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ppt课件
的统一的一般等价物, 交换仍然是物物交换
缺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不固定, 在不同地区、时期存在差异。
优点: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商品固 定,价值大,易于 存储、分割。
(2)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的产生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 完整的形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 会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 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 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劳动生产率 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 价值的效率或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 的产品数量来恒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 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 一种物品成为商品,使用价 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对立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 不可兼得。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 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 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 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 力和脑力消耗
基本特征:交换 产生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交换的前提)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 所有者(生产者不同的物质利益 ——等价交换成为可能)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 同的所有者
等 价 交 换

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ppt说课材料

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ppt说课材料
•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
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 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以及自然条件等。 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1.为什么企业还要努力改进技术、提高 劳动生产率?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练一练: 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
自然界 的空气
母亲为你 织的毛衣
雪山上待 售的氧气
你在使 用的笔
朋友送的 商店里的 生日礼物 羽绒服
思考
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1.社会分工——交换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理论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 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 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亚当·斯密
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⑵统一: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 一不可。两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商品是使用价 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具体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抽象劳动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体 劳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是抽象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十讲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十讲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
在私人劳动产品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 例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烈的为自己 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 定律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 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 值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产生波动 的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本书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
规律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价值的质、 量及其变化规律——价值的扩大及货币的 产生——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和分配,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无产阶级反对资产 阶级,揭示资产阶级剥削制度的锐利武器。
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在现有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 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生产者的命运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常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盈利 个别劳动实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损
(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欺骗性
(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在商品经济的生产中,既存在社会性质的社 会劳动,又存在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劳动的 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2.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的一部 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3.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进行 商品活动,并自负盈亏,在私有制的条件下,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依据自己的利益和要求 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劳动价值理论》PPT课件

《劳动价值理论》PPT课件
•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价值 •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内容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同一劳动具有两面性:
• 具体劳动:具体的不同形式的劳动 •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 素



不同形式的劳动,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案例 5
“财产性收入”被写进十七大报告中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 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 热烈讨第二论讲 和劳动全价值社理会论 的强烈关注。
上面这些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 题?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如 何正确认识马 克思的劳动价 值论?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信用货币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当代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货币的五种职能:
• 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贮藏手段 • 支付手段 • 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 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B.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C. 价值规律的作用: • 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第二讲 劳动价值理论
D.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 阻碍技术进步 •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 可能引起社会生产比例失调, 造成社会劳动和资源的浪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PPT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PPT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家电需求上升,格力从只有十万元小厂发展成为享誉全球 的空调巨头。1991—1999年,格力瞄准空调发展前景和其领先技术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单产空调规 模世界第一,1998年采用先进的ERP系统,使公司管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2001—2007年,瞄准国 际化经营,在巴西、越南等建立空调生产基地,实现空调产销量世界第一。2011年在美国设立分公 司,并积极布局生活电器、工业制品、模具、手机、自动化设备、新能源等产业。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自主学习展示
二 、自主学习展示(预习导学)
(一)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 劳动产品 。 ② 使用价 值和 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 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 社会属性。 ③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 交换价值 ,是由商品的 价值 决定的。
生产和田间管理,属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 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究活动
活动二 、微课学习,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究活动
四、探究活动——价值规律理论
活 动 一 : 忆 一 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究活动
活动二 、探究格力发展与转型之路
教材版本:人教2003课标版
节点: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 经济学常识专题二第2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情景导入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目标导航
一、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规律的基 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等知识,认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领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意义。 2.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马克思的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理论,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法治意识 通过学习,认识货币的本质,明确依法诚信劳动经营创造财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4.公共参与 通过学习,认知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共筑中国梦。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马原 第四章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原 第四章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四、科学认识⻢克思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制造使用价值, 抽 象劳动凝结形成价值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一,⻢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础
第二,⻢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了理论依据
第三,⻢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 导意义
深化认识
生产性劳动 首先,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
作出新的界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关系和社会生产的目的都发生了变化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PPT课件

