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业务内控制度
合同管理业务内控制度1. 嘿,你知道合同管理业务的内控制度吗?这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舞步都得踩对点儿。
比如说,合同签订的时候,就像两个人搭伙做生意,得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都写得清清楚楚,不能含糊。
这就好比你去市场买菜,得明确你买的是啥菜,多少钱一斤,啥时候交货,可不能稀里糊涂的。
要是合同里写得模棱两可,就像那没谱的导航,指不定把你带沟里去呢!2. 合同管理业务内控制度啊,真的很重要。
我就见过有人因为没把这制度当回事儿,结果吃了大亏。
这就跟你出门不看天气预报一样,很容易被淋成落汤鸡。
你想啊,一份合同就像一艘船,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那船上的舵。
要是舵没把好,船就会在茫茫大海里迷失方向。
像有个朋友,签了份合同,没注意里面关于付款方式的条款,最后钱付出去了,货没收到,你说冤不冤?这就是没重视内控制度的后果。
3. 你可能觉得合同管理业务内控制度很复杂,其实不然。
它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搭积木,每一块都有它的位置。
就拿合同审批这个环节来说,就像是过一道道关卡。
比如说,部门经理是第一关,他得看看这个合同符不符合公司的利益,就像你买东西的时候,你得先看看这个东西值不值这个价。
然后财务再审核,这就好比你要算算账,自己有没有足够的钱来买。
要是少了哪个环节,就像搭积木少了一块,整个结构就不稳定了。
4. 合同管理业务内控制度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里的规则。
你想啊,要是没有规则,那比赛还不乱套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按照内控制度来,就像球员要遵守比赛规则一样。
比如说,合同里规定了交货时间,那对方就得按时交货,就像球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球踢到该去的地方。
要是有人违反了,就像球员犯规了,得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我有个同事,他们公司的合同执行老是出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内控制度来,就像一场没有规则的足球比赛,乱糟糟的。
5. 咱们来说说合同管理业务内控制度中的风险管理。
这就像是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
你在签合同的时候,得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就像你走钢丝得考虑到风的影响。
(财务内部管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一章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
第一章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序言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
关于应用指引的分类应用指引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对比:基本规范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与应用指引对比表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内部监督控制手段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第一章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财政部解读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财政部解读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分*同订>>:阶段同后评浙股三、合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合同调查合同订立前,企业应当进行合同调查,充分了解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有关情况,确保对方当事人具备履约能力。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忽视被调查对象的主体资格审查,对方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具备特定资质,或与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代理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或引发潜在风险;在合同签订前错误判断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持续关注对方的资信变化,致使企业蒙受损失;对被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给出不当评价,导致合同对方当事人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审查被调查对象的身份证件、法人登记证书、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证明原件,必要时,可通过发证机关查询证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充分收集相关证据的基础上评价主体资格是否恰当。
第二,获取调查对象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往交易记录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分析其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估其财务风险和信用状况,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持续关注其资信变化,建立和及时更新合同对方的商业信用档案。
第三,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实地了解和全面评估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类别和质量等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其合同履约能力。
第四,与被调查对象的主要供应商、客户、开户银行、主管税务机关和工商管理部门等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情况。
(二)合同谈判初步确定拟签约对象后,企业内部的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按照自愿、公平原则,磋商合同内容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财政部解读18项企业内控指引解读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1)—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解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19)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25)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32)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38)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44)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49)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63)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69)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80)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 (85)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 (89)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98)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104)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109)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117)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126)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131)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控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137)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解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摘要:一、总则二、合同的订立三、合同的履行四、合同管理的风险关注五、企业内部控制与合同管理的关系六、结论正文:一、总则为了促进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本指引旨在指导企业规范合同管理,降低合同纠纷风险,提高合同履行效率。
二、合同的订立企业在订立合同时,应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合法、完整、明确。
