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

古代文学史(一)
古代文学史(一)

一、概念解答题

1.汉乐府

乐府在两汉时期原指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汉乐府就是汉代的乐府诗。汉乐府包括贵族文人所作的歌辞和采集来的民歌两类作品,后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是汉乐府的精华所在,因此,我们常说的汉乐府。多是指汉乐府民歌而言

2.建安风骨

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的作品在内容和风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色。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中心的邺下文人在诗歌创作中,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埃和民生的疾苦,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中写道: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可以说是对建安风骨成因及内涵的精确概括。

3.游仙诗

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如屈原的《离骚》中幻想神游天界。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仙诗往往假托神游仙境来抒写诗人的怀抱,或抒发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或表达对现实鄙弃,诗人往往在仙境中寄托自己对时代对社会的体验。东晋以郭璞为代表,是游仙诗的高峰期。郭璞的一些游仙诗是他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也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其感情真实,情采斐然,描写形象生动,色彩丰富,艺术水准较高,成就较大。

4.玄言诗

是指以老庄玄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诗歌。西晋时期,士族文人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至西晋末年兴起了玄言诗,两晋永嘉年间到东晋盛极一时,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正如钟嵘《诗品》曰:“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5.永明体

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出现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以沈约、周颙、谢眺、王融为代表。他们发现汉语回声并运用到写诗中,注重音韵美、形式美,力求做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对诗歌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但其过分严苛要求,提出“四声八病”,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思想感情的表达,正如钟嵘《诗品》中所说:“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6.元嘉三大家

元嘉三大家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并称。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颜延之华典雅,喜用典故,堆砌辞藻,成就较逊;鲍照诗歌风格俊逸豪放、奇峻凌厉,表现了寒士的慷慨不平。诗风差异较大,共同之处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他们艺术成就高,影响较大。

7.宫体诗

南朝梁代在宫廷中形成的一种诗风,由梁简文帝萧纲所倡导,再由宫廷文人徐摛、徐陵、庚肩吾、庚信等推波助澜。内容上,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

描写女性,用来满足他们腐朽堕落的心理,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化。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然而,它也有可取之处。它在艺术形式上更加精美,注重声韵,继续了永明体的探索并更趋格律化。同时,宫体诗细致描写了宫廷妇女生活,这在不尊重女性的中国古代是难能可贵的,给后人留下了宫廷古典美的形象。

8.文笔

“文笔”之说,始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论术语之一。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论衡·超奇》:“乃其中文笔不足类也。”南朝的文学思想,继承了魏晋,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文”、“笔”之分,较早见于颜延之的“峻得臣笔,测得臣文”。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以有韵无韵来区分,刘勰的《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因为诗赋都是有韵的,因此,以有韵无韵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可以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9.七体

赋的体裁之一,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事,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这种赋体由枚乘首创,典型作品是《七发》。后来模仿者甚多,但都不及枚乘的《七发》。《昭明文选》将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辩》、曹植的《七启》等单列为一种文体并称之为“七”。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10.吴均体

吴均为南朝梁文学家,其诗文多描绘山水景物,而文胜于诗,风格以清丽挺拔见长,在当时颇有影响。《梁书·吴均传》说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时称“吴均体”。吴均体之"清"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辞藻的清丽;二是用典的"清淡"。清者,即沈约所说的"易见事"也;淡者,即使用典故数量的限制。其诗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

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二、简答题

1. 南朝民歌的风格特点

(1)内容:所表现的爱情多是浪漫色彩的。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是“非礼”的关系。更能够表现对爱情单纯、热烈、天真而痴情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幸福与快乐的渴望。

(2)语言:具有出语天然、清新自然、委婉缠绵的特点。语言既有清新浅近、自然天真的一面,也有明丽婉转的一面;既有朴素的方言口语入诗,也有语言技巧的巧妙运用。《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就指出了清新明丽、婉转自然的艺术风格。

(3)手法: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艺术技巧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避免过于简单直露的表现。这种隐语意义并不晦涩,主要利用谐音字和一字多义,常和比喻、象征手法结合使用。这使得诗歌的感情在热烈大胆的同时又显得婉转缠绵,增加了语言的活泼和形象的生动。

