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道德的本质,并初步发展道德判断的能力

合集下载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教育心理学的深化拓展时期是在( )(分数:2.00)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50年代末C.20世纪60—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析: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教育心理学的深化拓展时期,这个时期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日趋完善,研究不断深入,视角渐趋综合,且越来越重视为教学实践服务。

3.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分数:2.00)A.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解析:4.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

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产生式解析:解析: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图式。

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

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图式。

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图式。

5.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 )(分数:2.00)A.家庭教育方式B.学校教育环境√C.同伴关系D.大众传媒解析:解析:学生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是入学。

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

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

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道德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都对道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层次探讨道德发展的演变过程。

一、个体层面1. 道德意识的初步形成个体层面是道德发展最基础的层次,它是指每个人在自身生命历程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婴幼儿阶段,孩子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感受家庭环境、接受父母教育等方式初步形成对善恶、公正与不公正等概念的认知。

2. 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经验积累,个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始培养自己的道德心理素质。

这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同理心、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它们都是个体发展成熟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条件。

3. 道德行为的实践道德行为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涉及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和行为。

个体通过实践道德行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风格和品格,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体层面1. 道德规范的共同认知群体层面是指一定范围内共同生活并具有一定联系与互动关系的人群。

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人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共同认知的道德规范,并通过教育、传统文化等方式加以传承和弘扬。

2. 道德风尚的形成在一个群体中,不仅需要制定出符合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道德规范,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这些规范并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

这样的道德风尚可以为群体成员提供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促进群体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3. 道德责任的共担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道德责任。

这包括对自己行为的负责、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等方面。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才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

三、社会层面1. 道德文化的传承社会层面是指整个社会范围内对道德发展所进行的各种探索和实践。

思修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思修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1.道德的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2.道德的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反应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二)道德的作用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白我完善、推动人的全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不是千古不变的。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在阶级社会中,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而同时存在着的其他阶级的道德则处于从属地位。

1.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引言概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描述了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的不同阶段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五个部分,分别是道德现实观、道德判断、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一、道德现实观1.1 规则的认识:在幼儿期,孩子开始意识到存在一些规则和限制,但他们主要是为了避免惩罚而遵守规则。

1.2 客观性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理解规则的客观性,即规则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共同制定的。

1.3 道德意义的理解:在儿童期后期,孩子逐渐理解规则的道德意义,开始考虑行为的对错和公平性。

二、道德判断2.1 自我中心的道德判断:在早期,孩子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他们关注的是行为对自己的影响。

2.2 形式主义的道德判断: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孩子开始考虑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即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规范。

2.3 道义主义的道德判断:在青春期后期,孩子开始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公平性,他们开始以道义的标准来判断行为的对错。

三、道德意识3.1 道德责任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产生道德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3.2 道德冲突的认识:在青春期,孩子经常面临道德冲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

3.3 道德选择的能力:随着发展,孩子逐渐具备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做出决策。

四、道德情感4.1 共情能力的发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共情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4.2 道德情感的培养: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道德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道德情感。

4.3 道德情感的体验:随着道德发展的进一步,孩子开始体验到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内心满足感和道德违背所带来的内疚感。

五、道德行为5.1 遵守规则的行为:在早期,孩子主要是为了避免惩罚而遵守规则,他们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外在的。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指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面的发展过程,探讨儿童如何理解和应对道德问题,以及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1. 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建构的过程,从早期的自利行为到后来的合作行为,逐渐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 儿童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皮亚杰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受到认知能力的制约和影响。

3. 儿童道德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道德阶段、道德相对主义阶段和道德绝对主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特征。

二、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阶段1. 前道德阶段(0-5岁):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道德关注和理解。

他们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自身的需求和欲望,缺乏道德规范和责任感。

2. 道德相对主义阶段(5-10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逐渐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需要,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但他们的道德观念仍然相对含糊,容易受到外部规则和权威的影响。

3. 道德绝对主义阶段(10岁及以上):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并能够根据内在的道德原则来判断和行动。

