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7例分析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的, 其在临床 中主要的表现是起 搏的频率存在 呃逆或者是腹肌 的跳动 。 针对这种 情况 , 需要采 取的干预方式 主要包括 : 在 手术结束 之后对 3 讨 论 植入永久 心脏起搏器手 术在临床 当中是对缓慢性 心律失 常非 常有 效 的一种治疗方式 , 也是唯一的治疗方式 。 它 能够很好地提升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不过其并发症是不容忽视 的, 在本文 的研究讨论 当中 , 其发生率 是2 0 %, 主要包括 肌肉组织跳动 8 例、 囊袋 出现血肿 1 1 例, 出现电极脱 位1 1 例。 3 . 1 出现囊袋血肿的分析以及护理 出现囊袋血肿在接受植入手术之后是非 常常见的 , 大多会在手术之 后一个星期之 内出现 , 其主要原 因是手术前没有及 时停止使用抗凝类药 物 手术 中没有彻底止血或者患者本身 的凝 血功能相对较弱等有关联 。 在 临床 当中主要 的体 现是肢体局 部有痛感 、 有 明显肿胀 , 甚 至在出血量 比较大 的时候 , 触诊存在一定的波动感。 针对 这种情况 , 需 要采取 的干预 方式主要包括 : 护理人员 在手术之 前及时配合 医师对患者展开辅助性检查 , 尤其 是凝血时间 以及肝 肾功能 等; 在 正式展 开手术之前需要 叮嘱医生 对患者使用适量抗凝剂 以及抗血 小板 的药物等 , 保证手术 中的止血操作能够 彻底 ; 在手术 之后的一 天内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 对患者术后伤 口适 当进行 盐袋压迫 , 力度均匀 ; 随时
今 日健康
・
2 0 1 5年 9月
第 1 4卷 第 9期
1 3 4・
J I N RI J I AN KANG
Se p t e mb e r 2 01 5 Vo 1 . 1 4 No . 9
永久心脏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 的原 因分析及 护理对策分析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C l i ni cal M edi ci ne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徐文吕立友高中度(上海同仁医院心内科)【摘要】目的为提高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4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对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243例中有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l例(0.41,1)电极微脱位,2例(0.92%)囊袋出血与感染,I n(0.41%)闽值增高,2例(0.82%)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0.41%)急性心包填塞和1例(0.41%)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术前准备,细心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关键词】起搏器;并发症[A bst ra ct]O bj e ct i ve To enhance t her apeut i c ef f i ci ency of t he i m pl ant ed pe r m a n e nc y c a rdi a c pa ce m a ker.M et bo da The r ec ords of243pa t i ent S r e ce i v i ng a per m ane ncy pac e m a k e r w er e r evi ew ed,a nd c om pl i ca t i on s a ft e r operat i on of pat i ent s a nd t he i r t r e at m ent S w e r e SU I]岫l ar i zed.R es ul t s Th e r e w e r e8c as es f or c o m pl i ca t i ons a ft e r t he per m ane n t c ar di a c pac e m a k e r i m pl ant at i on,1cas e(0.41%)of l e a d m i l dl Y di S10cat i on。
起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探讨
1e0bpl l d i cn ap cc,, p r d 吐 t tee l 】 io re sn li l r te c, e e lh vr s f a a ic a i x a n as a
ao  ̄/e Jun o ad t g. h s ord fCr/ 缸 adEerpy・ ne a n / o s a h
l ao .i 吐e w r i o tnFv p i临 ee 『 ci e r r
e i D ae ae n n 】 V Dpcm krO el dw snl d l a dad dwt D D pcm kr ad0eⅦ山 D ae ae. n e a a曲 io t n h s a i sce
2 结果
术, 电极导线脱位后卫转入 本院。基础心血 管疾病 : 高血压 病2 、 例 冠心病 2例 、 心肌病 1 l度房室阻滞 2 、 窦综 例;i t 例 病
电极导线 5例 。i V D起 搏器 者应用心房感知 、 例 D 心室起搏
的特殊电极 导线 。电极 导线均为翼状 或齿 状头 。置人 时 电
极 导线的急性期 参数均符 合心 房起搏 闫值 <I5V, . A渡振 幅 > . m 心室起搏阈值 <1 0V, 2 5 V, R渡振 幅 >50m . V的条
b f ei a I lds c t ed eebp l as T ert fds c tn hsbe cesdt 2 fl wn ewd eo mi Al il ae lasW T io rl d . h ai 0 ioai a e ni rae % ol igt ie r T m o d . a e o l o n o o h
中图分类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7例分析
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7例分析作者:陈国方江隆福蔡小婕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年第03期[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中图分类号:R318.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59_02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35随着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广泛开展,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起搏电极脱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这不单增加患者的病苦,也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同时因再次手术增加感染机会而影响预后[1]。
本文结合本院近几年起搏电极脱位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原因。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患者7例,男2例,女5例,年龄53~82(65.57±9.95)岁。
基础疾病:高血压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瓣膜性心脏病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缓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2例。
