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心理调适与角色转换
就业择业求职心理调试资料讲解

四、择业焦虑的自我调节
❖ 自我安慰法
▪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为防止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 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和辩解。即 “甜柠檬原理”和“酸葡萄原理”。如失恋比离婚好,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
作业:求职自我心态调整
❖ 我是谁? ❖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 我凭什么要? ❖ 我如何去要?
▪ 培养参与意识,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或是主动 参与某些社会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并逐步增强主体意 识。
3.自卑心理
❖ 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的 消极心理。
❖ 应对方法:
▪ 正确评价自己,多找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以 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
▪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 正确认识失败,克服恐惧心理,重新找回自信。
四、择业焦虑的自我调节
❖ 理情疗法
▪ 克服过度焦虑的情绪,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利用艾利斯 的理情疗法,即用理性认识代替以偏概念,糟糕透顶 等非理性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社会,在双向选择中,确立职业定位,寻找 工作机会。
四、择业焦虑的自我调节
❖ 宣泄法
▪ 当求职受挫、心情不爽时,可以用宣泄疗法。一是倾 诉:可以找同学、朋友、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烦恼 和委屈,一吐为快。二是大哭一场,发泄心中郁闷情 绪,美国生物化学家弗雷说过:“强忍不哭,把眼泪 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三是写日记,写出自己心 中的苦闷。四是击沙袋或在空旷地方大喊大叫。宣泄 时,要把握分寸,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私财物。
学生
职业人
1.学校的主体,接受学校服务 1.职场的客体,为职场服务
2.行事简单直接,
2.按规则做事,结果导向
大学生就业指导:适应环境转换角色

掌握课程学习要领
02
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基本环节
03
学会利用各种学习工具
04
注意保护好大脑
05
3.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02源自010304
05
培养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加强学习情感
养成良好的学风
养成良好的意志与性格
4.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
六、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人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具体的表现如愤怒、焦急、抑郁,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积极的心境。
三年时间非常短暂,不要因为学习的枯燥而放弃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想一下将来的就业路在何方,父母给自己的费用是怎么样来的,将来自己凭什么去感恩,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多看书,少上网,不玩游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社会的信息大爆炸提供条件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充满诱惑的环境。因为沉迷于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大学生举不胜举。
第二讲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适应环境 转换角色
演讲人姓名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环境的变化,懂得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应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调整自我角色并了解职场中的心理问题。
01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环境的变化和身份的变化;学会自我角色定位;了解职场中的心理问题。
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有也这样的困惑?
01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调适?
02
思 考
必须了解大学的特点,先了解环境,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新环境。
大学的特点前面已基本介绍,了解环境,包括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平时可以相约几个同学多在校园及校园周边走动走动,熟悉周围环境;可以多找老乡师兄师姐聊聊天,从师兄师姐那里得到一些大学的成长经历,为自己将来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就业心理调适

2. 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
解释
在大学里,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过着一种相对单纯而有保障 的生活,因为没 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炼和挫折,所以一部分大 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总是带有理想主 义的特征,与社会现实存 在一定的距离。 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的身份也将 发生变化,这就是所 谓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需要大学生抛开幻想,面对自主 择 业这一社会现实及时进行角色调整。
3. 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心理准备
解释
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直 在 70% 左右,有将近 30% 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 人才相对过剩,就是指国家培养的大 学生不是多得用不完, 而是呈现出需求不平衡的状况。例
4. 做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遇就业挫折的准备
解释
求职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当前, 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常会出现一定 的差距,所以普通大学生在求职择 业过程中遭受一些挫折是 在所难免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和就业形势 有清醒 的认识,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障碍和挫折,不怕失败,及时总 结经验和教 训,越挫越勇,提高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 理承受能力,用积极的态度、适宜的方法对待挫折,从而获 得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主动调整求职策略, 以期成功就 业。
挖掘自身的优势
挖掘自身的优势有助于成功的实现,盲 目地从众有可能会 走向失败。
拓展阅读
挫折心理的调试
· 视挫折为鞭策 · 调整期望值 · 进行心理调节
三、就业心理调 适的方法
大学生要想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 质,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就需要不断地 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二、就业心理调适的途径
面对社会现实
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

社会角色。
接受并适应新的身份
02
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需要认同自己的新身份,并适
应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
积极面对挑战
03
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
等,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
培养职业心态与素养
01
02
03
树立职业目标
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 展规划,以便更好地适应 职业要求并实现个人价值 。
在现代社会中,职场竞争日益激烈, 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有助 于个人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提升职 业竞争力。
