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
讲解~浅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讲解~浅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2c31c0f5284ac850ac02424e.png)
1 概述
3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种类
(1)地质调查法:地质素描。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洞内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地层分界线及构 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等。 (2)超前钻探法:包括超前地质钻探、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 摄影。 (3)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 法等。 (4)物探法:包括TSP系统、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瞬 变电磁法等。
孔数
孔深
孔径
在富水岩溶发育区超前钻探应终 孔于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5~8 m。
3 超前地质钻探
2.5m 1.5m
6.5m 2.5m
2 2m
1 上台阶
16m 下台阶
3 2m
超前钻孔布置掌子面位置示意图
30m
6.5m
30° 1.5m
6.5m
右洞
3 超前地质钻探
掌 子 面
K27+552
1号钻孔,深46m 2号钻孔,深40m
(1)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 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 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人为坑洞、瓦斯等 发育情况进行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 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浅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讲解人:
浅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1 概述
2 地质调查法
3 超前钻探法
4 TSP系统
5 地质雷达
6 各种预报方法的优缺点
7 总结
1 概述 1 概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 超前钻探、物探、超前导坑预报等手段,探测隧道、隧洞、地下厂房等地 下工程的岩土体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力图在施工前掌握前方的岩土体 结构、性质、状态,以及地下水、瓦斯等的赋存情况,为进一步的施工提 供指导,以避免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发生涌水、瓦斯突出、岩爆、大变形等 等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8a677c8e9951e79a892706.png)
道施 工 中采用 的主要 预报 手段 。
1 3 超 长炮 孔 钻 探 法 . 在掘进过程 中, 每次打眼都用 5 n 钻杆在 隧道拱 i
收 稿 日期 :0 7—0 2 20 4— 8 作者简 介: 田 荣 (9 8 ) 男 ,9 5年毕业 于西安矿业学 院煤 田地质 14 一 , 17 勘1 工作原 理及 方法 地质雷达或 Z S型智能工程探测仪是 以发 射天 G 线将 高频 电磁 波 以脉冲形 式 由隧 道工作 面 发射至 地层 中, 经地层 界 面反射 回隧 道 工作 面 , 另一 天 线 接 收 , 由
进而对接收信号分析解释 , 达到对短距离进行超前预
维普资讯
12 1
铁
道
勘
察
20 0 7年第 3期
隧道 的地 质 超 前 预 报 方 法 与 不 良地 质 施 工 措 施
田 荣
( 中铁 二 十 局 集 团公 司宜 万 指 挥 部 , 庆 重 442 ) 0 0 6
Le d G e l g c lPr d c i n M e h d o n e s a d a o o i a e i to t o s f r Tu n l n
维普资讯
隧道 的地 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 良地质施工措施 : 荣 田
l3 l
报的目的。其探测范围为前方 3 0m内, 以作为 T P 可 S 地质 预报 系统 的主要辅 助手 段 。
() 2 数据处 理及 资料 判 释 地 质雷 达数据 处理 的 目的是 排 除随机 的和规则 的 干扰 , 以最大 可能 的分辩 率在 图像 剖 面上显 示反 射 波 ,
平行于线路 , 距线路 2 3 0~ 0 m不等。施工过程 中利用
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0b4feabd915f804d2a16c126.png)
三、各种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
• 4. TEM瞬变电磁法 • 优点:探测仪重量轻盈,操作简便,工作时间短,并且
数据处理快捷。 • 缺点:只能定性的判断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含水构造,
而不能定量判断水量大小与含水构造距离。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 根据各种预报的优缺点,基于长短结合,洞内外结合, 地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原则,并结合预 报手段优选的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隧道,建立科学合理 的综合预报组织机构和预报体系,即先通过地质分析宏观 确定所要预报隧道各段的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判断可 能出现的异常地质体,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预报手段, 必要时采用超前钻探确认地质异常,通过这几种手段基本 可保障施工过程不发生的地质灾害。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具体方法及认识
•
目前国内外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分为:常规地质法、超
前导坑预报法、超前钻探预报法、物探方法四种。
• ⒈地质分析法:包括地质调查法、地质素描法、地质作 图法等;
• ⒉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导坑法、正洞导坑法;
• ⒊超前钻探预报法:包括深孔水平钻探、加深炮孔探测 及孔内摄影;
3、物探方法
技 术 人 员 隧 道 内 进 行 地 质 雷 达 探 测
3、物探方法
技 术 人 员 在 进 行 红 外 探 测
三、各种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
• 1.地质调查法 • 施工前期和施工期间均可进行,可粗略预报掌子面前方
的工程、水文地质情况,但结果较为粗略,尤其在地质情 况复杂的地段难以发挥关键性作用。 • 2.地质素描 • 不占用施工时间,根据地质工程师丰富的地质经验推断 掌子面前方地质,但一般来说,经验法仍需其他物探手段 的验证。并且,一般施工单位都缺少经验丰富的地质工程 师。
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简析
![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c582334028915f814dc2f5.png)
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简析1.引言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在国内外已有了的应用历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就宏观而言,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仍属于在发展中的技术。
