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病害识别及防治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南美白对虾是目前国内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虾类,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WSSV)白斑病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虫体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虾体呈现出白色或透明的斑块,虾体表面也会出现黏液。

白斑病可导致虾的生长迟缓、死亡率升高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虾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

2.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虾的生长要求。

3. 控制水质温度和盐度,因为白斑病对温度和盐度都有一定的敏感性。

保持水温在29-32摄氏度,盐度维持在25-30ppt。

4. 推荐使用对斑病抵抗力较强的虾种,选购优质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提高养殖的稳定性。

二、黄头病(YHV)黄头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黄头病毒引起。

患病虾体表现为头部呈现明显的黄色,食欲减退,虾体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措施:1. 加强池塘水质管理,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及池壁的附着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做好虾苗的养殖环境,提高虾苗的免疫力。

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

3. 增加虾类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增加虾体的免疫力,提高抗黄头病的能力。

4.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烂鳃病(EMS)烂鳃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对虾病害,主要是由细菌引起。

疾病主要表现为虾的鳃部组织严重坏死,导致虾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头病和烂鳃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防疫工作、合理管理水质和提高虾体免疫力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

下面我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 溶血弧菌病
溶血弧菌病是一种严重感染对虾的疾病,主要通过对虾体表伤口和消化道感染。

主要
症状包括虾体变黑、虾体溃烂、虾壳变软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消毒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提高水质环境,定期投放预防性抗生素等。

2. 软体动物病
软体动物病是一种常见的对虾病害,主要是因为水质脏污、饲料无菌性差等原因引起。

对虾感染软体动物病后,会出现肢节变形、虾足脱皮、虾体畸形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加
强饲料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养殖池内废弃物,维持适宜的水质环境等。

3. 白点病
白点病是由于养殖池水温度过高、水质污染、投喂过量等原因引起的。

感染白点病的
对虾体表会出现白色斑点,食欲减退,虾体浑浊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控制养殖池水温度,加强水质管理,规范投喂量,及时清理养殖池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溶血弧菌病、软体动物病、白点病、霍乱病和传
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控制养殖池水质,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检测病害等
方式,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

虾蟹类的疾病

虾蟹类的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虾蟹病
一、褐斑病(甲壳溃疡病)
【病原体】 该病主要是一些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 菌侵袭所致。从病灶上分离出来的细菌有许多种,主要有 贝类克氏菌,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巴斯德氏菌、 黄杆菌等约30余个菌种。但由于人工感染没有成功,且环 境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及营养失衡也会导致黑斑病,因此认 为该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病因可能有下列四种: • (1)上表皮先受机械损伤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从 伤口乘机侵入,引起甲壳溃疡。我国亲虾越冬期的褐斑病, 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点。 • (2)先是由于其它细菌破坏了上表皮,然后具有分解几 丁质能力的细菌侵入。 • (3)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这一点在龙虾的褐斑病中已 证明。 • (4)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引起的。 蟹类的甲壳溃疡病的病原与对虾褐斑病的病原基本相同。
流行情况
该病在我国海水养殖的越冬亲虾中最为 流行,危害性也最大。此外,青虾、淡水 的罗氏沼虾的幼虾和成虾以及龙虾、蟹类、 褐对虾均可发生该病。一般病轻时,可随 着生长蜕壳后自愈,病重时,因造成蜕壳 受阻使虾大量死亡。发病季节一般在越冬 的中后期,即1~3月份。死亡率可达80%以 上。
防治方法
• 1、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保护水质不 受污染,定期泼洒含氯消毒剂等。
第一节 病毒性虾蟹病
一、白斑综合症(即皮下及造血组 织坏死杆状病毒病)
• 【病原体】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虾停止摄食,行动 迟钝,游泳无力,漫游水面或静卧水底, 不久即死。病虾体色有时轻度变红或暗淡 退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内表面有白色或 淡黄色斑点,肉眼可见。白点在头胸甲上 尤其明显,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但在有 些地方病虾的白点不明显,甚至没有。病 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