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思量和批评性思维的能力,能够辨别对错和正义与非正义。

三、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实践意义1. 指导教育实践: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儿童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2. 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引导和培养,可以匡助他们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成员。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iaget’sTheoryonDevelopmentofMoralCagnition)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J·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以展的心理学家。

他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里程碑。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课题中采用了独创的临床研究法(谈话法)。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然后分析儿童所作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长出规律性的东西。

皮亚杰认为,道德是由种种规则体系构成的,道德的实质或者说成熟的道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儿童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因此,皮亚杰着重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研究儿童道德的开始和发展规律。

皮亚杰与他的同事分别同大约20名4~12,13岁不同年龄儿童一道玩弹子游戏,或观察两个儿童比赛打弹子游戏,研究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理解和使用情况。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年龄阶段:第一阶段,规则还不是遵守义务的运动规则。

儿童常常把自己认定的规则与成人教给的社会规则混在一起。

第二阶段,规则是以片面的尊重为基础的强制性规则。

儿童认为规则是外加的、绝对不能变的东西。

例如年幼儿童与大年龄儿童一起玩时,并不了解为什么要有规则,只是因为大年龄儿童要强迫他们遵守。

第三阶段,规则是彼此商订的、可变的。

这时儿童不再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认为游戏中最重要的是维护双方对等的原则,具体的规则是儿童们自己商订的,因此也是可变的,关键是要使它合理,一旦确定了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就有义务遵守它。

道德的本质、起源和知识体系

道德的本质、起源和知识体系

边沁的功利原则作为道德的终极标准,意即在 任何既定条件下,当我们必须在两种行为或政策之 间进行选择的时候,永远应该选择可以产生最大多 数人的最大幸福——亦即,最大可能数量的快乐和 最小可能的痛苦——的行为或政策。(功利论) 功利主义原则的最简单的表述形式是这样的: 能够为社会成员创造最大幸福的行为或政策就是道 德上正当的。
思考与讨论:
1、无私利他的利他主义道德 2、集体主义原则的自我牺牲
3、契约论 契约论伦理学诉诸人们的道德共识,把道德的基础确立 在人们平等的“同意”上。 它认为人们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契约,是人们行动所 依据的道德和政治的原则。因此,道德真理不是由单个主体 的直觉所发现的,而是在共同的直觉或平等的基础上所确立 的。
思考与讨论:
1、同属于德性伦理学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 儒家伦理学有何不同? 2、当代的麦金太尔和罗尔斯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书目:
1、穆勒:《功用主义》 商务出版社 1957年版 2、麦金太尔:《追寻美德》 译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版社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 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在那些已成为法律一部分的道德原则与那些仍处于
法律范围之外的道德原则之间有一条不易确定的分界线。 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 转入强制性法律的。 考察世界法制史上道德法律化的历程, 可以发现在道 德与法律之间呈一种双向流动的样态: 一些道德规范正向 流动到法律规范之中, 是谓道德转化为法律;一些法律规 范又逆向流动到道德规范之中, 是谓法律还原为道德。 帮助处于严重危难中的人 的义务, 会在某些适当的限制范围内从普通的道德领域
原则)。
第一个正义原则(平等的自由原则) 显然与宪法 实质问题对应, 所关心的问题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平 等的基本自由,如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这一原则 要优先于社会功利和总体福利的考虑; 第二个正义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 则)所关心的问题是社会正义和经济正义。它并不要 求一种平等的关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允许那些有 利于社会最不利者的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挚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4.活动指导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置·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教学;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评价的注意点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教师应客观、全面、谨慎地解释评价结果,以获得对儿童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避免以偏概全.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不能用评价结果对儿童分等、划类、筛选,甚至作为惩罚儿童睁依据;评价结果同时也是反思与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应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改善教学,切实提高课程质量;三、教材编写建议。

思修第五章习题(含答案)

思修第五章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重要知识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社会主义道德是崭新类型的道德4.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6.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7.公共社会中的道德规范8.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10.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1.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2.锤炼个人品德13.道德修养重在践行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并提出了种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B.人类语言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