合同的订立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企业应当加强对合同订立过程的监督,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三、合同的履行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合同顺利执行。
当合同履行发生问题时,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合同管理的风险关注企业合同管理至少应关注以下风险:1.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损。
2.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约定,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3.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过程中,企业未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可能导致合同纠纷。
五、企业内部控制与合同管理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促进合规经营的有效手段。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应将合同管理纳入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
六、结论加强合同管理,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1.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就像是一座坚实的大厦,钢筋水泥就是各种规定和流程啊!比如说,合同签订前不仔细审查对方资质,那不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随时可能倒塌吗?2. 你想想看,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不严格,是不是就像开船没有指南针,容易迷失方向啊!就像上次小李没按制度来,结果合同出了大问题,多吓人呀!3.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可不是摆设呀!它就好比是汽车的刹车系统,关键时刻能救命呢!有一次小张忽视了制度,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多悬呐!4.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是多么重要啊!这就像战士上战场的铠甲,能保护我们呀!要是没有它,那不就像赤身裸体上战场,多危险!还记得那次和对手谈判,就是因为严格遵守制度才赢得那么漂亮。
5. 哎呀,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真的不能马虎呀!它就像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风险呢!上次有人想钻空子,还好有制度把关,不然可就麻烦啦!6.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可真是我们的宝贝呀!就像一把利剑,斩断各种麻烦!记得有一次合同出现纠纷,就是靠制度才顺利解决,多厉害呀!7.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真的很关键呀!就像航海中的灯塔,指引方向呀!要是没有它,那不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容易碰壁呢!那次项目能成功,制度功不可没呀!8.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可不是说着玩的呀!它就像一个守护天使,保护着单位的利益呢!上次有人违反制度,结果吃了大亏,这教训得多深刻呀!9.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是多么重要哇!就像游戏规则,不遵守就玩不下去啦!想想看,如果大家都不按制度来,那不乱套了呀!那次合作,就是因为对方不重视制度,最后黄了,多可惜呀!10. 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简直太重要啦!这就像家里的门锁,没有它怎么能安心呢!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制度,这样单位才能健康发展呀!结论:单位合同管理内控制度是单位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每个人都要高度重视并严格遵守,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懈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
摘要:
1.引言
2.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4.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对企业合同管理的意义
6.结论
正文: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合同管理框架。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合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首先,企业应该明确合同的定义和范围,以便正确识别和管理合同。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的起草、审核、签订、履行和解除等环节。
再次,企业应该关注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如合同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等。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合同管理的监督和评价,以确保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在实践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许多潜在的法律风险。
例如,通过明确合同的签订程序和要求,企业可以避免因
合同签订不当而产生的法律纠纷。
此外,通过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价,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合同履行中的问题,避免因合同履行不当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合同管理框架,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防范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10月18日,财政部会计司在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及应用指引的通知》。
通知中,针对最近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进行了解读和解释。
以下是本文对此的详细解读。
一、背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是财政部会计司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共同制定的。
为了深入贯彻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和应用指引,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指引对合同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
二、主要内容该指引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收款及纠纷解决等方面,详细规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其中,合同管理要素的建立、执行、监督和反馈,合同文件的审批和备案,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都有具体细则。
三、突出亮点1.合同分类:将合同分为产品、工程和服务类,从而更全面全面考虑不同合同的特点及管理要求。
2.内控要素细化:在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合同管理要素的建立、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内容。
3.建立清单备案制度:对公司合同签署时应建立清单,并建立备案制度,确保所有合同都能够得到规范执行和有效监管。
四、对企业的意义该指引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要求的全面规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合同管理。
通过规范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收款及纠纷解决环节,能够提升企业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有效防范风险和减少纠纷。
对于大型集团公司、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也能够在合同管理方面提供更明确的管理标准,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五、具体操作1.加强学习:企业应认真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内容及相关规定。
2.合同清单制度:在签订新合同时,建立清单制度,做好审批和备案工作,并对现有合同进行规范管理。
3.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从合同管理的建立、执行、监督和反馈等方面入手,确保控制措施科学合理,后果可控。
综上,该指引虽然涉及的领域狭小,但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企业合同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内部管理。
财政部解读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