目前中国基础建设规模大、发展较快,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病害多等纷繁多样的问题。
特别是在国内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工程地质问题更为显著,因此,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并不落后。
通过老一辈地质工作人员及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经验积累及技术创新,多种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层出不求,综合运用,但就地质超前预报方法而言,纵观下来,地震方法研究的多,电磁方法研究的少;技术方法研究多解释识别理论研究少,仍待解决。
目前国内外主要技术手段及应用时间如下:①90年代初国内的地震反射'负视速度法'和HSP 方法;②90年代中期瑞士的TSP202、203超前预报技术;③本世纪初美国的TRT隧道超前预报技术;④TST(隧道地震CT)技术特点;⑤地质雷达的近距离超前预报应用;⑥高密度电法的隧道超前预报应用;⑦瞬变电磁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尝试。
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其特点根据已有工程经验,并对目前超前地质预报各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地质雷达对软弱夹层、地下水发育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岩溶等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目前在隧道施工中,主要选取地质分析法和地质雷达法相结合做为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3.地质分析法3.1地质调查法通过对隧道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详细的地质调绘,核对、检验设计院的地质勘查资料,掌握隧道所在地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为隧道内地质预报提供方向性的依据。
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隧道工程地质图,主要调查隧道进出口及隧道中线两侧各1.0~2.5km范围。
要求确定各岩组的地层层序、厚度、标志层位置,并结合沉积韵律,及时、有效的核对隧道地层纵剖面图。
在不同位置实测构造面产状,获取构造的性质、规模、范围等第一手资料,经过施工单位联测,将构造位置在图上定位,利用地质作图法,把构造投影到洞身位置。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eeaf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c.png)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隧道施工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应运而生。
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地质情况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提前了解隧道施工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成本,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基础工作。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岩土工程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信息。
2.地质分析:地质分析是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对地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价。
地质分析可以通过地质剖面图、岩芯分析、地质构造分析等手段,对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和风险。
3.地质预测:地质预测是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
地质预测可以通过建立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和经验方法等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为隧道施工提供预警和控制措施。
4.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和隧道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施工监测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仪器和遥感技术等手段,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和隐患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为施工方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和调整施工方案。
5.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地质预测和施工监测的基础上,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和评估方法,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概率和影响进行评估,为施工方提供风险控制和决策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
![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6d209f48d7c1c709a14506.png)
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施工前期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地质条件。
超前探测地层岩性、软弱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及宽度、围岩富水性等不良地质以及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
为隧道信息化设计、支护参数变更及施工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指导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小乔接下来将为您介绍目前工程上主要用到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超前导坑预报法、数码成像技术等。
1、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优点:地质调查法不占用施工时间,该方法设备简单(地质罗盘)、操作方便、预报效率高、效果好、费用低,且能为整座隧道提供完整的地质资料。
缺点:对与隧道交角较大而又向前倾的结构面容易产生漏报,对操作人员地质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专业地质人员来完成.2、物探法2。
1 电磁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法.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套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反射走时和波形特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优点: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集于一体,具有分辨率高、快速、无损、连续检测、实时显示等特点。
在地表探测5~30m范围内的地下地层或地质异常体(溶洞、土洞、断裂、空隙等)反射信号还是比较明显的,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段。