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
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是个人成 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一个 人从依赖家庭和学校走向独立和自主 。
转换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01
挑战
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个人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如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主动寻求导师或职场前辈的指导
寻找导师
我主动向学校的老师或职场前辈请教,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建议。
建立人脉
通过参加职业讲座、行业会议等活动,我结识了一些职场人士,建 立了人脉关系。
倾听与学习
在与导师和前辈的交流中,我认真倾听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学习他们 的职业智慧。
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职业行为
自我反思
在工作中,我经常反思 自己的职业行为,思考 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 式和态度。
拓展职业网络
积极参加职业活动和社交场合,拓展自己的人脉和职业网络,为未 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04
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技能提升
Chapter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深入学习专业领域知识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不断积累专业领域的 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大学生就业心理适应与调试-PPT

国家政策:支教、支医、支农,大学生村官 等;
01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 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 层从事支农、支教、 支医和扶贫工作,期 限2年 。其目的在于 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 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 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02
选调生,把优秀年轻大 学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工 作,把有文化素质又有 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作 为省委组织部委托培养 的后备干部,多在市区 街道、乡镇进行基层锻 炼。
3、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竞争 ——自卑畏怯
01 添加标题
一.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 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 少,待遇差,屡次求职中找 不到对口的职位 ,或在求职 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观失望。
○ “工作经验”、“重点本科 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 者优先”,“硕士以上学历 优先”
02 添加标题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大 学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 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 来,也会自惭形秽 ,在 求职过程中过于怯弱紧张, 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 自己。
相关链接:从大学教育的发展史上看,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一直被 定位于和职业教育相对的 “闲暇教育”、“自由教育” —— 据 有人考证,西语中“学校”一词的词根 (school,école) 就是希 腊语中的“闲暇”,这已经潜在表达出当时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定性: 贵族的、精英的。
千年历史名校 ——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
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 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 奖励、证书、成果一大堆, 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 我贬低,过低的评价自己,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 ○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 “匹配即人才”
短板木桶理论:即木桶上最短的 一块木板决定该木桶的容量。取 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 同一事物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两种截然不 同的结论。
如何顺利进行职业角色的转换

如何顺利进行职业角色的转换如何顺利进行职业角色的转换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
因此,大学生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自我,尤其是对社会,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调查分析,找出自身的不足,提高心理承受力,加强角色认知,作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
一、角色转换1.毕业前夕的角色转换大学生从年前11月份左右找工作直至第二年6月份毕业离校,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很大。
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毕业生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同时,就预示着开始迈开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学生大部分的课程已经学完,学校的教学计划主要是毕业生的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
许多毕业生难免出现这样的心态:大学四年的努力在签就业协议的那一瞬间尘埃落定,不用上班,不用上课,人生突然失去了目标,现在的感觉很空虚。
一些人难免把这段时间当成“最后的疯狂”,完全放松,甚至放纵。
其实,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以及学习技能的训练都是最为理想的。
因此,毕业生应该从就业协议书签订到毕业离校这段时间,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知识技能基础。
(1)重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有密切联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大学的课程设置总体上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不一定涉及特定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毕业生步入职场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他们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能够发现不足,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进行非智力因素技能的训练,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大学毕业生智力上的相差并不太大,而非智力方面的技能却是影响毕业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面对繁杂多变的社会,面对强手如林的职场,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
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和必要心理准备,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或焦虑不安、不知所措,或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影响了正常的求职择业。
能否成功就业,不仅取决于专业能力、道德素养、文化素质等,同时也取决于就业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应能力。
因此,大学生应该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心态,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一、实现角色转换几年的大学生活行将结束,大学生面临着由一个无忧无虑、令人羡慕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