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规范、约束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旨在规范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经营行为,帮助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合同管理的总体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机制保障,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
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
对于重大投资类、融资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不动产类合同,上级部门应加强管理。
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应当提出申请,并经上级合同管理机构批准后办理。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法律部门等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审核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管理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三)明确职责分工企业各业务部门作为合同的承办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承办相关合同,并履行合同调查、谈判、订立、履行和终结责任。
企业财会部门侧重于履行对合同的财务监督职责。
(四)健全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合同后评估,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二、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
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doc
提高合同管理效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规范、约束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旨在帮助企业规范当事人双方经营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合同管理的总体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机制保障,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
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
对于重大投资类、融资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不动产类合同上级部门应加强管理。
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应当提出申请,并经上级合同管理机构批准后办理。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法律部门等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审核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管理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三)明确职责分工公司各业务部门作为合同的承办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承办相关合同,并履行合同调查、谈判、订立、履行和终结责任。
公司财会部门侧重于履行对合同的财务监督职责。
(四)健全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合同后评估,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二、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
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解读(DOC 156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解读目录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9)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组织架构 (1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 号——发展战略 (17)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发展战略 (1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 号——人力资源 (25)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人力资源 (2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 (33)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应用指引之社会责任 (3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 号——企业文化 (41)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应用指引之企业文化 (4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 号——资金活动 (47)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资金活动 (5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 号——采购业务 (66)财政部解读内控配套指引之采购业务 (6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 号——资产管理 (73)财政部解读内控配套指引之资产管理 (7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 号——销售业务 (87)财政部解读内控配套指引之销售业务 (8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 号——研究与开发 (93)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研究与开发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 号——工程项目 (96)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应用指引之工程项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 号——担保业务 (104)财政部解读内控配套指引之担保业务 (10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 号——业务外包 (11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 号——财务报告 (11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 号——全面预算 (115)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全面预算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 (122)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 号——内部信息传递 (12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 号——信息系统 (129)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131)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136)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第一节总则一、合同协议应用指引的目的及依据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合同的内部控制,避免或减少因合同管理不当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制定本应用指引。
二、合同协议应用指引的基本目标本应用指引所称合同协议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旨在帮助企业规范当事人双方经营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合同协议管理的下列风险:(1)合同协议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2)合同协议未经适当审核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3)合同协议内容不完整、权利义务不明确或未签订书面合同协议,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或股东权益遭受损失。
(4)合同协议条款未恰当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违约损失。
(5)合同协议信息安全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
(6)合同协议纠纷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
三、合同协议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建立并实施合同内部控制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1)实行分级授权,归口管理。
(2)签约主体资格及合同协议订立的程序、形式、内容等应当合法合规。
(3)合同协议履行、变更或解除应当得到有效监控。
