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 选修3 第4讲 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4节生态工程的综合运用同步备

2.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桑基鱼塘
鱼塘
桑园 蚕
丝厂 食品
沼气池
(1)具体流程:桑→蚕→鱼→桑 。 (2)产品输出: 鱼塘 、 丝厂 和 食 桑→蚕 。 (4)鱼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问题探究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 “加环”示意图,据图分析:
解析 答案
二、“废物”再生的环境调节系统与多功 能污水自净系统
基础梳理
1.“废物”再生的环境调节系统 (1)植物的一部分可以作为 畜禽的饲料 发展养殖业。 (2)畜禽的粪便作为肥料肥田或培育防护林。 (3)农田或防护林吸收工厂排出的CO2等气体, 净化 空气。 (4)工厂余热作为 温室能源 ,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或Ⅳ处理污水。
3.为什么要在出水前调控藻、菌的数量?
答案 藻、菌互生环节就是一个促进污水净化的生物循环过程,出水前
对藻、菌进行控制才能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答案
4.这种处理污水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案 不仅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还可使污水资源化。
答案
拓展应用
2.多功能生物氧化塘中含有的细菌类型为
A.好氧菌
答案
拓展应用
1.一青年农民利用自己学习的生态学知识在自家庭院里搞了一个小型生态农 业,使0.25亩的庭院创收达几万元。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图所示,请找 出下列对该系统叙述有误的一项
A.该系统中,人的因素非常关键,其中生产者是葡萄 B.该系统体现了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和高效转化 C.该系统内蚯蚓和甲烷菌等为分解者 D.猪在其中为三级消费者 解析 蚯蚓为分解者,不是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故猪为第二营养级(初级消 费者)。
问题探究
下图是利用多功能生物“氧化塘”净化污水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选修3第4讲生态工程

2020/8/14
考纲要求
全国卷五年考题
考点命题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全国卷无单独考查
多以当今生态问题为背景考 查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应用
1 考点一 2 考点二 3 课末总结
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建设目的 遵循自然界___物__质__循__环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 _环__境__污__染___,达到经__济__效__益____和生_态__效__益_____的同步发展。 2.特点 __少__消__耗____、多效益、_可__持__续_____的工程体系。
价。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项目 物质循环
再生原 理
物种多样 性原理
协调与平 衡原理
理论基础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
生物与环境的 协调与平衡
意义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 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 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 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 和破坏
3.基本原理
(1)物质_循__环__再__生___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__环__往__复____、分层分级利用
。
多样性
抵抗(2力)物稳种定_性_________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_______________。
环境(3承)协载调力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
蚕沙碎屑用来养鱼;鱼塘塘泥用来肥田
(5)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请就该生态系统提出你的一条合理化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选修3)

知识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基本原理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
类型
实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 程 甘肃陇南“ 九子登科 ”治理模式
大__区__域__生__态__系__统__恢__复__工程
(√ )
(6)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追求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
(7)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
环境容纳量
(√ )
(8)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
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 )
(9)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链延长,
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
2.判断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实例叙述的正误
(1)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
经济效益
(×)
(2)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属于大区域生
态系统恢复工程
(√ )
(3)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
生搬硬套
(√ )
提示:甲图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乙图体现 的是整体性原理。
(2)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 ③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提示: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协调 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选修3 第4讲 生态工程

第4讲生态工程(对应学生用书第262页)[识记—基础梳理]1.生态工程(1)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生态经济(1)原则:循环经济。
(2)结果: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3)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4)重要手段:生态工程。
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如“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环境承载力问题。
如过度放牧等。
(4)整体性原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教材边角知识] 选修3 P109根据“‘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分析:把牲畜粪便、人粪尿和作物残留施用到农田中,有什么好处?【提示】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考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而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遗址将在彻底清理后建设海港生态公园,这再次将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推上舆论的焦点,生态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山西省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实施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两点)。
(2)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__________原理。
选修三-生态工程-知识点详解

专题5生态工程知识系统表解
【专题总系统】
【专题分系统】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概
念
人类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和调控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
设目
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特
点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建
设原
因
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
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
自然资本。
【资料分析1】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资料分析2】“石油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
污染问题
作
用
是实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范
畴
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前景举例:略。
高中生物选修3精品课件4: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概念: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 区域小循环 和 全球地质大循环 ,循环往复, 分层分级利用 ,从而达到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3)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无废弃物农业— —我国古代传统 农业的辉煌成就 之一,是生态工 程最早和最生动 的一种模式。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 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运用生态工程可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4.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现“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 污染物,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物资源 \ 化。 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 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和工程学原理。
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
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协调统一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对生态工程概念的理解,A选项为生 态工程产生的背景,B、D选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C项描述会 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不是可持续发展,明显错误。
(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 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分析2: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均土地、水等资源占有量远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 了占世界21%的人口,但由于受到西方“石油农业” 模式的影响,加上人口压力以及缺乏生态环境意识, 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生态工程课件(选修3)