劳动价值论PPT课件

• 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差 别(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他人、为社会有用的; (3)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
2007年2月
4
第4页/共35页
•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
• 但是,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商品使用价值,政 治经济学需要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去 揭示商品及其运动规律。
• 交换价值(54页)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 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 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2007年2月
5
第5页/共35页
(2)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 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
劳动价值论的中心思想:阐明价值的本质 和价值规律。
2007年2月
1
第1页/共35页
西方的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即价值实体是劳动。以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
要素价值论:即商品的价值是由三个要素(劳动、 土地、资本)共同决定的。以法国的萨伊为代表。
效用价值论(使用价值论):即价值实体是效用, 效用和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以门格尔、庞
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
承认。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
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
会劳动的矛盾。
2007年2月
23
第23页/共35页
• 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 • 实现转化,即矛盾解决的外在表现就是商品能否卖出去。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答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归纳提升 正确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 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马克思认为 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 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3)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1)请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答案 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 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答案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案 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它阐明了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 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 础。马克思利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并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劳动二重 性学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示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 二、价值规律理论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 价值量 相等的原则进行。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达标检测
自主学习
一、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 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和 价值 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 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温馨提醒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生产者和消 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必须让渡使用价值;购买者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45
2、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 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 产品。 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现实生产过程中的 经济关系,并表现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 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 被支配、被统治的对象。
4、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 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本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
39
4、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两种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作为货币的货币运动) W-G-W (商品—货币—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 G-W-G’ (货币—商品—货币) ( G’=G+△G )
36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劳动力价值: 指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 值。 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三部分: 包括劳动者本人和养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资料 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 指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具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物品、产品、商品中都具有 商品中特有的本质属性 的共同属性
14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马克思的独创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含义 劳动二重性的对立与统一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
15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比较
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量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 简单劳动-形成的价值量小 复杂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PPT课件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PPT课件
现象,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18页/共110页
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值
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


使用价值 双重使用价值

商商 品品 商品二因素
自然属性 决定的 使用价值
社会职能 决定的 使用价值
第19页/共110页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 流 贮 支世 值 通 藏 付界 尺 手 手 手货 度 段 段 段币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25页/共110页
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抽象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交换中的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
第20页/共110页
货币的优势和局限 • 优势: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局限:
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 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第21页/共110页
(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品 经 济
社会 分工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统一 性指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是同一劳动的两种 规定;其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 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 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第23页/共110页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精)PPT课件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精)PPT课件

