 2 0 1 3年 8月 我院 收治的 冠状 动脉 患者 9 6例 ,男 5 3例 ,女 4 3例 ;年龄 4 2~ 8 6岁 ,平 均 ( 5 9 . 7±1 3 . 2 )岁 ;吸烟史者 7 8例 ,合并糖 尿病者 6 3例 ,
研究 以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 C T冠 脉成像在冠状 动脉疾
病 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 价分 析为 目的 ,对我 院收 治的冠状 动 脉疾病患者分别采取不 同 的检查方 法诊 断 ,并 以冠脉造影 结 果为依据 ,对各检查 方法 的诊 断结 果进 行对 比分 析 ,现报 道 描范 围予 以确定 ,而后 行 冠状
给予显像 剂 注射 ,在注 射结 束后 嘱咐 患 者继 续 做 1 m i n的运 动 ,1 h 后对 患者行心肌灌 注断层显像 ,第 2天对 患者行 静息 心肌灌 注断层显像 。患者 总负 荷评分 与静 息评 分差 值 超过 1 者视 为诊断结果 阳性 。C T检查 :所用仪 器为我院 现有的多 层螺旋 C T诊 断仪 ( 双源 C T) ,扫描前对患者行心率检测 ,若 是患者心率在 7 0 ̄/ mi n以上 ,则 给予患者倍他乐克 ,剂量在
肥厚型心肌病最新指南2023更新要点
HCM最新指南更新要点目录更新要点临床表现基本概念321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基本概念肥厚型心肌病(h y p e r t r o p h i c cardiomyopathy,HCM),是由于编码肌小节相关蛋白基因致病性变异所致的、或病因不明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左心室壁受累常见,需排除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心室壁增厚。
(一)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任意部位室壁厚度≥15mm可确诊。
(二)致病基因检测阳性者或者遗传受累家系成员检查发现左心室壁厚度≥13mm也可确诊。
Ø 随着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家族谱系筛查的推广以及更敏感的心脏影像学诊断的实施,HCM的患病率据估计至少为1/200。
Ø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HCM从2016年起成为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占比45%,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患者有什么不舒服?——临床表现(一)症状:HCM临床症状差异性大,有些患者可长期无症状,而有些患者首发症状就是猝死。
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确诊的HCM患者症状较多,预后可能更差。
1.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2. 胸痛:大约40%的HCM患者有胸痛不适的症状。
3. 头晕:劳力、valsalva动作、药物(利尿剂、硝酸甘油、血管扩张性药物)、低灌注等。
4. 心悸: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5. 晕厥:15%-25%的HCM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多见于活动时。
6. SCD(猝死):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发生SCD最常见的病因。
(二)体征:典型体征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有关,无或梗阻较轻的患者可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最新指南有什么不同?——更新要点(一)更新了HCM的定义,拟表型疾病不再包括在HCM之中,减少临床混淆。
拟表型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淀粉样变、法布雷病、糖原贮积症等。
1. 心肌淀粉样变:由遗传、变性和感染等因素引起蛋白前体形成不可溶性淀粉样纤维并沉积于器官或组织细胞外,导致其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其中心脏是淀粉样变常累及的器官,表现为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受损。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文献综述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心血管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伴随着核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心血管核医学在临床上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目前SPECT心肌灌注显像已成为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诊断和处理的常用技术,且已经被众多临床指南充分肯定。
为促进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与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文献整理的研究方法对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1.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概述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的基本原理是心肌细胞对心肌灌注显像剂的摄取和分布,显像剂在心肌中的分布取决于局部心肌血流量以及心肌活性。
当心肌缺血或坏死时,由于其对显像剂的摄取减低或不摄取,因而影像学表现为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与正常心肌存在显著差别。
MPI的显像剂分为应用于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显像剂和应用于PET心肌灌注显像的显像剂,前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01Tl,另一类是99m Tc标记的化合物(如99m Tc-MIBI),后者主要包括82Rb、13N-NH3和15O-H20。
在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201Tl在心肌内的初始分布取决于心肌血流灌注量,随后摄取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呈现“再分布”,而99m Tc标记的MIBI、tetrofosmin均无明显的再分布,且201Tl需由加速器生产,成本较贵,图像质量亦不如99m Tc-MIBI,故目前应用最广的显像剂为99m Tc-MIBI [1]。
由于PET 心肌灌注显像的设备与检查费用高,因而目前并未在临床普及,多用于科学研究。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应用广泛,因而本文主要围绕SPECT心肌灌注显像进行介绍。
2.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2.1 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SCAD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运动 和药 物试 验 都是 目前最 常用 的负 荷试 验 方 法, 运动试验可采用 活动平 板或脚踏 车 , 逐级: 噌加运 动 量, 但因不少患者 由于各种原 因不 能进行 而使 其应 用 受 限。药物试验 中常用的药物有 双嘧达莫 、 苷 、 巴 腺 多 酚丁胺等 。文献报 道 , 药物 负荷 试 验 M I 运动试 验 P与 MP 诊 断冠心 病 的准确 率无 明显 的差别 , 目前 广 I 是 泛应用 的评价 已知或怀疑冠 心病 的非介入性方法 ’ 。 m
