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
摘要:分析了重型车辆中冷器频繁开裂和高故障率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方法是在拆卸后对故障部件进行采样,分
析中冷器开裂的原因,利用CFD仿真,并通过台架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冷器;开裂;除水
前言
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但是,由于废气的导热性和
增压器的压缩功率,压缩机出口处压缩空气温度上升,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导致发动机功率和经济性下降。
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增压器压缩空气温度,
可以提高空气密度,增加发动机功率输出。
从中可以看出,中冷器是保证发动机
可靠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冷器散热器管泄漏时,发动机增压空气输入不足,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和功率输出。
1故障描述
据市场反馈,进入冬季后,西北地区中冷器多次破裂,造成用户车辆使用问题。
要解决此问题,请对故障后返回的部件执行以下分析。
调研,视觉控制。
检
查故障部件,发现中冷器的故障模式是中冷器底部1-4根散热器管的延长,伴随
裂纹和漏风,中冷器的其他外观没有明显损坏。
第二,拆卸控制。
中间冷藏室和
散热器管被切断,检查后,内翼和散热器管牢固地固定在未延伸散热器管内,内
翼牢固地固定在延伸管内,但所有内翼均断裂。
检查中冷器的空气室内部,并在
空气室表面发现水位痕迹。
水位不同于空气室底部,最高水位接近第四散热器管。
2原因分析
调研,积水结冰。
通过对故障部件的分析,可以根据散热器内部机翼断裂和
空气室痕迹的检查判断中冷器散热器软管的故障过程:水积聚在中冷器,低温环
境下冷却,体积膨胀反复冻结后散热器管内的翼逐渐断裂,在过压压力作用下散
热器管开裂失效。
在困难的条件下,冰的膨胀也可能直接导致散热器管破裂。
第二,缺陷重现。
为了验证上述判断,在实验室环境中再现了故障模式。
切断中冷器,用水充入室内,直至底部两行散热器软管的深度,然后放入低温箱内冷冻,放入培养箱内解冻。
因此,在第三个周期,中冷器底部的冷却液管严重膨胀,在第五个周期,冷却液管破裂。
拆下散热器管并检查后发现内翼破损,缺省模式与销售后故障零件相同。
第三,微观观察。
沿水平方向进行的取样显示,曲线处的早期裂缝延伸到材料内部。
高频镜下可见主裂纹较大,扩展时有分枝,裂纹尾较小,裂纹形状符合应力腐蚀裂纹特征。
矩阵由一个α相位实体组成,该实体位于其上分布的非混合点上。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破裂。
放大系数较高时,可以看到泥浆带和疲劳带在堵塞物上有网格裂纹,并且可以看到更多的二次裂纹分布在整个谷物上。
断裂的特点是应力和疲劳腐蚀。
3解决措施
3.1中冷器室结构优化。
CFD分析表明,中冷器的进气流量按上、中、下顺序通过散热器管,中冷器底部散热器管的进气流量较小,流速较慢。
发动机负荷低时,空气室底部的水不能被气流冲走,存在风险。
从而优化了中冷器进气室的结构,增加了中冷器进气室的宽度,同时在中冷器进气室设计了隔板,使中冷器进气室并且方向气流优先通过中冷器的空气室底部,同时提高气流速度。
优化的中冷器CFD模拟分析表明,中冷器进气流量按底部、顶部和中间顺序穿过散热器管,中冷器底部散热器管内气流速度大大提高。
3.2中冷器除水设计。
当汽车低速行驶很长时间时,中冷器内的冷凝水不易通过气流输送,因为中冷器内气体流量低,从而形成了中冷器底部的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中冷器排气侧的空气室底部设计了排气孔,并在排气孔中间设计了排气孔。
排气孔直径是根据发动机支座性能测试确定的。
同时在风道内安装不锈钢滤清器,确保异物不会吸入。
3.3分析和讨论。
分析表明,中冷器在腐蚀和应力疲劳混合环境条件下容易出现延迟故障,解决办法是消除应力或腐蚀环境和疲劳因素,其中腐蚀和疲劳的原因与车辆的使用和熔炼原理有关因此,在冷成型过程中适当增加r角度以减少内部应力。
目前,制造商将r角度提高到R2.5,模具r角度的磨损率也降低了。
3.4维护中冷器。
外部清洁或侧冷却器前的中冷器冷却翼通常由叶片或污泥
堵塞,从而防止中冷器冷却。
因此,必须定期进行外部清洁。
注意不要使用高压
水枪防止散热器变形。
长期使用内部清洗后,污物通常附着在中冷器的内部管道上,这不仅减少了气流管道,而且降低了热交换能力。
因此,中冷器必须在内部
定期清洗和维护。
如果在中冷器内发现严重污物,应仔细检查空气滤清器与进气
管之间是否有泄漏。
注意:内部清洁后,中冷器必须干燥后才能连接管道。
4试验验证
原平面的中冷器和优化平面分别在发动机平台上进行测试,中冷器连接到发
动机平台。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中,发动机在国际公认的WHC运行条件下运行。
经
过三个周期的测试,发动机停止了首先使用集水杯从中冷器底部的排放阀收集冷
凝水,然后将排放阀放回原位。
同时切断中冷器排气口处的橡胶管,然后启动发
动机,将转速调整到最大转速,观察中冷器喷嘴的水量。
试验结果表明,初始计
划和优化计划中制冷机底部放空阀收集的水在初始计划中约为100ml,中冷器有
较多的水,自输出后以径向方式排出。
在优化方案中,中冷器水很少,从出口排
出水。
根据支撑试验结果,优化后中冷器蓄积水量显着减少,证明上述优化方案
是可行的。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中冷器底部冷却液管开裂失败的原因,再现了故障。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并验证了优化措施,得出了如下结论:①中冷器底部的水和容积延
长是中冷器破裂的主要原因;②经改进的中冷器可通过改变空气流通方向,提高
中冷器底部冷却管内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去除中冷器内积聚的水,效果显著;
③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中冷器脱水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中冷器散热器软管因
积冰而开裂的问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安,袁学.重型载货汽车柴油机动力不足故障树分析[J].山东交通学
院学报.2012(2):7.
[2]王建昕,帅石金.汽车发动机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张伟,杨珏,张文明,等.中冷器布置对内燃机冷却系统性能影响的试
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719-723.
[4]段继宏.燃气内燃机热管中冷器设计.内燃机与动力装置[J].2014(3):6-7.
[5]孟祥廷,闫伟,王桂华,等.基于CFD的中冷器气室结构优化设计.内
燃机与动力装置[J].2019(4):52-55.
[6]何雅玲,唐连伟,高健,等.一种新型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的热力计算方
法及分析[J].内燃机学报.2005(5):44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