1.2起搏器及电极相关资料:7例患者中5例植入DDD起搏器,2例植入VVI起搏器,均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植入DDD起搏器均应用心房双极电极导线,心室均应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
2例VVI起搏器植入者中,1例应用普通翼状电极,1例应用翼状电极后改用螺旋电极。
心房电极均采用J形电极。
植入时起搏参数均按心房起搏阈值2.5mV,心室起搏阈值5.0mV的条件,心房、心室阻抗均在300~1000Ω之间。
1.3起搏电极脱位诊断:(1)心电图表现不起搏或间歇起搏,感知异常。
(2)X线透视见心房电极或心室电极游离于心腔,或电极位置较原明显变化。
(3)起搏器程控,可记录到阈值及感知的突然改变。
二者结合作出诊断。
2结果2.1脱位情况:7例患者共有10次电极脱位,其中心房电极脱位5次,心室电极脱位5次。
5例DDD起搏器病例4例心房电极脱位,1例心室电极连续脱位2次;2例VVI起搏病例1例于1年后发现电极脱位,再次手术后二天又发生脱位,换用螺旋电极。
1例剧烈运动导致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远期脱位的护理
1例剧烈运动导致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远期脱位的护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出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
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及微脱位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被动电极存在易脱位的特点,临床上逐渐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取代被动电极。
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主动固定电极脱位率为0.90%,均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2],但术后3年多主动固定电极脱位国内外罕见报道。
本文将就此特殊病例分享护理心得。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胸闷3年余”于2016年1月12日步行入院。
病史特点及入院时情况:患者自诉3年多前因”①亚急性病毒心肌炎;②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③高血压病”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规律门诊复查提示起搏器功能良好,3 d前门诊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可见部分起搏信号后QRS波群脱落,拟”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收入院。
追溯病史,患者自诉1个月前购买跑步机在家中自行锻炼,每日数次,跑步30~60min/次。
入院查体:T:36.5℃,P:85次/min,R:20次/min,BP:171/103 mmHg,神志清,心界正常,心率85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
胸片:心影增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起搏心律。
入院诊断:①心律失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逸搏心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②高血压病;③高脂血症。
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2016年1月14日行永久起搏器电极更换术,术前常规备皮;术中配合医生更换右心室起搏器电极,手术顺利;术后卧床24 h,切口予1 kg沙袋压迫囊袋6 h,按医嘱予抗感染、降压、控制心室率等对症治疗,2016年1月18日拆线出院。
出院时情况:患者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心律齐,术口敷料干燥,无明显渗出。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提高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防护,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5年39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结果:通过对患者预见性的护理和术后随访,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细致的预见性护理和详细的随访是十分重要的,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关键词】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307-02目前心脏病发病人数众多,且发病种类繁多,其中以心律失常尤为多见,而心律失常则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两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逐渐增多,病人一旦装上永久心脏起搏器,即需要长期使用,如何注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是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由于术后护理专业性较强,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必须有充分认识,现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掌握的相关的知识总结如下。
1.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1.1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在早期。
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及性能不同等原因,包括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1]。
1.2疼痛常发生于术后早期,痛阈很低的患者尤为明显;当术侧肢体过度伸展活动时也会发生;再者就是剧烈咳嗽的患者或者局部伤口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对症治疗。
1.3 电极移位及脱落电极移位及脱落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90%发生在安装术后1周内,尤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2],故术后患者应该卧床制动。
近来由于电极结构的改进(螺旋电极),其发生率已降至2%,但由于术中电极固定不牢固、安装位置不当,或患者术后大声咳嗽、用力排便、术侧上肢运动幅度过大,均可导致起搏电极移位及脱落,从而导致起搏无效。
1.4 阈值升高永久心脏起搏器术植入后阈值升高,多见于起搏电极移位、电极与心内膜接触不佳或心肌炎症水肿,故建议术后定期随访,调整阈值参数。
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
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标签:临时起搏电极;移位;原因;护理干预临时起搏器是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临时刺激心脏跳动[1],是一种临时的过渡性起搏方式。
