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
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脑内的三个部位,分 别发出纤维形成投射通路。
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 中缝核内,其纤维投射也可分为上行、下行和支配低 位脑干三部分,其功能是主要调节痛觉、精神情绪、 睡眠、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3.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
碱能纤维。 2)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 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3)肽类递质
释放肽类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肽能纤 维。
胆碱能纤维: 全部副交感节后纤维 全部自主N节前纤维 躯体运动N 少部交感节后纤维 (肌肉舒血管纤维、汗
2.两种形式 顺向轴浆运输 快速410mm/d 慢速112mm/d 逆向轴浆运输205mm/d
(五)神经纤维对效应组织具有营养性功 能和效应组织对神经元的支持作用
二、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 质细胞。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
1.有突起,但无轴、树突之分 2.细胞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有缝隙连接 3.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和传播神经冲动 4.具有终生分裂增殖的能力
一、神经元的 一般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元由胞体 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功能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纤维的粗细、
髓鞘的有无和温度的高低有关。
(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⑵绝缘性 ⑶双向性 ⑷相对不疲劳性
(四)神经纤维具有轴浆运输的功能
1.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axonplasmic transport) :通 过轴浆的流动,实现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的 过程。

神经

神经

特点:快、短、准
特点:慢、广、久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聚合式联系
辐散式联系 环式联系 链锁式联系
环式
链锁式
(四)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 单向传播: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单向性。
2. 中枢延搁:与经过的突触数目有关。
3. 兴奋总和: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 4. 新分节律的改变 5. 后发放 6. 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疲劳
二、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中枢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的标准:• ⑴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及酶 系统,能够合成该递质。 ⑵ 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冲动到达时能释放入突 触间隙。 ⑶ 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⑷ 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 取)。 ⑸ 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 的作用。
2. 传递过程:电-电
(AP以局部电流方式)。
3.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
几乎无潜伏期。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结构基础:轴突末梢分 支上有结节状的曲张体, 曲张体内含有递质小泡。 2. 传递过程:递质释放后, 经组织液扩散到临近的效 应器上,与相应受体结合 发挥生理作用。
3. 传递特征:
①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③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的间隙间距; ④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 ⑤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 有无相应受体。
2. 神经递质的共存:
旧概念:一N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即Dale’s原则。 新概念:一N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质
共存。
3. 神经递质分类
分类 家 族 成 员
胆碱类 胺类
氨基酸类 肽类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
递质的鉴定:
①有递质的前体与酶系统; ②递质贮存突触小泡内,冲动抵达时能释放递质; ③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发挥生理作用; ④失活方式: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 ⑤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
递质的共存: • 过去:戴尔原则--- 一个神经元的全部神经
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 • 现在: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
.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反射和反射弧 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予下,机体对内、
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
Unconditioned reflex and conditioned reflex
.
(三) 非突触性化学结构
1. 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 的特化结构;
2. 不存在一对一的直接支 配关系;
3. 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 的距离较远;
4. 传递所需时间可大于1s; 5. 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
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 上有无相应受体。
.
三、神经递质
概念: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胞体内合成并 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 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4)肽类:P物质、脑啡肽等
.
(二)、几种主要递质的代谢
1. 乙酰胆碱:
胆碱乙酰转移酶
合成: 胆碱 + 乙酰辅酶A
灭活:胆碱酯酶 胆碱 + 乙酸
2. NE和多巴胺:
羟化酶
脱羧酶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E
灭活:由突触前膜重摄取
3. 5-羟色胺: 色胺酸 羧化酶5-羟色胺酸 灭活:同NE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课件