Contents
NO·1 广度抓基础——生物兼具文科特质,点多面广需记清 NO·2 深度解重难——生物更具理科思维,融会贯通是根本
NO· 广度抓基础
1
——生物兼具文科特质,点多面广需记清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环境污染 生态
效益
循环经济
少消耗, 多效益, 可持续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 决定功能原理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类型与实例(连线)
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和谐共处 自然规律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效益
基础微点全练
1.判断正误
基础微点全练
(1)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 )
(2) 在建设生态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
解析
4.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 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 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 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 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解析
5.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 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因素是图中的__________,要 使这种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来源 外,各类生物要______________。
解析
(2) 建 立 这 一 生 态 系 统 的 目 的 是 使 生 产 者 固 定 的 能 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 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又被桑 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_______的作用,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被植物利用。 (4) 根 据 图 示 , 该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的 维 持 取 决 于 它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这一模式优化了系统结构,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件:专题归纳课4第4章 生态工程(共21张PPT)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对能 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体优点突出表现在: (1)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投入。 (2)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3)净化环境,降低人和家畜的患病率。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A.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解析】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 10%左 右,某一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不会因为生态农业 的建立而改变,B 错误;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建立 起来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普通农业生态系统高, C 错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D 错误。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的比较
项目 基本理论 调节机制 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生态工程 生态学、工程学 传统工程 工程学
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人为调控 协调 破坏
主要能源 生物多样性
太阳能 保持
化石能 减少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答案】 A
SJ ·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 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 )和沼气生产 (微生物) 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人教版选修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共50张)

(2)生态工程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项目 基本原理 调节机制 与环境的关系 主要能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工程 生态学、系统学 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协调 太阳能 得到保护
传统农业 工程学
人为调控 破坏环境
化学能 减少
3.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桑基鱼塘模式。 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 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如图所示: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 (1)明确该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态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 (2)明确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 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选B。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生态系统经过能量 多级利用,虽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选项A、 D正确;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 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选项B错误;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 供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选项C正确。
【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包括:蚯蚓、细菌(微生物);该生态工程突出体现了物质循 环再生这个基本原理。 (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④、⑤途径可以充分地利 用垃圾中的物质(对物质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该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发酵技术产生沼气开发生物能,提及能量问题,属于清洁及可再生能源 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4)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种养结合的优化设计就是按照生态和经 济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案:(1)蚯蚓、细菌(微生物) 物质循环再生 (2)可以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物质(或对物质 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3)B (4)畜牧业 生态和经济
高考生物 专题4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ppt精选
15
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1.主要生态工程实例的列表比较
ppt精选
16
ppt精选
17
①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强大自 我恢复力,节省投资。
②生态恢复力有限,不能认为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先污染破 坏后治理。
ppt精选
18
2.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1)“生物圈 2 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①设计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以验证人类 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 维持生存。 ②失败原因:温度失调,以及“大气和海洋”比例与地球相差 很远,生物呼吸释放的 CO2 超过了植物和海洋的固定能力,导致 空气中 CO2 的含量猛增;O2 量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及动物的生存。
ppt精选
19
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
ppt精选
20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①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的特点:目标是治理环境污染,集中 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 ②我国目前的生态危机 不单纯是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 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ppt精选
5
4.整体性原理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不仅要考虑到 自然生态系统 的规律,还 要考虑到 经济和社会 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 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才 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 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ppt精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4章第3节:生态工程-教学设计

4.3生态工程一、教学目标1.归纳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概述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四个基本原理。
3.通过分析和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4.通过评述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
教学难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由教材“问题探讨”中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的情境引入,归纳出生态工程的概念。
通过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生态工程的部分项目的发展,讲解我国现有的部分生态工程。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达成相应目标,并促进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奥林匹克公园的图片,展示问题探讨中的资料,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中的问题。
教师活动:讲解以上问题,讲解要点为:1.对森林公园先进行整体设计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生态系统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的基本原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既防止了环境的污染,又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的地貌和植被,营造近自然林系统是利用了生态工程自生的原理和协调的原理,充分考虑原有生物组分布局和它们生长、发育、繁殖及形成共存互利关系等条件,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维持系统的稳定。
同时,利用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长期作用形成的协调原理。
2.新课讲授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教师活动:展示当今的环境问题的图片,讲解建设生态工程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的引导,讲解生态工程的概念。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教师活动:通过PPT材料,了解自组织的概念和实例。
教师活动:展示古代施肥的实例以及“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示意图,讲解循环的概念和目的。
生物选修三课件专题生态工程

