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育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在新形势下如何培育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规范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培育职业精神,已成为当今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职业精神不仅反映出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也是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它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始终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医院的总体形象,是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与素养的总和,是广大医务人员的灵魂。
一、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缺失之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此同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却呈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和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患关系失衡。近几年来,医疗纠纷增多,医患矛盾冲突加剧且呈上升趋势,医患之间的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患者及其家属冲击、打砸医院,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在各地也时有发生,有的
甚至酿成了轰动全国的血案。医患关系紧张造成了严重后果,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破坏了就医所必备的工作环境;侵害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医务人员的心理和人身安全受到很大打击,导致医疗进入防卫性误区,不敢冒任何诊治或手术风险,这样只能影响对疾病的诊治,制约医学科学的发展。
2、趋利行为较盛。市场机制的运行使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商品化市场化, 在给各行各业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发生变化,卫生行业也不例外。由于经济观念的变化,有的医务人员受利益驱动,把技术当资本,片面追求和强调局部与个人利益,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把赚钱谋利、发财致富作为自己唯一追求,不顾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需要,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检查,乱收费等等,增加病人不应有的负担。这类人虽然为数极少,但影响极坏。
3、人文关怀不够。有些医务人员只重医疗程序服务和对患者躯体疾病治疗, 往往忽视患者心理感受。重客观指征,轻人文关怀,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心灵交流。有些医务人员不知患者患病后,在心理上表现得比较脆弱和敏感,不能耐心倾听病人和家属治疗要求和具体想法, 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的医务人员不能详细告知患者有关诊疗背景, 对病人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缺乏同情心,也不考虑病人日后生活质量, 认为只要治好病就行;有些医务人员没有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没有及时到住院患者床前查看病人,没有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加以心理疏导。这些缺乏人文关怀的行为直接的后果是导致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4、沟通能力欠缺。有些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语言生硬, 缺乏艺术性,表达能力不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诊断治疗中,医患之间适当的话语交流有很大的治疗价值,面对患者,医生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胜过药物和技术,临床医务人员应当有意识地了解语言作为治疗工具的价值。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有很多是医务人员缺乏沟通意识和技能导致的。如有的医务人员只面对疾病思考问题,而未意识到面对的是一个具有知、情、意的病人, 不能有效地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语言、情感交流, 使病人感觉不到所做每一项检查是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有的医务人员不善于换位思考, 对医疗操作不加说明, 缺乏以艺术性话语缓解病人、家属不良心理和情绪的能力;有的医务人员不知医疗工作既要体现科学的理性精神又要体现注重情感体验的人文精神,而后者需要专注的态度、沉稳的气质、会心的交流。医务人员的情绪无论是高涨还是低落, 都会使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而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使患者失去对医务人员的信任,而这一点恰恰是医患交流中最需要的。
二、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
医学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同时又是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生老病死的服务性工作,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院要通过有效的培养途径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重铸医德之魂,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提出新的挑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1、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医务本领。患者就医,为其看好病是根本目的。医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务理质量,尽可能的医治好病人的疾病,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2、榜样引路,不断培育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敬业的人会在工作中不断勉励自己,训练自己,控制自己,表现出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培养全院医务人员良好的敬业精神,使大家牢记患者“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重托,想病人之所想, 急病人之所急, 与病人建立融洽、信赖的医患关系。
3、充实知识, 大力提高人文素养。医疗服务是一项关怀人类自身的事业, 要求医务人员在治疗生理疾病的同时能更多地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关心患者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地呵务病人, 获得病人以及家属的信任和情感共鸣,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4、建章立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制度建设,建立医德档案制度是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医务人员良好职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措施。江苏省人民医院为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建立了医德电子档案,对他们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知识培训、文明规范服务、表彰奖励及病人投诉情况等进行记录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使职业精神的培育“由软转硬”。
总之,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是医务人员职业的需要, 也是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有效举措。医院要有责任、有意识地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精神培养。只要医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 着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尊重病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爱岗敬业, 确立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医患关系一定能缓和,社会也将会日趋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