05
中枢神经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 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功能区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多个功能区域,如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认知 区等,各区域相互协作,实现复杂的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情绪与情感
情绪
对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情感
对情绪体验的深刻感受和持久态度,如爱恨情仇等。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则是情绪的升华和稳定化。
睡眠与觉醒
睡眠
一种生理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和代谢降低等 。
觉醒
与睡眠相对的状态,表现为意识清晰、肌肉紧张和代谢增 高等。
记忆
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
短暂保持和操作信息的能力,与前额叶皮层密切 相关。
语言与思维
语言
人类特有的交流方式,涉及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思维
对信息进行加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概念形成、判断 和推理等。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达工具,思维则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内容。
自主神经的生理功能
调节内脏活动
01
自主神经通过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调节内脏器官
的功能,如心率、血压、呼吸、消化等。
调节血管舒缩
02
自主神经通过控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局部血流量和血压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腺体分泌
03
自主神经通过控制腺体的分泌活动,调节体内激素和酶的释放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泛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因 新鲜标本上呈粉灰色而称灰质。在大脑、小脑,由大量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形成的灰质集中于表层,特称为皮质。
➢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在标本上呈亮白色而称为白质。
➢ 端脑是脑的最高 级部位,又称大 脑,由两侧大脑 半球借胼胝体连 接而成。两侧大 脑半球之间有大 脑纵裂将其分开, 纵裂底部为胼胝 体。大脑与小脑 之间由大脑横裂 隔开。
(四)端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 大脑半球表面布 满大脑沟和大脑 回。脑回和脑沟 是对大脑半球进 行分叶和定位的 重要标志。每侧 大脑半球分内侧 面、上外侧面和 下面,以3条恒 定的沟分为5叶。
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续脊髓中 央管,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 球所覆盖,可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 脑和底丘脑。间脑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矢状狭窄间隙,称 为第三脑室。
➢ 脊髓表面借前后两条位于正中的纵沟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前面的裂隙明显,称前正中裂,后面的称后正中沟。此外还有 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 前根和后根。
➢脊髓保留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 脊神经对应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根据脊神经的数目, 脊髓可分为: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 (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脊髓有两个膨 大部:颈膨大自C5至T1,腰骶膨大自L2到S3。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机能意义: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1.神经递质
1904年,伊利奥特(T. R.Elliott)提出: “冲动传到交感神经末梢,可能是从那里释 放肾上腺素再作用到效应器细胞”
(1)递质的鉴定
①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 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冲动抵达时,释放 入突触间隙
③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发挥作用
(二)反射的中枢控制 单突触反射
举例:唯一的腱反射
多突触反射
举例:体内大部分反射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联系 2.辐射和聚合式联系 3.连锁式和环式联系
辐散式
聚合式
环路式

+
环式联系:可引起正反馈(使兴奋增强或延续 )或负反馈(使活动及时终止) 在环式联系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通路上冲动 发放仍能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后发放”
(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
中枢延搁 兴奋的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发放
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中枢抑制 根据产生
部位不同
{ 突触前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
{ 突触前易化(发生在突触前膜)
突触后易化(发生在突触后膜)
突触后抑制(发生在突触后膜)
中枢易化 根据产生
部位不同
(1)受体的亚型
(2)突触前受体
(3)受体的作用机制
3.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神经元:以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在外周神经包括所有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所有 副交感世后纤维、少部分交感节后纤维及支配骨骼 肌的运动神经
外周的胆碱能纤维
交感 神经
汗腺、骨骼肌血管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

中枢传导通路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感觉 信号经过多级神经元传递 和处理,形成特定的感觉 体验。
传出神经纤维
将中枢处理后的指令传回 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动作 或反应。
9
感觉中枢与感觉整合
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是感觉的高级中枢,对 感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
感觉整合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感觉信 息相互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
失语症、失认症、失用症等
21
情绪与情感
情绪的生理基础
基本情绪
情感的种类
情感障碍
情绪中枢、情绪外周神 经环路
2024/1/28
快乐、愤怒、悲伤、恐 惧等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等
情感淡漠、情感高涨、 焦虑障碍等
22
06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
2024/1/28
23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2024/1/28
神经递质与受体
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 素等)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实现信号的传递和放大。这些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种类和分布决 定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性。
18
05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2024/1/28
19
学习与记忆
01
02
03
04
学习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可塑性、突触传递可塑 性
位于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 的神经元,它们的轴突构成运动 神经纤维,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 配骨骼肌。
12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 其轴突,下达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下运动神经元
指脊髓前角的运动细胞及其轴突,它 们接受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其轴突 组成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和周围神经 到达所支配的肌肉。