这不仅表现为一个人的身份转变,其内心世界也会随之发生种种反应和变化。
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
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为个人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打下的基础,只是一个知识积累、储备过程。
这样,大学生就不再认为自己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而只是就业劳动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从而正视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合理的角色定位,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自觉加强就业心理准备,努力提高自我就业心理调适应能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参加就业竞争。
二、客观分析形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度为“大众教育”,人才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
所谓人才“相对过剩”,是指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不是多的用不完了,而是呈现出需求不平衡的状况。
由于近几年我国高校实施扩招,大学生录取率急剧攀升,而专业设置、教育体制也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存在脱节,经济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差异、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上仍存在任人唯亲和不正之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保持健康心态,正视就业压力,客观看待形势,积极应对困难,深入地了解社会所急需的人才种类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理,根据社会需要来确立职业理想,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
退役军人讲座

退役军人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一、 换位思维——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所谓换位思维,即主观上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考虑与 发现一个问题或观点的正确性,避免因考虑问题的主观 性,使自己的观点缺乏客观普遍性,产生片面结果或片 面的决策。重复旧的思维模式,行为得到的只有旧的结 果;新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行为才能得出新的结果。
退役军人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讲师:朱红艳
退役军人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在座的各位在部队环境下生活工作了一、二 十年,离开部队回地方工作,可以说是人生道路 上的一大转折,是心理素质上的重大挑战。 军队工作与地方工作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般人不可能改变环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去 适应环境。要完成从军队人到地方干部的角色转 换,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必须变消极 思维为积极思维,先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再做 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最终成为一个有自身品牌的 人。
退役军人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要保持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平 常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每一件事情,那么在我们的生命中,将会少一些 焦虑,多一份快乐和幸福。处于困境时,要积极 的去面对;处于顺境时,要懂得怎样去感恩。抱 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 突围和超越。
退役军人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 要保持一种自强不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进取 心理。人处在变化的环境中,一般容易产生两种 行为现象:其一,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其二,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军人经过多年的部队实践 锻炼,具有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作风纪律 严等很多长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也许是一 种机会,许多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工作后,由于 心态调整得好,适应环境快,最后都为自己赢得 了一片灿烂的天空。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学生到职场人士
转变观念
从学习为主转变为工作为主, 意识到职场竞争与学校成绩竞
争的不同。
调整心态
接受职场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习技能
了解职场所需技能,积极学习 、实践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职员到领导
01
02
03
增强自信
相信自己的能力,接受领 导职务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
提高管理能力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角色转换的概述 •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的关系 • 角色转换中的心理调适方法 • 不同角色转换中的心理调适策略 • 角色转换中的心理误区与应对方法 • 实例分析与讨论
01
角色转换的概述
角色转换的定义
定义
角色转换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因身份、地位、环境等发生变化 而引起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上的相应变化。
05
角色转换中的心理误区与应对方法
过度自我怀疑与不自信
总结词
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人们常常因为对新角色的不熟悉和不适应而产生自我怀疑和 不自信的情绪。
详细描述
这种情绪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完成新角色任务的担忧以及对他人评价的 过度关注。它可能导致消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影响个人表现和职业发展。
对新角色不适应与焦虑
相互影响
角色转换和心理调适相互影响,一个成功的角色转换需要良好的心理调适支 持,而心理调适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角色转换环境。
03
角色转换中的心理调适方法
自我认知和反思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
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适应新角色奠定基础。
总结词
浅谈高职生的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保证整个社会的有 序运行 。当代高职生 的社会角色期望与要求
是 在 具 有 必 备 的基 础 理 论 知 识 和 专 门知 识 的基 础 上 , 握 从 事 掌
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 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 具有 良好 的职业
道德和敬业精神 , 应生产 、 适 建设 、 管理 、 服务 第一 线需要 , 、 德
文章编号 :6 1 14 ( 0 8 1- 0 10 17 — 2 62 0 )2 0 3 - 2 做 出与其身份 、 地位相适应 的行为 , 以实 现该角色的特定功能 ,
进 入高职院校的学生 ,学 习和生活 都发生 了很大 变化 , 必 须尽快完成 由中学生角色 向高职生角色 的转换 。 个转换过程 这 的速度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 高职生 综合素质 的培养 , 影响到 高 职院校高技能专 门技术人才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高 职生 的角色与其他社会 角色一样具有 多样 性和相对性 , 并且有 些是 暂时性的 , 些是永久性 的, 有 有些 是 自然 的角色 , 有 些是追求 的角色 。
实践。
1 角色实践阶 段 . 3
有明确 的目标 、 价值和打算 。个体感受到 了自己角色的改变 , 但 不 能转变 自己的角色行为 , 自我迷失 的一种形 式。角色混乱 是 的学生在思想上处于迷茫和 困惑之 中, 强烈感到 自我 的不安全
智、 、 体 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的高技能专 门技术人才 。这一 阶段 , 高职生个 体的主要任务 是正确认 识和理解社 会对他们 的角 色 期 望与要求 , 解决好 高等职业教育 的地位 、 作用 、 培养 目标与高
职生 的权利 、 义务 的关系 。
12 角 色认 同阶 段 .