确率。当前 国 内外 应用 较 多的是腺 苷负 荷试 验 M I P,
但 其不 良反应 发生率 较高 , 文献报 道达 8%[ 主要 1 1, 1 3 有胸闷 、 胸痛 、 悸 、 心 气短 、 痛 、 头 头晕 等。腺苷 负荷 试 验心肌 S E T显像 的敏感性 为 8 % , PC 8 特异性 为 8% 。 5 常用的还有双嘧达莫 负荷试验 心肌 S E T显像 , P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诊 断冠心病 的敏感性 为 8% , 9 特异 性为 7 %。多 巴酚 丁 8
巴酚丁胺 及腺苷 药物 负荷 S E T显像可 用 于终末 期 PC
是 国际上公认 的可靠 的无 创 性检 查方 法 。MP 不 I 但 能精确地探 测 到心肌 缺血 的位置 , 可 以: 还 量化心 肌
缺血 的范 围和程度 , 获左室功 能和心肌运动 信息 , 捕 大
大提 高冠心病 的诊 断率 , 且可对 其危 险分层 和预 后 并 进行评估 。荟 萃分析 显示 , 运动 试验 MP 诊 断冠 心 I 病 的敏感 性平 均 为 8% , 9 特异 性 为 8% 。有 报道 , 0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时的临床分析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时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出现不一致情况,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负荷实验,对于负荷显像出现异常的患者于1 d后再进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结果6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不一致的共7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的患者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的患者2例。
68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之后诊断为阳性38例,阴性30例,68例患者经过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为阳性37例,阴性31例,诊断敏感性为97.4%。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种诊断方法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冠状动脉造影属于创伤性检查,在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无创检查,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冠心病是由于人体的脂代谢不正常导致的,是指动脉内膜中沉着着一些脂质堆积成的类似于粥样的白色斑块,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逐渐增多就会导致血管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而产生心绞痛[1]。
冠心病属于危害比较大的一类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为有效的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技术也逐渐运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当中。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不一致的临床分析予以分析和探讨。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FFR与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评估的对比研究
03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可用于评估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和
范围,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后续研究方向
01
进一步探讨FFR与核医学心肌 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评估中的 互补作用。
02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 研究,验证FFR与核医学心肌 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评估中的 价值。
03
研究FFR与核医学心肌灌注显 像在冠状动脉疾病预后评估中 的作用。
02
FFR在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
03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在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方 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01
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可结合FFR与核医学心肌灌注
显像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02
FFR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决策,避免不必要
的支架植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利用近红外光对冠状动脉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可清晰显示 血管壁和斑块的微观结构,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压力导丝测定(FFR)
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放置压力导丝,测量病变远端的压力与 主动脉压力的比值,即血流储备分数(FFR)。FFR<0.8通 常认为存在功能学意义的狭窄,需要干预治疗。
实结果分析
FFR检查结果
FFR值能够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 于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能够直观显示心肌灌注情况, 对于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具有较高敏感性。
两种方法比较
FFR与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评估 中具有互补性,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缺点
需要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辅助,具 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对于某 些复杂病变或弥漫性狭窄的评估
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PCI治疗冠心病心梗的临床疗效
