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清科举制的异同
唐宋元明清科举制特点
唐宋元明清科举制特点
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1、吏部授官:
唐代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出仕资格,如欲出仕,还须经过吏部的释褐试,方得授官。
吏部择人的标准有四:一为体貌端正,二为说话有条理,三为书法工整美观,四为文辞优美。
2、重进士科: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繁多,但对进士科出身的士人特别尊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抵应进士科的考生,每百人取录一、二人,而应明经科的考生,则约每十人取一、二人。
3、评行与公卷:
唐代的科举考试仍保留汉代以来的誉望风气,主考官并非单凭考生的成绩而定等第,还考虑考生的知名程度,故应考前,必云集京师,竞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邀名誉,观素学,以期即使临场失准,亦可被录取,此种做法称为公卷制。
宋朝科举有了大变化。
首先,彻底取消出身和门第限制。
南宋时期,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
其次,禁公荐,罢公卷,以成绩高低定去取。
在考试内容上,宋朝科举重能力见解及应用。
进士科考试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经义由试墨义改为试大义。
考生光凭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一、背景介绍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在唐、明、清三个时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像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
二、唐代科举制度1. 考试形式唐代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乡级考点进行的,重要考察基础知识和才力;会试是在省级考点进行的,重要考察策论和辩才;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重要考察才能和应对本领。
2. 参加人数唐代科举制度的参加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只有一、两千人报考。
这使得选拔的范围较窄,容易显现人才匮乏的情况。
3. 按部就班唐代科举制度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倾向于按部就班,对考生的创新本领和实践经验要求较低。
三、明代科举制度1. 考试形式明代科举制度保持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形式,但相对唐代有所转变。
乡试重要考察诗文和策问,会试重视辩论和策问,殿试变得更加重视策论和文笔。
2. 比例渐渐增大明代科举制度的参加人数渐渐增大,报考人数可以实现数十万人。
这使得选拔的范围较广,同时也加大了选拔的难度和竞争压力。
3. 客观评分明代科举制度重视客观评分,严格依照评卷标准进行评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四、清代科举制度1. 考试形式清代科举制度沿袭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形式,但有所转变。
乡试重要考察诗文和策问,会试重视辩论和统计学,殿试重视国策和文笔。
2. 统一考试清代科举制度引入了统一考试,不再依照地区分权进行考试,从而使得评判更具公正性,减少了贿赂和打招呼等不正当手段。
3. 选拔激励机制清代科举制度重视激励优秀人才,设立了状元、进士等荣誉称呼,并供应了丰厚的待遇和晋升机会。
五、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借鉴意义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以下借鉴意义:1.考试形式的适应性: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敏捷调整考试形式,适应社会发展变动。
现代企业管理中,也需要依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以九品中正制为主,即将官职分为九个等级,并按照贤愚、品德、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定。
此外,还设有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2. 宋元时期:宋代继承了九品中正制,但在宋代加强了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宋代科举制度分为进士科和举人科,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科举,通过这个科举考试合格的人才可以进入官场任职。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科举制度。
明代设有三科(乡试、会试、殿试),清代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选拔机制,选拔对象也从最初的士人逐渐扩大到广大民众。
4. 近代以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选官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实行了国民党的选拔制度,通过政治派别的竞争和党派内部的考核选拔官员。
1949年建国后,中国采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再经由这些代表选举产生政府的各级机关。
总的来说,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从贤愚品德能力的评定,到科举制度的崛起,再到党派竞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引入,都是历史进程中不同政治体
制下的不同选拔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的选官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试论述唐、宋、明、清四朝科举的主要特点。
试论述唐、宋、明、清四朝科举的主要特点。
唐代初年即已开科取士,并逐渐制度化。
其特点是:
第一,考试科目由杂乱而逐渐突出了重点。
第二、确立分级考试制度。
第三,考生来源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另一类是不在校的自愿应试者。
第四,授官。
进士及第分甲乙等,明经分四等,这都只是取得做官资格,并可免除徭役。
第五,唐代科举,实际上是考试与荐举相结合,荐举人的作用很大。
宋初基本沿袭唐制。
陆续进行了许多重要改革,使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第一,宋太祖开宝六年正式确立殿试制度,因而形成乡,省。
殿三级考试制度。
第二,陆续建立和完善了糊名、誊录、锁院,隔帘等保密规则,严格了勘磨(复查)制度。
第三,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录取数量大增。
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的方式基本相同,进士科成了唯一的常科。
和前几代相比,明清两代又有以下主要变化。
第一,参加科举必从入学开始。
学校有两类,一类是中央的国子监,只有贡生才能入学。
一类是县、府州的地方学校,在科考中达到一、二等,才能参加乡试。
各类学校都有定额。
第二,考试增为县、院、乡、会、殿试五级。
第三,八股文是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八股文题目必然出自《四书》、《五经》。
第四,科考与授官。
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为十七名,称赐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称赐进士出身。
殿试后多半立即授官,一甲正六品与从六品,一般入翰林院;其余七品,有京官地方官之别。
试论述唐、宋、明、清四朝科举的主要特点
试论述唐、宋、明、清四朝科举的主要特点唐宋明清四朝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和培养人才。