①价值规律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是客观存在的② 价值规律能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③价值规 律必然优化资源配置④价值规律必然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
(2)竞争结果是优胜劣汰,一般不会出现两极分化。因为 我国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况且党和政府十分关心 下岗职工的生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再就业。
(3)全面地看待优胜劣汰。实际上淘汰一些长期亏损的落 后企业,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产品 质量的提高等都是十分有利的20。21
2021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 )
①具体劳动是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抽象劳动 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 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个劳动过程先后不 同的两次劳动
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 过程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021
正比 反比 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 无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2021
反比 正比
甲经过数十载的学习、研究 和实践成了火箭的成功制造 者,
而乙未经过专门学习、训练, 就成了植树工人。
甲、乙在相同的 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相等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1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 交换。“等价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A、价格波动
B、不等价交换
C、国家宏观调控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并不否认,评价表达了人对客体的兴趣,态度和情感。但是它并不停留于此, 而是进一步指出,态度、情感、兴趣等等本身,是人本身的现实结构、需要、能力等等即人的客观存在的反映。 是反映自我存在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最终是由主体存在和实践方式所决定、所制约的,是受它们检验并最终要 服从于它们的。因此,人们对价值加以评价的精神形式及其标准的主观性,仍然有其客观的依据。
(2)人民是一切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的统一。因此只有依靠人民自己来创造价值,由人民自己来占 有价值和掌握实现价值的条件,才能使人类的真正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和丰富发展;
(3)现实人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达到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其原则的社 会历史阶段。真、善、美的充分发展及其高度统一一自由王国,是当代人类价值追求的理想境界;
(1)它首先是把价值现象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中考察,指出价值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中的普遍内 容。而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它对价值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的理解,坚 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不同于从某种客观理念或人的抽象本性中得出价值的唯心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立足于对人类对象性活动、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尺度”的理解,用主客体 相互关系的客观过程和结果,来说明价值产生的秘密和价值的本质。它指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主体需要 和能力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的存在对人的意义;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之中。这样,它对价值的本质和来源的理解,就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际过程相联系,同确认人在改造世界 方面的权利和责任相联系。而不是象主观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那样,把价值看作人的主观精神绝对自由的表现,也 不是象庸俗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那样,把价值看作是与主体的创造活动无关的自然本性。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考察剩余价值的生 产,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以及剩余价值生产的 发展趋势。第一卷全文共七篇。 •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 增殖过程;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七章 剩余 价值率;第八章 工作日;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 值量。 •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 的概念;第十一章协作;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第六篇:工资。 •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第 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 积累的一般规律;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3.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任何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有 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一般人 类劳动构成商品的实体。不经过劳动的东西 不能构成价值。但是也并非任何生产条件下 耗费的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为交换而生产 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因 为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交换各自需要 的商品,必须把不同的生产物看作价值,在 同质异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互不吃亏,实 现彼此之间相互交换的社会联系。所以,价 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
(3)新古典综合
核心理论:微观经济学中是价格理论;资源配置是价格 机制作用的过程。宏观经济学中是国民收入理论;宏观 经济运行是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
4.向古典经济学的回归:新政治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以诺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布坎南为代表的 公共选择学派,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分析 工具,将制度分析、政治分析引入经济学,拓 广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部分恢复了古典经济 学的传统。 核心理论: 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寻租理论。

高中政治配套课件: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配套课件: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人教版选修2)

全面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 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2)马克思区分了具体 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 二因素的关系,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
问题,使之成为科学的理论。
1.一种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
提示:(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 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马克思认识 到商品和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 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 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回 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 论成为科学的理论。
4.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B.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 D.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
)
【解析】选A。具体劳动创造各种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自然
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抽象劳动 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具
【解析】首先依据课本理论知识,准确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根据此理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的比重,再从不同角度分析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的积极意义。
答案:(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 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劳动,坚持按劳分配的原 则。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1)人们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

《劳动价值论》课件

《劳动价值论》课件

04
CHAPTER
劳动价值论的应用与影响
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解释商品交换
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商品 交换的原理,即商品的价 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揭示市场价格机制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市场价 格机制的实质,即市场价 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
分析经济发展趋势
劳动价值论可以用来分析 经济发展趋势,解释经济 增长和衰退的原因。
03
CHAPTER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强调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强 调劳动时间和市场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 的,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 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
生产成本是商品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和生产过程中 的其他费用等。
价值的本质
价值的本质是交换价值和使用 价值的统一,是商品经济中最 为核心的概念之一。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交换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 商品经济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 一。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 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价 值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发展
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价值论在理
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中的应用
02
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解
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 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小组人员:邹 改 彭宇
•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 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 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 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 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 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 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 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 动价值论。
在马克思之前: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形成过程
• 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不是从生产商品中所消耗 的劳动来解释价值,而是从该商品所换来的另一种商品包 含的劳动量来解释该商品的价值;
• 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果解决的。 • 结果,在价值的形式、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量
的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出现在了混乱的和错误。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进步性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 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 大卫.李嘉图也已经认识到决
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 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 的劳动量。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
• 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区分劳动的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 劳动创造价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 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如何深化?
•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 新的界定。
• 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 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 纽”
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 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我国实例的指导意义
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 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而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 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 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 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正真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 基础。
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 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