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第二节(麻黄汤类方)
2019年第十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学习资料
2019年第十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5.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6.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7.止嗽散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8.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9.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10.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1.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2.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3.升麻葛根汤《局方》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4.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合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5.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16.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17.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8.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20.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21.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麻黄汤类方歌
⿇黄汤类⽅歌⿇黄汤类⽅歌(⼋⾸)⼀、⿇黄汤 : ⿇黄汤治太阳寒 ,⿇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汗头⾝疼,脉紧⽓喘更恶寒。
⼆、⼤青龙汤 : ⼤青⿇杏⽯膏枣 ,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疼痛 ,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青龙汤 : ⼩青龙汤⽤⿇黄 ,桂芍⾟味与⼲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 ,表寒⾥饮病为殃。
四、⿇黄杏仁⽢草⽯膏汤 : ⿇杏⽯⽢四味施 ,汗出⽽喘肺热居。
⾝热脉数证⽅是 ,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黄连轺⾚⼩⾖汤 : ⿇黄连轺⾚⾖汤 ,湿热兼表⾝发黄。
⿇翘姜⾟梓⽪枣 ,杏仁⾚⾖煮潦浆。
六、⿇黄细⾟附⼦汤 : ⿇黄细⾟附⼦汤 ,太少两感⽤此⽅。
发热恶寒脉不起 ,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黄附⼦⽢草汤 : ⿇黄附⼦⽢草汤 , 伤寒两感阳⽓伤。
此⽅原来⽆⾥症 , 助阳发汗保安康。
⼋、⿇黄升⿇汤 : ⿇黄升桂汤芍姜 , 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四味 , 寒热并⽤和阴葛根汤类⽅歌(三⾸)⼀、葛根汤 : 葛根桂枝加葛黄 , ⽆汗项背⼏⼏强。
⼆阳合病下利治 , 刚痉⽆汗⾓⼸张。
⼆、葛根加半夏汤 : 葛根加夏病⼆阳 ,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 , 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 葛根芩连加⽢草 , 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津解表⾥ ,葛根⽤⾄⼋钱好。
抵当汤类⽅歌(三⾸)⼀、桃核承⽓汤 : 桃核承⽓硝黄草 , 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腹痛急 , 其⼈如狂功效好。
⼆、抵当汤 : 抵当汤中⽤⼤黄 , 虻⾍桃蛭⼒最强。
少腹硬满⼩便利 , 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 抵当丸即抵当汤 , 捣药成丸煮⽔浆。
连渣服之只⼀颗 , 缓攻瘀⾎正不伤。
栀⼦豉汤类⽅歌(七⾸)⼀、栀⼦豉汤 : 栀⼦豉汤治虚烦 , 懊?颠倒不得眠呕吐少⽓加姜草 , 胸窒结痛药不添。
⼆、栀⼦⽢草豉汤 : 见栀⼦豉汤⽅歌内三、栀⼦⽣姜豉汤 : 见栀⼦豉汤⽅歌内四、栀⼦厚朴汤 : 栀⼦厚朴药有三 , 栀⼦厚朴枳实煎。
⼼烦腹满分上下 , 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姜汤 : 栀⼦⼲姜治⼼烦 , ⾝热不去泻⼜添。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剂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麻黄汤
麻黄汤(君药麻黄6g,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6g,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9g,降肺气,止咳平喘。
使药炙甘草3g,调和药性。
)本方用于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桂枝汤(君桂枝9g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臣芍药益阴敛营调和营卫,佐药生姜助桂枝解肌发表,,大枣助芍药益阴和营,使药炙甘调和诸药)本方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感冒流感等风寒表虚证,也常用于营卫不和者。
薄荷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疏肝行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等证。
水煎服,宜后下。
小柴胡汤:君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臣人参补气扶正以祛邪,臣半夏与佐生姜降逆止呕,佐大枣助人参补气,佐使药甘草补气,调和诸药。
本方和解少阳,用于感冒流感,疟疾慢肝,急性胆囊炎。
胆结石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属伤寒少阳证。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白虎汤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助石膏清热生津止渴,粳米益胃和中,炙甘草补中,调和药性。
本方清热生津,用于感染性疾病等具有气分热盛证者。
黄芩、黄连、黄柏。
相同点:皆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均可治疗湿热、火毒所致的病证。
如泻痢、黄疸、疮痈、湿疹、湿疮等。
不同点黄芩: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热,并可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痞闷;肺热咳嗽,少阳寒热,血热吐衄,胎热不安等证。
黄连:药力较强(大苦大寒)。