虾蟹类的寄生虫病

虾蟹类的寄生虫病
2 、症状: 少量感染无显著症状,严重时,鳃、体表和附肢上有一层灰黑色绒 毛状物,病蟹的鳃部、头胸部、腹部和四对步足都有大量纤毛虫附生( 图3、4)会影响鳃丝对氧气的交换,使虾、蟹对缺氧的忍耐力下降及摄 食和蜕壳机能。所以当水中溶氧稍有不足时,可引起虾、蟹的大批死亡
3、流行情况: 全球性疾病,对育苗和养成都有危害,尤其危害虾蟹的幼体
3.产地: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 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
中国对虾
斑节对虾
河 蟹 ( 青 蟹 )
?河蟹 个体简介
1.其他名称: 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学名 中华绒螯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节肢动 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该属以螯足密生 绒毛而得名。
2.主要特征:
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 。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 ,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 ;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从它的腹部辨别:雌 性腹部呈圆形,雄性腹部为三角形。
3.栖息地: 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 ,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 江水系4个种群。
? 在1990年,Sindermann,发现这种微孢子虫感染范围增加 到虾的心脏、鳃、胃神经系统和性腺组织内
? 1994—1996年期间,印度科学家P.Ramasany、Jayakumar 和英国科学家G.P.Brennan等合作,对狄鲁汉微孢虫引 起印度对虾的病理学和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感染 狄鲁汉微孢虫的对虾通常在腹部肌肉呈现白垩色,并带有 坏死现象。严重感染的病虾游泳呆滞、行动迟缓身体虚弱 和萎靡不振。病虾肌肉在显微镜下发现其肌原纤维变质, 细胞结构被严重损坏,在肌肉组织问遍布有大量微胞虫的 孢子)

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

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

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第一章水质管理所有的水产养殖动物都不能离开水而生存。

都需要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氧气(溶解氧)进行呼吸活动,有些品种的皮肤、肺已经能进行气体交换(龟、鳖、鳗、黄鳝、泥鳅、乌鳢、河蟹等),但仍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生动植物(称浮游生物),水生高级动植物,都要进行光和作用和呼吸运动,对气体交换产生影响;有机物碎屑、残饵、死亡的动植物尸体;海湖入口河叉的农业化肥农药残留物及毒物;海区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水质变化,如密集滩涂养殖引起的富营养化;某些旺生藻类或水生生物排泄的毒性物质,俗称赤潮,都对养殖水体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天气突然变化的水体分层、泛池、低气压、暴雨、久旱等等都可在短期内造成水产养殖的巨大损失甚至全军覆灭,血本无归。

因此水质是水产养殖业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指标。

观察检测水质,调控水质是养殖业者每时每刻都不敢松懈的日常工作内容,是养殖成败的技术关键。

1、如何培育优良水色?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物质(包括天然的金属离子、污泥腐殖质、微生物、浮游生物、悬浮的残饵、有机质、粘土以及胶状物等)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

培养水色包括培养单胞藻类和培养有益微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水色标志着藻类、菌类、浮游动物三者的动态健康平衡,是健康养殖的必要保证。

要求肥水的同时要同时培养活菌,活菌类的产品有“EM金露”、“超浓缩EM 露”、“水产清道夫”或“EM菌旺”。

良好的水色有下列优点:A、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B、可稳定水质,降低水中有毒物的含量。

C、可当饵料生物,提供养殖对象的天然饵料。

D、可减少水体的透明度,抑制丝藻及底藻的滋生。

透明度的降低有利于养殖对象防御敌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E、可稳定水温。

F、可抑制病菌的繁殖。

优良水色种类(一):茶色、茶褐色水(如图)这种水色的水质肥、活、浓。

水中的藻类以硅藻为主,如三角褐脂藻、等边金藻、新月菱形藻、角毛灌、圆筛藻等,这些藻类都是养殖对象苗期的优质饵料。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诊断与检测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诊断与检测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诊断与检测技术水产养殖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然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不可避免。

病害的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以及目前常用的诊断与检测技术。

一、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害1. 鱼类病害鱼类病害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鱼类病害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真菌感染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鱼类生长迟缓、器官损伤以及死亡。

2. 虾类病害虾类病害同样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虾类病害包括白斑病、黄头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虾体发育异常、免疫功能下降。

