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雅各布森设计“蛋”椅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d.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视觉传达设计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 设计等等,尤其是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从包装的造型设计到包装的容器设 计,都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b.立体构成与环境 艺术设计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
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c.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 和视觉为基础,以结构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 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具有美感的形 体。
它主要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造法则,其任 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与平面构成相比,立体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 同的形态。它比二维造型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 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 点、多角度的造型意识。

立体构成第一章

立体构成第一章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三节.立体构成特点
3.立体构成学习目的和方法:
形体的抽象概括能力 : 把物体归纳为基本几何形体;把物体归结受力图式;改变视角,以反常规的 视角观察物象时,便会观察物象的另一面,观察物象的内部、隐藏的现象, 而且新的视觉形象会派生出众多的独特的成分来,给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不以自然人的眼睛观察,利用复印机等仪器将物体放大若干倍,使其呈现独 特的一面。 由此,我们能得到新的视觉意象。一些平时熟视无睹的物体在特殊的视觉条 件下会出现不同寻常的效果,对象的某些成分原有的意义中解体出来,而在 我们的想象中变得突出、活跃,形成独具意义的新的视觉刺激,并由原来的 具体进入了抽象的过程,达到非对象的效果。物象产生的新的内涵与视觉效 果尽管与原形相距较远,但总能保持原有物象暗示。将得到的新的视觉元素 进行展示,从中提取有机成分,进而不断地使其完善,产生跳跃性的突变, 达到出人意料的表现。在这里,要把握好事物的本质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 系,并使其派生、变化、演绎、归纳出不同的结构状态,从而获得创意。
第一节:课程介绍
2.立体构成的特点
公共基础课教学目 的特点:
专业基础课教学目 的特点:
结合具象形态观 察和表现,培养 学生敏锐的观察 力和熟练的表现 力,塑造审美观 念。
通过对抽象形态 的组织,掌握抽 象的形式规律, 建构创意思维模 式。不考虑功能 因素,纯形式表 现
专业课特点与目的 :
结合产品的功能 和材料工艺进行 形态的构思设计 。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特点
3.立体构成学习方法目的
有机形态的获得: 自然世界为设计提供了无可限量的素材,成 为创造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器 具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形态的感受与再创造,也体现了人类对于 有机生命的欣赏与追求。物体的有机性质是指物象的结构单位及 组合规律,物象的生长模式决定了物体结构的组织方式。而无论 物象呈现的规则如何的不同,其结构都是由一些相同小的结构单 位按一定的组合规律形成。这些小的结构单位本身具有明确的图 形暗示,能启示我们的想象,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换 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按照新的组合系统重聚的潜在契机,这种结 构单位的生长模式有着与生俱来的严谨而生动的生命机制。这些 对生命机制结构关系的感受,将启发我们的想象,采用这些结构 单位,就可以发明新的组合系统,创造一个新的完整物体。

立体构成01

立体构成01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 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 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 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 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 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
立体构成从设计到形成,是一门科学。让形态在大小、比
例、方向和面积上起变化,并按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其目的 是培养我们创造和发掘形态的思维方法。因此立体构成是一门 具有创造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学科,同时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和 要达到的目的:
(1)扎实学好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
(2)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 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 (3)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 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 成每项设计作品。
服装服饰设计等等立体形态
的设计,这些都是我们所说 的空间和立体设计领域,也 是立体构成为其基础的设计 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
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
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
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
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训练的是立体空间里各种形式的基本元
素、组合方法、变化手段,为空间和立体里的设计打 基础。
立体构成用模型化的形式,模拟了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产品设计、包装 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里的立体形式,以及和空 间有关的形式。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包括感性的直觉创造和理性的逻辑创造。在立体 的空间中,将点、线、面、块等基本形态元素进行组构,并 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元素按照美学原则组成新的形态。它 不仅是材料的运用、个人情感意志的表达,也是形态的逻辑 创造,是科学的造型方法。因此,立体构成的训练是综合性的、 是把视觉、技术、材料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俄国革命后,国内的构成主义运动逐渐衰退。侨居国外的造型派构成 主义者对在西欧各地盛行的前卫艺术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构成主义者 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 前的图像。因此,艺术品可能来自于现成物,例如:木材,金属,照片, 或者纸。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在所有领域的 文化活动,从平面设计到电影和剧场,他们的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

