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骨折病人术后夜间痛的护理干预

骨折病人术后夜间痛的护理干预

23 环境 ,
均能减轻术后夜间疼痛 。
3 小 结
线 柔 和 ,空 气 新鲜 ,温 度 适 宜 ,床 铺 舒 适 、 十 净 。保 证 患 者 有 允 足 的 睡 眠 ,尽 快 恢 复 体 能 , 并注 意 夜 间 杏
房 时 作 到 “四轻 ”避 免 外 界 素 干 扰 向 引起 患 者 的
病 人 ,最大 8 2岁 ,最 小 7岁 。
维普资讯
中 国 中 医药 杂 志 20 0 7年 2月 第 5卷 第 2 期
・ 1・ 6
情绪 。
静 剂 。 如 :杜 冷 丁 、 安 定 , 并 给 予 心 理 疏 导 与 安 慰 , 保 持病 房 的清 洁 、整 齐 、舒 适 、安 静 ,光
[] l 治 . 1 维 神绛 病 学 [] 第 4版 . 京 : 民 l 出版 社 , M. 北 人 J 生
20 , 1 O. 01 5
功能。告知病人或家属所用药物 的 目的及注意要 点。
2 6 防止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2 6 1 加强营养,定时翻身拍背 ,鼓励 患者咳痰 , . . 若
杨 桦 吴 留娟
( 南 省洛 阳正 骨 医院 河
4 10 7 02)
中图分类号 :R 7 , 43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2 —6 7 20 O 一o 6 — 2 7 8 O 7( 0 7) 2 0O O
骨伤患者术 后夜间痛 是 由于麻 醉作用消失后机体 受创伤组织仍不 断释放制痛物质 ,从 而降低 了疼痛 受 体 的高阈值产生疼痛 。除增加病 人的痛 苦外,还影响
如有 异 常 及 时送 检 ,并 报 告 医 生 采 取 措 施 。
[] 尤 黎 叫 . 2 内科 扩 珲 学 [ ] 北 京 : 民 J f版 社 ,0 1 M. 人 = 生 H 20,

骨伤科分级护理制度

骨伤科分级护理制度

骨伤科分级护理制度引言骨伤科是一门专注于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医学科学。

骨伤科分级护理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将患者进行分级,并为每个分级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方案。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分级标准骨伤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分级标准通常基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伤程度和护理需求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骨伤科分级标准示例: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功能损伤较轻或无功能损伤的患者。

具体标准包括:•骨折、扭伤等轻度损伤,无明显骨移位或关节脱位。

•无严重疼痛或功能障碍。

•可自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等。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中等、功能损伤较中等的患者。

具体标准包括:•骨折、关节脱位等中度损伤,有轻度骨移位或关节脱位。

•中度疼痛或功能障碍,但仍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等。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严重、功能损伤较严重的患者。

具体标准包括:•严重骨折、关节脱位等重度损伤,有明显骨移位或关节脱位。

•严重疼痛或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需要全面的护理干预,如骨复位、手术治疗等。

四级护理四级护理适用于病情极其严重、功能损伤极其严重的患者。

具体标准包括:•严重多发性骨折、关节严重脱位等重度损伤,有严重骨移位或关节脱位。

•极度疼痛或功能完全丧失,无法进行任何日常生活活动。

•需要紧急的、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干预,如紧急手术治疗等。

护理措施根据骨伤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一级护理措施•提供合理的疼痛缓解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提供必要的功能锻炼指导,以加速康复进程。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二级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合适的疼痛缓解药物,如非处方止痛药等。

•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如理疗、康复训练等。

•提供必要的功能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

骨科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及时进行护理干预,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病程,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对患者适时止痛,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结果:大部分患者疼痛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进行不断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结论:对骨科患者使用正确的疼痛评估方式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但缓解患者疼痛感,还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骨科;疼痛评估;护理干预疼痛是大部分骨科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1]。

对疼痛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改善,以降低骨折患者由于疼痛导致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复,对于骨科患者而言,效果显著,因此,对于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

疼痛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也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共有的特征以及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成立,1995年将疼痛称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它受心理因素及其它因素影响,引起机体发生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出汗,骨骼肌收缩紧张等,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3]。