长于清中焦湿热,胃肠湿热泻痢尤宜;并可清心、胃之火而除烦止呕,解热;用于高热烦躁、心烦不眠、血热出血、胃热呕吐、牙痛、消谷善饥等.黄柏:长于清下焦湿热,泻相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臭、足膝肿痛、热淋涩痛以及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青蒿鳖甲汤功用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临床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虚热不退者。
麻黄汤及其类方
1剂水煎服。当日上午10时煎服1次,下午2时服
2煎,1小时后,汗出由少到多,头上出气如蒸,衫裤尽
[按]临床上表寒郁热证甚多见,但往往被发热偏高而
一汗而解,其病如失,耐人寻味,值得学习。
制半夏10g,茯苓15g,炙甘草6g,陈皮10g,生
12g,细辛15g,五味子6g,冬花、苏子各10g,服6剂。
药后诸症悉减,惟夜间有小阵咳嗽,少量白痰,大
西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细辛2g,五味
6g,陈皮10g,炙甘草6g,生姜3片,法半夏、苏子、
《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类方,是以麻黄汤为基础化裁的。
一、方意解析
麻黄汤方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所组
(后两方《金匮要略》方)等8个
麻黄汤用麻黄辛温发散,宣肺解表,配桂枝以增强
(如鸡子大)较小,后者是寒邪化热,
(250g),两者不同之
用石膏之多少。以上三方的演变过程是:
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太阳是指人体之表,表寒实证是外感病的第一
《伤寒论》中提到浮紧与浮数两种脉象,浮脉主表,
宜麻黄汤”这条原文,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应从前后条
表寒实证的发展趋势,前人说:太阳表证,实则多
然而,烦躁为何是寒郁化热的特征?
外无烦躁,且脉是微弱的,当然不能轻易地发散,
10g
服6剂咳喘消失,照常上班。
[按]寒饮宿肺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此为常法,但在外
应温补脾肺,使之肺气充脾健运,才能巩固疗效。
[案二]戴某,男性,成年,农民。病者在春播期,
2天以前,两下肢即有疼痛,踝关节处
发热恶寒无汗,小便短黄,口不甚渴,舌红苔黄滑润,
麻黄汤类
麻黄汤证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证功效:解表发汗,宣肺平喘。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勘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杏仁:七十枚麻黄:三两炙甘草:一两桂枝:二两注:本方不需喝热粥助发汗。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邪热壅肺作喘证功效:清宣肺热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
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麻黄:四两石膏:八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枚本证禁服桂枝汤。
大青龙汤主治:太阳伤寒兼内热之证功效: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
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燥方。
桂枝炙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石膏:如鸡子大(碎)麻黄:六两大枣:十二枚杏仁:五十枚小青龙汤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
功效:外散风寒,内蠲水饮。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谙。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作喘句中探。
桂枝麻黄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少阴病之初,反发热,脉沉兼感外邪之太少两感之证。
功效:温肾扶阳,解表散邪。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
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少阴病又兼感外邪。
功效:温肾扶阳,解表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核。
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甘草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麻黄汤的配方
麻黄汤的配方
麻黄汤的配方:麻黄三两去节(9g),桂枝二两去皮(6g),杏仁七十个去皮尖(6g),甘草一两炙(3g)。
麻黄汤是临床上常见的辛温解表类的代表方剂之一,具有发汗解表(通过发汗的方式解除体表邪气)、宣肺平喘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恶寒(怕冷)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等多种病症。
麻黄汤的药物组成较为简单,其中,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桂枝有温经散寒(温煦人体经络,祛除体内寒邪)、透营达卫的功效,杏仁有宣降肺气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调和诸药(调和不同中药药性)的功效。
麻黄汤常煎服用药,在煎药时,先煎麻黄,去上沫,再加入其他三味中药一起煎煮,然后温服用药,微微出汗即可。
第二章麻黄汤类方
第二章麻黄汤类方四、麻杏甘石汤方【方剂组成】麻黄18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石膏45~100克【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黄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
今于麻黄汤去桂枝,倍用麻黄,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急迫者。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解:无大热,谓不似阳明病热实于里的身大热,但并非无热之意。
大意是说: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汤汗以解之。
但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虽亦外邪未罢,而不可更行桂枝汤,则可与麻杏甘石汤。
按:此汗出纯由于里热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与桂枝汤证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轻者有异。
不过热实于里身当大热,今无大热则未至阳明内结的热实程度甚明。
故知此喘无关于里实满的承气证,而半由于麻黄证,亦半由于热壅于里,故以两解表里的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注解:太阳误下后,热陷于里而致表里并病,亦每见本方证,当然不可与桂枝汤而宜与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无大热,为本方应用的主证。
气管炎、肺炎等常见本方证。
但并非这两病的特效药,若适是病,即用是药反而多误。
中医治病在辨证,用非其证,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学者常须识此,慎勿等闲视之。
【辨证要点】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验案】陈某,男性,24岁,病历号97771,1965年3月25日初诊。