3. 螃蟹病害螃蟹养殖也常常受到各种病害困扰。

常见的螃蟹病害包括软甲病、绿蟹综合症等。

这些疾病会使螃蟹腿部变软、免疫力下降,甚至导致死亡。

二、病害的诊断技术病害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十分重要。

以下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病害诊断技术。

1. 临床症状观察法通过观察水产动物的临床症状,比如行为异常、食欲减退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病害。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一些病害的早期诊断不够准确。

2. 病原体分离法通过从患病的动物体内分离出病原体,进一步鉴定病原体种类。

这种方法需要耐心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害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体的存在与类型。

病原体的DNA可以通过PCR 扩增并进行特异性检测,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病害的检测技术及早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措施是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病害检测技术。

1.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病动物的血清中的抗体或抗原来确定动物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可以提前判断动物是否受到了病毒或细菌的感染。

2. 细胞学检测细胞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患病动物体内的细胞变化来诊断病害的。

可以通过细胞培养、镜检等方法进行细胞学检测。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产业,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一些病害。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水产养殖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 白病白病是一个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病原体是线虫。

此病原体在水体中具有高度抵抗力,并且能传播很远距离。

患病的水产动物腹部和鳃部会出现白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鱼体会产生浮肿、松弛等症状。

防治措施主要是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呼吸道病害呼吸道病害主要是由于水质不良、饲料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患病的水产动物会出现鳃部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治措施主要是改善水质,保持水体清洁,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合理饲养。

3. 皮肤病害皮肤病害是水产动物常见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病因有细菌、寄生虫等。

患病的水产动物会出现皮肤溃疡、褪色、脱鳞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饲养箱内的杂物,保持水质清洁,并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4. 眼病眼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光线不足等引起的。

患病的水产动物眼睛出现肿胀、混浊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提供足够的光照,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水产养殖常见的病害,除了以上介绍的防治措施之外,还需要养殖户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环境的卫生。

定期检查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合理饲养和使用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要及时处理疫情,避免病害的蔓延。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是养殖户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加强管理,提高预防意识,才能保证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方式,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成为常见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病害类型鱼类疫病鱼类疫病是水产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它会导致鱼类生长迟缓、死亡等问题。

常见病害有鱼型瘟疫、白点病、红斑病等。

虾蟹病虾蟹病是指对虾、蟹等贝类生物的病害,常见的病害有非特异性细菌病害、白壳病、黄体病等。

虾蟹病害严重时会导致虾蟹集体死亡,影响产量。

藻类病害藻类病害是指水体中的藻类受到疾病侵染而受损的现象,常见的病害有苗藻病、赤潮等。

藻类病害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养殖效果。

防治措施疫苗接种部分鱼类疫病可以通过接种有效的疫苗进行防治。

接种疫苗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不同鱼类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时机都会有所不同。

流水养殖采用流水养殖方式可以减少水体的病原物以及鱼类病原体的传播,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在流水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的良好。

采用生态养殖方式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减少水质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同时,生态养殖方式也可以促进水生态环境中生物链的形成,减少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预防病害的效果。

提高生物免疫力在水产养殖中,鱼类等水生生物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强水生生物抵抗能力等方式来提高生物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病害的效果。

病害防控药物对于病害发生后,可以采用防控药物进行处理。

但需要注意,防控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病害种类进行选择,并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指导方法进行使用。

结束语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疫苗接种、流水养殖、生态养殖方式、提高生物免疫力、病害防控药物等。

了解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可以在水产养殖中保障养殖效益和生产安全。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业,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

病害的发生不仅会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了解水产养殖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对于养殖户来说非常重要。

一、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1. 鱼类病害(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比较典型的有鱼病弧菌病、鸟氏菌病和拟杆菌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鱼体表现出虹吸力下降、食欲不振、停止摄食、呼吸急促等症状。

(2)寄生虫病害:寄生虫病害主要包括鱼虱病、白点病等,这些病害会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1)白点病:白点病是虾类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病原体主要是白斑虾病毒。