2000年及2001年,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疼痛论坛上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因此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疼痛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于做好骨科患者的护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4]。

为了更好的研究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手段,更好的预防以及缩减疼痛,让患者在无痛情况下,进行诊治以及功能锻炼,尽早恢复。

本文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详细资料如下。

骨伤病人的疼痛护理论文

骨伤病人的疼痛护理论文

骨伤病人的疼痛护理【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伤患者的固有体征,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能否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疼痛 ,减少骨折病人因疼痛引起对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对做好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骨伤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53-02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1],是一种主观经历。

疼痛已成为继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 能否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疼痛 ,减少骨折病人因疼痛引起对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对做好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12月间住院病人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6~86岁。

2 疼痛评估对疼痛程度的评估是进行疼痛治疗的基础,是合理、恰当的镇痛治疗保证。

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或减轻的因素及强度。

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患者的自我描述。

可使用评分方法评估疼痛程度,方法有: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as)、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 pain scale, fps)、术后疼痛评分法[1]。

当病人在较深镇静、麻醉或接受肌松剂时,常不能主观表达疼痛程度,须定时仔细的观察患者疼痛相关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态)与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来评估疼痛程度。

3 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疼痛既包括生理因素,也包括心理因素。

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了解患者的心态和疑虑,及时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

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

1 。 2 方 法
对 照组 患者 实施常 规的护 理措施 ,观 察组 患者针 对疼痛 实施 有效 的护 理干 预措施具 体如 下 :
1 . 2 . 1 镇 痛 药 物 的护 理
针灸 、穴 位 疗 法也 日益 在 疼痛 的 中发挥 着 重 要效 果 ; 介 入 治疗 方 法 : 对 于难 治 性 疼 痛 的非 口服药 治疗 方 法 包 括神 经 阻滞 、神经 外 科 手 术 、电 刺激 治 疗 、静 脉 自控镇 痛 、可 编 程吗啡 泵植 入术 。
世界最 新 医学 信息文 摘 2 0 1 3年第 ’ l 3 卷第 1 1 期 ・源自4 1 5 护理 ・
护理 干预对创伤 骨科患者疼痛缓解 的临床效果
蒋 美 琼
( 安徽 医科大学 附属巢湖 医院 。安徽 巢湖 2 3 8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护理 干预 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的 临床效果 。方 法 抽 取我科创伤骨折的患者 9 4例进行分析讨论 , 随机 分为对照组 与观 察组 ,对照组 实施常规 的护理 干预措施 ,观察 组患者 实施针 对疼 痛的护理 干预措 施 ,比较 两组 患 者的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 实施针对疼痛的护理 干预措施后 的疼 痛程度 明显低 于对照组 ,经比较 具有 显著 差异 ( J D <0 . 0 5 )。结论 对于创伤 骨科 的患者 ,疼痛给患者带来极 大的 困扰 ,干扰整 个护理及 治疗过程 ,提 高护理 干预措施 , 缓解 患者疼痛 ,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及 紧张程度 ,并且提 高, 临床 治疗效果 。 关键词 :护理 干预 ;骨科 ;疼 痛 中 图 分 类 号 :1 1 4 7 3 . 6 文 献标 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1 _ 3 1 7

科研课题论文:关于中药塌渍疗法对骨伤类疾病疼痛护理有效性的分析

科研课题论文:关于中药塌渍疗法对骨伤类疾病疼痛护理有效性的分析

96059 临床医学论文关于中药塌渍疗法对骨伤类疾病疼痛护理有效性的分析?黄帝内经?中提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认为疾病乃邪气由外入侵所致,对疾病的治疗也应从外而解[1]。

局部骨伤类疾病患者,忧郁手术疗效不佳,疼痛干扰生活,中药塌渍有皮肤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相对西医较平安经济副作用少[2]。

为缓解患者的疼痛,本院康复理疗科选取了1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中50例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根底上加用中药塌渍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1.1 样本对象样本选取标准:经患者知情同意,在本院进行非手术治疗的骨伤类疾病患者,能够耐受中药气味且皮肤无破溃。