常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而急需心脏起搏者[2],还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急救以及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外科手术前心动过缓或阿托品试验阳性者的保护性应用等。
当病情危重不宜搬动时,常在床边行紧急临时起搏电极植入术,一般非紧急情况下将患者转入导管室在X线投影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外接体外脉冲发生器。
临时起搏电极的放置时间一般在1~2周[2],最长不超过1个月。
临时起搏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的并发症有电极移位、心肌穿孔、导管断裂、感染、心律失常、穿刺部位出血、呃逆、周围静脉血栓形成和穿刺并发症[1,3-4],其中电极移位最为常见。
电极移位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并减少发生,现对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作综述如下。
1 临时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和常用静脉途径一般采用心内膜起搏,经静脉途径植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最佳的心脏起搏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5]。
临床上常选择的静脉途径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原则上首选术者最熟练、准确、快捷的血管途径进行[6],但病情的危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所选择的静脉通路。
1.1 股静脉途径右股静脉径路较直,容易将导管送到右房,紧急情况下常采用右股静脉途径直接“盲插”[7-8]。
此法合并症少、操作导管方便易行,缺点是感染机会多,导管不易固定,需要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
1.2 锁骨下静脉途径此静脉较为粗大,变异性小,骨性标志定位后易于穿刺[9-13]。
选择左锁骨下静脉较右锁骨下静脉更佳,起搏器电极远端在右侧时易进入右心室流出道,左侧途径可借助起搏电极头端的弯度顺利跨过三尖瓣到达右心室[12-13]。
PDCA循环在起搏器电极移位护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起搏器电极移位护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06-19T15:39:45.7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作者:邬美琴[导读]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针对我科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患者,找出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高血压科 810012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发生。
方法:以3例起搏器术后电极移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循环对起搏器术后电极移位问题进行现状评估,找出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加以实施、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结果:经PDCA循环,提高护理质量后,3例电极复位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电极再次移位。
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找出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从而减少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起搏器电极移位护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放电脉冲,通过电极刺激心脏,使之搏动,以治疗某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
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针对我科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移位的问题,应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找出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对象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并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且术后发生电极移位的患者3例,女1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69、78、73岁,一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电极移位时间分别为术后18h、2d、7d。
1.2方法1.2.1计划阶段P:1.2.1.1现状调查:由品管圈小组收集信息。
三位患者均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头痛、头晕、心慌、乏力,其中2例有黑蒙史,床旁心电监护及Holter示缓慢型心律失常(窦停、Ⅲ?AVB),与家属谈话同意签字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起搏与自主心律交替。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
根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结果初步疑诊 电极 导线脱位后, 应进行起搏器程控。典型的电极导线脱位 表现 为起搏阈值升高而 电极导 线阻抗 降低。严重 脱位 尚可引 起 感知不良。而电极导线微脱位 一般不会影响感知功能。
总之, 电极导线脱位可以表现阈值增高而电极导线 阻抗 正常 ( 微脱位 )或降低 (脱 位 ), 在 心电 图上表 现为 起搏失 夺 获而感知正常 (微脱位 )或感知不良 ( 脱位 )。
深吸气时电极导 线略 有余 地为 宜, 对特 殊职 业 (如 吹号、舞 蹈 )者需要预留的电极导线应更多。
5 结语
尽管各种改良电极和 带有主 动固定装 置的 电极 的普遍 应用, 使目前电极脱 位的发 生率有所 降低, 但电 极脱 位仍是 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了解其发生原因、诊断方法以及预 防和处理原则, 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2 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的早晚, 电极脱 位分为早期脱位和晚期脱 位。前者是指发生在电极导线置入 6周内的 脱位, 6 周以后 的脱位则称为晚期脱位 [11]。一般地, 早期 脱位发生率 较高, 常累及心房电极, 往 往需要 重新置入 电极, 而晚 期电 极导线 脱位则很少引 起特 殊的 临床 事 件。此 外, 根据 脱 位程 度大 小, 可分为显著脱位 和微脱 位。显著 脱位又 称电 极游动, 即 电极脱在右房或右室心腔内, 有时 甚至右室电极游动到右房 或腔静脉内; 微脱位 又称亚 脱位, 多为电 极导线 顶端 微小的 脱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2 4 孕妇 生活的护理 .
