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马氏体中合金碳化物的3D原子探针表征__粗化_刘庆冬

合集下载

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

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

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1. 走进显微世界咱们今天聊聊金属材料里的两个小家伙,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

听起来有点复杂?别担心,咱们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先说说这两个名字,马氏体和索氏体就像是金属界的明星,各有各的风格,但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古板。

它们的显微组织可谓是千变万化,就像是人们的心情一样,丰富多彩。

1.1 马氏体:坚韧的战士先从马氏体开始。

马氏体这位兄弟,别看他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在显微结构上,他就是个“战士”。

他在冷却过程中快速变身,形成一种特别的结构,犹如披上了盔甲,既坚韧又抗压。

马氏体的微观结构就像是一堆小锋利的刀片,紧紧地挤在一起,给人一种强烈的“铁血柔情”的感觉。

想象一下,刀片互相挤压,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城堡,这就是马氏体的坚韧所在。

马氏体的优点可是多得很,硬度高、强度大,真的是在战斗中屡屡获胜的好手。

不过,正所谓“人无完人”,马氏体也有他的短板,脆得像玻璃,一不小心就容易碎。

回火过程就是为了给这位兄弟减减压,调整一下他的心态,让他在硬度与韧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1.2 索氏体:温文尔雅的绅士再来说说索氏体,这位兄弟可不是只会打架的“硬汉”,他可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

经过回火处理,索氏体的组织变得更加细腻柔和,形成一种层状的结构,就像是精美的蛋糕,层次分明,让人忍不住想一口吃下去。

它的韧性非常好,适合用在那些要求不那么极端的场合,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索氏体的显微组织就像是轻柔的春风,给人一种舒适感。

它的结构里有许多小的碳化物分散在铁基体中,起到增强材料性能的作用。

你看,索氏体虽然不如马氏体那样锋利,但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这种温柔和包容,使得它在工业界也颇受欢迎。

2. 二者的碰撞与对比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两位兄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它们的显微组织特征就像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马氏体是那种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而索氏体则是那个为朋友和家人提供支持的温暖人。

淬回火工艺对马氏体不锈钢3Cr17Mo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淬回火工艺对马氏体不锈钢3Cr17Mo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27卷第2期・58・2006年3月SPECIALSTEEL特殊钢Vol.27.No.2March2006淬回火工艺对马氏体不锈钢3Cr17Mo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赵亮1马党参2刘建华2陈再枝2雍岐龙2戴永年1(1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2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试验研究了960~1140℃淬火、200~650℃回火工艺对成分(%)为173Cr,1107Mo,0125V,0109Cu的塑料模具用马氏体不锈钢3Cr17Moo钢的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铁素体+(Fe,Cr)23C6碳化物;经1000~1、260600℃回火后,3Cr17Mo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塑料模具钢组织性能EffectofTProcessonStructureandMechanicalofMartensiteStainlessSteel3Cr17MoZhaoliang1,MaDangshen2,LiuJianhua2,ChenZaizhi2,YongQilong2andDaiYongnian1 (1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2InstituteforStructuralMaterials,CentralIronandSteel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81 Abstract Theeffectofprocessofquenchingat960~1140℃andtemperingat200~650℃onmartensitestainlesssteel3Cr17Mo20139C,16173Cr,1107Mo,0125V,0109Cuforplasticsmouldhasbeentested and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structureofquenchedsteel3Cr17Mowaslathmartensit e+ferrite+(Fe,Cr)23C6carbideandwithquenchingat1000~1060℃thentemperingat260~300℃or550~600℃thesteelhadexcellentcomprehensiveme2chanicalproperties. MaterialIndexPlasticMouldSteels,MartensiteStainlessSteel3Cr17Mo,Quenching2TemperingHeatTreat ment,Structure,Properties近年来,塑料模具行业发展迅速,要求成型模具不但具有高的强韧性,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尤其是在生产聚氯乙烯、氟塑料、阻燃性ABS等为原料的塑料制品时,塑料在熔融状态下坯(钢坯退火)→精轧机轧制成245mm×75mm的扁钢材→钢材退火,其化学成分见表1。

回火温度对马氏体合金钢组织及性能影响

回火温度对马氏体合金钢组织及性能影响

回火温度对马氏体合金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李志超李维唐荻李辉陈银莉(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83)摘要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齿轮钢20CrMnTi硬度、室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金相显微镜、SEM和TEM,对不同热处理工艺路线下该钢种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EBSD技术对取向分布特征的采集和用Channel 5软件对晶界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回火温度对低碳钢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得出结论:齿轮钢20CrMnTi经880℃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硬度及冲击韧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小幅回升的趋势。

样品在170~260℃之间低温回火时,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形态仍基本保持原始马氏体的片状;在400~430℃之间中温回火时,组织主要为回火屈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基体内相邻马氏体晶界数量在减少,板条马氏体尺寸增大。

关键词齿轮钢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显微组织Effect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Properties of Martensite SteelLi Zhichao Li Wei Tang Di Li Hui Chen Yinli(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heat treatment pross on the hardness,impact toughness at room temperature of gear steel 20CrMnTi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and the OM,SEM and TEM is used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teel with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The effect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 on properties of low carbon steel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s studied by EBSD and the Channel 5 software.Conclusion:The gear steel 20CrMnTi after quenching at 880℃,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empering temperature,hardness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specimens showed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again in trend.Samples at 170~160℃ tempering at low temperature,the microstructure oftempered martensite,morphology is basically the original martensite flake;between 400~430℃temperature tempering,the microstructure of tempered troostite;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empering,number of adjacent martensite lath boundaries in the reduced,matrix martensite size increases.Key words gear steel, heat treatment process,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s20CrMnTi是低碳合金钢,工艺性能优良,是齿轮用钢的传统钢种之一,广泛用于截面小于30 mm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及受冲击载荷和摩擦的重要零件[1]。