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风险评估
对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包括技 术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 。
防范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 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风 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监测评估体系建立
01
02
03
监测指标确定
根据生态工程的目标和任 务,确定相应的监测指标 和监测方法,对生态工程 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技术方法介绍
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
通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的分析,评价 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生态系统受损的情况,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 等技术手段,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工程技术
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生 态工程技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04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与技术方法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遵循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安全
01
生态工程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确保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02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问题,制定科
学合理的生态工程规划方案。
注重可持续发展
03
生态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系统的长期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
应用领域
生态工程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农业领域, 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可以构建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在环保领域,生态工程则可用于治理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本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生态工程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情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无考题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无考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62页)[识记—基础梳理]1.生态工程(1)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生态经济(1)原则:循环经济。
(2)结果: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3)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4)重要手段:生态工程。
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如“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环境承载力问题。
如过度放牧等。
(4)整体性原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教材边角知识]选修3P109根据“‘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分析:把牲畜粪便、人粪尿和作物残留施用到农田中,有什么好处?【提示】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考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而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遗址将在彻底清理后建设海港生态公园,这再次将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推上舆论的焦点,生态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山西省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实施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两点)。
(2)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__________原理。
(3)在上述的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解析](1)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具体实施的措施有人工制造表土、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
(2)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
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3)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4)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答案](1)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人工制造表土、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任选两点)(2)物质循环再生环境容纳量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3)物种多样性(4)已破坏的生态系统(5)协调与平衡[知识归纳]几种典型生态工程原理归纳1.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交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物种多样性原理。
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协调与平衡原理。
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协调与平衡原理。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人类的生活问题——整体性原理。
[备选习题]北京郊区的窦店村实施了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农村综合发展性生态工程。
据图回答问题:(1)沼气池的建立在有效地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林木、保护植被、减轻____________。
同时,沼渣用作畜禽饲料和农作物肥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绿萍属于____________。
除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____________。
鱼等消费者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3)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处理好生态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____________,若超过相应的限度,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与破坏。
(4)与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通常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_机制。
[解析](1)沼气池的建立在有效地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林木、保护植被、减轻环境污染。
同时,沼渣用作畜禽饲料和农作物肥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蓝绿萍是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除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鱼等消费者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处理好生态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若超过相应的限度,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与破坏。
(4)与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通常较高,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1)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2)生产者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3)环境承载力(4)生态系统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负反馈调节考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及发展前景(对应学生用书第263页)[识记—基础梳理]1.生态工程的实例(连线)类型实例①农村综合发展a.“三北”防护林,退型生态工程耕还林还草②小流域综合治b.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理生态工程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③大区域生态系c.甘肃陇南“九子登科”统恢复工程治理模式④湿地生态d.张家港、大连等国家恢复工程环境保护模范城市⑤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e.鄱阳湖综合治理⑥城市环境f.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工程生态恢复工程【提示】①-b②-c③-a④-e⑤-f⑥-d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生态工程实例的分析在我国,生物氧化塘是实施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是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生态工程技术。
该技术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对进入氧化塘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同时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既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有效地处理,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请分析回答:【导学号:67110100】(1)该技术的应用属于____________生态工程的实例。
(2)流入氧化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鸭、鹅等能形成多条食物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3)在氧化塘的建设中,每种生物的种植或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___________,各种生物间还要有适当的____________关系,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理。
(4)流出氧化塘的水与流入污水相比,明显减少的元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氧化塘每天处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5)氧化塘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能使人们获取经济效益,原因是____________;该技术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
[解析](1)据题干信息“生物氧化塘是实施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可知,该技术的应用属于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实例。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能量和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鸭、鹅等能形成多条食物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每种生物的种植或投放量都会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即遵循了整体性原理。
(4)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微生物的分解、化学分解和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的。
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N、P矿物质等;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生物氧化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物氧化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生物氧化塘具有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污泥产量少等优点。
[答案](1)城市环境(2)植物同化的太阳能总量及有机物中的能量物种多样性(3)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比例协调与平衡整体性(4)N、P等自我调节能力(5)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废物资源化)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技法总结]明确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