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教材分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精编版
高中生物_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
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认识。
情感基础: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渴望。
能力基础: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地处市中心,属市级重点中学,教学设施完善,可以高效实施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内容较多,如果为了节省时间一味的教师讲解,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强调“问题质疑”贯穿始终,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第4节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师生交流,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通过回顾旧知、阅读文本,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能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通过新闻报道、师生交流、资料分析,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策略】《免疫调节》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内容。
将免疫视为一种调节方式,强调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
这是“人体稳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本节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学时是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免疫学的应用,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适当增加一些科学史素材能使教学更生动,避免简单说教,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
本学时也是本章的最后一个课时,是让学生建构调节网络概念的最佳时候。
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的三道防线已有了初步认识,而在第一课时中也已经掌握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对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也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本节的内容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本课时是免疫调节的第二课时,中心内容有两点:1、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本节将着重介绍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及其作用的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由对上节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节的教学。
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抵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后,第三道防线就要发挥它的作用,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呢?由此引出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介绍。
关于体液免疫,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相关文字部分,并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教师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
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介绍细胞免疫的过程。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与前面所学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构成了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免疫调节在本章中的重要性。
它是在学生学习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后,对内环境的稳态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机制,并为进一步学习人类治疗疾病的机理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与表达交流能力。
通过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从而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深刻了解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又是如何抵御病原体等知识的,故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2)而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为体液调节和细胞调节的过程,由于高中生对免疫机理不熟悉,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在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时有一定的难度,故确立为本节的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方法1、教法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问题串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通过问题讨论、分析与综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建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引导探究、分析比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4《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案
第4节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师生交流,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通过回顾旧知、阅读文本,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能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2.学习难点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材分析】《免疫调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过程】边画图边讲解。
2.用课件依次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回答:(1)回忆细胞膜的结构,B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2)回忆细胞的生命历程,B淋巴细胞接如果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抗体还能对它们起作用吗?1.结合课本及PPT课件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教材P37图2—17),让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自主学习:3.请学生完成细胞免疫的概念图:1.用课件依次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思考讨论作答:(1)在细胞免疫的最后随着靶细胞的裂解而被释放的抗原,最终要如何被消灭?(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存在什么相似点?。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三免疫调节微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二6班一、背景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的内容。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调节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式还有免疫调节,从而使学生认同人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二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已学过免疫学的基本知识,知道人体免疫系统可以保护人体的健康,但对于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尚且缺乏认识。
再加上这部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使得学生对这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作为新课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学习免疫知识的渴望。
二、案例描述考虑到本章节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前后文顺序做了如下调整:第一课时处理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几个知识点,既是对免疫知识的介绍和普及,又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和铺垫。
第二课时集中精力处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这一重难知识点。
把重难点放在第二课时学习,针对性更强,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第二课时的学习开始前,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提前在班上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和自制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建立对免疫调节过程的直观印象,启发学生对免疫调节全过程的思考。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逐渐形成对免疫调节过程的自我认知,也逐步建立对抽象过程形象化理解的认识,同时对课堂学习也充满了期待。
第二节课上,针对教材P37页图2-15的体液免疫示意图,我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①淋巴B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分别通过哪些途径?②淋巴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③抗原在哪里以及被什么物质消灭的?④记忆细胞是怎么出现的?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和识图析图,通过思考与讨论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
在学习细胞免疫的知识时,同学习体液免疫一样,我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思考:①效应T细胞是如何出现的?有什么作用?②效应T细胞能否直接消灭抗原?③出现在哪里的抗原能激起机体进行细胞免疫?④抗原最后在哪里被什么物质消灭?在对细胞免疫的学习结束后,我还与学生一起观察并归纳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调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补充和完善,又为后续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接着阐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重点讲解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后,教材还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但是,免疫系统的概念和免疫调节的过程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2)认同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调节的过程等重要概念和知识。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授课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3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特异性免疫”又是免疫调节中的核心概念。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免疫学基础知识,知道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是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②指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③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④通过实例,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联性,领悟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模型。