(4)合同协议违约风险应当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理。
案例背景:百成化学工业公司(以下简称百成公司)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有一整套的内控流程和操作规范。
百成公司采购时按照填制请购单、评审订购单合同、填制验收单、取得卖方发票、填制付款凭单、编制付款凭证及向卖方发出对账单等内部控制流程进行。
规范合同管理,保障企业稳步发展——谈内部控制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
三、 合 同业务 的主要 管控措 施
根 据财政部 2 0 1 0年颁布 的《 企业 内部控 制应用指 引第
l 6号一合 同管理》 , 分别从合 同的订立 和合 同的履行两方面
要求加强合 同管理控 制 , 为防范与控制合 同风险 , 维护公 司 的合法权益 , 在合同签订 、 履行过程 中的主要管控措施有 :
企业应为合 同管理人才创造 良好 的工作环境 , 根据能力
提供相应的待 遇 , 明确权利 、 责任和义务 , 为合 同管理 工作 人
的履行 , 可 以提 升企业形象 和竞争力 、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促
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
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同时应健全合 同管理考核与责任
追究制度 , 开展合 同后评估 , 定期检查合 同管理执行情况 , 对 合 同订立 、 履行过程 中出现 的违法违 规行 为 , 应当追究有 关
风险 。同时应加强 对经 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 提高其法 律素养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的能力 。 ( 三) 明确职责分工 、 协调工作机制
、
强化 合 同管理 内部 控制应 用 的意义
合 同控制 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管理 岗位责任制 , 相关合 同管理部 门和 岗位应有 明确 的职责与权 限, 合理分 工 , 职责 明确 , 要确保合 同的拟定与 审批 、 审批与
准或授权不得擅 自签订 。 上级单位应 当重点加强对 重大合 同
的订立 、 履行情况的监督 管理 。
( 一) 合 同的订立阶段
1 . 程序合规。 ( 1 ) 按 规定须经上级部门批准和授权才能签 订 的合同 , 必须履行程序后才能签订。( 2 ) 按法律规定和公 司 章程必须 由公司股东( 大) 会或董事会决定才能签署 的合 同, 必须取得相关决议后才能签订。( 3 ) 国家有关法律 、 行政法规
内控工作底稿-合同管理流程
CM-RI-102
缺乏对子公司可 自行签订的合同 范围的审核痕迹 将无法确保其已 被法律事务部相 关负责人审核、 被公司高层领导 知晓,易导致子 公司越权签订合 同、上下信息不 对称等问题。
确保子公司根 据授权对外订 立合同,以保 证公司的合法 权益。
《合同管理》第三条
CM-
企业合同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对于须报经国家 有关主管部门审 查或备案的合同 文本,未履行相 应程序。
越权签订合同导 致合同无效,或 合同无法履行造 成损失。
合同文本须报 《合同管理》第六条 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 CM-
经国家有关主 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程序。
CA-
管部门审查或
110
备案的,应当
履行相应 程序 。
CM-T03
CMCA105
标准格 公司编制了合同标准示范文本,对外签订的合同一般优先采用公司 式合同 的合同标准示范文本。公司合同标准示范文本是由公司法律事务部 的使用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以及合同范本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CM-RI-108
审核过程中发现 问题但未及时提 出恰当的修订意 见或合同起草人 员没有根据审核 人员的改进意见 修改合同,导致 合同中的不当内 容和条款未被纠 正。
CM-RI-114
合同保管不当导 致合同内容被不 当篡改。
确保合同正本 《合同管理》第十条 企业应当加强合同信息安全 CM-
风险编号
风险描述
控制目标
五部委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参考
控制活 控制活 动编号 动简述
关键控制活动说明
有效性测 试编号
合同管理01:合同订立
CM-RI-101 未建立合同管理 相关制度,可能 导致公司上下对 合同定义及须订 立合同范围的不 明确、对合同订 立及履行的流程 不规范、以及合 同后续管理混乱 。
浅谈内控管理之合同管理
浅谈内控管理之合同管理摘要:合同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控制伎俩之一,合同管理风险防备与控制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风险防备与控制。
本文探讨实务中合同订立与履行中由于对合同管理不重视而引发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良倡议。
关键词:合同管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1未签订合同,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实际业务中,局部企业由于对签订合同不够重视,采购人员在洽谈业务时往往是不签合同,也没有约定开具发票事项,到企业财务层面由于业务未签订合同,索取发票就遇到很多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在增值税层面由于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金无法抵扣,无形加大企业采购本钱;在所得税层面由于没有取得发票,财务人员在记账时只好列作暂估的材料或运费本钱,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无法作为企业合理的本钱进行税前扣除,加大企业的而经营负担,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认识不到签订合同对双方约束的重要性,将一些基建工程交于没有相关经营资质的个人承包,由于这些承包人无法取得合规发票,就找一些有资质的企业代为开具发票,造成开票单位与实际收款单位不一致,由于双方未签订合同,无法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形成巨大的税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
2合同条款要件约定不清,在履行环节引起纠纷局部企业尽管签订了相关业务合同,但是对合同的关键条款要件约定不清,比方对合同标的价格、规格型号、质量要求、付款条件、发票开具及提供时间等事项约定不清,合同履行过程中引发争议,甚至产生纠纷诉诸法律等。
2.1发票开具事项约定不清实务中如果合同对发票事项约定不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开具发票、不按照规定税率开具发票或者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不开具发票的情况通常有:个别企业由于业务人员素质问题,在业务开始时口头表明不要发票取得价格优惠等,导致交易完成后,无法取得发票;同时由于采购一方不要发票可能导致销售一方企业收入不入账形成账外帐或小金库,存在税务及经营风险;局部企业由于经营范围等原因,不按照规定税率开具发票情况,导致采购单位收到的发票无法使用,或者加大企业本钱;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在波及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时,由于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够抵扣进项税,会加大企业的采购本钱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对企业本钱有很大影响,假设约定不清也会引发争议。
财政部解读内控指引之资产管理(3)
财政部解读内控指引之资产管理(3)财政部解读内控指引之资产管理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确定适用的存货发出管理模式,制定严格的存货准出制度,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健全存货出库手续,加强存货领用记录。
通常情况下,对于一般的生产企业,仓储部门应核对经过审核的领料单或发货通知单的内容,做到单据齐全,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准确;符合条件的准予领用或发出,并与领用人当面核对、点清交付。
在商场超市等商品流通企业,在存货销售发出环节应侧重于防止商品失窃、随时整理弃置商品、每日核对销售记录和库存记录等。
无论是何种企业,对于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均应当实行特别授权;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销售(出库)通知单发出货物。
(五)盘点清查存货盘点清查一方面是要核对实物的数量,是否与相关记录相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实物的质量,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盘点清查制度不完善、计划不可行,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查清存货真实状况。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工作规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盘点方法等相关内容,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盘点清查时,应拟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相关人员,使用科学的盘点方法,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以保证盘点的真实性、有效性。