孕妇 应注 意休息 , 眠要充 足 , 室环 2 6 出院指导 睡 病 .
境 要安静 。保持 空气流通 , 阳光充足 , 当摆放 鲜花 , 适 播放 轻音 不要紧张 , 注意休息 , 睡眠充足 , 进清 淡 、 易消化 、 富含营养 的食 乐, 使孕妇放松及转移注 意力 , 减少 呕 吐的诱 因 , 加孕妇 舒适 物 , 增 并告诉家属对其要加倍关心和照顾。
2 5 转移孕妇 注意力 与孕 妇讨论其感 兴趣 的话题 或找一 些 使孕妇顺利地渡过早孕 反应期 , . 更主要 的是 对 胎儿 的正常 发育 孕 妇喜爱 的书籍 ; 引导孕妇参 观母婴 同室病房 , 观看新生儿 的沐 及 妊娠期心身疾病 的预 防有着重要 的意义 。
浴和新生儿 的喂养 , 以便让其 感受 到做母 亲的伟 大 ; 指导孕 妇听 健康发育 的作用 。
刘 婷
(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 关键词 ] 心脏疾病 起搏 器植入 并发症 护理
山东新泰
2 13 ) 7 2 3
3 护 理 对 策 Fra bibliotek[ 中图分类号 ] R4 3 5 [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0 8—6 3 ( 00 0 7 2—0 6 3 2 1 ) 5— 1 1
・
72・ 1
华北煤炭 医学 院学报
21 0 0年月第 1 2卷第 5期
JN r h aC a M dcl nvri 0 0Sp,2 5 o hC i ol eia U ie t 2 1 et1 ( ) t n sy 告 诉孕妇 回家后要 保持 心情愉 快 , 不要顾 虑 ,
3 1 严密观察 病情变化 .
配合医生完善各项辅助检 查 , 特别是
一例起搏器电极脱位后手术电极重新安置的护理心得
术前 术 前做好青 霉素皮试 、 碘试 ; 备皮 : 下颌部至乳头
包括两侧腋下。
工作 : 起搏器患者术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 除非合并器 质性心脏病需要休息治疗 。对起搏器高度依赖 的患者应避 免在强 电磁场 的环境下工作 。
在床上静 卧 3d后 下床活 动 ; 预防感染 : 后 3天每隔 4h 术 测量体温 、 脉搏观察患者有无发 热 、 胸痛等情况 。2 4h内出
现胸痛是囊 袋 出血或 血肿 的最典 型症状, 应通知 医师 , 时 及 处置。 如有发 热, 体温不超过 3 8℃, 做特殊处 理 ; 不 术后遵医 嘱予 以常规应用抗 生素 3—5 预 防感染 ,有感 染者可延 d,
5 讨 论
结合院外其他电极脱位的报告 ,发生脱位的患者多为 老年 , 有人认 为老年患者存在生理性 梳状肌或乳头肌萎 缩 ,
肌小梁变平及松弛 ,使电极导线尤其是双 电极导线难于牢 靠 嵌顿 , 可造成 电极导线微脱位或游走 。 有些老年患者 由于
老年性 瓣膜退行性变可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 ,使心室向心
一
例起 搏器 电极脱 位后手术 电极重新 安置 的护 理心得
徐黎 ( 上海中医药 大学附属 曙光 医院 , 上海 ,0 0 1 202 )
【 要 】 心脏起 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 , 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 工心脏起搏器发 放脉冲 电流 , 摘 人 通过 导线和电极的传导
刺激心肌 , 使之兴 奋和收缩 , 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 , 控制心脏按脉 冲电流 的频率有效地波 动。整个起搏 系统是 由脉 冲发生 器、 电源或 电池 、 电极和导线( 阴极 / 电极 、 负 阳极 / 电极 )人体组织 构成 。而 l床上 电极 脱位发生率 为 2 8 并不多见 , 正 、 临 - %, 本 病 区曾收治 一例起 搏器电极脱落患者 , 现将护理心得做个 总结 , 临 为l 床此类患者 的护理分享本 人的一些经验。 【 关键 词 】 心 脏起搏 器电极 ; 脱落 ; 手术电极重新安置 ; 护理
心脏起搏器电极移位的护理PPT课件
01. 心脏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 02. 心脏起搏器电极移位的症状 03. 心脏起搏器电极移位的护理
措施
04. 心脏起搏器电极移位的预防
植入位置不当
手术操作不当: 术中电极植入位 置偏离预期位置
电极质量问题: 电极在植入过程 中发生断裂或移 位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术后活动过 多,导致电极移 位
04
调整起搏器电压:根据患者病 情和电极移位情况,调整起搏 器电压,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05
调整起搏器模式:根据患者病 情和电极移位情况,调整起搏 器模式,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预防并发症
01
保持电极周围皮肤清洁 干燥,防止感染
03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电 极脱落
0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观察患者心理状态, 如焦虑、恐惧等,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调整起搏器参数
01 调整起搏器参数:根据患者病 情和电极移位情况,调整起搏 器参数,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03 调整起搏器频率:根据患者病 情和电极移位情况,调整起搏 器频率,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02 观察心电图:监测心电图,观 察起搏器参数调整后的效果, 确保患者安全。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和紧张情绪
定期随访
01
定期随访时间:每3-6个月
随访内容:检查电极位置、心电
02
图、起搏器功能等
随访目的:及时发现电极移位,
03
及时处理
随访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
04