下面是唐宋明清四朝科举的主要特点:1.系统性强:唐宋明清四朝科举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人才选拔体系,包括考试制度、选拔规则、奖励机制等。
2.考试内容丰富:唐宋明清四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涵盖了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等多个方面,考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
3.考试难度大:唐宋明清四朝科举考试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通过艰苦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应对。
4.影响深远:唐宋明清四朝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朝的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要特点包括:分科考试:宋朝的科举制度仍然将文官分为五科,但是取消了工科,新增了艺科。
分级考试:宋朝的科举制度分为科举、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在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更加系统,考试的难度也更大。
分地考试:宋朝的科举考试仍然分为本省和外省两种考试,但是宋朝加强了考试的统一性,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举考试。
明朝的科举制度在宋朝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主要特点包括:分科考试:明朝的科举制度仍然将文官分为五科,但是增加了翻译科。
分级考试:明朝的科举制度分为科举、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在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更加系统,考试的难度也更大。
分地考试:明朝的科举考试仍然分为本省和外省两种考试,但是明朝加强了考试的统一性,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举考试。
清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考试制度,主要特点包括:分科考试:清朝的科举制度仍然将文官分为五科,但是取消了医科和艺科,新增了法科。
分级考试:清朝的科举制度分为科举、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在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更加系统,考试的难度也更大。
分地考试:清朝的科举考试仍然分为本省和外省两种考试,但是清朝加强了考试的统一性,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举考试。
此外,清朝还引入了应试制度,即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参加应试。
唐宋明清科举制的异同
唐宋明清科举制的异同13普本小教数学班 1340610066 卢毅唐宋明清科举制度的状况和特点由于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
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在这里讨论的仅是最重要的常举。
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科举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
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科考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
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唐朝到清朝的科举制度的变化
唐朝至清朝科举制度变迁
哎哟喂,说起那唐朝到清朝的科举制度,那可真是变了又变,花样百出嘞。
想当年唐朝时候,科举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初尝鲜美,热闹非凡。
进士科一出,读书人们就跟过年似的,挤破头都想往里钻。
那时候,诗赋是重头戏,李白、杜甫那些个大诗人,说不定还在科举路上留下了几笔呢。
转眼到了宋朝,科举就更像咱们的川剧变脸了,规矩多得很,还分了个进士科、明经科啥的,内容也杂,不仅要会写,还得懂点经史子集。
这下好了,读书不仅要文采飞扬,还得肚子里有点真墨水。
明朝一来,科举直接变成了“八股文”的天下,那格式严得嘞,跟咱们四川的泡菜坛子一样,密封得紧,味道嘛,就看个人怎么腌了。
中举的,那可都是严格按照套路来的高手。
到了清朝,科举制度虽然还在,但味道就有点变了。
满汉文化交融,科举里头也多了些新鲜玩意儿,不过大体上还是那套,八股文还是主流。
不过啊,清末那会儿,世道变了,新思想新学问冲进来,科举这老坛子就开始晃悠了,最后啊,干脆就给砸了锅,换成了新式学堂和洋学问。
总而言之,这科举制度从唐朝到清朝,就像咱们四川的菜肴一样,不断变换着花样,虽然最后没落了,但它留下的影响,那可是深得很,咱们现在说起考试,还是离不开它那股子味儿。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
題目:試論述唐明兩代科舉制度之異同及得失。
引言:唐初,承襲隋代的科舉制度,以鄉貢、生徒及制舉三方面選取國家所需的人才,從此確立了一種新的取仕方法-科舉制度,影響中國日後一千二百年的選仕方式,而科舉制度經歷唐、宋、元三朝,到明朝被推向另一個高峰,自成一個新的系統………………………….內容:~~~~制度異同:1.取仕途徑方面2.入仕程序方面3.考試內容方面4.考試時間方面5.授官及取錄名額方面~~~~~~~得失:1.客觀標準2.加強統治3.防止舞弊4.影響了科學的發展5.導致黨爭6.學校與考試結合結語:由此可見,唐明二朝的科舉制度,雖然擁有不同的內容,但亦有相同的性質,因此他們的科舉制度帶來的得失亦有其相同和不同之處。
組員:鄒順業、劉健威唐初,承襲隋代的科舉制度,以鄉貢、生徒及制舉三方面選取國家所需的人才,從此確立了一種新的取仕方法帘-科舉制度,影響中國日後一千二百年的選仕方式,而科舉制度經歷唐、宋、元三朝,到明朝被推向另一個高峰,自成一個新的系統,科舉制度在原本的基礎上發展,不再以詩賦和策論取士,而改用八股文,故唐明二朝所行之科舉制度是存在著很多相同和不同之處。
而其內容上的異同亦使其在得失方面亦出現異同。
在內容的異同方面,可以徙取仕途徑、入仕程序、考試內容、考試時間、授官及取錄五方面作出分析。
首先,在取仕途徑方面,唐代的考生來源分為「生徒」、「鄉貢」,以取文人為目的。
生徙即為學館出身之士,他們是來自中央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二館(弘文館、祟文館)及地方官學之學生,當中成績優異者便可參加禮部試。
鄉貢是指非學校出身的地方士子,他們經州縣考核後,便可參加禮部試。
而明代取仕會「進士」「貢舉」「雜疏」三途並用,其後提倡學校與科舉結合,考生來源是國子監和府州縣學的學生。
唐明二者之取仕途徑主要都是透過學院,而且以吸納文人為目標。
而其不同之處則是唐有不定期制舉來吸納別類的人才,如武、吏治、長材、賢良方正等,明代則定期舉行別類考吸納其他人才,如武科舉。
了解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区别,及其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了解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区别,及其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唐宋两朝科举制有一些主要区别,这些区别与当时社会变化密切相关。
以下是对唐宋两朝科举制主要区别及其与社会变化关系的分析:1.参与对象的范围:唐朝科举制更加开放,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无论贫富、身份。
而宋朝科举制逐渐收窄参与对象的范围,只有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士人才能报考。
这一变化与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层的逐渐固化有关。
宋朝强调士人身份和文化修养,科举制从一种晋升途径转变为社会精英的选拔机制。