盘点清查结果要及时编制盘点表,形成书面报告,包括盘点人员、时间、地点、实际所盘点存货名称、品种、数量、存放情况以及盘点过程中发现的账实不符情况等内容,对盘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按照规定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
多部门人员共同盘点,应当充分体现相互制衡,严格按照盘点计划,认真记录盘点情况。
此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开展全面的存货盘点清查,及时发现存货减值迹象,将盘点清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六)存货处置存货销售处置是存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节,包括商品和产成品的正常对外销售以及存货因变质、毁损等进行的处置。
企业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姚力摘要: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对推进依法合规、诚信经营,防范运营和法律风险方面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本文从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着手,深入分析了企业在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先履行后签约、合同实质性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存在偏差、合同关键条款缺失、合同管理基础薄弱和超范围履行合同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一、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序和要求,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有效履行,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本质上是企业为了持续加强合同管理,推进依法合规、诚信经营,防范运营和法律风险,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制定的管理办法。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如下2个方面。
一是合同的订立。
公司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除可以直接结算清楚的方式以外,均应签订书面的合同,并且在合同签订之前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履约能力、处罚情况、诉讼情况、信用状况等,保证合同相对方具备相应的合同履约能力。
在合同洽谈期间,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性质特殊的合同,应组织法务、业务、财务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
在合同拟定期间可以结合前期洽谈、协商等的结果,草拟合同初稿,明确在合同中甲乙双方享有的权利和需要遵循的义务,合同文本初稿应当按照公司规定,根据合同审批流程报相关部门或领导进行审核审批。
在合同签订阶段,公司应当遵循本单位内部管理的规定与合同相对方签订合同,经双方认可的合同文本,应当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章,授权代理人应当签署授权委托书。
在用印阶段,经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相关授权人员签字或盖章之后才可以加盖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二是合同的履行。
公司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的要求严格履行合同,对合同履行及时进行跟进,并对合同履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和效果检查,保障合同全面有效履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部解读企业内控指引之合同管理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规范、约束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旨在规范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经营行为,帮助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合同管理的总体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机制保障,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
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
对于重大投资类、融资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不动产类合同,上级部门应加强管理。
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应当提出申请,并经上级合同管理机构批准后办理。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法律部门等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审核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管理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三)明确职责分工企业各业务部门作为合同的承办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承办相关合同,并履行合同调查、谈判、订立、履行和终结责任。
企业财会部门侧重于履行对合同的财务监督职责。
(四)健全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合同后评估,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二、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
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
下图列示的合同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三、合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合同调查合同订立前,企业应当进行合同调查,充分了解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有关情况,确保对方当事人具备履约能力。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忽视被调查对象的主体资格审查,对方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具备特定资质,或与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代理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或引发潜在风险;在合同签订前错误判断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持续关注对方的资信变化,致使企业蒙受损失;对被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给出不当评价,导致合同对方当事人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审查被调查对象的身份证件、法人登记证书、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证明原件,必要时,可通过发证机关查询证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充分收集相关证据的基础上评价主体资格是否恰当。
第二,获取调查对象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往交易记录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分析其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估其财务风险和信用状况,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持续关注其资信变化,建立和及时更新合同对方的商业信用档案。
第三,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实地了解和全面评估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类别和质量等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其合同履约能力。
第四,与被调查对象的主要供应商、客户、开户银行、主管税务机关和工商管理部门等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情况。
(二)合同谈判初步确定拟签约对象后,企业内部的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按照自愿、公平原则,磋商合同内容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忽略合同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出不恰当让步;谈判经验不足,缺乏技术、法律和财务知识的支撑,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泄露本企业谈判策略,导致企业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收集谈判对手资料,充分熟悉谈判对手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产业政策、同类产品或服务价格等与谈判内容相关的信息,正确制定本企业谈判策略。
第二,关注合同核心内容、条款和关键细节。
具体包括合同标的的数量、质量或技术标准,合同价格的确定方式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的解决方法、合同变更或解除条件等。