样本选取时间:20xx年龄〔52±11〕岁,腰突症30例,肩周炎11例,退行性骨关节炎9例。

对照组男患者30位,女患者20为,平均年龄〔51±9〕岁,腰突症28例,肩周炎12例,退行性骨关节炎10例。

1.2 干预方法1.2.1 对照组:遵医嘱用药,进行常规功能锻炼,实施一般常规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根底上加中药塌渍。

1.2.2.1 中药组方:当归20 g,苍术10g,黄?20g,杜仲20g,独活25g,桑寄生10g,川羌活15g,干姜20g,伸筋草10g,威灵仙12g,透骨草15g,露蜂房10g,秦艽15g,制附片10g,桂枝10g。

1.2.2.2 塌渍方法:把中药放入陶瓷器具内加水煮沸,找好适宜的姿势,把要蒸熏的部位放在器具以上用蒸汽塌渍。

1.2.2.3本卷须知:防止烫伤,塌渍时间大约20-30分钟,然后关火。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观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的天数,疼痛评分,睡眠障碍情况。

疼痛评分标准〔0分-10分〕: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骨伤科常见疼痛的处理ppt课件

骨伤科常见疼痛的处理ppt课件

4 ~ 6 中度疼痛
7 ~ 10 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
10
剧痛
应该询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作出标记 或者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
-
9
语言评价量表
(Verbal description scales,VDS)
0级 Ⅰ级(轻度) Ⅱ级(中度)
Ⅲ级(重度)
无疼痛 疼痛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静药物, 睡眠受干扰 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 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字分级法(NRS)
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视觉模拟法(VAS)
面部疼痛表情分(FPS)
McGill 调查问卷
-
8
数字评价量表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数字分级法用 0 ~ 10 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
无痛
1 ~ 3 轻度疼痛(疼痛尚不影响睡眠)
-
17
疼痛处理原则
(个体化镇痛)
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镇痛方法应因人而异
应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
18
疼痛处理常用方法
非药物治 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19
疼痛的非药物治疗
病人教育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
20
物 理 治 疗 (一)
(冷 敷)
降低疼痛敏感性,减少出血、肌肉痉挛 与其他治疗同时使用
-
21
物 理 治 疗 (二)
(热 敷)
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局限 温热能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
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策略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66例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2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有效运用于骨科术后患者,可更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护理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疼痛护理;骨科术;睡眠质量引言骨科是骨骼肌肉系统病变研究、诊断、治疗、康复的重要场所。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更,骨科收治患者类型发生了一定改变,即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等患者数量明显减少,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机械设备等引起的创伤患者以及与人口老龄化相关骨科疾病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数量增多。

就创伤患者而言,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病情控制与症状改善。

既往研究表示,疾病疼痛、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增加患者不良预后风险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降低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提高其身心舒适度是临床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疼痛护理则是以减轻疼痛,降低疼痛影响为主要目标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到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对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分析法,就疼痛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明确疼痛护理干预的价值,为骨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行骨科术治疗的6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到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计5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50例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中25例,组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中25例,组内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施护。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疼痛评分的评估来分析中医辩证施护的应用效果。

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P<0.05);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差异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来说,应采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中医辩证施护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中医辩证施护;骨科;术后疼痛护理;应用骨科疾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大部分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恢复。

为了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加强护理的方式来进行干预,通过护理干预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提供有效保障,而常用的护理方式则主要为中医辩证施护[1]。

为了探究中医辩证施护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来分析中医辩证施护的应用效果。

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为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到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采用单双号分发法将这50例样本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及常规组。

常规组中共有12例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9-50岁,平均年龄为(41.31±1.12)岁;研究组中共有13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0-50岁,平均年龄为(41.22±1.32)岁。

如何做好创伤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

如何做好创伤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

如何做好创伤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由于骨科手术创伤通常包含突发事件,因此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状态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并且患者及其亲属迫切需要科学研究以进行合理的修复。

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做好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压力,使患者尽快从日常生活中恢复正常生活,这对患者很重要。

随着当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创伤骨科康复医学技术也越来越完善。

现代医学技术基于抢救解决方案,一般皮下组织创伤性损伤解决方案和皮下组织开放性损伤解决方案来治疗损伤,从而减轻或减轻患者的疼痛,缓慢修复患者的受伤机构,并在疾病发生时使患者得到解决不会发生。