立体构成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瓦楞纸设计的服装
立体构成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二、立体构成中形的语意 形的体量比例关系在视觉上能够 产生意象和情绪的体验,每个形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都具有特定 含义。 三、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关系 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对比、组合、 分离、接触、叠加、透显、覆盖、 倍增、减缺、聚集、发散、渐变、 突变、转换等构成了变化多样的 关系组合。(图1-8)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回顾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我们发现,现代设计的发展 浓缩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迁,展现了自然科学 领域的突出成就。伟大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体现了技 术的力量,满足了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所带来 的劳动分工精细化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孵化出现代设计这 一行业,于是 “ 现代主义 ” 、 “ 后现代主义 ” 、“ 自然主义 ” 、 “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装置艺术的特点: 1.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独 立的三度空间环境。 2.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 3.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 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 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 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包括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在内的所有 感官。
3、未来主义 赞美机械世界,而且在革命和战争中看到社会的理性,探索 机械化,现 代工业技术以 及速度的运动 美.
4、构成主义
从立体主义拼帖样式转化成 三度空间的点、线、面的抽 象构成形式。
5、达达主义
达达的精神是对极端受限制的文化的反抗和呐喊,对司空见 惯的物体异常并置排列,重新组织形态。 两项重要的革新: 1 使用现成品 2 活动雕塑 挑战传统艺术观念, 挑战艺术家自我意识, 挑战艺术自身 的状态 和批评的标准以及观 众对于艺术的心理期待
成要素.
教学要点: 点(点材)、线(线材)、面(面材)、
体(体量)
形状:指物质形态在特定位置,特定距离, 特定角度与特殊环境等条件下,呈现出的物 质外貌。 形态:是指物质形态的整个外貌。也就是说, 形态的概念要远远大于形状的概念,形状仅 是形态的无数面各中的一个面向的外轮廓; 而形态是无数形状的集合,是无数形状的一 个综合概念体。
4.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 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 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 能够使用的手段。 5.为了激活观众的感受,有时是为了扰乱观众 的习惯性思维,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经过 夸张、强化或异化。 6.一般说来,装置艺术供短期展览,不是供收 藏的艺术。 7.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艺术家既可以在展 览期间改变组合,也可在异地展览时,增减或 重新组合。

立体构成 第1章

立体构成 第1章

(三) 面的特征
面材构成,也就是板材的组合构成。它是以长、宽 两度空间的素材所构成的立体造型。面材所表现的 形态特征具有平薄和扩延感。
案例分析:
如图1-22~图1-25所示,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 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其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 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18
二、立体构成的空间意识
(四) 体的特征
体的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 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
案例分析:
如图1-26~图1-29所示,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 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他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 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稳定的特点。
19
第三节 材料的分类特性
案例分析:
如图1-30~图1-33所示,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材料 本身是具有表情的,但这种表情不是固有的,而是 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才使材料有了令人感动的能力。
案例分析:
如图1-44~图1-47所示,构思及创作时,所选材料 要用得尽量完善到位。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立体构成的概念、形态元素、 材料的分类特性,应整体了解和把握形态构成 学中立体三维造型的基本教学内容、相关知识 架构及其学术位置,明确三维造型能力的训练 与提高的重要性,从而为日后教学的有序开展 和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本章导读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应该掌握观察立体、创造立体、 把握立体的方法,培养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熟练运用各 种材质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立体造型。
3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技能要求
初步掌握立体构成的表现方法与技能。
掌握材料特点及立体构成语言的运用。
背景资料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的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 术创作设计课。