②联系实际,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分析相关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领悟系统内各要素需要协调合作才能维持人体稳态的观点。
3、教学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如何发挥防卫功能。
4、学情分析知识基础①初中阶段已经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
②初中阶段已经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知道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抗原、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
③高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会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领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人体稳态的重要作用。
认知盲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及其异同点。
局限能力①分析图表,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构建模型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思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综合分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将他们分为A、B、C三组。
A组提前预习,完成课后习题,老师批阅解疑,并从A组中选取若干优秀成员担任本节课的“导师”,负责对学习本节内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B组学生整理初中相关资料,组织C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免疫调节授课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3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特异性免疫”又是免疫调节中的核心概念。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免疫学基础知识,知道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是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②指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③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④通过实例,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联性,领悟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妣目标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模型。
②联系实际,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分析相关案例。
体会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领悟系统内各要素需要协调合作才能维持人体稳态的观点。
3、教学重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如何发挥防卫功能。
4、学情分析知识基础①初中阶段已经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
②初中阶段已经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知道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抗原、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
③高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会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领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人体稳态的重要作用。
认知盲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及其异同点。
局^能力①分析图表,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构建模型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思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综合分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将他们分为A、B、C三组。
A组提前预习,完成课后习题,老师批阅解疑,并从A组中选取若干优秀成员担任本节课的“导师”,负责对学习本节内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B组学生整理初中相关资料,组织C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教法:五步教学法。
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4 免疫调节 说课稿
说课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4节的知识,题目是《免疫调节》。
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分别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板书设计。
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这一部分又包括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在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基础上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认识。
在学习免疫调节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这几种方式作为维持稳态的基础,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分二个部分内容,分别是: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本课题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3.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器官移植。
⑵、能力目标:小组合作,讨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类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1.概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3.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⑵教学难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上的重要学科,主要是培养人的动脑、动手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讲授法、探究法、演示法。
1 、讲授法: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利用讲授法分析概念,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的能力。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高中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教案3
免疫功能还有什么?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小结
用PPT展示
完善笔记
多媒体展示
后记:免疫调节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因此通过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处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一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一些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免疫调节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3课时学习:第1、2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3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提问1.构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填写学案表格)
提问2.淋巴细胞如何识别抗原?
提问3.与免疫相关的细胞有哪些?其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有哪些?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又有哪些?
提问4.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对吗?它参与了那些防御?
结合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思考、总结,填写学案中空格部分。
多媒体课件展示要点
提问2.什么是抗原?抗原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3.什么是抗体?抗体的本质是什么?由什么细胞产生?
提问4.什么是淋巴因子?由什么细胞产生?作用是什么?
阅读课本,画出重点,思考、回答教师问题
多媒体展示要点
体液免疫(构建概念图)
观看体液免疫的动画和阅读课本P37体液免疫的过程,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回答: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哪几种细胞?每种细胞发挥什么作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学习本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
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认识。
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并说出两者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创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并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并说出两者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并说出两者的关系。
五、教法和学法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提问: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清除入侵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吗?2.播放一段泡泡男孩——大卫•菲利浦•威特的故事视频3.思考:男孩必须生活在塑料泡泡中的原因是什么?(二)免疫系统的组成1、PPT课件展示:(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4)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观淋巴结肿大。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第1课时)》名师教案
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联系前面三节有关稳态维持的内容,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出发,突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是个体水平上稳态维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情分析免疫学的知识在初中就已经涉及,学生通过课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已经知道一些诸如抗体、抗原等生物学术语。
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免疫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自学与讨论,能够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通过观看图片、文本,能够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通过小组探讨、师生交流,能够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2、基本技能(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自学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识图、归纳等思维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对免疫调节的学习,感受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精细和完美,学会欣赏生命);4、基本活动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设计角色扮演,并选用大量的图片、动画制作成课件,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观察、分析讨论,加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概念(2)角色扮演3.淋巴因子的由来和作用4.特异性免疫由什么组成?★★各自的过程怎样?为了更好的理解两种免疫的过程,请大家欣赏一下表演!角色扮演:•病原体(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T)细胞•浆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靶细胞请同学们画出体液免疫的流程图。
