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徐迟-黄山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记
高一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了解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品味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崐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品味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一、导入新课:
导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圣人如是说。一山一水构成了大自然,寻是一种淳朴,一种本性的回归。久居闹市的你,徜徉田野的你,漫步海滩的你是否对自然都有一种不变的追求?就让我们在一篇篇自然风物游记中一起云感情自然、欣赏自然吧!
二、视频展示: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屏幕上显示黄山风景镜头,引发学生兴趣。用诗句激发学生情感,导入课文。多媒体出示黄山风景图片,教师讲解有关黄山的情况:黄山是我国东南的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境内,景色瑰丽奇伟,有名可数的有七十二峰,最具特色的景物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黄山四绝”。因此有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三、授课
⒈教师明确自读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整体理解课文。
(1)学生整理本课生字词。
(2)文章自成四部分,让学生通读全文,总结出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概括各部分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表达能力。学生第一次可能概括得不够准确,第二次能概括得较准确但语言可能不简练,第三次能够达到语言简练。
第一部分:总写黄山的天造胜境。
第二部分:回顾古人登黄山的历史。
第三部分:写作者一行人登山的经过和感受。
第四部分:写黄山的奇幻景色。
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各部分内容,并将其连缀成一首诗。
把段意变成诗句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诗句当中进一步体会黄山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锤炼语言的能力。
①黄山胜景天造就②千古黄山几人登
③今登天都寻常事④天下奇景数黄山
⒉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教师明确鉴赏目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互相交流、补充,完善学习结果。
(1)分析第一部分:
①这一部分作者写了黄山的哪些景物?找出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它们体现出了黄山景物的什么特点?
②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大自然布置黄山?
③作者写大自然创造了黄山,体现了他对大自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作者写了黄山的群峰、云雾、奇松、飞禽走兽、植物和摄身光。
描写景物的词语有: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前拥后簇、高矮参差、高风峻谷、鼎足而立、扑朔迷离、绮丽多彩、天下罕见、稀世、神奇、极罕见等,这些词体现了黄山“险”和“奇”的特点。
②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自然人格化。
③作者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2)分析第二部分①从古至今有哪些人曾攀登过黄山?②作者写古人登黄山的历史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共同完成答案:
①黄帝曾登光明顶,李白、吴翰林登莲花峰,元明清许多旅行家曾登,但多数没有登上去。
②衬托黄山的险峻的绝景。
(3)分析第三部分,并按表达方式的不同给这一部分分层:
第一层(1~6)写作者一行人登山经过。(叙述)
第二层(7~8)写作者登山的感受。(抒情)
①将作者一行人的登山经过和古人作比较,看看情况有什么不同,并找出情况不同的原因。(可从课文当中划出一些描写古今登山情况的句子来进行比较)
答案:和古人相比,作者一行人很容易就登上了黄山,这是因为现在的黄山已经被黄山的探索者和开发者所征服。
②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抒情的内容,总结作者所抒之情。
答案:作者借景抒情,讴歌新时代和劳动人民征服黄山、开发黄山、利用黄山、建设黄山的壮举。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重点赏析第四部分,朗读,共同欣赏对第四部分的黄山奇景的描写。
问题:找出文章中描写“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的语句?仔细品味这些语言,运用了什么修辞?欣赏文章语言,注意找出其中所用的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交流各自欣赏的片断(学生个体不同,各自欣赏情况不同),并讲述欣赏的体会。
语段赏析:它们的根深入岩缝,和花岗岩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松树矫健遒劲、多姿多彩的特点,表达了对这松树奇异景致的喜爱之情。
相关链接: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08年高考题《阳关古道苍凉美》)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学生欣赏后教师设置问题:作者为什么写的这么好?提示学生总结原因:①“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热爱黄山的美景。②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③谋篇独具匠心。
通过鉴赏及分析后,总结本课的写作特点及谋篇布局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
四、小结。
(1)本课写作特点:
1、形散神聚,大起大合。
2、顺序井然。
宏观顺序:(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 微观顺序:(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
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
作用: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4、记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记叙为抒情议论作依据。
(2)文章立意:黄山记,实际上记的是那些征服黄山的勇敢者,记的是那些把黄山胜景让每一个人都能领略到的劳动者。美景、险景是为了陪衬,是为了衬托出这些探索者、改造者的伟大。
五、当堂训练
1.下列对第四部分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段主要描写了黄山的云海、松树、山峰等三种景致,突出了黄山“变化无常”的特点。
B.文段采用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转换相结合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能更好地突出黄山“变化无常”的特点。
C.文段写黄山的云海时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如“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
D.文段写黄山的松树时,虽一会儿“从峰顶俯视”,一会儿“从山腰仰视”,观察角度发生了变化,但是其立足点却始终没有变。
E.文段通过对黄山胜景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作者欲隐居黄山的情怀。
1.D、E(D项“其立足点却始终没有变”的说法有误,“从峰顶俯视”时的立足点是峰顶,“从山腰仰视”时的立足点是山腰,即立足点发生了变化。E项“表达了作者欲隐居黄山的情怀”有误,文段中并没有表现出欲隐居黄山的情怀。)
2.黄山的云海有什么特点?请从文段中找出能最好地诠释黄山云海这一特点的两个句子。
答:
。
2.云海的特点:变化无定。能最好地诠释黄山云海这一特点的两个句子是:(1) 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2)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
3.请概括下面一段描写黄山的文字的信息要点。(要求不超过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