第三,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及时总结谈判过程中的得失,研究确定下一步谈判策略。
第四,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并充分了解外部专家的专业资质、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情况。
第五,加强保密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对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作为避免合同舞弊的重要手段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三)合同文本拟定企业在合同谈判后,根据协商谈判结果,拟定合同文本。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选择不恰当的合同形式;合同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产业政策、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或特定业务经营目标发生冲突;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完整、表述不严谨、不准确,或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导致企业合法利益受损;有意拆分合同、规避合同管理规定等;对于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未履行相应程序。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对外发生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严格审核合同需求与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关系,保证其协调一致;考察合同是否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立项书等为依据,确保完成具体业务经营目标。
第三,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法律部门审核;重大合同或法律关系复杂的特殊合同应当由法律部门参与起草;国家或行业有合同示范文本的,可以优先选用,但对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应当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保证合同内容和条款的完整准确。
第四,通过统一归口管理和授权审批制度,严格合同管理,防止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故意规避招标的做法和越权行为。
第五,由签约对方起草的合同,企业应当认真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准确反映企业诉求和谈判达成的一致意见,特别留意“其他约定事项”等需要补充填写的栏目,如不存在其他约定事项时注明“此处空白”或“无其他约定”,防止合同后续被篡改。
第六,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程序。
(四)合同审核合同文本拟定完成后,企业应进行严格审核。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合同审核人员因专业素质或工作态度等原因,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审核人员虽然通过审核发现问题但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合同起草人员没有根据审核人员的改进意见修改合同,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审核人员应当对合同文本的合法性、经济性、可行性和严密性进行重点审核,关注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合同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是否明确等。
第二,建立会审制度,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组织财会部门、内部审计部、法律部、业务关联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各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
第三,认真分析研究,慎重对待审核意见,对审核意见准确无误地加以记录,必要时对合同条款作出修改并再次提交审核。
(五)合同签署企业经审核同意签订的合同,应当与对方当事人正式签署并加盖企业合同专用章。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因手续不全导致合同无效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
对外正式对外订立的合同应当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名或加盖有关印章。
授权签署合同的,应当签署授权委托书。
第二,严格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合同经编号、审批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后,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
用印后保管人应当立即收回,并按要求妥善保管,以防止他人滥用。
保管人应当记录合同专用章使用情况以备查,如果发生合同专用章遗失或被盗现象,应当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并采取妥善措施,如向公安机关报案、登报声明作废等,以最大限度消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采取恰当措施,防止已签署的合同被篡改,如在合同各页码之间加盖骑缝章、使用防伪印记、使用不可编辑的电子文档格式等。
第四,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之后方可生效的合同,企业应当及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六)合同履行合同订立后,企业应当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共同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本企业或合同对方当事人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合同生效后,对合同条款未明确约定的事项没有及时协议补充,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情况,或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导致企业遭受外部处罚、诉讼失败,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和形象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强化对合同履行情况及效果的检查、分析和验收,全面适当执行本企业义务,敦促对方积极执行合同,确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
第二,对合同对方的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一旦发现有违约可能或违约行为,应当及时提示风险,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
第三,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变更甚至解除合同。
一是对于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内容,通过双方协商一致对原有合同进行补充;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二是对于显失公平、条款有误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以及因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合同,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并经双方协商一致,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合同变更或解除事宜;三是对方当事人提出中止、转让、解除合同的,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向对方当事人书面提出索赔。
第四,加强合同纠纷管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并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及时报告。
合同纠纷经协商一致的,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企业内部授权处理合同纠纷,应当签署授权委托书。
纠纷处理过程中,未经授权批准,相关经办人员不得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实质性答复或承诺。
(七)合同结算合同结算是合同执行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执行的监督,一般由财会部门负责办理。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违反合同条款,未按合同规定期限、金额或方式付款;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在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下盲目付款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财会部门应当在审核合同条款后办理结算业务,按照合同规定付款,及时催收到期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