(4)句式:大多篇幅短小,以五言四句为主,个别也有较长的如《西洲曲》,但也是四句一解。这对形成明快的诗风,具有关键的意义,也对五言绝句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

2.北朝民歌的风格特点

(1)创作风格: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为特征。北方少数民族的粗豪性格,情感体验没有南朝民歌的细腻深婉,反映在诗歌的创作风格上就形成了粗犷豪放、质朴刚健的特征。

(2)语言特色:语言粗疏质朴,简单疏朗,毫无造作矫饰,别开另一种艺术境界。(3)形式:形式多样,以五言四句体式为主,其余多为整齐的七言、四言诗,杂言体较少。(4)注意:许多北朝民歌是经过翻译汉化的,经过了汉族文人的再创作。

3、谢灵运诗歌的优劣

优(1)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对后世山水诗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的端倪。正如《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取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2)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注意到诗中描写之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汤惠休评“谢诗如出水芙蓉”

(3)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先叙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

劣①玄言词句多,他常用道家玄理入诗,被后人称作“带有玄言诗尾巴的山水诗”。如“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这类专讲玄理的句子,渗透在他众多的诗篇中。

②字句上过分雕琢,辞藻堆砌,有句无篇。

③结构单一,多半用“叙事——写景——说理”这种章法,读起来感到很单调。

4.鲍照的艺术成就

(1)鲍照诗歌最突出的贡献是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并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从而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并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成熟铺平了道路。鲍照的诗风对唐人的影响较大。

(2)鲍照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俊逸雄迈,奇矫凌厉。对于鲍照诗歌后人多有评价,如杜甫评曰:“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宋人敖器之评曰:“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诗评》)这些评论都揭示了鲍照诗歌俊逸雄迈、奇矫凌厉的艺术风格。

(3)鲍照的诗歌尤其是乐府诗的创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艺术形式、表现技巧及其现实主义传统,从而使文人乐府诗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其杰出的代表作品就是《拟行路难》十八首。

5.陶渊明的两面性

1)内容上的二重性——“田园诗”与“咏怀诗”

陶渊明把田园作为审美观照的独立对象,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融进其中,把它生动地再现出来。如《归田园居》、《饮酒》其五等诗,清新、自然、淳朴,富有创造性,所以被一些人视为“浑身静穆的田园诗人”。这些看法其实是片面的。除田园诗外,陶渊明还写了不少感情深沉的咏怀诗。他的咏怀诗寓意深沉,尤其如《述酒》、《读史述九章》等晚年作品,寄托着难言的易代之叹。这说明陶渊明决不是心如古井,完全忘却世事的一个隐逸诗人。2)2)风格上的二重性——“平淡自然”与“金刚怒目”

古今论者一致以平淡自然论陶诗的艺术风格。如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诚然,陶渊明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写景抒情,不见斧凿之痕。陶诗的语言是平淡中见精粹,朴素中见华彩,正如苏轼所说:“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然而,陶渊明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而代表陶渊明“金刚怒目”风格的当是《咏荆轲》,诗人用刚劲的风格表现出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

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之论述最为中肯:“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来。”这段

评论,实质上就是对陶诗风格二重性的最好概括。

三论述题

1.《史记》如何刻画项羽性格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有艺术特色的名篇之一,其价值就在于刻画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圆形人物——项羽。正如钱钟书在《管锥篇》第一卷中这样分析:“‘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

(一)项羽的正面形象

1、智勇双全,军事天才

司马迁善于场景描写,犹善于烘托气氛。通过在同一场景里不同人物的外在表现,来展现其心理动态,进而刻画其性格特征。在《项羽本纪》里,对项羽的军事天才在巨鹿之战中进行了集中的描述:通过项羽和宋义对战争形势的不同看法的对比,展现了项羽超出众人的见识;通过项羽关键时刻杀宋义取而代之,展现了项羽的狠辣果决;通过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命令士卒“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来展现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和胆量。这样一个有见识、有决断、有胆量、有气魄的统帅如何不令人折服?