三维原子探针对铌微合金化钢碳氮化物的析出研究

三维原子探针对铌微合金化钢碳氮化物的析出研究

三维原子探针对铌微合金化钢碳氮化物的析出研究
蒋昌林;邵光杰;刘文庆;许洛萍
【期刊名称】《上海金属》
【年(卷),期】2007(029)003
【摘要】利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可以对不同元素的原子逐个进行分析,并给出纳米空间中不同元素原子的三维分布图形,分辨率接近原子尺度的优越性能,对含铌轿车横梁钢中的碳氮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铌微合金化钢中存在尺寸为几个纳米大小的铌碳氮化物析出物,析出物呈薄片状,同时,铌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析出是随机的.【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蒋昌林;邵光杰;刘文庆;许洛萍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
【相关文献】
1.含铌微合金钢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J], 李鸿美;曹建春;孙力军;周晓龙;何寒;米永峰
2.三维原子探针对回火铌钒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研究 [J], 王泽民;刘庆冬;朱晓勇;刘文庆
3.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铌微合金化钢恒电流电解析出
物中铌 [J], 宋鹏心;杨志强;鞠新华;刘卫平
4.含铌钢碳氮化物二相粒子在控轧控冷工艺中析出规律研究 [J], 王立群;刘微;陈新旺
5.含铌钛微合金化钢连铸坯高温变形试样中碳氮化物的析出 [J], 吴冬梅;王新华;王万军;李景捷;张立;费惠春;叶锦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的回火转变.pptx

钢的回火转变.pptx

Si—可有效提高钢回火抗力








-




,增加了它
第9页/共24页
的稳定


2.合金元素对AR转变的影响
1)ARB、 ARP 、AR M
二次淬火—当AR在B和P之间的A稳定区域保持,AR不发生分解,在随 后冷
却转变为M。
2)回火时的二次淬火和稳定化、催化现象
催化—回火时二次淬火的Ms’Ms产生的二次M的量较多
高碳钢中回火马氏体与下贝氏体的区别
第7页/共24页
从显微组织的形态和分布来看,下贝氏体与高碳钢回火马氏体很 相似,
都是暗黑色针状,各个针状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交角,而它们的区别是 :
1)高碳钢的回火马氏体表面浮凸呈N字形,下贝氏体的表面浮凸是不 平行
的,相交成“v”形或“Λ”形;
2)高碳钢回火马氏体中存在位错与孪晶,下贝氏体中铁素体也有位 错缠结
片状M形成—产生显微裂纹
回火--应力消除和在裂纹中析出碳化物--部分显微裂纹
自动焊合
第15页/共24页
三、中碳钢回火时机械性能的变化 1.T250℃ T--、塑性不变、HRC 2.200~300℃ T--HRC 3. 300℃ 与低碳钢相似,韧性、强度 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第16页/共24页
§7-3 回火脆化现象
缺点:不能解释为什么钢中同时存在某些合金元素和杂质才会发生脆 性
修正: ①二次偏聚理论; ②三元固溶体的平衡偏聚理论
2)非平衡偏聚理论
Fe3C析出,杂质元素在其周围富集—脆化 4.抑制TE的措施
①在钢中加入适量的Mo、W等元素;

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

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

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
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是材料科学中常见的组织结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定义、形成机制、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一、马氏体的定义和形成机制
马氏体是一种由奥氏体经过相变而成的金属组织,通常在高温下形成。

当金属材料受到快速冷却或压缩等外部刺激时,奥氏体晶格中的原子无法充分扩散,导致晶格变形,形成马氏体。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比奥氏体更加紧密,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二、回火马氏体的定义和形成机制
回火马氏体是指经过回火处理后的马氏体组织。

回火是指将马氏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回火过程中,马氏体中的碳化物析出,形成细小的碳化物颗粒,使得回火马氏体的晶体结构更加稳定,同时提高了其韧性和塑性。

三、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性能特点
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和耐磨性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强度,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回火马氏体相比马氏体具有更高的韧性和塑性,同时保持了马氏体的高强度和硬度。

回火马氏体通常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金属
零件,如齿轮、轴类零件等。

四、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应用领域
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马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强度。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淬回火Cr-Mo-V-Ni中合金钢的元素分布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淬回火Cr-Mo-V-Ni中合金钢的元素分布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淬回火C r-M o-V-N i中合金钢的元素分布"左鹏鹏1!,3,何雪松1!,3,吴晓春1!,3,曾艳"%3!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摘要 将C r-M o-V-N i中合金钢在1 030'奥氏体化保温0. 5h后油淬,在600'回火2次,每次2h。

结合光学显微镜(O 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采用三维原子探针(3D A P)技术分析了淬火态和回火态各元素原子的三维空间分布以及破化物内部和破化物/基体界面处元素分布和成分变化。

结果表明,淬火试样中C原子由于自回火和短程扩散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片状偏聚,而其他合金原子C r、M n、M o、S i、V和N i基本分布均匀;回火试样中C、C r、M o和V发生共偏聚形成厚度约10 n m的合金碳化物M23C6,S i原子形成一层薄薄的偏聚层包裹着M23C6,而N i又包裹着S i原子而偏聚于最外层。