在这个阶段,要在骨科创伤患者的康复医学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治疗。

应该选择适合患者情况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后,应为患者制定详细的科学康复计划,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指导,加强沟通,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应通过心理指导来提高患者的修复自信心,提高康复医学的实际效果。

此外,患者自身可以摆脱烦躁不安,与治疗计划密切配合,并根据需要进行恢复运动,以尽早获得手术恢复。

一般来说,要做好骨伤科病人的康复医学工作,关键是要从围手术期,术中,术后以及住院后的康复工作中以下三个层次开始。

一、围术期康复护理因为骨科手术的大部分创伤来自事故,其中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意外的创伤使他们的人体在早晨非常痛苦。

此外,由于躁动不安和焦虑,他们并非如此。

目前尚不清楚骨科创伤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尚不清楚术后恢复的实际效果是什么。

此元素不利于骨科创伤患者的修复。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康复医学的实际效果,住院后应进行心理指导,以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一方面,医院的门诊部应为其配备舒适的病房和住院治疗设备,营造温暖的环境,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感;另一方面,医生和护士还需要确保更多的护理轮次,更多的交流,更多地掌握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并评估他们的心态。

疼痛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前对VAS评分的影响分析

疼痛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前对VAS评分的影响分析

疼痛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前对VAS评分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下肢骨折是各种骨折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由直接暴力导致,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疼痛,临床多以手术进行治疗,本文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前对VAS评分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下肢骨折患者(2022年1月-2023年3月),比较患者疼痛原因,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疼痛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干预后VAS 评分为(2.94±1.13)分,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5.59±1.46)分、73.3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术前VAS评分,患者及家属对此护理服务均表示比较满意,给予了较高的护理评价,说明该护理措施确切有效,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下肢骨折;疼痛护理;术前;VAS评分;应用效果下肢骨折是指人体下肢骨头或软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时,骨组织或软骨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部分发生中断或丧失,该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但因手术具有一定侵入性、创伤性,加之术后疼痛、睡眠质量下降、并发症多发,使术后护理风险增加,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也会引起患者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不但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性,还影响对治疗的进程及效果【2】。

因此,依据患者术前疼痛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15,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研究组(n=15,实施术前疼痛护理干预),为保证研究的科学严谨性,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周岁(2)依据临床诊断标准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3)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者(4)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等(5)临床资料完整(6)意识清楚(7)本次研究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并在相关文件上进行签字说明。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缓解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缓解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缓解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吴文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南平353000)而诱发脑梗死。

护理成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护理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护理服务愈加良好,要不断加强对护理的认识,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

不断深化护理内容,提高工作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使得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身体健康,落实护理人员的责任,使得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工作当中。

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要加强对其的看护,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给医师,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得患者能够保证一个乐观的心态来应对疾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因此,针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程洪燕.优质护理服务在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27-28.[2]张利艳.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26.[3]曾丁香,李秀恒.56例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69-170.(收稿日期:2018-02-07)【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缓解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90例骨伤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95例。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抑郁、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护理干预对于骨伤病人夜间疼痛的积极作用

护理干预对于骨伤病人夜间疼痛的积极作用

护理干预对于骨伤病人夜间疼痛的积极作用作者:周洁贺光琴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骨伤病人夜间疼痛的积极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转移疼痛注意力,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

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测定,评价2组患者夜间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

同时,分别对2组患者夜间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记录。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夜间疼痛程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2.38%,观察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关键词:骨伤;夜间疼痛;护理干预疼痛是骨伤病人的首发症状,尤其在夜间,因疼痛程度加剧而造成的睡眠困扰成为患者的主诉。

目前,疼痛已成为继呼吸、体温、血压、脉搏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无生命体征[1]。

临床上,加强骨伤病人的护理干预对缓解病人的夜间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60例患者的夜间疼痛症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女52例。

年龄18~72岁,平均(44.6±4.3)岁。

120例患者中,车祸伤42例,高空坠落伤56例,打击伤22例。

随机将本组120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疼痛等一般体征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