立体构成课件 最全版

立体构成课件 最全版

二、稳定与秩序Βιβλιοθήκη 稳定分实际物理的稳定和视觉心理的稳定。物理稳定是视觉心理稳定的经验基础,对称和均衡的构成形式 是稳定表现的常用形式。秩序是形态的整体与整体及局部之间内在的一种稳定关系,形体整体中各局部所 共同的因素,是各局部形成统一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整体统一的秩序。稳定是形体整体的量和力的协调 关系,秩序是形体群集的组织关系;稳定是定性分析,秩序是定型、定量分析;稳定和秩序均是造型的视 觉组织原理和群化法则。
二、关系要素
关系要素就是物体的数量(多少)、距离(远近)、方向(垂直、倾斜)、动静(运动、流动)、硬软、位置、 色彩、肌理、曲直、粗细、强弱等。
三、材料要素
材料是立体物体的外在形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如木材、竹子、石头、铁、泥土等,各种材料 都有复杂的性质,是表现立体构成的载体,表面有不同的质感。
四、形式要素
任何艺术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法度,在立体构成中表现时,有重复、渐变、特异、近似、对称均衡 等构成形式,在组合关联时有稳定秩序、对比统一、节奏韵律、比例协调等构成法则,在构成组织 成型时有放射式、网格式、线型式、旋转式等构成结构。
一、点元素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元素
立体构成中的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现实中的点是有长、宽、高的实体,具有形状、大 小、色彩、肌理和量感,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同时它具有相对性,由于观看距离的 原因,点的概念会发生变化,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大小,是与周围环境相对而言的。
量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物理量与心理量。物理量指形态的大小、多少、材料质地等因素造成的可 以测量和把握的实际重量。心理量是物理量向精神量的转化,是视觉心理对形态内力的运动和变化, 是形态内力运动变化给人心理上形成的量的感受。心理量与物理量呈现出同形不同质、同量不同质的 关系,立体构成中的量感主要是指立体形态的心理量与物理量被知觉感受后心理上综合产生的力和量, 形态的本质是量感。

立 体 构 成

立 体 构 成

5.泥石材料 泥石材料 这里指在立体构成练习中,使用较为方便的一些材料, 如雕塑泥土、水泥、石膏粉、滑石粉,还有砖、瓦、沙、 石等材料。这些材料除了本身的加工成型工艺之外,还可 以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使立体构成的造型充分体现出综 合材料的表现力。 6. 金属材料 金属造型的形式变化丰富,也精致美观。这是因为金 属有光泽、有磁性、有韧性、有较强的视觉感。金属的种 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钢、铁、 铜、铝、铅为主。金属材料的成型是以线、棒、条、管、 板、片等形状。加工的工艺由于条件设备所限,基本上是 五个方面,即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弯曲、打造、组接、抛光。而且由于 教室场地狭窄,作品尺寸一般不宜过大,追求的是小巧精 致,如同雕塑小样
7.废旧材料 . 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 装盒袋、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 塑料的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等。 除此之外,还指各种废弃的轻工业产品、生活用 品和现成品。然而,就是这些垃圾,却成为立体 构成、雕塑装置中的“宝贝”,成为后现代艺术 里的经典“垃圾文化”。因为,各种垃圾的形态 结构、材料肌理和视觉语言都能触发我们创作的 动机和灵感,所以,我们在进行这门课程时,首 先要到废品收购站或铁工厂去,寻找材料,寻找 灵感。有了这些废旧材料,通过“相面法”创作 构思也就随即而来。
第二章
立体形态材料构造
一、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将各种材料按线、面、块 分类,然后进行加工制作。 其造型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步骤: 1. 破坏与解构是对原型原材料的初加工,也称“减法创 . 破坏与解构是对原型原材料的初加工,也称“ 造”。 这是人的有意识行为,形成一种特殊效果,给人的视 觉新刺激。 2.组合与重建 .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拆散后的材料重新连接组合, 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型。这种手段也称“加法创造”, 3 .变形与扭曲 变形与扭曲 这是将规则的实体造型或原材料进行异化变形处理, 使单调冷漠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使平面形态变为 曲面形态、凹凸面的形态,使立体造型更为丰富。

课件1--第1章立体构成概述

课件1--第1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形态概述及基本要素章节导读 立体构成是科学体系的设计思维训练,它既具有抽象思维,又具有形象思维,还具有形象的具体表现。

它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造型世界,从形态、空间、材料、结构、心理、审美等各方面进行探求;是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

这一章我们将讲述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带大家初步认识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述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运用一定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在一起的构成方法。

他是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内首次开设三大构成课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和发展创立起来的。

如今的立体构成是在包豪斯关于立体形态、空间、材料、结构等研究的基础上,在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下,发展而成的一门研究空间立体形态及其实现手段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指立体形态的设计、制作方法,是研究空间立体造型的专业学科,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也是研究空间立体关系的学科。

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体可以还原到点、线、面,又可以从点、线、面再构成任何形体。