A.知行合一的B.主客观一致的C.实践认识和谐的D.现实未来发展的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A.义利之辨B.理欲之辨C.公私之辨D.生死之辩9.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B.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C. 必须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道德予以否定D. 要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出发,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探讨了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的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以及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认知阶段,从简单的自我中心到逐渐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权利,最终形成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根据皮亚杰的观察和研究,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运动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1. 前运动期(2-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和欲望。

他们无法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偷别人的玩具,因为他想要它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2. 具体操作期(7-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权利。

他们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规则,并开始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而不去做。

3. 形式操作期(11岁以上):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逐渐成熟。

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抽象的道德原则,并能够用逻辑和推理来解决道德问题。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因为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违反了公平和正义的原则而不去做。

二、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对儿童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建议:1. 理解儿童的发展阶段:教育者和家长应该了解儿童在道德发展中的不同阶段,根据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在前运动期,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具体操作期,应该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关注他人的能力;在形式操作期,应该培养儿童的批判思维和道德决策能力。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2024年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模版(3篇)

2024年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模版(3篇)

2024年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模版一、指导思想本教育计划秉持科学发展观,旨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任务,围绕教育中心,坚持稳健创新,严格执行教育标准,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构建“优质均衡和谐教育”体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自我、他人、家庭及社会已有初步的认识,并培养了必要的行为习惯。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深入了解社会结构与道德规范成为迫切需求。

鉴于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与实践性,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热情投入课内外活动。

三、教材分析道德与社会课程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点,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课程结合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及对道德构成的理解需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核心,有机融合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丰富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深化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其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育目标总体目标: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提供坚实基础,使其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

1、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友好宽容、公平正义、团结协作和责任心等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能够清晰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平等交流与合作。

3、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个人基本权利与责任,理解个体与集体的互动关系,认识社会组织机构和规则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5、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认识不同群体、民族、国家间的和谐共处价值,理解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第三章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即是道德对人自身 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 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
(一)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 认识功能:
道 德 的 功 能
德判断来实现的, 德判断来实现的,其目标是提高道德生活 的自觉性。 的自觉性。 (二)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 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 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结合起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来 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 1.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 超越传统文化, 2 . 超越传统文化 , 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治” 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3 . 当代中国的“ 德治” 要重点解决道德教育和 当代中国的 “ 德治 ” 官德问题。 官德问题。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体系 特殊本质) (特殊本质)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 为自己开辟道路。 为自己开辟道路。 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深层本质)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 1 .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 , 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 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 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 2 .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 。 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 最基本特征, 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 要依据。 要依据。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挚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4.活动指导(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置·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教学.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评价的注意点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幼儿道德的培养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幼儿道德的培养

一、幼儿道德的概念★幼儿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

幼儿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

衡量一个幼儿的道德水平,不仅要看他的行为动机,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判断和认识,更重要的是看他实际行为的性质和意义。

二、幼儿道德的发展★★★★★(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查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儿童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据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

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之间。

以学前幼儿居多。

这一时期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称之为道德实在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

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开始考虑当事人的动机,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采用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对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作肯定回答,又可作否定回答。

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作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

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是根据其清晰的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从而提出了他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第一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概述练习题1

第一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概述练习题1

第一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概述练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当选出1个正确答案)1.道德信念的确立是从()开始。

A 幼儿园B 小学低年级C 小学高年级D 初中2.道德情感从()发展起来。

A 1岁以后B 2岁以后C 3岁以后D 4岁以后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当选出2个~5个正确答案)1.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 道德意识B 道德熟悉C 道德思想D道德情感 E 道德性为2.道德熟悉包括()。

A 道德概念B道德习惯C道德信念 D 道德推理E道德评价3.()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熟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A 道德概念的掌握B道德信念的确立 C 道德评价、判断能力的发展 D 道德情感的出现E道德习惯的形成三、判断题1.道德性为居于道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地位。

()2.道德教育的本质即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态的根本特征。

()答案一、1.D 2.B二、1.BDE 2.ACD 3.ABC三、一、×二、√第一章练习题2一、单选题一、针对必然的价值测评目标进行不同程度的评定,表现了表现了道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B 区分功能C 反馈功能D 预测功能二、按照学生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级别,表现了道德测评的()。

