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浅析

合集下载

织物色牢度指标判定及因素浅析

织物色牢度指标判定及因素浅析

织物色牢度指标判定及因素浅析织物色牢度指标判定及因素浅析: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稍色、或沾色等情况,造成很多麻烦。

一、纺织品色牢度的常见问题在日常抽检和消费者投诉中,最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耐日晒牢度不合格。

外套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受日光照射多的部位颜色变浅或变色(一般是后背和肩膀部位),而照射不到或照射少的地方颜色不变或变化轻,造成原来颜色一致的产品颜色深浅不一,无法再继续使用。

2)耐水洗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不合格。

高级的蚕丝服装、羊毛服装、纯棉服装最容易存在这方面问题。

3)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产品的不同部位受到的摩擦程度不同,掉色的程度不同。

比如上衣、袖子的肘部,领部及腋下是最容易掉色。

此外,裤子的臀部和膝盖部位也容易掉色。

4)汗渍色牢度不合格。

主要是夏天的衣服或贴身的内衣在穿着时,经汗液的浸渍而掉色。

二、影响色牢度的因素和改善方法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褪色,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装,或者在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沾染其他衣物,影响美观和服用性能;另一方面,色牢度好与坏还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安全。

色牢度差的产品上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皮肤,甚至伤害身体健康。

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指染料和纤维结合的牢固程度,外部因素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其施加的外力或提供的环境条件。

外部因素无法控制,因而生产者要努力提高产品本身的色牢度。

下面就个人实际经验提出几个解决办法,供大家借鉴。

2.1染化料的选择一种产品的色牢度如何,染化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如果染化料选择不合适,再好的助剂、再好的染色工艺,都没有办法染出高质量的色牢度。

常见色牢度问题及解决方案

常见色牢度问题及解决方案

常见色牢度问题及解决方案据统计,色牢度问题是所有染色疑问中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染色牢度对染色、印花织物的质量要求很高,染色状态变异的性质或程度可用染色牢度来表示。

它与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印染方法、染料种类及外界作用力大小有关。

不同的染色牢度要求,会引起很大的成本差异和质量差异。

一、6种主要纺织牢度正常织物的染色牢度,一般要求达到3~4级才能符合穿着需要.以下内容概括了染整中6种主要的纺织牢度:1、日晒牢度日晒牢度是指有颜色织物受日光作用变色的程度。

其测试方法可采用日光照晒也可采用日光机照晒,将照晒后的试样褪色程度与标准色样进行对比,分为8级,8级最好,1级最差。

日晒牢度差的织物切忌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宜于放在通风处阴干。

2、摩擦牢度摩擦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摩擦后掉色程度,可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

摩擦牢度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价原则,共分5级(1~5),数值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

摩擦牢度差的织物使用寿命受到限制。

3、洗涤牢度水洗或皂洗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洗涤液洗涤后色泽变化程度。

通常采用灰色分级样卡作为评定标准,即依靠原样和试样褪色后的色差来进行评判。

洗涤牢度分为5个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洗涤牢度差的织物宜干洗,如若进行湿洗,则需加倍注意洗涤条件,如洗涤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等。

4、熨烫牢度熨烫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熨烫时出现的变色或褪色程度。

这种变色、褪色程度是以熨斗同时对其它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的。

熨烫牢度分为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测试不同织物的熨烫牢度时,应选择好试验用熨斗温度。

5、汗渍牢度汗渍牢度是指染色织物沾浸汗液后的掉色程度。

汗渍牢度由于人工配制的汗液成份不尽相同,因而一般除单独测定外,还与其它色牢度结合起来考核。

汗渍牢度分为1~5级,数值越大越好。

6、升华牢度升华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存放中发生的升华现象的程度。

升华牢度用灰色分级样卡评定织物经干热压烫处理后的变色、褪色和白布沾色程度,共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

浅析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浅析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浅析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摘要:随着纺织品的使用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出现褪色、染色等现象。

为进一步提升纺织品使用效果,需要对衡量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即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色牢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优化。

关键词:纺织品;色牢度;检测随着服饰纺织品生产效率的提升,为保障纺织品的质量,需要解决包括色牢度不合格在内的突出问题。

需要从色牢度检测现状入手,分析现存问题,并加以优化,有助于相关企业提升检验水平和产品质量。

1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标准1.1 耐摩擦色牢度在使用过程中,纺织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发生颜色脱落,有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之分,主要区别是所施加的作用力的不同。