所以,点、线、面的观念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观念。

这种观念受到科学观念的影响,即受到“任何物体可还原到最基本的程度,又可以重新把这些已还原的基本粒子组构成满足人们生存进步需求的新的物体”这种观念的影响。

立体构成的起源Bauhuas(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格罗皮乌斯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现代主义设计现代建筑奠基人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最具有开拓性的就是提出了通过系统三大构成的教学作为基础绘画教学向设计教学转行的课程。

包豪斯的立体构成教学依照荷兰风格派所主张的“一切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观点来开展教学。

蒙德里安绘画 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施罗得住宅包豪斯理论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立体构成 概述

立体构成 概述

二、形态的空间意识
三、形态的构成元素
• 1、点的元素
•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求心 性 和醒目性。 • 点的空间表现: • 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 四点含体。
• 2、线的元素 线的形态 线的材质 线的构成方法
• 3、面的元素
• 在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形态,是由块体 切割后形成的。 • 可以形成空间的立体造型。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 一、立体构成的含义
•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 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 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 合成美好的形体。 • 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 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 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 成为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 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 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 突出的成绩。
四、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 与设计有区别:
• 从设计领域抽取出来,专门研究视觉效果 构成和造型特点。 • 立体构成能为设计提供广泛的发展基础。 • 立体构成能为设计积累大量的素材。
• 立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是包括技术、材料在内的综合训 练。
第二节 立体形态的基本元素
• 一、形态的本质分类 • 形态不等于形状
• 形态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由无数个角 度、体、面形成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 整的概念体。
• 一般讲形态分为两类:
• 一类是几何学处理的不能直接直觉的概念 形态,即抽象形态。是一种理论形态,纯 粹形态。 • 一类是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能为人直接 感受的现实形态,即具象形态。自然形态 与人造形态。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⑤刨削 。
⑶石膏
石膏为白色粉末状材料,调水使用,易加工造型,可塑 性强且价格低廉,是立体造型的常用材料。 利用石膏可以翻模和雕刻塑型 。
翻模:以翻手部为例,说明用石膏翻模的具体过程。
步骤 一:尽量多地往整个手上涂上油性的擦脸油,目的是 将皮肤与石膏隔开,防止石膏流入; 二:盛半桶水,边往里加石膏边搅拌,调到糊状即可(这 个过程不能花费的时间过长); 三:往手上推砌石膏,动作速度一定得快,否则石膏很容 易干燥凝结,而凝结的石膏则无法重复使用。此时被翻模的 手尽量不动,以免石膏皲裂; 四:等石膏变硬,大概需要3至5分钟,即可将石膏慢慢脱 下,此时的石膏尽管已变硬,但还是很嫩,移动时要小心轻 放,这样负模便形成; 五:等负模干透(最好过一天),将其在水里浸泡10分钟, 捞起稍干,用笔刷在负模里彻底刷一遍洗洁精; 六:将调成糊状的石膏注入负模,等其干透脱下负模便
程中我们把立体构成要素分为⑴形态要素、⑵结构要素、⑶ 材料要素、⑷空间要素、⑸形式要素这几个方面作为基本要 素。一个立体构成的实物,简单的归纳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 个基本元素:形、色、肌理以及空间等等。
2.1形与立体构成:
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形态(如:高 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等等);
不管它的大小、厚度、形状怎样,只要它同周围其他形态相
比具有凝聚视线和表达空间位置的特性,是最小的视觉单位, 我们就可以称它 Nhomakorabea“点”。
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 。
⑵线
在立体构成中,线具有长度、宽度及深度三度 空间的实体,线不仅有粗细长短的变化,还有软与 硬的区别。 粗线:刚强有力;细线:纤小、柔弱;直线: 正直、刚强;曲线:圆滑、柔和;光滑的线:细腻、 温柔;粗糙的线:粗犷、古朴。