关键词C r-M o-V-N i中合金钢偏聚原子空间分布三维原子探针中图分类号:T G142. 1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11896/j.is s n. 1005-023X. 2017. 022. 017Elements Distributions in Quenched and Tempered Cr-Mo-V-Ni Medium-alloySteel Characterized by Three Dimensional Atom ProbeZUO Pengpeng1’2’3,HE Xuesong1’2’3,WU Xiaochun1’2’3,ZENG Yan1’2’3(1S ta te K e y L a b o r a to r y o f A d v a n c e d S p e c ia l S te e l’ S h a n g h a i 200072;2 S h a n g h a i K e y L a b o r a to r y o f A d v a n c e dF e r r o m e t a llu r g y’ S h a n g h a i 200072;3 S c h o o l o f M a te r ia ls S c ie n c e a n d E n g in e e r in g’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t y’ S h a n g h a i 200072)Abstract T h r e e d im e n s io n a l a to m p ro b e(3D A P)c o m b in e d w it h o p t ic a l m ic r o s t r u c t u r e(O M)a n d s c a n n in g e le c tro nm ic r o s c o p y(S E M)w e re a p p lie d to c h a ra c te riz e th e s p a tia l d is t r ib u t io n s o f c a rb o n a to m a n d a llo y e le m e n ts c o n c e n tr a tio n o f te s te ds te e l te m p e re d tw ic e a t 600'f o r 2 h a fte r q u e n c h e d a t 1 030'h o ld in g0. 5 h’ re s p e c tiv e ly. S im u lta n e o u s ly’ th e e le m e n tss e g re g a tio n in c a rb id e a n d a t c a r b id e/m a t r ix in te r fa c e w a s a ls o a n a ly z e d. T h e r e s u lts in d ic a te d t h a t th e a llo y in g e le m e n ts C r’ M n’M o’ S i,V a n d N i a to m s in th e a s-q u e n c h e d s p e c im e n w e re a lm o s t no s e g r e g a tio n’ a n d e le m e n t C w a s o b v io u s ly s h e e t-lik e s e g re g a tio na t t r ib u t e d to a u to-te m p e r in g a n d s h o r t-r a n g e d if f u s io n o f C a to m. C o-s e g re g a tio n o f C’ C r’ M o a n d V a to m s oc c u rred to f o r m th eM23C6a llo y c a rb id e w it h a th ic k n e s s a b o u t 10 n m in a s-te m p e re d s p e c im e n. T h e M23C6c a rb id e w a s w ra p p e d b y s e g re g a tio n la y e r,w h ile th e S i a to m is s u r r o u n d e d b y th e N i a to m s e g re g a te d a t th e o u te r m o s t.Key words C r-M o-V-N i m e d iu m-a llo y s te e l ’ s e g re g a tio n ’ s p a tia l d is t r ib u t io n s o f th e a to m s ’ th r e e d im e n s io n a l a to m p ro b e0引言由于N i是强烈形成且稳定奥氏体元素,能够大大增强钢的淬透性,同时还能使螺旋位错不易发生分解,保证交滑移的发生,改善钢的韧性,尤其和M n、C r、M〇D V元素同时存在于钢中时,淬透性的提高尤为显著[13],因此本课题组采用N i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大型压铸模用Cr-Mo-V-N i中合金钢SDYZ[4],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淬透性较不加Ni 的传统H13型压铸模用中合金钢大幅提升[5]。

铌钒氦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研究

铌钒氦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研究

铌钒氦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研究
刘文庆;刘庆冬;李聪;方淑芳;周邦新
【期刊名称】《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卷),期】2007(28)B08
【摘要】将铌钒氮微合金钢进行热轧和空冷处理,透射电镜发现铁素体中弥散着细小的球形析出相,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显示这些析出相为Nb、V、Mo碳氮化物,进一步研究表明V、Nb、Mo原子主要依次位于碳氮化物的中心、次中心层和外
层,Mn原子在基体与碳氮化物界面处偏聚。

从碳氮化物的中心到外层依次主要为V的碳化物、Nb的碳氮化物、Mo的碳化物。

【总页数】5页(P9-13)
【关键词】微合金钢;碳氮化物;析出;三维原子探针
【作者】刘文庆;刘庆冬;李聪;方淑芳;周邦新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微结构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13.25;TB333
【相关文献】
1.铌-钒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的析出特点 [J], 刘文庆;褚玉良;王泽民;李聪;方淑芳;周邦新
2.中碳钒-钛-氮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理论计算 [J], 刘胜新;陈永;刘国权;关绍康;
李庆奎;牛济泰
3.三维原子探针对回火铌钒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研究 [J], 王泽民;刘庆冬;朱晓勇;刘文庆
4.真空处理时钒氮微合金钢中氮行为的研究 [J], 张晨
5.低碳钒氮微合金钢中V(C,N)在奥氏体中的析出动力学 [J], 龚维幂;杨才福;张永权;王青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金钢铸铁组织观察

合金钢铸铁组织观察
其组织特征为有黑区和白区 之分 黑区是以板条马氏 体为主的隐晶马氏体;白区 是以孪晶马氏体为主的隐针 马氏体
GCr15轴承钢
合金钢概述
工艺:860℃淬油+600℃回火
浸蚀:4%硝酸酒精
组织:基体为保留着马氏体位向的 回火索氏体组织;属正常调 质处理组织 淬火得到针状 马氏体;然后通过高温回 火;促使马氏体中析出的碳 化物向针叶边缘聚集;致使 其易浸蚀变黑;而马氏体中 心区贫碳呈灰白色
实验步骤
先观看幻灯片; 分组进行;每人一台显微镜;对每个试样进行观
察; 分析组织特征;在实验报告上画出组织图;
墨 铸 铁
体 加 珠 光