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
随访结果分析:根据随访结果,
05
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电极移位
评估患者生活习 惯:评估患者生 活习惯,包括饮 食、运动、作息 等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6例进行研究,给予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4例,但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介入治疗护理干预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235-01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目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的发病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4%~7%,而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
如今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最为可靠的方法和主要手段之一。
笔者现将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年龄在(65.29±5.82)岁。
此组患者均符合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标准。
1.2方法:此组患者均经过有效的术前准备给予介入手术治疗,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起搏部位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器埋植左侧胸大肌筋膜下囊袋内。
术后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有效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2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2.1术前心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基本知识,使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
讲解患者患有此类疾病采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愈后的效果等,讲解介入手术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好、恢复快的手术特点,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手术成功率高。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L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⑴电极脱位:电极脱位是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常见致命性并发症,早期主要依赖术后心电图表现对电极导线脱位进行鉴别,心电图可呈无脉冲信号,且未见心室激动波,仅表现为低于起搏频率的起搏心律或存在脉冲信号但缺乏有效起搏波或完全房室传导抑制等。
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若患者对起搏器依赖严重,可产生眩晕、黑朦等,甚至会发生阿-斯综合征。
目前临床中认为起搏电极脱位可能与术后患者心内膜条件不良、活动不合理、电极导线固定不当或植入位置不佳等多种影响因素相关。
⑵电极断裂:电极断裂的发生并不常见,起搏电极断裂可引发起搏或感知功能异常。
初期断裂多由术者操作不合理所致,晚期断裂多由锁骨下间隙过小,肋骨、锁骨等和电极长时间摩擦引发。
另外,长期剧烈运动也是造成电极断裂的危险因素。
⑶囊袋感染:囊袋感染多由残留在囊袋中的细菌感染所致,常出现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2~4d。
其临床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迁延难愈或裂开部位渗出炎性分泌物,也可能导致囊袋处皮肤变薄,产生剧烈痛感,常并发全身症状。
罗军等⑺在研究中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起搏器囊袋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及起搏器植入频次与囊袋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⑷囊袋出血或血肿:囊袋出血与血肿在术后1周内比较常见。
其临床表现为囊袋处疼痛、麻木感,局部张力高,会触及波动感,使血象轻度偏高,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或是轻微压痛症状,也可能出现瘀斑,色泽紫暗。
⑸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起搏器综合征是指在单腔心室起搏期间,于心房收缩过程中恰逢房室瓣关闭、心室起搏收缩,心房血至静脉返流,同时激发心房压力感受器,从而引起反射性血压降低等血流动力障碍。
⑹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最为多发的并发症之一,其可见于起搏器安置的不同阶段,且于安置早期的发生风险。
心律失常的主要诱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心内膜感染与电极发生移位是其常见的影响因素,起搏器故障或电磁场影响其性能亦会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临时起搏电极移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临时起搏电极移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于景莉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9(025)021