理学第十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突触传递

理学第十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突触传递
4.相对不疲劳: 用5~100Hz的电刺激神经纤维,连续达9~12小 时之久,神经纤维仍然保持其传导兴奋的能力。
(四)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与直径、髓鞘、髓鞘的厚度、及温度有密切的关
系。
(五)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完成神经末 梢组件和某些蛋白质(包括酶)的运输。
顺向运输,逆向运输。
出现在突触后膜的是超极化,能降低突触后神经元 的兴奋性,故称之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的幅度随着传入神经刺激的增大而增大,但膜 电位增大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图3-19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常与其他多个 神经末梢构成许多突触。在这些突触中,有的是兴 奋性突触,有的是抑制性突触,他们分别产生的 EPSP与IPSP可在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进行整合。
(二)电突触
结构基础: 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相
邻的神经膜间距离约2nm, 其间有桥状的连接蛋白贯穿, 是二个N元胞浆的水通道蛋 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电 阻低。
传递过程: 电-电(发生电紧张性传递)。
传递特征: 双向性,速度快。
机能意义 使相邻的许多神经成分的活动同步化。
(三)非突触突触后电位(EPSP):兴 奋 性 递 质 引 起 的 突 触 后 膜的局部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 膜的局部超极化。
(四)兴奋性突触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 膜Ca2+通道开放, Ca2+内流 突触小泡前移,前膜融 合 胞裂外排, 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与后膜 的受体结合, 提高后膜对Na+的通透性 Na+内 流,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 EPSP总和 阈 电位 轴丘处爆发动作电位 后神经元兴奋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面的感觉体验。
可塑性
感觉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即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下
,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变。
03
运动神经系统
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 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生理学》第十章神 经系统的功能
目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01
02
03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 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 种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负责将信息从感受器传递 到中枢和从中枢传递到效 应器。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吸收等代谢过程,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行为稳态的维持
03
神经系统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控制学习、记忆、情感、行为
等高级功能,使机体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06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和突触
行为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实 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神经递质和受体
种改变称为神经可塑性。
02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工作记忆主要依赖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而长时记忆则与海马体和大脑
皮层多个区域有关。
03
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记忆的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存储涉及神经网络结构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波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丘脑及其感 觉投射系统;痛觉;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2.熟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递质与受 体;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兴奋由神经 向肌肉的传递;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条 件反射。 3.了解: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脊髓的感觉 传动功能;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 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 节;脑电图;觉醒和睡眠。
2 效应不同: 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3 媒介物性质不同: 化学性/电突触
(3)突触传递的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
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打开
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释

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
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后膜上某
些离子通道开放
某些离子进入胞

快速:递质囊泡,分泌颗粒
顺向运输
轴浆运输 (胞体到末梢) 慢速:微管和微丝
逆向运输:末梢到胞体,如神经生长因子、 狂犬病毒、破伤风毒素等
(二)神经胶质细胞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2 基本功能: ⑴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的作用 ⑵修复和再生作用 ⑶免疫应答作用 ⑷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 ⑸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⑹维持细胞外K+离子浓度 (7)参与某些活性物质代谢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减弱-反射弧损伤
增强-高位脑病变
精选ppt
28
(2)腱反射 快速牵拉发生的牵张反射 减弱-反射弧损伤 增强-高位中枢病变 2、牵张反射的过程 感受器(肌梭内的螺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骨骼肌)
(二)脊休克 当动物的脊髓于高位脑中枢之间突然切断后,断面以下的
激。
(二)皮肤痛觉 快痛:刺痛 慢痛:烧灼痛
精选ppt
26
(三)内脏痛觉与牵涉痛 内脏痛:内脏受到刺激引起的疼痛。 刺激:牵拉、痉挛、缺血、炎症 特点:发生缓慢,定位不准确,伴其他症状。 牵涉痛:内脏病变时,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
过敏。 特点:定位明确,先于内脏出现
精选ppt
27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任何躯体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

本中枢(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发出传出冲动,引起骨骼
肌兴奋和收缩。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的引 起该肌肉收缩。
1.牵张反射的类型
(1)肌紧张 缓慢持续的牵张反射 维持姿势
43
四、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做梦)交替出现
精选ppt
4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45
精选ppt
23
精选ppt
24
(三)嗅觉和味觉区
嗅觉投射到边缘叶;味觉投射中央后回下侧
(四)本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本体感觉:肌肉及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Neuron &
Nerve fiber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胞体Soma: 突起Cytoplasic process: 树突(Dendrite) 轴突(Axon)
1.结构特点: (1)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2) 两个神经元间紧密接触部位膜间距仅为2-3nm; (3)突触前、后膜之分,为双向传递; (4) 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2.功能意义: 使许多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或 同步性活动。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
(3) 胆碱能受体:
A.胆碱能受体分类:N、M两类受体
M受体:即毒蕈碱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 M受体又分为M1、M2、M3、M4、M5等亚型。
分布: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汗腺腺细胞膜上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效应: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
如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平滑肌收缩、
(3)肾上腺能受体分类及阻断剂。
(4) 肾上腺能受体的分布。 (5)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的效应。
第三节
神经反射
Nervous Reflex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 2.Reflex的分类:
(Reflex & Reflex arc)
(一)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1)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2)条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神经系统考纲解析1.掌握(1)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2)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路径和功能。