珠 光 体 球 墨 铸 铁

石 墨 球
墨 铸 铁 中

铸铁概述
蠕墨铸铁 在一定成分的铁水中加入适量的
蠕化剂而炼成的;其方法与程序与
球墨铸铁基本相同 蠕墨铸铁的组织:蠕墨铸铁的石墨具有介
于片状和球状之间的中间形态;其石墨片的 长厚比较小;端部较钝;呈蠕虫状
蠕墨铸铁中的石墨
性能:脆性大;很少使用
铸铁概述
3 灰口铸铁的种类 根据石墨G在铸铁中存在形态;可分为: 普通灰铸铁:石墨呈片状 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
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蠕墨铸铁:石墨呈蠕虫状
铸铁概述
灰铸铁的组织
灰铸铁有铁素体 珠光体 铁素体+珠光体+石墨三种基本 组织
F+片状石墨
F+P+片状石墨
P+片状石墨
铸铁概述
合金钢概述
高速钢W18Cr4V
合金钢概述
回火马氏体M(基体) 碳化物
高速钢W18Cr4V淬火+回火组织

马氏体名词解释

马氏体名词解释

马氏体名词解释马氏体是一种金属材料中的一种显微组织,它是一种由特殊原子结构形成的非晶态晶体。

马氏体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马氏体得名于德国冶金学家海因里希·阿格·马尔廷斯·玛氏(Heinrich Augusta Guillaume Martens),他于1890年首次发现了这种组织。

马氏体是一种由奥氏体(austenite)经过淬火(quenching)或变速冷却形成的,具有高硬度和脆性的金属组织。

淬火是一种将高温金属急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在这个过程中,金属中原本具有典型结构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结构。

马氏体的形成过程涉及到原子的位移和重排。

在奥氏体中,铁原子是面心立方结构,六个铁原子组成一个小立方体,称为基元体(unit cell)。

这个基元体由6个面心立方位点和8个正二十面体位点组成。

在淬火过程中,原子的位移和重排使得奥氏体的基元体结构发生改变,转变为马氏体的基元体结构。

马氏体的基元体由12个面心立方位点和4个正二十面体位点组成,其中面心立方位点被沿着一定方向进行位错乃至相互平移,铁原子的排列出现不规则结构,形成非晶态晶体。

马氏体的特点主要包括形状记忆性和弹性记忆性。

形状记忆性是指马氏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特定的形状,并能通过加热或变形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是由于马氏体的基元体结构具有双稳态性,通过改变外界温度或应力可以引起马氏体的相变,实现形状的改变和恢复。

而弹性记忆性是指马氏体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相变,产生“超弹性”的效应,即能在相变过程中快速恢复应变,具有非常优异的弹性性能。

马氏体在金属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制造汽车、航空器等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零部件时,淬火和马氏体转变是常用的工艺,可以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而利用马氏体的形状记忆性和弹性记忆性,研制出了各种智能材料和器件,如马氏体合金、马氏体传感器、马氏体致动器等,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

马氏体

马氏体

马氏体组织马氏体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

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

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

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文名:马氏体外文名:martensite释义: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提出者:阿道夫·马滕斯一、马氏体发展史1、马氏体19世纪90年代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Adolf Martens,1850-1914)于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高碳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1895年法国人奥斯蒙(F.Osmond)为纪念德国冶金学家马滕斯(A.Martens),把这种组织命名为马氏体(Martensite)。

人们最早只把钢中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g-Zn、Au-Cd、Au-□n、Cu-Al、Cu-Sn、Cu-Zn、In-Tl、Ti-Ni等。

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见固态相变)。

2、组成类型常见马氏体组织有两种类型。

中低碳钢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高碳钢淬火获得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呈竹叶或凸透镜状,针叶一般限制在原奥氏体晶粒之内,针叶之间互成60°或120°角。

6.2 马氏体分解时α

6.2 马氏体分解时α




近年来的研究测定表明,在100℃以下,高碳马氏体 和中碳马氏体中均形成了碳原子偏聚气团DC 、HC 。 试验证明,此回火温度下尚未析出碳化物,只有碳原 子气团。 弘津气团趋向于在同一晶面上出现,并形成若干个小 片组成的碳原子片状畴,畴的尺寸约为几个nm,已 经为透射电子束的点阵条纹所证实。 在100℃以下,组织结构为:α相+ DC 、HC
位错密度下降,回复。
淬火马氏体中存在大量位错,位错密度可高达 0.3~0.9×1012cm-2,存在较高的位错能,故在回火时 将发生回复。回复初期,部分位错,其中包括小角度 晶界,即板条界面上的位错将通过滑移与攀移而相消。 从而位错密度下降,部分板条界面消失。向相邻板条 合并而成宽的板条。剩余的位错也将重新排列形成位 错缠结,逐渐转化为胞块。 在400℃以上回火时,回复已经清晰可见。由于板 条合并变宽,再也看不清完整的板条,但能看到边界 不清的亚晶块 。



在100℃及100℃以上才有η-Fe2C, ε- Fe2.4C碳化物的析出。在 100℃以上,为 α相+ DC 、HC+ η-Fe2C或 ε- Fe2.4C 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正方度越来越小。说明随着η-Fe2C, ε- Fe2.4C 碳化物的析出,马氏体中的碳含量连续的不断降低,而且只有一 个正方度。 碳化物的析出过程中,碳原子来得及远程扩散,马氏体进行单相 分解过程。因此在η-Fe2C, ε- Fe2.4C碳化物的析出时不应当存在两 个α相。
孪晶的消失