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中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中的角色冲突与调适高校辅导员是一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业和职业方面的全方位辅导的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需求变化,一些高校辅导员也会选择进行职业转换,以追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或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
在辅导员职业转换过程中,角色冲突和调适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被认真对待和解决。
辅导员职业转换涉及到行业或领域的转变,由于新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同,辅导员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和培训。
这种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个人对新领域的不熟悉和缺乏自信。
辅导员可能会面临到从专注于心理和教育领域转向其他职业领域的挑战,需要积极参与适应性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辅导员职业转换还可能涉及到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内容和不同工作方式的变化。
辅导员一直习惯于在高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等工作,如果转向企业、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等不同行业,可能会面临到与不同职业群体的合作和沟通、不同工作节奏和压力、不同工作要求和目标等方面的冲突。
辅导员需要通过适应新环境、了解新行业要求和培养新的工作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辅导员职业转换还可能涉及到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的调整。
辅导员在进行职业转换时,通常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或行业,但可能会面临到个人兴趣和新工作实际的冲突。
辅导员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与自己的家人、朋友或专业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咨询,确保自己的职业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辅导员职业转换还可能伴随着个人身份和自我认同的调整。
辅导员一般会以其辅导员的身份为荣,但在职业转换后,可能需要放下这一身份,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这种调整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认同感的变化。
辅导员需要积极面对调整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通过积极的学习和适应,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拥抱新的职业身份。
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中的角色冲突和调适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辅导员需要通过适应性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新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适应新环境、了解新行业要求和培养新的工作能力,解决与不同职业群体的合作和工作方式的冲突;通过认真思考职业规划,与他人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咨询,调整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通过积极面对调整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拥抱新的职业身份。
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角色转换_蔡立彬

CUSCG 51每年的7月1日之后,高校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寻找工作以后,就陆陆续续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变身为职场新人,他们将面对另一种生活规则,进入人生的又一转折点。
作为职场新人,在三个月至一年左右的试用期里,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角色转换问题。
如何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环境,令人满意地通过试用,走好事业发展的第一步,这是每一位初涉职场的毕业生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前后的社会角色差异社会角色是指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位置和身份所决定的规范体系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社会群体的基础,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后,所扮演的角色从学生角色转换为职业角色,虽然完成变化的时间不长,但角色性质的变化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生涯的转折。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差异体现在:1、社会责任不同学生角色的主要责任,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责任履行得如何,主要关系到本人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力培养的程度。
而职业角色的责任是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或技能完成职业角色所要求的任务。
责任履行得如何,不仅影响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还会影响到单位、行业的声誉。
2、活动方式不同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学生角色比较强调对知识的输入、吸收与接纳,对知识的输出与应用强调较少。
从业者的主要活动是向外界提供服务,因此,职业角色强调从业者能够输出、应用与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向外界提供专业的服务。
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就要从输入、吸收与接纳知识等被动方式转变为输出、应用与创造性地发挥知识和技能等主动方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变活动方式,将会感到工作难以适应。
3、生活管理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住的是学生公寓,若干人同一间宿舍,在集体饭堂用餐。
学校实行统一的生活作息制度,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行为规范,学生按照统一的时间表、同样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违反了纪律还要受到处罚。
(七)择业心理调适

第四讲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