自昨日恶寒身疼,咳喘咽干,自服A.P.c两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
证属外寒里热、肺气不宜,治以解表清里、宣肺降逆,与麻杏甘石汤:麻黄18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克结果:上药服二剂,汗出及喘减。
继以桑杏汤加减,服六剂诸症已。
五、越婢汤方【方剂组成】麻黄18克石膏45~100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汤,为外邪内热的治剂。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麻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5)
黄
汤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麻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黄 【服法】 汤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主治】
汤
【方义】: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其不去根节,
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
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 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
宣肺,止咳平喘之功。
“三拗”,指所用三药皆违常法而用,麻黄不去根节,杏 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而生用。
苡甘汤。竟效更速。
四、麻杏甘石汤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麻 杏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甘 【服法】
石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 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汤
【条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汤
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 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6)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7)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重,治疗重在辛温开表;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是表邪未解,宿有喘疾,新感引发 宿疾,微喘,有恶寒发热,治疗以解新感为主,兼以平
麻黄汤类方-麻黄汤加减方及类方简介【优质参考】
严选内容
7
一、麻黄汤
7、麻杏姜辛五味甘草汤 方源:张吉成经验方。 组成:麻黄、杏仁、干姜、细辛、五味子、 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蠲饮止咳。 主治:小青龙汤之轻证。咳嗽恶风,清涕 鼻塞。
严选内容
8
一、麻黄汤
8、麻杏部甘汤 方源:张吉成经验方。 组成:麻黄、杏仁、百部、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润肺止咳。 主治:风寒久咳,舌淡苔薄净。
严选内容
16
三、麻杏大黄汤
3、防风通圣散 方源:《宣明论》卷三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 连翘、芒硝各 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 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功效:发汗达表,疏风退热,泻火通便,解酒,解利诸邪 所伤,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 主治: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 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于风热壅盛, 表里俱实者。 要点: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 脉数 。
1、麻杏苡甘汤 组成: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风湿身痛。 按语:本方尚具有祛风除湿,宣肺平喘的功效, 又可主治风寒挟湿犯肺所致的咳喘。刘渡舟教授 以之合用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咳喘。
再按:寒湿为重,水肿者,用麻黄加术汤;湿重 合三仁汤;热重加石膏。
严选内容
21
五、麻杏苡甘汤
19
四、麻杏芩甘汤
2、麻杏石甘汤合大柴胡汤 组成:麻黄、石膏、大黄、杏仁、柴胡、 黄芩、白芍、枳壳、法夏、甘草。 功效:辛凉宣肺,通腑利胆。 主治:风热犯肺,少阳腑实证,太阳、阳 明、少阳同病,咳嗽,喘息,发热,口苦, 口渴,腹满,便秘,头目胸胁胀痛,舌苔 黄腻,脉数。
严选内容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2精品PPT课件
附
经发汗;
子 细 辛
邪客少阴,病程稍长,正气较弱,但又未出现下利清谷、 四肢逆冷之阴寒里证,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如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后病不解,仍周 身疼痛,脉沉,甚或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里虚寒重证,
汤
当用四逆辈以温阳祛寒,急救其里,不可再用麻黄之属攻
表。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2.抓主症:本方证以发热、恶寒、无汗与肢冷、脉沉弱
辛
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汤
水肿:本方适用于阳虚阴盛,复感寒邪,气化无权,水 道不利所致之水肿。本方有发表散寒,温阳利水之功,
投之可内外分消,水肿自去。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要点】
1.抓病机:本方病机为少阴兼外感,即太阳、少阴两感
麻
证。太少两感证的治疗有三法:
黄
风寒之邪初客少阴,脉沉,反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汤
(262)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分析】
麻 黄
用于湿热发黄兼表证者。
“伤寒瘀热在里”,为外有寒邪束表,内有湿热蕴郁, 表邪不解,湿热之邪难以外越;湿热内蕴,又阻碍表邪
连
之外解,湿热郁遏,势必发黄。
翘
此是湿热兼表,单纯清利或解表,均非所宜,故主用麻
赤 小 豆
(2)皮肤病: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湿疹,水痘,天疱疮, 痤疮,血管神经性水肿,寻常型银屑病,荨麻疹证属风
赤
湿蕴热者;日光性皮炎证属表邪外束,湿热瘀滞者;带
小
状疱疹证属湿热蕴积,湿热毒邪侵扰肌肤者。
豆
汤
麻黄汤及其类方探讨
【要点】
麻 黄 连 翘
1.抓病机:本方证乃湿热兼表,宜表里两治,故无论是 皮肤病,还是脏腑症证,谨守病机,异病同治,均可获 效。
第二节麻黄汤类方PPT课件
《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清阳明大热;竹叶 石膏汤治热病后余热未清、津伤少气,方 中均以石膏为主。
《笔花医镜》、《吴鞠通医案》中皆重用 石膏以除大热。
.