即保证患肢制动,叮嘱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解除创伤处神经压迫。

同时,进行预防感染、排脓消炎护理及其他相关常规护理。

新时期骨科急性疼痛有效控制与护理干预研究

新时期骨科急性疼痛有效控制与护理干预研究

新时期骨科急性疼痛有效控制与护理干预研究摘要:目的了解骨科急性疼痛的临床症状,探讨开展急性疼痛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观察我院100例接受急性疼痛护理骨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急性疼痛管理与常规疼痛护理的差异性,比较急性疼痛管理前后的护理过程效果,对照分析得出护理质量结果情况。

结果通过对骨伤患者实施急性疼痛护理,科学观察病情,及时处理记录,患者的镇痛得到有效控制,晚睡眠效果、心理适应性、治疗配合度等都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较一般护理提高12.7%。

结论以科学、标准备的流程理行骨伤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感,消除治疗恐惧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创伤骨科;疼痛护理;控制效果据统计,骨科疼痛患者大多数属于急诊住院病人,从患者应激反应来看,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都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且多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疼痛感,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从骨科护理角度来看,如何采取规范科学、及时有效的疼痛控制措及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对2016 年下半年医院接收100名骨伤且实施了急性疼痛护理管理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通过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以程序化的疼痛管理,精细化的管理控制及人性化的心理干预,能极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住院医疗时间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具体情况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6年施行骨伤急性疼痛护理住院患者100例,其中女35例(43.75%),男45例(56.25%);骨痛患者年龄3—75岁,平均年龄(45±6.5)岁。

其中,骨伤疼痛原因:摔伤23例,交通伤41例,外物砸伤10例,坠落伤8例,刀具器械伤7例,骨头坏死5例,机器绞伤6例。

骨伤疼痛部位:头骨伤痛5例,肱骨伤痛 16例,尺桡骨伤痛 13 例,股骨伤痛22 例,胫腓骨伤痛37 例,手部骨伤11 例,足部骨伤8 例,骨盆伤痛6 例,髌骨痛 8 例,肩锁骨伤痛3例,其他骨伤痛 5 例。

(完整版)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完整版)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7-02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可引起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凝血系统及胃肠道等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1]。

术后剧烈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造成手术失败[2]。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并减轻骨科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术后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

本文就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发展做如下综述。

1 疼痛的定义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

也有人将疼痛定义为:影响人的各个层次的高度个体化的经历,可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3]。

2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4]。

于凤伟[5]提出,严重的疼痛常常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耽误病情的恢复。

持续的疼痛还能引起失眠、体重降低、便秘、高血压、紧张和抑郁等情绪。

杨丹等[6]表明,随着疼痛的加重,各项生活指标的分值都在下降,说明疼痛越重,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越大。

3 疼痛评估的方法3.1 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 AS)该方法由日本学者发明,是应用最广泛的单维测量工具。

但需要抽象思维,用笔标记线时需要必要的感觉、运动及知觉能力,应用于老年人时不成功应答率较高。

3.2 数字分级法(NRS)此法既简单又容易掌握,护士可以用来宣教,但缺点是分度不精确,有时患者难以对自己的疼痛定位。

陆小英[7]等指出有些患者疼痛已经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可评分仅为2~3分。

3.3“长海痛尺”评估法“长海痛尺”是将NRS和VRS 有机结合的一种疼痛评估方法。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
心 理 , 不 加 以引 导 , 若 这种 不 良的情 绪会 伴 随 患 者 的 一 生 。 2 2 疼 痛 分 析 与 评 估 创 伤 骨 折 患 者 多 是 意外 受 伤 , 疼 痛 . 对
血状况 ; 时应 用局 部冷敷 、 及 抬高患肢等方法缓解局部疼 痛 , 也 可 以利用喷剂等简单止痛药物对患者进行短时镇痛 ; 预防性用 药、 定时用 药 , 冷疗 、 热疗 、 微波 、 红外 线 , 入镇痛 泵可有 效地 植 缓解疼痛 。在检查 、 治疗 、 护理 患者 时动作精 准 、 柔 、 步到 轻 一
例, 悲伤 、 抑郁者 9例 , 奈 、 无 懊悔 者 l 7例 , 积极 乐观 者 2例 。 经心理疏导 和疼痛干预心情均有不 同程度 的好转 , 能顺利配合
治疗 。
绪, 鼓励同病种患者相互 交流治愈情况 , 增加患者信心 , 使患者
以平 衡 的心 态 面 对 疾 病 、 治疗 、 术 。尊 重 患 者 的感 情 和 志 向 , 手
诊 疗 、 复 的 全 过 程 。 由= 事 发 突 然 、 情 急 危 、 程 长 、 复 康 F 病 病 恢
缓慢 、 肢体活动受限等 因素 直接影 响患者 的生活 、 工作 、 习 , 学 因此焦虑 、 恐惧 、 抑郁 、 等不 良情 绪充斥 患者 的身心 , 使其饱 受
双 重伤 害 。对 患 者 进 行 疼 痛 干 预 , 轻 痛 苦 , 除 不 良的 心 理 减 消
认 真解 释病 情 , 疗 方 式 、 法 及 结 果 。 说 明各 种 治 疗 的 必 要 治 方 性 及 注 意事 项 , 心 解答 患 者 的 提 问 , 时 消 除 其 焦 虑 、 张 情 耐 及 紧
随机 选 择 20 0 9年 1~4月 问 住 院 患 者 5 O例 , 中 男 2 其 7 例, 2 女 3例 , 龄 1 6 年 6~ 7岁 , 均 住 院 1d 平 2 。其 中 , 虑 者 2 焦 2