A 评定功能B 区分功能C 教育功能D 反馈功能二、多选题1.道德情感形式的层次包括()。

A 直觉的情绪体验B 道德形象所引发的情绪体验C 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D 个体的情绪体验E 社会性的情感体验2.道德目标制定的原则()。

A 层次性原则B 渐进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整体性原则E 阶段性原则3.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应包括()A 政治素质B 思想素质C 道德素质D 法纪素质E 心理素质4.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包括()。

A酷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B酷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C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D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E遵纪遵法,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三、判断题一、道德情感表此刻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情感的形式;另一个是道德情感的程度。

2020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0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思修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思修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思修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石,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家、文化学者和社会科学家都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探讨道德的起源和本质,以思修的方法分析和阐述这个复杂而又深刻的问题。

道德的起源道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阶段。

在人类还处于原始部落社会时,道德行为并不以个体自主意识为基础,而更多地是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

这些规范通常由共同信仰、宗教信仰或者部落长老等权威人物来制定和维护。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逐渐从外部规范转化为内心的自我约束。

这种转变受到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类智力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

许多哲学派别都对道德的本质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述。

1. 客观主义观点客观主义认为,道德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世性和绝对性。

按照这一观点,道德标准是超越个体和社会的普遍准则。

这种观点强调道德的客观性和不可变性,将其视为人类行为的指导原则。

2. 相对主义观点与客观主义观点相反,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是相对的、变化的,不同的个体和文化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

相对主义强调了道德的主观性和文化多样性,它拒绝将某种道德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或个体。

3. 主体主义观点主体主义认为道德是个体意识的产物,道德标准是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的结果。

按照这一观点,道德是个体内心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所导致的行为准则。

思修的方法和道德问题思修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和解答复杂哲学问题的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在道德问题上,思修方法可以提供一种深入分析的工具。

首先,思修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观察到道德实践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并且判断道德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思修方法强调历史的观察。

道德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受到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道德观念在不同社会阶段的变化,并从中寻找道德发展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單元目標 引導學生思考違反道德時 的原因
覺察自我道德的「知」與 「行」
發現當面臨道德兩難情境 時,是可以有不同選擇或想 法的
思考自我道德「知」與 「行」間的差距,及違反道 德的原因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積極培 養道德行為
能承諾遵守道德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意涵
1.利用日常生活當中常 見的道德抉擇小例子, 發現自己的道德行為
1.綜合活動 :
(1)他人不道德與我何干
(2)道德和自己的生活有什 麼重要性?
(3)我是個有道德的人嗎?
課程設計意涵 1.引起動機 2.引導出道德的重要
1.促使學生思考道德是什麼 (定義) 2.瞭解道德和各規範系統間 之差異
1.藉由社會新聞事件,引伸 出道德對於自己、社會的影 響及重要性 2.歸納整理道德的重要性、 功能及和自我的關係 3.開始將主題和學生生活做 連結
生命教育~核心能力五 掌握道德的本質,
並初步發展道德判斷的能力
報告者:台南一中 余秀芳
Page 1
生命教育~核心能力五
道德到底有多重要? 道德的重要性為何?
Page 2
人生單選題?
有財富 有能力 有道德
做朋友 約會 結婚
課程設計理念
暸解(認知)
道德的意涵、特性 道德的心理發展 道德判斷的種類
自我覺察(情意)
種類
(2) 判斷行為對錯時應考慮的因 2.教師針對道德判斷時應
素有哪些
考慮之因素作詳細的講解
2.道德判斷想一想
3.澄清並思考一般我們在 進行道德判斷時會有的謬 誤
1.綜合活動 :
1.教師總結,引導出進行
(1)進行道德判斷時,光憑直覺、 道德判斷是必須針對「道
或是良知是不足的
德」議題有先備知識及瞭
(2)好人不只做好事,還該為了好 解的
2.藉由學生分組報告內容,教 師以具體例子澄清並說明道 德判斷應考慮的因素
1.延伸活動 :我的「心」情 日記學習單
1.紀錄日常生活當中關於道德 議題的事件
2.第五節課時使用
9
第四節
單元目標
課程設計 1.魚與熊掌的抉擇
課程設計意涵 1.引起動機 2.道德兩難概念之說明
判斷行為者善惡應 該考慮的因素
1.判斷我的心理發展階段
7
第二節單元目標課程設計 Nhomakorabea1.如何進行道德判斷?
課程設計意涵
1.引起動機
了解道德判斷的種類 及考量因素
澄清道德判斷的謬誤
認識判斷行為者善惡 時應考慮的因素
學習判斷行為對錯時 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思考時應考慮的因素
1.透過新聞利子,讓學生
(1)判斷行為者善惡時應考慮的因 可以具體了解道德判斷的