缺点:仪器密封性差,洞内不易防水、防潮、防尘,易造成仪器损坏,特别是没有专门的天线,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探测距离太短,一次只能探测5~30m。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a2d7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e.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一种通过某种方法,在施工前预测和评估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和风险的技术。
它对隧道施工的安全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 阶段性地质调查方法:在隧道施工前,进行阶段性的地质调查,包括采取地质勘探、钻孔、取样等手段获取地质数据,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和解释,预测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和风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易行,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地质信息,但是由于只在施工前进行调查,可能对一些时间变化较大的地质问题预测不准确。
2. 无人机航测方法: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测,获取隧道施工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维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初步判断隧道的地质情况,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覆盖范围广,可以快速获取地质信息,但是由于分辨率有限,可能无法准确预测细微的地质问题。
3. 地质雷达方法: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地质物理方法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地质体的设备。
通过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地质雷达勘探,可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识别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如断层、裂隙、溶洞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为准确和详细的地质信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结构的变化,但是设备昂贵,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4. 地质参数反演方法:通过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地震波、电磁波等探测,采集地质参数的信息,然后利用逆推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预测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地质参数,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结构的变化,但是设备昂贵,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5.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对地下结构和地质条件的建模,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和风险,如地层塌陷、岩爆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模拟多种地质情况,提供全面的地质信息,但是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总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才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地质预报结果。
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1728d60c22590102029d28.png)
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隧道工程地质情况具有复杂性和不可见性,通过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可以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盲目性,能较好的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本文总结了隧道施工中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各种不良地质情况的响应和适宜性,为选择适宜的预报方法提供依据。
在隧道施工中宜采用超前地质综合预报技术,超前地质综合预报应以“地质分析为核心,运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物性参数互补”为原则。
关键词:隧道施工;超前预报;物探法;综合预报1引言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西部腹地更是山岭重重。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铁路、公路工程、水利水电中新建隧道工程规模越来越宏大,而这些隧道工程都具有洞径大、埋藏深、洞线长的共同特点,且往往地表地势险要,洞线通过的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文件,而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质勘察资料。
勘察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往往关注的是与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点相关的主要地质条件,而对于影响局部施工的小的、局部的地质情况在受自然条件、勘察技术、经济问题的局限勘察设计阶段一般都不要求详细查明。
但一些局部的、分散的、随机的不良地质洞段却是施工最大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隧道施工中塌方、突水、涌泥、岩爆、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
大量的隧道工程建设实践表明,由于前期地质勘测资料的缺陷,给后期施工阶段带来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和危害,使施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影响工期,增加工程投资,重则砸毁机械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而且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难度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由不良地质体导致隧道修建严重受挫的实例在国内外不乏其例,如2007年8月湖北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工程掘进面发生的突水、突泥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隧道施工时,对隧道掘进方向的地质情况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超前预报、预测,以便提早、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隧道常用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隧道常用地质超前预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f428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2.png)