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

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w e r e l a l g r e a t l y i m p r o v e d ,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Q O L s c o r e s w h e n t h e y a d m i t t e d i n t o t h e h o s p i t l a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 关 键 词 】综 合 护 理 ; 创 伤骨科 ; 临床 推 广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6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0 1 ( b ) 一 0 1 4 8 - 0 2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o n p a i n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i n t r a u ma t i c o r t h o p e d i c s .M e t h o d s 1 2 6 c a s e s o f t r a u ma t i c p a t i e n t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s e l e c t e d .T h e y we r e p r o v i d e d wi t h a s e r i e s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n u si r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i n c l u d i n g a n a l g e s i a ,h e lt a h e d u c a t i o n ,me n t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骨伤科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

骨伤科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

骨伤科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也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最重要的主诉之一,更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核心问题。

骨伤科围手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恰当的复位固定技术是有效的干预措施,其目的是恢复原有的解剖结构,缓解疼痛,改善与健康相关的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然而,骨伤科围手术可能与明显的术后疼痛相关。

对于骨伤科围手术期患者应强调进行充分的术后疼痛管理,以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尽量减少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影响。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许多术前、术中和术后干预措施及管理策略可用于减少和管理创伤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

一、疼痛的定义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疼痛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最重要的主诉之一,更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康复的核心问题。

疼痛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重构,增加机体氧耗,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及心肺功能恢复。

二、疼痛的分类1、按疼痛持续时间,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2、按病理生理学机制,将疼痛分为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

三、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目的1、缓解手术或创伤所致的急性疼痛;2、减轻手术伤害感受性疼痛;3、抑制炎症性疼痛;4、预防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5、减少手术应激、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四、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原则1、按时给药、定时疼痛评估、实时药物调整围手术期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可采用数字评价量表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VAS为小于4分时可维持用药方案,4~6分时需调整镇痛药物或增加其他镇痛途径。

疼痛评估时应排除感染、血肿、内植物移位等疾病或并发症,明确非切口疼痛后加用弱阿片类药物,避免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

2、术前宣教目的在于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紧张情绪,促使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配合围手术期疼痛的控制。

对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对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对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唐晓红【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3%),发生感染的患者有0例,发生红肿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10.0%),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3%),发生红肿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93.3%);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70.0%)。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的老年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88-90)【作者】唐晓红【作者单位】浏阳市骨伤科医院湖南浏阳 4103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J], 廖静2.舒适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观察 [J], 杨智慧3.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应用效果观察 [J], 谢正云;4.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分析 [J], 刘晔5.舒适护理干预对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活动功能的影响 [J], 谭春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1-06-02T09:32:30.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管翠霞
[导读]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患者遇到骨伤所致的严重疼痛时所应给予的护理方法。

管翠霞(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436-0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患者遇到骨伤所致的严重疼痛时所应给予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骨伤所致的严重疼痛的211例患者,患者入院后护人员进行细心询问,确定疼前部位,给予持续2周的观察护理。