(3)肌紧张及其生理意义。

(4)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和生理意义,植物性神经外周递质和受体。

2.熟悉(1)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痛觉与牵涉痛(3)小脑的功能3.了解(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01块,小(2)突触的结构,突触传递的特征,中枢递质概念,中枢抑制,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生理意义(3)脊髓牵张反射的反射弧,腱反射的生理意义,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易化和抑制,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脑电图的波形和意义第一节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知识。

归纳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一)神经组织的组成1。

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2。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作用。

(二)神经元与神经纤维1。

神经元(1)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

(2)功能:合成物质,接受刺激,整合信息,产生并传导动作电位经纤维念:轴突离开胞体后外包髓十(2)功能:传导兴奋。

销或神经膜称为神经经系统纤维(3)兴奋传导特征:①生理完整性;②双向传导;③绝缘性;④相对不疲劳性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1。

突触的基本结构联派彩填算璃話联斗半车4半返啮明站潮明彰(D)个经递质,前膜兴奋时常释放。

(2)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含水解神经递质的酶(如胆碱酯酶)。

(3)突触后膜:膜上有能与相应递质结合的受体。

突触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Ca2内流入突触小与前膜融合,并通过出胞作用释放递质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并与突触后之一突触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神经元活动改变。

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项目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递质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离子变化Na+内流>K+外流C内流>K+外流突触后膜电位值长减小(去极化)增大(超极化)结果突触后膜容易兴奋突触后膜抑制,不容易兴奋、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生理意义联系方式联系特征确保信息传递的精确性单线式神经元一对一联系,即点对点式有助于信息的扩散辐散式一个神经元与多个神经元联系有利于信息的总和聚合式多个神经元对应一个神经元后放和反馈的结构基础环式神经元的侧支返回与之再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作用范围锁式神经元侧支与更多神经元联系(二)中枢兴奋传递(突触传递)的特征表现突触传递特征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末相传至突触后神经突触后电位属于局部兴奋,可发生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去极化达阈电位可以总和即爆发动作电位中枢延搁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耗时较长对内环境和药物敏感pH和药物均可影响突触传递过程易疲劳性神经递质耗竭兴奋节律可以改变突触前与突触后神经元在兴奋传递中的放电频率往往不相同后发放发生于环式联系(三)中枢抑制一般将中枢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两种类型。

类型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性质超极化抑制去极化抑制抑制部位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类型轴突-胞体突触轴突-轴突突触传人侧支性抑制抑制性中回返性抑制:通过侧支中间提前的刺激使突触前发生机制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神经元,再返回去抑制原兴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后膜发生超极化奋细胞质的量减少生理意义协调功能拮抗的运动神经元之间的活动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全面控制上传的感觉信息,保证注意力集中典例精讲【例1】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A。

前膜内轴质黏度的高低B。

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C。

兴奋传到神经末梢D。

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E。

Ca进入突触前末梢【解析】当冲动从上一神经元传至突触前膜时,末梢产生去极化,引起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膜外的Ca2+内流入胞质,胞质中的Ca2+浓度增加,因此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进入突触前末梢【答案】E【例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的。

A.K+和D.Na+和CaBNa和K+,尤其是KE.C1-a+和K+,尤其是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去极章F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排经系统相位受体,使配体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并且由于Na的内外流,故发生净的正离内流导致细胞膜的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局部去极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释放抑制性递质生超极化不厚越里弱E递质耗竭解析】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可作突触前抑制。

机制是突触前膜被兴奋性递质去极化,使膜电位绝对值减少,当其发生兴少动电位的幅度减少,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导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减少,表现。

特点是抑制发生的部位是突触前膜,电位为去极化而不是超极化,潜伏期长,持续时答案D训练单项选择题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是A对神经系统的支持作用B。

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C。

对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绝缘作用D。

对神经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E。

以上都有(2,)2。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结构的完整性B。

功能的完整性C。

单向传导D。

相对不疲劳性E。

绝缘性3。

下列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突触前膜兴奋后对Ca2+的通透性增加B前膜递质的释放通常是量子式释放C。