患病的虾体表现出体色变浅、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症状。

(2)黄黑颤虫病:这是一种虾体寄生虫病,患病的虾体表现出虾壳发黄、体色暗淡,严重影响了虾类养殖的生产。

二、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1)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水质清洁,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密度饲养。

(2)合理选择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避免养殖水域过于潮湿或者水流不畅导致水质恶化。

(3)定期检查鱼群:对鱼群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害,隔离患病鱼群,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定期换水:定期进行水质换新,保持养殖水域的清洁。

(2)加强疫病防治:定期使用消毒剂对养殖池进行消毒,预防寄生虫病害的发生。

(1)增强养殖动物的抵抗力:合理搭配饲料,添加促进免疫的物质,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2)规范管理养殖动物:定期做好养殖动物的检疫工作,确保无病种饲料的使用。

4. 养殖环境的管理(1)合理控制水温:保持养殖水域的水温适宜,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导致病害发生。

(2)良好的水循环:保持养殖水质循环,避免养殖水质滞留造成水体污染。

5. 科学用药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药物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使用药物应根据病害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导致残留过多的药物在水体中,从而导致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

淡水虾蟹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淡水虾蟹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农技推广·渔政渔业淡水虾蟹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湖南地区淡水虾蟹养殖品种主要有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青虾、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等,据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南省克氏原螯虾产量为35.95万吨、南美白对虾产量为0.73万吨、青虾产量为0.29万吨、罗氏沼虾产量为0.09万吨、中华绒螯蟹产量为0.67万吨,其中克氏原螯虾产量居全国第三,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15.02%。

一、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在养殖过程中,池塘底淤出现粪便及残饵等有机质沉积、水体氮碳失衡,随着水温升高,底泥病原微生物代谢繁殖增加,加剧池塘水质变坏。

养殖户缺乏对养殖苗种质量监管和检测的有效手段,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养殖企业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和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凭经验,常出现投喂不当、水质调控不到位、预防措施不及时等问题。

以上因素均可导致病害的发生。

二、淡水虾蟹常见疾病1.病毒性疾病 ①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病毒是水生甲壳类动物感染最严重的病毒性病原体之一,感染该病后致死率高、传染性强、宿主范围广。

感染后病虾蟹行动迟缓,不摄食,肠胃空,体弱、弹跳无力,头胸甲易剥离,鳃水肿,肝胰腺肿大糜烂,颜色变浅,体色微红,甲壳上有白色斑点。

②偷死病。

由野田村病毒引起,病虾肝胰腺颜色变浅、萎缩,肠胃空,生长缓慢,游泳性能下降,沉底陆续死亡,不易被养殖者观察到,故被称为偷死病。

③传染性组织坏死病。

由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引起,病虾身体畸形,生长缓慢,死亡率不高,但会导致个体大小参差不效杀死虾蟹体内病毒而不伤及虾蟹的药物,因此在养殖生产上,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调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提高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流行和暴发,降低养殖风险。

防治措施: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在苗种选择上要选择苗种大小规格一致、体表干净、附肢完整、反应快速、肠道饱满、游动时活力强且有明显方向性的健康苗种;日常监测养殖水体水质情况,定期泼撒益生菌类及藻类维护水质稳定;做好投喂管理,定期在饲料中拌入益生菌、黄芪多糖、三黄粉等提高虾蟹机体的免疫力。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病害检测、及防治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病害检测、及防治
虾蟹增养技术
01Part One
病害与防治
病害与防治
• 对虾主要疾病及危害: 1. 病毒病:对虾杆状病毒(BP)、白点症病毒(WSSV)、
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IHHNV)、微小病毒(HPV)等。
2. 细菌性:红腿病(弧菌、单胞杆菌);白斑病(弧菌);
烂鳃病(弧菌);黑斑病(弧菌、单胞杆菌) 。 3. 真菌病:肿鳃病、水霉病 4. 寄生虫病:固着纤毛虫病(钟虫、聚缩虫、累枝虫); 5. 其他生物性疾病:虾疣虫病、海藻附生病 6. 非寄生性疾病:白黑斑病、肌肉坏死病、痉挛病、软壳病
等。
• 对虾发病的原因: 1. 病原体的传播:垂直潜伏和感染;水平传播。 2. 虾类的易感性:如南美白对虾易感桃拉病毒
(TSV)、斑节对虾易感对虾杆状病毒(MBV)、 中国对虾易感微小病毒(HPV)、日本对虾易感 中肠腺坏死病毒(BMN); 3. 虾的体质强弱; 4. 养殖水环境的突变。
对虾空肠空胃症状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病害问题。