高碳钢淬火马氏体中的亚结构主要是孪晶 +位错。当回火温度高于250℃时,孪晶开 始消失。 GCr15淬火态经过350℃回火后,大部分 孪晶已经消失,出现胞块。但片状马氏体 的形貌特征仍然保持。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10Ni3MnCuAl钢时效过程中析出相NiAl和Cu的变化规律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10Ni3MnCuAl钢时效过程中析出相NiAl和Cu的变化规律
2019,Vol郾 33,No郾 12摇 www. mater鄄rep. com
三维原子探针表征 10Ni3MnCuAl 钢时效过程中析出相 NiAl 和 Cu 的变化 规律
韩永强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王宇斌1,2 ,陈摇 旋1,2 ,吴晓春1,2,
1摇 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72 2摇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72
Characterization of Precipitates NiAl and Cu in 10Ni3MnCuAl Steel During Aging
by Three鄄dimensional Atomic Probe
HAN Yongqiang1,2 , WANG Yubin1,2 , CHEN Xuan1,2 , WU Xiaochun1,2,
1摇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Special Steel,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2摇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10Ni3MnCuAl 钢是一种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由于具 有优良的抛光性能、切削性能及易焊接等而被广泛应用于高 端塑料模具产品。 从合金原理来看,10Ni3MnCuAl 钢的强化 方式主要是 Ni鄄Al鄄Cu 三元析出强化,即在时效过程中析出含 有 Ni、Al 和 Cu 的金属间化合物强化基体。 目前,关于富 Cu 相的析出强化规律,前人已有大量研究:Cu 在析出前期为体 心立方结构( bcc) ,与基体共格,尺寸在 1 ~ 5 nm。 随着时效 时间的延长,Cu 粒子会不断长大,达到临界尺寸( 一般是 4 ~ 12 nm) 后,变成 9R 结构( 类似面心立方) ,当 9R 结构的尺寸 超过17 nm时,其将转变为面心立方的 着鄄Cu[1鄄4] 。 Ni、Al 的金 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热稳定性,近几十年也 受到了广泛关注:马氏体时效钢中的 NiAl 相在时效过程中的

回火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
Fe-C马氏体的强度主要决定于碳的固溶强化以及自回火的时效强化,孪晶亚结构也有附加强化的作用,原始 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及马氏体的大小对强度也具有影响。Fe-N马氏体的强度也具类似的情况,对替代式固溶体,如 Fe-Ni马氏体的强度主要为固溶强化。Fe-C马氏体的韧性主要决定于亚结构的类型,孪晶降低韧性。条状马氏体 的韧性则主要决定于马氏体领域的大小。低碳的位错型马氏体具有相当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高碳的孪晶型马氏 体具有大的强度但韧性很差。因此,对结构钢来说,以各种途径来强化马氏体的同时,使其亚结构基本保持位错 型,这样可以兼具强度和韧性。由于Fe-Ni-C合金的形态和Ms温度有关系,而形态又和性质有,因此合金的Ms温 度也能和其性质起来,如增加钢中含碳量,使Ms降低,促使孪晶形成,马氏体的形态由条状(位错亚结构)变为条 状和片状(孪晶亚结构)的混合组织,乃至完全形成片状马氏体.外加应力、热处理等均会影响Ms点,一般合金的 Ms愈高,韧性和塑性也愈好.但碳虽提高钢的Ms点,但仍促使孪晶的形成对钢的韧性不利。
谢谢观看
回火的种类有多种,以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回火 (150~250℃)、中温回火 (350~450℃)和高温回火 (500~680℃)。通常根据对工件机械性能的要求来确定回火温度。在生产实践中,硬度的测定比较简便,常以硬 度值作为选择回火温度以及工艺的主要参考指标。低温回火主要应用在各类工具、模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或表 面淬火工件,以达到降低内应力和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的目的。中温回火主要应用于各种弹簧、 锻模、冲击型工具和其他要求高强度的工件,以获取适宜的韧性、弹性和好的屈服强度。高温回火广泛应用在各 种较为重要的结构零件、连杆、螺栓、齿轮和轴类等,既可作为最终热处理,又可作为预备热处理 (为下道工序 提供组织准备)。通常把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作“调质”处理。尽管目前有人试用形变热处理来代替调质处理,但在 机械制造行业中,调质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

回火马氏体组织形貌

回火马氏体组织形貌

回火马氏体组织形貌一、引言回火马氏体是一种重要的钢材料组织,其形貌特征对于理解钢的性能和加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回火马氏体的组织形貌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马氏体束、回火程度、板条形状、板条界线、碳化物分布、马氏体板条间角度、碳化物析出与形态、亚结构与位错分布、微裂纹与空洞以及残余奥氏体等方面。

二、马氏体束马氏体束是指在钢中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马氏体板条组成的集合。

马氏体束的尺寸和形态对于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三、回火程度回火程度是指钢在回火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和时间,对于回火马氏体的形貌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回火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回火马氏体的形貌和微结构会有所不同。

四、板条形状板条形状是指马氏体板条的外观形态,通常是矩形或六面体。

不同钢种的板条形状可能有所不同,而板条形状的差异也反映了钢的不同成分和热处理条件。

五、板条界线板条界线是指马氏体板条之间的界面,通常呈现为清晰的直线或曲线。

板条界线的形态和分布对于钢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六、碳化物分布碳化物是指钢中与碳元素结合的化合物,其分布对于回火马氏体的形貌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碳化物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显微观察和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进行观察和研究。

七、马氏体板条间角度马氏体板条间角度是指马氏体板条之间的夹角,通常呈现为锐角或直角。

马氏体板条间角度的大小对于钢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硬度、韧性和强度等方面。

八、碳化物析出与形态在回火过程中,碳化物会从钢基体中析出,形成不同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这些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对于回火马氏体的形貌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九、亚结构与位错分布亚结构和位错是指钢中微观结构的不完整性和缺陷,其分布情况和密度对于回火马氏体的形貌和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亚结构和位错的分布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回火马氏体的结构和性能特征。