【摘要】临时起搏器是抢救心脏停跳、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法。
由于临时起搏器电极无侧翼以及老年患者存在生理性梳状肌或乳头肌萎缩,肌小梁平坦及松弛,若安装时电极位置不佳、护理不当等综合因素很容易引起电极移位.造成起搏失灵,危及患者生命。
从临床护理观察,发现电极移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页数】2页(P3328-3329)
【作者】于景莉
【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安装临时起搏器术后感知起搏不良电极移位的护理 [J], 易文雅;张静
2.感染电极拔除术后主动固定临时起搏与传统临时起搏的对比研究 [J], 郭飞;董建增;王龙;段江波;李学斌
3.经锁骨下静脉床旁盲插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60例 [J], 杨晓飞;李凤原;王彩虹
4.临时起搏器电极移位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 [J], 蔡理
5.心脏起搏器导管电极移位原因及防治 [J], 杨淑琴;邱敏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致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并3例报道
174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8月 B 第 7 卷第 23期Aug. B 2019 Vol. 7 No. 23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致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并3例报道安亚平,郑志伟,俞 杉(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0)【摘要】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电极脱位并发心理障碍原因。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科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3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患者于术后2天~3月内出现起搏电极脱位并发严重焦虑或抑郁,分析发生心理障碍原因。
结果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出现电极脱位并发心理障碍的发生是遗传、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
结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并发症可产生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发生电极脱位后表现尤为强烈,及早给予药物、行为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有利于改善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起搏器;并发症;心理障碍【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3.174.02永久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已拯救数以百万计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1],但植入患者术后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其中原因之一是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2]。
临床上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引发心理障碍,识别率低,治疗干预率更低,严重者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疗效的转归,正确识别和处理永久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的心理障碍,对预防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理障碍,改善起搏器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对于我科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305例中术后电极脱位后出现心理障碍3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的原因和处理