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PCI治疗冠心病心梗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5-12-09T14:07:12.64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徐智军[导读]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认为是治疗冠心病心梗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徐智军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探讨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心梗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月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并比较术前与术后心功能指标EDV、EF和ESV等变化,并随访术后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42例患者,PCI术前268个节段,其中静息显像异常149个节段(55.6%);术后静息显像76个(51.0%)节段改善,61个节段(40.9%)转为正常,改善率91.9%。
术前与术后异常节段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I术后冠心病心梗患者EDV、ESV指标均较术前出现明显下降,EF出现上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5例发生心脏事件,发生率11.9%(5/42),其中心绞痛2例,再发心梗2例,明显心率失常1例。
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较为精确地反映出缺血状况和存活心肌,对评价PCI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作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PCI;冠心病心梗;疗效【中图分类号】R 542. 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268-0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认为是治疗冠心病心梗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据报道[1]其手术成功率高达90%,且对改善左心室功能针对性效果尤为明显,不过由于冠心病病情的复杂性,一些患者常常因术前排查不当导致预后不良,关于PCI效果的评估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的评价
・
论著 ・
郭 小楠 ‘核素心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 闭塞病变诊断 的评价
【 摘要 】 目的 评价核素心 肌灌注显像对 冠状动脉慢性 完全闭塞患 者诊断 的价值 。方法 人选 2 0 1 1
年8 月到2 0 1 3 年9 月在 西安市 中心医 院核 医学科诊 治 的冠 状动脉慢性 完全 闭塞病变 患者9 O 例 ,其 中男 性 4 8 例 ,女性4 2 例 ,年龄 范围2 0 — 8 0 岁 。同期 选择本 院检查 的非慢性 闭塞病 变患者9 0 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
o u t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 a n d t h e r e we r e 8 7 c a s e s w i t h n o r ma l RMP I a n d 3 c a s e s o f o c c l u s i o n f 0 u n d o u t f my o c a r d i a l
( C AG ) .R e s u l t s T a k e n C A G o u t c o m e a s g o l d s t a n d a r d , t h e r e w e r e 8 2 c a s e s o f o c c l u s i o n f o u n d o u t a n d 8 n o t f o u n d
【 关键词 】 核素心肌灌 注显像 ; 冠脉造影 ; 慢性 闭塞病 变 ;左心室功能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须知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须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它具有简单、无创伤、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
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观察到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及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看心肌是否有缺血存在。
核素能查什么?与CT和冠脉造影不同,核素检查是功能检查,而不是形态学检查。
1、诊断心肌缺血:如果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相应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我们就能知道心脏的血液供应是否正常。
2、筛选冠状动脉造影:如果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就不需要做有创的动脉造影,即使冠状动脉有轻-中度狭窄,如果不造成心肌缺血,应先选用药物治疗。
3、诊断心肌梗死和判断存活心肌:为手术(支架、搭桥)提供有用信息。
4、心肌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核素心室显像,对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及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5、判断手术后疗效:支架术后3-6个月,搭桥术后6-12个月应该进行复查。
尤其在术后出现不适时,更应及时复查,准确地评估手术后疗效。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程序是什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一般要两天完成,负荷和静息显像分别进行。
负荷试验时或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显像剂(放射性核素),20分钟-半小时后吃脂肪餐(油煎鸡蛋、全脂牛奶、巧克力等),90分钟左右性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是否有缺血存在。
核素灌注安全吗?核素灌注用于检查心脏已经有50年历史,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经静脉注射到人体,再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分析诊断疾病。
它所应用的核素半衰期很短,一次心肌显像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是CT冠脉造影的1/3。
大多数放射性显像剂通常在数十分钟至1-2小时排出体外,最多24小时就能从体内排出。