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是一个相对简单易行的过程,耐摩擦色牢度测试通过把纺织试样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进行摩擦,通过摩擦布的沾色程度,评定耐摩擦色牢度。

主要采用GB/T3920—2008、AATCC8—2007、AATCC116—2010和JISL0849--2004等4个标准。

这4个标准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试样大小、摩擦次数、摩擦布含水量、评级用灰卡之间存在差异。

在实际测定耐摩擦色牢度的过程中,采用不同标准会导致测试的结果不同。

在使用ISO、GB、AATCC、JIS这4种标准进行试验时,对同一织物进行测定产生的数据会有0.5~1.0级的偏差,其中JIS检测方法测得的沾色最严重,AATCC检测法次之,GB检测法沾色最轻,测量结果的差异性主要是源于摩擦次数和摩擦方式的不同。

AATCC116~2O10(旋转式摩擦法)可以对更小的尺寸区域进行测定,除了能准确反映耐摩擦色牢度,还有助于找出耐摩擦色牢度差的原因,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实现耐摩擦色牢度的提高。

1.2耐皂洗色牢度在对织物进行日常洗涤的过程中,织物会受到水和表面活性剂等的作用,出现掉色或沾色。

具体操作是在时间、温度、碱度和摩擦等多方面条件控制下,把规定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起来进行洗涤,以试样最终的变色程度与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作为指标,评判耐皂洗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纺织品色牢度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纺织品色牢度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纺织品色牢度的主要不合格原因有:
1. 纤维特性:纤维质量不高,空气中有酸性、碱性、有害杂质等,对色牢度有影响。

2. 纱线特性:纱线精度要求高,经纱、纬纱打散率較高,缩水率高,影响织物色牢度。

3. 织物特性:织物结构复杂,抗拉强度不合格,缝制质量差,色牢度低。

4. 工艺制造:防染不得当,印花用料不合格,缩水、洗涤、后整理工艺不恰当,影响色牢度。

应对策略:
1. 纤维方面:加强纤维的检验,选用有色牢度较高的纤维。

2. 纱线方面:要保证纱线的精度,选用缩水率低的纱线。

3. 织物方面:加强织物抗拉强度检验,优化织物结构。

4. 工艺方面:把控防染条件,使用色牢度好的印花用料,优化后整理工艺。

色牢度测试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色牢度测试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中性染料在氨纶上的染色性能较好 其次是三芳甲烷类弱酸性染料 偶氮型弱酸性染料的上染率较低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含氨纶弹性织物色牢度
成因分析:
含氨纶弹性织物的色牢度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在织物表面
的棉、涤纶和尼龙等纤维本身的色牢度问题所造成。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涂料印花织物色牢度
四、涂料印花织物色牢度问题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涂料印花织物色牢度 涂料印花:是不溶性的颜料借助黏合剂的作用机械地固 着在织物上的印花方法。
涂料 粘合剂 涂料印花的色浆 交联剂 乳化糊 增稠剂 其他必要助剂
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涂料印花织物色牢度
无机颜料
耐摩擦色牢度 耐水、耐洗和耐汗渍色牢度 含氨纶弹性织物色牢度 牛仔织物耐臭氧色牢度 涂料印花织物色牢度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耐摩擦色牢度
一、耐摩擦色牢度问题
---纺织产品最基本 的色牢度考核指标.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耐摩擦色牢度
中小企业产品在耐摩擦色牢度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中、深色的棉、麻及其混纺类产品的耐湿摩擦色牢度
绝大部分都在2—3级以下,低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2.部分深色的轻薄型和含有羊毛的起毛类产品的耐干摩 擦色牢度远低于耐湿摩擦色牢度。 3.部分表面粗糙或起毛类织物,包括涂料染色和印花类产 品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达不到标准的最低要求。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耐摩擦色牢度
成因分析:
布面上的浮色和部分有色纤维微粒转移有关 和所选用的染料品种、染色工艺和后处理工艺
有关
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时的热迁移现象

日晒色牢度大全

日晒色牢度大全

日晒色牢度大全第一篇:日晒色牢度大全日晒牢度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1 活性染料的结构1.1.1染料母体的影响活性染料按染料的母体进行分类,主要有偶氮型、蒽醌型,酞菁型,甲脂型等一般浅色中黄、橙、红色是不含金属的单偶氮染料:红玉紫、深蓝、棕、灰、黑是含金属的单偶氮染料或双偶氮染料;蒽醌酞菁型结构以蓝色色谱为主。