隧道常用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第一章、常用地质预报方法目前在隧道施工期间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从专业技术方面可分为常规地质法和物探法两大类,具体有以下几种:(1)超前导坑;(2)正洞地质素描;(3)水平超前探孔;(4)声波测试;(5)红外探水;;(6)电磁波法。
(7)弹性波法第一节、超前导坑法超前导坑法可分为超前平行导坑和超前正洞导坑。
平行导坑的布置平行于正洞,断面小而且和正洞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施工过程中对导坑中遇到的构造、结构面或地下水等情况作地质素描图,通过做地质素描图对正洞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报。
采用平行导坑预报的优点是:平行导坑超前的距离越长,预报也越早,施工中就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可以增加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起到排水减压放水,改善通风条件和探明地质构造条件的作用。
采用超前平行导坑进行预报比较直观,精度高,预报的距离长,便于施工人员安排施工计划和调整施工方案。
超前正洞导坑布置在正洞中,其作用与平行导坑相比,效果更好。
但是采用超前导坑法进行预报也有缺陷:一是成本太高,有时需要全洞进行平导开挖;二是在构造复杂地区准确度不高。
第二节、正洞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对开挖面的地质情况如实而准确的反映。
素描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发育情况(含断层、贯穿性节理、夹层或岩脉)、地下水的出水状态、围岩的稳定性及初期支护采用的方法等。
正洞地质素描是利用所见到正洞已开挖段的地质情况预报前方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条件(断层等)。
针对断层而言,又分断层露头作图法和断层前兆特征法。
断层露头作图法对结构面向开挖后方倾斜的断层预报效果较好,因为断层先在隧道底出露,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大时就可以发现;对于向掌子面前方倾斜的结构面因为先在顶部出现,预报时效果相对较差。
正洞地质素描的优点是不占用施工时间,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出结果快,预报的效果好,而且为整个隧道提供了完整的地质资料;缺点是对与隧道夹角较大而又向前倾的结构面容易产生漏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2c85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b.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利用各种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对隧道未来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通过提前对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可以有效降低隧道施工风险,保证施工进度,减少经济损失。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实地地质调查、岩芯取样、地质勘探、灰色预测、神经网络、监测技术等。
下面我将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是实地地质调查,在开挖隧道之前,需要对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这一步骤包括现场观察、地质剖面记录、地形测量等,通过对现场地质特征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初步了解地质情况,为后续的预测提供依据。
其次是岩芯取样。
隧道地质预报中,通过取样分析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和组成等,可以判断岩石的稳定性和隧道开挖后的变形情况。
岩芯取样需要在隧道开挖前进行,取得的岩芯样品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测试。
第三种方法是地质勘探。
隧道开挖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主要包括地质雷达、地电阻率测量、地震勘探等技术。
地质勘探可以帮助了解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通过对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如断层、脆弱带等。
另一种方法是灰色预测。
灰色预测方法是根据已知数据进行模型建立,通过建立若干个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得出一种接近真实情况的预测结果。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可以通过灰色预测方法对隧道未来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此外,神经网络也是一种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大脑学习和识别模式的计算模型,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在隧道地质预报中,可以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地质参数和已知的工况数据,得出一种可能的地质预测结果。
最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监测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地下水位、地下位移、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补。
监测数据可以为隧道工程的现场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0010c131126edb6f1a10fe.png)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我们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为避免盲目性,使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更科学合理,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十分必要。
地质超前预报对不良地质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从而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减少和化解不良地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1地质超前预报方法1。
1超前导坑法长隧道和特长隧道大都设有平行导坑。
平导一般与线路平行,距线路20m~30m 不等。
施工过程中利用平导先行的优势,认真收集和积累地质资料,并根据平导开挖过程中揭示的地质资料指导正洞施工,从而使正洞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都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平导开挖断面小,即使出现不良地质也容易处理,对施工影响不大。
因此,超前导坑法在长隧道和特长隧道施工中被广泛采用。
1。
2 超前水平钻探法采用隧道专用钻机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来探明开挖前方的地质情况。
超前水平钻探其实并非完全“水平",带有一定的角度.与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法相比,超前水平钻探法具有更直观、更准确的特点。