2.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唐朝科举考试主要注重文辞、诗词等以文学为主的内容,考试形式相对简单。
而宋朝科举考试除了文学,还注重政治、礼仪、法律等内容,考试形式愈发复杂严格。
这种变化与唐宋两朝社会的政治要求和治理需要有关。
宋朝强调官员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才能,能够胜任多方面的职务,因此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全面和苛刻。
3.考试选拔的目标和导向:唐朝科举制在选拔官员时主要注重其文学才能和才华,重视人才的智慧和才艺。
而到了宋朝,科举考试逐渐转向重视官员的德行和品德,强调廉洁、忠诚和正直的要求。
宋朝科举制的转变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治国理念的变化有关,对官员的品质和德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而言,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区别与当时社会变化密不可分。
唐朝开放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社会阶层的活力,而宋朝收窄的科举制则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和阶层固化。
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则体现了政治和治理要求的转变,强调官员的全面素养和品德要求。
这些变化反映了唐宋两朝社会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调整,同时也影响着后来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从唐朝开始发展,并持续了近
千年。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起源
初期考试制度
在秦汉时期,已有一定的考试制度,但与后来的科举制度有所不同。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官员选拔形式逐渐向考试转变。
进士及第开始出现,并成为官员任
用的重要标准。
发展与完善
宋代
宋代是科举制度最为完善和盛行的时期。
科举分为进士科、明经科和贡举科等。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虽然保留了科举制度,但逐渐沦为僵化和官僚化的制度。
应试教
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演变与影响
影响社会结构
受到科举制度影响,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以士人为核心的社会阶层,决定了
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格局。
选拔官员准则
科举制度形成了以知识为主要标准的官员选拔准则,强调文化教育和考试成绩。
教育体制变革
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并对后来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结论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演变等过程,对社会结构、官员选拔准
则和教育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科举制度
仍旧是中国古代对人才的一种重要选拔机制。
简述唐朝和宋朝科举制度的异同点。
简述唐朝和宋朝科举制度的异同点。
摘要:一、唐朝科举制度概述二、宋朝科举制度概述三、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相同点四、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不同点五、总结正文: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和宋朝的科举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异同点。
一、唐朝科举制度概述唐朝科举制度是在隋朝“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立了常科、制科和武举三种考试形式。
其中,常科主要包括明经、进士两科,是唐朝科举制度的核心。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而进士科则侧重于文学才能和政治智慧。
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武举则主要选拔军事人才。
二、宋朝科举制度概述宋朝科举制度在唐朝基础上进行了改革,设立了举世闻名的“三元制”:解试、省试、殿试。
解试是地方选拔考试,省试是省级选拔考试,殿试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终选拔。
宋朝科举制度同样分为文科、武科两类,文科主要包括经义、诗赋、论策等科目,武科则主要包括马射、步射、武艺等。
三、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相同点1.选拔人才的目的: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都是为了选拔政治人才,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2.考试形式:均采用分科考试制度,根据考生的兴趣和才能进行分类选拔。
3.儒家经典地位: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都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发扬,明经科是重要考试科目。
四、唐朝与宋朝科举制度的不同点1.考试内容:唐朝科举制度重视诗赋才华,而宋朝则更注重经义和论策。
2.考试难度:宋朝科举制度逐渐提高了考试难度,增加了科举选拔的严谨性。
3.选拔程序:唐朝科举制度有较为复杂的选拔程序,而宋朝则简化了选拔程序,提高了选拔效率。
4.官职分配:唐朝科举制度官职分配较为宽松,进士及第后即可获得官职;宋朝则严格规定了科举及第者的官职晋升途径。
五、总结唐朝和宋朝的科举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根据时代需求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虽然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选拔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选拔政治人才,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
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其间有着重要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之一。
自唐代开始,科举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用于选拔文人的制度,经过数百年的沉淀,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一、宋代科举制度宋代科举制度比隋唐时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延生科举制度。
延生科举制度是宋代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借鉴北宋的亲贵子弟入仕之例,规定必须由在官机关工作的朝廷职员家庭产生的子弟,从小学习礼法文史,进而走上科举之路。
这些子弟在科举考试中享有一定的优惠,而且往往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较好成绩。
这个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治家族的利益,加深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级差别。
二、元代科举制度元代科举制度开始以"举人"为主来选拔人才,但在元末明初,科举制度再次推行,由于元代民族压迫政策,使举者人数十分有限,而制度中巨大权力的滥用,也导致不少聚散于文风美丽的冥吏及上流官员的庸俗无才的子弟,获取到官贵之位。
因为这些原因,元代科举制度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很有限的举人数量难以支撑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明代科举制度Ming代科举制度还是比较重要的。