一般偶氮染料日晒牢度较差,含金属偶氮结构、蒽醌型、酞箐型和E0N型染料日晒牢度较好。

1)偶氮染料偶氮染料的光褪色是一种光氧化反应,偶氮基上电子云密度越大,这种染料越容易被氧化。

在偶氮基的邻、对位引入吸电子基后,电子云密度降低,光氧化反应不易发生,从而可提高染料的日晒牢度。

反之,如果引入给电子基,偶氮基上的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大,使光氧化反应加速,会使染料的日晒牢度降低。

2)蒽醌型染料一般来说,蒽醌型染料的日晒牢度比偶氨型染料高蒽醌型染料的光褪色比较复杂,氨基蒽醌在有氧的情况下,光褪色的第一步是生成羟胺化合物,进一步反应更为复杂,取决于氨基生成羟胺的难易。

因此氨基的邻或对位如有给电子基,使氨基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愈易氧化,染料的日晒牢度愈低。

反之,在氨基的问位引入吸电子基,日晒牢度则提高。

3)酞菁型和甲脂型这类染料是铜络合物,日晒牢度很高,是一类牢度优异的蓝色染料。

1.1.2 活性基的影响活性染料的日晒牢度还与活性基结构有关,比如,乙烯砜型日晒稳定性较好,一氯均三嗪和二氯均三嗪日晒氧化牢度尚可,但二氟一氯嘧啶日晒稳定性就较差,同时活性基的位置不同,日晒稳定性也有所差异,如两个含有双异种活性基的红色染料,当两个异种活性基的位置位于间位时,日晒牢度为5级,当两个异种活性基的位置为对位时,其日晒牢度为4~5级。

1.1.3 活性染料的连结基的影响活性染料的日晒牢度也与连结基结构有关。

常见的连接基有甲氨基和亚氨基连结基,由于甲氨基电子云密度大,因而这类连接基的染料日晒牢度稍差一些。

1.2 织物性质的影响试验证明,经活性染料染色的织物的含湿水平是影响染料日晒褪色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将空气相对湿度从45%提高到80%织物的日晒褪色速率可提高到原来的2~3倍,其原因是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使促使纤维溶胀,水分和空气容易扩散进入纤维,从而加速染料的褪色。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测试影响因素与解决建议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测试影响因素与解决建议

纺织报告| T extile Reports25测试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时运用的方法和原理,是检测色牢度项目中复杂性较高的部分。

通常情况下,纺织品耐光色牢度不低于3级指标要求时,会维持约10 h 的测试周期,随着指标要求的提升,测试周期也会延长。

但是在测试色牢度的其他项目时,最多仅有4 h 的周期,所以耐光色牢度项目的测试周期是对产品开发周期产生影响的一个主要因素。

纺织品之所以褪色,从理论上讲有多种因素,一旦某个因素产生变化,测试结果都有变化的可能,这也表明任何测试参数都有可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1 试验部分1.1 标准物质GB/T 250,用于变色评定的灰色样卡;2、3级蓝色羊毛标样。

1.2 设备Datacolor 600电脑测色仪,Q-SUN Xe-2-HS 日晒色牢度试验机。

1.3 试样制备采用具备变色能力且种类和颜色各不同的织物制备试样。

试样面积控制在45 mm ×10 mm 以上。

制备两份试样,分别用于测试原始条件和正交试验[1]。

1.4 测定条件在试验过程中,选择空冷式氙灯日晒色牢度试验机,以标准规定暴晒条件为依据展开试验,确定为1.1 W/m 2(420 nm )的辐照度、47 ℃的温度和40%的湿度。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测试影响因素与解决建议林楠希,林华东,陈召容(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65)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olution of color fastness to light test of textilesLin Nanxi, Lin Huadong, Chen Zhaorong(Guangzhou Customs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hou 510665, China)Abstract Color fastness to light is an important index in the intern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textiles. This paper adopts the index of color fastness to light great than or equal to 3,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irradianc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color fastness to light of textiles, and determines the best test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verification test, the actual effect of this method is determin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textiles; color fastness to light; influencing factors摘 要 在纺织品内在质量评价中,耐光色牢度属于重要指标。