结果:通过2周的观察护理,患者恢复情况大大好转。

结论:经过我院的细心护理,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

【关键词】骨伤患者疼痛护理
在骨伤科,护士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疼痛的患者,我们会发现疼痛是患者最不舒适、最痛苦的体验,是骨伤患者最不愿意忍受的感觉,也是护理的难点和重点所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

充分控制疼痛是手术成功的要素之一,同时可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处理,减轻肿胀、血肿形成及感染,并可极大程度提高患者战胜病痛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骨外伤所致的严重疼痛的211例患者,患者入院后护人员进行细心询问,确定疼前部位,给予持续2周的观察护理。

1.2临床症状疼痛的伴随症状较复杂,几乎每个剧烈疼痛的患者均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增快、呼吸加速、瞳孔缩小等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

其他常见的伴随症状还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四肢创伤后或术后早期应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活动状况,早期发现缺血性疼痛等严重问题。

1.3 对骨伤疼痛的观察
1.3.1 对疼痛的观察首先应明确疼痛的部位,疼痛一般投影在病变处的皮肤表面,但由于牵涉痛及放射痛等原因,有时表现在远离该器官的某些部位,因此,疼痛部位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如颈椎病时因神经根受压,疼痛可放射至单侧或双侧上肢;其次应明确疼痛与原发疾病的关联,对新出现的疼痛及与原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不相符的异常部位的疼痛应引起高度重视。

判断疼痛的性质,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变性质,如损伤、炎症、畸形、肿瘤等。

损伤分为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炎症分为感染性、无菌性;肿瘤分为良性、恶性等。

疼痛的种类包括绞痛、刺痛、钝痛、烧灼痛、撕裂痛、刀割痛等。

腹痛是骨伤住院患者除受伤局部外较常见的疼痛,与饮食、体位、排泄等多种因素有关,常在夜间加重,极少数患者可能为隐匿性腹腔脏器损伤或并发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的先驱症状,所以当患者主诉腹部疼痛时,要注意观察以下问题。

2 护理干预
2.1 对害怕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日常环境,利于休息及睡眠,因为失眠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所以护理人员应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增强其耐受力,思想轻松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关怀和温暖;热情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初步的了解,减轻不安、焦虑等情绪,同时要安慰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2.2 暗示疗法不正常的暗示,会使患者的疼痛感觉加重,而采用良好正确的暗示疗法可使患者感觉疼痛减轻,(如您看起来比昨天精神好了许多、您真坚强等)。

患者受到别人的肯定,他们会保持好的心情,这样可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在护理疼痛患者时,要注意执行保护医疗制度,不能随便议论有关病人的病情程度和有关医疗护理上的问题,不说不利于病情的话,避免对病人的恶性刺激,
2.3 争取家属和配合当患者发生疼痛时,陪伴家属也将毫无疑问地受到患者的影响,从而也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患者,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致使患者疼痛更加严重,所以家属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

因此,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积极地为患者治疗疾病,减少家属的担心;另一方面也要对家属和陪伴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教育,并适当的解释患者疾病情况,使他们增强信心,做好配合工作。

家属的鼓励和支持,将会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疼痛缓解。

2.4 减轻疼痛的刺激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导尿、翻身、更换床单等护理操作时,应向患者解释其目的等,取得患者的配合。

操作时动作必须轻柔,移动患者时医护人员须双手托起患肢,避免引起牵拉痛。

伤肢肿胀明显的患者,可将伤肢抬起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同时也减轻疼痛;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翻身时行轴位翻身,背部应垫软枕等为患者提供支撑点,以减轻疼痛;下肢骨折患者可采用支被架支起棉被,避免棉被压迫伤肢引起疼痛等。

3 小结
疼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机体受到来自内外环境的伤害性刺激时出现的一种伴有情绪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包含双重含义:痛觉和痛反应。

痛觉是一种意识现象,因为属于个人主观知觉体验,会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所以不同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感觉。

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身在患者疼痛中所起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疼痛也将会日益被重视。

在护理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影响护士正确进行疼痛评价及开展有效的疼痛护理。

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重新认识疼痛,使疼痛患者获得体贴和细心的照顾。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3.
[2]郝建春.对一般患者护理记录范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80.
[3]彭淑芳,吴宏燕,吴征.暗示疗法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3):5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