2、坚毅果断,历史的推动者

作为一个楚国贵族后裔,项羽参加起义最初的想法,也许是希望借此实现楚国以及项氏家族的复兴。不管他的主观意愿如何,项羽在反秦斗争中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加速了“暴秦”的灭亡。巨鹿之战时,楚军统帅宋义自作聪明的打起坐山观虎斗的小算盘,打算在秦、赵两军厮杀力竭之后,再下山“摘桃子”。而项羽一针见血的指出:“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蔽’。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蔽之承!”第二天一早,便砍下了主帅的人头,夺取指挥权,随即率军渡河,一举击破秦军,取得了反秦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此时的项羽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推动者。

3、光明磊落,胸怀坦荡

在《项羽本纪》我们看到的则完全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尽管有新安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污点,但从总体上说仍不失为一个光明磊落的好汉。在这一点上,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鸿门宴。当刘邦在宴会之上问道是谁“污蔑”他时,他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见其胸怀坦荡,而“鸿门宴”开始前,他已经答应了项伯善待刘邦的请求,所以,在宴会上,项羽对范增屡次欲杀掉刘邦的示意“默然不应”,因为项羽坚守“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反映出他的光明磊落的性格。

从上述三点看来,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里对项羽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二)项羽的负面形象

1、政治低能,自大多疑

《史记》中有大量的笔触描写项羽的勇武,与此同时,司马迁也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项羽政治上的低能。首先就是在用人方面,项羽表现的过于自负,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一点,刘邦对他的评价相当正确,“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其次,他不懂得如何获得人心。像项羽这样的人物,往往自视过高。高贵的出身,以及过人的天赋,使他看不起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对普通的百姓更是视如草芥。他每下一城,都纵兵屠掠,使他每攻一城,都遭到拼死抵抗。在新安,他一次就活埋了20万秦军降卒,其残暴行径让关中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说,《史记中》中的项羽,其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之

上。司马迁用这种强烈的对比,似乎在向人们证明,项羽并不是败在了军事上,而是败在了政治上。这也使得项羽时至今日在人们心中仍维持一个“军事天才,政治白痴”的形象。

2、目光短浅,逆流而行

项羽毕竟是个楚国的旧贵族,他在骨子里仍然希望回到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然后再由自己充当天下霸主,因此他封自己是“西楚霸王”。然而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尽管秦灭了,但统一依然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却选择恢复分封制,无疑是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逆潮流而动,其下场可想而之。

3、残暴的屠夫

他率军攻打襄城,攻下之后将投降的守军全部活埋;在新安偷袭并活埋了20万秦军降卒。在咸阳,他率兵大肆屠戮,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焚烧秦朝的宫殿,掠夺财宝、女人;灭秦之后,又暗中命令衡山王和临江王在长江中击杀义帝楚怀王;平定齐国以后,将齐国的城池房屋全部烧毁,将投降的齐军全部活埋。当着一切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项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立刻就从一个英雄便成了一个屠夫。

记得有位西方哲人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向我们印证了这一点。

2.三曹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1)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操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如《薤璐行》描写了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四方军阀为助,以致董卓作乱京师的事。与此相关的还有《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也是反映动乱中的军旅征戍生活。曹操的另一部分乐府诗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短歌行》中其中的代表作。诗既抒发了他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也表现了他思念贤才的心情以及他招揽人才以完成统一大业

的宏伟怀抱。此外,他的《龟虽寿》,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观沧海》,通过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曹操的诗极为本色,形式质朴,其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2)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丕的诗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而且写得比较好;另一是形式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七言诗《燕歌行》两首是其代表作,尤其是“秋风萧瑟天气凉”一首写得尤其出色。诗人将思妇放在秋夜的背景下来描写,委婉细腻地写出了思妇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语言清丽浅显,很能代表曹丕诗歌的一般风格。

(3)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的艺术风格。

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在遭遇挫折后,也壮志不衰,更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于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诗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讲究对偶、炼字和声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3.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异同