十、微裂纹与空洞在回火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和应力的作用,回火马氏体中可能会出现微裂纹和空洞等缺陷。

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7-8

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7-8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第七章第七章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加热保温冷却c32030亚共析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改善组织提高塑性共析钢过共析钢的锻压件结构钢的冷挤压件c33050c13050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临界冷却速度越慢消除内应力获得所要求的组织与性能马氏体分解残余傲氏体分解回火屈氏体形成碳化物聚集长大分解吸收扩散钢经加热奥氏体化后在任何情况下奥氏体中踏步的含量均与钢中碳的含量相等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二)填空题(续)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9. 钢的热处理工艺由 加热、保温、冷却 三个阶段所速成。 10. 利用Fe-相图确定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A +20 ~ 30℃ ,它只适 C3 应于 亚共析 钢。 11. 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改善组织,提高 塑性 ,它主要试用于 共析钢、过共析钢的锻压件,结构钢的冷挤压件 。 12. 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线以上 AC3+30~50℃ ,对过共析 钢是 AC1+30-50℃ 。 13. 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点越 低 ,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 多 。 14. 在正常淬火温度下,碳素钢中共亚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比亚析钢和过共 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都 慢 。 15.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与奥氏体化温度的关系是 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临界冷 却速度越慢 。 16.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消除内应力,获得所要求的组织与性能 ,回 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低 。 17. 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是由 马氏体分解,残余傲氏体分解,回火屈 氏体形成,碳化物聚集长大 等四个阶段所组成。 18.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介质 分解、吸收、扩散 等三个阶段。

微合金钢中析出相形核过程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

微合金钢中析出相形核过程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

微合金钢中析出相形核过程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吴 静 张恒华 朱松鹤 彭 晟 刘文庆 许珞萍(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72 上海) 【摘要】 应用透射电镜和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Nb 2V 微合金钢在不同处理工艺时的形核过程。

控轧控冷(T MCP )钢样品的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出现了(Nb ,V )(C ,N ),大小为几十纳米。

三维原子探针的检测结果显示控轧控冷钢样品未出现纳米尺寸的碳氮化物团簇,而淬火钢样品中出现纳米级NbC 团簇,经回火的样品中(Nb ,V )C 和VN 团簇最为明显。

【关键词】 Nb 2V 微合金钢 形核过程 碳氮化物 三维原子探针基金项目: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课题(D 109201102072005)作者简介:吴静,女,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微合金高强钢板的研发工作,Email :jingwu @shu 1edu 1cnINVESTIGA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IN MICRO 2ALLOYED STEE L WITH THREE 2DIMENSIONAL ATOM PROBEWu Jing Zhang Henghua Zhu S onghe Peng Sheng Liu Wenqin Xu Luopi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 【Abstract 】 T 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ree 2dimensional atom probe were used toanalyze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of Nb 2V micro 2alloyed steel during different treating processes.The TE M results showed there existed (Nb ,V )(C ,N )particles with dozens nanometer in Therm o 2Mechanical C ontrol Process (T MCP )sam ples.The results of 3DAP showed inexistence of carbonitride cluster with nanometer in T MCP sam ple ,but few NbC cluster was found in the quenched sam ple ,and a g ood few cluster of (Nb ,V )C and VN were found in the tem pered sam ple.【K ey Words 】 Nb 2V Micro 2Alloyed Steel ,Nucleation ,Carbonitride ,Three 2Dimensional Atom Probe (3DAP )1 引言由于控轧控冷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钢板等级、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目前被用于大量生产船舶、车辆、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桥梁等工业部门所需的高强韧钢板。

第十七章-马氏体

第十七章-马氏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缪强
第十七章 马氏体转变
前言
马氏体转变是由钢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抑 制其扩散型分解,在低温下进行的无扩散型相 变。马氏体转变是钢件热处理强化的主要手段, 产生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因此 马氏体转变的理论研究与热处理生产实践有密 切的关系。
前言
由于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不同,所获得的 马氏体的形态和亚结构也不相同,继而对钢件 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马 氏体形成规律的了解,才能正确地指导热处理 生产实践,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
第一节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结果使短轴方向的Fe间距伸长36%),而另两 个方向缩短4%,从而使体心立方变为体心正方 点阵。
由间隙碳原子造成 的这种非对称畸变称 为畸变偶极,可将其 视为一个强烈的应力 场,C原子就在这个 应力场的中心。
第一节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马氏体具有体心正方晶格 (a=b≠c)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γ
α’
γ 惯习面
C
F
G
S’ S
B
T’
T
D
E
R
A O
H P
中脊面
N M
马氏体形成时引起的表面倾动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若相变前在试样抛光面上刻一直线划痕STR,则 相变后产生浮凸使其变为折线S’T’TR,在显微镜 光线照射下,浮凸两边呈现明显的山阴和山阳。故 马氏体的形成是通过切变方式来进行的,马氏体和 奥氏体界面的原子是二者共有的,而整个相界面是 相互牵制的。
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这种界面称为切变共格界面,即通过母相的切变 来维持共格关系的,也称第二类共格界面。
在具有共格界面的新旧两相中,原子位置有对应 关系,新相长大时,原子只作有规则的迁动而不改 变共格状态。

回火马氏体名词解释

回火马氏体名词解释

回火马氏体名词解释
回火马氏体是一种常见的金刚石晶体缺陷,主要存在于成熟的金刚石晶体材料中。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而闻名,以帮助研究人员和产品研发者更好地理解金刚石性能。