它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保障了人才的选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明朝的制度运作非常从容。
明朝设有举人、正考、会试和殿试4次考试的科举制度,而且明代还规定: "古今语言所论儒学,惟太学为正。
明朝设立太学,翰林院便出自来自此。
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文化、科技的蓬勃发展,也成为明朝实行中,排除劣迹人员,选拔文武人才的有益途径。
四、清代科举制度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困难。
由于清室强化了儒家文化,塑造了清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完美局面,制度上的不公、不透明以及权利滥用成了常态。
科举制度由于权力极度集中,不存在什么监督、公正的管道,由此而导致举人的地位只是基于著名考官的个人喜好和贿赂。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各个朝代中,对官员和士人进行考核和选拔的制度。
这些考核制度在不同的朝代中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都起到了选拔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和维护政权稳定的作用。
下面将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考核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秦汉时期,考核制度主要体现在选官和科举两个方面。
选官制度是通过举荐、考察和选拔等环节,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科举制度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考场进行的,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是在皇宫内进行的,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获得进士称号,成为官员。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经义、史书、文学和政策等方面的考核。
此外,隋唐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此外,隋唐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经义、史书、文学和政策等方面的考核。
此外,宋元明清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此外,宋元明清时期还设立了进士及第的制度,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称号的考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核制度在选拔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和维护政权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和培养等环节,选拔出具备才干和品德的人才担任官职,为政府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管理人员。
同时,这些制度也为士人提供了一个通过努力学习和考试获得官职的机会,促进了社会上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注重经义和文学,忽视了实际才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致了官员队伍中的学者多而实干少的情况。
明清的科举制度及其功能
明清的科举制度及其功能从唐朝开始,科举制度就成为中国古代的基本制度之一。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是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对于整个中国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明清社会历史的角度探讨科举制度及其功能。
一、科举制度的来源和形式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以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为基础的,但也有一些区别。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具备两个主要的形式,一是会试,另一个是殿试。
会试是考生在本省(或本地区)进行的第一次考试,以筛选出优秀的考生进行第二次考试。
而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试卷都是亲手出题的,是筛选出最顶尖的考生。
二、科举制度的功能1. 推选官员科举制度因为其能够筛选出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明清时期官员选举的主要渠道。
科举制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官员。
这个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官员的选拔和监控,同时也使社会上不同的阶层之间更为公平地竞争。
所有没有当官的阶层也得以利用这个机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2. 稳定社会秩序科举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因为科举制度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制度,它促进了人们的良心竞争,最终造就了德才兼备的官员。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缺乏一个公平的制度,就很难保证社会的稳定。
3. 补救社会问题和意见可能很少人会想到,科举制度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反馈机制。
试想,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才总是被其他地区挖走,那么在科举竞争中得到高分和展现杰出才能的地区就有机会在中央获得更大地代表性和发挥剩余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为缺乏相关技能的人们提供机会,科举制度也为社会开启了变革的门户。
三、科举制度的局限性科举制度虽然是古代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一,但它也有着它的局限性。
其中最突出的局限性是这个制度是一种基于读书、考试、评分的选拔制度。
这意味着如果你不会写作或毫无艺术天赋,就无法通过其中的笔试。
甚至如果你有才华,但是在别的方面不好,也还是不可能考上。
这种窄化人才层面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与政府建立的关系。
此外,科举制度的考试要求极高。
简析隋唐_两宋_明清的科举制
XUEZHOUKAN科举制度初创于隋朝,唐朝日益完善,宋朝通过改革获得发展,明朝达到鼎盛,清朝日益衰亡,1905年废止。
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持续1300多年,对古代的政治、教育、人们的精神风貌都有较大的影响。
现就上述各时期的科举逐一进行简析。
一、隋朝———科举制的初创时期南朝时期,高门世族把持中央和地方大权,他们崇尚清谈,没有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纵情声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士族制度日益腐朽。
隋朝统一全国后,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充实到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中央集权,是当务之急,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
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二年(582年)正月,隋文帝诏举贤良。