对比分析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对比分析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52例因胸闷、胸痛而疑似冠心病住院患者,同期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均为异常者31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均为正常者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异常者12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者2例。
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均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有必要鉴别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的非冠心病患者。
[关键词]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文献标识码:B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愈来愈多地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随访,同时,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也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诊断。
这两种方法对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由于两者显像原理不同,两者间有不相符的地方。
本文选取52 例住院患者,同期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这两种检查结果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52例因胸闷、胸痛而疑似冠心病住我院心内科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5~76(平均56.7±9.3)岁。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同期行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2 方法1.2.1 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受检者在试验前24小时停用抗心绞痛药物(长效硝酸酯类、β_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于空腹采用踏车分级运动试验,达到亚最大心率(2 00_年龄)×85%,或出现心绞痛、胸闷、S_T段压低时,静脉注射99mTc_MIBI 25mci ,继续踏车1分钟,20分钟后服脂肪餐,60分钟后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心脏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三方向断层显像。
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研究的开题报告
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
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评估心肌血流动力学、心肌代谢及心肌缺血情况。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已成为临床上评估劳力型心肌
缺血、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检查方法。
随着该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推广,越
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本研究旨在探究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
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查手段,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核素心肌灌注SPECT
显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在数据分
析方面,将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核素心肌灌注SPECT
显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探究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技术在冠心病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区分传统检查方法难以发现的潜在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这将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社会意义,有望推动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普及。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应用中国专家建议》要点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应用中国专家建议》要点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CT Flow Reserve Score,CT-FRS)是一种无创性的心血管影像学评估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功能。
最近,中国专家发布了有关CT-FRS应用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CT-FRS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CT-FRS可以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灌注功能,有助于准确诊断冠心病。
其次,CT-FRS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CT-FRS可以提供关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灌注功能的信息,为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CT-FRS在干预治疗术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对于一些冠心病患者,经过介入或手术治疗后,需要对血管再通情况和患者的心肌灌注功能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CT-FRS可以评估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情况和术后心肌灌注恢复情况,有助于术后的疗效评估和治疗调整。
第四,CT-FRS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比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FRS无需切口,避免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所带来的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对于一些不能接受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CT-FRS具有极大的优势。
最后,应该注意CT-FRS的适应症和局限性。