超前水平钻探法虽是“一孔之见”,却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超前水平钻探法主要用于探测煤层、瓦斯、断层、溶腔、突水、涌泥等不良地质。
超前水平钻探法探测的距离长,探明的不良地质距工作面较远,便于提前调整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3 超长炮孔钻探法超长炮孔钻探法指的是在掘进过程中,每次打眼都用5m钻杆在隧道拱部和底部各钻两个探测孔,放炮则控制在3m以内,使工作面始终保持距不良地质2m以上的安全距离.当钻孔出现不良地质征兆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采用超长炮孔钻探法,避免了钻机的频繁移动,可以不中断隧道的正常掘进,简便易行、事半功倍。
超长探孔还可兼做炮眼,节约成本,提高功效。
1.4 地震波反射法—-TSP-203系统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地质预报工作中,采用的较为先进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震波的回波原理,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轻微震源,形成一个地震源断面;同时,三维地震波接收器在计算机的监控下,采集这些震源所发出的震波沿隧道前方及四周区域传播而遭遇不良地质体(如地层层面、节理面、特别是断层破碎带界面和溶洞、暗河等)被反射返回的地震波数据。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应用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a5049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d.png)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应用舒森;王树栋【摘要】在以往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一般是采用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质信息.通过实践知道,仅仅依靠单一预报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很多隧道中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单一方法不能提供全面的预报信息,可能造成地质危害的漏报和误报.为了解决单一方法不全面的问题,根据预报对象的地质特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预报手段进行预报,结论相互印证,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质预报信息,这就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例使用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探测,通过预报结论和实际开挖对比分析,通过预报结论和地质信息之间的对比,得到最佳预报结论.【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0(036)004【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超前地质预报;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坑法;物探法【作者】舒森;王树栋【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中铁二院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7+.5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就是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手段,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体的工程性质、位置、产状、规模等,进行探测、分析解译和预报,并提出技术措施建议[1]。
目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分为: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超前导坑预报法四大类。
使用单一的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往往有其局限性,并不能达到最好效果。
而只有根据探测地质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搭配不同方法进行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对比预报成果,才能得到最佳的预报信息,给施工起到有效的预警作用。
实例主要使用的是超前钻探法、物探法这两种方法。
而针对隧道地质状况,物探法使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弹性波反射法(TSP法)。
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优缺点1.1 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法是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和作图法,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洞内地质调查资料、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隧道内不良地质体临近前兆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等[1]。
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b933e343186bceb18e8bb3c.png)
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隧道工程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不符、围岩条件变化大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等情况,地质超前预报能够对隧道前方围岩的不良地质情况进行及时预测,以达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降低工程风险的目的。
本文就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标签:隧道施工;地质状况;超前预报技术引言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当施工过程中遇到复杂地质情况时,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措施往往比单一技术手段更具工程实用价值,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对于实际工程而言更具实际意义。
一、工程概况某隧道长4884.14m,属特长隧道。
其西段为陡崖,东段为斜坡。
隧址区地形总体呈不规则M 形状。
地势总体西高东低,西部属中低山峡谷地貌,绝对高程170~1035m。
不良地质现象有:岩溶及岩溶水,穿煤压煤及有害气体等。
由于隧道区紧邻峡谷,处于地下水季节变化地带附近,地下水的运动相当强烈,分布数量众多的大型复杂干溶洞、充填溶洞及地下暗河,对工程影响较大。
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采取多种预报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以工程地质法(地质素描法)进行超前宏观预报为前提,结合TSP-203 超前地質预报系统、探测仪、超前探孔、超前导洞、经验法等综合手段,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三个阶段对岩体特征、涌水、瓦斯等不良工程地质进行超前预测预报,具体方法如下:采用TSP 系统与地质分析法相结合进行长期(长距离、大于100m 范围)地质预报;采用仪器和钻孔进行30~100m 距离的中期地质预报;采用在钻爆循环中加深炮眼钻孔或超前探水进行掌子面前方几十米范围探测。