21
余师愚治瘟疫的清瘟败毒饮方中石膏用 至八两,以治大热烦燥、渴饮干呕、头痛 如劈、昏狂谵语、发斑吐衄等症。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尤善用生石膏 治温热病,谓“生石膏性凉而散,有透表 解肌之力,为清阳明实热之圣药。”
.
3
【词解】
脉阴阳俱紧者-指寸关尺三部脉均呈紧象 伤寒:指外感风寒引起的表证。 【提要】 指出太阳伤寒证脉症提纲。 提出麻黄汤八症:即头痛、发热、身痛、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
4
发热 ——正邪相争,气血浮盛。 恶风寒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 无汗 ——风寒束表,腠理郁闭。 头痛
身痛腰痛 卫闭营郁,气血运行不畅。 骨节疼痛
.
22
【临床应用】 1.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咽喉 炎、急性扁桃体炎、 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百 日咳等; 2.副鼻窦炎(鼻为肺窍);
.
23
3.荨麻疹、玫瑰糠疹、风疹、皮肤瘙痒症、 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汗闭症等(肺 合皮毛);
4.其他:痔疮、便秘(肺热下移大肠)、带 状疱疹(肺热不得宣泄,郁于肌表)等。
2、温覆取微汗。微汗使太阳经气始得周遍全身而 病解。大汗津伤,抗病力降低,病反不除。
3、不须啜粥,本方直接发汗。
4、中病即止。
.
8
【适应证候】
1、表寒外束,肺气被阻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 汤。(36)
2、邪仍在表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 汤。(37)
麻黄汤
麻黄汤方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禁忌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
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
不当则不戢而召祸。
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方解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
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
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
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
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
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2019年第十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20200629104658)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剂1?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 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苓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5.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6.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啰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7.止嗽散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8.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9.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梔苓次第施。
10.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1.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2.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苓芍桔草姜栆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3.升麻葛根汤《局方》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4.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梔竹叶合甘草, 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15.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16.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17.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25.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6.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27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炼蜜丸, 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郑启仲运用麻黄汤及其类方经验
郑启仲运用麻黄汤及其类方经验
郑攀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7(014)010
【摘要】郑启仲老师从事中医儿科、内科临床及科研4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现任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儿科研究所所长、主任中医师、河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
笔者有幸随郑启仲老师侍诊多年,屡见老师每用经方而多起沉疴,渐悟仲景制方之妙,受益良多。
现将郑老师运用麻黄汤及其类方经验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郑攀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6
【相关文献】
1.郑启仲主任医师运用柴胡汤经验 [J], 郑攀
2.郑启仲教授运用桂枝汤及类方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J], 冯斌;翟文生;郑宏;郑启仲
