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学习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__种。
孢子植物:包括植物、植物和植物
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植物和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有的生活在____中,有的生活在______中,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______的地方。
2.结构特点: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3.吸收营养: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也能进行______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______作用的________。
4.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释放______;给水中的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人类________;可供人类________;可供____________等。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______环境中。
2.形态结构:植株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______和______的分化。
茎中没有______,叶中没有______,根非常简单,称为______。
3.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______细胞,
____________等有毒气体可以从______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__________________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__环境中。
2.形态结构: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比较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并且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______,用______进行繁殖。
3.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食用;______、贯众等可供药用;______可作绿肥和饲料;古代蕨类可形成煤。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师生总结
三、达标检测
1、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原因的是()
A.主要生活在水中B.可进行光合作用
C.无根、茎、叶的分化D.植物体都很小
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绿色,是因为()
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癣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
C.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江水、湖水中
D.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江水、湖水格外绿
3、人们常把一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栽在花盆里供观赏,我们应该把这些盆栽植物放在什么地方?()
A.阳光下,经常浇水
B.阳光下,保持干燥
C.背阴处,经常浇水
D.背阴处,保持干燥
4、苔藓植物假根的功能是()
A.吸收水分
B.吸收有机物
C.固着
D.吸收无机盐
5、肾蕨地面以上的部分是植物体的( )
A.茎和叶B.叶C.茎、叶、根D.叶、果实
6、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
A.远古时期的苔类B.远古时期的藻类
C.远古时期的蕨类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
7、下列各类植物中,不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植物进化过程中,最初出现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
【参考答案】
二、1、答:养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回逐渐变绿。
2、答: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因此,也称为孢子植物
3、答:因为他们的生殖都离不开水
4、答:苔藓植物无根,茎和叶中无输导组织,只能靠叶和茎吸收水和无机盐,因此不能生长的很高大。
5、答: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
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答:蕨类植物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有很多孢子;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1、C 2.C 3.C 4.C 5.B 6.C 7.B 8.D 9.A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