主讲:靳拥军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概述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 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主要表 现在人的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意志是否坚强,反应是 否适度,社交是否和谐,个性是否健全,以及能否适应环境等方 面, 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它对全面培养优良的素质 有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一是主动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 二是能客观评价自己,有良好的就业心态;三是能正确认识社会, 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4、扩大交往 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从中得到启发、疏导 和帮助。通过交往还可以开阔心胸,增进理解,最大限度地减少 心理危机感。此外,职业指导帮助个体正视社会现实,正确对待 挫折。开展多方面的娱乐活动对维护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5、高度重视培养成就动机 “动机+智商=成功”。现在不少大学生缺乏“巅峰体验”,原 因是没有全力以赴去做某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 麦克里兰提出“成就需要理论”,其要点为: ①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 源。 ②具有这种高度成就动机的人是可以培养的,有了它,就拥有 三种最重要的东西: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不会被一些小 小的心理问题所纠缠。
(二).常见心理误区
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不可能全面、深 刻。大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下,因而其社会生活 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常常显得相对欠缺,在求职问题上难免会出现 一些认识或取向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初次求职的不顺甚至失败。 一般来说,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容易出现下面的一些问题: 1、过于向往经济发达的地区,盲目涌向沿海和中心城市就业 受传统观念和利益的驱动,大多数学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 到沿海的中心城市。据团中央对首都部分高校学生所做的择业意 向调查,159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愿回县择业的仅有2人,愿回乡 镇的无一人,学生的最低期望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经济、 文化发达地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人才相对过剩,而欠发达地 区人才缺乏,求才若渴。部分大学毕业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 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 相对过剩的一面,盲目涌向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但从人才 成长和有利于发挥专业特长等方面来看,这种选择并非明智之举。
铁路新员工的角色转换及心理调适

、
新 员工 在 角 色 转 换 过 程 中容 易 产 生 的 心 理
问 题
1 .对 以往 生活 的依 恋 心理 新 员 工 刚进 人 工作 岗 位 ,会 发 现 实 际 情 况 并 非
如 预 设 般 理想 ,长 期在 学 校 、部 队形 成 的价 值 观 念 、 思 维 方 式 、生 活 方 式 、行 为 习 惯 大 部 分 都 不 适 应 企 业 要 求 。在这 种 情 况 下 ,一 些 人 会 自觉 不 自觉 地 留 恋 以往 的 生 活 ,对 新 的 社 会 群 体 和 环 境 表 现 出 不 适
些 不 尽 如人 意 的 地 方 时 , 如果 短 期 内解 决 不 了 ,就
会 出现 浮 躁逃 避 心 理 ,甚 至 想 跳 槽 走人 。
行 分 析 研 究 角色 转 换 过 程 中容 易 产 生 的心 理 问 题 及
其 调 适 方 法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
一
浮 躁 主要 指 那 种 由 内在 冲 突 所 引 起 的 焦 躁 不 安 的情 绪 状 态 ,是 一 种 冲 动性 、情 绪 性 、盲 动 性 相 交 织 的社会 心 理 。 一 些 新 员 工 在 角 色 转 换 过 程 中表 现 出不 踏 实 、不 稳 定 的特 征 ,做 事 情 急 于 求 成 ,容 易 见 异 思 迁 ,工 作 中 表 现 出 浮 躁 心 理 ,做 事 总 想 走 捷 径 ,总 希 望在 工 作 后 的 很 短 时 间 内就 能 做 出 一 番 成 绩 ,静 不下 心 踏 踏 实 实 做 事 情 ,对 单 位 交 给 的 一 些
【 摘
要 】针 对 新 员 工在 角 色转 换 过 程 中容 易 产 生 的
就 很 难 适 应 这 种 新 的 角 色 要 求 和 工 作 环 境 ,也 很 难 融 人 新 的 社 会 群 体 。新 员 工 的 这 种 心 理 上 的 不 适 应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角色定位及心理调适研究

业生涯发展的起点。大学生的首次选择必须建立在 良好 的 自我 意识 上 。一般 女 大学 生在 内心 深处都 会 有很强 的社会成就欲望 , 但因为受社会观念 的影响 ,
些方 面相对 男 生有 一 定 不 足 , 加 之 部 分 高 职 院校 女 大学生 在求 职 过程 中缺 少 自信 心 、 成 就 意 识 和 良好 的就 业态 度 , 即对 自己的就业 角 色 的定 位 很模 糊 , 这
一
出台了有关反对性别歧 视的法律法规 , 但是很多用
人 单位 在招 聘 时还是 不愿 招 收女生 。女 大学 毕业 生 对 社会性 别歧 视 的心理 准备 不 足 , 从 而 在就 业 意 识 上 形成 性别 歧视 下 的 自我 菲薄 和 自我 否定 。笔者 认 为在 国家加 强对 女 性权 力保 护 的 同时 , 女 大学 生 更 应调整错误 的性别角色意识 , 建立 自 尊、 自信、 自立 、 自强 的信念 。
第 2 6 卷 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文章 编号 : 1 0 0 9— 4 3 1 8 [ 2 0 1 3 ) 0 2 一O O 6 6— 0 3
连 云港 职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L i a n y u n g a n g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的就 业期 望值 或就业 偏 好是 造成 自身 就业 难 的重要
原 因。 [ ]
夜暴 富 ” 、 “ 一夜成名” 的思 想 在 大 学毕 业 生 间 蔚
然成 风 。另 一方 面 , 在 当前就业 压 力下 又不 得不 “ 贱 卖” 自己 。两 种 极端 就业 方式 的 出现 , 凸显 了毕业 生 的就 业 心态 尚不 成 熟 , 对 社 会 缺 乏最 基 本 的判 断 能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⑴竞争意识 在人们的事业和生活都充满竞争
的时代,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 尤其激烈,有的大学生面对竞争的挑 战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强化竞争意 识是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准备。
⑵克服自卑胆怯心理
要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就要在正 确自我评价的基确上,树立自信心,充分 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 想的目标,就要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 ,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们
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通过
与别人进行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