事的好而做好事
8
第三節
單元目標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意涵
1.觀賞「愛在哈彿」精華片 段
1.引起動機 2.呈現相關道德議題
練習進行判斷行為者善 惡時應考慮的因素
練習進行判斷行為對錯 時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判斷練ㄧ練:思考相 關之道德議題
1.呈現道德議題,引導學生進 行道德判斷,並思考個人的 道德判斷因素和理由


建議使用注意事項
教師對道德內涵、意義、道德議題先有足夠的了解及自 我省思 道德判斷問句VS價值澄清
如果你是那女主角,你會不會幫那昏迷的客人做氣切處理?為什 麼? 你覺得應不應該幫那昏迷的客人做氣切?
先講述後活動VS邊活動邊講述? 影片題材豐富,可彈性運用片段 和公民與社會課程的銜接VS.區別?
1.道德的「知行合一」 1.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具有 道德的人
1.我的一顆心
1.引發學生願意承諾遵守道德
11
我的心情日記學習單
當時 作 的情 法 境

我為什麼 這麼做?
我的心 理道德 發展階 段?
我可以依據 哪些因素來 判斷行為的 對與錯?
我還可 以怎麼 做?
如果大家 都這麼做, 會有什麼 結果?
13
End…
Thank You!
14
1.開始覺察自我道德的知與行
2.引導同學思考道德知與行不一 致的因素(同理心、逃法律漏洞、 不關心他人、群體不道德)
1.檢視自我的「心」
2.我的道德「知」與 「行」
→道德的影響及重要性
1.利用學習單,具體檢視自我日 常當中的知與行
2.思考違反道德背後的動機與企 圖
3.進一步思考是否有更合適的行 為抉擇
道德兩難情境的覺察 日常生活當中的道德選擇及行為 忽略道德的原因
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行動)
做出適當之道德選擇及行為 開始思考是否有不同、或更高層級的道德選擇 同理心、遵守道德規範、關懷他人
※課程設計中並有許多替代活動或延伸討論,期望能方便各 位老師做彈性的調整及應用
課程目標
開始有自我道德的覺察能力 開始自我思考違反道德的原因及培養道德行為的重 要性 開始瞭解並思考原來是有其他不同作法的
若沒有「開始」就永遠沒機會知道,因此課程設計 期望能藉由課堂上的活動,讓學生能將所學回歸到 自我身上,進而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及推廣到社 會群體中 →內化
課程設計流程
掌握道德的本質及意義
討論與講述
→基本概念的了解
道德判斷的種類,道德心理發展階段
道德判斷的具體實例練習 覺察自我道德的知與行 思考道德的重要性及影響
具體實例的思考及 概念練習
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
透過生活事件來了解
6
第一節
單元目標 掌握道德的意義
課程設計 1.人生單選題:『why』
探索道德的意義、內涵 與功用
澄清道德規範與其他規 範系統之差異
1.道德是什麼:「what」 2.規範系統想一想 3.道德的優越性
瞭解道德價值存在的重 要性、必要性與優位性
1.呈現兩難困境問題,引導學生思 考個人的道德判斷和理由
2.引導學生分析自我的道德心理發 展階段
3.引導同學往更高層次的道德判斷 水準,藉以提升學生的道德判斷認 知階段
瞭解道德價值的主 要特性及各特性相互 間的關係
1.道德價值的主要特性
1.以影片故事為例,引導出道德價 值的特性及其相互間的關係
10
第五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