回火马氏体是由一组相互堆叠的尖端层构成的。

这些尖端层是由一个面向着金刚石的氢原子和一个从氢原子出发的三维受力应力辐
射少量的氧原子所组成的,并有许多几何排列。

当这组尖端层由温度升高而形成时,它们就形成了氢原子穿透石缺陷。

回火马氏体的表面受到两个不同力的影响:一个是外界,称为压力,另一个是来自金刚石内部的力,称为残余应力。

回火马氏体的残余应力有助于抵抗外力,使其在低温处保持其稳定的结构。

回火马氏体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产品研发者更好地了解金刚石性能。

这是因为它具有几何上的稳定性,这使得它能够完美地把握石头的性能。

与传统的石头实验相比,它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评估金刚石的性能。

通过开展对比测试,它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金刚石缺陷。

回火马氏体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金刚石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的
可能性。

因为它们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实验结果,因此可以更好地分析出金刚石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的可能性。

在电器产品的开发中,回火马氏体的研究也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了解金刚石的性能,从而提高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耐久性。

总之,回火马氏体是一种常见的金刚石晶体缺陷,它具有几何上
的稳定性,因此它可以用于帮助研究人员和产品研发者更好地理解金刚石性能。

此外,它也有助于提高金刚石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的可能性,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提供了借鉴。

碳氮马氏体和含氮马氏体在回火过程中的硬度变化

碳氮马氏体和含氮马氏体在回火过程中的硬度变化

碳氮马氏体和含氮马氏体在回火过程中的硬度变化
雷天同;晁拥军
【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卷),期】1994(030)001
【摘要】测试了20Cr2Ni4A钢820C碳氮共渗层中的碳氮马氏体低温回火时的硬度变化和工业纯铁经680C氮碳共渗后渗层中的含氮马氏体回火过程中显微硬度的变化。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雷天同;晁拥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51.2
【相关文献】
1.电弧喷涂新型碳氮合金化马氏体钢涂层的耐磨性能 [J], 邓宇;余圣甫;黄林兵;闫宁
2.氮合金化对马氏体不锈钢00Cr13Ni4Mo回火性能的影响 [J], 马永柱;秦斌;陈旭;顾佳卿
3.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等离子渗氮和氮碳共渗 [J],
F.A.P.Fernandes;
G.E.Totten;J.Gallego;L.C.Casteletti
4.碳氮马氏体和含氮马氏体在回火过程中的硬度变化 [J], 白伟成;候锦海
5.氮马氏体和氮碳马氏体 [J], 黄孝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 皿吮 二 少
飞 帐


尸 ,二
专 · 玫
图 ℃回火 微合金钢 中 , , , 。, , 和 元素在 空间中的分布
℃ ,
一 叮
,
,
,
,
从 ,

,


刘庆冬等
回火马 氏体中合金碳化物的
原子探针表征
工 粗化

℃回火
微合金钢 中碳化物附近 各种合金元素在
空间中的分布
,
一 乞 芒 岁 祠 一 巴 山 口 任 。


元 素在 碳化物 内 、 外层 含量 变 化不 明显 这
是 由于
的扩散激活能小于
聚区 , 是椭球状碳化物的一部分 , 其半径约为 碳化物内部富集着
, 所以基体中的
优先扩散至原始圆盘状碳化物而消
耗 殆尽 。 致使 碳化物 核心 的
妥 互襄了 了· 份 东 滚扮 丫咬 药 护户, 碑
于 岌
毛卜 ,飞
后 显微组 ℃
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内 图 间 较多 图 分析显示 , 较大的碳化物 , 而较小的碳化物
, 尺寸在 一 中 和 中含量较少 图
之 含量
像 可 以看 出 ,
后 , 板 条状 的 回火马 氏体组 织逐 渐 消失 , 由多边
形铁素体替代 图
像表明 , 铁素体基体内位错
在碳化物的粗化过程中 。 通过合金元素的扩散 , 大颗粒长
,
,
,
,

元素的成分变化图
,
,
,
,
,
,
,

碳化物和其周 围基体内主要化学成分
结论 ℃ 回火时实验钢的显微组织内位错因回复而
,

消失 , 板条状 回火马氏体逐渐转变成多边形铁素体 碳化
物 形成 元素 。和 等从 小尺寸 碳化 物 向大 尺寸碳 化物 扩 散 , 造成 成分 不同 、 大 小各异 的碳 化物并 存


, 、 , 一


旋 一 一
,

,
, , , , , 一
,
,
,
在回火马氏体 中 ,
型合金碳化物析出时与基
体保持

关系
。 ,
,
,
」 ,,

, 【 。
丁 七 , 优先在高
密度位错等缺陷处形核析 出 , 实现弥散强化 , 从而阻碍微
合金 钢的高 温 软 化趋 势 , 然 而 , 当 回火温 度足够 高且 保持 时 间足够 长 时 , 在 界面 能的 驱动 力下 , 合 金碳 化物继
表 给出碳化物
后略微降低并达到基体中的平衡 含量
以看出 , 碳化物内层 和
核心和外层以及周围基体中主要合金元素的原子含量 可 元素的含量比外层高很多 , , 形成碳化物的能力大于
含 量 明显高 于外 层 , 而
碳化物内部成分分析 图 是用 得到的 ℃ 回火 样品中主要 原子偏 , 已 等碳化 添加元素在 经粗化 空间中的分布 可以看到一个 , , 和
'。 队凤
— —
— —
一 乏 男 乞 节 门 的 ﹂ 。 六 ,
卿 日 卜 澎
丫 沂 一 厂
「 厂
洲尸
产尸月