然而,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时又往 往表现出顾虑重重。有的学生由于心理 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当面临毕业 时,在各种压力面前心理失衡难以自控 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 害怕参与就业表现出择业恐惧心理;有 的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对自己的潜能 优势缺乏了解,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缺乏竞争勇气和自信表现出自卑心理 。
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 (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等) 而感到胆战心惊的同学;学习成绩不佳 同学;各方面能力较低的同学;还有一 些女同学等等,他们表现得更为焦虑和 恐惧。
2、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普遍存 在盲目自信和虚荣攀比心理
现今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 安定,除了家庭就是学校,与社会直接 接触生子女,在生活上多多 少少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理想化成 分居多,很少从实际出发。
而有保障的生活,经济上有父母的呵 护和支持,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 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 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 离。
⑵摆正位置,接受选择
在大学生活行将结束,踏上社会之前,最 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换角色。由一 个在校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 。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是有很大差异的,不 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 、呵护、支持和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 。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 求职状态,以自己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 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 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应能力。
研究限制与不足
限制一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的关系,但未涉及具体的应用场景。未来研究可以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研究成果。
限制二
研究样本相对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以提高研究的普 遍性和适用性。
限制三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的静态关系,未涉及动态变化过程。未来研究可以 深入探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动态心理变化过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的 相互影响关系。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角色转换 • 心理调适 •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的关系 • 角色转换与心理调适的实证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的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
1
角色转换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由一种角色转变 为另一种角色的过程。
2
角色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它可能发生 在不同情境中,如工作、家庭、社交等。
建议
针对个体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辅导;同 时,进一步深化跨文化研究,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心理调 适建议。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结论一
角色转换对人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面对新的角色要求时,人们需要积极调 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
03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个体的 全面发展和成长。
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
认知调整
情绪调节
行为调节
自我暗示
寻求支持
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 积极面对问题,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浅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角色转换问题

浅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角色转换问题作者:王妍张娜李俊玲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9期摘要:大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经历的是一种角色的转变过程,在扮演了十几年学生角色的影响下,进入崭新的社会角色后必然会有诸多不适应,因此准确把握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过程的心理是有效解决帮助大学生适应职业生涯的前提和基础,这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Abstract: University graduates need to experience role transition when they leave school and enter the society. After being students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it is inevitable for them to have maladjustment when starting taking the role in the society. Therefore,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psycholog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during this transition process is the effectiv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to help them adapt to the career,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关键词:毕业生;角色转换;职业适应Key words: graduate;role transition;vocational adjustment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41-020 引言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学生求职心理调试
(一)、相关概念 1. 压力源是什么?
压力源(stress)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任何能够 被个体知觉并产生正性或负性压力反应的事件或内外 环境的刺激。
压力源会使个体产生正性或负性的压力反应,即会对 个体生理感受产生影响。
想一想,当面对就业产生各种情绪时,压力源是什么?