开皇七年(587年)正月,“制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志行修谨”是有德,“清平干济”是有才,以德、才分科取士,这是隋文帝想变更已往以文章取士惯例的措施。
这些虽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已经具备科举制的雏形。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进士科从创立开始取士就从以推荐为主转移到考试为主,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这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二、唐朝———科举制的完善时期唐朝科举制进一步的完善,内容日益丰富,条规趋于严密,科举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在科举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应试者不受门第限制,不必由官员荐举,皆可“投碟自荐”,这和察举是重要的区别。
考试的规则明确,如考试日期、内容、考官、录取等等;考试科目增加,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但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
贞观年间,基本建立起一套科举考试制度。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的制度对比
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的制度对比唐宋元明清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制度安排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对五代十国与唐宋元明清的制度进行对比分析。
一、政治制度对比1.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形势动荡不安。
十国的政治制度主要以封建的君主专制为核心,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
君主设置各级官职,并任命官员,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
2. 唐宋元明清唐宋元明清时期,政治制度比较稳定。
唐代实行集权专制制度,由皇帝统治,设立中央和地方官职,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宋代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皇帝通过宰相进行行政管理,地方则设立州县进行管理。
元代实行蒙古人的官制,设立中央行政机构以及地方政权,实行官僚制度。
明代延续了元代的制度,明成祖正式设立了内阁,形成了儒家文官集团的统治。
二、经济制度对比1.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相对较弱,地方的割据和战乱使得经济处于破碎的状态。
各国主要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商业相对衰落。
其中南方的吴、越等国较为发达,大量生产稻米和丝绸。
2. 唐宋元明清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的鼎盛时期,农田水利的开发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产出的增长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唐代商业繁荣,外贸航运繁忙,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贸易。
宋代是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时期,宋代推行均田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与分配,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
元代引入铁钉、纸币等经济制度创新,加强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明代实行草木耕造,加强了农业生产,同时扩大了农村市场和商品经济的规模。
三、军事制度对比1.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军事力量的掌控是君主稳定政权的重要手段。
十国的军事制度主要以职业军队和义军为主,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和君主。
军队组织松散,强调个人能力和义务,缺乏持久战争的能力。
2. 唐宋元明清唐代军事制度相对稳定,实行戍卒制,士兵由官府征发,设立积弊众多的节度使制度,区分兵种和地区。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从唐朝开始,科举制度就成为了中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制度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
一、科举制度的基本构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由主考官、监考官和考生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主考官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高级官员,负责组织审查试卷、标定成绩等工作;监考官是由地方政府派出的官员,负责考场监考和防范作弊等,同时也要组织和照顾考生的食宿;考生则是通过参加考试来竞争官职的人。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地方举行的选拔考试,只有考取一定分数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份举行的考试,只有通过会试的人才能进入最后一级考试——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直接主持的考试,录取的名额很少。
二、科举制度的特点及意义1.平等竞争科举制度是朝廷用人的一种渠道,重视考试成绩、忽略背景门第。
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既有利于知识分子的赏识,也能避免门第家庭的歧视以及晋升上层的不公平现象。
因此,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开创了一种平等竞争的制度模式,为中华文化普及和维护平等竞争的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他日民主法制化的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知识分子的统治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为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并从中选拔政治领袖。
因此,在明清时期,知识分子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其拥有的文化资本塑造了他们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也为其后来在19世纪以后掌握国家政权和重掌人类文化进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推动中国社会形态变革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态变革。
因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互相依赖的关系,所以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文化和思想开始对封建统治的不合理性提出质疑,思想意识虽然很缓慢,但是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三、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一个从完全自由学思想逐渐演变为反动的思想控制的过程。
隋唐时期与清朝科举制度的不同