3.郑启仲老师运用泻心汤经验 [J], 郑宏;郑攀
4.郑启仲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寒热错杂类儿科疾病经验探讨 [J], 葛国岚;韩雪;孙凤平
5.郑启仲教授运用疏肝乐食汤\r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J], 高国财;韩雪;葛国岚;郑
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解】 词解】 ①厥逆:指手足厥冷。 厥逆:指手足厥冷。 ②筋惕肉瞤:指筋肉跳动。 筋惕肉瞤:指筋肉跳动。 ③乍有轻时:指身重忽而有减轻之时。 乍有轻时:指身重忽而有减轻之时。 【提要】 提要】 论太阳伤寒兼内热的证治。 论太阳伤寒兼内热的证治。
【释义】 释义】 ①大青龙汤证治 主症: 主症: 发热恶寒 身疼痛 风寒外束,卫闭营郁。 风寒外束,卫闭营郁。 无汗 脉浮紧 ——郁热扰心。 郁热扰心。 郁热扰心 烦躁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宣。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宣。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 方药】 桂枝二两 ——通阳解肌 通阳解肌 麻黄汤 麻黄三两 走表——发汗解表 发汗解表 走表 入肺——宣肺平喘 入肺 宣肺平喘 利肺降气 杏仁七十个 ——利肺降气 调和诸药 甘草粉 ——避燥生津。 避燥生津。 避燥生津 微利去麻黄加荛花 ——下其水气。 下其水气。 下其水气 噎去麻黄加附子 ——温阳散寒。 温阳散寒。 温阳散寒 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 ——淡渗利水。 ——淡渗利水 淡渗利水。 喘去麻黄加杏仁 ——宣降肺气。 宣降肺气。 宣降肺气 (注:麻黄不可轻易去之。) 麻黄不可轻易去之。) 服药后的转归: 服药后的转归: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此寒去欲解也” 服汤已渴者
病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病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治法】 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治法】 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方药】 方药】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 ——发汗、平喘、利水。 发汗、 发汗 平喘、利水。 桂枝三两 ——解表、通阳、散寒。 解表、 解表 通阳、散寒。 芍药三两 ——破阴利水,助桂枝调和营卫。 破阴利水, 破阴利水 助桂枝调和营卫。 细辛、 细辛、干姜各三两 ——散寒化饮。 散寒化饮。 散寒化饮 敛肺止咳; 姜辛散太过。 敛肺止咳 防麻、 五味子半升——敛肺止咳;防麻、辛、姜辛散太过。 化痰降逆止呕。 化痰降逆止呕 半夏半升 ——化痰降逆止呕。 甘草三两 ——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甘缓和中, 甘缓和中 调和诸药。
7.妇科疾病:妊娠中毒症、产后发热不退、 妇科疾病:妊娠中毒症、产后发热不退、 妇科疾病 痛经、急性乳腺炎乳腺管闭塞; 痛经、急性乳腺炎乳腺管闭塞; 8.骨外科疾病:腰椎骨质增生、关节炎、脉 骨外科疾病:腰椎骨质增生、关节炎、 骨外科疾病 管炎、银屑病、荨麻疹、鱼鳞病、冻疮等; 管炎、银屑病、荨麻疹、鱼鳞病、冻疮等; 9.其它: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中耳 其它: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其它 炎顽固性呃逆、煤气中毒等。 炎顽固性呃逆、煤气中毒等。
二、大青龙汤
(一)方证辨析 【原文】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 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 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① 筋惕肉瞤② 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①,筋惕肉瞤②, 此为逆也。( 。(38) 此为逆也。( )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③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③ , 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39) 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②大青龙汤禁例 脉微弱 —里阳虚,鼓动无力 表里俱虚 里阳虚, 里阳虚 表阳虚, 表阳虚 汗出恶风 —表阳虚,肌表失固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 “不可服之”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误服则表 不可服之”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 阳气更虚, 里 阳气更虚, 误服变证: 误服变证: ——过汗亡阳,阳气不达四末。 过汗亡阳, 过汗亡阳 阳气不达四末。 厥逆 阳虚阴伤, 阳虚阴伤 筋脉失养。 筋惕肉瞤 ——阳虚阴伤,筋脉失养。
【提要】 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提要】 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释义】 【释义】 主症: 主症: 指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症。 伤寒表不解—— 指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症。 伤寒表不解 寒饮射肺,肺失宣降。 咳喘—— 寒饮射肺,肺失宣降。 咳喘 饮停于胃,胃气上逆。 干呕不渴—— 饮停于胃,胃气上逆。 干呕不渴 或然症: 或然症: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口渴——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口渴 下利—— 水饮下趋大肠。 下利 水饮下趋大肠。 饮阻气机。 噎—— 饮阻气机。 水饮内停,气化失职。 小便不利,少腹满—— 水饮内停,气化失职。 小便不利,少腹满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方药: 方药: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枚 石膏如鸡子大 ——清解郁热。 清解郁热。 清解郁热 大枣十枚 炙草二两 和中以资汗源。 和中以资汗源。 辛散表邪。 辛散表邪。