应对方法:
树立竞争观念 克服求职心切、急于求成的
思想 客观的分析自己,合理的设
计求职目标 增强求职勇气,减轻焦虑情
绪
依赖心理
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 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里亲戚、 朋友给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为自己 有某些优越条件,坐等学校帮忙落实 单位。
应对方法: 培养参与意识,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或是主 动参与某些社会活动 积累实践经验并逐步增强主体意识
对策: 在“落脚”单位的选择上, 应综合自身的性格特点、自 身优缺点以及个人兴趣,要 有一个长远计划。 “落脚”要尽可能的符合自 己的职业规划,不急于求成,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
2. “一步到位”心理
“一步到位”心理:即期望第 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对策: 职业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据客观环境及个人的 转变而有所调整。 应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来进行职业规划。 垒尘埃而成泰山,积滴水始就阔海。要一步一个脚印,点滴 积累。
2)情绪中心策略 通过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及外部安慰,减轻伴随压
力源而来的情绪压力。 通过自我暗示,我很优秀、是金子哪里 都会发光,总有一天我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或者和亲朋好友倾诉压力源(就业), 以减轻压力源所造成的情绪压力。
3)回避策略。 人们试图把应发压力的压力源排除在意识之外来应
对压力。
3. “赶时髦”心理
“赶时髦”心理:“盲目攀比” 的心态。
对策: 择业时应该更多地综合考 虑自身条件、个人喜好等, 在综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 基础上选择自己从事的行 业或职业。
4. “盲目自信”心理
盲目自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的心态。
对策: 在求职过程中要求适当,不宜好高 骛远。 保持平常心和谦虚的态度,更容易 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5. “挣钱第一”心理
挣钱第一:“有钱就图”的心态。
对策: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要获得谋职择业的成功,必须 一切从实际出发,对自己的实 力、兴趣、技能有一个正确客 观的评估。自我评估的主要内 容有:人生理想、气质和性格、 道德品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 平等。
(五)、如何应对就业压力?
压力源产生,个体即需要对其作出反应。 对于毕业生来说,即将马上要毕业,离开熟
当面对就业压力,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时,有的同 学的反应可能是不考虑工作问题,继续安心的过着 学生生活,完全不顾毕业之后的生活,以此来应对
压力源(就业)对自己造成应对策略比不用好。 2)大量研究显示,积极策略(包括问题和情绪中心
策略)比回避策略更有效(Suls&Fletcher,1985) 3)是不是回避策略就没有效果呢?并不是,回避策
悉的校园环境,融入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你是否有感受到压力?你如何应对这种压力?
5.1 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包括三种。问题中心策略、情绪中心策略、逃避策 略。
1)问题中心策略 直接关注压力源,克服心理压力和焦虑。 直接面对就业问题,自己在就业方面 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自己适合的职业是什么, 兴趣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
应对方法: 真诚待人。 互助互爱。 通过自我调节,及时排除不良的嫉妒意
识。
怯懦心理
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很多毕业生在面试的时候 会出现怯场的心理问题。在求职现场,面对招聘者的提问, 紧张得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准备好了的说辞也忘得一干 二净,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
应对方法:
细心准备,抓住各种提问机会 展示自己。
自卑心理
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 信心,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
应对方法:
正确评价自己,多找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 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正确认识失败,克服恐惧心理,重新找回自信。
嫉妒心理
嫉妒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势地位既羡慕又嫉妒 的情绪。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 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就会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 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 良的手段。
一、大学生求职心理调试
2. 应激是什么?
个体在察觉到威胁或者挑战时,必须做出适应或者应 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
3. 应激的意义
应激并不是有害的,适度应激状态能取得最大的业绩。 加拿大著名生理学家赛里(H. Selye)说过:没有应激
就会死亡。
(二)、就业压力源
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无所适从、焦虑)。 简历投出无回音(不踏实、焦虑)。 同学间比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他的比
昂首挺胸,主动与主考官打招 呼。
向主考官提问。
(四)、常见就业心理误区
择业是“一种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 种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为你必须选择,无人能代替 你选择,且须由你对选择的后果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1. 落脚心理
落脚心理:即“先找个单位混口饭吃”的求职心理。
我的好?不服气、自卑)。 父母亲的期望值高(担心、焦虑)。 害怕回家乡工作(担心、焦虑)。 害怕人际关系太复杂不敢迈入社会(担心、焦虑)。 担心本科生学历低缺乏竞争力(焦虑、自卑)。
压力源作用模型
个别差异
压力源
心理调适
压力结果
(三)、就业压力结果
焦虑心理
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的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 试感到心惊胆战。有的同学对自己向往的单位因参加竞争 人多、录用条件严格,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还有的女生 怕性别劣势带来求职困难,有的因学习成绩不高而烦恼, 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
略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但这种策略只是“缓兵之 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既然积极策略优于回避策略。那么,问题中心策 略和情绪中心策略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