结合掌子面地质素描进行掌子面作业影响区域内的当前地质预报。
三、超前地质预报的措施及方法说明3.1 施工经验法预测根据投标文件中提供的地质资料及隧道施工经验,对洞内渗水、涌水特性以及施工方法、工艺类比地质情况、施工方法及工艺。
隧道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隧道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a746533b14e852459fb5788.png)
隧道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摘要: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技术,尤其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更是得到了长期有效地发展。
但是即便是如此,也没什么设备或是仪器能真真正正的解决地质上的一切问题。
所以说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需要不断的去完善,一些工程建设中需要的设备和仪器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改进。
所以这篇文章就关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各种手段以及其运行原理,还有它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供大家参考,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字:隧道;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手段;优缺点;地质超前技术的手段有很多,通常是分为:物探手段、地质手段、遥感手段、信息技术手段四种。
其中物探手段又分为很多方法,例如:超前地质预报法、地质雷达法、陆地声纳法等等;地质手段包括的的是超前地质钻孔法、平行导坑法、地质素描法等等;遥感手段呢,一般指的就是红外探测技术;信息技术手段说的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数码成像的技术,今天我们就一些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分支手段的原理以及手段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优点及缺点进行一下介绍: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原理。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原理就是在不均匀的一个地质体中,利用一定的地震波,从而在地质体中产生一些反射波,运用这样的原理来预报隧道的掘进面的前方或是它的周围地区的一些地质状况。
说的详细一点就是在一个施工的掌子面的后方墙边上的固定范围之内去放置一行爆破点,用这些爆破点进行一些微弱的爆破活动,爆破中会产生一些地震波,这些地震波信号就会在隧道的地质体内进行传播,如果一些地质特点发生改变的岩体接收到信号,一部分的信号就会被迫返回,被返回来的信号强度弱,说明隧道界面两侧的岩石强度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
而被反射回来的信号,穿过经过特殊设计的信息接收器,进而转变为电信号,然后我们将其放大,在依据信号返回来时的方向以及返回来的时间,在经过一些专用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我们就能从处理来的信息中得出那些强度发生变化的岩石界面的具体方向及位置。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8c7b28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a.png)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1、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1)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当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描述不一致时,及时会同各方对施工方案进行讨论,优化施工方案,指导工程顺利进行。
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的程度。
3)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2、超前地质预报作业主要危险源及危害因素:1)工作面坍塌;2)找顶不彻底;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突泥、突水。
3、超前地质预报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方案,超前地质预报人员必须经过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4、预报内容:1)地质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2)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3)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及有害气体、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4)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的预测预报5、预报方法:根据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及超前导坑法;超前导坑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和正洞超前导坑法,地质分析法是通用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超前地质预报按预报长度可分为长距离预报(200m)、中长距离预报(30~200m)和短距离预报(小于30m);现场施工中开挖作业班组一般每5~10米应进行一次钻探取样,掌握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情况。
超前地质预报按采用的预报手段数量可分为单一方法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6、预报要点:1)研究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和勘探,对整个地区地质情况做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分析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致里程,制定预报方案。
2)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和工程设计资料,对不同地段地质预报分级,并按不同类型和级别采用不同的预报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优缺点分析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施工前期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地质条件。
超前探测地层岩性、软弱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及宽度、围岩富水性等不良地质以及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
为隧道信息化设计、支护参数变更及施工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指导施工顺利进行,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确保施工安全。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小乔接下来将为您介绍目前工程上主要用到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超前导坑预报法、数码成像技术等。
1、地质调查法