以下是水产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包括鱼体表面溃疡、疣状结块、眼球浑浊、腹部积液、红斑和出血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养殖环境管理,饲料调配和水源消毒等。

二、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通常会导致水产养殖企业的大面积死亡,病死率高达90%。

常见的病毒病害包括鲫鱼疱疹病、鲤鱼淋巴细胞病毒病和鳗鱼病毒性败血病等。

防治措施包括检测和隔离病鱼、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饲养管理、开展疫苗接种等。

真菌性病害是造成水产养殖业生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点病、丝虫病和霉菌病等。

鱼体表面覆盖白色或棕色的毛状物,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眼球浑浊等是真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消毒和净化水源和培养环境,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适时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四、寄生虫病害寄生虫病害主要通过水体传播,钩虫、线虫和寄生鳃螺等都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寄生虫。

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型变小等。

常见的防治措施包括消毒和净化水源和培养环境,加强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合理运用虫害控制剂等。

毒素性病害是由饵料、药物残留、微生物分泌物等引起的病害。

症状包括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等。

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规定饲喂和使用药物量,定期检测水质和饵料质量等。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疫病防治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水产养殖企业必须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落实各项疫病防治措施,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月份虾蟹养殖病害处理技术

四月份虾蟹养殖病害处理技术

四月份虾蟹养殖病害处理技术专刊第二期四月养殖做预防“清明时节雨纷纷,螃蟹池塘欲断魂”目前四月份螃蟹池塘死亡率较高,特别是第二壳部分问题较为突出,笔者一直在一线的技术服务,就四月份的死亡现象和较为突出的问题整编出来,仅为大家作为技术交流。

目前较为突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青苔,虫子,浑水,螃蟹死亡原因不明,脱壳不遂,部分池子理化指标不正常。

一.青苔问题。

目前的花青苔较多,这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个第一引进过来的水草自带的,然后进过来的草种活后没有进行青苔处理,第二水质较清瘦,没有及时肥水;第三由于池塘老化带来的底肥足加上前期水位较浅,给青苔的生长创造了足够的条件。

第四早期使用含氮的农家肥及化肥,促进了青苔的生长;第五往年青苔暴发的池塘,塘底含有大量青苔种子。

处理方案:1前期丝状青苔以及花青苔的时候直接使用黑金刚肥水膏(以红糖厂下脚料为载体,內加腐殖酸纳以及微量元素复配)可以有效处理好青苔。

2如果是有部分青苔已经浮出水面,同时青苔未出现老化现象,A可以先使用腐殖酸纳成分产品,在使用杀青苔药品处理,最后肥水。

实践证明腐植酸钠成分对青苔抑制作用明显。

B也可以使用生物肥干撒在青苔表层,亦可有效处理好青苔。

3.如果青苔已经固在草上,可使用护草青苔净+黑金刚全池泼洒。

第三天直接使用亿菌王(以乳酸菌为主的复配菌种)肥水二.虫子问题。

A这个时期最主要的虫子为线虫、卷叶虫,专门吃吃不败(伊乐藻)的叶子。

还有其他的支角类比较多,一般临床现象是池塘水为白浊水,米汤色或者浑浊水,伊乐藻有光杆现象。

这种非常容易判别。

这种可以使用神力(阿维菌素)可有效杀灭。

B还有就是水色等等都正常,无法从表面看出来是否有虫,那么可以扯些伊乐藻拍打在白色的水瓢里面,长约0.2~1.0cm长,白色透明线虫就是。

C如果是轮叶黑藻那么就要注意是否有卷叶虫。

三.浑水。

①.泥浑水可能是由于水体缺肥,使用黑金刚+亿菌王。

②.枝角类饶足类引起的虫害可使用神力。

水产养殖中的蟹类疾病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蟹类疾病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蟹类疾病防治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蟹类疾病是造成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有效的蟹类疾病防治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的蟹类疾病防治技术。

