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市场商品供应量的制约条件:生产条件、分配 比例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1.含义: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 会对市场商品需求量是总量。
2.市场商品需求量的形成:由商品购买力 水平决定。社会商品购买力指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为一年),社会各方面在市场上 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商品购买 力包括:生活资料购买力(居民购买力、 社会集团购买力)、生产资料购买力(工 业生产资料购买力、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力)
7.1.1 基本机制——时空机制
流通时空机制:商品流通在时间上、空 间上的制约作用机制,包括时间机制和 流通空间机制。
流通时间机制:商品流通在时间界限上 的制约、影响和作用机制。
流通空间机制:商品流通在空间界限上 的制约、影响和作用机制。
7.1.2 主导机制——供求机制
为何主导? 1.供求是市场主体要素活动的基本体现,供求关
商品流通机制:市场有机体内部各方面在市场交 换活动中建立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 形式。即商品流通主体在市场上进行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价格、利率、竞争、 税率、供求、风险等 方面的联系和制约方式。
组成:基本机制,主导机制,核心机制,平衡机 制,信号机制,动力机制,制导机制。
2.供求矛盾表现:商品供求总量上的矛盾、构成 上的矛盾、时空上的矛盾
3.引发供求矛盾的原因:生产方面、分配方面 (社会产品分配、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流 通方面、消费方面、价格方面。
4.供求平衡的实现:实现供求平衡的意义;组织 供求平衡的内容;实现供求平衡的要求;实现供 求平衡应处理好的关系(全局和局部、重点和一 般、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
素、价格因素、政策因素、自然因素、管 理因素
7.5 商品供求机制
2.市场商品需求 概念:全社会对市场商品的需求。 特点:可变性、多样性、社会性、层次
性、逐波性、替代性、差异性、趋高性。 3.商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7.5.2 市场与商品供应量
1.市场商品供应量:计划时期(一年或某一特定 计划时期)内提供市场销售的商品总量。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1)居民购买力:以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为基础 形成。包括城市居民货币收入、农民货币收入、 其他货币收入
居民货币支出:商品支出、非商品支出、储蓄存 款、自存现金。
居民购买力 居民全部货币收入 - 非商品支出 银行储蓄增(减)额 自存现金增(减)额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2商品流通主体必须拥有快速灵活的应变机制 3商品流通主体必须具有良好的外部联系机制
7.5 商品供求机制
7.5.1 市场商品供求关系 1、商品供应:生产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供
最终消费者和使用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商品供应形成具备的条件:商品具有效用
性、价值性、流通性。 商品供应的制约因素:科技因素、生产因
7.1.5信号机制——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涨落来调节商品和其他要素 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影响生产、经营和消费走向 的经济运行机制。作用:调节生产比例、刺激生 产者努力提高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具体如下:
1.对宏观控制来说,是实现供求平衡的杠杆 2.对市场来说,是合理分配商品资源的手段 3.对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是竞争的工具 4.对不同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是调整市场方向和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流通部门采取的措施: 积极扩大推销 适当充实库存 适当降低商品价格 正确调整生产 努力扩大出口
利益机制:流通主体在流通经济活动中 追求其经济利益所形成的动力机制。
7.1.4 平衡机制——调节机制
调节机制:商品流通主体对内部条件变 化所采取的调整。
1.外部调节机制:自发的调节、自觉的调 节
2.内部调节机制:商品流通企业在既定的 外部力量的条件下,能自动地保持对外 部市场环境灵敏的变化和良好的适应性, 以及保持企业的运转协调和平衡。
2.市场商品供应量的形成:以一定的社会商品资 源为基础,社会商品资源来源包括:国内工农业 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进口物资、国家储备拨出 物资、国家财政拨出物资、社会潜在物资、计划 初期储存物资。
确定商品资源分配比例时应处理好的关系:市场 销售需要和非市场销售需要之间的关系;国内市 场和国外市场即内销和外销的关系;当前市场销 售需要和其他各项需要的关系。
市场规模的信号 5.对消费者(企业和居民)来说,是改变需求方
向和需求规模的信号
7.1.6 动力机制——竞争机制
作用: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 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 打破各种行政封锁,发展横向经济联系 保证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等作用的充
分展开、实现市场对企业活动的充分调节 运行竞争机制的条件: 让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鼓励竞争,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5.实现供求平衡的措施 安排并组织实现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的综合平衡。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按需组织社会生产。 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科学搞好商品购销。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流通部门采取的措施: 大力发展生产 努力扩大收购 适当组织进口 压缩、挖掘库存 控制商品购买力 扩大非商品支出 开展社会节约 鼓励城乡居民储蓄 适当提高商品价格
(2)社会集团购买力:指机关、团体、 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和农村集体经 济等单位,通过市场购买公用消费品的 货币支付能力。
包括:办公费用、各种器材和维修工具 购置费用、职工劳保福利费用。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3)生产资料购买力:用于购买生产资 料的货币支付能力。包括农业生产资料 购买力、工业生产资料购买力。
防止垄断;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实现 公平竞争。
7.1.7 制导机制——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商品流通企业按照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 及职业道德的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 为的机制,由市场约束机制和预算约束机 制构成。
市场约束机制:市场实现条件的约束机制
预算约束机制:以预算的收入控制支出的 机制
第七章 商品流通机制
7.1 流通机制的构成
机制:客观存在于有机统一体之中,由调节统一 体运动的职能系统作为要素,有机地结合而组成 能够支配、推动、控制各职能系统的机构及其自 动调节功能的总称,是有机体运动的调节方式, 使有机体在这个内在机构的调节下,在其总功能 发挥的驱动下,按照既定的原则和形式来运行。
系再现了卖者与买者之间的关系。 2.供求间接地反映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社会
生产与社会需求在市场中的基本反映。 供求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 供求关系背离的方向不可单一。 供求关系背离的时间不宜太长。 供求关系背离的程度不宜太大。 供求关系背离的程度不能太高,要有弹性。
7.1.3 核心机制——利益机制
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力的资金来源:农业 生产者的货币收入、农业贷款、国家财 政投资。
工业生产资料购买力的资金来源:基本 建设投资、企业生产资料
7.5.3 市场与商品需求量
3.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 人口因素 收入因素 商品因素 杠杆因素 社会因素
7.5.4 市场商品供求矛盾
1.含义:市场商品供应和市场商品需求在总量上、 构成上、时间上、空间上的种种不适应、不平衡 现象。
7.2 流通机制的特点
客观性 关联性 调节性 迂回性 自发性 内在性
7.3Hale Waihona Puke Baidu流通机制的功能
组合功能 激励功能 促进功能 导向功能 分配功能 经济功能 选择功能 调节功能 配置功能 平衡功能
7.4 流通机制的作用
具体作用: 1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2不断提高市场效率 3合理调节利益分配 发挥作用的条件: 1商品流通主体必须是独立自主、自主经营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