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优点:地质调查法不占用施工时间,该方法设备简单(地质罗盘)、操作方便、预报效率高、效果好、费用低,且能为整座隧道提供完整的地质资料。
缺点:对与隧道交角较大而又向前倾的结构面容易产生漏报,对操作人员地质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专业地质人员来完成。
2、物探法
2.1 电磁波反射法
电磁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法。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套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反射走时和波形特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优点: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集于一体,具有分辨率高、快速、无损、连续检测、实时显示等特点。
在地表探测5~30m范围内的地下地层或地质异常体(溶洞、土洞、断裂、空隙等)反射信号还是比较明显的,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段。
缺点:仪器密封性差,洞内不易防水、防潮、防尘,易造成仪器损坏,特别是没有专门的天线,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探测距离太短,一次只能探测5~30m。
隧道内的环境条件与地质雷达的理论基础——半无限空间不吻合,加之洞内钢拱架、钢筋网、锚杆、钢轨等金属构件的影响,探测结果一般不太理想。
2.2 地震波反射法
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洞掌子面前方及
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可以检测出掌子面前方岩性的变化,可以在钻爆法或TBM开挖的隧道中使用,而不必接近掌子面。
该法有效预报距离100~200m。
优点: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任何地质情况。
预报距离长,能预报掌子面前方100~200m范围内的地质状况,围岩越硬越完整,预报长度就越大。
对隧道施工干扰小,它可在隧道施工间隙进行。
提交资料及时,在现场采集数据的第二天即可提交正式成果报告。
缺点:其预报地质体距离掌子面的位置是根据24个爆破孔与接收器之间的弹性波速度的平均值和地质体反射波到达接收器的时间来确定的,由于弹性波速度的差异而导致地质体预报位置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预报断层、软弱结构面等面状结构反射信号较为明显,对小型溶洞反映不明显。
2.3 高分辨直流电法
高分辨直流电法是以岩石的电性差异(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全空间条件下建立电场,电流通过布置在隧道内的供电电极在围岩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通过研究地下电场的分布规律,并根据视电阻率分布图预报开挖工作面前方储水、导水构造分布和发育情况的一种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优点:适用于探测地层中存在的地下水位置及含水量大小。
2.4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时间域的电磁探测方法,介质在一次电流脉冲场激励下会产生涡流,在脉冲间断期间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在其周围空间形成随时间衰减的二次磁场。
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的规律主要取决于异常体的导电性、体积规模和埋深,以及发射电流的形态和频率。
因此,可以通过接收线圈测量的二次场空间分布形态,了解异常体的空间分布。
优点:由于施工效率高,纯二次场观测以及对低阻体敏感,使得它在当前的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成为首选方法;
瞬变电磁法在高阻围岩中寻找低阻地质体是最灵敏的方法,且无地形影响;
采用同点组合观测,与探测目标有最佳耦合,异常响应强,形态简单,分辨能力强;
剖面测量和测深工作同时完成,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2.5 红外探测法
一切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向外部辐射红外电磁波,并形成红外辐射场。
物质在向外部发射红外辐射的同时,必然会把它内部的信息传递出来,因而根据辐射场的变化,即探测曲线上所出现的异常,可提前发现隐蔽的灾害实体,从而预防灾害的发生。
红外探测就是将红外辐射场理论应用于隧道地质预报中,当隧道外围空间和掘进前方存在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时,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产生的异常场就要叠加到正常场上,使隧道内的正常场产生畸变,根据拱顶、隧底、边墙、掌子面探测曲线、测量数据的变化就能确定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所在空间方位。
红外探水仪
优点:红外探测能准确判断出探测点前方有无水体存在及其方位。
对水体的探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属于新技术。
缺点:不能对水量、水压等重要参数进行预报。
对数据采集点的条件要求高,探测数据受影响程度较高,如:受喷射作业后水泥水化热影响;爆破作业后测线范围内温差明显的影响;测线范围内存在高能热源场(如电动空压机等)的影响。
3、超前钻探法
在隧道内安放水平钻机进行水平钻进,根据隧道中线水平方向上钻孔资料来推断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
地质情况可根据钻进速度的变化、钻孔取芯鉴定、钻孔冲洗液的颜色、气味、岩粉以及在钻探过程中遇到的其他情况综合判断。
超前钻探施做
优点:可比较直观地告诉我们钻孔所经过部位的地层岩性、岩体完整程度、裂隙度与地下水情况。
与物探方法相比,它具有直观性、客观性,不存在物探手段经常发生的多解性、不确定性。
缺点:费用高、占用隧道施工时间长,且资料只是一孔之见(理论上讲,由于溶洞发育的复杂性、多变性,几个钻孔也难百分之百地把掌子面前方的管道、岩溶提前揭露预报出来)。
遇软弱岩层取芯困难,对岩溶隧道布孔位置带有偶然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很难预测到掌子面前方的小断层和贯穿性大节理。
4、超前导坑预报法
超前导坑法是在隧道正洞中某个部位开挖一个断面较小的导坑以探明地质
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较平行导坑法更直接、更准确。
正洞导坑可作为隧道施工工法的一种,既开挖了隧道,又探明了地质,超前导坑法可分为超前平行导坑和超前正洞导坑。
优点:平行导坑超前的距离越长,预报也越早,施工中就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可以增加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起到排水减压作用,改善通风条件和探明地质构造条件的作用。
采用超前平行导坑进行预报比较直观,精度高,预报的距离长,便于施工人员安排施工计划和调整施工方案。
超前正洞导坑布置在正洞中,其作用与平行导坑相比,效果更好。
缺点:无论是平行导坑或者是正洞导坑费用都很高,有时候需要全洞进行平导开挖。
在构造复杂地区准确度不高。
5、数码成像技术
这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发展前景的技术。
它可利用掌子面超前钻孔或隧洞已开挖段坑壁的画象情报,用计算机数值处理等方法,进行相关处理,就能进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的判定、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预测。
该方法设备简单,仅仅需要一台或几台较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及相应的附属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配件。
该项技术在我国尚处于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