一、水质管理水质是蟹类生长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管理水质,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对于预防和控制蟹类疾病至关重要。

1.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温度、pH值等,确保水质处于合适范围。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2. 定期清理养殖池,清除底泥和残饵,减少有机物积累,维持水质清洁。

二、合理饲养管理健康饲料和适量的饲养密度是预防蟹类疾病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饲养管理技术:1. 选择优质饲料,并根据蟹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投喂。

避免过度投喂和不规律的饲喂。

2. 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适当的饲养密度有助于减少蟹类间的竞争和疾病传播。

3. 定期清理饲养设施,清除饲料残渣,防止细菌和病原体滋生。

三、疫病监测与防治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防治是防止蟹类疾病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疫病监测与防治技术:1. 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和诊断蟹类疾病。

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等来确定疫病类型和感染情况。

2. 预防措施包括强化饲料和环境的消毒,以及提高蟹类的免疫力。

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3. 防止疫病传播,采取隔离和隔离的方法,及时处理病死蟹体和病原体污染源。

四、疾病监测与报告建立水产养殖疾病监测与报告体系,是加强蟹类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健全的养殖疫病监测台账,记录养殖过程中的疫病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

2. 及时报告疫病,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合作。

当发现异常疫情时,要及时报告当地水产养殖部门,以便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3. 提高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治意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

总结:水产养殖中的蟹类疾病防治技术对养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水质管理、饲养管理以及疫病监测与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蟹类疾病的发生。

小龙虾的各种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小龙虾的各种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小龙虾的各种病害综合防治措施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烂鳃病烂鳃病病原为细菌,症状为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方法: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

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黑鳃病黑鳃病主要是由于水质污染严重,虾鳃丝受霉菌感染引起。

症状是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保持水体清洁,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患病虾用3%~5%的食盐水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或用亚甲基蓝10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

三、烂尾病烂尾病是由于小龙虾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引起的。

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防治方法: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匀,防止虾因饲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

发生此病,用茶粕15~20克/立方米浸液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5~6公斤/亩溶水全池泼洒。

四、聚缩虫病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症状为虾难以顺利脱壳,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

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

五、纤毛虫病纤毛虫病常见病原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活动、摄食和脱壳,影响生长。

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虾,3~5天为一个疗程,或者用25~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4~6小时,连续2~3次。

小龙虾十四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下)

小龙虾十四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下)

小龙虾十四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下)一、水霉病1.1 病因:由水霉菌感染所致。

1.2 症状: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入洞穴。

1.3 预防:(1)当水温上升至15 C以上时,每15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割去过旺水草,增加日照;( 3 )杜绝伤残虾苗入池,长了水霉死鱼不能作饲料;(4)每立方米水体按 2 克五倍子煎汁,稀释后泼洒全池。

1.4 治疗:(1)40 毫克/升食盐、35 毫克/升小苏打,配成合剂全池泼洒。

每天 1 次,连用2 天,如效果不明显,换水后再用药1-2天;(2)用0.3 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2 次,两次用药应间隔36小时;(3) 1 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 1 次,连用3天;(4)克霉灵2-4毫克/升全池泼洒;(5)每100千克饲料加克霉唑50 克制药饵投喂,连投1 周;(6)每亩每米水深用干烟杆10 千克,食盐5-7.5 千克,混合熬成水汁25-30 千克,连泼2-3次。

二、蜕壳不遂2.1 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2.2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2.3 预防:(1)每15-20天用25 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每月用过磷酸钙1-2 毫克/升化水全池泼洒。

2.4治疗:(1)饲料中拌入1%。

-2 %。

蜕壳素;(2 )饲料中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饲料中钙质。

三、水肿病3.1 病因: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3.2 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

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

3.3 防治:(1)在生产操作中,尽量减少小龙虾受伤;(2)用土霉素拌饵,每千克虾1.0-2.0 克,连喂7 天。

四、冻伤病4.1病因:在水温低于4 C时,虾将会冻伤。

4.2 症状:龙虾冻伤时,头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但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