第1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1章立体构成概述
Three DImensIonal ComposItIon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包豪斯与设计 ●立体构成的概念
●开设立体构成课程的目 的 ●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
Three DImensIonal ComposItIon
1.1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设计构成是现代设计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计构成包括平面 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立体构成是三大构成之一,它是工业 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包装设计、雕塑设计等现代艺术设计
● 小结 第1章 立体构成概述
● 重点掌握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设计教育中,包豪斯首创的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把 不可靠的感觉变成了科学的、理性的视觉法则;引领人们进人一 条理性化思维的设计思路,走过了现代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折的 重要过渡时期。
1.3立体构成的概念
● ——构成具有组构与合成之意,就是将造型的基本要素按照形 式法则重新组合成新的视觉形象,从而创造出新形态的过程。立体
● ——立体构成是造型艺术设计和形态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作
为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在艺术实践训练过程中,讲究眼睛、头脑 和手谐调并用,根据不同的视觉形态元素、成型材料、构造方式和 造型法则,展开对立体构成的学习与探讨。
● ——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
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潜在的造型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多向思 维能力,立体构成不仅是对立体空间形态的研究上,更在综合性开 发、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众多设 计领域之中。所以要从实践中或者从生活中多学习。
1.4开设立体构成课程的目的
● ——立体构成课程同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一样,是训练学生造 型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立体构成概述PPT课件

一立体构成概述PPT课件

《亚维农少女》毕加索
《埃斯塔克的房子》布拉克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亚维农少女》毕加索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俄国构成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一小批 先进知识分子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 计运动。他们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 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 个立场称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探讨”理性 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 结构表达方式。最早的代表作品是塔 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方案,完 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概念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新篇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技术取代手工业, 欧洲工业革命机械化技术影响改变各种 新产品的立体形态与外观。同时资本主 义蓬勃发展,启蒙思想与革命思潮颠覆 了封建贵族特权等级思想。原来做工精 细、富有装饰性的奢华生活用品被新技 术与新材料取代,批量化生存取代手工 作坊,为大众而非少数人的设计理念导 致了各类产品的立体形态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
立体构成一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 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和教育重点,其对立体与 空间形态的研究,为现代设计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态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都是对形态构成语言、表现规律等方面的 探索;区别在于平面构成在二维空间研究造型形态,立体构成是三维 度的实体形态与空虚形态的构成,在结构上要符合力学要求,材料也 影响和丰富形式着语言的表述。

立体构成优秀PPT讲义

立体构成优秀PPT讲义
2.2.3 自由曲面立体 自由曲面构成的立体构成 自由曲面形体和自由曲面所形成的回转体 其中大多数造型为对称形,曲线变化给人感觉,既优美活泼,又有较强的秩序,
2.2.4 自然形体 在客观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一些偶然形体,
2.3色彩 自然界中蕴藏着丰富的色彩,绚丽多彩的植物、动物、自然风光,是天然的色
第三章 材 质
3.立体构成材质
翻开艺术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艺术作品在不同材 料的作用下体现出各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发展轨迹,原 始社会的彩陶、商代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漆器以及东 汉蔡伦发明的纸,艺术家借助各种各样的材料创造出无数 流芳百世的精品,
材料也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立体构成通过物质材 料得以实现,
工方法是切割和粘接,
3.4 泥土 陶瓷 泥土具有可塑性好,易于成型的特点,但是干燥后容易碎裂,怕潮湿,不利于保存,所以经
常在成型干燥后烧制成陶瓷,传统的陶瓷加工流程为:成型、施釉、烧制、装饰、烤花 等步骤,
3.5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光泽感,不透明、可熔、可锻造,有一定的延展性,给人强烈的现代
《椅子》/马克·纽森/线材的运用
体块的基本形态及其感情特征
2.2.1 平面几何体 四个以上的平面,以其边界直线互相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封闭空间, 形体的表面为平面,其棱线为直线,简练、大方、庄重、沉稳;象征稳重、严肃,
2.2.2 几何曲面立体 由几何曲面所构成的方体块或回转体, 几何曲面的立体造型,其秩序性强,既严肃端庄,又有曲线变化,不失变化、活泼,
建筑 / 安藤忠雄
建筑 / 贝聿铭
2.2形态 形态是物质的表象,无论是自然形态 如天体、山川、河流、巨石等 还是人造形态
如建筑、工业产品等 ,都可以归纳成点、线、面、体,从而可以系统地认识、理解和研究,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包括点材、线材、面材和体材,鲜艳的色彩使形体更为突出,