了一 ' `
… ” ', 砂 ' 队' 。 。 “ '『

】 州



弓 。



丫 咖 多

」 甚





共一一一一下 ` 一一州
产一 了 国


,

℃ 回火
微合金钢中碳化物 内部 、 外层及与基体 界面处
化物沿厚度方向长大 但 由于圆盘状碳化物在厚度方 向上
成元素
元素 不均匀
少,而 只是

, , 和
和 。和
在碳化物 基体界面有偏聚 , 碳化物形成
和 集中在碳化物的内层核心 , 外层含量很
分布在碳化物的整个区域 , , 和 富集的碳化物 , 而外层
所容纳的合金元素有限 , 扩散来的合金元素在碳化物 基
续粗化 , 导致实际的碳化物远大于沉淀析出完成时的尺寸 ,
从 而减弱 或丧 失 其在 高 温下 的弥散 强 化作 用 阎 虽然 回
火过程中针状或圆盘状的合金碳化物 协九 , 几 了 型 的
粗化动力学 已有研究 阵 , 但相应的晶体结构变化以及合 金元素的扩散和再分配的规律仍没有澄清 , 而含有多种合
研究合金 碳化物中 元素分布规 律 结 果表明, 淬火微合 金钢在
℃ 回 火
后 , 马氏体板条内位错和板条界面因回复而消失 , 粗化的合金碳化物分布在原马 氏体板条界面和板条内部 同时 , 伴随着合金 元
素的 再分配 , 早期析出的圆 盘状碳化 物沿厚度方向 生长 , 出现一个 与基体 相 非碳化物形 成元素 和 主 要分布在碳化物 基体界面 处
要是 一 的碳化物

和 原碳化物 成半共格关系的新 生过渡 主要分 布在碳化物内 层, 而 和 分
一 一 一 的碳化物 , 而外层主
布在整个碳化物 区域 粗化的碳化物是一种具有核心和 外壳结构的合金碳化物 , 内层主要是
关键词 三维原子 探针
中图法分类号
,回 火马氏 体, 合 金碳化物 , 粗化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一 一
体非共格界面处偏聚 , 逐渐形成另一种晶格结构的碳化物
碳化物内层是 非匀质复合碳化物
的碳化物 , 即这是一个具有核心和外层的
, 与基体 使其沿着基体
和原碳化物
,
保持半共
格关系 这样 , 基体中的合金元素首先扩散到外层碳化物
为了进一步了解碳化物内部以及基体 碳化物界面的
成分变化 , 作出各合金元素原子含量随距离的变化 曲线

℃回火
分析
微合金钢中合金碳化物的
像及
化物 内部都 有
“ ”

乙条纹 根 据不 同区域 晶格 条纹 的间距 乙 条纹 十
“ ”
和取 向 角度 , 用不 同直线 组代 表特定 晶体结 构的 高分 辨条 纹像 , 相互 重叠得 到的 条纹与 实际观察 到的
头分一致 图 和基体源自, 说明了图中存在
个晶体结构不同的
盘状碳化物在粗化过程中晶体结构的转变过程和合金元
素的扩散分 布规律
实验 方法
实验用
相同
一 微合金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前文 ` ℃ 固溶 , 水淬至室温 ,
图 ℃回火 微合金钢的 和 像
一 微合金钢在
在 和 微镜

回火 一


型扫描电镜 观察显微组织和碳 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
空 间的分 布并分
, 一

型透射 电镜




,
,
,
早期析出的圆盘状碳化物沿厚度方向生长 , 出现 一个与基体 新生过渡相 和原碳化物 成半共格关系的 伴随着合金元素的扩散和再分配 ,

均 匀分布 在整个 碳化物 区域 基体成 分接近原 始试

验 钢 成分 , 但 由于强碳 化物 形成 元素 向碳 化物 扩散 , 所 以
基体 不含
此 过渡相 的 晶格结构 逐渐 向原 碳 化物转 变 , 最 终转 变成与 基 体非 共格 的粗 化 的碳化物

了 口 。 刁, 夕 乞 ,


,


,
,
,



℃ 一 一
, 一 一 , 一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收到初稿 日期 作者简介 一 一
, 匕 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收到修改稿 日期 年生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 一 一
和上海市科委科技基金项 目
资助
刘庆冬 , 男 ,
12 9 8


刘庆冬 , 刘文庆 , 王泽民, 周邦新 金属学报 ,
【 【 」 入,
,
,
几,
,
,

,
,
,
刘庆冬 , 刘文庆 , 王泽民, 周邦新 金属学报 ,
,
五 了
夕 以 。 。 `, , 册
儿 乞 。' ,尸 召 万` 六
, ,
人 。 ,五 了 饥
, 一 ,
、 乞 二、
, 册 。` 刀 。 卯 口, 之 袱 、
`
,
示 ,

卿 , ` 右 , 肠。 忍 乞 一 坛二
凸切尹
乙 夕
夕 呵 夕 乞 乞
一 一 ,
。 二
乞 。




一 一
艺 乞 了口 , , 卿 。 。 。
格界面扩散 , 使碳化物沿径 向方 向生长 随着回火温度升

元素分布图中小区域
作进一步分析 , 得到各种合金元素沿椭球碳化物径
所示 可以看出 , 非碳化物形 等主要分布在碳化物内 , 但成分
也就是说 ,
高 , 大尺寸 碳化物开始熟化长大 , 小尺寸碳化物逐渐溶解 , 同时增加了基体 中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含量 此时 , 合金元 素开始沿着碳化物与基体的非共格界面扩散 , 使圆盘状碳
界面
1 30 0
金 属





界面 占
为共格界面 面上形
物形成元素 , 而不含
等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为了
在回火过程中 , 合金碳化物首先在基体
解碳化物 基体界面处和碳化物内部的成分在碳化物粗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