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的原因和处理陈跃光;张大东;陆洁;杨晖;刘春艳;张薇【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3(012)004【摘要】目的随访安装起搏器患者,观察起搏电极的情况,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了解和避免起搏电极的脱位.方法总结6例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电极导线7根8次脱位,其中起搏器DDDR2例、DDD 2例、VVI 2例.结果 4例右锁骨下静脉穿剌、1例左锁骨下静脉穿剌,1例头静脉置入,心房导管脱位4次、1例微脱位,心室导管脱位4例、2例微脱位,其中3例为老年女性,4根导管5次脱位.结论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尤其要警惕老年女性或肥胖者.可能老年肥胖女性组织疏松,起搏器由于重力下坠产生遂道,牵拉导管会引起脱位.【总页数】2页(P252-253)【作者】陈跃光;张大东;陆洁;杨晖;刘春艳;张薇【作者单位】201100,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心内科;201100,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心内科;201100,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心内科;201100,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心内科;201100,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心内科;201100,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7例分析 [J], 陈国方;江隆福;蔡小婕2.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预防 [J], 熊德高;岑本莲3.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原因的初步探讨 [J], 邹彤;王志蕾;佟佳宾;李梅;吴素娟;杨杰孚4.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预防护理 [J], 施秀英;王劲松;任一壁5.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预防电极脱位的护理体会 [J], 黄苇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起搏电极脱位的一种特殊心电图表现
起搏电极脱位的一种特殊心电图表现
钱秉源
【期刊名称】《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2(1)2
【摘要】患者男性,61岁,7年前因3°房室传导阻滞伴多次晕厥而住我院安装右室心内膜起搏器。
安置起搏器时发现右室心尖部多数区域不起搏或起搏阈值高达3-5.5V,经反复尝试于右室心尖部近脊柱左旁觅到一起搏阈为0.8V,阻抗845Ω的区域,即固定起搏电极,起搏方式为VVI,起搏率72/分。
术后起搏情况良好,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总页数】2页(P70-71)
【关键词】心电图;起搏电极脱位
【作者】钱秉源
【作者单位】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安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6):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的心电图表现 [J], 何方田;卢海燕;吕钽
2.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典型及特殊的心电图表现 [J], 郑新权;赵力
3.心房电极头脱位的心电图表现 [J], 刘志华;宋建平
4.非选择性His束起搏下美敦力起搏器心室阈值管理功能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J], 吕永波; 寇惠娟; 张岩; 王波; 郑强荪; 李永勤
5.一种特殊的右心室起搏心电图表现 [J], 张阿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因素及心电变化分析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因素及心电变化分析
曾春芳;李天发;何喜民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7)001
【摘要】目的: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心电图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中,29根电极导线脱位,双极电极导线17根,单极电极导线12根,心室电极导线18根,心房电极导线11根,心电图表现为心房、心室间断起搏或不起搏,感知功能正常或感知不良,或异处着床并间歇起搏.结论:双极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电极导线脱位的早期识别,有赖于术后心电图的密切观察,心电图可作为起搏器术后常规检查.
【总页数】3页(P142-144)
【作者】曾春芳;李天发;何喜民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海南,海口,570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
【相关文献】
1.起搏电极导线微脱位的临床探讨 [J], 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程应樟;胡建新;程开诚;姜醒华
2.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探讨 [J], 郭继鸿;许原;李学斌
3.CT诊断右心房起搏器导线电极脱位合并右心房穿孔一例 [J], 李琳;王照谦;孙喜霞;杨志强;陈爱军;安攀;贾崇富
4.起搏电极导线微脱位的临床探讨 [J], 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程应樟;胡建新;程开诚;姜醒华
5.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因素分析及相应处理策略 [J], 鲁静朝;刘凡;崔炜;谢瑞芹;杨秀春;谷国强;吴金凤;李保华;都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7例分析
标签: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脱位