(1)相同点

○1陶谢两人都继承了玄言诗的特点,在诗里都谈玄。陶渊明的很多田园诗中都将玄理溶入日常生活。谢灵运的诗中山水描写变成诗的主体,成为他悟道的手段,所以他的山水诗经常前

半写景,后半谈玄。如《石壁精舍还湖作》结尾处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寓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一般是化用老庄之意传达自己欲隐逸山水之间以求得等生死忘荣辱齐物达物观的自然境界的追求。

○2陶谢诗作都注重抒发自我情感,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陶渊明以写意为主的诗歌创作。他所描写的田园家居风物明显寄托诗人自身的象征意味。如飞鸟、松、菊常常出现在陶诗中的意象,也具诗人自况的意味。陶渊明诗中描写的高远澄净的景物那些风景外物正是诗人明朗清净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在谢灵运的山水景物描写中也充满着主体情感的流露。在《石壁景舍还湖中作》这首诗中,他表述的重点并不在于再现独特风貌,而在于表现诗人赏爱山水流连往返的心境,接着对山中风物的客观再现。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这时主体之情隐于景物描写之后,变成了一份悟得玄理的愉悦。这类诗作中所表现的情感大多有这样一个隐现的过程。

(2)不同点

○1陶渊明的诗歌以写意为主,而谢灵运诗歌是以摹象为主。

沈德潜曾对陶诗与谢诗作过比较“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陶渊明本身就是一位写意能手,在他的诗中主体“我”的位置非常鲜明。陶渊明“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心境”,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例如:《归园田居》其一,既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也写出了自己生活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谢诗所描写的自然山水并未沾染作者的主观情感,“极貌以写物”和“尚巧似”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作者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静观”自然山水,所以他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变成了纯粹自然山水的描摹。例如:“时雨夕澄界,云归日西驰。密林含徐清,远峰隐半规。”

《游南亭》以上诗句可以看出谢灵运是极力勾勒描绘想把山水四时、阴晴变化一一地再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中我们无法寻找到“我”的影子。

○2叙述模式上,谢诗突破了陶诗“一诗止于一事”的局限。

陶渊明的田园诗由眼前一事一景而引发出内心无限无限感慨。谢灵运善于描绘自然风景的动态流程将不同时地的情绪景物经过提炼浓缩而集中于一篇诗作之中。他的山水诗作常常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例如《初去郡》“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谢灵运的后期部分诗作能在一首的诗中包含一段时间的游程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作于赴任临川途中的《入彭蠡湖口》已经完全突破了限于一时一事的叙述模式

○3语言上,陶诗注重启示性,谢诗则更注重写实性。

陶渊明诗歌的语言“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陶诗平淡的描写的表象下蕴含着无限的“永”。如《饮酒》之五,不过寥寥数句就把诗人“得意忘言”那种物我浑融的境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谢诗,语言上注重写实性,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善于用典,尤其是拟人技巧。如在《初去郡》中他写道:“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用“旷”、“净”“高”、“明”四个形容词形容秋天的田野、沙岸、天空和月亮再现了秋天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但由于过分追求新奇,造成有时语言过于深奥、句式因求对仗而造成某些重复。

从陶到谢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变。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如果说谢为诗中能品,陶则又为诗中神品。

4.论大小谢之异同

相近之处:两人的语言清新、细腻,都有着高超的描募技巧,都是善于溶裁警句的好手。不同之处:

○1.内容方面,谢眺山水诗比谢灵运山水诗要丰富,谢眺所生活时代统治阶级政治斗争分场激烈,他在诗歌中表现了对政治的畏惧和不满,反应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和谢灵运相比,诗歌的社会意义更加突出。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数是写游山观景的心得,多写山水的奇异景色,于山林中得志,寻找乐趣。而谢眺山水诗比谢灵运山水诗要丰富,谢眺所生活的时代统治阶级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他在诗歌中表现了对政治的畏惧和不满,反应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诗歌的社会意义更加突出。

○2.谢灵运山水诗多按游览顺序写来,以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具体描写山水,谢眺的山水诗则往往通过自己仔细观察,捕捉自然景物之中最有情趣的部分,精心剪裁安排,使谢灵运山水诗的画境重新返入诗境。