后膜的反应主要取决于递质的性质D。

后膜接受递质后即产生动作电位E。

突触后电位的本质是局部电位4。

下列对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B。

兴奋节律的改变A。

双向性传递D。

可发生总和E。

有后发放现象发生5。

突触后抑制是由于A。

前膜超极化B。

中枢神经元超极化C。

中枢神经元去极化D。

后膜超极化E。

前膜去极化6。

下列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主要通过化学递质B。

不需Ca2+参与C。

兴奋呈单向传递D。

有时间延搁E。

易受药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7。

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A。

单线式联系B。

环式联系C。

辐散式联系D。

聚合式联系E。

侧支式联系8。

抵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的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

A。

K+、Na+,尤其是K+B。

K+、Na+,尤其是Na+C。

Ca2+、K+、Cl-,尤其是K+D。

K+、Cl-,尤其是CE。

Ca2+、Cl-,尤其是Ca2+9。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有关的是A.Ca2+外流B.K+外流D.K+内流C.Na内流E.Ca2+内流10。

突触前抑制发生的原因是A。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

突触后膜超极化D。

突触前膜超极化E。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结果词解释突触。

神经递质。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纳一、脊髓和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躯体的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和深感觉(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觉、深部压觉)沿后根进入脊髓后,通过两种感觉传导路径上传至大脑皮质。

深感觉项目浅感觉感受刺激痛觉、温度觉、触觉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觉、深部压觉传导路径先交叉后上行先上行后交叉脊髓半离断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对侧深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同侧二、丘脑投射系统1。

主要功能:各种感觉信息的接替站,对传入大脑的感觉信息进行初步分析。

2。

感觉投射系统。

分类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神经元少,一般为1个较多传导途径专一性非专一性投射关系点对点投射弥散性投射投射区域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生理功能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质发放传出神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保持机体经冲动、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的觉醒大脑皮质是产生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质感觉功能定位区中枢名称功能定位体表感觉区视觉区第一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听觉区枕叶距状裂上、下缘嗅觉区颞上回和颞横回味觉区边缘叶的前底部本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的下部内脏感觉区中央前回2第一体表感觉区投向规律:①躯干、四肢呈左、右交叉投射,但头面部是双侧投射;②空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间排列呈倒置,但头面部正立;③区域大小与感觉灵敏度成正相关。

第章内脏痛经线疼痛特点:定位不清楚、疼痛性质不清、刺激分辨不道。

2敏感刺激:机械性牵拉、痉挛、炎症和缺血缺氧等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伴随反应:易引起不愉快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伴有牵涉痛。

牵涉痛1。

定义: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者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内脏疾病心肌缺血牵涉痛部位心前区肝胆疾病左肩、左臂尺侧阑尾炎右肩胛区、右上腹上腹部或脐周围胃溃疡或胰腺炎左上腹、肩胛区肾或输尿管结石腰部、腹股沟例精讲例1】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

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B。

引起温度觉C。

引起触觉D使机体进入睡眠状态E。

引起痛觉【解析】丘脑核团可分为特异丘脑核和非特异丘脑核,特异丘脑核组成丘脑特异投射系统,向大脑皮质传递各种特异感觉信息。

非特异丘脑核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纤维并向大脑皮质广泛部位投射,终止于大脑皮质各叶和各层,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其作用就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答案】A【例2】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A。

必有牵涉痛B.刺痛C.快痛【解析】内脏痛主要有三个特点:①定位不准确,这是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因为痛觉感D。

对牵拉不敏感E。

定位不精确受器在内脏的分布要比在躯体稀疏得多,而且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

②发生缓慢,持时间较长,即主要表现为慢痛,常呈渐进性增强,但有时也可迅速转为剧烈疼痛。

③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刺激敏感。

【答案】E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对特异投射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上行激动系统B。

向大脑皮质弥散投射C。

引起特定的感觉D。

易受药物影响E。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2。

下列对第一体感区投射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B。

投射区的安排都是倒置的C。

头面部的投射是双侧性的D。

体表感觉的投射是交叉性的E。

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灵敏度呈正相关3。

下列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经过脑干多次换元B。

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C。

不易受药物影响D。

具有上行激动系统E。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4。

下列关于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交叉支配,但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双侧的B。

定位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是正立的C。

代表区域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呈正相关D。

主要运动区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E。

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定位明确而且清晰5。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B。

协调肌紧张C。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