以下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1. 尾部坏疽病:尾部坏疽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病虾尾部出现浅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尾部溃疡。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度密度,提供足
够的氧气,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感染的虾。

除了以上列举的病害外,南美白对虾还可能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如细菌性疾病、寄
生虫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养殖户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 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pH值和溶氧量。

定期更换水源,防止
水体沉积物积累。

2.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度,保持虾池中虾的适宜数量。

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
于虾的生长和健康。

3. 提供良好的饲料: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虾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虾的
免疫力。

4. 加强管理和监测: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虾。

隔离病虾,防止疾病传播。

5. 使用药物治疗:在疾病爆发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病虾,但应该遵循药物
使用规定,避免药物滥用和残留物超标。

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

养殖户应该注重水质管理,
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养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虾蟹类育苗基础知识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虾蟹类育苗基础知识
虾蟹增养技术
01Part One
育苗病害防治
宿主
病原
疾病
环境
幼体常见病与防治对策
• 病毒病 • 细菌病 • 真菌病 • 其他病害 • 防治策略 定期用药/对症用药
洗卵、消毒、改善环境
• 使用药物注意事项
• A、用药量要适当 • B、疗程要充足。 • C、掌握用药的时间和时机。 • D、要注意理化环境因数对药物的影响。 • E、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 出池前的调整 • 出池时机 • 计数
• 容量法 • 重量法
育苗池
集苗
计数
定容
称重
常用计数法
• 1、直接计计数法 • 2、带水容量计数法 • 3、无水容量计数法 • 4、带水重量计数法 • 5、无水重量计数法
虾苗包装与运输
包装: 塑料袋、充氧 水1/2+氧气1/2 10000-30000尾/10L
轮虫的培养与应用 数量 培养:常规/集约化 强化:藻类/营养添加 投喂:时机/减少病原 冷冻轮虫的应用
轮虫生产
卤虫应用
影响卤虫孵化率的因率
• 1、温度 • 2、盐度 • 3、解氧 • 4、光照 • 5、卤虫卵的消毒(卤虫孵化的溶器,卤虫收集) • 桡足类 消毒,处理 • 枝角类 • 裸腹蚤(人工培育)
环境因素检测
• 1、水温 • 2、水化学因子: • a、S • b、PH • c、化学耗氧量 • d、物物耗氧量 • e、H2S
生物环境的检测
• a、病原微生物 • b、浮游植物 • c、原生动物
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
• 泛池 • 有机物过多
附着基
虾蟹增养技术
01Part One
浮游植物
人工培养 浮游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27 16
流行情况

广泛分布与我国沿海和虾池 流行季节长 对宿主没有选择性,可附生与对虾的不 同阶段
2018/11/27
17
诊断方法


行动缓慢或者有棉絮状污染物的虾体可 初步诊断为藻类附生病。 镜检确定藻的所属种类
2018/11/27
18
防治方法

彻底清池 加强日常管理,调节水质 发生病害时,可减少光照、泼洒茶粕、 泼洒硫酸铜
2018/11/27
19
四、水螅病

1、病原 水螅类
2018/11/27
20
2、症状和病理变化


附生与甲壳外表面或头胸甲鳃区的内表 面、腹部侧甲的内表面 附生处甲壳肿胀 患处的甲壳和组
3、流行情况

仅在大虾上偶尔发现 感染率低、危害性小 对于对虾的幼体危害极大
2018/11/27
10
诊断方法

掀开蟹的腹部,肉眼可见蟹奴
2018/11/27
11
防治方法

在蟹池中混养一定量的鲤鱼吞食蟹奴幼 虫,控制其数量 有发病预兆的池塘,立即更换池水,加 注新水,水源盐度要低于0.1% 把已感染蟹奴的病蟹移到淡水中。发病 时可用200ml/L的硫酸锌浸洗病蟹10~20 分钟每立方米水体用0.7g硫酸铜与硫酸 亚铁(5∶2)化水全池泼洒,杀灭寄生 的蟹奴。
2018/11/27
29
虾蟹类的病害识别及防治
第五节 其他生物性疾病
第六组 王亚坤 朱宗良 王昌松
2018/11/27 1
一、虾疣虫病
1、病原:虾疣虫或 鳃虱
2018/11/27
2
虾疣虫