隋唐时期与清朝科举制度的不同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
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关于报考的手续问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
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
这些科又称常科。
3.考试方法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由于八股取士,考场舞弊等多种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使明清之际的科举考试弊窦丛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批评,直至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已成大势所趋。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们对科举,尤其是八股取士的批评是切中时弊的。
顾炎武曾抨击道:八股取士“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致使“ 寇贼奸宄得而乘之,敌国外侮得而胜之。
”为此,可以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 八股取士不仅败坏人才,而且败坏了学术,造成举业盛而学术衰的可悲下场。
科举考试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甚或仅限于《四书》,且只能代圣贤立言,八股取士的程式又极为固定,不能有所变通,这样固定的内容和死板的形式极易被揣摹、效仿,所以迎合考生的心理,适应八股取士之需要,许多人开始押题做答案,考生便花钱买答案,只要背诵答案就可以应付考试,而对经书原文,对研究学术莫不关心,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它降低了对儒学的研究水平,淡化了学术空气。
另外,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愈演愈烈,使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准备科举,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学校传授考核学生的内容;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成为学校中考核学生的主要方法,科举完全成为学校的指挥棒,学校完全成为应试教育的机构,无法培养出利济苍生、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不同朝代的科举制考核内容
不同朝代的科举制考核内容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历经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下面我将从不同朝代的角度,介绍一下科举制的考核内容。
1. 隋唐时期(隋朝和唐朝):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诗文和经义两个方面。
诗文考核是通过作文来考察考生的文学才能和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写出优美的文章。
经义考核则是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和原理。
2. 宋元时期(宋朝和元朝):
宋元时期的科举制考核内容相对于隋唐时期有所变化。
除了诗文和经义,还增加了策论和策问两个科目。
策论考核是通过论述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来考察考生的政策制定和分析能力。
策问考核则是通过回答官方提出的问题来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才智。
3. 明清时期(明朝和清朝):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考核内容相对于宋元时期有所变化,主要包括诗文、经义、策论和策问四个科目。
诗文和经义的考核内容与前几个时期相似,而策论和策问则更加注重实际问题和政策应用。
策论考核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策问考核则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不同朝代的科举制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考核内容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对官员能力的不同需求和重视程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官员,对于朝廷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明清科举制的异同
13普本小教数学班 1340610066 卢毅
唐宋明清科举制度的状况和特点
由于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
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在这里讨论的仅是最重要的常举。
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科举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
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科考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
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
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
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
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
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
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
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
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唐宋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它总结了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选士经验教训,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多少要凭点才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可能使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旧的严格的封建等级界线,选拔某些有才干的人,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它是比较进步、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
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
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
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刘基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几家的经义解释来回答,绝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
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
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现实。
所以比唐宋诗文取士,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