1立体构成概论

1立体构成概论

我国的构成教育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 放的逐步深入,在国外工业设计思潮的影响下,构成教育也逐步进入我国。 首先,在南方,广州美术学院的尹定邦开设了色彩构成课程。随后,陈珏 盛和辛华泉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先后开设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构成教育经历10年左右的培育,我国的构成
创作热情和有梦幻般地超
前意识,同时在现实构造 过程中还需具有应变能力。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 二、立体构成的发展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 画家保罗· 塞尚得出了视觉世界的 物体都是由几何体构成的结论。 到了20世纪20年代,瓦西 里· 康定斯基开创了抽象绘画的先 河,将构成事物形态最基本元素点、 线、面、体、色等直接应用到绘画 中,成为画面中的视觉符号。
• 1.认识三维形态

我们生长在一个具有长度、宽
• 度和深度的空间里,我们称之为 • 三度空间(三维空间),从自然
• 界的日月星辰到山川河流,从我
• 们居住的建筑到日常生活用品, • 都属于三维物质形态,也就是我
• 们常说的“立体物”。
盖里: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三宅一生服装设计
第一章、立体构成的概论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对形体、形状、大小、质感、色彩、体积、容积、光影 等要素在三维空间中的组织和关系的研究。本课程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对 立体形态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空间意识。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
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 法则,其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体育场 鸟巢
悉尼歌剧院
扎哈· 哈迪德(2004年获得普里茨克建筑奖) 迪拜表演艺术中心
扎哈· 哈迪德 广州歌剧院
b.立体构成与环境 艺术设计的关系
亨利· 摩尔的雕塑作品
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c.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c.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 产品造型必须以立体构成为基础,运用立体构成 的思维方法,在产品的形态中感受、分析、推敲 形体。
当设计师设计一个建筑的形态时,其实是在进行着空间的巧妙安
排,建筑其实是一个以空间单位和组织结构来构建的系统工程。
建筑的形态一般表现为某种几何形体和几何体之间的组织关系, 这些组合关系中包含着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法则,它直接影响了建筑 造型和建筑风格的确立。立体构成中的各种元素组合、构成规律在 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中都可以被应用。因此。灵活多变的选择应用 立体构成的规律进行建筑形态的组合,可以得到完美的视觉审美效 果。
立体构成是在三维
从专业视点对物体形态观察、分析
造型活动中,对重要的
基础性问题进它所研
究的对象主要包括 点、线、面、立体、 空间、运动等形态 要素。
找出物体形态的基本元素
整理出基本元素的组合规律
把规律应用到新的组合中去
立体构成看待事物的角度
立体构成概述


实质:立体构成——造型基础课 起源: 构成教育是以20世纪德国包豪斯学院开设“三 大构成” 课程为起点。包豪斯从抽象绘画和雕塑 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 课程,以抽象性的思维方式和非具象的表现形态将 形体分解和再构成,是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 的最大贡献之一。
采用立体构成的手段,将单纯立体形体的节奏、
曲直、刚柔、质感等合理的体现产品造型上。在
材料选择上,更应该考虑如何去吻合,去丰富造
型的表现。
灯具设计Poul Henningsen的PH灯
家具设计 里特维尔德的作品
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d.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
雅各布森设计“蛋”椅
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中,日常所接触的各种物体, 小到一至铅笔,大到摩天大楼,都具有“三维形态”的
共性。探索立体形态各元素之间的构成法则,可以提高
形态创作能力。立体构成与各类具体设计项目都有着密 切的联系。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在艺术设计中, 立体构成的作用在于更好的服务与艺术设计和大众需求。
a.立体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立 体 构 成
第一单元 立体构成到底是什么
第一节 认识立体
1、平面:由长度与宽度两个因素构成的形态。由 长度与宽度构成的平面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我们 称平面为二维空间。 2、立体:由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构成的形 态。其中深度是指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向里的距离。 由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空间,我们 称为三维空间。
设计专业学习立体构成目的

培养设计师创造立体形态的构思能力 培养立体感觉 提高表现能力
设计专业学习立体构成的方法


设计专业学习立体构成: 感觉(审美) 理性思维 创造力 设计专业如何学习立体构成: 想象力的训练 观察力的锻炼 有机形态的获得 形体抽象能力的培养 强化本专业中的实践能力
立体构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 和视觉为基础,以结构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 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具有美感的形 体。 它主要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造法则,其任 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与平面构成相比,立体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 同的形态。它比二维造型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 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 点、多角度的造型意识。
d.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视觉传达设计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 设计等等,尤其是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从包装的造型设计到包装的容器设 计,都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