甲壳动物,雌雄异体,雌虫略呈扁椭圆 形,雄虫比雌虫小数倍,附着雌虫腹部。 虾、蟹都易感染,寄生鳃腔中,使鳃部 隆起如疣状,揭开鳃盖可见虫体。



2018/11/27
5
诊断方法

鳃区隆起,掀起甲壳发现虾疣虫即可诊 断
2018/11/27
6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2018/11/27
7
二、蟹奴病

1.病原----蟹奴 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蔓足亚纲 根头目、蟹奴科动物,雌雄同体,体柔 软而椭圆的囊状,褐色,既无口器,也 没有附肢,只有发达的生殖腺及外被的 外套膜。
2018/11/27
25
2、症状和病理变化


对虾外骨骼圆锥状突起 虾体活动缓慢,生长不良,蜕皮困难, 甲壳受到破坏 青蟹的鳃部附着鹅颈藤壶引起的,青蟹 个体越大,附着越多,影响其正常呼吸, 严重时可使青蟹因窒息而死亡。
2018/11/27
26
3、流行情况

幼蟹至成蟹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染有此疾 病
2018/11/27
27
4、诊断方法

初诊: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初诊 确诊:镜检进行确诊。进行形态解剖和 观察以确定藤壶的种类
2018/11/27
28
5、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直接的防治方法 主要是加强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水
质管理,投喂优质饵料


进苗时剔除掉带有寄生虫的病蟹,并在 养殖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捞除病蟹 如少量河蟹患病,也可将其放在1‰的福 尔马林溶液中浸浴20分钟杀灭。
2018/11/27
22
4.诊断方法

从患处镊取附生物 ,制片、镜检
2018/11/27
23
5.防治方法



把鱼和水草移到其他的水缸,把水温增 高至50度以上,用甲基兰消毒 仔细检查生饵 曼龙类鱼类清除水螅效果不错
2018/11/27
24
五、藤壶病


1、病原 藤壶足类,为无柄的固着生物。体表有 坚硬的石灰质板,有6对蔓枝状的胸肢, 无腹肢,无腹肢,常固着在河蟹的背面。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由藤壶寄生在河蟹 的背面引起。
12
2018/11/27
三、海藻附生病
1、病原: a. 硅藻类:楔形藻、菱形藻、双眉藻和曲壳藻 等 b. 蓝藻类:颤藻、螺旋藻和钙化裂须藻等 c. 绿藻类:浒苔、刚毛藻等 d. 褐藻类:水云
2018/11/27
13
2、症状




楔形藻:大量寄生使幼体表呈黄色绒毛 状,导致发育缓慢、停止变态。 菱形硅藻、月牙藻:镜检发现淡褐色或 黄色的花朵状,鳃和体表受到污损。 颤藻、螺旋藻:缠附对虾附肢和刚毛, 粘附污物。 浒苔。刚毛藻、水云:附生在对虾上, 妨碍摄食;影响越冬亲虾性腺发育
2018/11/27
8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蟹生长缓慢,性腺不发育,雌雄难辨。 蟹奴严重寄生时,河蟹肉变臭,不能食 用,俗称“臭虫蟹”。 该病极易在含盐量较高的咸淡水池塘中 (盐度在0.1%以上)发生。 破坏结缔组织和神经系统
2018/11/27
9
流行情况


由于蟹奴种类多、分布广泛,能侵害许 多种类的蟹 感染率高 危害天然种群
2018/11/27
3
2、症状和病理变化



鳃区鼓起 形成膨大的“疣肿” 使鳃受到挤压和损伤,影响呼吸 导致生殖腺发育不良
2018/11/27
4
流行情况
广西广东沿海产的短沟对虾和新对虾发 现过该类寄生虫,感染率2%左右。 墨西哥湾的长臂虾科和太平洋区域的经 济虾类常被感染。 死亡率高。该病无明显的流行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