(优教提示:打开素材动画演示: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的流程图(优教提示:打开素材动画课堂:细胞免疫)学生角色扮演学生绘制流程图并描述整个过程做游戏,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地突破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饶阳中学高二生物教师高浩曙。
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免疫》,选自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第一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课程四个方面向大家作具体阐述。
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已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是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
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
本节的内容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免疫失调的相关知识,本课中心内容有两点:
1、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的能力。
(2)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2.4免疫调节优秀教案
(三)淋巴细胞: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片认识淋巴细胞
(四)抗原与抗体
通过分析资料理解抗原和抗体的定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展示两则资料和如下图片
1.找出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2.哪位同学能尝试描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3.什么细胞能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展示体液免疫示意图
组织学生活动
1. 学生构建体液免疫概念模型
2. 出示某位同学构建的概念图,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改正
设置情景,引出二次免疫
1.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生物必修3人教新课标2.4《免疫调节》教案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明确免疫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江面以作为一种调节方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道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知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理解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研磨和过滤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纸层析法是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讨论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生分组讨论。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调节教材分析
全析提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一、免疫系统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是机体识别异“己”的过程;维持内环境平衡的特殊的保护机制。
免疫的物质基础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特异性免疫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能力低不行,但免疫能力过高也会引起疾病。
思维拓展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的关系。
(二)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分化和生成
探究发现
免疫系统分为三道防线,有人认为非特异性免疫像厚厚的城墙,特异性免疫像巡逻的警察。
三道防线,相互协作完成防御!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细胞排列紧密阻挡了病原体的进入;黏膜细胞有的能分泌抗菌或杀菌物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如白细胞有吞噬功能)。
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
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发挥作用了。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及免疫物质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第三道防线针对专一性抗原,因此叫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有抗原侵入的组织细胞叫靶细胞,抗原侵入组织细胞后只有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
感悟心得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自己的机制,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关系。
要点提炼
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抗原处理: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消灭。
(1)图2-4-1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虚线代表细胞免疫)
图2-4-1全析提示
许多淋巴细胞具有识别功能。
免疫细胞有呈递功能。
(2)下表表示了特异性免疫过程有关的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类别来源功能
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功能
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思维拓展
浆细胞与其所分泌的抗体:浆细胞可分泌多种抗体,但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全析提示
过敏反应的抗体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皮肤等细胞的表面,再次与过敏原相遇引起过敏。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还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见下表:
类型特点基本原理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高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识别为抗原导致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将正常细胞视为抗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低(1)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2)HIV 病毒侵入T细胞,T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
生活揭谜
过敏反应仅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思维拓展
当前有一部分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很少了,但近几年又有所抬头,应继续进行计划免疫。
三、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在疫苗的发明和应用、体内组织中抗原的检测及器官移植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计划免疫
当第一次用适量抗原给动物免疫,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其含量低,且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称这种现象为初次免疫应答。
若在抗体下降期再次给以相同抗原免疫,则发现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初次应答明显缩短,称为再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
见图2-4-2:生活揭谜
SARS肆虐期间,姜素椿教授不幸被感染,他接受了已经痊愈SARS患者的血清,而使自己痊愈。
图2-4-2
(二)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比较感悟心得
器官移植面临几大问题,其中供体来源和排斥反应,可以利用生物工程解决!你有没有为此工作而努力的理想?
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
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
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
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器官移植
在组织器官移植中,被移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称为移植物。
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者或供体,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者或受体。
根据移植物来源及供、受者遗传背景的差异,一般将组织器官移植分为四类:①自体移植,移植物取自受者自身,如烧伤后将自身健康的皮肤移植至烧伤创面上,移植物可终生存活。
②同系移植、同基因移植,乃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间移植,如同卵双生子间或同系动物间移植,移植后不发生排斥反应。
③同种移植,即同种不同个体间的移植,移植物取自同种间遗传背景不同的另一个体,移植后常出现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强弱取决于供、受者遗传背景差异的程度,差异越大,排斥越强。
目前临床进行的移植多属此类。
④异种移植,即不同种属个体间的移植,如将猪的心脏移植给人。
由于供、受者间遗传背景差异较大,此类移植可产生较强的排斥反应。
目前,移植免疫学还面临几大难题,如供体来源、排斥反应、新型免疫抑制药国产化及诱导供体免疫耐受等。
器官移植物来源不足始终是困扰移植学界的难题,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器官移植术的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的“脑死亡”定义和诊断标准,向公众宣传“脑死亡等于机体整体死亡”的新概念并制订相关的器官移植法,这些均是亟待开展的工作。
建立受者对移植物组织抗原的免疫耐受是移植学家追求的目标。
迄今,对胚胎期和新生期动物的免疫耐受已开展了较深入研究,但诱导成年期动物建立移植耐受的难度较大,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
而且,目前对移植耐受的认识主要来自小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大动物实验研究,直至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其间还有很大距离,有待进一步探索。
探究发现
诱导免疫耐受是控制排斥反应的最理想方法。
但是,除少数方案已在临床得到应用外,诱导移植耐受的方法迄今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感悟心得
对于艾滋病,同学们了解多少?面对艾滋病患者,你如何去做?我们能和癌症患者继续做朋友,而对艾滋病患者,你还能做朋友吗?
补充:历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自1988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规划署,每年都选择不同的主题来引导世界艾滋病日,及其前后的活动和事件。
“全球共讨,征服有期”(1988)
“艾滋病和青年”(1989)
“艾滋病和妇女”(1990)
“共同迎接挑战”(1991)
“社区参与”(1992)
“立刻行动”(1993)
“艾滋病与家庭”(1994)
“权利共享,责任共担”(1995)
“同一世界,同一希望”(1996)
“艾滋病与儿童”(1997)
“青年——迎接艾滋病的生力军”(1998)
“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1999)
2000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200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002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羞辱与歧视
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女性与艾滋病思维拓展
面对艾滋病日历年主题,我们有何感想?应该怎么办?
艾滋病、SARS、禽流感、炭疽杆菌、军团菌等等都向人类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