CT-FRS适用于具有心脏病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灌注异常的患者,但不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疑似患者,也不能替代传统冠状动脉造影。
此外,由于CT-FRS需要收集大量的心脏影像学数据,对于心率不稳定、心肌梗死或损伤等情况下的患者,其结果的可靠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医生谨慎评估。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心血管影像学评估方法,在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干预治疗术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应用价值
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应用价值鹿峰;鹿存芝;傅宁;王亚楠;吴倩【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17(001)008【摘要】目的:探究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2014年5月11日—2017年5月11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使用CT 冠状动脉成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进行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研究对比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39%、75.00%、85.56%,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85%、66.67%、80.00%,比较发现,CT冠状动脉成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之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总页数】3页(P80-82)【作者】鹿峰;鹿存芝;傅宁;王亚楠;吴倩【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CT冠状动脉成像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应用价值 [J], 鹿峰;鹿存芝;傅宁;王亚楠;吴倩;2.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J], 陈碧玲3.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J], 陈碧玲4.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毛雅琪5.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洪瑶;宇稳;张韬;张鹏宇;陆浩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应用价值石川1,何薇2,曲新凯11.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200040;2.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040通信作者:曲新凯,电子信箱:qxkchest@何薇:电子邮信箱:heweixu@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 )是通过对机体代谢和氧的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来满足心肌细胞的需要[1]。
Gould 等[2]揭示了随着冠状动脉的逐渐狭窄,静息血流量一开始没有发生变化,但注射血管扩张剂后达到的最大血流量却逐渐减少。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 )是指最大扩张状态时MBF 与静息MBF 的比值。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CFR 逐渐减低,当狭窄超过85%时,静息MBF 才减低。
CFR 作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的指标,反映了冠状动脉血流增加的能力,可在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没有发生异常之前早期探测血管和微血管功能的异常改变。
正常的CFR 一般为4~5,如果CFR<2.0则认为异常,有可能引起缺血的冠状动脉病变。
它同时受到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微循环功能的双重影响[1,3]。
CFR 是一个新型的生理性影像标志物,以半定量灌注评估冠状动脉疾病(coron aryartery disease,CAD)严重程度。
近来已成为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评价微血管病变,进行冠心病的危险度分层,评价疗效和预后估测的影像学标志物。
但CFR 也受到冠状血管舒张功能、心率、心肌收缩力、右心房压力、弥漫性的冠脉狭窄、冠脉阻力和冠脉侧枝循环的影响[4-5]。
CFR 的检测手段多样。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方法是国际上公认的测定CFR 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其有创性以及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6]。
其次还有有创的温度稀释法。
无创的方法有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doppler echocardiogram,TTDE )和动态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 ),但TTDE 对于后降支和回旋支的检查成功率低,易漏诊微血管的功能障碍;而CMR 检查时会因扭曲的冠状动脉和心肺运动影响结果分析,对于细小的微血管效果仍不理想,且存在体内磁性金属物体也是绝对禁忌。
正电子发射显像技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 )由于有更高的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以及可进行组织衰减校正等优势,利用具有生理学特征的血流灌注显影剂,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无创性测定CFR 的金标准,可以定量绝对血流储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 )则是以半定量相对血流储备来证明缺血和识别显著的冠脉狭窄[7]。
近年来,新型的心脏专用半导体晶体SPECT 逐渐进入临床应用,采用固态碲-锌-镉(cadmium-zinc-telluride,CZT )晶体为探测器,高速高效,图像质量高,接近PET,灵敏度高,辐射剂量低,同步多核素效果好,满足高灵敏动态扫描,血流定量分析,CFR 测定[4,8]。
无创的CFR 评估可能为改善诊断、预后、最终的治疗,以及对所有的缺血性心脏病表型(如多支血管阻塞的CAD 到弥漫性心肌微循环障碍)提供临床见解。
极低的CFR 和无阻塞性CAD 可能提示一些人群如妇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9]、代谢综合征、心脏肿瘤并发症、炎症相关疾病等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风险[5]。
本文的目的就是报告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多种无创技术在评估CFR 方面的最新进展,阐明其应用价值。