煎服法及护理: 煎服法及护理: 1、先煮麻黄去上沫; 、先煮麻黄去上沫; 2、分三次温服; 、分三次温服; 3、温服取微似汗,切勿过汗伤阳; 、温服取微似汗,切勿过汗伤阳; 4、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5、若一服汗出邪解,停后服; 、若一服汗出邪解,停后服; 注: 若复服过汗,乃至亡阳,可出现恶风、烦躁、 若复服过汗,乃至亡阳,可出现恶风、烦躁、 不得眠等变证。 不得眠等变证。
三、小青龙汤 (一)方证辨析 【原文】 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① 干呕,发热而咳,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①,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②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或渴,或利,或噎②,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40) 小青龙汤主之。( )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1) 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 【词解】 词解】 ①心下有水气: 指里有水饮。 心下有水气: 指里有水饮。 ②噎: 咽喉部有气逆阻塞感。 咽喉部有气逆阻塞感。
(二)现代研究 本方可明显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本方可明显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哮喘 速发症状,具有平喘作用。同时本方还具抗炎、 速发症状,具有平喘作用。同时本方还具抗炎、抗 过敏、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并能降低血流阻力、 过敏、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并能降低血流阻力、有 利血液循环。 利血液循环。
【释义】 释义】 主症: 主症: 汗出—— 热蒸液泄。 汗出 热蒸液泄。 喘—— 热壅于肺,肺失降肃。 热壅于肺,肺失降肃。 指表无大热,而热郁于里。 无大热—— 指表无大热,而热郁于里。 无大热 病机:误用汗、 病机:误用汗、下,致邪热内传,肺热壅盛。 致邪热内传,肺热壅盛。 【治法】 治法】 清宣肺热。 清宣肺热。
(三)临床应用 1.感冒、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 感冒、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 感冒 道感染、肺心病等; 道感染、肺心病等; 2.由于寒邪闭阻,营血流行不畅而致的身痛、 由于寒邪闭阻,营血流行不畅而致的身痛、 由于寒邪闭阻 脉管炎; 脉管炎; 3.水肿: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水肿: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水肿 4.小儿银屑病; 小儿银屑病; 小儿银屑病 5.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 6.冠心病心绞痛(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方药】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药】 麻黄四两—— 宣肺气 麻黄四两 清宣肺热而平喘。 清宣肺热而平喘。 石膏半斤——清肺热 石膏半斤 降气定喘。 杏仁五十个—— 降气定喘。 杏仁五十个 调和诸药,和中缓急。 甘草二两—— 调和诸药,和中缓急 甘草二两
(二)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具有镇咳、祛痰、平喘、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具有镇咳、祛痰、平喘、 抗炎、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抗炎、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 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轻度抑制的作用, 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轻度抑制的作用, (对正常平滑肌无效)。因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对 对正常平滑肌无效)。因此, )。因此 支气管病变引起的咳喘有效。 支气管病变引起的咳喘有效。
(二)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具有解热、抗炎、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具有解热、抗炎、 镇咳祛痰、缓解平滑肌痉挛而平喘的作用;对寒 镇咳祛痰、缓解平滑肌痉挛而平喘的作用; 冷应激所致免疫功能降低有较明显的对抗作用; 冷应激所致免疫功能降低有较明显的对抗作用; 并能明显提高动物抗毒素抗体水平。 并能明显提高动物抗毒素抗体水平。
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①先煮麻黄去上沫: 先煮麻黄去上沫: 减其悍烈之性,以免发生心烦。 减其悍烈之性,以免发生心烦。 ②覆取微汗: 覆取微汗: 微汗使太阳经气始得周遍而病解。 微汗使太阳经气始得周遍而病解。 过汗必致津气大伤,病必不除。 过汗必致津气大伤,病必不除。 ③不须啜粥: 不须啜粥: 本方具有直接发汗作用。 本方具有直接发汗作用。 余如桂枝法将息: 服后无汗可续服, ④余如桂枝法将息: 服后无汗可续服,汗出邪解 止后服等。 止后服等。
(三)临床应用 1.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炎、百日咳、 炎、胸膜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胸膜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2.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3.慢性肥厚性胃炎属阳虚水停者; 慢性肥厚性胃炎属阳虚水停者; 慢性肥厚性胃炎属阳虚水停者 4.其他:肾炎、自汗症、多唾症、遗尿症、见水 其他:肾炎、自汗症、多唾症、遗尿症、 其他 欲尿症、失音等。 欲尿症、失音等。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一)方证辨析 【原文】 原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提要】 提要】 论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 论邪热壅肺作喘的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