35随着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广泛开展,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起搏电极脱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这不单增加患者的病苦,也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同时因再次手术增加感染机会而影响预后[1]。
本文结合本院近几年起搏电极脱位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原因。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患者7例,男2例,女5例,年龄53~82(65.57±9.95)岁。
基础疾病:高血压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瓣膜性心脏病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缓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2例。
1.2起搏器及电极相关资料:7例患者中5例植入DDD起搏器,2例植入VVI起搏器,均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植入DDD起搏器均应用心房双极电极导线,心室均应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
2例VVI 起搏器植入者中,1例应用普通翼状电极,1例应用翼状电极后改用螺旋电极。
心房电极均采用J形电极。
植入时起搏参数均按心房起搏阈值
2.5mV,心室起搏阈值5.0mV的条件,心房、心室阻抗均在300~1000Ω之间。
1.3起搏电极脱位诊断:(1)心电图表现不起搏或间歇起搏,感知异常。
(2)X线透视见心房电极或心室电极游离于心腔,或电极位置较原明显变化。
(3)起搏器程控,可记录到阈值及感知的突然改变。
二者结合作出诊断。
2结果
2.1脱位情况:7例患者共有10次电极脱位,其中心房电极脱位5次,心室电极脱位5次。
5例DDD起搏器病例4例心房电极脱位,1例心室电极连续脱位2次;2例VVI起搏病例1例于1年后发现电极脱位,再次手术后二天又发生脱位,换用螺旋电极。
1例术中翼状电极无法固定,换用螺旋电极后仍脱位,放弃手术。
其他电极均在1周内发生脱位,无心房心室全部脱位病例。
2.2脱位患者的临床症状:7例起搏电极脱位后有1例一年后脱位患者再次发生晕厥,1例表现为乏力,其他心房电极脱位者无明显症状。
2.3电极导线脱位的可能原因:1例术中心室电极反复脱位者,为瓣膜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三尖瓣重度返流,由于心房颤动,心室搏动不规则,使电极不易固定;也可能因右心室肥厚,腔内解剖改变,比较光滑有关。
另1例一年后心室电极脱位者使用翼状电极,并伴右心室扩大,并有胸部皮下结缔组织松驰下垂,起搏器连囊袋下移有关。
另1例连续心室电极脱位者,脱位后电极呈扭转状,分
析沿电极轴有旋转力,与电极未很好固定,及盘放电极时圈数过多导致产生沿轴旋转力有关。
心房电极脱位有1例在术中电极张力较大,其他原因难于确定,可能有盘放电极的因素。
2.4脱位后处理:1例术中无法固定放弃手术,其他6例均再次手术,经起搏器悬吊孔和胸肌固定牢固,为加强固定,先把电极与电极外硅胶套用丝线固定一次,再缝扎固定;为防止旋转,先把起搏器置于囊袋中,后轻巧推入电极;1例迟发心室电极脱位者,把心室电极改为螺旋电极后未发生脱位。
3讨论
起搏电极脱位率与电极类型有一定关系,据报道双极电极脱位发生率高于单极电极,自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后,心室电极脱位率有下降[2],但仍有一定发生率,这与患者心腔解剖特点及医师操作有关。
本组起搏电极脱位7例,多数发生在术后一周内,与文献报道上一致[3],心房电极脱位,由于心室起搏良好,很少发生症状,而1例心室电极脱位者则发生晕厥,后改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后症状消失。
分析7例脱位原因,心房电极脱位可能与张力不适当,或在穿刺处至囊袋过遂道时过多回拉、电极固定不够牢,多余电极线盘入囊袋时使电极产生旋转力,由于头端为J形,使头部移位。
另外放置部位非常重要,最好置于右心耳部,因右心房解剖结构决定,界脊后右心房光滑,容易移位。
心室电极脱位有1例连续二次脱位明显因固定不佳有关,后仅先把硅胶套与电极用丝线扎一道后解决。
老年人胸部皮下结缔组织松驰,使起搏器和电极整体下移,电极外拉亦使电极脱位,另外心腔扩大也可能电极相对过短,使电极与心肌脱离。
我们发现严重三尖瓣返流、心房颤动等心室律不规则或右室肥厚收缩有力时亦易脱位,1例这种病例术中多次脱位,无法固定,最后放弃手术。
起搏电极脱位关键在于预防,我们经验:(1)心房电极放置的位置,大多认为最佳在右心耳及房间隔,我们习惯于置于右心耳,少在间隔前部,影像学上左前斜位头端向前。
(2)严格测试各种参数,术中患者应做各生理动作(深吸气、咳嗽)。
(3)过遂道后必须透视,主动固定电极在心室内要留一定张力,电极及起搏器都要严格固定,先要使电极与之硅胶套固定,再固定电极,增加牢固度。
起搏器可通过悬吊孔与胸肌固定。
(4)如心室电极在间隔部不易固定时,更换位置,于高位流出道由于搏动幅度小,可能易固定,也可把引导钢丝做成Amplatz 形,使电极头端易指向间隔。
(5)电极和起搏器连接后,多余电极不可盘圈太多,可先顺向把电极近段置入囊袋,再盘圈连起搏器一起放入囊袋。
上述措施可减少电极脱位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史扬,耿仁义.起搏器囊袋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9(6):797-798.
[2]张志辉,曹宇,欧阳茂,等.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7,21(3):200-202.
[3]Blenbogen KA,Wood MA. Cardiac pacing and TCDs[M]. 3ed. Malden Massachusetts USA:Blackwell Science Inc,2011:21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