○3.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以情入理,谢眺的山水诗常常以情观景,由景入情,使自然景物成为自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活景。谢灵运在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以及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体现这一特点的名句就是《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在情思方面言,谢眺因为感情单纯,所以悲喜之情,较为明朗外露,较少百感交集,曲折从深。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在他的诗中即使写离忧哀伤的主题,情思也是纯净明秀,非感慨深沉。

○4.谢眺继承了谢灵运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这一优点,又避免了玄言诗的尾巴,语言得艰涩,呆板等不足,呈现出清新秀丽的特征。谢眺的山水诗谢眺在诗意象创造也清新明丽,语言流畅明白,、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他有明确的诗歌思想,即追求一种清新明丽之美。谢灵运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谢眺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

5.《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的性格特点

信陵君,是司马迁极为推崇的理想人物,他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史记·太史公自序》)

(一)仁而下士,谦而礼交。

通过“自迎侯生”的典型事例,形象地写出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具体情况。当信陵君听说魏有隐士侯嬴后,并不因为他是一个又老又穷的“夷门监者”而厌恶和嫌弃,恰恰相反,他立即“往请,欲厚遗之”,并且“置酒”以待;然后“从车骑”、“虚左”、“自迎”、“执辔愈恭”;入市之后,则“颜色愈和”、“色终不变”;至家之后,马上“引侯生坐上坐”、“为寿侯生前”。一个魏国的贵公子,能够去拜访亲迎一位看守城门的小人物,并表现出如此异常尊敬和谦恭,实在难能可贵。它强烈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美德,闪烁出深邃的思想光彩。

二)见义勇为,救人急难。

在秦国“进兵围邯郸”的严重时刻,信陵君“数请魏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在与魏王、平原君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地表现了信陵君见义勇为,舍生相救的高贵品格。在情节上,为他求教侯嬴做了铺垫。在救赵途中,他不忘战友,求教寒士:“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他明察自省,引咎自责:“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他谦恭谨慎,不耻下问:“公子再拜,因问”;他虚怀若谷,采纳善言:“公子从其计”。从而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信陵君的性格特征。

6.庚信的人生经历和诗歌成就的联系(以42岁为界)

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以奉和、应制之作为主,诗风伤于轻艳,有功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追求新变,讲求声律。庾信前期已具有“流连哀思”的审美趣味,以绮

艳之辞抒哀怨之情。

《乌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庾信42岁奉命出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他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深切的情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也更为成熟。感伤时变、魂牵故国,是其关乡之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他在抒发个人亡国之痛时,也能以悲悯的笔触,反映人民的苦难,并归咎于当权者内部的倾轧与荒嬉。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风格苍劲。

《拟咏怀》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1)庾信既具有南朝文人所无的特殊经历与心境,又有北朝文人无可企及的文学艺术修养,庾信后期的创作,拓开了南北朝文学的全新境界。

(2)庾信的诗歌描写了忘我之痛与羁旅之愁,将南朝讲究声色,长于骈偶,用典的特色用于描写北方萧杀的雄壮的战争场面,形成了刚健质朴的特色,萧疏开放的北方景色,从而让南北风格融合。

(3)庾信后期的创作,特别是诗歌已将作者前期那种轻靡绮丽的诗风转变为慷慨悲凉、苍劲雄健且又瑰丽清新的诗风,使其成为南北朝诗歌集大成的优秀诗人。杜甫赞许庾信:"庚信文章老更成"。在他的创作成就中,非常醒目的乃是不仅锤炼诗意,且在诗歌形式上也做了多种成功的尝试。庾信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作家,对唐代诗人的影响最为直接。

(4)庾信是实践新体诗创作、并克服了只重形式弊端而获得重要成就的作家。如他的《乌夜啼》,写女子听到鸟夜啼而引起的别愁离恨类似唐人七律。他的五百小诗《寄王琳》清新自然,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抒写了友朋的情谊和故国之思,为唐人五绝提供了重要借鉴。可以说,瘐信后期的诗歌创作,起到了为唐诗开辟广阔道路的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