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刘华沙

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刘华沙

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刘华沙摘要:通过纺织产品色牢度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列出了目前在色牢度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并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色牢度;质量;措施1色牢度的常见影响因素1.1耐皂洗色牢度在纺织品的色牢度测试项目中,耐皂洗色牢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测试项目。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指的是对纺织品试样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皂洗之后出现的褪色程度加以评定,评定项目包原样褪色和贴衬织物沾色。

其中,原样褪色指的是纺织品在发生皂洗前后所产生的褪色状况而贴衬织物沾色指的是对纺织品和贴衬织物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缝叠,并观察皂洗之后因纺织品的褪色而给贴衬织物造成的沾色状况。

评定过程应该在特定的光源下进行,并通过标准灰样卡来对其进行评级。

虽然构成纺织品纤维材料的染料各不相同,但它们在耐皂洗色牢度测中产生的问题却非常类似,这是和染料布面的浮色、后处理工艺以及纤维微粒出现的转移情况息息相关的。

其中,涤纶、醋酯、尼龙以及氨纶所使用的染料在染色的过程中会发生热迁现象,而这一现象就是导致这些材料的纺织品的耐皂洗色牢度比较低下的重要原因,也可以从这纺织品些纺织品的贴衬存在较为严重的沾色状况反映出来。

而分散染料的热迁移现象,是由于纺织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其染料被其它化学物质溶解而造成的,染料的染色程度越深,后处理环境温度越高,其现象发生的就越明显。

对此,纺织品的生产厂家应当使用适合的助剂来对其进行加工,并通过提高助剂内部非离子的活性等方式,来增强纺织品的耐皂洗色牢度。

1.2耐摩擦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指的是将被测的纺织品试样分别和干摩擦布以及湿摩擦布进行摩擦,后再对这两个摩擦布的沾色程度通过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进行评级。

虽然这个测试过程较为简单,但它却是纺织品色牢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考核指标,也是各国的买家在下单之前必须要考的一个重要项目。

纺织品和其它的物体在发生摩擦时,其掉色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牢度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浅析
摘要:分析了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因素,并从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改善色牢度的若干方法。

1、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因素
a) 染料母体结构
不同类型的母体结构染料与纤维键结合的稳定性不同,耐洗牢度也不同,特别是活性染料,因相同活性基团的取代基不同,皂洗牢度不同,活性染料易水解也是影响色牢度的重要因素。

b) 染色工艺
针对不同的染料要制定不同的染色方法和合理的工艺条件,如温度、时间、pH值等。

要认真考虑并通过实践后进行优选,选择最佳方法和条件。

c) 前处理影响
退浆效果,煮练毛效、漂白白度也是影响色牢度的一个方面。

因浆料和杂质在纤维内部会阻碍染料的上染和织物的手感,毛效达不到标准或左右不一致,会导致上染固着率差,左右上染不一致,白度会影响染色的鲜艳度。

所以,良好的退浆率和优良的渗透效果、毛细效应和白度是保证较好色牢度的前提。

d) 染色后处理影响
染色后的织物特别是长车轧染,要经过充分的水洗,皂洗等过程,以去除纤维表面浮色和未反应及水解的染料,以免影响色牢度,如不注重染色的后处理,将会造成很差的色牢度,同时色光也会变得很萎暗。

2、提高色牢度的方法
a) 正确选择染料
染料与纤维间需易于形成共价键;
固色率要高;
抗酸碱水解稳定性好,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染料水解量;
染料、纤维结合键的键能高,化学稳定性好,在酸、碱、湿热条件下,不易断键形成新的浮色;
抗氧化剂能力强,不易被氧化而变色、褪色;
染深性要好,且用量少,以利于减少纤维上的浮色。

注意:不能单凭染料供应商提供的染料色卡选择染料,必须依据实际打样后的测试数据来选择染料。

b) 正确制定工艺
根据染色方法确定其合理的温度、时间、pH值和染色助剂。

c) 保证前处理质量
在退浆过程中一定要去除纤维内部浆料及杂质,保证退浆率在95%以上,煮漂过程中保证毛效在8cm以上,并保持左中右一致,白度对照标样,达标即可,有了这些前提才能保证染色牢度。

d) 使用后整理助剂
使用固色剂提高色牢度;
增进剂提高干湿磨牢度;
用紫外光整理剂提供耐光牢度;
充分水洗和皂洗;
优良的柔软剂也可以提高色牢度;
用耐氯助漂剂提高氯漂牢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