1心肌核素显像测量CFR 1.1PET 心肌灌注显像测定CFR PET 是目前评价MBF和CFR 最可靠的无创方法。
无创量化MBF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更好地了解冠状动脉生理学的一种手段。
心肌摄取血流灌注同位素显影剂的量与局部MBF 成正比。
因此,根据不同显影剂的血流动力学模型,计算心肌摄取显影剂的量占动脉血中显影剂总量的比例,即可获得心肌不同部位的MBF 和总的MBF。
临床上应用冷加压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测定负荷MBF。
药物负荷试验中,腺苷、潘生丁、三磷酸腺苷、多巴酚丁胺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药物都可以通过降低冠状动脉的微血管阻力,从而使MBF 增加,再次通过PET 动态采集负荷时血流和显影剂交换的图像,计算药物负荷最大血流量时的MBF 与静息MBF 的比值,从而得到CFR。
其系统评估了整个冠状动脉血管床的完整性,而不是通常评估了心外膜血管中的阻塞性病变。
15O-H 2O,13N-NH 3,82Rb 和18F-flurpiridaz 已被用于这些检测,由于不同显影剂的心肌摄取分数和动力学,它们的结果也不可互换。
对于CAD 的评估,绝对MBF 定量的价值已经超出了MPI,因为MPI 只能显示心肌中相对的显影剂浓度。
而检测MBF 最主要的好处在于对CAD 严重程度的分·综述·247··层,特别是对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检出在所有血管区域MBF 均衡性的减少,识别亚临床型CAD,优化患者的风险管理。
PET可以对MBF和CFR进行无创的绝对定量,因此在健康人、无症状的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受试者、冠心病患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中广泛评估。
利用PET定量测量MBF可以确定心外膜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学意义。
且还有使用PET 研究来评估冠脉造影下血管的狭窄程度与局部MBF和CFR的关系[10-12]。
1.2SPECT心肌灌注显像测定CFR门控心肌灌注的SPECT/CT扫描利用201TI或99m Tc标记的显影剂记录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心肌放射活性,反映两种状态下节段性心肌灌注减低、灌注缺损或灌注再分布,并通过SPECT采集获得组织时间-活性曲线和组织房室模型获得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MBF以及CFR。
但空间分辨率和计数率都低于PET,辐射暴露较PET高,不能做到CFR的绝对定量。
目前大多数的MPI 是在SPECT成像系统上进行的,且由于PET价格昂贵和需要加速器,心脏SPECT的研究数量是PET的10多倍。
最初尝试用传统的SPECT来量化血流的结果是喜忧参半的,由于时间分辨率差,组织衰减和散射高,和部分容积效应,阻碍了动脉和组织计数的绝对定量,但可以通过计算组织和动脉计数的比率来估算相对定量[1,12-13]。
文献报道[6]SPECT成像估计CFR与通过血管内多普勒超声测量的CFR有很好的相关性;与PET成像比较,99m TC标记的SPECT成像的CFR数据也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些发现支持了SPECT成像可与其他方法估算CFR的竞争的观点。
有分析认为SPECT/CT测量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MBF与以13N-NH3PET/CT所测值相差1.6~1.9倍,可能是两种不同药物特性和计算血流值所用的数学模型不同所致,而CFR两者相似,因此提示CFR预测发生心血管风险的危险性、死亡率的价值高于MBF[12,14-15]。
最常用的SPECT灌注放射性显影剂是99m Tc(99m Tc-sestamibi、99m Tc-tetrofosmin)和放射性碘(123I-zirot、123I-cmice-013)[6,12]。
新型的心脏专用SPECT系统配备了具有改进灵敏度、空间和能量分辨率的固态CZT晶体探测器,在显像药物使用相同的剂量下,明显缩短图像采集时间,且能明显减少显影剂的使用剂量,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合衰减、散射物理效应的有效校正,可与PET一样绝对定量分析。
目前常用的是以色列SpectrumDynamic公司的D-SPECT。
2013年Ben-Haim等[16]第一次发表了关于D-SPECT显像定量分析人的CFR,相比血管内超声和PET可行性更高,且CFR的降低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高心血管事件相关。
2018年Agostini 等[17]的WATERDAY研究第一次证实了以99m Tc-mibi CZT-SPECT检测怀疑冠心病患者中的CFR与金标准15O-H2OPET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测有良好的相关性,D-SPECT虽然静息和负荷时的MBF 被高估,较PET显著增加,但CFR两种方法相似,精确度高达96.7%。
而在DSPECT和FFR的比较中,精确度高达81.1%。
且冠脉造影后当狭窄程度不明确或行FFR有限制时,D-SPECT 可以作为一个附加的选择工具在检测CFR水平,指导临床决策。
2心肌核素显像测定CF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1诊断冠心病CAD对于早期怀疑CAD的患者,负荷心肌灌注的SPECT可能为阴性,而PET心肌灌注显像测定心肌不同部位的MBF和CFR,可以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其诊断灵敏度高达90%以上。
D-SPECT也是如此,Ben-Haim等[16]对95例怀疑或已知的CAD患者进行D-SPECT显像,发现CFR的降低,与总灌注缺损(total per-fusion deficit,TPD)异常有关,且随着CAD严重程度递减。
故CFR可作为评价CAD严重程度的指标。
当冠状动脉狭窄大于40%时,负荷MBF开始进行性减低,静息MBF仍可保持正常水平。
当狭窄超过85%时,静息MBF开始减低。
CFR 和负荷的MBF随着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尤其是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CAD患者,药物负荷后MBF有较大的变异性[6]。
尽管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证据支持SPECT MPI在疑似CAD患者风险分层和指导血运重建中的作用,但其仅仅反映心肌血流的相对分布,常常低估CAD多支病变患者的病变范围,在图像上有均衡型的衰减,主要是由于在心外膜血管血流均衡性减少的情况下,如严重的左主干病变或在所有三个冠状动脉区域都存在血流动力学严重狭窄的情况下,造成了灌注异常的消失,成为该检测的致命弱点[10]。
在一项101例血管造影左主干狭窄≥50%,无心肌梗死病史和冠脉血运重建的患者中进行SPECT MPI,仅56%的患者提示高风险[18]。
PET由于可以绝对定量总的和区域的MBF,故克服了SPECT显像上的局限性。
在一个120例既往无冠脉疾病的患者研究中,这些患者接受了82Rb PET MPI和之后的冠状动脉造影,发现88%的多支血管CAD的患者CFR<2.0,CFR受损是预测CAD三支病变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19]。
此外,由于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是发生在负荷峰值时,因此PET MPI在此期间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检测左主干或三支血管CAD提供了诊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